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偏执狂》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偏执狂》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偏执狂》是一本由[意]鲁格?肇嘉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15-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偏执狂》读后感(一):带上望远镜去看烟花 ---- 评《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

《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的作者是意大利著名的心理分析师鲁格·肇嘉。他惯用哲学、心理及历史等“文化十八般武器”,做人性的探究。本书便是其典范之作,是本难得的好书。

这本书好就好在它不只是病理分析,而是着力于诠释偏执狂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及意义。他笔下的“疯子”,在我看来就是一桶烟花。然后他告诉你他论述的不只是烟花的知识架构与属性,还有它的社会意义与秉性;他还要告诉你他论述的不只是烟花的质地和质量,还有它的安放地点和空中姿态;他告诉你他要论述的不只是烟花的历史和现在,还有未来与“周边”。

烟花般的偏执狂,如果失败,如希特勒,就像是放在历史审判台上的烟花,如果成功,则如斯大林,就像历史庆功宴上的烟花。总之,它们都会被历史记住,在历史在天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疯子”们的生命也都是“怒放的生命”!

本书阐述说,偏执狂并不能简单视为一种心理疾病。若要一定当它是一种心理疾病,那它也实实在在的滋生于每个人的心里,有如精神的寄生虫,或抬头,或潜伏,扮演与心灵的另一半天使相对的魔鬼一角。这是从个体心理分析而来的,而其实偏执狂的这种特性却更适合放到群体心理特征分析中去。书中提到尼采在其《善意的彼岸》中说:“在个体中,疯狂是罕见事物,但是在团体、党团、人群、时代中,它是惯例!”

人类的疯狂,偏执狂的疯狂,唯有放大或凸显时,才会如此触目惊心,犹如人类的噩梦。而本书雄辩而深刻地揭示了这种罪恶,个案分析和例举了法西斯比如某些不法教会组织等。本书呼吁和警示人们去预防这种群体的癫狂,以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学者申荷永,也是鲁格·肇嘉的朋友。他说:这本书便是一部醒世录。

作者还进一步论述说,偏执狂们的群体领袖,便是“心理防御大师”,他向其思想受众传授一种心理架构,从而促使他们内心失衡,并将其心理失衡原因归于另一个群体,或归于一位“表征一个异常综合体”的个体。它就是所谓的“被倒转的心理治疗”。(作者还特别提示,考虑后果之严重,对其研究的欠缺简直是灾难性的。),而它消失则只能直到“它被过度所唤起的反应”强烈到足够压倒它。

你要看清一件事物,有时得借助显微镜将其放开。同理,要做人及人性的研究,这时候最好不要选择普通人而是要选择偏执狂来做研究,因为偏执狂们无一不是膨胀、放大了的普通人。本书对这种“人类的内心膨胀”的研究是从内向外,从本位特征到表现形式开展的,从肉眼到显微镜,可谓是细致周到、深入浅出、有根有据、活灵活现!

你要看清一段历史,或许还得借助另一面镜子。历史远去,尘埃落定,我们如何重返现场,“拣尽寒枝”呢?本书启发我非得戴上望远镜才行。它可以将时空拉近、聚焦、扫描甚或重现你原本以为模糊渐至不清甚而永将消失的一幅幅历史图景。本书将我所形容的这种特殊望远镜的焦距调适得相当恰当,恰当得能让你看到,在广袤历史的长卷中,偏执狂作为一颗原子弹,如何在大地上一声巨响之后腾起一朵巨型蘑菇云的。

你要看清现实(包括社会的现实与自身),本书启发我还得用到另外两面镜子----一面哈哈镜,一面普通镜子。哈哈镜,让你在与枯燥的生活对视中发笑、开心。普通镜子,则让你可以正视自身的爱恨优缺与荣誉得失。本书就赠予了我这两面“尚方宝镜”,它有意思地阐述了“疯子们”的源起、生存状态、发展形态和各种影响,又总会让你想到自身。

当你要提升自身时,也不妨看看这本书。虽然它不是成功学。但是相比于当下泛滥成灾,一味铺陈经验、鼓吹方法的所谓成功学,要高明得不知多少倍。说到成功学,我认为本就绝少有人能成功定于成功,然后,也绝少有人能从心灵的本源来探讨成功的意义与价值。而本书从不提成功两字,却能教会想成功之人怎么去发现自身心灵的秘密,去发掘隐藏的潜能,去发扬烟花即使知道自己终会澌灭仍然敢于绽放于绝美的时代夜空的独立精神。这本书之所以能收到这种效果,主要跟作者选取的视觉有关。作者选取的角度很独特。就像众人看一朵花都是从花上面看,作者鲁格·肇嘉却是蹲下来从花阴下面看。人性的阴暗面有如偏执如果利用得好何尝不是一种可贵的能量。偏执,最直接的体现是排除了外界干扰,可以让人更加埋头于偏爱的事物上以为之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这样的人自然也更容易收获更多甚或可以改变更多的世界。

最后要说说作者的叙事。作者叙述时结合的元素很多,历史学、荣格心理学、哲学、神话学和战争学等学说在他论述时信手拈来又合适贴切。有经验的写作者知道,这种大杂烩的写作方式需要超丰富的知识水平和极强的文字驾奴能力,,也需要很强的 个案 分析和综合表达的能力,还需要把发散思维和演绎思维结合到极致。以至于你读它,竟像历经一次远征般的旅行,有脚踏云彩、神游各方之感;以至于你读它,又像是在吃“满汉全席”,有饕餮美食,大快朵颐之味;以至于你读它,就像置身于一个大课堂,里面有一个知识渊博而亲切可爱的教授在给你讲关于偏执狂这种“黑暗传说”的特殊人类的一千零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展现的绝妙历史图景,有如彩虹、烟花和万花筒,美丽而多变,你像个孩子一样去细数着,不想错过任何一种色彩组合,却似乎永远也数不清楚。

《偏执狂》读后感(二):偏执—— 《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

偏执—— 《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

我最爱世图心理系列书中那大量的实例,和毫无避讳的直面剖析,敲钉子般果断有力,毫无造作矫情。本书便是如此,简明清晰的理论,大量实例剖析,让陌生的概念一点点在我们脑海中清晰,我们也跟着作者的叙述去重新了解一遍“疯子”所创造的历史。

对于偏执狂,也许我们只在某些影视作品中有过深刻印象,然而其实生活中,我们稍微留心就会发现不少实例。当然对着变态心理学找变态,也许谁都是书中所写的变态,我们还是应当以更加客观的判断去审视。书中提到两种偏执狂——“个体(临床)的偏执狂”和“集体(历史-文化)偏执狂”。

说道偏执的起源,自动物以来,心智活动不得不暗含不信任和怀疑,偏执狂可能是某种动物机能在我们心理中的延续。我们心中胆怯,所以试图将借助将邪恶归于一个敌人,而使得自己远离邪恶。

个体偏执狂会构造一个阴谋论,他“多疑”,这种怀疑不必然是无根据的,但它是过度及被扭曲的,偏执狂确信自己是一个“阴谋”的受害者,他可悲的让自己被自己误导;书中提到“祖母的咖啡罐”这个例子,祖母怀疑女孩是小偷,害怕女孩偷走咖啡罐,于是自己藏起咖啡罐,当发现咖啡罐不见了,就认定了女孩是小偷。自定义为阴谋的受害者,其实偏执狂却在抓住机会迫害假想敌。

先对个体偏执狂,集体偏执狂无疑是恐怖的,然而集体偏执狂是“类似于现代流行文化的一个过程”。在某些时期,这样的扭曲慎入了文明社会之中,然而却不会有人真正的谴责它。二战时期,美国宣传活动把日本人描绘为动物,催促如杀死动物一样杀死他们。以为美国女性收到未婚夫寄来的日本人的脑袋,而愉悦,甚至把他放在了书桌最显眼的位置。这样非理性的憎恶却如此的自然,让人无法想象。

然而现在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似乎更加容易陷入集体偏执,一条符合我们群起而攻之的新闻,我们会毫不犹豫的被新闻左右情绪,仿佛如同亲身经历般的憎恨,却失去了理智,仿佛本身就是受害者。

《偏执狂》读后感(三):一本认识偏执狂的教科书

一本认识偏执狂的教科书,是它是教科书,是适用于相关专业学生课程中的教材了。表示它的整体上很严谨并且偏理论的著作了。

我本人只是有一点点固执的人,而非偏执,更不狂。但是却经常引发争论。前阵子写了本童书的书评,童书我自然不看,是孩子讲述我记录的,然后我再总结了下。我说是这跟孩子的关于合作读书的新试验。被一众人等说我这篇书评质量低、不认真。而且关于童书是由成年人来评还是由孩子们来评也争论不休。争论是没问题的,问题是大家进行了人身攻击,甚至有的人因为受不了我而感觉痛苦了。我说了,我是一个固执的人,我没有改那篇书评,直接把大家的群聊争论加在书评后面了,让每一个看到的人自己判断。这篇评就是《红水蛭》的题为“夏洛克的聪明”,我在留言中说:“处在这个被撕逼的年代,我想说你撕吧,我还是挺喜欢围观的。我就是敢和全世界都不一样,哈哈,没有其它。你不曾爱过我,又如何这般恨我?甚至你还感到痛苦了。你都不曾认识我这个人吧?那我只有据此为你证明:人之初,性本恶!”后来我被从群中T出来了,也不再有人互动了,因为他们怕吵红我。

因为这份固执,所以便遇到了《偏执狂》这本书。我真怀疑是寄给我的人别有用心哈。但我肯定一点的是,有时候太固执,真的伤人伤己。

作者把“偏执狂”的产生,归因于人类的生存困境,危险总是时刻存在的,所以“偏执狂”的心智病态出现了。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偏执狂”的一些主要症状。

一是预设敌人。它的心理基础是怀疑,对自己的境遇产生危机感,然后开始怀疑敌人侵害,瞄准一个假想的敌人,不断地妖魔化它,如果没有敌人,那么,就寻找替罪羊。

二是先发制人。既然在第一步里预设了敌人,那么,为了求得自己的安全,必然要先对手一步,制约对方,迫害对方。

三是强化理由。偏执狂是一种心理病态,到了第二步的时候,它便转化为实际行动了,虚妄的心理变成实在的现实的时候,必须会露出自己的虚构化敌人的本相与真实。

作者在叙述的时候,都会列举出一些比较著名的事例。很有说服务力,这本书很耐读,只要你有耐心读进去,大把的干货哦!

《偏执狂》读后感(四):《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从心理学梳理历史

《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从心理学梳理历史

(感谢 百味书屋 小站组织的活动)

《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新书,很高兴能够直接从出版社得到这本书,翻开它的版权页,它的出版日期是2016年1月,我显然应该很荣幸地划入到它的试读者的行列。

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先假想地推测着书中可能叙写的内容。这本书的标题,首先给我的第一个印象,会是一本与希特勒有关的书,而事实上,本书中的确有着很大的篇幅涉及到希特勒。而我在班上向同事说及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的时候,同事也直接例举了希特勒,可见这本书的标题,与它所涉及的内容,的确有着高度的吻合性与针对性。

实际上,这本书的雄心还有着更大的勃勃的空间。它不仅仅纳入了众所周知的“战争狂人”作为它的病理透视,而且将它的射线投入到历史的更悠远的时光,甚至延伸到人类起源的传说时期。比如,它剖析的第一个偏执狂案例是圣经里的开篇“该隐杀弟”这一传说文本,而之后希腊神话也紧接着被纳入到它的解析范围,并且在接下来的篇章里,基本是按照历史的线性发展,对历史上的“偏执狂”的高发频段进行了不间断的全程曝光,我们可以在它接下来的叙述中,看到偏执狂的症状广泛地分布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拿破仑战争”、美国新大陆的的崛起,直到一战、二战,然后一直延续到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及伊斯兰恐怖主义等等依旧激荡着当今现实政治的众多事件之中,从中去寻觅“偏执狂”的心理机制所带来的政治布局及发展走向。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相当于用一本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去阐述世界史的简略性纲要。它的切入点是心理学,从这个角度来看历史,会看到以往所忽略掉的人性的成分,这样,一部充满着事件与多方角力的人类历史,在心理学参与之后,会变得更具有亲切感与人性化,就像我们中国的历史,更多的讲述的是一个个故事,以及故事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决定着的历史进程。这本书,始终抓住心理这一个核心标的与指向,把世界历史梳理成一本鲜活的可以感受到灵魂搏动的心灵史,无疑给千篇一律的见事不见人的惯有的历史叙述方式进行了一次非常有力的颠覆,给人带来的新鲜感无疑是强烈而且是持久的。

作者的心理学立论的基础无疑是标题里所标明的偏执狂为表象的“心理变态”,这是全书分析与丈量历史的核心器具,为了让他的这个工具露出它的全部成色,在书的第一部分,专门介绍了“偏执狂”的来龙去脉,在接下来的章回里,便使出了这个看似有一点“贫困”的武器,开始像福楼拜解剖“包法利夫人”那样,开始剖析世界历史里的那些能够创造它们的但却可以被划入到“偏执狂”的队列中所谓明星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作者提出的“偏执狂”病态的一些典型特征。在第一部分里,总结这种特性的时候,作者是以一种立论的果断与从容性和盘托出的,而在之后的章回里对历史的梳理过程中,作者一方面像是用他在前面打造的工具去一点点地解析出那些偏执狂病态的具体征象,剥开历史深处的重重心理秘密,另一方面,更像是用历史上的例证,来证明第一部分中所概括出“偏执狂”症状的规律与典型性症候。

作者把“偏执狂”的产生,归因于人类的生存困境,所以为了应对随时扑过来的危险,“偏执狂”的心智病态出现了。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偏执狂”的一些主要症状。一是预设敌人。它的心理基础是怀疑,对自己的境遇产生危机感,然后开始怀疑敌人侵害,瞄准一个假想的敌人,不断地妖魔化它,如果没有敌人,那么,就寻找替罪羊。总之,“偏执狂”会人为地塑造一个敌人。“替罪羊”是书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词,可以说这种喻示着人类的“生物”是“偏执狂”的最常见的受害者。“偏执狂”与“替罪羊”之间的逻辑关系,正是我们中国人所熟悉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发生作用。

对照这一个作者设定的标尺,我们立刻会想到,西方媒体甚嚣尘上地渲染中国威胁论的时候,正是“偏执狂”迈出的第一步。

感谢作者的是,作者在书的尾声最后一章中的 “日常偏执狂的几个例子”恰好将我们中国作为遭遇到“偏执狂”侵害的一个典型案例。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就不是一个输出殖民的国家,而中国的崛起靠的是经济发展,而非武力豪夺,但就是这样的一个通常被我们自己戏称为“兔子”的温和的大国,却被套上“危险中国”的名头,作者直指这种被妖魔化的中国现状,“那是通向偏执化简化的第一步”。可以说,我们亲身感受到的中国在国际上所遭遇到的匪夷所思的傲慢与偏见,作者按照他的理论,明晰地概定了我们身处于“偏执狂”侵害的受害者席位上。从这一点切身体验来看,作者的叙述是公正的,我们借此可以验证作者理论的正确性。

偏执狂的第二步,是先发制人。既然在第一步里预设了敌人,那么,为了求得自己的安全,必然要先对手一步,制约对方,迫害对方。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希特勒认定苏联会进攻它,所以,希特勒先下手一步,发动了对苏联的闪电战攻击。

而对照这个规律,我们同样看到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依然适合这一心理动机。美国首先预设了伊拉克藏有化学武器,所以美国必须先下手为强,挑起了战争。

偏执狂的第三步,是强化理由。偏执狂是一种心理病态,到了第二步的时候,它便转化为实际行动了,虚妄的心理变成实在的现实的时候,必须会露出自己的虚构化敌人的本相与真实,那么,偏执狂是如何维持自己的正常面目呢?作者认为偏执狂采用的是一种“起因倒置”,明明自己是始作俑者,却加敌人之罪,何患无词,成功地把自己的暴力作为正义的化身,是对妖魔化的对方作出的应激反应。作者还认为为媒体的宣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集体心智感染”,让民众接受“政治妄想”,而这种“妄想”反过来又返回到“偏执狂”那里,成为一种“循环论证”。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偏执狂所具有的颇有意味也值得人玩味的几个概念。一个就是起因倒置,明明自己是因,却把对方作为因。比如美国攻打伊拉克,明明是自己有目的,而却反过来把对方作为起因。二是循环论证。偏执狂把他的妄想“提供给群众,然后被群众返回,而成为循环论证”。这是一种颇有意思的现象,就像今天网络上一种普遍的现象,一名意见领袖提出它的一个意念,立刻被转发出去,不断放大声音,然后再反转到意见领袖这里,意见领袖又利用他自己创造的声音的回声,来强化叠加自己的理念,从而使得他的声音与回声发生了同频共振,声音便变本加厉地更加浩大,而按照作者揭示出的一种心理现象,这只不过是一种“循环论证”而已。三就是上一节所说的“心智感染”,认为群众在一个集会中容易被偏执狂者的理念感染。我们所能想象到的身边的例子,无疑像大泽乡起义那样的群体感染行动,能很好地等同于作者描述的这种心理现象。

当然作者在分析偏执狂的时候,也显得小心翼翼,中气不足。作者说的很明白,偏执狂很难识别,隐藏得很深,一百年前,还没有被列入心理变态的一种,而且,每一个人心里都有偏执狂的因子,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希特勒”,这说明的是,偏执狂并没有明确的显性症状,而且还具有相当广泛的普遍性,如果它是人性中的一部分,那么,如何能界定它是否是病态的?作者在叙述中不得不通过“据说”来进行心理分析,更使得他的分析与判断令人感到深深地烙印上主观的烙印。如果按照作者提出的偏执狂的定性,就是预设一个目标,然后按照这一个预设,为他的瞄准目标填充内容,那么,作者在撰写这一本书的时候,是否是同样陷入到他自己设下的这个为偏执狂预设的陷阱呢?作者所作出的心理推测,那些依靠着“据说”、“可能”、并不显然的断语“显然”作出的心理解析,究竟是接近于当事人的真实的心理,还是作者的一种武断的臆想?而作者的叙述给人留下的似是而非、将信将疑的感受,正是心理学研究本身所固有的不确定性、无法实证性所带来的尴尬。

更为关键的是,心理学突出以它为重点的历史走向,仅仅是历史众多合力中的一个非常隐性的可能。我们不妨看看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小说里有一段长篇讨论,探讨战争的成败究竟决定于何因。小说里写到,战争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拿破仑也无力掌控历史的走向,而是无数的自然的、人文的综合力量一起作用而生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托翁提出的历史走向观,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并且通过他的文学塑造给人以信服的说服力量。

可以说,心理学的探讨,很多情况下与观望者的视角和立场有着很大的关系。《战争与和平》中,我们可以看到,托尔斯泰身为俄罗斯人,把拿破仑描绘成一个小丑一样的凡夫俗子,竭尽讥讽之能事,而在法国作家雨果的笔下,如他的小说《悲惨世界》中,拿破仑却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我们中国对拿破仑的立场,也因为从五六十代对苏联史学的追随到接受西方历史学的嬗变,拿破仑的形象也实现了从小丑到英雄的转变,特别是拿破仑对中国的睡狮的预言,更使中国人对拿破仑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意味。由此看出,同样的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观看个体的扫描下,会呈现出完全对立而迥异的纹理。

从这个意义上讲,《偏执狂:“疯子”创造历史》对历史的心理学描述必然受制于作者的观看立场,使得作者对心理的探讨只能代表一家之言,显然与历史真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但不管怎么说,能够从心理学这个维度,帮助我们从一个崭新的层面,观看世界历史的细部与沟回,毕竟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阅读体验,更让我们获得了与众不同的富有价值的启迪,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不失为一本富有趣味性与新鲜感的心理学兼历史性双轨制著作。

《偏执狂》读后感(五):论偏执狂群众运动的机理

偏执狂,医学上的解释是一种罕见的精神病,以逐渐发展的按逻辑构筑的系统化妄想为特征。病程长,预后不良。最常见的是夸大、被害或有关躯体异常的妄想,不伴有幻觉或分裂症样的思维紊乱。曾被称作“系统发展的慢性妄想”。偏执狂的进展有4个阶段:想阶段或主观分析阶段;被害妄想阶段;人格转变阶段特征是夸大妄想的出现;偶见精神衰退阶段。

在个体行为当中,偏执的人会固执的且狂热的相信自己所怀疑所信任的事情。正如凯撒说的,大部分的人都只会看到自己想看的或想实现的事情一部分。而偏执狂就是不断的从外界截取或者扭曲信息片段来肯定自己心中所怀疑所要验证的事情。然后付诸个体行为当中。

偏执狂在社会普遍存在着, 也只有当社会陷入迷茫、转型的过程。这时就会出现一些所谓的社会评论家,发表对于社会各种现象的评论,当各种思潮发展出主义的时候,各种主义的狂热的偏执分子应运而生,接着他们会成为这场运动最忠诚的推动者,把群众运动推向一个新阶段。是不是能这么说因为动荡的社会更适合偏执狂的舞台,是历史选择偏执狂的。

偏执狂因为对世界充满妄想,怀疑,敌意。所以每当群众运动活动的时候,他们都必须得找到迫害者,在偏执狂的群众运动中,他们不需要相信会有上帝,却不能不相信有魔鬼。共同的仇恨是让整个团队团结的万能胶,所以纳粹必须找到他们的“犹太人”,资本主义必须找到他们的“地主阶级”等等。

偏执狂的共产主义是绝不会相信任何不利于苏联的不利报道和证据。哪怕他们亲自到过应许地的苏联,看到过那边的生活又多凄凉惨淡,一样不会幻灭。但凡是忠诚的“信徒”都具有“闭眼掩耳”的功能。或者对既有的事情采取一种不屑的态度。。所以他们能够无比坚定不移的前行。

他们不会因为危险而却步,不会因为障碍重重而气馁,不会因为方面证据而困惑,因为他们根本否定有危险,障碍和方面证据的存在。对自信掌握真理的一群偏执狂,对他们而言,所有一切都有答案,不会有惊喜,不会有未知。所有决定已作出。

偏执狂是一类人,这类人,本质上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只有当环境剧烈的时候,才有那些适应环境的人出现。对这种人不必看成救世主也不用看成社会动荡需要维稳的根源。保持人口多样性,才是最优选项。

《偏执狂》读后感(六):头脑清楚的疯子

在心理学尚未走进普罗大众之前,以偏执狂为代表的xx狂们,往往是只存在于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的角色.

但后来人们慢慢发现,似乎自己身边也有这样或那样看起来”执拗”到不可思议的个体.

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那些”一根筋”,”不撞南墙不回头””总认为他是最正确”的损友小伙伴们;还有些是名人,例如发动了二次世界大战的希特勒就是其中的”典范”,还有被传言是双相障碍却又偏执的梵高,据没有考证的观点,他也是偏执狂中的一员;还有少部分是我们所说的偏执型精神障碍患者, 他们可能固执,敏感多疑,过分警觉,心胸狭隘,好嫉妒(是不是听起来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这些症状?)

与这些显著的行为表现不同,《偏执狂改变世界》的切入点似乎更宏观,更遥远。好像是通过一部叫做心理学的望远镜,去看滚滚历史长河。

对,它更像是一部由心理学家编纂的历史书,人类史。(虽然有申荷永等大神写序,但说实话,读完全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人类啊历史啊是多么厚重的一件事情啊)

也许换种说话能更好地理解本书的整体:偏执狂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些作用似乎并不全部都是正面的.那些急躁的团体或是执政的偏执狂们,利用他们与生俱来的优势,煽动人们对于战争的热情,成功地搅乱了固有的平衡,通过他们有限的攻击,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种族的迫害/”灭绝”。

我觉得,近期发动了巴黎恐怖袭击的ISIS,就是典型的由偏执狂们构成的暴利团体了。虽然他们并未有针对某一群体进行种族清洗,但也许是处于要求他人对伊斯兰世界的认可而采取了更为偏激的方式?

书中有一段话倒是发人深思的:“头脑清楚的疯狂”已经真正逼近,将人们分离,并交到他们在未来的日子中相互不信任。新的时代降临,物质损失被弥补,但多样性所产生出的文化丰富性也永久地丧失了。偏执狂将自己展现为一种残留物,它在我们心智懒惰之时认为和平更为便利的表象下得以幸存。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