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伊丽莎白不见了》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伊丽莎白不见了》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伊丽莎白不见了》是一本由[英]艾玛·希莉 (Emma Healey)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丽莎白不见了》读后感(一):神药

神药

——《伊丽莎白不见了》

“还魂丹,还魂丹,专们治疗重度老年痴呆、健忘症、焦虑症,对80岁以上的老人有神效。”购物广告中,一男子声嘶力竭的喊。

“哇,好神奇啊!会不会刺激大脑?”

“还魂丹,保证无任何副作用,管保一试就灵,用我的方法治疗,无论多健忘,多焦虑的老人立刻都会安静,记忆都会好转!”

“哇,真的好神奇,东方神药,果然名不虚传耶。请问哪里有售?”

海伦有个老年痴呆的妈,过圣诞节都过不好。几分钟前的事情都忘,连自己的孩子都认不出来了,健忘症真愁人,海伦为了给她脾气古怪的妈妈治病,东奔西走,遍访了欧洲的名医,医学界一致声称,对于老年痴呆,目前仍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这是医学的一大难题。

为什么不试试东方的中医呢?海伦突发灵感,在欧洲正流行一种以东方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古老学说。中国皇帝的养生之道,经络点穴的神奇方法早有耳闻,类似西方的巫术。海伦也看过BBC关于中医的纪录片,的确,很多不治之症都是通过中医治好的。

海伦登录互联网,浏览中国网站,并用GOOGLE将中文翻译成英文。点开阿里巴巴,淘宝搜了搜,海伦果然发现销量最多的就是这种叫“还魂丹”的中药。

真便宜,海伦买了十盒,加上跨境邮费一共才花了25美元。

8天后,海伦收到了一个来自中国的包裹。小盒子包装的很精美,封装着一个小药丸,黑亮黑亮的,散发出一种令人发晕的浓郁药味,还有一张写满中文符号的纸。那一定是说明书了,海伦兴奋极了,立马开车去唐人街,找了个懂中文的伙计帮着翻译过来。

*********************************************************************

亲,感谢您购买我们的镇店之宝,还魂丹。

服药前务必详细阅读此说明书。

还魂丹的主要成分是玉米粉,酱油,木炭,无毒无害,可放心给老人服用。

治疗方法,此方法相当灵验:当患了健忘症,天天闹腾的老人问“你是谁”的时候,你要大声而严肃的回答:“我是组织派来的!”“再闹组织就让我把你带走!”“再闹,组织就让我把这个药给你吃!”

他们上了年纪的人,一定都经历过建国后血雨腥风的年月,一听到“组织”都会害怕,恐惧,所以会立马变得安静,记忆也会好转。

如果有效,请打5星好评,我们反3块现金。(另外,此方法适用于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国老人,对外国人不适用。)

《伊丽莎白不见了》读后感(二):一抔土,一片花

慧木

曾经一度,我跟某位六零后兄长一同回忆“当年”的那些好电影。我说起了《一片花》,兄长惊喜且惊问:那时候,你还是个小孩儿吧?对,我还是个小学生。但正因为年龄尚小,那个片子才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力,以至于它在我的回忆里久久停驻,扎了根。

那个电影的剧情很简单,豆瓣对其的描述只寥寥数语:72岁的退休教授鹰野冬吉被诊断出患有老年痴呆症,患病后经常走失,而且闹了不少哭笑不得的笑话。随着病症的加剧,连自己妻子鹰野菊代在家里忽然突发重病也毫无所知,以致延误最佳抢救机会。儿媳鹰野桂子心地善良,对他的护理与日俱增,原本和丈夫鹰野治雄之间的隔阂也慢慢的消除,一起坦然的面对现实。

撇开这个正能量的励志的结尾,我印象深刻的,是鹰野痴呆后的几个细节,比如他怔怔地望着老伴,却浑然不知尿液已湿哒哒地从裤子上淌了下来,比如老伴去世之后,他不知道老伴哪里去了,到处找,到处找,抽屉里,床底下,地毯下……他绝望而哀伤地叫着她的名字,仿佛她缩小了,躲藏起来,要跟他开个玩笑。他以为搜遍那些犄角旮旯,她就会笑吟吟地闪出来。

到处找。儿媳妇揪心地跟在他身后,而他的心思,旁人永远不知道。

彼时还是小学生的我,看得满眼泪光。

这一幅四下找寻的景象,在我看《伊丽莎白不见了》的时候,又浮现出来。这是小说(我怀疑,在如今的年代,它被改编成电影的几率微乎其微)。主人公莫德82岁,得了阿尔兹海默症,总是记了这头忘那头,口袋里永远揣着笔头和纸头。她甚至会偶尔忘记自己的女儿(只是记不得脸而已,但女儿这个人的存在,她是知道的)和外孙女。但她心心念念、执著地认为自己的好朋友伊丽莎白失踪了,不安地告诉每一个人,因为别人的坦然而更加不安,到处找,到处找;回忆里她常常变回了小姑娘时期的自己,姐姐苏姬失踪了,父母和她到处找, 到处问,怎么也找不到,一直都没有找到。

莫德的现世生活,是断断续续的。那是当然,从她的口吻来叙述,经过她头脑的,只是片段式的观察:触手可及的东西,眼前看见的景象,闪过的人脸,擦耳而过的声音,车水马龙,静悄悄的庭院和房间,友善或敷衍的笑容,无奈或质疑的责问。她没有看到伊丽莎白好一阵子了,她一定是失踪了——姐姐苏姬也消失好久了。苏姬管她叫毛普斯。她还是个单薄贪吃的小姑娘,总是睁着大眼看别人,对道格拉斯充满好奇,被街角的疯女人吓得要死。苏姬则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姑娘,美丽大方温柔,对谁都充满友善。她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姐姐后头,仰视她,寻找她,怀念她。苏姬照顾她,体谅她,在她犯浑的时候教育她,在她被父母说道的时候站在她这边。她们玩游戏的时候——比如“埋人”,因为她没有力气去搬起那么多的沙土,那么苏姬总是扮演被埋的那一个。苏姬喜欢逗她开心,苏姬喜欢让每一个人都快乐。苏姬像一轮小太阳,一股热烘烘的暖风,让她无限地依恋。而这样好的苏姬,却在有一天走出了家门后,再也没有回来。她寻找过苏姬好多次好多次,问过好多人好多人,他们都不知道她去哪里了。她甚至绑了和苏姬一样的辫子,穿了苏姬的衣服,自己都不知道意图何在地跟姐姐的丈夫度过了一天。而无论旁观的道格拉斯,还是她自己都明白,她是她,她变不成苏姬,苏姬不见了。

和《一片花》中一样,对待患了阿尔兹海默(我们能把这个理解为老年痴呆症的正式说法么?)的主人公,有一位晚辈也时刻揪心。本书中就是莫德的女儿海伦。海伦自己也到了初老的年纪(56岁),却因为母亲的状况,要像对待幼童一样时刻看住她,提醒她,纠正她,找回她,甚至一度没了耐心,把她送到养老院里。但她立刻又后悔了,将妈妈带回家来。伊丽莎白没有失踪!她常常纠正莫德。每个人都知道伊丽莎白没有失踪,她只是暂时身体不佳住院去了。而伊丽莎白的确从莫德的生活里消失了,又一个长情的陪伴消失了,莫德只不过惊惶了。她想起了那些亲爱的人们的消失,爸爸妈妈,帕特里克,当然还有更早的时候,最亲爱的苏姬。现世中她不断的寻找和追问——她又是少女时期的自己了,体力也足,精神头儿也足,好奇心更足,不知疲倦地找下去,找下去。她焦虑地吃着吐司,一如少时的她茫然地吃着糖块。苏姬在哪里?伊丽莎白在哪里?苏姬,苏姬,苏姬。

这个小说,可能原本是想通过一个神志不清的老年人,来揭起一桩尘封七十年的谜案的。封面的文案,也以“谜”和“真相”的字眼,来吸引读者的注意。而我看到的只有回忆,只有追逝,只有怀念。莫德絮絮叨叨,记忆来来回回,苏姬的笑与怒、惊与怨,永远地刻在了莫德的心上。那是她的童年,战后岁月,配给券,走马灯般的房客(道格拉斯有一点特别),神通又能耐的弗兰克,神秘骇人的疯女人。她懵懵懂懂,无忧无虑。生活的艰困、百姓的疾苦(比如道格和他的母亲)、父母的愁虑,于她都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哪怕苏姬不见了这件事,在当时,也未见得,让她伤心都哪里去。傻乎乎地、呼啸着,她成年了,结婚了,生子了,一个,两个,她小心呵护着孩子长大,直到孩子也离家,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孩子。一不留神她就老了。一不留神,她就辨不清人,记不住事,搞不清状况了。而七十年前的回忆扑面而来,亲爱的姐姐,那个心甘情愿让她用沙埋起,让她笑与乐的姐姐不见了,永远不见了。七十年的哀伤如涓涓细流,长长地、稳稳地淌在她的生命中。她到底是活在现在还是童年?她为什么认不得自己的女儿和孙女,却执著地记得遥远年月里的点滴?

我们看到,56岁的女儿海伦,找出了82岁的母亲莫德在其童年时候,用一百个火柴盒做的小箱子,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贝壳、鸟毛、碎瓷片、死虫子、小纽扣、旧墙纸,甚至还有指甲。

“你留这些干吗!”海伦不解地问。

莫德没有回答。因为每件东西,都是某个场景、某件事情的回忆吧,是某种情意的纪念吧。是的啊,这些情意。这么多年!

苏姬,苏姬,苏姬。苏姬不见了,她去了哪里?

是否真的要到了老的时候,得了病糊涂了的时候,才能猛然意识到自己丢失了心爱的东西、最珍贵的情意,然后到处找,到处找,别人不理解,只有自己孤单果决,一定要找到?

是否真的要到了那样的时候,我们又可以变回小时候,不惧怕什么,不担忧什么,好奇而认真地打量这个世界,印刻下每一个日子,每一副脸孔,每一场谈话,每一种滋味?然后,不知疲倦地一直走,一直张望,一直追问?

依然还是小时候,我记得奶奶得了不治之症病入膏肓,她神志不清的那最后几天,不认得我,也不认得大多数亲人,却一个劲地叫着早已逝去的父母:爸啊!娘啊!——到那样的时候,她一定只记得自己最心爱的最思念的人。

如果当时的她有力气,是不是会去寻找他们?

回忆里的一抔土,一片花,一场追逐,那是最深最真的依恋。

《伊丽莎白不见了》读后感(三):苍老后,是一段应被认真对待的岁月

——《伊丽莎白不见了》

文/大隐隐于山

即使人们再把苍老述说成是一种青春后的风韵、沉淀后的从容等等,还是无法改变人们在真实面对苍老时的抵触和恐惧,这种恐惧多数并不是苍老本身,而是害怕那种因为老态而力不从心和无可奈何的无力感。人们对你的维护和顺从,带着同情迁就,或者像是安抚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

那么,可以清晰感觉别人态度的你,是不是可以保持绝不怀疑自己的勇气?

《伊丽莎白不见了》里面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莫德固执地坚持自己看法并且不断寻找真相的故事。她丢三落四、时常认不出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下一秒就忘记了手上拿的东西是打算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她不断地发现自己口袋里写着“伊丽莎白不见了”的纸条。故事由此展开,她不断地在伊丽莎白门口徘徊,收集一切微小的信息,企图找到真相。然而可悲的是,等到第二天她依旧不记得这些事情,还是只能从写下的纸条里去分辨。因此造成她不断地和女儿海伦重复着这件事,并且前后报了四次警,更加重了这是一场老人痴呆恶作剧的感觉。

故事从一开始就以这样一个悬念展开,时而恍惚清晰又戛然而止的线索增加了读者迫切想要答案的兴趣。作者又于其中增加了另一条故事脉络,关于年少的莫德和姐姐苏姬。姐姐苏姬在和姐夫弗兰克在一处宾馆里时突然失踪,两个故事交叉前行,年少的莫德和年老的莫德在两段寻找中不断切换,看似平行,又摆明了让人揣测其中联系的态度让故事情节顿时丰富起来,补充上年轻的莫德和家人之间的相处,也让主角莫德的形象更加饱满,缠绕而条理的叙述可看出作者艾玛? 希莉的叙述能力。

作者介绍中说:她的灵感来源于自己的祖母和外祖母,在她们的暮年时光,她一直陪伴着她们。鲜活的生活可以让一个人的写作更为真实。故事除了以莫德与伊丽莎白之间的友情作为线索之外,莫德与家人之间的亲情、与弗兰克之间的隐晦的爱情、苏姬对于道格拉斯的同情、苏姬和弗兰克之间的爱情和道格拉斯对于疯母亲的感情等,人物之间相互交错的感情是作品中最朴实真诚又精彩的部分。

其中让人温暖的一个小细节是,女儿海伦借口让莫德摆餐具转移她的注意力,在看到莫德摆错之后,夸奖“摆的不错嘛”,一边迅速地把摆反的刀叉偷换回来。作者把一个女儿和老人的相处刻画的像所有平凡的家庭一样。她因为可能造成的危险而对母亲多有指责,但从心底里还是最关心她。作者于其中流露出来的善意使作品多了一些关于人性关怀的味道。

真相揭开时,回溯之前的细节似乎都变得合理,而莫德在那一刻似乎也突然清明,往事历历在目,七十年前的失踪的苏姬和现在的故事联系到一起,真相呼之欲出。而莫德却还是那个念叨着“伊丽莎白不见了”的老人。

这本书让我想起来《说谎的人》,也是同样以开端埋下伏笔,以在一场大火中唯一生存下来的女孩卡登丝不断寻找真相中展开故事。这两个都是处于被成年人照顾的群体,《说谎的人》的主角一个小女孩,《伊丽莎白不见了》是一个老人,或许我们该反思一下处于正青年的我们和他们的相处。我们是否太忽视一个孩子的意愿,是否太小看老人的智慧?

其实我们的每一个情绪都会没有遗漏的传递给他们,真诚、虚伪、善意、敷衍… … 永远不要怀疑他们的敏感,未经世事的孩子有着最天然的感知力,经过风霜的老人可以看穿人微妙的心思,用心真诚,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唯一正确的。有一天,我们也都会浑浊残老,你也会希望其他人认真对你,就是这么简单。

2015.11.6

小雨

作品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豆油或留言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发,请尊重作者创作,谢谢。

《伊丽莎白不见了》读后感(四):我用尽最后的记忆来寻找你

一个人,就算能够忘记自己最初的爱恋也不会忘记最初心动的感觉,和目睹他人获得了自己梦寐所求的艳羡----离嫉妒,也只差一点。

一位各方面在自己眼中接近完美、对自己爱护有加的姐姐突然不见了。

······

想取代她、想寻找她,想比过她、想对她说委屈了她。

可是,你在哪儿?

我忘记了一切,甚至徒劳追寻一个名字而不可得。但时隔七十余年,你还住在我的心底,即使其他人随着世事变迁,都将你打上了过去时的标记。

那些迁就带来的倦意,曾无条件用爱化解它们忍受我的,总是你。而如今,虽然别人给我的爱和宽容不见得少,但我现如今,只想用这优势,来寻找你。

每一个年老痴狂时的念念不忘的只言片语,都涉关你的无声离去。

我是莫德。我依旧只会告诉别人”伊丽莎白不见了“,但是,你一定知道我心中所想,静静地等着我,你的”毛普斯“,找到你。

······

风烛残年之际,白发苍苍之时,思维的线性总是会不小心断裂,前一刻那么坚定不移的,拖着沉重的身体去行动了,可是,下一刻,就会变成给身边人带来诸多麻烦与不便的“罪魁祸首”,衣不知应季,食不知饥饱,忘记住所的地址,懵懂坐车的规矩······甚至,忘记身边的亲人的姓名,忘记彼此最基本的应对颜仪。即使如此,那份执念也从不曾消失。莫德的往昔是我们的今日,但是,当我们也开始面对衰老的侵袭时,当我们勉强在脑海深处保留下“伊丽莎白”这样一个象征性的名字时,我们最想记住的人会是谁?真的看到“伊丽莎白”了,闯进那个家的庭院了,又有没有勇气去像莫德一样,继续探寻多年前的真相呢?

时光雕刻每一寸昔日精致无瑕的肌肤,使那么多清澈的瞳仁在尘世的纠葛下日渐浑浊,留下的只有一个人孤寂的记忆,所以那么想保留每一个似乎会是所爱之人喜欢类型的小物件,想提醒一份初心。情感总是复杂的,脱去时光曾经带来的迷惘和激情,年老的记忆忽然苏醒之时,莫德毅然准备面对自己的怀疑--年轻的时候,人们的行动力都是快于思考的速度的吧,但是,年长者的决心通常能伴有足够的勇气使一切无可隐藏。于是,尸骨重现······

······

这是一本精彩的小说,不但刻画了老年人老境颓唐时的种种看似荒诞、实则只有逻辑的行为心理,更通过这些看似无可理解的行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女孩曾经的青涩成长,直至历经岁月的积淀看清纠缠不清的情感迷雾,最终凭借毅力和一众人的帮助为自己深爱的姐姐昭雪沉冤的故事。强力推荐喜爱细腻文风、目前易和年长的家庭成员沟通失序的中青年读者阅读,相信一定会有所获益,能使大家更细致深入的思考与老年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伊丽莎白不见了》读后感(五):失去的记忆,是回到了童年吗?

伊丽莎白不见了,故事真的是围绕这句话不断发展的,但就像主角患有的阿兹海默症一样,这条线也如模糊的记忆一样,时隐时现。作为讲述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书籍,全书并不深沉,作者没有刻意表现莫德老人的种种幼稚行为,而是从老人的角度去理解患者的行为,并揣测他们的心理。

书中作者以第一人称视角向我们讲述了这位记忆逐渐衰退的老人的故事,缓慢轻柔是本书的基调,时缓时急的情节,就如老人的情绪一样。

两条时间线:现实与回忆,穿插于莫德的生活,亦是贯穿是全文的叙事方法,莫德在现实中看到的东西或经历,使她陷入纠结的回忆,在回忆过后又回到现实,结果往往是混淆二者,在现实生活中说出过去的话。

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的推进,莫德老人的记忆也慢慢衰退消逝,她会用这个女人,那个小孩来描述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但相反的,是她对过去儿时的回忆却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她的行为也越来越像小孩子,比如记不住单词,不知道自己在几楼,捡东西装进瓶子里,现在的她与儿时的她越来越同步,这是让我最为关注的一点,相同的街道,一晃几十年,从弗兰克,苏姬,道格拉斯,到海伦,金娜,伊丽莎白,改变的或许只有回忆与身边的人。

她可以在丈夫的坟前站着发呆,只觉得无聊想快点走,她可以在雨中漫步街头,拧着自己的毛衣看着水流出来,她可以在挚友的葬礼上大口吃黄油面包,并想着自己的挚友不见了,并坚持寻找着她,时间带走了老人一生的辛苦经历,又给了她孩童般的天真,在书的最后,她终于发现了自己在过去与回忆中苦苦寻找的姐姐的尸体,但此时她的身体已不能支持她想更多,时光给这位老人一个平淡的结局。

从开始的好奇,寻趣,到中间的思索,再到后来的痛心,一本书,给人很多体验。

失去记忆,真的是件坏事吗?

《伊丽莎白不见了》读后感(六):只是为了留一点纪念

哪怕我只是一枚高三毕业党(自我评价——老年轻),统计十二年读书生涯,我最常挂嘴边的话就是“我忘了”、“我记性差”以及“啊啊啊好崩溃又忘了”……所以看来小纸条对于我而言还是挺重要的,虽然我怎么可能会记!得!带!上!就算记得纸条也会忘带笔啊……(还记得高三也就是今年我因为险些迟到一路狂奔去学校,到班里才发现书!包!没!带!就在昨天去驾校注册,回来被告知身!份!证!落!在!那!儿!了!)

所以我写这篇书评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让自己以后翻看时相信自己不是第一次读这本书,虽然很多回我重温旧书就好像从头再来,残存记忆通通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对于很多人来说回忆是很温暖的,想到从前的人和事,就会觉得自己的存在还是有意义的,哪怕是对于单独的个体而言,所以我很难想象当自己迷失在碎片化的记忆中,忘了自己和家人,忘了从前过往,会有什么勇气面对新的一天,因为每天都好似从头再来,你今天所学所说也许是之前已经重复了千千万万遍的老调,只能惹得家人丧失耐心进而倦怠(奇怪的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对老人比对小孩苛责的多,虽然这也不难理解,但总有点悲哀)。而且,这一切并不是由你所决定,唔,我很难表述清楚,也许我只是想到了看到过的一句话,“那并不是我们,那只是我们的疾病”,我们不傻,不笨,有自己的思想与感情,你们所厌倦讨厌的,让你们厌倦讨厌的,只是我们的疾病,而不是我们患者,但你们的厌倦讨厌确实是加在我们身上。(并没有什么关联的补几句话←。←虽然我练习金鸡独立每次都很难持久,但是直到体育老师告诉我们这和小脑有关而且预示着患阿尔茨海默尔病的风险才真正感到很悲伤。)

自己虽然不喜欢码字,但喜欢写日记、寄明信片和信,有时翻出自己小学的日记本,非常惊讶自己那时候敢说敢写,生荤不忌(咦,是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吗?),每次读来都不由捧腹,当我相信“缸中之脑”,相信自己是代码编程的产物,(颤抖吧铲屎官!喵星人攻占地球!←。←或者相信自己来自外太空孤身漂泊到了地球……)或者相信自己只是书中被作者预设好人生轨迹的路人乙时,依然会因此而深感安慰,至少还有记录能让我回忆起一些青葱过往——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至少那些记录是我写我心(当然并不全是,要上交批阅的日记本并没有这一价值)。

我猜下次我读这本书可能还是像从头再来,因为这篇书评似乎只是针对阿尔茨海默尔病这个话题,和这本书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唯一有的半毛钱关系就是话题了)……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