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破解高更之美》是一本由蒋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一):每个人的理想国
如果你初次造访某一陌生的城市住宅小区的话,那么你一定会听到物业以下颇具哲理命题的追问——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这同样也是高更在最后的巨作所留下的几个最原始的问句,如同屈原的《天问》一样,只有问题,没有答案。而我们的生活就是从回答“物业”般的自我疑惑开始。
我们能找回蛮荒肉体的奢华吗?这是一经开篇就种下的思索,从高更的出走开始,远方变成了他沉迷的故乡,故乡则成为他抛离的污染,那里有荒野异域的肉体与原始,也同样有着大片大片走不完的茂密丛林,更有动物体味道般的女性肉体。
于是,振聋发聩的话语发出了——我要找回荒蛮头题的奢华!
我们的视线追随着高更的脚步,画作成为了脚步最好的标记,蒋勋的文字便是指引我们跟随的灯塔,在同样纯粹文明失落的今天,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以向伟大孤独者致敬的姿态拷问自己,发现自己,寻觅每个人的理想国。
高更之谜,以各种符号一一串联,从梅娣、毕沙罗、梵高开启,以窥探的视觉记忆开启解读,随后以“蒋勋现场”为题,将创作年代作为索引的序列,每张图画搭配一页文字娓娓呈现,蒋老师的唇语仿佛就在我们耳边,我们的视角停止在哪里,他的微笑和诱善便在那里等着我们。如同庖丁解牛一般,放大高更当时创作的内心波澜,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春秋笔法将话语停止在“欢乐”上面,这不仅是当时西方所远离的,也是高更所一直渴望追求的。
提起高更,英国小说家毛姆的长篇力作《月亮和六便士》便是我们绕不过的话题,在小说中,毛姆深入探讨了生活和艺术两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所揭示高更的逃避现实主义,与西方许多人的追求相吻合。同样的选择对象,蒋勋却另辟蹊径,从流浪、冒险、传奇和神秘以笔锋,从《秘鲁?西班牙鬼族?外祖母》拉开帷幕,“我们是文明世界的人,偶然闯进高更荒蛮而又富裕的世界,惊吓了那里的人,我们也有矛盾,是不是应该停留多看一眼,还是应该识趣地离开,不再打扰他们?”
我们都需要这样快速的都会节奏吗?工商业都会的生产与消费方式是人类最理想的生活吗?远离土地的都会现代人为什么觉得空虚而疏离?不断追求物质财富的现代都会生活是否识趣了精神信仰的重心?随之而来的一连串拷问不仅是西方工业与商业文明产生后的对碰,更是浮现在蒋勋内心的思考,困惑当时高更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质量的两难选择。所幸高更的回归土地、回归传统、回归原始信仰,这也是蒋勋所得出的结论,“高更从都会商业文化的出走更具有行动的力量”,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在原文中,蒋勋在这句话后面加上了一个“吧”字。无独有偶,在此后的一个段落中,他又写到,“对习惯了都会文明快速节奏的高更而言,这样永恒不改变的自然秩序与生活秩序可能都使他经验吧”,又一个“吧”字的出现,我们仿佛能够亲切地感知到蒋勋的“近乡情更怯”,因为他已经渐渐触摸到了高更内心微弱的脉搏,睿智可爱的蒋勋,已然在内心与高更建立了跨越时空的交互,一种是与当地被欧洲殖民主义弄得支离破碎的土著文化建立的美妙清冽的自然关系,一种是拉近现代文化与难以参透的图画间的自然亲近关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对于那一幕幕关乎疏离的抉择,我们摒弃了时代的繁芜,我们被蒋勋的温柔文字所击中,除却图片所带给我们每一位读者的类似重构的解读外,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些文字的欣喜。比如扉页过后,映入眼帘第一句话便是引用《月亮和六便士》的“我们生在世界是孤独的”,好家伙,直接一击重拳,还未来得及苏醒,文字又以双重定位让我们贪婪阅读起来,“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当前篇的思绪还未褪去之时,蒋勋又调皮地来了一招,“高更拥有过不止一次十三岁左右少女的肉体,通过性爱使肉体复活的神秘仪式,最终仍抵不过贫穷与病痛,这些‘奢华’”的肉体随风而逝,只留下巨大的孤独”。你能够从高更为他的女人所会的画像中读出他内心的密码吗?这一波活色生香的文字像一个电视剧宣传片一样,撩拨着阅读文字的我们,也借势向我们导入通往高更之美的大爱解读中。
放眼望去,当下每一个向理想奔赴的人,都比高更的路要平坦光明,但却都会在坎坷和消磨之中要么放弃,要么心生怨恨。而事实上,在塔希堤岛上的每一个见过高更的人都说,他从来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处境,对他人也无嫉妒和恨意,他的世界被画画所包围。 而我们却只能通过文字的解读一点一点去靠近他,去触摸他,去感受他。
愿你在喧嚣时代,与伟大的灵魂在书中相遇,相谈甚欢,共飨心语。
原文刊载于《出版人》杂志2015年12月,标题为《在塔希提岛遇见高更》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二):高更:我究竟是哪个自己?
认识高更是在另一本关于梵高的书里。梵高在阿尔的岁月里,创作出传世的向日葵系列,而这段灵感迸发、激情踊跃的创作巅峰,正是由高更相伴的。
所以高更于我,是一种奇怪的出场。两个男人的相遇为何可以带来如此强烈近乎毁灭的化学反应,我想知道,他是谁?他是梵高的谁?事实上,高更自己好像也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究竟是谁——至少在这本书里,线索一直围绕着他的自我认知展开。
高更1848年出生在巴黎,三岁就随母亲逃到秘鲁躲避政治迫害。质朴、单纯、憨厚的南美土地仿佛唤醒了他血液中的某种沉睡基因。之后的他,即使到了巴黎,即使有了份体面如股票经纪的工作,即使有了稳定的家庭和安乐的妻儿,他却“依然不快乐”。他的内心始终有一种要出逃文明社会,要拥抱自然原始的隐藏声音。
学习绘画,也许是个诱因。艺术的创作需要追随内心的指引。近三十岁的他开始初学画画,几张家人的素描显然不过是贵族茶余饭后的体面消遣,那一定不是高更想要的。随着在艺术创作上的投入不断加深,高更直视自己内心的愿望也愈加迫切。
从布列塔尼到马提尼克,从阿尔到塔希提,高更一步步告别过往的那个中产阶级的自己,又一步步走近那个渴望被南太平洋海风浸润的自然的自己。之后阶段的画作中,丰腴的土著女子、艳丽的粗花布裙、海浪、沙滩成了主角。
只是有一点我不太明白,不满白人殖民主义对土著文化的侵蚀、口口声声要背弃现代文明的他,在一次次占有毛利少女的身体、藉此完成自身所谓“净化”时,又何尝不是利用了自己白人殖民者的脸孔和富裕的钱包呢。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三):有一种原生,叫高更
#2017 第十本书# 蒋勋艺术美学系列:《破解高更之美》 与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天才相遇的另一场天才之遇,就是梵高和高更。与梵高的激情不同,高更是一种深沉的冷静。我理解的高更是一个带着童年印象的浪子,他的美学起点从土地,人民,历史,传统出发。他震撼于真正的土著文化,那个被殖民主义破坏前的,童年印象里的原有价值,信仰生活,美学价值。 所以会发现,我们谈论的高更是1891年以后的高更,是抛去一切离开欧洲去塔希提的高更,是真正的高更。移动视点,光线,笔触……高更不只是在思考自己艺术,也在画布上重新建构人类对永恒的信仰。正如以高更为原型,毛姆的小说以及被拍成的电影:人人都只注意地上的便士,他却看到天上的月亮。我喜欢梵高的激情和自我,我尊敬高更对童年生命的疯狂追求。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四):心灵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在冬季的寒风萧瑟中,我读完了《蒋勋破解高更之美》,如果说读完写莫奈的那本,难以平复的是莫奈对生命、时间、世界的探索,那读完高更,却是对另一种文化思维在心中诞生的激动。
读书的时候,须将书里诉说的一切与生活关联,哪怕是全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明基调,太阳底下并不会有什么新鲜的事,任何方向都有迹可循。
高更原本是职场里收入殷实,家庭和满的股票经纪人,就像我身边大部分人,所谓“中产阶级”,不愁吃穿,却总为追求更多的东西烦忧。这个社会总是评价这些人:缺乏足够财务自由的资本却又想得到太多。
高更和我们生存的环境相似吗?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太多相似的人在周围,又觉得自己不太一样。有些厌倦世俗的圈套,有些憎恶文明的禁锢,犹豫着渴望回原始里面,不停质疑自己能否自由自在地对人生下定义。
我们不敢达成的而他做到的是,抬头看了月亮,并架起了天梯。他甚至不为逃避现实困境,他在职业、家庭、社会地位上的完满并没有携带着无可奈何的另一种选择。
因此他毫无规律可循的投身自由创作更显精神领域的决绝。于是我们想要深究离开的原因,了解他所经历的一切,探寻为何出现如此强烈的感召。
这种感召来自于高更小时候在原始部落里生活过的经历,来自于突然被带到工业城市后残留着没能延续的记忆,来自于戛然而止的文明反差令他想要寻找回去,就像是出走半生后,想要找回对人生的最初好奇也是最终不可缺失的另一半圆。
他仿佛从未考虑过自己是否真的拥有天赋,就这样笨拙地决定了,放弃家庭,放弃高贵的殖民文化,在许许多多人的不理解中,走向了塔希提岛——那些地方上的人拥有着大地色的皮肤,厚嘴唇,宽鼻翼,那些地方上有着未被侵蚀的仍保持原始之色的绚丽,那些地方上有遍寻不见的茂密植被,有永远蔚蓝的天空,有慷慨赐予一切的大自然。
高更开始实行文明社会不能接纳的事情,已有妻子的他,在那些原始的土地上占有年轻少女的身体,与她们结婚生子,画她们的身体,学习未开化的语言,描绘那片土地上神秘的信仰,古老的魔咒。
高更曾给自己的妻子作画,端坐,高贵,优雅,疏离地仿佛是个外人。他后来笔下黝黑肤色的女子,却是神形各异,真实,鲜活又离奇。你知道画家永远都无法对自己的画作说谎。
他做的这些所有事情——占有、探索、记录、绘画,填补被殖民文化中断的回忆,领悟对最原始生命的感悟,创作了属于他的独特美学,我们为之震惊与倾慕。
但获得这种独特风格的代价,是在现实里面,抛弃他在前半生建立的一切功勋,抛弃他拥有过的一切安稳。他挣扎过吗,放弃过吗?他怀疑过自己的天赋吗,他有没有对自己说过“因为别人是天才,而我只是个普通人”呢?
还是...他从来未曾想过需要成功,没有划分出天才与普通人,只是想要去做,想要为之而活。也许只有这样的单纯,才未想到与世人作对的痛苦,才无惧面临往后可能陪伴到死的贫困与孤独。他真是这样无所畏惧,坦然地接受内心的感召吗?
我将自己做对比,我的思绪,我的多情,我的抗争,我对必须做一个文明社会里正常人的挣扎疑惑。高更画着坦然赤裸着的女孩,用魔咒般的原始文字写下:你嫉妒吗?
我想象着那位画家,回归了最基础的生存,在出走后的某一天里,终于剥掉一切束缚,行走在泥土之上。被风吹拂到每一寸皮肤,任大自然接纳完美的肉体,他终于感受到了与原始大地链接着的自己,领悟到了最真实的存在。
他是这样自由,可他从最初就已经得到了自由,在他明知自己看起来是如此脱离实际,如此不可思议,却仍做出选择的那一瞬间,他就已经得到了自由。
那种自由是这样令人向往——那些土地上的完美肉体,不因禁锢在身上的文明而对自己的天性感到羞愧,他奔赴的正是这样的自由,那些人生来就存在而这尘世却丢失的东西。
文明让人们穿上华丽的服装,端坐在正确不容置疑的宝座上,而她可以一丝不挂地行走在天与地之间,用真诚的眼神凝视这样的你。那些道路上的砂石会使脚底变得坚硬,我将体会脚掌的弧度与大地的贴合,体会伏地倾听它的脉搏,直到我的指间腐烂,与它融为一体。
你嫉妒吗?高更在问我。
我回答高更,是的,我发疯似的嫉妒。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五):艺术之诞生
选择这本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蒋勋,之前读他的《蒋勋说红楼梦》,实在是受益匪浅,所以这次看到这本《蒋勋 破解高更之美》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把它带回家,而事实证明,这本书实在没有让我失望。
这本书是函装的,函封上就是高更的一幅画,题目却是白色,看上去十分赏心悦目。拿掉函套之后,里面是纯黑加纯白色的封面,跟外面的函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觉素净。接着翻开,里面有书页三倍大的画,这让我非常吃惊!不仅如此,书页的纸张摸上去非常有质感非常棒!在我正式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它。
继续往下翻,便是正文开始了。虽然以前就看过蒋勋的文字,心里的期望值非常高,但是在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后,期望值并没有降低。这种插图加文字的形式,让读者一目了然,在阅读时心情也非常愉悦。更何况加上了蒋勋清明简洁讲解,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能深深的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并且在美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六):伊甸园里孤独的高更
谈到高更,人们总是把他和梵高放在一起讨论。电影《至爱梵高》里也专门描述了高更和梵高的故事。而与梵高的故事之后,高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他从现代的文明来到了南太平洋的小岛塔希提上,和毛利人一起生活。绘画的主题为之一变,呈现出原始之美。 作品对色块的运用的运用别具一格,兼具东方和西方的特点,被称为“景泰蓝”。
在塔希提的生活,使高更作品中似乎描述的是“伊甸园“的场景,高更的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要到哪里去》直接呼应了这个主题。伊甸园背后是深深的孤独。高更在最后一封书信里宣告“大多数人无法认同孤独,但是,你要足够强,才能承当孤独,才能特立独行”。
孤独的高更和孤独的梵高产生了强烈的吸引,但一个抬头仰望星空,一个低头活在伊甸园,也许这样才导致了两个人的分歧吧。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七):原始自由与随心所欲
说来惭愧,认识高更始自毛姆,他那本著名的《月亮与六便士》描写了高更奇特的一生。然后看到了高更的画,色彩艳丽,虚幻粗旷,像梦境般呈现另一个似乎更纯粹的理想世界。
图书馆偶尔看到这本《蒋勋破解高更之美》,是“蒋勋破解”系列的其中一本。之前没读过蒋勋的美学书,身边朋友对他的评价也是损誉参半。这本写得挺平实,没有太多溢美之词,简单介绍了高更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个人观点表现的不多,不知道是不是由于高更画作本身的神秘性和评论界对高更两种极端的评价所致。
从小不是个文科生,对绘画没有鉴赏能力,但高更的作品风格太强烈,艺术盲也能轻易辨认出他那些塔希提画作。那些坦胸露乳的毛利女人们安逸的坐在海边,棕色皮肤厚嘴唇,坦然面对别人的眼光,在我们这些俗世人眼里,真是贴近自然和原始本能的最好方式。评论家们把抵制白人文化殖民和反对虚假浮夸的欧洲生活方式,提倡回归自然并保护土著文化作为高更作品的重要政治意义,把摆脱写实主义,发展抽象派和印象派,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符号和语言作为他的艺术意义。
外行看热闹。看他自幼在殖民地长大,儿童时期离开经进入正统欧洲社会接受教育参加工作并成家立业,然后人生的际遇开始转折,转向绘画,遇到梵高。两个孤独的人在选择心灵出路时选择了不同的方向,梵高走向内心,进入精神病院;高更走向外面的世界,进入塔希提,希望通过进入土著少女的身体这种类似宗教祭奠的方式找到洗脱白种文化成为当地人的方式。
无疑,高更虽然生前贫病交加,但他的艺术水平的确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并获得了肯定,他对毛利土著文化的观察和思考也给文明社会带来了探索和冲击。只是,身为一个女人,我最终不能接受他抛妻弃子远走他乡并和其它多名十几岁处女交媾同居。也许远离欧洲大陆深入森林岛国才能让他的艺术更进一步,但身边缺不了女人,却又给不了任何保障,这是他作为男人的失败。想想他贵族出身的妻子生了五个孩子还得投靠娘家并靠外出工作自己抚养,他置身事外每月寄点生活费就算尽了义务,还时不时寄几张自己新婚少女的画给老婆鉴赏。想想那些十三四岁被父亲送给高更当女人的土著少女,怀孕生子,作为主角或配角出现在高更的画中,然后,高更离开,结束了。高更最后由于嫖妓染上梅毒并最终病死,但就在这段期间他也依然需要女人,这些女人不会染病么?这些女人还不断生育,这些孩子不会有疾病么?也许高更需要更原始自然的生活才能最大化释放他的艺术才华,但在个人生活上,他的这种罔顾他人的随心所欲就有些不可理喻。看他最后的画作,联想他实际生活中被疾病和贫穷困扰,画里那些鲜亮的天空和河流,那些有宗教般神圣感的雕像和动物,只让我觉得绘画可能是他逃避现实的唯一途径。他找不到其它的路。
只能说,停留在高更的画前就好,对他这个人实在爱不起来。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八):读蒋勋解读高更之美
如果不是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几乎已经忘记高更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了。当看到塔西提的女人时,脑海中才窸窸窣窣搜索出一些关于高更的印象。小学中学的美术课本上介绍西方印象派,野兽派,后印象派等几大流派时将他作为典型案例介绍过,放在毕沙罗,梵高之后。记忆一点一点,从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将这些陈年往事慢慢打捞出来。原来很多东西,我都不知道,它竟一直隐藏在我大脑深处,静静等待着被提取。如果没有这本书,它们可能又要等待另一个契机,才会重见天日了。
书中蒋勋花费很多语言描述了高更毕生精力,讲述他为了自己的梦想抛妻弃子远渡重洋去遥远的海岛和自己的内心孤寂相处,只为能画出更好更满意的画作。可以看出,作者学识丰富,涉猎很广,有心理学的背景,比如讲高更一直是受小时候的影响,一直要寻找海洋。有西方文学史背景,讲述毕沙罗,讲述梵高,讲述高更都是娓娓道来,可见对这些已是非常熟悉。羡慕作者的博学,期待自己也能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多走多看多听,并学以致用。
回到高更。保罗·高更早年在海轮上工作,后又到法国海军中服务,23岁当上了股票经纪人,收入丰厚还娶了一位漂亮的丹麦姑娘梅特·索菲亚·加德为妻。可是高更在自己的绘画天赋召唤之下,35岁时辞去了银行的职务致力于绘画,38岁时与家庭断绝了关系,过着孤独的生活,并通过毕沙罗卷入了印象主义的天地。高更受到印象派朋友的影响开始作画,还受到象征主义,日本版画以及而听文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更总是向往着远方,留恋那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地方,他要求抛弃现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碍,回到更简单、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他很愿意过野人的生活,这使他在39岁时踏上了去巴拿马和马提尼岛的旅行,在那里找到了自己期望的东西:茂密的植物、永远蔚蓝的天空、慷慨的大自然、简朴的生活。后来因事不得不离开这个热带的天堂返回法国,这时正好40岁,精力充沛而有主见,保留着尊贵高傲之气。他是位具有强烈个性、惹人讨厌又招人喜欢的人,粗鲁和高雅并存,他总是强烈要求自我表达,要证明自己的价值。看完并不喜欢高更。因为无法理解他怎么可以抛弃家庭抛弃妻子抛弃孩子,只为寻找自己内心世界,人怎么可以如此自私。虽然不喜欢,可却不得不佩服。他为了追随内心,放弃银行高薪工作,放弃巴黎奢华生活,去到殖民地,遥远贫穷的海岛,生存并作画。这样的决心我恐怕此生都没法具备,感觉自己有太多东西放不下,永远在操心。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九):神秘、叛逆、充满争议的高更
高更神秘、叛逆、充满争议,他代表着十九世纪末反欧洲文明、反白种人、反中产阶级、反殖民主义、反基督教优越感的原始美学。
他是现代艺术的启蒙者。他抛下了苍白矫情的欧洲文明,逃离塔希提岛,在原始的起点,寻找荒蛮中的奢华。
高更使原始、神秘的符咒、命运、窥探……交错成不可解的画面。在其代表作《亡灵窥探》中,他不断强调“神秘”,用各种符号、手势、色彩、象征物带领我们进入一个丰富的谜语般的梦境,指给我们缤纷的细节,却从不揭示谜语答案。
高更使风景画离开了自然写实,变成一种心灵里的意象,仿佛梦境。著名诗人魏尔伦、马拉美似乎更能从诗的意象上进入高更神秘而充满象征的世界。高更使西方绘画在前期印象派时期被去除的“文学性”、“诗意性”、“隐喻性”重新回到视觉美术中。
《布道后的幻像》(第二张)是高更美学的关键作品,脱离了印象派的“写实”,也脱离了欧洲学院主流美术的“写实”,把西方主流绘画带向心灵与象征的世界。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野兽派、表现主义都深受他的启发。他打开了欧洲绘画新美学的许多扇窗户,借此建立他个人的风格以及在整个艺术史上的影响地位。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要往哪里去》(最后一张),高更在生命最低潮的最后几年完成了这幅三米多长的巨大的史诗性作品,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究,提出人类共同疑惑的问题,却没有答案。
“要坚强,够坚持,才能承担孤独,才能特立独行”,高更在其临终最后一封书信中如是宣告。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读后感(十):永恒追求自由的灵魂
知道蒋勋,是因为读他解读红楼的作品。解读红楼的书很多,大家如周汝昌,秦派如刘心武,蒋勋的角度别出新裁,从作画的材料,如纸张、颜料、做工等,告诉我们当时贾家的繁华,普通人对艺术愚钝如我,是没法知道那点点作画的材料就可抵上当时怎样人家的家用花销,专业的蒋勋告诉我们,从细节窥生活质素。
这次,读他的《破解高更之美》也是一种新的体验,有心理学的感觉,从高更幼小的童年,他未曾谋面血缘至亲,破解他为何在事业顺遂,家庭和睦,儿女绕膝,夫妻恩爱的情况下,将爱好转为终身从事的职业,并最终离开家庭和祖国,追寻童年的向往,最终在塔希提终老。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的好处,就是对一个没有艺术基础的人,可以通过该书,了解高更的作品、高更的生平。
蒋勋先一幅幅摆放高更成熟时期的画作,讲解画的内容,作者希望表达的思想,普通读者可能忽视的画中人物的眼神,动作,背景人物,一幅幅画看过来,读者对高更的艺术作品、时代、整体风格有大致的了解,和视觉印象。
接着,蒋勋再介绍高更的生平,他的幼年经历,他的家族,他的妻子,他的教育背景,他的职业。说来有趣,我们现在说到艺术,如钢琴、美术等,都是要从娃娃抓起,可大师如高更却不同,他的学习背景压根跟画画差之千里,他的本职工作是搞金融,股票市场的经纪人,一个充满铜臭的职业。
开始画画只是他的爱好,早期作品跟后期作品也截然不同,风格清新、自然,受朋友影响较大。如果巴黎股票交易市场不发生不变化,画画也许是他一生的爱好,画孩子、屋子、妻子,获取高收入,成为那个时代上流社会的一员,富裕而悠然。但生活的美妙在于许多可能。高更的工作发生变化,与妻子到哥本哈根投奔亲戚,在那里估计受了不少鸟气。他体内那来自幼年的灵魂战胜了多年受欧洲教育的精神,成为主导,将高更带到出生地,那片当时比较原始、纯粹的土地。
在那里,高更处于社会阶层的上游,没有太多生活压力,画风也随之一变,更加粗狂,淳朴,反应的内容也多是塔希提当地的人群,于是如鱼得水,在彼邦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