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无尽绿》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无尽绿》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无尽绿》是一本由宋乐天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5.00,页数:2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尽绿》读后感(一):寻常的记录,别样的风情

文/文小妖

关注宋乐天(天叔)的微博和豆瓣已一年多,最初被她镜头里的那些照片打动,寻常的绿,寻常的景在她的镜头里变得灵动,富有灵魂。一直觉得她是用图片来说话的,直至读了她最新的散文集《无尽绿》,再次对天叔刮目相看,她拍的图不仅好看,文字也是质朴温润的,那些文字一次次把我带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绿色世界。

显然,天叔的《无尽绿》已不是对植物、风俗传统的简单记录,字里行间可窥见她饱含着对家乡、对江浙一带的的浓浓深情。里面穿插着天叔儿时的记忆与如今的所见思悟,那些即将没去,或已日渐式微的古老习俗一次次荡涤着人心。她写《青与清明果》下笔深刻,每一种做青果的植物,她用心实地考察、资料查询,甚至参与尝试青果的做法,细致记录,用文字记录下这些传统吃食的材料、浙江各地的做法以及青果对异乡游子的意义。而今,飞速的发展导致人们慢生活的缺失,让许多传统风俗变淡,甚至流失,成为此情可待成追忆的遗憾。在我看来,天叔书却用笔下的一物一景和灵动的图片试图唤起更多人的记忆,书里的文字明为记录,实为另一种呼吁,如同写下的《阴翳礼赞》的谷崎润一郎先生一样,呼吁对传统的尊重、传承和保留。

记得周作人先生曾在《琐事难写》中写道:“我们所知道的还是平常人的平常事,有如邻人在院子里吃晚饭,走过时招呼一下,顺便一看那些小菜,那倒是很有兴味的。人与事是平常,其普遍性更大,若是写的诚实亲切,虽然原是甲与甲家的琐事,却也即是平民生活的片段,一样的值得注意。”天叔的这本随笔散文里很多写的也是琐事和平常人家的生活片段,细细碎碎,朴实亲切,充满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味,这些寻常的琐事一次次把读者带入到美丽的江浙,体味世间的清欢与好味。

对于爱植物、爱生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最让人心动的不仅可观且动手性也极强如同书里面详细记载了乌糯米饭、梅子酱、木莲豆腐、粽子、桂花糖等江浙风俗小食的做法以及天然手工(染色)的操作步骤,操作性极强,寓教于乐,极有意思。当人们对生活的理解越来越物质化,也习惯性用金钱来买所需求的物品,其实,偶尔的动一动手,不仅其乐无穷,还能让生活增添几分色彩,人生本该如此。

每每阅读余暇,我总会对着窗外的一片盈绿遐想,在西子湖畔,挂着相机的天叔排在一群大妈身后等待买莲蓬莲叶时的景象。也许,某一年七月中旬,我将会来到西子湖畔的莲市与那个内秀的天叔来一次温暖的邂逅。

《无尽绿》读后感(二):家乡风土记录

读罢这本书,感觉虽然植物是书的主题,但是背后串联起的是借着植物而表露的对家乡风土的爱。“月是故乡明”,于宋乐天而言,故乡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是家乡对她的一种牵绊;对我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牵挂。最近两年,一直在全国各地出差,每天奔波在不同的城市,每逢节气时令,我总是在远离故乡千里的城市度过,故乡对我来说是那么的难以触及。记忆最深刻的是去年冬至,北方汉子的我按着习俗要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但是那天跑遍南方某城各个角落,馆子里不是爆满便是售卖完了,我只好到超市买袋速冻饺子回到宾馆,自个儿用烧水壶一个一个煮着吃,吃着吃着,怅然所失,失去的便是远离家乡的风物吧。

菜市场,小吃摊,老街巷,这是我所认为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世情生活。每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出差,闲暇之余总会漫步在这些最生活的地方:在苏州滚绣坊吃一碗同德兴的面,去双塔市场跟老人唠唠嗑,又去南昌丁公路整一碗米粉,或是在长沙朝阳路边吃米粉便跟老长沙聊城市的变化,以此来体验一点那里的风土人情吧。然而,唯有长久的居住生活,才能体会那座城市四季不同的风土人情。

植物。最近迷恋上自然,迷恋自然的植物。宋乐天在浙江做风土记录十几年:青,蓬蘽,牵牛花,桑蚕,荷叶。这些有的对我来说很陌生,有的太普通而不屑于知。直到读了她的文字才知道青是某些植物的名称或是类别,蓬蘽是悬钩子种,加工入药便为覆盆子。这些记录细腻而平实,也勾起我对自己家乡风物的兴趣。昨天便去附近山里爬山,一边走一边记录路两旁的植物:杉树,柏树,栎树,鹅掌楸,白玉兰……我也开始记录家乡植物的点滴。

共鸣。记得汪曾祺老爷子写过,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作文课上说过:写文章要贴近人物本身去写。汪老后来的文字便也极生活,平淡质朴中娓娓道来,引起我的共鸣;宋乐天的文字亦如此,尤其是写杭城的桂花:照片中的银桂和丹桂正是我秋天采摘的;打桂花的风俗我也曾在山民家的院落里看见过。江浙一带,金桂时节会采摘桂花做糖桂花,桂花酒之类的时令美食;最近几年的秋天,我也经常做桂花茶和桂花酱,这些是在林清玄的书中学到的:桂花酱,桂花采下后放入玻璃罐中半罐,然后把酸梅肉剥下放入,最后以蜂蜜灌满玻璃罐,十天后即可食用;桂花茶,桂花与茶叶以1:3的比例放入茶罐,窨制几天,沸水泡饮,浓浓的桂花香气扑鼻而来,啜饮一口顿觉舒爽,是桂花带来的秋天的手信。

唯有对家乡如此热爱才有这样的文字。除了这本书之外,想起之前读过的:顾禄的《清嘉录》《桐桥椅棹录》,范成大的《吴郡志》。寿岳章子的“京都三部曲”以及汪曾祺老爷子的文字。他们的文字就这样深深的融于家乡的生活之中,记录着家乡的风土物候。

乙未年十月书于存远斋

《无尽绿》读后感(三):《春日食堂》

《无尽绿》没有让我想起我小时候读过的任何一本书。虽然我透过宋乐天描绘的清清江水想起了小时候故乡的河,想起了河上千百年磨损而把变得石面光滑的桥,想起了爷爷在世时候每年端午蒸粽和玻璃叶,大人们一掀开锅盖那一瞬间热气满溢的欣喜与甜蜜,想起了挂在脖子上小小的辟邪挂坠,和小朋友们比谁的小粽子更可爱,谁手上的五色线更精致出彩……但它更多的让我想起了现在的一些时光。每年春季出头,上海街头小巷便利店杂货摊上摆放整齐可爱的青团,嘉定加油站锅子里热气腾腾的蛋黄鲜肉虎头粽,傍晚和小伙伴一起回家,路边的老奶奶一面编织一面出售的鲜花,也果真如书中所言:栀子、茉莉和香兰,茉莉攒成手环,香兰用细铁丝凝成胸针挂环,寿命一周不到,美好而又伤感。每次买,那编花的老人就会低眉说谢谢,让人担心她们是不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赚钱。栀子偶尔还可以在路边的花圃里看见,高而茂盛的越过路人的头顶,妖娆别致地开放着,倒是摆脱了被人砍伐、握在手心的命运,但南方习俗与所爱的影子,依然可见。

我穿越了大半个中国,从北到南,来到上海这座城,周围杭州、镇江、嘉定、苏州、扬州……各种机缘巧合下,也一一造访过,南方的温暖与娇俏,在春与夏两季最是明显,那种满眼的青翠绿意和清纯水色,一直静静落在我心中,像是一面不说话的湖,却在《无尽绿》这本书中,轻声漫语,娓娓道来。宋乐天的文字是简洁质朴而又温暖禅柔的,带着陶渊明式的堪破与眷慕,把她生活中所有好的、美的、无法遗忘的东西,如水墨画卷般展示重现出来,她手里的笔和相机都更像是小小的紫竹狼毫,不沾染一丝城市的泥泞与铜臭,又不同于一般文人墨客的矫造与挣扎,在入世和出世之间盈盈一笑,分毫不差。看西北的风土人情散文图册,我印象深刻而又手不释卷的,是李娟的《冬牧场》,就像是对联工整精巧的另一面,谈到杭州与江南,我念念不忘而又忍不住和人絮絮叨叨推荐的,大概是这部《无尽绿》了。

国人大概无论说什么,都会谈到“吃”上去的。前两天看备受年轻人推崇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央视的纪录片,满目钟表石雕字画绢帛,栏目组还有闲情拍一幕修复师傅们打杏子、吃杏子的画面来,看得人口舌生津,活生生又演成了《舌尖上的中国》。金色落地的杏子,让我想起了《无尽绿》书里描写做青梅酱的篇章,十幅图片里,梅子由青色圆果变成玻璃小罐里金灿灿的酸甜果酱,笔者道:“吃完了午饭,我便不时舀上一勺,一会儿工夫,忍不住又舀一勺,差点就一次性吃了个精光。用‘食髓知味’来形容这种欲罢不能是再贴切不过的。”图文并茂,食色俱佳,你看,就是这样可恨,却又让你一面摸着咕咕叫的肚子,流着口水,欲罢不能地一页页翻看下去。

我但凡真心喜欢敬慕一个故事或一样东西,都不愿意絮絮叨叨说太多,和朋友推荐,知道他们会懂,也就拿着这本书,硬邦邦地杵在对方面前,说“很好看,你看吧”。好在他们也懂我,一面笑嘻嘻漫不经心地接过,回头到了他们家里,便能在书房案几上看见,书的侧面因为翻看磨损而微微变色,却比那些热热闹闹拿了书回家,喊着“真好看我回去就看完”,而后停留在架子上落灰的要好的多。好的书就像是《深夜食堂》里那家巷子里不起眼的老店,简简单单,过了夜深人静才挂起灯火,却依旧有络绎不绝的人光顾,这些人里有许多是我这样常来常往的老顾客,对某个味道某份记忆念念不忘,想要和人分享而又不善言辞,只能唯唯诺诺地拿着它往你怀里一塞:“很好看,你看吧。”还希望路过的你不要走开,因为店主是个很风趣可爱,而又美好温柔的人啊。

《无尽绿》读后感(四):我最喜爱的颜色是绿上再加上一点绿

有一天,一如往常打开微信,好朋友发来信息说给你选了一份礼物,追问之下得知是《无尽绿》,光是听名字我就知道我会喜欢。绿色,是我一直钟爱的颜色,没有之一。

“这是一本以植物为主角的江南风物散文集……”植物、江南、散文,这三个关键词又正中下怀。可字里行间博物考证的痕迹,起初让我有点读不下去,觉得干涩,又因为缺乏江南水乡的代入感,差点想搁置一边。好在有图片,它们吸引了我。读到第二篇开始,就渐入佳境,当我读完整本书的那一刻,庆幸,当时没有把它搁置。在第二十九页下图中发现了鼠曲草,一看模样,明明就是四川农村叫的清明菜嘛,我揣着疑问读到文字中果然有一处写到:“鼠曲草…..温州等地称为‘棉(绵)菜’‘清明菜’,后一个名字足见其作为清明之草的地位。”心里高兴得一惊,拍案自言自语:“我就说嘛,长得那么像。”儿时清明时节回农村外婆家,总会吃到清明馍馍,就是用清明菜和面粉鸡蛋混合烙制的小饼。吃过好几次,记忆尤甚。在这里突然看到,重建了这种植物与我曾有的关联。便是我对此书越发有兴趣的原因。最近在了解艾灸,正好对艾草、艾叶、菖蒲读来又颇有兴致。就这样耐着性子,一页一页往下翻看。

果然,勾起了儿时农村的一幕幕场景。蛇莓就是我在田间地头常见的蛇泡,尽管满地,我们都没有去采摘的念头,或许就是被告知,它有毒。小学时某个暑假去大姨家小住,堂屋里搭了两层高架子,架子上圆圆的簸箕里满是悉悉索索蠕动的蚕宝,我和表姐就住在旁边的小屋里,总是听得见它们进食的声音,我倒是并不害怕,白天还去采桑叶偷吃桑葚呢。端午时节的栀子花、黄角兰、串成圆环的茉莉花,都是我曾经喜欢的植物,连穿串的方式都一样,它们专属南方。来北京十年,没有一次在街头见过它们的身影。很是想念。那冰玉一般的木莲豆腐像极了小时候常吃的“冰粉”,我表示怀疑,它俩是同一个东西,因为书中写到“薜荔果,别名冰粉子(四川,贵州)”为了探个究竟,上网各处查找,发现冰粉的主原料是假酸浆和凝固剂,而非薜荔果,才作罢。心里起了个念想,以后有机会去江南一定要尝个究竟。

从春到秋,书末的“桂花晴雨录”又让我回到外婆家。数十株桂花树排列在乡村小道的两旁,从外婆的午后直接连接到公路上,去年秋天回家正好赶上了,外婆说:“今年桂花开得晚,你们来得刚刚好。”坐在院坝里,眼见树上的花一朵一朵随风掉下来,满地。香,醉。午饭后,舅母拿来长竹竿,想要一点新鲜花瓣做桂花蜜,和妈妈一起在树下用布毯接梢上掉下的花,花瓣落满头。我牵起红裙子的纱。回家和姐姐一起做了几罐桂花蜜。外婆听我说起城里菜市上好多人折桂花枝卖钱,她便说:“什么时候我也去,你看着一树一树的花多可惜了。”

要说我最读不下去的是《山竺香市》,从来对寺庙都无感,考证式的文字更是味同爵蜡,索性随手翻翻便进入到下一篇,便是“桂花晴雨录”,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整本书读下来,喜欢的是书名,图片和记录的江南风物内容。不喜欢有一些博物考证的引文,显得生硬,颇有掉书袋风范。当然作者是秉承科学的态度,无可厚非,字里行间我常有一种猜测,她是有中文系的背景吗?或是她在北大学习过吗?无端的联想,但无从得知。

《无尽绿》读后感(五):清新的味道

看到这本书,不自觉的会想到清新这个词,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无论是作者描绘的人物还是景物,还是食物,都有一种安静与祥和的氛围。

在这本书中,有恬静的图片,述说着作者家乡的一些美景和美食,每一张图片都是那么简单,透亮,却给人一种丰富与透彻的感觉。有安静的文章,静静地述说着作者的所见所感,还有她淡淡的回忆,语言是平淡的,感情却是丰富和自然的。在自然和人文之中,让我们体会到了内心的安宁。

作为摄影师的作者,所拍的照片的确很有境界。《无尽绿》这本书连名字,都充满着文艺的气息。封面的设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在微信上,还看到了这本书的编辑对书封创造过程的评价,又给这本书增加了很多质感。很喜欢作者这样的风格与处事的态度,让人很想亲近。

作者在《无尽绿》这本书中,叙述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却给了读者不普通的感受。说到作者写的内容,不得不说,在平淡中,在真实中,透漏出作者对于世间万物的态度,顺其自然,笑看人生。就像书中说道的,这些文章,除了都可归到浙江风土的主题之下,尚有一个共同点,即多数是以植物为主角的。喜欢亲近花草树木,对于乡村出身的人来说,也算是自然而然的事吧。

看过很多写家乡风土人情的书,有很多是故事性的,回忆性的,也有的有很多动人的图片。却没有一本,像《无尽绿》一样,做的这么清凉透彻,像家乡的一湾清泉一样,让读者在细细品味的过程中,可以加入自己的酸甜苦辣。我们在看到作者的过程中,也看到了自己。

作者写这本书,为了回忆,为了纪念,也是为了未来。他写家人,写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感觉,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就像他在文章中说到的,写家乡风土,除了补充“地方知识”,便是想把存在过和存在着的、普通人生活里恒常的一面,记录一二。同时,也向上述两位浙江母亲表示感谢。

一部好书,应该给人一种安稳的感觉,让读者在书中找到心灵的寄托。无论是什么样的类型,总能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无尽绿》就做到了这一点。

看好看的摄影作品,听好听的故事,还有一些美食的介绍,就看这本书吧。

《无尽绿》读后感(六):熟悉之物中的未知

居住在城市里的现代人,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已经丧失了对季节与乡土的敏感。如果你在一个玻璃幕墙密闭的写字楼里上班,那你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由灯光和空调所调节的恒定环境,外面无论如何刮风下雨都不会感受得到,甚至直到下班走出大楼才会发现外面正在下雨。至于说“乡土”,对城市居民而言,“乡土”本身是否存在都是个问题,因为至少在中文语境中,这好像通常都是指某种远离城市喧嚣的乡野环境,而城市是景观雷同的水泥森林,对生活多年的大都市怀有“乡愁”,这似乎是一种矛盾修辞。无论在哪里,城市都是受到最强烈人工干预的环境,也许只有生活在其中的艺术家和穷人还保持着对季节流逝和地理细节的敏感。

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因为正是这种对周遭时空变迁的麻木,使人们丧失了永恒。城市中的典型景象是不分昼夜、纷至沓来的,因而对时空的感受也都是碎片化的。但要深入感受一个地方的风物和季节变迁,却必须在艺术敏感之外,还须加上深厚的情结与长时间专注的观察,而这才是最难的。除了像大学教师这样特殊的群体外,如今人们很少会长时间生活在同一块狭小的地理区域内,并且还能一直对它加以持续的关注——又或者,虽然长年生活在同一个小区里,但并不觉得它有什么值得一看的景物。然而在东方的审美中,时空的迁流中包含着最深沉的感受,这也就是为何《徒然草》中要这么说:“仔细想来,我在世上已经了无牵挂,只对于时序节令的推移,还不能忘怀。”

早在这本《无尽绿》出版之前,我便在豆瓣上看过宋乐天的文章与照片。这些文章常围绕一些恒定不变的主题:乡土、手工、博物、世情;而那些照片还常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她经常从同一个角度反复拍摄同一个风景在不同季节、天气、光线下所呈现的面貌,让人从画面上就能感受到那种时光的绵延。用她在书中的一句话说:“天竺是我在杭州常去的地方,一度曾保持了一周一次的到访频率,逐渐也就成为那儿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了。一年当中,无论什么时节,什么天气,得空时总想再去一趟,似乎那里存在着无尽的未知。”

这或许是一个观察者最重要的品质:他/她既要足够专注和投入,又不能对已经了如指掌的事物熟视无睹,而须保持着一种始终还有无数细节和未知有待探求的好奇心。无疑,这需要极大的耐心。我想起许多年前一次爬黄山时遇到的事:那次刚好烟雨笼罩群山,云海蒸腾,在一处山坳避雨时,正遇到一个摄影家在那里,他的表情就好像一个已经蹲守了三天三夜的狙击手。攀谈起来才知他已拍了二十年黄山,各种景象之下的黄山,他说黄山从来不会让他感到腻烦,相反好像每个角落和瞬间都是不一样的,百看不腻。

人们或许很容易将这种专注归结为某种“情怀”或“情结”——这一点,本书的自序中倒也不隐讳,里面说到全书篇章多以植物为主角,“喜欢亲近花草树木,对于乡村出身的人来说,也算是自然而然的事吧”。然而并不是所有乡村出身的人都具有这样的敏锐的观察,多数情况其实刚好相反,那就像鱼也无法像一个海洋学家那样观察海洋。这里有一个矛盾的要求:既身在其中对其有着情感纽带,又能把乡土作为一个客体来观察。

或许也正是这一点,使得宋乐天的文章不同于其他许多纯抒情式的散文(这实在很多),她的趣味不是文人化的,倒不如说更像个植物学家或手工艺人:她对那些景致风物念兹在兹,但最感兴趣的却是像田野调查一样去弄清楚它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因而不满于早先许多人的解说“往往语焉不详,甚而有张冠李戴”。在这些地方,她简直像一个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在像用茜草根染布料着色,或用艾草青汁做糕点时,对配制、工具材料、制作步骤和最后效果的测试上,可说是某种匠人精神般的认真。可能也因此,在记叙这些时,她也不像有些散文家那样在情绪上不加节制,或在想象力上天马行空,甚至倒有几分拘谨。

不必说,《无尽绿》所提到的许多风物、民俗,都是典型的江南景象。虽然她写的主要是钱塘江两岸的杭州与绍兴(所谓“吴山青,越山青”,据说书名一度拟为《两山青》),但里面所提到的草头、采茶、簪花、卖花、蛇莓等等,大多是江南一带村镇长大的孩子曾体验过的事,甚至她里面提到小时候母亲抱着她去抓阄分田,我也有过一模一样的经历。只不过像木莲豆腐、葱包桧、天竺香市、打桂花这些,的确更有杭州那种特殊的风味。在中国或许也难有另一个城市能像杭州一样,四时花信能登上报纸的新闻版面,那显然也是因为市民们一直关心今年桂花最早哪天开。

和很多事物一样,乡土和自然在渐渐远去的时候,也就成了人们怀旧的对象。在日本,也是在工业化基本完成的1960年代,人们才开始重新回到乡村去发现“日本之美”,并开始重新找回传统的手工艺。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现在也行进在同样的道路上,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乡土、手工、民间记忆和植物感兴趣,而能满足这种愿望的书籍却又是如此之少。和以往不同,对居住在城市里的新一代人来说,现在农业、园艺和手工都不是一种职业,而更多地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而那是值得人们去追寻的。

已刊2016/2/15-22《三联生活周刊》

------------------------------------------------------------------------------------------------

商榷:

.6:总要玩到十指发白、指纹处的“螺斗”起皱为止:应作“脶斗”

.224:据说“桂”之得名,是因为这种植物的叶脉“形如圭”(实物对比,果然如此);桂树始名“木犀”,则是其木材纹理似犀角之故:按,这里所说的状况,应是把“桂”视为木犀科的桂花,但最早因叶脉“形如圭”得名的“桂”,其实是樟科的肉桂(如p.246所言,“桂冠诗人”之“桂”也非指桂花,而是樟科的月桂),在唐宋时代之前,古文中提到的“桂”基本都指肉桂,之后才被认为是木犀科的桂花。

《无尽绿》读后感(七):人间有味,清欢难得

昨晚一人在家,看完《无尽绿》,给宋乐天发了封豆邮:“乐天,今晚一人在家,看完巜无尽绿》,心中十分快乐安宁。谢谢你写这么好的书,拍这么美的照片。人间有味,清欢难得。”

又连发两个广播,“一人在家,看完《无尽绿》,心中一片喜乐安宁。”“看完《无尽绿》觉得今晚什么书什么片子都不想看了,像是吃了好东西,舍不得别的来混了好味道。”

这段时间诸事纷扰,已经很久没有得到这样满足了。黛玉看《西厢》,觉得“词藻警人,余香满口”,遂默默记诵之。《无尽绿》于我,则是觉得温暖清雅,回味悠长。像前年在西湖细雨中,初见垂丝海棠的累累小果下挂一枚晶莹水珠,细密繁多,犹如星星,当时心中一动。回望丛林老树,水汽蜿蜒飘拂,觉得有些东西要浮现,却又倏然飞散,最终凝成一个秘密封藏于心,不足为外人道也。

《无尽绿》读后感(八):写尽心中无限绿

写尽心中无限绿

文/米雪

有人爱北方的苍茫大地,粗犷豪放,也有人爱那江南的绿意盎然,细致婉约。北方的天,是老天散的一把把面粉,银装素裹。江南的地,是造物主挥动的一只绿笔,点滴之处,尽显葱郁本色。

说到“绿”,大约是江南的特色之一。小桥流水人家,少女溪头浣纱,诗意一般的江南,滋养着千千万万的江南儿女。生于绍兴的宋乐天,对于故乡,对于江南,自是熟稔于心。她将近十年的有关于浙江风土的十七篇文章集成此书《无尽绿》。作者在自序中谈及书名的成因,她说:“这些文章除了都可归到浙江风土的主题之下,尚有一个共同点即多数是以植物为主角的。”

植物的世界自然是庞大的,那些和作者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于生活需要的,承载了满满的记忆的,自古人流传下来的风俗趣事等几类,从作者的笔端,自植物的王国融入了人类的世界。制作清明果,离不开各种“青”染色和增味,草籽吃起来味道十分鲜美,尽管有“变笨”的嫌疑,带着丝丝回忆的清明采茶忙,桑叶可以喂养家蚕,竹灯,“水鬼”……江南风土,如江南的水一般恣意流淌于字里行间,即使生于塞北的读者,读起来也是一股熟悉亲切的味道袭面而来。

既作为风物志,自少不了一番考证和实践。制作清明果的青的种类有哪些,青与艾草的区别;蓬蘽覆盆子和蛇莓虽然相近,但是老人说前者有毒后者可以食用;乌糯米饭染色之后,一定要蒸煮才合乎口味,这是作者亲手实践过的;做竹灯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制作过程应该注意那些问题,真是简单又复杂。

作者既有感于很多关于江南风土的笼统,也遗憾很多时候实践的不够。自尽自己一份心力,将考察的结果书之笔端,将所见拍成接近实物的彩色的照片,“除了补充‘地方知识’”,也给读者上了一堂江南风土课。图片中,有做成的各种清明果,也有刚采下来的茶叶,还有色彩斑斓的牵牛花,被作者亲手实践染成各种颜色的成品陈列出来甚是有趣,庭院中桂花树,依然亭亭如盖……一面是浙江风土,一边栩栩如生的图片,契合了作者那写进心中无限绿的小小心思。

书中作者的亲身经历,在风土人情中丝丝缕缕飘散出来,为本就亲切、温润的文风添加了几许俏皮。她吃了草籽之后,心内是无限懊悔和怨念,“明明知道草籽会……还要骗我吃?”仅此一句,一个满腹懊悔却不敢质问的委屈小女孩便跃然纸上。等到自己同姐姐一同采桑叶,只是在一旁耍赖观战,只因怕桑树下各式各样的虫子,“蚕在手心时,许多脚微微蠕动,挠得人发毛;时间稍长,头皮都要炸了!”如此穷形尽相的描写,不知道作者吃了这种软趴趴生物的多少苦头,才能有如此传神的描写!如果怕虫子的读者,读到这段,估计也会身临其境,心儿肝儿都会颤动的!

心中有美,才会看到生活的美。心中生机盎然,自然入眼的是生命的绿。申赋渔在《匠人》中讲述了那些老手艺的故事,不乏一些本该传承的传统,一些文化中的和生活中的风俗人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渐渐被遗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水土所发生的很多人和事,不应该随风而逝。记录,传承,发扬,这本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

《无尽绿》读后感(九):书中带来无尽的亲切啊

我最喜欢的颜色就是绿色。曾经买了一条绿裤子,跑回老家过春节,被一家人给笑翻了天。因为我的大红袄和大绿裤,在那个大冬天耀眼如一道闪电,我的娘啊,脱俗也是俗啊,简直俗不可耐了。多当时任性的认为,整个城市也许只有我这一条绿裤,那个骄傲啊。可是现在我自己也笑抽了,我昨天刚翻出那条绿裤,再也没有勇气穿它了,因为,我老了,至少是心老了。

《无尽绿》带给我的是无尽的亲切啊。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小时候就是个野孩子,在无边的旷野里疯过,俯拾都是这些说不出名字的野植物。然后,我在《无尽绿》中都看到名字了,有些瞬间我看着图片,感觉像是回到了童年。我记得小的时候,每年的三月三,大人们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找一种绿蒿,很多长得相似,但是有一种是可以吃的,拿回家跟面团一起蒸成蒿子窝窝,那是家乡人的一种传统,而且非要在三月三这天吃。

有一种回乡下遇见春天的感觉.

其实有时候带着孩子去田野,去看那些野生的绿色植物,犹其是一些很常见的,却不知名的,都无法给孩子解释什么.现在可以抱一本 无尽绿 去了,书上有图文,还有相关的小故事,作者像讲述一件平常生活中的感悟事件一样,述说着种种绿色植物的美好.在平淡中,在真实中,传达了作者对于世间万物生灵那种顺其自然笑看人生的态度。作者也说 这些文章,除了都可归到浙江风土的主题之下,尚有一个共同点,即多数是以植物为主角的 。以植物为主角的书,像对待植物的生命一样,真的很特别.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动物是生命气息强盛的,它们会痛,会有表情,会有眼神.而跟植物交流的机会就少之又少了.喜欢亲近花草树木,对于乡村出身的人来说,有点天命的感觉。小时候在乡材里长大,我是山上放牛娃,在绿草中打滚,看过,摸过,也害过无数的植物了.那里它们给我的陪伴,现在才知道珍惜.

绿色是我的幸运色哦.

作者说着家乡的一些美景和美食,每一张图片都是那么熟悉透着生机,我也想起我的家乡了,也想起家乡的许多美食了,只是故乡已不复昔日般美好安静了,满山的树变成茶山了,都承包给外地人开发,旧时模样再也找寻不到了.真如歌中说,那是回不去的故乡.以前一遍遍走过的上学的路,都不在了.可以安慰的,各种野生植物应该还在,下次回家,我也拍些照片儿出来哦.

《无尽绿》读后感(十):杭州的美

知道宋乐天是在豆瓣上看到她拍摄的西湖照片,真是一见倾心。

在杭州读书四年、工作两年,兜兜转转也算把杭州走遍了,西湖也去过不知凡几,一向知道她的美,离开杭州,最流连的大概便是此湖。照片中的景色便是记忆中韵致佳绝的西湖景,更为难得的是她拍摄的照片四季具在,更有各种花草植物的名称和对图中景致的介绍,有时点明时间、有时是具体的地点、也或者简单地描述,虽只寥寥数语,却能让人身临其境,悠然向往。

看到此书时才算明白,大概是对植物、风俗的喜爱和常年的考究才让她的摄影作品充满生气吧。

书中写了很多日常的物事,虽不是杭州人,但大多同为江浙的风俗,一样是如今的日常和童年的记忆,像清明、端午、金秋赏桂、蚕桑往事。以及看完书后,记忆中很多不知名的小花小草都有了身份,知道了那些每年都要吃几回的食物的制作过程,来龙去脉。

书中文章写作时间跨度较长,前面几篇记事抒情的文笔显得不那么流畅,比较喜欢对植物的观察和考究。最后的桂花和莲市很令人向往:见过植物园的满地落花,却不曾一睹“西湖十景”之一的满陇桂雨比较遗憾,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去看看;而莲市,早有耳闻却不曾目睹,没能在那么早的清晨去一次西湖也是一大遗憾啊!

书不错,很多作者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以及数年如一日对美的观察和记录,值得一看。

还有,配图很美。以及,若是可能,很希望作者能出一本摄影集,一定很美。姑且期待一下。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