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不折之鹰》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不折之鹰》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不折之鹰》是一本由[英]哈莉克·科汉斯基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8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折之鹰》读后感(一):没有人能置身事外的战争

提到二战时期的波兰,你会想到什么?你也许能给我几个关键词:德国闪击波兰,犹太人,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战时期的中国有着和波兰相似的遭遇,提到二战时期的中国又会想到哪些历史事件?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我立即在脑子里铺陈了一幅战场上的非常惨烈的画面。

2014年看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电视剧,叫做《战长沙》,豆瓣评分高达9.1分,90%以上的人打了四星以上的高分,另外10%的用户,我大致翻了一下评论,有不少人给低分的原因是“电视剧缺少战争的剧情描述”。因为观众的刻板印象,提到抗日战争,想起的是战场的战士,子弹,是噩梦。我觉得这部片子非常难得的一点就是从一个家庭里的三代人入手来描述普通人在抗战时期的起起伏伏。抗战并不是只有前线的战士,更多的是在战争阴影下战战兢兢生存的普通人。我以前以为战争是保家卫国,是战场上的打打杀杀。但是忽略了战争对每个人的意义。战争是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他们恐惧、挣扎,在战争中跌宕起伏,苦苦求生,或者死于其中。

《不折之鹰》这本书正如它的附标题所说,讲得是二战中的波兰和波兰人,可最为打动我的是,作者以长达九章的篇幅描述了普通的波兰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的悲惨命运。“1939年10月初的波兰是一个完全被毁灭的国家……德国和苏联试图将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强加给波兰人民,这导致波兰民众流离失所:战俘们不是被送往德国,就是被送往苏联;幸存的士兵和武装人员纷纷逃亡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德国的轰炸造就了数以万计的难民。”

除这九章意外,《不折之鹰》的作者用了一部分的篇幅用来描写,作为一个夹在大国之间的小国,是如何在大国博弈之中苦苦挣扎,又被迫牺牲的。小国和小人物的共通之处在于,,主动权往往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能在时代的浪潮之中被卷着走,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那就是“身不由己”。

另外一部分,作者展现了鲜为人知的史实,介绍了波兰虽然国家灭亡,却在海外成立了一支支波兰军队,在世界各地战斗,为恢复国土做斗争。

“战争是什么?战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场灭顶之灾,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

《不折之鹰》读后感(二):【腾讯文化访问哈莉克·科汉斯基】波兰人袖手旁观了大屠杀?

http://cul.qq.com/a/20151111/054697.htm

摘要:当人们想救助犹太人、帮他们藏身时,他们不知道要帮多久: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一年,甚至更久。当时普通波兰人也生活在恐怖之中,粮食和物资都很缺乏,根本无力援救别人。

腾讯文化 崔莹

二战中,波兰是被纳粹德国占领的第一个国家,也是最后被解放的国家之一。约600万波兰居民遇害,其中包括300万犹太人。二战中的波兰到底经历了什么?详细还原这段历史的书凤毛麟角。

2015年11月,完整展现波兰二战史的《不折之鹰:二战中的波兰和波兰人》一书,在中国问世。书的作者是英国波兰裔历史学家哈莉克·科汉斯基(HalikKochanski)。波兰驻华大使馆专门为此书举办了首发仪式。

在被引进中国之前,这本书得到过众多好评。它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2012年度最佳历史类图书,在欧洲掀起过阅读热潮。《经济学人》称,“作者揭示的种种细节甚至会令历史专家惊奇不已”。《波兰简史》作者赫伯特·扎瓦茨基则认为,这本书“丰富、权威、全面地描写了发生在战时及战后波兰及其民众——犹太和非犹太裔身上的这场悲剧”。

2015年11月5日,在英国肯特家中写作的哈莉克·科汉斯基,就此书接受了腾讯文化的电话采访,以下为采访内容。

“在波兰,二战结束于1989年”

腾讯文化:你父母是移民到英国的波兰人,他们的经历对你写这本书有怎样的影响?

科汉斯基:我的父亲曾流亡哈萨克斯坦,后来加入由波兰流亡者组成的安德斯部队(注:该部队在二战时由波兰流亡者组建于苏联,指挥者为安德斯将军)。我的母亲1944年离开波兰,先到意大利,后来到英国。1946年,他们在伦敦相识。

我本想写我父母的二战经历,结果发现关于那段历史的英文书很少:大多数书只涉及这段历史的某个层面,但没有一本书完整、客观地介绍二战中的波兰和波兰人。我有伦敦国王学院战争学博士学位,现在是历史学者,也一直对二战很感兴趣,于是我决定自己写一本,以正视听。

腾讯文化:你主要参考了哪些资料?

科汉斯基:我读了英美出版的几乎所有关于这段历史的书。此外,二战期间,波兰领导人逃到伦敦成立流亡政府,相关材料在伦敦“波兰学院和西科尔斯基博物馆”(Polish Institute and Sikorski Museum)可以找到。美国加利福尼亚也有一些相关的档案资料。我参考的大部分是英文资料,也有一些波兰资料。我不会讲波兰语,但能看懂一些。

我发现,1989年之前的波兰文献都遵守波兰官方要求,不讨论苏联。英美文献可以讨论苏联,但人们选择不讨论,或者忽略。有少量资料说到苏联占领下的波兰情况,它们是由我父亲那样流亡国外的波兰人撰写或口述保存下来的。

腾讯文化:你提到,不全面介绍这段历史,会导致人们对波兰历史的误解。英国历史学家诺曼·戴维斯也说:“一贯以来,人们存在对战时波兰的误解。”误解有哪些?是怎么形成的?

科汉斯基:比如说,在林格尔布卢姆博士(Emanuel Ringelblum)1958年出版的著作《来自华沙犹太人区的笔记》(Notes from the Warsaw Ghetto)中,关于波兰基督徒如何帮助犹太人的内容被全删掉了。

误解主要因为政治:从二战到冷战,波兰历史学家只能描述德占时期的波兰,不能写苏联占领下的波兰,也不能批评苏联。在西方,历史学家主要关注波兰如何被同盟国背叛和抛弃,而忽略了波兰在二战中的作用,很少有人提起卡廷惨案(注:1940年,苏联在斯摩棱斯克市的卡廷森林杀死2.5万余名波兰军官和政府官员)。此外,卡廷惨案一度被归罪于纳粹德国,这是很大的一个谎言。

腾讯文化:你总结说,波兰的二战经历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哪里?

科汉斯基:从二战开始的第一天到二战结束的最后一天,在整个过程中,波兰都被他国占领着:1939年9月,波兰被德、苏侵略并瓜分。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6月底占领了二战前波兰的全部领土。1944年初,苏联攻破二战前的波苏边境,波兰再次被德苏瓜分。1945年1、2月,波兰摆脱了德国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波兰的彻底解放——此时的波兰被苏联占领,由苏联扶持的临时政府操控。直到1989年,波兰才成为真正独立的国家。

关于波兰和二战的研究,存在一些争议。历史学家通常认为二战主要针对纳粹德国,却忽视了斯大林。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在波兰,二战结束于1989年”的观点,我希望这本书让人们了解二战期间苏联如何对待波兰的。

波兰人从未收到对卡廷惨案的道歉

腾讯文化:你在书中指出,1939年和1945年,波兰两次被西方盟国背叛。两次背叛的原因是什么?

科汉斯基:简单的回答是,因为英国军事力量的薄弱。1939年,英国军队规模很小,英国和波兰都指望法国进行大规模的对德陆战,英国则集中于对德空战和海战。但法国依然沉浸于一战创伤,采取的军事策略大都是防御性的。1939年,法国基本什么都没做。

后来的对德作战,苏联功不可没——二战中死亡的德国法西斯分子,80%是被苏联干掉的。1945年时,英国军事力量很薄弱,美国主要在意大利作战,当时如果苏联说“我要这个”,就一定可以得到。不仅波兰,当时的整个东欧都被斯大林操纵。

腾讯文化:除了列举纳粹德国在柏林的暴行,《不折之鹰》也强调了苏联在波兰的暴行。

科汉斯基:苏联占领波兰后,把社会搞得一团糟。所有波兰政府工作人员、军官和其家人都被逮捕、流放、强制搬迁,甚至杀害。苏联取缔波兰人的国籍,掠走波兰的产品和食物……

我想说,二战时,假如你是波兰人,你可能被纳粹德国杀害,也可能死于苏联之手。纳粹德国和苏联的共同之处是都摧毁波兰:都从波兰的知识分子下手,首先杀害有学问的波兰人、可能成为革命领袖的波兰人。人们知道苏联的残忍,但并不知道细节,我的书提供了这些细节。

腾讯文化:卡廷惨案一度是历史迷案,50年后才真相大白,为什么?这一事件如何持续影响俄罗斯和波兰的关系?

科汉斯基:1943年,纳粹德国首先发现大量波兰军官的尸体并公布于众,称是苏联所为,苏联否认了。当时英美也怀疑苏联是幕后凶手,但苏联是对德作战的主力,所以英美没有谴责苏联,而是让波兰人保持沉默。这是这个谎言可以持续50年的原因。直到1990年,时任波兰总统的雅鲁泽尔斯基访问苏联时,苏联才正式承认对卡廷事件负全责,并公布相关文件和受害者名单。

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带团前往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市,参加悼念卡廷惨案遇难者的活动,飞机坠毁,机上96人全部遇难。此后,这段历史又被人提起。但直到今天,波兰人从未收到苏联(俄罗斯)就卡廷惨案的道歉。今天俄罗斯民族主义高涨,道歉更不可能。

腾讯文化:波兰抵抗纳粹德国的重要事件之一是1944年的华沙起义,但起义失败,二十多万名波兰平民遇害。波兰人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科汉斯基:实际上起义酝酿已久,原本策划的是全国起义,但最后临时决定只在华沙起义。这个决定的前提是获得的错误信息:“苏军已经过了维斯瓦河,很快会到华沙。”波兰人想在苏军到达前解放首都,并以为苏军会帮助他们,但苏军隔岸观战,纳粹德国屠杀了华沙平民。

波兰人对华沙起义的评价差异很大。一些人认为这很英勇,而波兰人自古有反抗的传统。另一些人将其视为惨案,因为当时波兰地下军势单力薄,武器简陋,其行为导致华沙全城平民被杀,华沙被夷为平地。此外,对于起义者,有些人把他们视为英雄,有些人认为他们被误导。我正在为新书查阅资料,发现在同一时期,其实巴黎和斯洛伐克也有起义的计划。

反抗本身就颇有争议,因为大多数人选择旁观。在1989年前,波兰历史学家也会常提及华沙起义,他们多从共产主义的视角谴责起义的领导者,认为起义者被领导者的谎言蛊惑。直到今天,关于苏军是否及时赶到了华沙、是否故意不参战,依然存在争议。通常的观点是,华沙起义实施得太早了,当时苏军战斗进展不顺、伤亡惨重,于是停止了进攻。如果推迟一个月起义,结果不会这样。但这样的观点并未考虑当时的政治因素——华沙起义迎合了斯大林的心愿:让纳粹德国摧毁波兰人。

300万波兰犹太人在18个月内遇害

腾讯文化:在加拿大的波兰裔历史学家彼得·罗贝尔认为,《不折之鹰》中最具争议的部分,是你对二战中波兰大屠杀的叙述。

科汉斯基:研究大屠杀的历史学家中,比较极端的人认为,二战期间,只有犹太人惨遭杀害。很多和大屠杀相关的历史资料只关注犹太人。但我在写作时,把大屠杀放在一个大背景下——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在波兰发生时,纳粹德国正对波兰民众实施恐怖主义。

我也展现波兰犹太人的独特遭遇。提到大屠杀,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奥斯威辛集中营,但大多数波兰犹太人遇害于特雷布林卡这样的灭绝营。在奥斯威辛,如果受害者足够健壮、可以工作,尚有一线希望存活;但在灭绝营,只有死路一条。我还计算了波兰犹太人被灭绝的速度。灭绝从1942年中开始,到1943年底结束时,波兰境内没剩下几个活着的波兰犹太人。300万波兰犹太人在18个月内遇害,速度之快,令人措手不及。

最后,我强调了犹太人的个体性。犹太人之间是有区别的:有些人具有强烈的宗教信仰,有些人在被纳粹德国甄别前,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面对恐怖局势,有些人自觉反抗,有些人冒险躲藏,有些人彻底崩溃。这一章节的大部分来自犹太人自己的资料,援引的很多有争议的点评也是犹太人自己的。

腾讯文化:在大屠杀期间,普通波兰人对大屠杀持什么态度?

科汉斯基:分两个阶段。二战前,因为宗教信仰、民族主义和经济原因,波兰的反犹现象普遍存在。当时波兰是天主教国家,很多人(特别是没受过多少教育的波兰农民)认为犹太人杀害了耶稣,犹太族群是一种威胁。而犹太人从事贸易,在农村经营店铺、放高利贷,挣走大笔钱,这只能令农民愤恨。所以当纳粹德国建立隔离区、掠走犹太人房产和钱财、强迫犹太人工作时,人们没怎么反对。

但当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种族清洗的消息传出后,人们开始帮助犹太人。不过这确实很难,因为后者中80%未被同化,很多人不会说波兰语,衣着和其他区别明显。

腾讯文化:有历史学家谴责,在大屠杀期间,波兰民众没能及时援救犹太人。波兰历史学家扬·布翁斯基就曾撰文讨论前者在大屠杀期间的道德感。

科汉斯基:大屠杀集中发生于1942年。当时纳粹德国处于权力巅峰,在苏联长驱直入,盟军节节败退,外界没有干预的可能。当人们想救助犹太人、帮他们藏身时,他们不知道要帮多久: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一年,甚至更久。当时普通波兰人也生活在恐怖之中,粮食和物资都很缺乏,根本无力援救别人。

应该让更多人了解的是,当时也有波兰人建立了地下组织“扎高塔”(Zegota),极力援助犹太人。在德占区,只有波兰有这样的组织。

腾讯文化:1941年10月,波兰占领区行政长官汉斯·弗兰克颁布法令:对“故意提供庇护或以任何方式帮助犹太人的波兰人”将处以死刑。类似法令在其他德占区未颁布过。为何纳粹德国只在波兰这样做?

科汉斯基:纳粹德国将苏联人和波兰人视为劣等人,犹太人被认为更劣等。在纳粹德国看来,前两者可以充当苦工和奴隶,比犹太人稍有价值些。但假如救助犹太人,他们就不能活下去。

纳粹德国对波兰人更凶残,部分原因可能是波兰人曾阻碍纳粹德国向东扩张。

腾讯文化:如今的波兰犹太人是什么生活状态?

科汉斯基:波兰没多少犹太人了。战后有些犹太人从苏联回到波兰,但他们并不受欢迎,后来往往去了美国或以色列。不过,最近华沙市中心开了一家很大的犹太博物馆,显然是在强调波兰犹太民族的历史。

腾讯文化:大屠杀对今天的波兰人意味着什么?

科汉斯基:我想,他们常对前代人的反犹行为感到尴尬。二战中,约600万波兰民众遇害,其中包括300万犹太人(占战前波兰犹太人口总数的90%)。和普通波兰人相比,波兰犹太人的命运更悲惨,这段历史应该被铭记。但过分强调犹太身份,可能适得其反。我们不该忽略,在世界的其他角落,存在各种各样的屠杀。

http://cul.qq.com/a/20151111/054697.htm

《不折之鹰》读后感(三):【转】人性、历史与真相——金雁

人性、历史与真相

金雁

2016年01月10日 《经济观察报》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6-01-10/doc-ifxnkkuv4278997.shtml

经济观察报的编辑要我谈谈今年的阅读,我要推荐的书自然都与我的专业有关:这第一本是年初由译林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的《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戈尔巴乔夫苦心孤诣之笔。他近年来身体不好,也许他感觉自己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有些话再不说就来不及了,他要把自己的委屈倒出来。为什么书名叫“孤独相伴”?因为他觉得自己被“冤枉“了,没有人理解他的苦衷,所以他一定要借回忆录道出“真相”(他的前一本回忆录就叫《真相与自白》)。

戈尔巴乔夫强调是叶利钦拆散了苏联,而他为苏联战斗到“弹尽粮绝”。在书中他对8·19紧急委员会

(1991年8月19日,一批苏联高官为阻止苏联解体,宣布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和叶利钦进行了左右开弓式的谴责。他把苏联改革不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变革太难、运气不好、叶利钦在民粹大潮中的哗众取宠等原因。

目前俄罗斯对戈的评价见仁见智,基本趋势是国外热国内冷。俄文网站曾以“世界的英雄,俄罗斯的弃儿”为题来形容他。戈尔巴乔夫自己说,我原来对共产主义是有信心的,我们相信通过对这个体制的修补,能够完善它,挽救它,但是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太大。戈把自己的改革定性为民主改革,他说现在有“五个后悔”:第一,应该更早改革;第二,应该给加盟共和国更多的权力;第三,应该更早的离开俄共,建立自己的政党——如果早在1991年1月苏共中央全会的时候拉出来自己的队伍,以后没有叶利钦什么戏了;第四,不应该在8·19之前去度假,如果那个时间在克宫也许苏联就保住了;第五,对叶利钦太宽容了,应该早早把他外放派到英国去当大使。

另一本则是由广西师大出版,力冈先生翻译的苏联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的大部头小说《生活与命运》。这部被称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经典之作,可以说是对二战胜利70周年的最好的纪念礼物,因为它是一部“人性的史诗”。作者以沙波什尼科夫一家为线索,全景描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该书主要的目的是“为死者说话,为长眠者发声”,让历史真相大白天下,让牺牲者的血不要白流,使今后的人们能够像人一样的活,像人一样的死,因为要“战胜世界上过去和今后不断反复出现的、气焰万丈的、非人性的一切,”并不能一蹴而就,直到今天,“古拉格这种病无论从法律上,还是在道义上都尚未被制服。”从人类历史的教训来看,“走倒退的路,从人回到肮脏、可怜、失去名字和自由的地步,变成牲口,只需几天的功夫,而从动物到人的路,却走了几百万年”。

任何民族要清理自己身上的痼疾和弱点,要从文明的时空观审视历史、自觉的建立起纠错机制,都不会是一个简单而容易的过程,这中间要经历多少次“进一步退两步”的反复。正如作者反复强调的,“人类渴望自由的天性是消灭不了的,可以压抑,但无法消灭”,“毫无意义的善良永远不灭的秘密,就在于它的无力,这种善良是不可战胜的,这种善良越傻、越无力、没有意义,就越巨大,恶对它无可奈何。人类的历史不是善极力要战胜恶的搏斗,而是巨大的恶极力要碾碎人性种子的搏斗”。

在目前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讨论中”,俄罗斯的这些作者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一个最明白的常识是:被不可抗拒的力量植入的历史,未见得就是真正的历史。“国家有足够的力量,可以使永远无法改变的既成事实重演一遍,可以改变以往的发言,改变文献纪录片上人的位置”,可以任意剪裁和伪造历史,把真相歪曲、篡改、遮蔽掉,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而历史不会因某个强势集团而改变或消失,暴力与物质诱惑的“驯服能力”可以使一拨拨的人参与到集体撒谎的队伍中来,但并不能使所有的脊梁都“弯曲”下来。那些被时代淹没了的人和事,上帝并还没有遗忘,人民并没有遗忘。这使我们想起,当一位嘴唇冻得发紫的探监者(古拉格家属)低声询问阿赫玛托娃:“你能描述这里的情形吗?”她毫不迟疑地答道:“我能!”事实证明,历史的继承权并不在那些想拼命阻挡真相的人手里面。这正是我们今天读《生活与命运》的意义所在。

第三本是由英国作家撰写的《不折之鹰:二战中的波兰和波兰人》,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二战中,波兰受的苦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深重,波兰牺牲了22%的人口,平均每5个波兰人就有1人牺牲,比苏联的10%、中国的7%都高很多。纪念二战绝不仅仅是谴责法西斯侵略者这么简单,如果有一个国家既是侵略者又是解放者该怎么办?

1939年9月波兰受到两面夹击——一群难民从东部逃往西部躲避苏联人,另一群人从西部涌向东部,躲避德国人,成千上万饥饿与恐惧交加的人们布满了所有的道路,当德苏军队1939年9月18日遭遇时,谁会想过波兰人的感受?开战后在苏联关押的波兰人就有150万之多。在西边,上百万波兰人死在奥斯维辛等纳粹“死亡营”中;在东边,数万波兰战俘被苏联内务部队集体枪杀在卡廷森林。

米奇尼克说,华沙起义“是一场波兰在战场上失败,苏联在政治上失败的战争。苏联的胜利对于波兰来说,意味着一场民族大屠杀”,70年代德国总理勃朗特在大屠杀纪念地的下跪,为德国人的行为道歉。可是长期以来,“卡廷中遇害人员的遗孀和他们的子女在就业、晋升和住房方面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最糟糕的是禁言命令,禁止讨论被害军官的命令延续了半个世纪,即便是讨论为他们办一个有尊严的葬礼都不行,前往屠杀事件事发地吊唁也被禁止”。一位波兰人说:“我的小妹妹总是羡慕她的那些父母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朋友,这样他们至少可以去墓地凭吊,而没有必要隐瞒什么”。波兰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76%的波兰人都希望俄总理普京就当时苏联对波兰的政策道歉。

在谈到华沙起义时米沃什说,这是一个昆虫反对两个巨人的搏斗,一个巨人在河对岸,等着另一个巨人去杀死昆虫,结果昆虫被一个巨人干掉了,不久之后干掉昆虫的巨人被另一个更有耐心的巨人干掉。在二战纪念日时,难道需要昆虫要为干掉前一个巨人的后一个巨人唱赞歌吗?我们找不到任何逻辑理由这样做,苏联与德国作战,波兰人站在这两种力量之间,以自己的道德观作战。战后波兰曾经有过二战文学热的阶段,统一工人党的波兰宣传部门指示,把读者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德国法西斯身上,有助于达到对新的占领者俄国人的服从的重要目的。直到1992年10月14日,叶利钦的特使、俄罗斯国家档案委员会主席皮霍瓦到达华沙,向瓦文萨移交了两份文件,一份是贝利亚1940年3月5日下达的命令,另一份是苏共政治局会议纪要,并附有清晰的斯大林签名。这一切才真相大白。

《不折之鹰》读后感(四):命运多舛的国度,历经苦难的雄鹰

这是一本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好书。作者依据英、美、波兰和苏俄等国的档案资料,力图全面反映波兰及波兰人民在二战期间英勇抗击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介绍波兰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贡献,包括首先破解德国恩尼格玛密码机,与英、法、美等军队一起参加西线的战斗,与苏军一起参加东线的战斗等。在付出惨重的代价获得二战的胜利之后,波兰已经面目全非,原来的东部家园已不复存在,大量的士兵和难民面临无家可归的尴尬局面,他们不知道是该欢庆胜利呢?还是无奈而痛惜自己的不幸遭遇。

由于处在德意志与俄罗斯两大强国东西环伺的中间地带,波兰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一战前,波兰曾遭受三次瓜分:1772年,俄、普、奧三国瓜分波兰;1792年俄、普再次瓜分波兰;1794年,普、奧、俄第三次瓜分波兰。至此,波兰彻底亡国。一战后,在协约国的主持下,波兰重新建国。

在二战中,波兰是一个既遭受纳粹侵略,又遭受盟军侵占的国家。1939年9月1日,德军从三个方向入侵波兰,导致二战爆发。在德军闪电战的打击下,波兰西部大片土地被德军攻占。9月17日,苏联又分兵两路从背后夹击波兰,并占据波兰东部大片领土。凭借一国之力,波兰抵抗德苏两国东西夹攻达一个多月之久,最终不敌,波兰陷落。德苏双方商定,以布格河为界,西面划归德国处置,东部划归苏联肢解。从此开始,波兰经受了长达6年的亡国之痛。

当德军于1941年6月22日越过布格河,进攻苏联时,德国开始独占波兰。当苏军开始反攻时,波兰再次处于德苏双方的铁蹄之下。当德军西撤、苏军东进时,波兰又处于苏军的全面控制之下,直至二战结束。也就是说,在二战期间,波兰一直处于战火之中,国土沦陷,人民惨遭蹂躏与屠杀。

德军进攻苏联时,最初是在波兰的国土上开始的,例如,布格河本是波兰中部一条南北向的河流,也是德占区与苏占区的分界线。另外,二战中著名的布列斯特(战前波兰东部的一座城市)要塞攻防战也是在波兰国土上打的。

本书介绍了纳粹如何迫害德占区的波兰人,建立犹太隔离区,建立集中营(包括著名的奥斯维辛、特雷布林卡以及贝乌热茨等)和灭绝营,以及惨无人道地杀害波兰犹太人。介绍了苏联如何把苏占区的波兰平民流放到西伯利亚等恶劣环境的遭遇以及后期如何逃离苏联的过程,同时也介绍了著名的卡廷惨案。

本书介绍了波兰人在苏联、法国和英国建军,波兰第2军在意大利战场参战,波兰第1装甲师参加诺曼底登陆,在法德战场参战,第1集团军在东线与苏联一起参战,收复波兰失地等,由波兰人组成的飞行中队,与皇家空军一起参加不列颠空战,在皇家空军中战绩最为出色。介绍了波兰在沦陷国土的抵抗,包括惨烈的华沙起义,参加起义的人包括波兰国家军、波兰人民军,以及意大利人、苏联战俘、匈牙利人、斯洛伐克人、法国人、英国人和华沙市民等。

本书详细介绍了波兰领土划界的历史脉络,包括一战之后的领土划界,二战之后重新划界的详细过程。由于斯大林的强势,罗斯福的无所谓,丘吉尔虽争取但最终无果,导致波兰国土的整体西移。且由于苏联的直接介入,波兰由战前的民主国家,变成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人口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来包括波兰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犹太人、立陶宛人和德国人的多民族国家,经过战争后期和战后的民族大迁移,变成了单一种族的国家。

本书也介绍了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沦陷区的地下政府和波兰国家军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为了图谋波兰东部的领土,斯大林如何扶植波兰爱国者联盟和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等亲苏势力与波兰第1集团军和稍后成立的第2集团军等亲苏军队,以期替代波兰流亡政府,接管战后的波兰政权。在西进的战斗中,解除布格河以东苏占区波兰国家军的武装,即使前一天还曾联手打击过德军,逮捕军官,强迫士兵加入苏联扶植的波兰第1集团军,拒绝加入的士兵则被关入集中营,或流放到苏联。

究其原因,还是波兰的实力不足,内部又不团结,无法一致对外。在国土沦丧的情况下,无法独立建军,没有自己的战区,在盟军中也没有发言权,其部队本就不多,又分散在不同的战场,在盟军中只能作为配角起辅助作用,一切都要仰仗英美的支持,与苏联的疏离也导致苏联流亡政府的不满。由于动员全国起义的“风暴行动”和华沙起义的失败,波兰已没有力量能与苏联抗衡,尤其是自己的国土基本上都是苏军解放的,英美的争取与反对也无法改变苏联的意志。因此,波兰的命运也只能由苏联摆布了。

总之,这是一部厚重的、需要静下心来仔细地阅读的波兰近代史,一部苦难的历史,一部抵抗的历史,也是一部人类相互残杀的历史,既有德国人和苏联人杀戮波兰人和犹太人,也有波兰人、乌克兰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相互残杀。在二战中,共有600万波兰人丧生,其中一半是波兰基督徒,一半是波兰犹太人(约占波兰犹太人的90%),500万人流落到世界各地。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