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无处不在的人格》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无处不在的人格》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无处不在的人格》是一本由【法】弗朗索瓦?勒洛尔 / 【法】克里斯托夫?安德烈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9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处不在的人格》读后感(一):12+ 类人格障碍?对人进行分类有什么用?

(节选)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话说得一点不错,现实中存在的性格类型要远远多于任何分类系统中的“类别项” ,而这是否会令如此之多的分类尝试成为徒劳之举呢?

我们就以一个完全不同于心理学的领域为例——气象学。每个地方的天空都不一样;每一天的微风、云朵和阳光都会勾勒出不同的景象。但是,气象学家定义出四种不同类型的云:积云、雨云、卷云和混合类型的云,比如积雨云,这就是一种简单的分类。但是,根据一只手就数得过来的几种类型,我们可以准确地描述任何一片缀着云朵的天空。当然了,两团积云也不完全相像,就像没有两个人的性格会一模一样,但我们依然可以把他们归为一类。

我们继续打比方。对云的类型有所了解,不会影响我们欣赏美丽天空的闲情逸致。同样,只要不是一门心思想着分类,了解几种人格类型,就不会妨碍您对朋友的欣赏和你们之间的友情。如有需要,了解云的类型可以帮助您预知接下来几个小时的天气状况,而了解人格障碍则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应对某些情况。

《无处不在的人格》读后感(二):人格的改变

心理学是一门围绕着人心灵的学问,不同于宗教对人内心的关怀,前者更显客观,不论是基础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对于人类行为的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还是应用心理学的终极目标——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始终都没有离开人类的内心,因此我们不妨将心理学视之为自身趋向幸福的一门学问。

《无处不在的人格》是一本立足于专业心理学,应对于人格障碍的心理学普及读物,它能让读者如何区别与应对人格障碍,书中分列十余种常见的人格类型,剖析其优劣,并提供了详尽的案例以诊断和应对不同人格之间沟通的障碍。

该书由两位法国杰出精神病医生弗朗索瓦?勒洛尔与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合著,作者通过其专业的知识与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已创作出多部心理学著作,这部《无处不在的人格》便是二者合著的从心理学角度专门应对人格障碍的著作。作者在书中避开了传统心理学所表现出的大量的名词与高深莫测的理论,而将这种极为专业的学问通过案例进行说明,并提出了实用的建议以令读者获益,全书浅显易懂又不失其专业性水准。

尽管书中列举了十余种不同类型的人格,安全详尽,但作者还是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改变。心理学的目的在于令人内心更健康,从而让生活更幸福、工作更顺利,因此,改变则意味着让人格趋向健全。但按弗洛伊德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人格的形成自幼便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固化成特有的性格,这亦正是书中各种不同类型人格出现的原因。如果人在成年后想重塑性格则需要其从内心上接受并认定自身言行的所带来的问题。

作者说:“只有在个人层面生成的意愿,才能促成改变:人格障碍者会改变自己的态度,是因为别人会以真诚而温和的态度跟他们解释他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问题。”两位作者从其专业的角度为读者提供最为有利的改变方案,首先认识要对各种不同人格进行认识,而后观其优劣,再进行扬长避短的交集。

人格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议题,或者说这是一个带有深厚西方文化色彩的词语,作者在序中开宗明义地说道:“有些书籍从头到尾都是关于‘人格’的定义,而我们可以将这个词简单地浓缩为俗语中所说的说‘性格’。”

性格――按作者为我们提供的这种约定俗成的称谓,我们能更容易理解这本书所谈论的内容。尽管“人格”与“性格”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因其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容易令人产生不同的见解,这其中理解的差异性则可以被视为一种障碍。这正是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不同的人性格之间差异的表现。

如果用一个具有东方特色的成语进行人格障碍的描述,相信“过犹不及”则适用于心理学对人格障碍的解释。性格特点过于明显或固化便是一种“过犹不及”的表现,这是一种无法适合不同情况,从而令人不堪忍受,这时人格则会成为障碍,而作者则是通过这本书试图告诉我们要如何有效的调整自身或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我们人为之努力的,便是生活状态的幸福,如若人的内在缺失了对幸福的感知,则让人永远都无法看清幸福的真实面目,及时的调整与改变自身的不足,便是对幸福追求的一种坚持不懈。

《无处不在的人格》读后感(三):和世界和解的人际关系指南

你是不是在工作或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

有些朋友自己焦虑不堪,却总把这种情绪传递给你,害得你不得不经常陪着担惊受怕惴惴不安;

有些同事工作能力不怎么样,却在人前特别能表演会邀功,让人烦不胜烦;有些同事似乎患了妄想症,总妄想别人是心机婊,觉得你在处心积虑使绊子害他,讲理讲不清;

有些上司,你太听话觉得你没自己见解;有些上司,当你提自己的意见,又莫名其妙将你骂得狗血淋头;

有些客户龟毛、难缠、有理讲不清,奇葩要求经常纠缠得你焦头烂额;有些客户颐指气使,总有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

如果你曾被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人际关系问题困扰,不妨看看《无处不在的人格》这本书,也许它能够给你不少启发。在我看来,这本书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学书籍,而是一部教你如何应对工作和生活中各种奇葩人和事的人际关系指南。

十分难得的是,这本带心理学色彩的指南书,完全没有其他专业心理学书籍佶屈聱牙的词句和看不懂的专业词汇,也没有一点说教意味。全书都是通过大量生动的情景案例,向你娓娓道出焦虑型、妄想型、表演型、强迫型等十二种人格的特质,并告诉你如何和具备这些特质的人和平共处。为了方便理解,这本书在描述完每种人格的章节最后,还会以一两部经典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补充说明。

略读全书后,很多人也许会说,天呐,我好像集齐12种人格了!如果有这种感觉,不用担心也不用苦恼,只要你仔细比较分析,就会发现,其实,这12种人格本身就有相似想通之处,觉得自己12种人格占全了,也在情理之中。——其实写到这里,突然觉得心理学和星座好像,都是什么都说一点,什么都有关联,自然会让人觉得准。

比如妄想型人格和抑郁型人格、焦虑型人格很像,都有悲观倾向,凡事都喜欢往坏处想,都容易郁郁寡欢,等等;而很多负面色彩较浓的人格,最终指向都会是抑郁。这些负面人格对生活造成的困扰,作者提供的治疗、解决方案,也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1、除了尽早去咨询医生,作者一般都会推荐用抗抗抑郁药物医治。

2、无论哪种人格之人对自己造成困扰,作者一般都建议采用以退为进、先肯定再提意见解决矛盾的做法。比如在应对妄想型人格时,作者就建议先让对方赢得小小胜利,然后再趁势提出自己的主张,这样才更容易为对方接受;在应对强迫型人格时,作者也建议不要粗暴地反驳,而要先表达出对他精益求精的欣赏,两者达成情感共鸣后,再提出建议,他就会比较重视你的提出的批评。

3、疏而不堵,以理服人,拒绝粗暴对待,尽量以对方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处理。比如对妄想型人格,作者强调不要放弃澄清误会的机会,也不要上升到人身层面攻击对方形象,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事不对人。

对强迫型人格,作者更是强调以有理有据的态度,以及对方能够接受的方法态度,来处理问题。其中一个例子印象尤为深刻。说的是某个带有强迫型人格特质的车间主管,为了让外面买来的零件物尽其用,制定了极为复杂的程序,追踪每个零部件在企业的使用情况。几个负责人因为工作受阻向厂长投诉。厂长了解情况后,并未盲目斥责,而是先赞扬了采购主管的严谨,然后和采购主管验算新程序的总成本,最终得出新程序成本更高,成功说服了对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样才让人心服口服。

对表演型人格,给表演性人格一方舞台,但要给他制定规则划定界限框框,这样就可以使得表演型人格好的一面特质物尽其用。

面对经常贬低自己的抑郁型人格时,作者则建议“以确有所指的方式表达对抑郁型人格的尊重”,也就是说,先肯定对方的优点,而且这个优点最好是用具体事例来说明的,否则只会让抑郁型人格更加忧心忡忡。

整体而言,对于了解大千世界千奇百怪的人物性格,这本书有一定帮助,在这个层面上,算是不错的书。但有个问题,整本书描述的人格特质,似乎都带有负面倾向,比较讨人嫌的那种,较少正面的。叙述的视角也多是我们碰到这些人格特质的人时如何应对,但却忽略了,我们每个人其实也都是具有这些人格特质的一员,有的甚至兼有多种人格特质,相信更多的人,都十分想知道如何能够克服这些带负面特质的人格。可惜的是,本书并未提供解决方案和建议。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与世界与他人达成和解的指南,而非与自己达成和解的指南。

《无处不在的人格》读后感(四):值得反复回看的书

本书通过大量实例,比较具体地描述了一些常见的人格障碍。通过实例和对比分析,读者很容易把握各种人格障碍的突出表现。同时作者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帮助人格障碍者恢复的建议以及与人格障碍者打交道的建议,使读者能够高效地将一些实际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例如,当面对被动攻击型人格的时候,应该:友好地对待他们;只要有可能,就去询问被动攻击型人格者的意见;帮助他们直抒胸臆;提醒他们遵守游戏规则。同时,不应该:假装没有注意到被动攻击型人格者的反抗行为;以家长的方式批评他们;与他们陷入相互报复的游戏。这种应对建议,不但让读者对生活中的一些人格障碍者有所识别,更重要的,它让我们学会了理性的处理方式,这是人际交往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当然,偶尔表现出的某种人格障碍的特质与真正意义上的人格障碍者是有区别的。

至于人格障碍者究竟为何会有那种表现,作者认为,“通常来说,人格障碍者不是因为高兴,而是因为害怕才会做出那样的行为。他们因为害怕而做出反应(害怕被抛弃,害怕不被理解,害怕受到侵犯,害怕让自己或所爱之人陷入险境??????)。”这种根本的心理机制,很好地解释了人格障碍者在行为中的过与不及。恐惧让他们形成了错误的信念,左右了他们的认知,事务折射到他们心里,就像是反映在一面扭曲的镜子上。困难的是,“大部分人格障碍者都抱有自我协调态度,从而形成了改变的阻力。”所谓的“自我协调”,就是“对自己的症状有较大的容忍”,并“将自己的性格障碍特征视作自己人格不可分割的部分,认为这些特征大抵与自己的个人价值和世界观相符。”这使得人格障碍者很难直面自己的问题并接受合理的治疗,从而得到改变。与“自我协调”相反,人格障碍者还有一种面对其症状的方式,叫做“自我排斥”——“个体会感觉这种性格以一种侵入的方式造成了自己的问题,于是会以一种与个人价值或理想的自我形象不相符合的方式做出反应。他对自己不适合的行为有所意识,并希望加以改变。”这种感知方式和应对态度,与他们的症状本身密不可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作者在书中对比了两种心理治疗法:精神动力疗法和行为与认知疗法。

前者关注个人经历,重视过去的遭遇的问题,致力于改变患者隐藏性的精神结构,在此基础上来改变行为和症状。后者更关注此时此地,治疗师会参与互动,并注重让患者获得应对实际困难的能力,主要是通过症状和行为的改变,来改变患者的深层精神结构。

“认知疗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务实的经验论疗法。“它根植于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关系:没有绝对的‘好建议‘(不需要把自己塑造成精神领袖或良知导师),而是通过一系列提议、疑问和让病人意识到自己运转不良的心理机制。“在此疗法中,”治疗师从不会反驳或向患者建议某种思维方式,而是像苏格拉底那样,透过一系列问题去帮助患者自行审视这些信念。“

这种方法首先能够避免个人障碍者的反抗心理,其次,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个体差异,同时,也能够更轻松地触及人格障碍者的深层精神层面。当然,这种疗法对于治疗师的要求是极高的,如何提出合适的疑问,如何给出行为上合理的建议,如何进一步帮助个人障碍者进行深入思考,如何把握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细致的内心变化,如何考量治疗中行为以及其他方面的建议对治疗者的影响,都是治疗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书提出的那些应对人格障碍者的方式,是很有建设性的,但是需要读者的反复阅读和实践,以更好的应对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对自己出现的某种人格障碍的特质,也有所认知和纠正。这是本书对于普通读者的意义。

《无处不在的人格》读后感(五):勇敢接受不完美和不完整吧~

人格障碍者的行为植根于个人的经历 (有时跟天生气质也有关系) ,所以想要百分之百地“纠正”,只会是徒劳之举。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与各种人格障碍做斗争,与内在的自己,与外界的环境。遇到忧心的问题就会焦虑,只能依靠无限幻想的表演人格、跟随保护者的依懒型、追求完美的强迫型,时刻游离真实或假设的抑郁型、无法直面问题的逃避型……

我们的态度和我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世界观。

牵扯到自身——“我能力不行,而且脆弱不堪” 或 “我是个出类拔萃的人” )

牵扯到其他人 —— “别人都比我强,比我能干” ,或“不能相信任何人”

牵扯到整体的世界 —— “平平无奇的状况背后可能潜伏着危险”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基于真实极具代表性的例子,给出简明专业定义,以各种人格障碍者的第一身份和视角,阐述看待问题的方式,通常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故事就立体展现在眼前了。还有援引的许多电影、小说、文学经典、广告等等有趣的片段,也使阅读体验特别轻松。

我们是与多重人格共处的战士~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也是一次涣汰自我的宝贵机会。

《无处不在的人格》读后感(六):一旦了解他人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视角,就会更容易理解他的行为

解释每一种人格类型者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一旦您了解到他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视角,就会更容易理解他的某些行为。

(序言节选)我们并不会要求您竭尽全力地去被动接受,这样只会增加人格障碍带给您 (往往是您本人) 的困扰。我们所说的接受,是指接受人格障碍作为一种人的存在方式的事实,这并不会妨碍您积极主动地去规避人格障碍。

再打一个比方。您正在海边度假,打算第二天乘船出海,可是您在醒来的时候发现天空阴云密布、狂风四起。如果您不会因此而不开心,那您也不会生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您接受了临海天气会时好时坏的自然事实。这并不会妨碍您根据情况的变化做出调整,在那一天安排另外的活动。而人格障碍就如同这些自然现象:它们过去存在,现在依然存在。面对糟糕的天气和引力法则,愤慨也好,生气也好,都是枉然。

《无处不在的人格》读后感(七):什么是人格障碍

(节选)假设我是一个多疑的人。如果这种多疑保持在一个适度的状态,而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渐渐对人产生了信任,那么我的多疑就只是一种可以让我避免被人愚弄的人格特质。比如在购买二手汽车时,这个特质就会非常有用。

相反,如果我随时随地都满腹怀疑,哪怕对最为宽厚仁慈之人也无法信任,那么,大家很快会觉得跟我难以相处,我自己也会时时刻刻提心吊胆,或许还会因此失去结交新朋友或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多疑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 “人格障碍” 。

因此可以说,只有在某些性格特点过于明显或过于固化、无法适应不同情况,并令当事人或他人 (或两者) 不堪忍受时,人格才成为障碍。

这种不堪忍受不失为诊断人格障碍的标准。本书当然有一个首要目的 :帮助您应对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的人格障碍。

第二个目的:当您发现自己具有某些我们将在后文中描述的人格特质时,将帮助您更好地认识自我。

在每个章节的末尾,您会看到一个问卷表格,您可以通过问卷对自己的人格进行思考。这些问题并非诊断测试,确切地说是引发您自我思考的契机。

《无处不在的人格》读后感(八):不同人格的“心灵药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与人打交道的问题,因为我们实在无法摸清楚每个人的真实心理动态。即便是相处多年的朋友,都可能无法应对他们因各自的人格障碍而带来的问题,更遑论是认识不久却又不得不每天面对的“刺头”同事呢?

如果你也因为上述问题而头痛,那么这本由弗朗索瓦?勒洛尔和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共同创作的心理自助类读物《无处不在的人格》便能很好地帮你解决关于人格障碍的种种问题,不论是要认清自己的人格障碍问题,还是想知道与不同人格相处时的“艺术”,这本书都能成为答疑解惑的好伙伴。

作为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学专家,这两位作者先是对不同的人格进行了分类,在分类之后又结合生活中的案例来分析某种人格为什么会做出一些举动,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作为专业人士,给不同的人格开出了“心灵药方”,包括如何自疗自助,也包括如何帮助这些人格障碍者顺利度过人生中的寒冬。这些建议都非常的简明清晰,而且不脱离现实生活,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这本书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此外,这本书对人格障碍者的分析十分到位,以至于在阅读时,我们可以自己对照相关表格来对自己或者他人的人格进行分析判断,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本让我们既能了解自己,又能了解他人的心理学书籍。当然,本书最具实用性的还在于针对不同人格所列出的应对指南,这些“心灵药方”看似平常,而且对治效果确实也会因人而异,可至少,它们不失为帮助人格障碍者应对人格问题、改变人格缺陷的途径。而且这本书也让我们明白,其实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人格障碍者,都会被因为人格障碍而带来的种种问题所困扰,甚至会出现因为人格障碍问题得不到解决而选择轻生的悲剧。所以,这本书的“功劳”之一,便是唤起我们的同理心,能够切身体会到人格障碍者所受的痛苦,从而减少对他们的敌视,增多对他们的帮助,这用佛家的话来说便是慈悲。

两位作者认为,每一种人格其实都是双刃剑,有些人格看似问题颇多,实在很难让人喜欢,但在某种特殊的境遇里,反而是此种人格“大显身手”的时候。所以,人格障碍者切不可只看到书中阐述的人格问题,而应该尝试着应用书中的“心灵处方”来缓解人格中对自己生活形成障碍的那部分,而把对自己和他人有益的那部分人格功能愈发地彰显出来。

在很多时候,我们将自己完全搞不懂的人称为“奇葩”,或者被完全不懂我们的人认为是“神经病”。这正说明,我们对人格障碍问题所知甚少,也正因此,我们遇到人际关系上的矛盾时才会束手无策。假如,多一个人能读到这本书,就会多一个人了解到人格障碍问题该如何应对,那么诸如黄洋和林森浩这样因为“不懂他人”而酿成的悲剧,或许就会减少些了。

《无处不在的人格》读后感(九):你偏向于什么人格呢?

这本《无处不在的人格》属于极少数我会力荐的书,也是我花时间看了不止一遍的书,因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身边的人,帮助身边的人,更让我们了解我们自己,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书的序部分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格障碍:只有在某些性格特点过于明显或过于固化、无法适应不同情况,并令当事人或他人(或两者)不堪忍受时,人格才能成为障碍。而这种人格障碍是遗传性和教育经历的混合产物。

作者细说了最为常见的十二中人格障碍类型,向焦虑型、妄想型、表演型、强迫行、自恋型等等,而对每种人格都以例子为引子去进一步的深度剖析,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最终的问卷表让我们对自己的人格进行及时的思考。

我个人觉得遗传性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还是与后天的经历有关。

以焦虑型人格来说,造成这种人格的最大可能原因是从小的环境影响与某些创伤性事件,而为了对抗这种忧虑,他们希望做到尽可能的防患于未然,而这种焦虑与担忧使他们时刻活在紧张与不安中,甚是会对身边的人造成困扰,让他们无法忍受。

作者对这种人格障碍的应对之策提出了几点该做的:

(1) 表明自己是可靠之人;

(2) 帮助焦虑型人格者相对地看待事物;

(3) 施以善意的幽默;

(4) 鼓动焦虑型人格者就医。

同样作者对这种人格提出了几点不该做的:

(1) 不要让您自己被焦虑型人格者支配;

(2) 不要给焦虑型人格者意外的惊喜;

(3) 不要徒劳无益地跟焦虑型人格者分享您自己担心的事情;

(4) 避免谈及令人不快的话题。

我最想谈及的一种人格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那就是表演型人格,他们费尽心机地想要吸引别人的注意,博取周围人的爱慕之情,成为众人的焦点。

或许在最初的时候,我们会被这种人的魅力所吸引,但相处久了,就会发现,表演型人格者的表现极端以及情绪善变等,而这些最终会伤害身边的人,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最终转身离去。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你只要遇到他,他就会很高兴很大嗓门的跟你打招呼,尽管你们不是很熟;在聚会上,他会一直说个不听,当别人聊天的时候,他总是想插一句;当在K歌的时候,他总是拿着话筒不放;有的时候会莫名其妙的生气,然后过两天突然又莫名其妙的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他们似乎不知道当表演用得得当的时候,它会成为成功的一个阶梯,但当表演用得过度的时候,它就会成为一种伤人的利器。

而在面对这样的人时,我经常不知所措,现在想想,只要了解了这种人格,做到心里有数,适当的给他空间,又有什么不可?

读完这本《无处不在的人格》,我也认清了自己的一些性格缺点,发现自己可能有些偏向依赖型人格,可能是有些内向的原因,我不喜欢在一群人当中提意见,不太喜欢去聚餐,除非是很好的朋友,但认识自己的性格去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带给我们身边的人更多快乐,不是吗?

《无处不在的人格》读后感(十):受教了

人格特质是先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我们有别于他人的重要标识,可是当某一种性格特点被不断强化,并超出了合理的范围时,性格就会成为人们生活的阻力,甚至有可能造成悲剧人生,这就是我们说的人格障碍。

一、焦虑型人格障碍

每个人都会因为一些事情而焦虑,但如果我们总是担惊受怕地看待世界和身边的每一个人,焦虑这种正常的情绪就变成了人格障碍。

在面对这类的性格障碍时,我们需要向对方表明我们是可靠的人;其次,我们要帮助他们相对地看待问题,请他们说出焦虑的原因,这样做可以使对方降低对这一事件的敏感程度。

二、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是自尊的基石,但也有极少数人会把自尊放在超越一切的位置上,自恋型人格者通常认为自己非同一般、出类拔萃,理应比别人得到更多。

面对一个自恋者,我们应该明白虽然他们关注的只是自己,但是他们也非常痛苦,因为他们比别人更难以接受失败,所以,我们应该真诚地对他表达赞许,当他认为其他人一无是处时,我们可以通过解释自己对别人的看法来帮助他,最重要的,当我们对他提出批评时, 批评一定要明确、具体,针对具体事情,而不是针对他个人。

三、依赖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很常见的人格障碍,他们执着于得到别人的认同,对于良好的社交关系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许多依赖者正是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人——亲人、好友或者伴侣,在亲密关系中,依赖是必要的组成部分,但也要警惕,如果对方的依赖没完没了,甜蜜的依赖就会变成一种负担。

对于依赖性人格障碍者,你要明白,他们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怎么与人好好相处上,所以你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帮助他平淡地面对失败,当依赖者向你寻求建议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鼓励他们先说出自己的想法,当然,我们也不妨多分享一下自己的弱点和焦虑,以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信心。

四、表演型人格障碍

这种人格表现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求关注。他们会费尽心机地引起他人注意,无时无刻想要成为人群中的焦点。与自恋者不同,表演性人格所需要的是周围人的掌声,所以表演性人格障碍者,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质是极其缺乏自信的表现。

面对他们,我们应该有心理准备,接受是第一步;其次,可以利用他们需求关注这个特征,给予他们强弱不一的关注,以此来矫正他们的行为;最后,当他表演时,应该让他尽情释放自己的表演欲望,而不要粗暴的打断或者是嘲笑他。

五、抑郁型人格障碍

抑郁型人格者眼中的世界并不美好,总是看到消极的那一面,对积极的一面视而不见。他们习惯性地忧郁、闷闷不乐,很少感觉到快乐。抑郁人格相比抑郁症,并不算是一种疾病,它的症状远没有抑郁症那么强烈,但是 在为人处世时,总带有一种悲观的态度,这也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面对抑郁型人格时,首先,一定要劝说对方接受专业的帮助;其次,我们还要尽可能的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积极阳光的一面;最后,真诚地给予对方关怀与肯定。

金句:

1.每个人都会因为一些事情而焦虑,焦虑型人格障碍的人和正常人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焦虑的频率和强度了。

2.自恋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适度的自恋是一种自尊。

3.虽说人生如戏,但入戏太深的人,也没有权利让别人和他一起把生活过的跌宕起伏。

4.同样是半满的瓶子,抑郁者眼中永远是那空着的一半。

5.人格特质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 但如果不加克制,让人格特质成为惯性,就有可能发展成为人格障碍。

撰稿:路涵工作室

转述:楚函

思维导图:徐小妮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