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是一本由[美]约翰?舒勒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疯子》读后感(一):【书评人俱乐部】拿什么来追求活着的意义
人的生命里有万种思绪纠缠,剪不断理还乱,就像是《疯子》封面上那错综复杂、层层交错的大脑纤维,一把剪刀怎么就能够剪的开呢?疯子,也许是活着最符合生命意义的人,他们专注自己,专注思想,心无旁骛的为自己活着。作者以参与者的身份讲述了疯子们的生存意义空间。
约翰·舒勒,是一位作家,一位学者,一位临床心理学家,还是莱德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国际上认可他为新兴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已就东方哲学、心理疗法以及网络空间相关的广泛论题出版多本图书,包括《当代心理分析与东方哲学》,还有他的处女作《网络空间心理学》。舒勒于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作品还有《告诉你邻居的禅故事》,以及创新的指南书籍《教你临床心理学》。
面对着接踵而至的强迫症、精神分裂、妄想症、狂躁症、自杀倾向患者,作者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与病人及同事的交往经验,用诙谐幽默的文笔,超现实主义的想象以及东方哲学的暗示,生动刻画了一名实习心理医生的经历和心理活动,并结合真实精神病人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意义追寻。
在面对“无名氏”这个病人的时候,这位实习医生将以前所有病人的精神症状都投射在自己身上,又将这些精神的融合起来与无名氏对话。这位无名氏加剧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探索。究竟如何才能获取精神的自由和独立。
这本书看起来很震撼,作者完全是借助对精神病人的研究进行精神层次和人生意义探索,这种探索具有很重大的意义。一些不正常的人,他们眼中的世界和所有事物的意义,在正常人眼中是否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这位实习医生探知病人的精神世界的时候,他在努力的不间断的接触病人的精神世界,并且以病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对待每天的生活,这样的作用下,这位实习医生也完全向他的病人靠拢,接受了来自病人的精神思想和对待事物的视角。在这样每天积累的情况下,量变引起质变,这位实习医生的精神也开始逐渐走向异常。这种异常是异于正常人的思维方式。
也许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哲学家就是那些疯子,而疯子们也的的确确在用不同于世俗的方式思考着、追寻着生命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真正思考人生的、追逐生命意义的人在正常人眼中都是疯子吧。疯子,专注于自己、,专注于自己内在的思想,专注的为自己活着。他们不在意世俗,他们甚至于蔑视世俗带给他们的束缚。
这位实习医生终于回去了,他结束了旧的生命,走向了新的开始。这种新的开始让人措手不及,但是这不就是疯子带给我们对生活意义追寻的思考么?
《疯子》读后感(二):《疯子》:心理医生版本的“实习医生格蕾”
因为自己读研的时候有一整年多的时间待在心理科门诊和精神科门诊,也时常穿梭在精神科病房,所以拿到《疯子》的第一感觉就是深有体会。无论是查房,还是会诊,还是关于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的分析与见解,都引起了我心理的强烈共鸣。
我们读研时的办公室就在精神科大楼的四楼,另外二楼是女病房,三楼是男病房,所以只要经过精神科大楼的人,经常会看到病人把着窗子大喊大叫,哭哭闹闹,也许这就是大家惯常以为的“疯子”。虽然男女病房都上了铁门,铁窗和铁锁,但是我还是深深赞同作者写到的一点:“病人里其实少有暴力分子,所以根本没必要装那些铁丝网来防止枪弹”。因为除了极少数躁狂发作的病人,我接触到的往往是极其内敛的抑郁症患者,甜美可爱的焦虑症患者,一本正经的强迫症患者,其实是行为古怪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们也往往因为具有迫害妄想而蜷缩在一个角落。我甚至都不太愿意用非正常来看到他们,我更愿意相信他们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人。
与我温和的经历不同,作者经历似乎更加惊险刺激。强烈的被害妄想、幻觉、冲动行为、自杀等字眼往往会强化大多数人心目中的“疯子”形象,但作者并非刻意危言耸听或者拨人眼球,前后文的交接让人感觉这就是真正有过精神科背景的人的日常,中间时不时穿插一些自己的心理过程,对弗洛伊德的评价,对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罗夏墨迹投射测等测量手段的描述,对阻抗的介绍等……俨然一部心理医生版本的“实习医生格雷”。
很佩服作者的一点是,虽然他的实习经历只有三天,但是却用惟妙惟肖的语言刻画了一个个引人入胜又不失逻辑的故事,真实的东西往往不那么吸引人,吸引人的东西往往又以虚构居多,虽然是一本心理小说,但是我觉得大部分都是基于真实的病例,作者关于学术、技术方面的所思所想也透露着专业和睿智,这是一本让同行产生强烈共鸣,并且满足了外行对心理医生一切幻想的一本书。
《疯子》读后感(三):《疯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是一本心理小说,作者约翰?舒勒是美国莱德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也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一位心理学家来写小说,会写成什么样子呢?
这本书的主人公托马斯?霍顿不妨说是作者本人的一个侧影,主线是他在精神病院实习的三天经历。在这三天里,他接连造访了七个病患(准确地说是六个,还有一个在这三天中未曾露面——刚出院就被邮车撞死,怀疑是自杀,这也成了霍顿博士心头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也使得本书一开始就透着一种浓浓的悬疑味)。这六个病患也各具特点,霍顿在与他们的会面中几乎被他们的“疯狂”引向崩溃的边缘。小说情节紧凑,人物个性色彩鲜明,为防过多剧透,我就不一一介绍这些人了。
然而,这本书的精彩之处远不止这些,下面我就来列出此书的其他三种正确打开方式:
1 一本语言流畅、翻译优雅的散文化小说。
约翰?舒勒的文学功底非同一般,在本书里,他的才华似乎无法完整地安插在对小说情节结构的设置上,信手拈来的传神比喻,意识流的漫想总是穿插其中。其文笔的生动优美和译文的准确精致我们不妨从下面这段选摘中细细品咂。
译文:
半路上,透过深秋的树林我远远瞥到城市的剪影,从厚厚云层里短暂的倾泻下的一束小小阳光,穿过茂密的森林落在远处的城市里。紧紧依偎着无限延向地平线的山谷,城市正沐浴在清晨倾斜的阳光中,闪烁着不自然的光辉。
原文:
Midway up I caught a glimpse of the distant city through a brief clearing in the late autumn trees. Snuggled into the valley that stretched to the edge of the horizon,the city glowed unnaturally in the obligue rays of the early morning sun, singled out from the wooded landscape by a stream of light desceding through a small, temporary break in the overcast sky.
2 一本心理咨询师自助手册。
约翰?舒勒是有着临床实践经验的心理学家,他在本书中对心理学学科的思考、以及对心理咨询看法都启人深思,如果你是心理咨询从业者,这本书也不妨作为你手头的一个参考。下面摘取的几个段落是给我带来很多启发的。
“ 精神病治疗师到底是什么?一面镜子,一个影子,一只晴雨表,还是一个好父亲?
像是镜子,他反射出病人在他面前显出表象的背后——他的病人是如何想的,如何感受的,然后才在此刻做出如此举动——一面镜子用以放大未意识到的微小线索,促进自我意识,通过证实那些别人忽略了病人自己也否定了的感受来凝结提炼出病人的特性。
像是影子,治疗师故意保持模糊不清的态度,他从不谈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信仰或者政治党派,也从不说出自己对病人真正的看法。他成了一个难以捉摸的、神秘的形象。”
“人们努力想要得到更多的认同,因此努力变得更科学,或者更药学,或者两者都是。随着对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的崇拜日渐兴起,许多临床心理学家都转向了科学心理学的最终信条——行为主义。忘却了对梦境,自由联想,精神分析里不可见的、一掠而过的主观要素的分析,与之相反,却用客观经验来研究可观测的、不确定的行为,包括怎样去改变它们。……从某种程度上讲,我想我无法指责那些顽固的科学家会质疑心理学,因为即使对我们这些心理学家而言,心理学都是一片混乱不清。首先,它自己本身太多变了:统计学家敲击电脑键盘;太感情化的治疗专家和病人们对扔枕头;研究人员解剖小白鼠的大脑;顾问试着宣传流水线产品——这一切也许分享着共同的名称“心理学家”。但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呢?事实上不怎么多。”
3 一本启迪人生心灵哲学之书。
这个世界的规则总是习惯于将人们划分成“好人”和“坏人”,“正常人”和“疯子”,而我们也习惯了像这样来看待自己和他人。主人公霍顿博士之所以在试图解救那些人的过程中险些崩溃,其本质上也还是对这种二分世界观的妄执。他想理解每一个在他看来是“病人”的人,而这也是许多想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的初衷,也许威廉姆斯博士的那句话一下子敲醒了他,并使他一时失去阵脚,“我理解你真的想要去理解,但是你不理解根本就没有东西需要你去理解”。但在小说的最后,当霍顿对乔恩说出“我曾以为山是山,水是水,但是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了。现在我回到了原点,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不过它们看起来不同了,看起来焕然一新。”我相信此刻他的内心真的把一切都看明白了,这个世界就是像它存在的样子。我们或许曾对某些人怀有憾恨,就像霍顿刚刚诊断过的病人,本以为自己彻底治好了她,却在次日就不明原因地逝去;我们或许永远也无法理解另外一些人,就像那位没有自我认同性、没有记忆的无名氏,他从哪来来?他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对太多事情感到难以言喻也无能为力了,任何人都不是上帝,只能在十分有限的情境下,尽可能多地做出一点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也是我看《疯子》这本书所获得的最大的治愈。
《疯子》读后感(四):不剧透,谈谈感受
不知道该评多少分的时候就打个5分,2分是基础,1分是专业,1分是大胆,1分是崇拜。
看完书最大的感觉是好像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但是秘密是什么,却也不清楚。作为一个外行,书的确满足了我的偷窥欲,书中的霍顿博士一次次人生思考,对心理学,对人性,复杂无用,但却完美呈现了个人心思复杂的现实,追求真相,遍体麟伤,终看开一些不可说的人生哲理。
结尾病人的结果、人生的道理呼之欲出却戛然而止,叹息自己竟然强迫书里一定写出我想看的结局,无非病人的结果,主人公的内心独白。终究结尾赢了,结局不可说,人生不可说,所有的一切,不是每个人亲身经历,都无法看透,更无法说透。
人心理复杂也富有魅力,自我思考冒险也极具成就。
《疯子》读后感(五):欢迎降落到这黑白颠倒的世界
之前真的对心理学方面的蛮感兴趣,机缘巧合还有幸听了一下午的有关各类精神病症状的讲座。印象里最深的一句话是讲就近年来精神病的发展趋势来看,病人也趋向于让自己的身体不那么难受的方式了。还有一个问题是耳鸣属不属于幻听?记得一个例子是有位患者在广场上总觉得广场上的四根要追杀自己。是的,每个人都那么执拗得相信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他们活在那个黑白颠倒的世界里乐不思蜀,但又有谁能保证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对的世界,我们就是正常人呢?
书里写的患者各异,但显然是离真实更近一些,离我们的臆想更远一些,病人里其实少有暴力分子,所以根本没必要装那些铁丝网来防止枪弹。是的,或许就是这样啊,安静地作为存在而存在着,做自己星球的国王,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书里的各种症状不得不说,种类丰富,完全可以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了,而且其中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等知识的讲述,增强了可读性,也为读者普及了一些有关心理学的知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财富观等等诸如此类,或者说也正是这些决定了我们之所以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自己呢。正常、反常不过是相对的,所谓正常不过是大多数掌握的话语权呢。特别是上升到了哲学境界,我们无从反驳。
书的封面上写:“我一心想要解救疯子,却被折磨成了疯子”。莫名地被戳中笑点有木有啊,讲了实习心理医生托马斯?霍顿在精神病院3天实习的故事。作者约翰?舒勒是美国莱德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专业背景很强大啊,不知道作者在从业之初是不是也有这样窘迫的时候呢。书中主人公在与七个病患会面中走向心灵崩溃的边缘。
作为一本译本,这本书已经给我带来足够的惊喜了,这和作者学贯中西的学识也有很大关系吧。结尾处的“我理解你真的想要去理解,但是你不理解根本就没有东西需要你去理解”和“我曾以为山是山,水是水,但是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了。现在我回到了原点,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不过它们看起来不同了,看起来焕然一新。”真的还蛮点睛的。是的,你的世界没别的人能理解的啊。
《疯子》读后感(六):读疯子,读人生百态
现在已经是接近晚上11点,我明天还要上班。可是,我还是,忍不住想要说一说,那本我还未曾读完的疯子。
这个实习医生,以一种非常细致,引人深入的散文方式将他在精神病院三天的实习经历娓娓道来,而其中又自然而然的穿插一些他自己对心理学,心理治疗,精神治疗的看法。平实,细致,不刻意,似乎那就是他日常的生活。作者深谙读者的猎奇心理,将这种纪实演化成悬疑小说似得,让人爱不释手。
然而我并不想再过多赘述作者是多么娴熟,内容是多么有趣。大家看了,自然会有自己的看法。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本身也是一位心理学的硕士,我记得本科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也曾去精神病院见习了一天。刚开始,我们个个带着新奇,藏着兴奋,还有点怕怕的感觉,走进精神病院一直深孙的大门。医生让我们有序的参观病人,还让病人给我们”表演”,欧,原来焦虑症就是这个样子,躁狂的人的人原来是这样,精神分裂的病人想法好奇怪啊。。。。我们看了很多,直到结束,慢慢地,大家也才感叹其实他们并不可怕,也不可怜,也一点都算不上奇怪,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痛苦着,快乐着,和其他平常人一样。就像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不尽相同一样,人们的人格,想法,行为方式,自然很大不同,不会因为个人的想法是否脱离现实,那他就不对或是怎样,存在即合理,人生百态啊。
后来,我再也没去过精神病院。后来,我看了天才再左,疯子在右,再后来,我看了这本疯子。如果大家只是想了解那些和我们不一样的奇怪的人,那么看变态心理就够了,什么症状什么病,写的是清清楚楚,可是生活中,又哪能分的那么清楚呢!这两本疯子,一层一层揭开了精神病患者的面纱,让他们在阳光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常常听到有人说,学心理学的就是心理有病才去学的,做心理咨询的人,后来也有可能会变成疯子,因为他们接收了那么多的负面消息。还有人说,心理学是读心术是算命是催眠,还有一大堆人在知乎上辩论,心理学算不算科学。作者在书中也隐隐谈了自己对心理治疗,心理学,精神科医生的看法。
我只希望有朝一日,心理学不再是市面上所谓的心灵鸡汤,成功学,算命读心术,不再仅仅是催眠,或者所谓的情感咨询,恋爱大师。总有人会像这个作者一样,为我们揭开精神患者的面纱,我期待有这样一天。
我也希望,你是一个聪明的读者。
不会被这众说纷纭的书评所叨扰,因为,疯子在你眼中,也是另外一个疯子。
《疯子》读后感(七):内心强大才是王道
剪不断,理还乱。
看这书封面的第一感觉。
题目叫《疯子》,主广告语叫“我一心想要解救疯子,却被折磨成了疯子”。讲的是一个实习心理医生在精神病院的故事。
画面感极强:一个初出茅庐、即将穿上心理医生制服的心理学系学生,走进了一家精神病院,碰见了各式病人:有女病人在聊天中脱光了衣服,有没有记忆的无名氏、有只会淹死小鸟的偏执狂,有见面第二天就被撞死又疑似自杀的病人。。。边缘性人格障碍、偏执狂、抑郁症、被害妄想症,所有这些以前只在学校书本中、存在于理论中的名词一个个都有了活生生的例子。
这对这位菜鸟心理医生的心理冲击之大,是可想而知的。那么,问题来了,“疯子”到底指的是谁?
精神病人思维广,2B青年欢乐多。所谓的“精神病人”其实都是那些陷入了自己的思维、问题中不能自拔的人。他们一般都有着跟一般人不一样的脑回,所以“思维广”。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是他们有时候碍到了正常人的事,有时候会伤害到自己罢了。
其实,所谓的道德评判都是正常人的。在我看来菜鸟医生最大的纠结之处就在于,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使命是帮助这些精神病人,在不压垮他们的情况下帮助他们认清现状并给予他们生存下去的希望。然而,他会时时受到移情的影响,理解并接受这些精神病人的状态,并有“那真的是希望吗,还是仅仅是让我们自己自我感觉好点罢了?”的困惑。
所以,又回到了一开始的主题“我一心想解救疯子,却被折磨成了疯子”。让人想起了前几年的一本畅销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面的故事都是作者真实采访所得。《疯子》跟那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写作深入程度和手法稍显功力不足。
一直以来都觉得心理医生其实是一个很伟大的存在。他们就像是一个接收桶,见了太多咨询者们的不可言于他人的的那些伤痛、阴影。而他们自己,只有两种出路。要么靠自身强大的接受能力消化掉这些阴影,要么让它们沉淀在自己心里,日积月累,也成了疯子。
同理,对于所有的个人也一样。负面情绪不怕。要是能自己消化也行。要是不能,趁早发泄。不然,疯子就是前车之鉴。
我想,于我来说,这是看《疯子》最大的意义。
《疯子》读后感(八):同为疯子,何分彼此
在这本书的简介中提到作者约翰?舒勒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另外他对东方哲学也有一定的了解,譬如庄周和惠子鱼之乐的争辩或是阴阳八卦的解析之类的例子都可以信手拈来。中西兼修的背景使得他的文字中除了西方的文字风格之外兼有中国古典哲学的味道。
这本书中描绘了一位精神科医生霍顿的实习经历。在他实习的伊始,曾治好了一名名叫伊丽莎白的病人,但伊丽莎白在出院后很快死于一场车祸,这使得他的名字瞬间被推上风口浪尖。随后遇到的理查德和杜伊又让他倍受折磨。在故事的末尾,理查德因为纵火行凶被捕,而杜伊则在火灾中神秘消失。可怜的霍顿因此得到了休息,频临崩溃的精神状态也得到了缓解。之前所发生的一切都像一场梦,来的时候真实而残忍,去的时候却了无痕迹。
人的精神疾病绝不是无缘无故形成的,它来源于人们的童年时代。其根源也许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忽视,也许是一场有口无心的误解,甚至是一句言过其实的谬赞,都有可能在一个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长成参天大树,并投下浓厚的阴影。而暴力、恐惧、冷漠这样明显而粗暴的负面情绪则更会留下更深的阴影。当我们无法排解这些如影随形的负面情绪时,它们就会逐渐聚集成形,并试图支配我们的智慧和情绪。当它与我们自身的理智势均力敌的时候,人格分裂的状况就产生了。
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也都拥有自己脆弱的一面。所以每个人在负面情绪过度积累的时候都有精神失常的可能,不论是病人还是医生。按照霍顿医生的理论,一个精神科医生如果想被自己的病人接收,就必须要向自己的病人靠拢,营造出与病人“同流合污”的感觉来。于是他在有意无意之间不断向精神病人的方向靠拢,他的精神最终也频临崩溃。
这些精神病人的病情各异,而且各自身怀绝技。女病人谢莉尔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当霍顿认为他的谈话治疗开始奏效时,谢莉尔却突然脱光了衣服试图走出去,使得治疗进度又回到了原点。理查德则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他富于攻击性并且暴力倾向严重,一次冲突中几乎弄断了霍顿的手指。他从不配合治疗,也几乎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杜伊则是高智商精神病人的案例,他没有记忆和自我认同性,或者说他刻意隐瞒了自己的这一面。从谈吐中我们可以得知他学识不凡,轻易便把一众精神科医生玩弄于股掌之间,每次都把对话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而他娴熟的太极拳功底使得他能轻松闪避理查德的每次攻击。没有哪个心灵捕手能降伏这个高傲的人,没有对手的他最终悄然离去。
霍顿医生曾经在书中提到,根据一次调查,纽约城中有25%的平民存在精神问题。但是并没有哪个媒体提到纽约是一座满是疯子的城市——因为普通人的轻微精神波动无足轻重,只有危及旁人的重患才会被塞进病房。但是没有一个人肯指出,这些重患也曾经是普通人中的一员,如果他们能早一点得到心理医生的疏导就不会酿成灾难。
既然不拘轻重都是疯人,那又何分彼此。虽然时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但是很多观念却并没有改变,仍然有很多人以看心理医生为耻。殊不知堵不如疏,早一天解开心结不仅是对自己的关怀,更是对身边人的负责。
《疯子》读后感(九):从自身定义的世界来看,谁疯谁知道
这本小说还是很不错的,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本心理学小说,内容有浓浓的心理学味道,不仅仅是因为主人公是一个到精神病医院实习的心理医生,在实习的短短日子里,接触到好几个很有特点的精神病人,精神分裂症、抑郁、边缘性人格、偏执、妄想。作者不愧是网络心理学创始人,在国外名气老高,所以很懂读者心理,把心理学上让我们这些自称正常人最感兴趣、最好奇的异常人格障碍都一一呈现出来。这是挺吸引我的一个点。
第二个点是,对于每个病患写的时候,不是写完一个,写另外一个。而是陆续出场,交差存在。每个患者的行为、心理都通过一件件事情呈现出来。特别具有代入感。难怪主人公在治疗这些人的时候,渐渐出现幻想等特征。整个人都紊乱了。
第三个吸引我的是,你以为作者只是想通过这个小说说明,看精神病人多变态,把好好的一个人折磨疯了。NO!!!
其实作者希望通过主人公的心境变化,来让我们反思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对外在世界的认知。进入到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我们这些自称正常的人却显得那么不正常。毕竟他们很多的思想,我们没有站得住脚得反驳理由。人本是复杂的世界,每个人又都如此的渺小,世界真实的样子应该是怎样的?就是我们看到的这样子吗?还是这些精神病人解读的样子呢?
谁也不知道,所以,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谁都不清楚。
《疯子》读后感(十):【书评人俱乐部】《疯子》:以心理学医生的名义质疑心理学
《疯子》:以心理学医生的名义质疑心理学
《疯子》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舒勒所著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故事,小说里的“我”名叫托马斯?霍顿,他在一家位于山顶上的医院里实习,这个封闭的环境,给人一种中世纪神秘莫测的精神病院的阴森感。而从开始霍顿上山的时候,就险遭不测,驾驶的车辆,突然滑下山坡,车门夹住了他的衣服,拖着他,向悬崖峭壁滑去,幸好车子在悬崖边缘停了下来,整个场面极具有好莱坞电影的惊险镜头感,而这个起点,也意味着霍顿的实习之旅要面临着种种飞来横祸。
之后在山上的医院里,霍顿的确遭遇了种种神秘的不可理解之处,他曾经在开车的时候,撞死过一个不知其名的动物;他曾经看到一个神秘的姑娘,向他眉目传情,但是在寻找她的真实身份时,却发现无法找到其人;而在最后的一场不知来历的无名之火中,霍顿面临着一场严峻的生死考验。小说的结构在贸然起火的这一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中,使小说直接学舌了哥特式小说的特点,这种十八世纪的小说风格,往往有一个古城堡,阴森的人群,古怪的环境,《简爱》与《呼啸山庄》都有着哥特式小说的风格,而《简爱》的小说情节里,也有着一场骤然而起的疯子放火,导致了小说的终结。可以说在《疯子》中,最后的那一场神秘的大火,能够让我们看出作者沿袭了哥特式小说的标配式结构,这场大火来的太俗套,但也正是这场火,让小说急转直下,戛然而止,如果没有这场火,小说的散漫的故事情节,也难以自然地找到一个可以合拢的收敛得住的结尾,精神病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斗智斗勇,也无法划上一个对决的终结性的句号。一场大火来的太过必要,一场灾难往往是无法收拢的故事的最佳闭幕人。英国女作家所写的另一部小说《蝴蝶梦》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最后的一场与《简爱》如出一辙的由疯子操纵大火也成为了小说至关重要的终结力量,当然,也正因为如此,《蝴蝶梦》被认为是《简爱》的改写版。但是,正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疯子》的整个故事设定,继承了哥特式小说的氛围与框架,沿袭了英国古典小说里的经典的情节走向与设置,然后在这样的框架结构下,作者需要展现的是对精神病学的质疑。
在作者的小说里,霍顿一直有一个强烈的倾向,就是想弃离精神病医生一职,甚至他情愿去“做个陶艺师听上去要吸引人多了(P253),因为一个陶艺师至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精神病医师,却一次次遭遇到挫败感与无能为力感。其实,霍顿有一个更伟大的理想,就是想成为一个小说家,这种理想,其实是作者施加于霍顿这个人物身上的,所以霍顿一有空闲,就要拿出他的日记本,在上面记下对生活的点滴看法,而有趣的是,在这个日记中,霍顿竟然对小说作出了比心理学更加言之凿凿的分析,而这个分析,恰恰非常精准地代表了小说的本质。
这就是书中253页处,霍顿所作的一篇长篇日记。霍顿写道:“小说中的人物的形象只可能是作者个性的延伸,作者主观的世界塑造了他们,给予了他们实体和存在的意义。人物角色体现着作家的想法、态度还有情感。创造者通常会在造物上遗留下他的痕迹,人物角色可能代表着你、你的过去、你的期盼、你的恐惧,他们反映着你性格中的复杂群集与子部分——但是你不由自主地将他们设计到了情节之中。““也许,书中所有的角色都统一起来后就会形成一个人格,一本书就是一个人格,这个人格与真实生活中的是相同的。”——霍顿的理解是什么意思?就是小说里的众多的人物,都是作者内心人格的外化,是作者的心理层面的分解。这可能很深刻地揭示了文学的特点。我以前在分析浩然的文学作品的时候,曾经说过,浩然的所谓高大全式的小说如《艳阳天》、《金光大道》里的人物,真正近似于作者本人内心世界,恰恰是那些自私的负面角色,因为浩然自传里写到他的内心小九九,恰恰是他小说里的那些整天斤斤计较的中间人物所具有的心态。/所以说,一本小说里有众多的人物,但都是不同的作者的代言人,包括所谓的恶人、坏人。这是很有意思的。比如《雷雨》中有很多人物,但曹禺最喜欢谁?恰恰是整个故事里的悲剧直接制造者繁漪,是这个疯狂的女人最先启动了曹禺对这个剧本的创作灵感。在本书中,作者在小说里对心理学是冷嘲热讽,但对小说却是恩爱有加,小说里还特别提到霍顿还经常投稿,但是,他收到的总是令他非常失望的千篇一律的退稿信,可以看出,霍顿已经设计好了种种的从精神病医生一职的撤退之路,在这个退路的选择中,有陶艺师、甚至乔恩那样保安(可能是)一职,但是霍顿更钟情的是小说家。而现在,作者写出的这本《疯子》正好可以视着是霍顿的一次成功转型,终于从心理学升级到一名小说作者了。
那么,霍顿为什么对精神病学抱着如此绝决的厌恶感呢?原因多样,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来回顾下。先来看理论方面,书中有大段的板块,介绍了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但是霍顿在进行这些理论的复述时,更多的是抱着一种不恭的轻蔑态度,比如第4页介绍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很多截然相反的事物常常被无意识地联系在一起同:爱与恨,快乐与痛苦,欲望与恐惧。”所以那些无意识常常从内心里蠢蠢欲动,干预着我们暴露出的情感倾向。第23页,霍顿比较了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的区别,前者重视药物治疗,后者重视心理治疗。这实际上反映了精神病学的两个派别之争。第53页对精神与灵魂的不可知性进行了滔滔不绝的质疑。第78页对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进行了复述。
作者在书中,拿出来的都是最基本的心理学理论,显然作者并没有在小说里显摆多么高深而晦涩难懂更无从验证的心理学概念,但这些理论,作者都将它们归结为不可论证性,所以才出现了医学院里的医生们在主持神经心理学研讨会时,根本不是考虑参与者的知识水平,而完全注重的是参与者的资历,可以说,精神病学已经形成了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的僵化境界,“精神分析异化为一种崇拜”,“死板,狭隘,拒绝除了那些神授人物代代相传下来的珍宝信仰体系之外的所有想法。”也就是说只要崇拜弗洛伊德、荣格以及书中还提到的卡莱茵(我猜此人是英国女心理学家克莱茵,刚刚读完了她的《儿童精神分析》一书》这些祖师爷们,墨守他们的成规,信仰着他们的教条就是一个精神病医生唯一需要做的。而这样的理论,对作者来说完全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正因为心理学理论的不可验证性,造成了病院里看不到真正的真理的存在。住院医生罗恩对高他一级的总医师是唯唯诺诺,顺竿爬蛇,溜须拍马,根本没有学术名节;一位医生在讲授心理学实践课的时候,是鹦鹉学舌,重复脑部结构的陈辞烂调,根本无关心理学的自身判断,因为谁都搞不清人的心理生成机理;而一位心理学的老前辈隐名埋姓,像金庸小说里的隐身少林寺祖师爷一样,在霍顿前来请教的时候,竟然也流露出无力回天的消极情绪。作者通过精神病院里的各种层次、各个年龄、各种职位的医生的描写,讽刺了一个只知道崇拜“神授的前辈人物”的理论体系中必然出现的荒唐与可笑。而这种以崇拜为特征的组织机构,它们有着如出一辙的共性特征,所以小说里的精神病院又有着广泛的社会普适性与现实针对性,这正是众多的描写疯子的小说能够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更广度的社会的重要原因。
而从实践来看,霍顿感到一种严重的挫败感,他治疗的女病人伊丽莎白出院后不久就死于车祸,究竟是否是病情发作死于自杀,这种纠结感一直困挠着霍顿。为此,他不得不向一直坚守在医院里的女护士玛丽安寻找精神慰藉,玛丽安几乎如圣母一般,劝解霍顿“不要低估你自己对病人的重要性”(P199),她承认“病人反反复复地入院,都还是同样的问题”,让医生“失去了热情,或者是耗尽了精力跳槽做别的工作去了,甚至换了职业”,但“我明白了哪怕是最糟糕的精神病人,只要有一点点好转的机会,那所有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就算是那个病人最后没能好转,至少仍给他在坠入拥有抑郁或混乱的下一个阶段前一个机会去经历生命的小小愉悦。”(P197)。她的安慰之语是多么的可怜,根本没有肯定医生的作用,反而把医生的职责退化到可怜的“小小愉悦”的地步。
而让霍顿一步步丧失对精神病学信心的是,是他目前接手的几个病人一次次让他感受到无奈与无力。那个久病能成医的瑞秋,能够熟练地用精神病学术语反将医生一军;年轻的女病人谢莉尔出现对医生的依赖情结,让霍顿难以处置自己究竟该如何斟酌自己对她的情感(她当着他的面裸奔),还有那个一直要求给予开车权力的坦诺斯蒂安,都让霍顿觉得心理学理论令人无所适从,他困顿自己究竟该用什么样的心理学原理去引导他们、治愈他们、解救他们。而令霍顿面临着最为尖锐的困惑的是小说里呈现出完全反差式对应的两个刚送进来医院的病人,一个是暴躁性人格的理查德,一个是被警察从高速路上送来的无名无姓者“杜伊”。这两个人中,前者勒眼暴筋,大概对应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武疯子”之列,后者则温文尔雅,相当于我们中国人所形容的“文疯子”,这两个人一个三句不到便拳脚相加,暴跳如雷,让霍顿心生畏惧,另一个则不温不火,用智力与你扣字眼、玩逻辑,把霍顿玩弄得一点脾气都没有。富有喜剧意义的是,霍顿对这两个人进行同样的心理学测试的时候,理查德像李逵一样,一口一句“他妈的”,粗暴狂野,而杜伊则尽力抓住霍顿问询中的逻辑缺陷,词来句往,顽强抵抗,搞得霍顿心神俱疲,徒呼无奈。这种一地鸡毛的病院记事,只是霍顿在医院里的三天遭遇到的大杂烩,如果继续延伸下去,发展到十天、三十天、一百天,那么这部小说哪一天是一个尽头,哪一部才是了结?所以作者必须给予“霍顿的困窘记”来一个拦腰切断的终结,有什么绝招为小说收尾?哥特式小说战无不胜的经典结构被作者拿来现学现卖了,正当霍顿焦头烂额之际,一场大火突然降临,从小说的设定来看,应该是“武疯子”理查德所为的可能性多,而实际上,在霍顿冲入火海中,发现理查德正拿着剪刀,试图行凶伤人,并且伤了总医师弗里德。霍顿经过一番犹豫,然后很好莱坞英雄式地跳了上去,一下子扑在了理查德身上,阻止了他的行凶,而自己却摔下来晕倒了。
总算有一场大火,最难缠的“文”、“武”疯子都各自有了去向,“武疯子”理查德送到州立医院,去折磨那些高级医院里的新的心理学医生了,眼不见为净,霍顿总算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地松了一口气;“文疯子”却借着一场大火的掩护,悄然出走,不知去向,不过他超常的智慧,给霍顿留下了一个纪念,就是霍顿视着宝贝却失踪的日记本上的一页空白纸页,这显然暗示着霍顿可以在纸上继续它的日记记载,而他是最深刻地了解霍顿的内心世界的,杜伊想说明的是,霍顿成了他的手下败将。于是最难缠的两个疯子,一个纵火作案,一个胜利大逃亡。留下了霍顿,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回到了原点”,依旧迷茫,一无所有。这正是作者对精神病医学呈现出来的无力感的终结判决。
这部作品的缺陷也正是它的结尾,它移植的是一个共性的情节套路,也没有揭开两个“文”、“武”疯子的内在心理因素,书中表现出了两个对立的性格现象,却没有交待出一个他们的内心秘密,留下了扑朔迷离的外在荒唐,却缺乏内在的精巧的内涵。最后那一场俗套的大火解救了作者,但却让小说烧毁了之前叙述的从容与优雅,而沦为一种匆匆作结的敷衍塞责。不过,回味一下,还是感受到作者的恶作剧的幽默态度。也许,面对无奈的时候,幽默恰恰是最好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