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走进建筑师的家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走进建筑师的家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走进建筑师的家》是一本由[日] 中村好文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进建筑师的家》读后感(一):关于这个书只言片语

1.关于起居室这个概念,日本建筑通过这个书,我知道,他们是放在餐厅边上这样一个娱乐区,特别好很温馨很生活,起居室与狗,这个真的是不错的一个设计!

2.关于庭院,有中国的味道,有道的意味;

3.关于材质细节,这个日本建筑里头体现得实在是太牛了,太细致太贴近生活和自然了;

4.关于和室,这个日本茶道的地方,跟他们的卧室,一样是一个,修养身心的地方!

5.关于这个卧室,那个狭长空间,对于这个少地方的国家,实在是一个语句!

6.关于厨房、工作室、钢琴室这些特定空间,想到空间像一个橡皮泥,的确可以做很多东西!

7.关于,我最近工作,接到一些商业空间,确实的了解到,一些别样的生活,别样的商业空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8.关于多重性空间,这个高房价的当今中国,书里头这些空间有点高大上了,也许这个餐厅、茶室、厨房配料间是一个联系体,这样是中国空间语言。起居室、书房、客厅、洗衣间、工作间这样是一个联系体这样又是一个中国空间语言。然后卧室、影音、儿童这样又是一个中国空间语言!

板凳呀!!!!哈哈哈!!!

《走进建筑师的家》读后感(二):童年里总是打着建筑的擦边球

很喜欢这种类型的书,很开心在各种地方都能接触到不少。

很多时候都想把客厅的功能抽象一下,不放沙发,摆一些喜欢的家具名作,毕竟有那么多喜欢的椅子。柯布西耶的躺椅放在落地窗边,巴塞罗那椅要正对着客厅一整面的书(这货一定程度上能当沙发了吧),角落上摆张西班牙木椅子可以直接当电话桌了,我还得找个地方放我最喜欢的那把。还有那些忘记了或者叫不出名字的椅子,多有趣。书房一定要放个会动的伊姆斯,希望以后不要只买得起宜家【笑。

这样的空间可能舒适性弱了点,可私密性并不受影响,而且把分享性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不管是作为工作区还是交流区住起来会开心不少吧。也不喜欢功能区的硬性划分,软性隔断更能满足一些需求。谁说不能在客厅不能在餐厅不能在厨房放书的?

可是这种概念性的家装实验到底不适合家庭,只能期待遇到品味相同互相理解的人或者自己攒钱买房子作了。

讨厌住的越久,就用各种东西把房子塞得满满当当的。一直觉得做到断舍离其实很难,所以应该一开始就保证家的简单化。因此看到那篇从住进去就没有添置过家居小物的建筑师居然有些感动。不是家里面积大一点就能肆无忌惮的摆东西的,家明明有自己的基调,却在长久的时间里脱离了这种底色变得奇怪起来,其实我很难受。

文苑小区还有餐厅一整面墙的酒和书房一整面墙的书,还有我怀念的家庭影院和立体环绕音响,现在的家却不在乎这种享受了。

然而即使是现在,三楼露台还是没能摆上一张蝴蝶椅。

有令我印象深刻的设计,我到底还是忘不了他教会我的那些东西。

《走进建筑师的家》读后感(三):梦乡的栖息之地

如果把建筑师比作以土地作为画板的艺术者,总有一个地方应该是他们最在意的点,那就是他们自己的家。本书作者中村好文同为一名建筑师,应该对此更是感同身受。就像他前言所写到的:“建筑师自己的住宅多是杰作。在自家住宅的设计中,除了理想、思想、信念,建筑师的知识、经验、技术、构思、灵感、美感乃至人生观,以及他的能力、才华与人格,都能巨细无遗地体现出来。”我们几乎可以认为对于建筑师来说,自身住宅的设计就是他全部个人信息的另一种外在表达方式,如同梵高的画、叶芝的诗。

中村先生将他走访过的24位当代建筑大师的家进行剖析,其中既包含日本建筑师,也介绍了西方的建筑师,以兹对比东西方在建筑理念上的差别。而介绍的住宅类型也各不相同,虽以独栋住宅为主,但也包含了公寓、建筑群等,甚至包括了在海上生活的船屋。每一栋建筑都蕴含着建筑师独特的理念,所以如果说这些建筑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这些建筑都代表着建筑师对于生活的梦想。作为梦乡的栖息之地,建筑师希望留给自己一个最能代表自己标签的作品,仿佛在告诉大家,这就是我。

大谷弘明先生的“层叠之家”寄托着他想在市区狭小空间创造出自己的空间和家人的空间,让大家能平静而充实的生活的梦想。作为古典乐迷的大谷先生让这充满层次的建筑甚至有了纵横交错的协奏曲的感觉,而在这背后所付出的是整整七年的构思建造。这样的建筑所代表的是设计师对于家庭、对于梦想的追求。也只有在自己的家才能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创造,毕竟如同菲利普约翰逊所说:“对于建筑师来说,唯一优秀的客户就是我自己。”

古谷诚章先生的“ZIG HOUSE/ZAG HOUSE”更像一座制作精良的容器,房间的每个细节都透着一股恬静的氛围,即使是窗框上的订制合页也精心考虑其合理性。整个住宅像一部关于古谷先生为内容的小说,让每个访客都希望能深入的阅读。对于建筑师来说,他的住宅也代表着他的一种倾诉,这种可视化的情感表达,更能让人了解他的性格、他的故事。

由于本书作者同样是一位优秀的建筑师,所以本书不单配有了每个建筑的摄影,甚至作者将每一栋建筑进行手绘,而在这些手绘平面图上,作者甚至加入了其认为这栋建筑非常优秀的设计之处。所以我们看到了一幅幅满是标注的平面草图。而对于这些平面草图,显然更让读者大呼过瘾,你不单能从空间上对于每栋建筑有了更形象的把握。你甚至可以从中吸取灵感,在你自己的居家设计中加入一些大师的小技巧。

这并不是一本典型的建筑学著作,它太安静了,因为在这里面的都是对于家的诠释。建筑师用思想创造了这份属于自己和家人的安静,来容纳每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金色梦乡。

《走进建筑师的家》读后感(四):Architect at Home

《走进建筑师的家》是中村好文先生连载六年,探访二十四栋住宅后的所观所感,最终集结成书。看到这些美轮美奂、风格各异的建筑作品,我不仅敬佩这些建筑师的高超技艺,更折服于呈现在作品之上的住宅观和思想秉性。

连载时的标题是Architect at Home,这与他本人的住宅观也不谋而合,他认为住宅是生活的容器,要看宅邸怎样,先得看生活在其中的人能不能畅快写意,因此他乐于探访那些浸染了生活气息的住宅,观察建筑师和其家人的日常生活。同时,建筑作品也是设计师能力和风格的体现,如果是建筑师自己的住宅,则设计起来更无拘无束,因而这种风格的表现更为强烈。

我很认同中村先生的观点,设计师在设计房屋时需照顾到生活在其中的人的习性,这是房子在顺应人的脾性,但空置的房子总让人觉得冷冰冰的,而有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就是房子和人在互相影响了,这就如同人与器物的关系,只作观赏也未免可惜,珍惜并物尽其用才是最好的方式。有这样的理念,中村先生的解读就不仅仅停留在建筑的特点,而更多放在了它和人的互动上。对此,林昌二先生的评价恰到好处,“他观察对象时的目光不是建筑工学的目光,而是那种普普通通居住着的人们希望快乐生活的目光。”

二十四栋住宅,代表的是建筑师各自的建筑理念和生活形态,不止建筑作品让我叹为观止,其中有些观点更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山本理显先生的住宅,他的房子外壁是不锈钢筛网,内侧则是混凝土和透明玻璃,还有工字梁支起的穹顶。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由玻璃和支架打造的庞然大物,让人说不清房子用途。而事实上这是一栋包含了商店、出租屋和住宅的杂居大楼,打造这样一栋建筑物是因为山本先生认为以核心家庭设计的住宅将越来越难以适应实际需要,这与我之前一个家庭就是一所住宅的想法完全不同,但这样的观点也有其道理在,仔细琢磨之下,让我觉得颇为有趣。

建筑师别具一格的理念和设计巧思还有不少,看他们如何处理生活的点点滴滴简直妙趣无穷,看书中住宅的照片,都让人忍不住想象身处其中该是怎样的畅快!我喜欢中村好文的介绍和解读,于我而言,不仅展现了建筑师的才华理念,更流露出他们的住宅观和生活态度,最让人感到亲近的是这种无拘无束的氛围,这才称得上建筑与人交相辉映!

《走进建筑师的家》读后感(五):《走进建筑师的家》:建筑师的“好客之道”

任何认真生活的人,都是要对自己的生活有所盘算的。而作为生活里最重要的空间,“家”的样子,恐怕是人们在规划自己生活时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让一个空间的环境变得舒适融洽,体现个人意趣的同时又不失简洁与实用,恐怕没有人比建筑师更懂其中的奥秘。于是开门迎客——让旁人参观自己的家,大概就已经是一个建筑师最隆重的“好客之礼”。因为那里,大概是他全部梦想“悄悄实现”的私密所在。

中村好文的这本《走进建筑师的家》是他走访了24位建筑师的家后完成的一本“探访实录”。中村好文自己就是位很出色的建筑设计师,著名的伊丹十三纪念馆便出自他的手笔。但比起建筑本身,中村先生的另一大爱好是旅行——或者叫“漫游”也许更为贴切。他给自己的建筑设计工作室取名为“旅鼠之屋”(Lemming House)便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四处漫游,汲取灵感是他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他也因此写了不少有趣的书,像《住宅巡礼》、《意中的建筑》系列都是他对自己漫游的记录——《走进建筑师的家》同样如此。

惯于漫游,自然中村好文也很懂得“观看之道”。出于职业习惯,在《走进建筑师的家》里,我们可以看到很专业的设计草图,配有很相近的详解——但这本作品绝非仅仅是一本“建筑说明书”。任何人理想的“家”都不可能仿制而来,建筑的核心绝非样式,而是灵魂——是设计者的灵魂,更是建筑自己的灵魂。中村好文的独到之处,便在于他可以敏锐地捕捉到灵魂所在。譬如本书“漫游”的第一站,在阿部勤先生的家里,中村好文便指出“世上确实有所谓的‘男人之家’”、“阿部先生就像《一千零一夜》中的国王一般,稳居全家的中心,让喜爱的事物侍奉在周围”、“整个家有种后宫的感觉”。

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师也是种可以无中生有的职业。他与空间本身,似乎存有某种若即若离的“训教与服从”。设计者要把自己心里的感觉,想要的一切,通过隔离、布置、沟通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实现。他要让空间彰显自己的“好客之道”——在特定的空间,人自己其实永远都是那个挑剔的客人。但是切记,这里的挑剔正当而合理,毕竟这是你自己的家,是你唯一可以随心所欲的空间。

可另一方面,设计者同样也需要依势而为。书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在对佐藤重德先生的“府中的住宅”进行寻访时作者记录的一件轶事:原本佐藤先生的住宅,已经在他购得一块自己心仪已久的地皮之后破土动工。但在建筑过程中,佐藤先生却发现周遭的环境并没有被充分利用。佐藤先生决定重新操刀设计——承受着经济损失与来自妻子的“压力”。但这或许便是一个建筑者理所应当的偏执:对于环境,一定要友好,充分利用。

任性,但要友好,或许是人操刀设计自己所在的空间时需要遵循的信条,恐怕也是人与这个世界相处时的重要原则。毕竟我们都知道,“忤逆”自己的意愿会令人不愉快,但任何的过犹不及,都抵不过一瞬间的恰到好处。

《走进建筑师的家》读后感(六):带着嫉妒之情的读后感

作为一名普通搬砖建筑师,我一般不太喜欢看建筑师的论文、访谈和著作,因为经常能看到对设计思想的牵强空洞描述,或是对设计作品的过度诠释,往往不太有趣...

但是偶尔也有一些经验丰富的建筑师们愿意放下那股莫名的清高劲儿,写一些平和的感想和体验,但是其中又能隐隐透出作者深厚的功力,也能看出作者所描述的作品的动人之处;这类书大可不用正襟危坐地看,但在轻松阅读之余又觉得收获并不比那些严肃的理论著作少,实在是让人愉快的书。之前看过的《旅行从客房开始》算一本,这本《Architect at Home》也算是一本,恰巧作者都是日本建筑师。

我一直觉得,作为一枚建筑师,最开心的事是获取客户的信任、为他设计一座私宅——不是去攻关那些动辄几十万平米的城市综合体,也不是那些名头响亮的美术馆博物馆(当然啦,如果能参与这些项目并推动其实现,不用说,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只是一座容纳客户一家需求的、小小的住宅;

从选地开始,与客户开始攀谈,了解客户的家庭构成和生活习惯、了解客户的职业和投资预算,了解客户的兴趣爱好和对家的梦想,等等,把这些装入同样是非常个性化的设计之中(与那些大项目相比,这种项目更可以被建筑师全面掌控),然后与客户一同见证这座新宅的生长过程,最后看到客户一家其乐融融地生活在里边——如果能在互相信任的状态中完成这个工作过程,真的是非常心满意足的职业经历...在我国这样的机会相对还是比较少的,一方面是产权政策和人口密度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设计的价值(从家居城顶层装修公司那些“买装修送设计”之类的广告就能看出来),所以在读《Architect at Home》这本书的时候,满心的愉悦里边还掺杂着一点点嫉妒之情...

这本书制作的非常精致,中村先生的文字和草图(不知道是不是都是他本人画的)都很棒,娓娓道来,点到为止,没有压力,照片虽然不算多但是都拍的不错而且很大幅,读的时候不但能顺着中村先生的视角走近(不敢说走进)这些身经百战的建筑师们的自宅,更觉得中村先生预留了空间给读者去思考建筑师们与他们自己心中那位熟悉而又苛刻的“客户”之间无所不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对话...

书中提到了菲利普.约翰逊说的话:“客户是最差劲的!对我来说,唯一优秀的客户就是我自己!”...但是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在说“我自己家我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而是在说“我终于没必要费口舌去和客户解释我的设计了”...

但是我敢打赌,省去的仅仅是口舌工夫而已,那些激烈的讨论和纠结的推敲,全部都完完整整地在建筑师们的内心里上演着呢——只要是认真的建筑师,十个里边九个有强迫症;书中的这些私宅,有的是朴素中见真功,有的带着一点实验性,有的不走寻常路,呈现出来的都是建筑师们反复琢磨之后的平衡——我要为自己设计出一个怎样的家,才能满足家人的需求、体现我的理念、 展现我的品位,同时还能在我的经济负担范围之内?

读书的过程中去假想各位建筑师前辈统筹各种因素去实现这个“平衡”的过程,是最有趣的一件事。

不过这本书的还是有些瑕疵:一个是翻译问题,总的说来文章翻译的还是挺好的,但是有一些专有名词翻译的不太好,例如各案例的指标名称译的有点问题,还有总平面图、剖面图等图名都还是按照霓虹腔的“部署平面图、截面图”等直译过来的,把“草图”翻译成了“素描”,等等;另一个是封面装帧我不太喜欢,“你就是自己的梦想改造家”、“这样的家只是看一看就会舒心一整天”这种广告词,就不能加个腰封写在上面么?直接写在封面上,实在有点……过度装饰,而且略有低估读者选书品位之嫌...;还有就是,后记里作者都说了,觉得“探访建筑师的家”这个书名不好,所以改叫《Architect at Home》,但是中文书名还是只有《走进建筑师的家》,感觉没有领会作者的本意,建议至少再版时把作者决定的原名写上吧,反正是英文的。

最后鸣谢@Lapine同学

《走进建筑师的家》读后感(七):一栋住宅,就是一个世界

在物质经济上,中国也许算是快要赶超日本,但是在精神层面上,在生活品质上,中国人,离发达国家还差得太远了。

从这些建筑师的家的设计,我们看到了很多共通的东西:简约、温暖、洞穴、蚕茧、与自然融合,体现出日本文化对生活的态度:回归本真,追求品质、减少浮夸的欲望。

更美的是,在欣赏完这些追求生活品质的设计师的家之后,合上书,手上留有纸墨香,回味每一个或杂而不乱、或简约无欲、或温馨自然、融入阳光、稻香、雪景的家,可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有中心的家(我的家) 阿部勤

在这样的地方工作、在远处的沙发床上睡个午觉...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