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爱你的安东尼》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爱你的安东尼》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爱你的安东尼》是一本由[美]莉萨·吉诺瓦(Lisa Genova)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你的安东尼》读后感(一):爱,让我们与世界的不公平和解

书已经放下了半个小时,眼泪仍然还在眼角。每当遇到这种探讨生命意义和爱与被爱的话题,我都会异常激动,尤其是它抽茧剥丝般告诉了你一个自己心中遗忘但懂得的道理。

书中全无鸡汤式的人物内心独白,而是在反复发问,反复的纠结,不断的推进中来到了故事的结尾。最后,仿佛是安东尼在我面前笨拙又温情的告诉我,爱的真谛。其实不是他在讲,而是我们渐渐开始明白了,即使我们恍然大悟后难以做到,但是我们会记住,我们会减少计较,我们开始渐渐用爱,来与”无回报“”不被爱“”爱不能得“这些不公平和解。

书中主要是讲述了奥妮维亚(一个已去世的自闭症男孩的母亲)和贝丝(一个丈夫出轨,以自闭症儿童为题材写出小说的女士)一同寻找到了爱的答案的故事。

1.

“我来到人世,不是为了做我出生之前你希望我做或者担心我做的事情。‘

在读完这句话的瞬间,我特别希望我的父母可以看到这句话,我希望他们可以真的理解作为一个独立生命个体不想担负任何厚望的心情,希望他们也有自己所爱,不必多求子孙的福气。我就是想做这个世界上挨枪子的鸟,我就是想远方流浪不安居于一隅。别谈不要让父母失望,即使血浓于水,但是没有任何原因去说服我,子承父望是一种义务。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才能对别人负责,如果一味的委屈自己来达成义务和责任,最后一切生命美好必然坍塌。

2.

“我来到时间只是为了存在,而自闭症只是我的载体。”

奥妮维亚无数次的发问,为什么那么多孩子老天偏偏选中了安东尼是自闭症,让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背负无法承担的痛苦,从幸福到破裂。但其实来到这个世界,意义就是存在和自我本身,每个人有暴虐有谦和有顺风顺水有显赫一时,这都是载体,核心是自我感觉和爱。自闭症用一种难以被外人理解的方式表达爱,但这就是他的方式,不能因为他的与众不同而否定他的方式。

他其实与常人无异,只不过不被理解。我想这样解释,就能坦然一些了……尽管在想要被爱的另一端充满了遗憾。但结尾处我们努力将学到的爱去爱别人,这大义背后,大多是心酸。能理解大概就是好的了

3.

“大多数人都带着一颗戒备的心去爱,只有在没写特定的事发生或者不发生时才去爱。大多数人的爱是有条件的,不会全心全意的。”

为什么会选定父母与自闭症儿童作为参悟爱奥义的双方,可能是因为亲子之间的爱最牢不可分,不离不弃。换成梦想呢?换成情侣呢?换成朋友呢?

爱是希望对方给你回应,付出是希望能够得到合理的结果。这一切多么正常啊。可是这个世界就是不公平的,就是会有得不到,就是会有”你无法“”你不能“”这不行“”没办法啊“存在!那我们就不爱了吗?我们就不要了吗?爱是主观能动的,是自己付出即可得到的,是不需要回应的自我满足。

如果因为失望灰心难过而不爱了,当然可以!但是,真爱就是这一秒不可能,下一秒我还在哭着坚持。

这又引申到另一个问题,”真爱是否可贵“?

我只是觉得她难得,是幸运,但绝非是一个值得牺牲我内心感受,为了好的表象而失去自我结果。这样说有点抽象,但具体点可能是,

八年爱情长跑,已经不爱了,但是为了一生爱一人的结果而结婚……

在一个公司八年,与团队已经交恶,厌恶自己的领导,天天不想上班,但是为了十年老员工的福利和称号,我再坚持一下……

我们看看这些例子就知道多愚蠢了。不委曲求全,也不在感叹不公里过完了这一生,老天明明给了你离开和和解至少两种的选项。

晚安

《爱你的安东尼》读后感(二):懂得爱,学会爱,表达爱

小小的楠塔基特岛上,两个本来不同命运的女人——奥利维娅和贝丝——从各自拥有各自的家庭、各自拥有各自的烦恼,到她们俩之间最终产生交集,也最终拯救了彼此。而把这两个女人联系在了一起的人,居然是一个已不在人世的自闭症男孩安东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其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开始的第一句写道:“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在奥利维娅和贝丝这里,本来也是如此。但最关键之处却在于,当不幸已经客观存在的时候,每个人又该如何自处?!毕竟,生活还要继续……

莉萨`吉诺瓦是哈佛大学神经学博士,她的主要研究课题内容包括忧郁症的分子病因、帕金森综合征、药瘾以及中风引发的记忆丧失等。而她的这本《爱你的安东尼》,也主要围绕着自闭症和出轨来展开。奥利维娅和贝丝,以及她们原来的家庭都是很普通的家庭,但当不幸降临在这两个普通家庭身上的时候,故事才不过刚刚开始讲起。生活的道路还需要走上很久很久,没有哪个人会有那么多的时间能够把自己一直沉浸在悲伤和痛苦里而无法自拔。

奥利维娅是自闭症患儿安东尼的妈妈,在8岁的安东尼去世之后,她带着巨大的伤痛独自来到楠塔基特岛,她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持平内心的伤痛。而在楠塔基特岛上,家庭主妇贝丝也正面临着生活带给她的巨大震惊以及悲伤——她已经结婚14年,并育有三女,却在38岁的这一年遇到了丈夫出轨的突发灾难!两个生活轨迹本来并无交集的中年女人,一个需要从对儿子的永远离去所导致的巨大悲伤中尽早醒过来,重新激发出对生活的一片热情;一个需要从失败的婚姻里尽快走出来,重新面对今后的生活,她的武器就是手中的笔。

种种机缘巧合之下,奥利维娅看到了贝丝写的小说,她吃惊地发现,贝丝笔下那个自闭症男孩的经历竟然和安东尼的一模一样——或许,是奥利维娅过于相信安东尼了,是安东尼在她的内心中占有的位置太过于重要了只不过,在真实的生活中,在安东尼存在于人世期间,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无法感知周围的一切,也无法正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奥利维娅不知道安东尼是否知道她在爱着他,也不知道安东尼是否感知到了他的妈妈对他的那一份爱;而在贝丝的小说中,那个自闭症孩子却发出了声音,能够与人交流了……

可想而知,假如在现实生活中,安东尼能够发出与人交流,哪怕只是简单地叫一声“爸爸”以及“妈妈”,奥利维娅和她的家庭都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而贝丝,能够在她的小说中自由创作,却无法挽救她的家庭幸福!两个命运本来不同的女人,到此却应该知道,导致她们的不幸的,正是沟通交流的缺位。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不知道我想要什么,虽然每天生活在一起,其实却形同陌路,终于是越走越远……

其实,不止贝丝笔下的那个“安东尼”,他值得拥有幸福和安全感,值得被他人需要,值得他人付出爱与其他的一切!每个人,包括奥利维娅和贝丝在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爱你的安东尼》读后感(三):我们所有人来到世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

《爱你的安东尼》是一本很特别的书。

它的主人公安东尼在整本书里都没有真正出现,却贯穿始终,与所有人建构起了奇妙的关联。他曾是个自闭症患儿,在八岁的时候去世了。随着他的离开,他曾经那些或怪异或令人崩溃的行为也成了永远的谜题,困住了他的母亲奥利维娅,她苦苦追问上苍:如果安东尼注定只能如此短暂地停留,你为什么要让他来到世上?

这是一本关于伤痛,关于孤独,关于人生困境,关于“为什么偏偏是我?”的小说,但更重要的,它是一本关于自闭症的小说。

有人说,自闭症是一个听起来挺洋气的病,但你了解它的残酷吗?

国内目前有超过1000万的自闭症人群,200万的自闭症儿童,而且还在以每年20万的速度递增,但无论是在自闭症的诊断,还是康复和接纳方面都存在许多无解的挑战。《爱你的安东尼》虽然是一本小说,在自闭症这个主题上却展现出了惊人的真实,因为它的作者莉萨?吉诺瓦是哈佛大学的神经学教授,对自闭症进行过专业的研究,再加上高超的文学表现手法,呈现出了这个让人心碎的故事。

莉萨?吉诺瓦的另一部作品是大名鼎鼎的奥斯卡封后之作《依然爱丽丝》的原著《我想念我自己》,中文版已于前段时间推出,同样是我负责的。同为这两本书的编辑,我对《爱你的安东尼》的喜爱甚至超过了《我想念我自己》,即使它的知名度远不如后者。因为这本小说里交织的伤痛、孤独、困惑、温暖和希望,像极了我们的人生,书里的那些挣扎和困惑,每一个你我都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

俄国诗人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为了成为阳光,我祈祷于世上。对于安东尼来说,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无法感知周围的一切,无法正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他来到这个世上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切疑惑都在书中另一位女主人公贝丝的小说里得到了解答,那本“书中书”里,安东尼“重生”了,他发出了声音,他用他稚拙却清晰的语言梳理了自己“混乱”“无法解释”的一生,给出了长久以来困惑着奥利维娅和贝丝的、关于“生命的意义”的答案。

那个答案就是:爱,无条件的爱。

我们所有人来到世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无论是给予爱还是得到爱。

所以,这本书,其实是一个叫安东尼的小男孩献给这个世界的情书,即使他已经逝去,即使他无法发出声音,即使他才是汪洋中zui孤独的那座岛屿,他仍然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治愈了情感困境里的生者,并温柔地在落款处写下了:爱你的安东尼。

对于人生的种种困境,永远不要觉得“我再也不会好起来了”,你一定会好起来,总有人和事能治愈你,总有一种爱会让你释怀。

这一次,就让安东尼陪你度过艰难时光。

《爱你的安东尼》封面

《爱你的安东尼》读后感(四):爱会在回忆里重生

爱会在回忆里重生

能够阅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激。我认真地看了两遍,心为主人公的伤痛而痛,也为爱的重生而更加热爱生命。《爱你的安东尼》——的确是一本治愈系好书。

本书的作者莉萨·吉诺瓦是哈佛大学神经学博士,她的主要研究课题内容包括忧郁症的分子病因、帕金森综合征、药瘾、中风引发的记忆丧失等。她的这本《爱你的安东尼》,主要围绕着自闭症和出轨来展开。因为这本书,我在网上百度了一下自闭症患者的情形,自闭症患者的家族的确需要承受非常沉重的压力,而这些自闭症患者也为自己不能与外界沟通而感到痛苦。了解到这些,就更能深刻地体会这本书中所表达的情感。这本书还围绕出轨来写带给一个家族的变故,以及在这场变故中,每个人的反思和成长。

奥利维娅是自闭症患儿安东尼的妈妈,在8岁的安东尼去世之后,她带着巨大的伤痛独自来到楠塔基特岛,她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持平内心的伤痛。而在楠塔基特岛上,家庭主妇贝丝也正面临着生活带给她的巨大震惊以及悲伤——她已经结婚14年,并育有三女,却在38岁的这一年遇到了丈夫出轨的突发灾难!两个生活轨迹本来并无交集的中年女人,一个需要从对儿子的永远离去所导致的巨大悲伤中尽早醒过来,重新激发出对生活的一片热情;一个需要从失败的婚姻里尽快走出来,重新面对今后的生活,她的武器就是手中的笔。她用笔写下了一个自闭症男孩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竟然与奥利维娅的儿子安东尼的经历出奇的一致。

两个女人,因为这种机缘互相认识,并且奥利维娅看到了贝丝写的小说,她吃惊地发现,自己的安东尼在贝丝笔下重生了。

看完后,我忽然想起《暗香》这首歌中的一句歌词:“心若在灿烂中死去,爱会在灰烬里重生。”奥利维娅太爱安东尼了,安东尼在她的内心中占有的位置甚至重于自己的生命。而在真实的生活中,在安东尼存在于人世期间,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无法感知周围的一切,也无法正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奥利维娅不知道安东尼是否知道她在爱着他,也不知道安东尼是否感知到了他的妈妈对他的那一份爱;而这些情感的交流和表达都统统在贝丝的小说中找到了答案,书中那个自闭症孩子发出了声音,能够与人交流……

看了两遍这本书后,忽然对生活中的种种纠结豁然开朗。生活并不全都是阴霾,也许我们会因为很多的变故,变得消沉,变得痛苦。把自己深深地陷于一种自我折磨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终究会有一双爱的手来治疗好心底的创伤。而我们对爱的那份独特的感知,也许会在失去后慢慢地领悟到。

爱在回忆里重生,我们能够体会到更多的不同情感。这份重生的爱,鼓励着我们向前走,温暖着我们受伤的心灵。

《爱你的安东尼》读后感(五):生命的意义

这本书一翻开,就觉得字有点小,有点淡。幸而,行与行之间的间隔足够,并且纸张是米色的,所以看起来还行,不然真是害眼睛。 与以往看的书有些不同,作者没有交代著书的目的,目录也是用阿拉伯数字标记一下,没有解说。看完以后我明白了,因为整本书是个故事,故事是不方便透露内容的。 得益于作者的构思,也感谢译者的功底,让我欣赏到这样一个故事。每个章节都很短,适合碎片时间阅读,也让人更有兴趣看下去。 一字一句都贴合生活,跟我们在家的时候一样,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没有压力,也不用思考,只要看下去。特别适合午后阅读,沐浴着阳光,坐在椅子上,手边是茶杯或点心。 故事围绕着两个女人展开,她们都各自有家庭,也各自有烦恼。一个章节一个章节,交叉式讲述,一点点让人了解她们的过去和现在。最后,两个人有了交集,互相拯救了彼此。 全书围绕着自闭症和出轨来展开,写了常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会怎么想,有可能怎么做,以及有没有转机。 自闭症反映的是心理疾病,类似的还有抑郁症,可能出现在孩子身上,也可能出现在大人身上。而出轨,其实反映了关系的裂痕,可能由于第三方,也可能是两个人之间的问题。一旦失去了信任,再想弥补或者修复,是很难的。 我想,作者说这些,一方面是让人们对此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也是提醒,提醒人们要加强沟通,重视彼此的感受。 有人说,这本书讲的是背叛,是失去,我却觉得讲的是救赎。借用原文:万事万物都是有关联的,只是我们不了解背后的玄机。也许是开始一种新生活、开始一种富有创造力的生活的契机;也许是让你明白一些道理。 这本书给予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一段关系的基础需求——被需要、开心、安全感、爱。尤其是时间久了以后,或者感觉对方变了,就需要沟通一下彼此的想法,改善关系。 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尾声了,直到看完才明白生命的意义,那些遇到的人,经历的事,绝不是为了让我们体验痛苦,而是教会我们一些东西。至于是什么,要自己去领悟。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