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一本由[美] 卡森·麦卡勒斯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4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一):二十三岁的麦卡勒斯和二十三岁的我

怀着对二十三岁的迷茫 我去寻找各种作家在二十岁左右的作品 看看他们的年少世界是不是与我有一点点相同:焦虑而不知所措

结果看到了这本书

说来也巧 是恰巧在豆瓣首页看到这本译者撰写的后记 因为她的那句 “是否都只有到了足够年纪 谈论人生才不会被人视为无知?”让我萌生想要拜读经典的欲望 且 这正是卡森麦卡勒斯二十三岁写下并一举成名的作品

所以 看完的我 找到了一些在此刻可以用来借鉴的人生哲学么?

并没有。

更惭愧的是 抱着人类圣经那种渴望去读的心情 在读了几页之后落荒而逃 不过二十万字数的小说 我竟花了一个月才吞咽完毕

分析了一下原因 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与我之前读的小说叙述方式不同 本国文学自不必谈 外国文学经典我也看了不少 但是这样“冷漠的”不带有一丝让你感觉到情绪推动的情节着实让人吃惊 我本身也爱写些东西 在我写东西的时候 里面所有的人物都要为情节推动而让路的 所以使我惊讶的点在于 当这本书里的一个人物想要去做些什么的时候 竟然会出现另一个人阻止他 且阻止成功了 其实 读后带着这种阻塞感去回味 才会发现这样也许更贴近实际

二、这本书以一种不带任何感情去写东西 这一点我已经提过了 但是在这里要揪出来重点说下 二十三岁 没有任何对于书中情节某一段的感悟和自我情绪去写 让这个年纪总自以为是的抒发情感无病呻吟的我深感汗颜 也就更不必提不像结尾戛然而止的结尾

虽然这本书没给我的迷茫带来什么有益的疏导 巴特 我却总感觉他给我们另一种思考世界的可能 书中描写了共产党人杰克 酒馆老板布兰特 喜爱音乐的少女米可以及黑人医生科普兰德 最后是哑巴辛格 围绕在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南方小镇的故事

倒是也没发生什么故事 只是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每个人的孤独 孤独 孤独是永恒的主题 共产党人杰克过着最廉价的生活 心里却想着推翻万恶的资本主义但无奈势单力薄 酒馆老板布兰特过着一成不变的站在收银台后收钱的生活 用充满怜爱的眼光注视每一个来到他酒馆的可怜鬼 米可热爱音乐 但是家中拮据 家人又无趣 黑人科普兰德想号召所有黑人奋起反抗不公平 却发现黑人内部也充满着不理智的的仇恨 让他力不从心

这四个人的小联系纵横交错 毕竟都是一个镇上的 但是书中的明线是哑巴辛格将他们真正的联系起来 说起辛格 在他的挚友安东尼帕罗斯离开镇上之前不为人所注目 随着挚友的离开 辛格突然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四个人将他视为知己 向他倾诉自己的苦闷与不得意 平常心中藏匿的戾气在倾诉过后也得到了舒缓 因为辛格永远保持礼貌和微笑

但是辛格也有自己的孤独 四个人虽视他为挚友 与其说挚友 不如只是想找一个倾诉的树洞 他们不了解辛格的任何事情 辛格在他们心中就像上帝一样 是呀 没人想了解上帝的世界 只是一味的自说自话

可是辛格不是上帝 所以那种心情如同你置身在游乐场里 却无人同你游玩

明明周围世界很吵闹

孤独。

所以故事的最后随着挚友的去世 辛格也在自己的公寓对准心脏扣动了扳机 四个人与他的联系因而彻底切断 通过这次离世 每个人开始了自己另一段孤独的旅程 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书中描写可探讨的点实在太多 可怕的是笔墨均匀 让人无法看出作者真实的意图 比如黑人内部也存在着不理性不客观的歧视 比如少女对于未来生活的畅享和当下的现实的明显对比 再比如通过辛格和安东尼帕罗斯的感情会联想到与爱人分开 虽然见面时总会向你暴露他的丑态 但是时光流逝 他的形象在你心中却越发可人

每个人都会在书里找到你想看到的地方 但又不至于揪着此点不放一直长篇大论 所以这样的描写才更像生活

毕竟生活不是为某一段论述而活呀

还是要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在她二十三岁)与我的相遇 她告诉我我想探寻的答案

答案就是:

没有答案。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二):解决孤独的办法就是习惯孤独

对于我来说,麦卡勒斯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阅读《心是孤独的猎手》之前,我带着一种期望,一种挑剔的期望———什么样的写作才可以把孤独感表达得充分而透彻?而撇开纷纭的评论,面对文本是最直接的了解方式。 我从辛格和安东尼帕罗斯两个人的暧昧和亲密开始阅读,小镇上的两个聋哑人从何而来是未知的,直到最后他们的真实身份也存在悬疑。辛格也许是谣言所说的工联领导人,也许是受纳粹迫害的犹太人,也许什么都不是仅仅是个普通的聋哑人而已。但这并不重要,所有这些身份都无法解释辛格为什么对着自己开了一枪。只有安东尼帕罗斯的死亡,只有在期待变成了绝望,才能解释这种疯狂。 或许,辛格正是因为拥有了这种爱恋,从而排斥了寂寞,但这爱恋也同时加深了孤独。难道真是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但什么是最深切的爱?是爱恋?还是友情?是崇高而忘我的理想?是宏大而伟岸的梦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但孤独总是无处不在,也无从明确解释,它在闷热小镇的每一个角落:小女孩米克的成长梦想,黑人考普兰德医生的理想,“知道”了却无人倾听的酒鬼杰克·布朗特,隐藏内心的咖啡店老板比夫,甚至因误伤贝贝而走向孤僻的巴伯尔……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孤独的气息。 小说的每一节仿佛一个人的内心独白,在这个无名的小镇,在这个看似拥挤和喧闹的世界,所有的声响其实不过衬托着寂寞和冷清。 这就是麦卡勒斯给予我的初步印象。小说不再停留于告诉我们所有人物的来龙去脉,解决孤独的办法只不过是习惯孤独。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三):译后记-究竟要活多久才足以谈人生

最近我渐渐生出一些疑惑,在文艺创作中,年纪和阅历究竟是不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呢?是不是只有仿佛活了很久很久的长者,在开口谈论人生啊其实是这样时,才不会被人当做无病呻吟的笑料?

之所以有这样的疑惑,是因为无论在阅读还是写作的过程中,我都感觉到了某种“刚刚好”的理性,热情刚刚好,技术刚刚好,情绪刚刚好,再翻看自己少年时写过的东西,会惊叹于怎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情绪,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胡思乱想,好像无论什么,经过了少年的心,都被放得无限大。

起初我认为这是成长,但是渐渐地,我忽然沮丧地觉得,这明明就是感受力的下降,因为活得越久,对周而复始的生活会越缺乏好奇心,越腻味,越懒得深思。

恰是处在这种疑惑之中,我开始着手翻译卡森·麦卡勒斯的《心是孤独的猎手》,短促有力的句子,粗粝的文风,整个故事像被一只肌肉结实的手臂往前推进,从夫妻之间爱情的流失,到一个整天叫嚣着民主自由的怪人,从仿佛永远在聆听的哑巴,到永远在愤怒的黑医生,遥远的欧洲正处于二战的水深火热,美国南部的小镇在毒辣阳光的烘烤下,有条不紊地将每个人的人生推入绝境。语言上毫不拖泥带水,故事讲得扎实老道,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小女孩从十九岁开始构思,于二十二岁完成的处女作。

我们都知道,很多作家的处女作往往都暗含着他全部的写作野心,那些未能很好被完成的部分,会成为今后成熟作品的养分,《心是孤独的猎手》就是这样一本野心勃勃的作品,人的处境,社会的处境,宗教的处境,政治的处境,这些宏大的命题很多作家避之不及,或者一旦触碰很容易流于主题先行,可是麦卡勒斯这个二十岁的小姑娘,却从容不迫地把它们融汇到自己的书里来,并且毫无天真矫揉的成分。

在我心里,这就是一本孤独之书,包括《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婚礼的成员》,麦卡勒斯永远在写孤独,写人与人之间永远无法相互了解的那种孤独,并勇于将自己全部的思考或者说念头付诸笔端。

二十二岁凭借处女作一举成名,二十九岁瘫痪,五十岁时脑溢血去世,在感情上留下很多乱糟糟的八卦。《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米可几乎可以看做是麦卡勒斯本人的写照,不那么讨人喜欢,有热烈的渴望,总把自己关在脑海之中游来游去,爱胡思乱想,爱说瞎话,早熟,不快乐,很难用好或不好,善良或者邪恶这样苍白的词汇去定义她,和米可一样,这个小镇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难以定义的。

所以,二十岁的卡森麦卡勒斯就已经用自己的方式,把人的矛盾与复杂看清楚也写清楚了。她用一只少女的手,写出了那些在绝望生活中嘶吼呐喊的男人和女人,从混沌的幼童,到年迈的老人,他们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她都懂。

说起来,她只活了五十岁,而一生中最有分量的作品则是在二十岁完成,时至今日,这本书的力度,恐怕不会有人撇撇嘴说,年轻人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已,小小年纪,懂什么人生呢?

小小年纪,当然也可以懂得人生,因为哪怕活至百岁,也不过是从自己有限的经验出发去理解人生,说到底,都是一家之言。而年轻的作家却不同,她在不断的阅读、观察和思考之中其实已经获得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同时因为她的年轻,因为她充沛的能量,她能够放大自己的体验,将它变成一个厚重的故事,被千万人读到。

这是年轻的可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社会风气从倚老卖老,变成了分外热爱“少年”这个词,我们开始教育自己无论如何,一定要保持一颗少年的心,还能对这个世界好奇,还能对他人悲悯,还能被轻易打动,永不丧失敏锐。

完成这本书的翻译,我心里的疑惑也得到了解答,我想,七岁有七岁的人生,十七岁有十七岁的人生,二十七岁有二十七岁的人生,无论站在怎样的年纪,我们都有资格谈论人生,都有可能拓宽自己的人生,都有可能挣脱人生的枷锁,也都有可能谈论得很好,很有价值。

第一次读麦卡勒斯,我十七岁,并没有想到二十七岁有机会翻译她最重要的一本作品,我并不认为十七岁的我没有读懂这本书的价值,但我知道,二十七岁的我,因为这一次的翻译,重新认识了麦卡勒斯,以及更多作品的价值。

谢谢我的编辑在翻译过程中给予我的支持和信任,我以我身上与麦卡勒斯能够共情的部分努力还原了我心中的这本书,谢谢你阅读到这里,也谢谢你对译文不足的包容。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四):孤独

好心情,送上点儿;好快乐,添一点儿;好开心,多一点儿;好滋味,来一点儿;好给力,再加点儿;好幸福,凑齐点儿。祝你周末高兴点儿,日子幸福点儿。

走走停停还是对你的印象最深刻,我又踏上曾经一起散步的林荫路;聚聚散散还是对你的眷恋最情浓,我又回放曾经一起听过的老歌。亲爱的朋友,我想你了。还好吗?祝福你开心无限,幸福常伴。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五):孤独的猎手蠢蠢欲动,暗影中木叶的火光拂过

2017年3月23日,十五年的《火影忍者》终告完结。 也正是在那段时间,我开始着手进行麦卡勒斯系列作品的全盘规划。

麦卡勒斯与岸本齐史,约翰·辛格与漩涡鸣人,这完完全全是两个次元的人物,一般情况下,似乎没人会把他们放在一块儿。但在那段时间里,我突然觉得,这两部作品,对彼此都是来自另一个次元里的绝佳注脚。

那个独自住在阁楼里的聋哑人,那个独自住在阁楼里的金发少年,在不同的次元里,产生了奇异的对照。

湖南文艺出版社新译《心是孤独的猎手》

毫无疑问,麦卡勒斯是刻画“孤独”的天才,在她的笔下,孤独细分出多种面貌:爱而不得,热血空凉,理想囿于现实,热闹下的疏离……在她的文学次元里,角色们相遇、对话、冲突,但每一个人都在自说自话,在群戏场景设置中却上演着一出出独角戏。

约翰·辛格对安东尼帕罗斯完全敞开了自己的心,他的手总是不停地比划,不管对方到底有没有听懂他的话。而在安东尼帕罗斯被送进精神病院之后,辛格的角色发生了置换。他被动成为了那个接纳者,他遇到的每个人都把他当作那个能理解自己的人,一股脑地向他倾诉。但这种交流是单方向的,没有人从辛格那里获得过回应与反馈,正如安东尼帕罗斯从未积极回应过辛格一样。但他们却执拗或刻意地把对方的沉默当作是认同。每个人都是在自欺欺人,也许他们心底里其实知晓这一点,但没人愿意拆穿,因为对方是他们最后的救赎,必须抓住这一根救命稻草,才能维系他们心里那一点光。而在接纳者不再存在之后,这些角色内心的支柱顿时崩塌。

绝对的孤独的由来,恰恰是因为我们想要摆脱孤独。

心是孤独的猎手,它猎捕的恰恰就是孤独本身。

最早看《火影忍者》,是被那些热血中二的人打动,跟着他们慷慨激昂,奉行着“有话直说,这就是我的忍道”。但慢慢地成长,我越来越觉得,《火影》的另一个名字,是孤独,是不断逃离孤独又回归孤独。

忍者是尘世的隐者,原本就是注定孤独的一群人。即使他们总是以忍者小队的群像出现,但岸本齐史会给每个角色心里注入不为人所知的痛苦,这些背景让他们个人更加立体,也更加孤寂。

主角鸣人的故事就是从孤独开始的。他的出场却热闹得很,整得村子里一片鸡飞狗跳。极度的喧噪下,隐藏的却是他那颗渴望关注与认同的心:就算被人抱怨、训斥,也比被人忽视躲避要来得好。对于一个出生就失去父母、因为体内封印了尾兽而被村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人来说,他最想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

所以面对佐助、我爱罗等等这些在他生命里留下深刻烙印的人,他都拼尽全身气力去卫护。即使这些人都背负着各自的孤独,即使鸣人也并不能完全理解他们,但他无所谓:即使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即使我们知晓彼此痛苦却又无法理解对方的痛苦,但这并不重要。两个孤独的灵魂靠在一起,也许并不能互相取暖,但至少能给彼此更多与孤独共处的勇气。灵魂与灵魂相遇,这就是羁绊的可贵。

接受孤独的绝对性,接受人类无法互相理解的事实,才能更诚挚且不带负累地去爱。

麦卡勒斯笔下的孤独,干净利落,一开场你就知道,这是一个关于一群无望的人的无望的故事,孤独的心急迫地寻觅光亮,却更沦为暗影中的猎物。而紧接着,岸本齐史又告诉我们,绝对的孤独并不是一件绝对可悲的事,即使背负着不同质的孤独,也并不影响我们去爱人与被爱。

有时候想想,在这个“所谓心意相通,不过误会一场”的世界上,还是有人试图爱你、用他的方式走近你,即使不能理解,却依旧拥抱你的一切,无论是柔软还是尖刺,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对抗孤独,接受孤独。这份原罪,带着多大的可悲,就会带来多大的幸福。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