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是一本由杰夫?科尔文 (Geoff Colvin)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读后感(一):不可被取代的人
近些年,人工智能的势头实在太猛,甚至是一年一个变化。十多年前认为围棋领域,电脑不可能战胜人类的,过段时间就被打脸了。说计算机没有创造力,创造不出人类作曲家才做得出来的曲子;抑或是说摄影绘画艺术甚至写作不可能取代人类的人也逐渐闭上了嘴巴。似乎“预测”计算机不能做什么就是个很荒唐的问题了。因为,造这样的势态来看,没有什么是计算机不能做的。那,人类就注定要被取缔吗?就真的什么事也没有人类要做的了吗?很乐观的是,这样说是不准确的。还有一些属于人类的最基本也是最人性的东西是计算机取代不了的,那就是人自身的同理心以及人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因为人工智能再发达,第一,最重要的命令是人做出的;第二,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有随着时间过去才知道,而机器更不能知道人类的需求。(虽然有机器能通过测定人的生理素质来判断个体的性格,但对于更大的人类视角来说,机器还是不知道更大的人类需求的)。三,人还是更愿意与人打交道(不过不知道未来的机器人是不是真的会发展的和人一模一样)。
人们可能会认为提高无论是人际交往能力还是提升同理心,这些都看上去像是很抽象的似乎是天生的属于人本身的特征,而不是能够通过练习获得的技能。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军方保罗戈尔曼上将的top gun项目。通过软件虚拟出战争的各种场景,来训练军人与当地人的人际交往能力。用任务后检视活动来降低军队交流的机械性,让部队士兵在相当逼真的战斗环境中了解队友和敌人的想法,提升信任战友的能力。项目的成功 比如在伊拉克战场上以少胜多的东t3战役证明了训练原理的正确,以至于后来美国军方成立的美国国家训练中心让军队的战争训练变得更加现代化。软件是很好用并且很专供的训练方式,如果只能一个人练习同理心,那么读文学小说(尤其是不同人物内心描写很多的文学小说)也是一项很好的培养同理心的方法。交流沟通技巧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
在团队中,许多研究也表明团队的能力和成员专业技能,团队凝聚力,动机,满意度都没有太大的关系。甚至挑战性,目标,界定清晰的角色,奖励,认可以及资源也都没有那么重要。团队能力和成员的社会敏感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同理心是最相关的。作者发现,最高效的团队中,成员有三种独特的交往方式:1,发言简短但贡献很多想法;2,成员不断提出想法,并对他人积极回应,对他人思想价值高低进行评价;以及3,发言机会基本均等,保障思想多元性。满足这三条可达到高效团队的要求。可以看出,高效是建立在同理心上的,是建立在团队成员相互理解,并且能让所有人表达意见的。研究还发现女性使团队更加智慧,因为女性天生比男性拥有更高的感性思维,更敏感于他人情感,更具备同理心。
人比起计算机更常常被提及的一个优势是人拥有电脑没有的创造力。但实际上,说这话的人还是被打脸了,许多新的发明让人类看到了属于计算机的创造力。但是不管怎么说,创造力仍旧是人的一大武器。相比个人,团队能拥有更多的创造力,因为团队包含了各式各样的人,而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是没有碰撞,没有交流,这创造力也无从发生。因此,雅虎公司逐渐把员工从家里请回了公司上班,因为他们需要人际交流产生的火花。谷歌的咖啡厅提供优质的食物吸引员工去咖啡厅,他们甚至将桌子摆放成特定的样子来故意制造“谷歌碰撞”,从而让不相干的人互相认识。乔布斯也说创造力源于自然的会面,源于随意的交谈。似乎有这样一个原则:越是亲近,越爱交流,越爱交流,越善于创造。一个好的团队的价值是没有什么能比的过的,领导者应该不遗余力地组建并维持核心团队,只要没有出现差错,便应该常年保持团队人员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团队成员在磨合中变得越来越高效,越来越信任队友。
创新对于动机来说,内在动机会比外在动机更善于创新。内在动机指的是与艺术,写作关联较多的动机,外在动机则是与商业相关思想和解决办法的动机。若是想用创新去解决社会问题,最实用的办法是动用那些能以他人为焦点并且具有内在动机的人。创新需要不断发展,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便能完善到最后的。最成功的创新一向是从一开始就让他人参与它的发展过程中来。
第三点是关于人对人的影响力。史蒂芬丹宁发现讲故事对人有强大的感染力。人是一种天生易被人的故事所打动的动物。故事本身没有那么大影响力,更关键的是讲故事这件事,而这件事是需要人亲自去完成的。好的故事能让讲者与听者形成情感互联,如果是无结构的散漫叙述是完全没有影响力的。关键在于故事的结构要采用经典的结构。讲故事也是深具人性特征,而不会被机器取代的。
总结来说,新的高价值技能关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我们知道什么。基础的工程技术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人们必须变身为团队领导人。这就要求人们能掌握同理心,掌握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训练自己的创造力。将来最有价值的人是那种兼具科技知识和通过人文学获得的技能与敏感性的人,比如乔布斯。最有价值的团队是深度具有社会敏感度,能识别他人思想和情感能力的团队。
《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读后感(二):什么样的人与工作技术无从替代
朋友圈耸人听闻的标题中往往会有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未来的工作,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惶恐,从阿尔法狗战胜李昌镐之后,对机器和人工智能威胁的恐惧达到了巅峰。
前段时间和朋友吃饭讨论起这个话题,借用了当年听罗辑思维的一个观点,未来大多数人会被像猪一样养起来,吃饭和玩游戏,没有追求也看不到未来,而努力自我追求的人也许未来就是有想法的人,设计算法和编程的人,当时饭桌上的反驳集中在这个社会的物质丰富能不能让失去工作的人让猪一样生活,没有社会救助,更加残酷的人生。对这一点我想对乐观,像猪一样生活,吃和游戏我觉得未来科技的发展带来的物质丰富应无问题。
不过,对于技术会取代什么样的职业与工作,仍是个无解的问题。这本书的作者作为一个记者和编辑,言论未必正确,结论未必严谨,却给出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和可以验证的观点。
原来的观点一般认为机械操作的部分容易被替代,像驾车、医生、律师、作家、画家、作曲家这些高知识认知以及创造性技能的很难被替代,现在来看这个判断已经均不靠谱。沃森替代医生、律师的分析能力已经超过人的水平,自动驾驶已经实现,作曲、作画、作文已经逐渐难辨真假。
作者提出的一个观点是我们不再被动的关注技术发展的演进会替代哪些人类的工作,毕竟往往我们会低估技术进步的速度,我们应该回归人类的本性,什么工作我们更信任人类,即使这是不理智的和无效的,这真是一个让人毛塞顿开的观点。
心理学范畴中早已多次证明人是感情动物,理性的假设往往在人类的感性面前不堪一击,毫无理性可言。作者总结了一些重要的人的本性,很难被技术进步所替代。
同理心,了解别人的想法并且合理的回应,在医生、律师面前,机器精准的分析也只能承担一个助理的角色,互动、信任、情感相关的决策,这一点还非人莫属。
人际互动能力,虽然机器的情感识别在面部40块肌肉和3000种表情组合的分析下已经超越了人的识别精准度,但在涉及到文化、行为、动作、情景的整合模式下动态交互变动中就失去了优势,而在小规模冲突以及反恐行动中,人的因素依然至关重要。而遗憾的是,信息科技的发达,认知系统的符号处理能力的增强,社交软件的普及,并未提升人的交互能力,反而使人的本能训练在下降。
故事能力强调的是信息传达的有效性,这也是畅销书与学术专著的主要区别,也是技术主导认知传播与人主导认知传播的主要区别,重点不在故事而在讲述的人。
未来有无限可能,关于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命题复杂,作为一家之言,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相关研究的通俗化描述和案例描述的津津有味,值得推荐。
《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读后感(三):3星|《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人在被服务的时候,更喜欢面对面跟人打交道,而不是跟机器打交道
如果想看看具体自己从事的职业会不会被机器取代,未来会出现哪些有前途的职业,那基本上要失望了,书中没给出明确的清单。
全书的主要思想:
1:机器的进步速度特别快,人类则特别慢;
2:机器目前已经可以准确判断人的情绪,可以做一些创意性的工作,比如创造新的菜谱、音乐;
3:人在被服务的时候,更喜欢面对面跟人打交道,而不是跟机器打交道;
4:团队成员的同理心、社会敏感度、乐于助人的程度、亲社会性,对团队的效率、整体智商、创新能力的影响极大;
读后认为有一大一小两个逻辑上的不严谨之处:
1:作者认为涉及人际交往的行业,就业率在大幅增加,隐含的意思是还要继续大幅增加,但是没给出推理或依据来论证。
2:书中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军事演练能极大提高军队战斗力,据此说明同理心特别重要。我认为这个推理比较牵强,这两个例子分明是说事先的尽量仿真的演练非常重要。
总体评价3星,还可以。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2014年年中,美国联合通讯社(Associated Press)把所有关于公司盈利报告的写作任务都交给了计算机。#462
2:机器人在高危工作中具有优势,所以,美国军方是最大的机器人用户和最主要的研究资助者,截至2008年,有12000个战斗机器人在伊拉克工作。有些战斗机器人仅比鞋盒子大一点。#505
3:尽管我们深信,理解情绪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但是计算机在这方面确实比人类做得更好,对此我们不必惊讶。#571
4:基于上述假设,我们会要求哪些工作必须由人来完成?这类工作有很多,共同点是必须有一个为之负责的人。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庭裁决,在未来很长时间里,我们都会要求有一个有血有肉的法官。#770
5:我们很快会知道,无论是从修辞意义上来讲,还是真实意义上讲,直视别人的眼睛是未来经济中高价值工作的核心。#789
6:但总的趋势是,凡是涉及人际交往的行业,就业数量在大幅度增加。#798
7:用经济学术语来说,某些人类基本技能的供给在不断减少——例如,看见别人的脸就能立刻不假思索地判断出他的情绪的能力。同时,对这些技能的需求实际上在不断增加。#962
8:所以,握手这种更为直接的社会接触活动对我们产生的重大影响超乎想象,对此我们不必感到惊讶。评委对和他们握手的求职者打分比没握手的求职者要高,即便二者在其他方面相同,情况亦是如此。#998
9:其他研究表明,在线社交网络对我们的影响,恰恰与真实的社交网络产生的影响相反:它降低了幸福感,而不是增加了幸福感。#1024
10:例如,与不使用社交网络的人相比,使用社交网络的人不容易对他人产生信任(其原因尚不清楚)。#1049
11:大家一定会注意到,医生的同理心强可以降低医疗经费。医生们的诊断和预后准确了,错误少了,病人也就更愿意遵从医嘱,病情好转了,并发症也少了。此外,同理心还能以别的方式节约经费——降低病人投诉的概率。#1185
12:证据进一步表明,我们对他人的情绪极度敏感,其程度远比我们所意识到的更高,简直难以置信。#1215
13:人际交往和亲密朋友的减少意味着同理心机会的减少。诸多原因中,电视似乎是最大的一个,而且看电视的时间(包括网络电视)还在持续增长。#1289
14:培养孩子同理心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是让他们有更多机会自己去玩耍,没有了成人的监控,孩子们更乐意诉说自己的感受。#1311
15:士兵们从亲身体验中学习,但问题是,亲身体验往往会让他们丧失生命。戈尔曼上将从“TopGun”训练项目和空军在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的飞行员新式训练项目中发现,让学员置身于真实却又不会致命的战斗训练,大大改进了学员的表现,幅度之大,史无前例。#1510
16:另外一个预测团队效率的方法更简单:数数团队中女性的数量。因为,在该研究和其他一些研究中,女性在社会敏感性方面比男性表现更好。#1847
17:最高效团队的成员有三种独特的交往方式。其一,他们在会话中的发言简短,但贡献的想法很多。其二,团队成员不断提出自己的想法,对别人提出的想法及时回应,其三,所有成员都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对他人的发言做出回应。#1870
18:实验效果如此显著,以至银行经理在所有客服中心推广小组喝咖啡休息模式。据估计,这可以为中心每年节省150万美元。#1894
19: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在建立信任、合作关系以及有益于团队效率的模式方面,面对面的交流比脆弱而贫乏的数字交流更加丰富、更加有效。#1909
20:“只有亲密的好友才能影响脸谱网用户在真实世界里的投票”,研究人员报告,“脸谱网用户平均拥有150名好友,但他们很可能只和其中10名保持亲密关系”,根据脸谱网上的交往情况,这些为数不多的好友才是关键所在。#1924
21:对涉及51000名公司员工的多项研究结果进行多元分析发现,给予者行为与高生产力、高效率、高盈利、低成本、低人员流动率、低旷工现象以及高客户满意度相联系。#1968
22:正如很多研究表明,社会敏感性是影响团队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也同样显示,社会性因素(在这里主要指助人为乐的行为)是影响团队效率的关键。#1988
23:大家认为苹果公司的成功源自乔布斯的天才和专制管理方式,但是乔布斯本人很清楚,事实不完全如此。他不遗余力地组建并维持一个高效的顶级团队,在一个成功的公司里能做到这一点的确了不起。#2026
24:数据库记录的航空事故中,有73%发生在机组人员首次在一起执行飞行任务的过程中,因为他们还未获得作为一个团队在一起工作的经验”。#2035
25:外科医疗是另一个高风险领域,它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梅奥医学中心的首席执行官约翰·诺特沃斯医生告诉我,他如何费心费力地维持一支高效的外科手术团队。#2043
26:最有可能影响并深深打动我们的故事,注定来自我们在亲身交往中认识并信任的故事讲述者。#2150
27:在更广层面上,正如我们在第七章中所看到的团队和群组那样,以促进思想流动的方式安排人员的组织最富成效。但是,它们是否变得更加富有创造力?答案是一个大声的“是”。#2440
28:剑桥大学研究型心理学家西蒙·巴伦–科恩提出,男性和女性的大脑最大的区别是,男性的大脑是“系统化”(systemizing)的,女性是“共情性”(empathizing)的。#2603
29:研究人员除了发现家庭规模对亲社会行为有影响,还发现姐妹的数量尤其重要:一个人的姐妹越多,亲社会性就越强。#2711
30: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看似不可言传、难以驾驭、不可教授的深层人际交往实际上是可控的,军方早已认识到这一点,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是实现训练目标的最大障碍。#2900
《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读后感(四):《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概要
对于“计算机会取代你的工作吗?”这样的问题,此书的见解并非像很多专业人士那样,对大众表示“当然不会啊,计算机是人发明并操纵的” —— 这样的回答显然没太大意义,计算机或者说机器可能逐步取代的,恰不是研发计算机系统的专业人士。在计算机已经可以识别人类面部微表情的今天,面对普罗大众,财经记者杰夫·科尔文(Geoff Colvin)在本书中指出,应该“利用共情来发现人类在数字时代的社会经济价值。”
作者认为,计算机会取代“认知型”的工作,而不是“互动型”的工作。他认为那种失败的人类被聪颖的全能机器所取代的“噩梦般的未来”不会出现。 相反,他阐述了人类逐渐明了的社会经济价值:因为共情是新的不可估量的技能,工作中人性化的成分越多越好。人类自然而然地相互联系,许多工作正依赖于这种联系。 人们必须重新学习如何建立面对面的联系。 科尔文列举了一些研究和个案分析,展示了共情在社会生活,工作,运动乃至战斗中的价值。 他说“关系型工作”是新的知识性工作。 本书对于首席执行官,人力资源专业人士,渴望自己带领的团队变得更为“人性化”的领导者,以及同样希望在数字时代最大化个人价值的求职者推荐。
本书主要探讨了:
为什么雇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视人类的共情效应,以及
为什么发展你的共情能力是重要的。
本书要点:
? 随着计算机接管会计和法律领域的“认知型工作”,人类面临着社会和经济的“第四大转折点”。
? 不要担心“噩梦般的未来”,关注自己的“先天技能”。
? 只有人类可以处理“互动型工作”,所以共情才是未来繁荣的关键——而共情是你可以学会的。
? 纵有互联网时代的种种炒作,人类仍然需要亲密的“物理上的接近”来形成信任的纽带,以进行合作与创新。
? 要建立您的新价值,请断开电源,进行当面互动。社交媒体是反社会的。
? 在战斗中,团队协作和相互理解的共情技能远胜于个人认知技能甚至技术优势。
? 当你给予而非索取,人类的非理性将成为一种资产。
? 作为自然的叙述者,人们对“以人为本的叙事”做出回应。
? 全女性小组比有男性成员的小组显示出更高的“集体智慧”。
? 包括计算机模拟在内的模拟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学习认知技能。
杰夫·科尔文(Geoff Colvin)是《财富》杂志的高级编辑,他同时著有《哪来的天才?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Talent is Overrated: What Really Separates World-Class Performers from Everybody Else)。
《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读后感(五):哪些事情只能由人来完成?
本书观点不算新颖,结合现状引出人工智能对人类世界的影响,提出“人类不要考虑机器不能做什么,应该考虑人还能做什么”的主旨思想,围绕这一思想提出“同理心”这个概念,再通过医疗、军队、讲故事、女性等行业示例从不同层面论述同理心作为人类的本能特性在人工智能到来时的重要性。
两百多年来,科技以至在改变劳动的性质和特定技能的价值。人类社会的劳动力在这个期间因为科技的发展经历了四个转折点:
最初,工业革命的崛起使完全凭手艺制作产品的匠人贬值了。
第二个转折点是电的广泛应用使更加精密的工厂的出现成为可能,而精密的机械需要受过良好教育和熟练掌握技能的工人操作,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更多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管理者。
第三个转折点是信息科技已经发展到可以接管中等技术水平的工作——记账、结算、重复性的工厂工作。
第四个转折点就是现在,信息科技稳步发展,已经触及技能图谱的两端,威胁到那些高枕无忧的人。
而在第四个转折点之前那些可以高枕无忧的人也即将面临着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譬如美国知识产权专利诉讼公司已经开始提供分析服务,并日益完善。这些公司的计算机,可以读取成千上万个案件的所有文件并作出分析。所以律师这一需要三年研究生教育的高收入前沿领域,已经被信息科技颠覆,那么其他高技能人员(分析师、管理人)经不住开始怀疑自己的未来。
也正是因为这样,现在大多数人类都对人工智能即将到来的充满担忧和恐惧,之前也有人基于这个点写过类似的书《计算机不能做什么》,但是当时书中描述的计算机不能做的事情在今天大部分已经被计算机突破了,像阿尔法狗战败柯洁,无人驾驶等。所以作者抛出一个观点:一计算机永远做不了的工作来决定人类的价值,这是极其危险的做法。我们应该围绕“人类不要考虑机器不能做什么,应该考虑人还能做什么”来思考人类如何能在人工智能到来时不会被替代?
在这个结论下,作者提出了同理心的观点。他认为同理心是科技进步背景下赋予人价值的所有能力的基础,必不可少。并分别从不同的维度(社交、军队、团队、故事、女性等)来论述这个观点。如果想让别人放着机器不用而用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表现出“人味儿”。而这个人味儿提现在人工智能再怎么发达,但是始终不能脱离人类存在的事情有:
1、 最重要的决定是由人做出的,机器最多只能作为执行层面的人来做,而不能代替人做决定;
2、 人类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这个想法随时都在变化,而这个变化也正是人特有的东西,人工智能无法精确获取,这类的事情也只能由人来做;
3、 人有最本能的社交需求,而这一点机器永远无法做到。
所以人类在劳动力的发展上,应该围绕以上这几个点,哪些事情必须是人类做的而非机器能替代的,沿着这个思路思考和自我培养,也不会掉队掉的太厉害。
其实本书读到一半的时候差点弃掉,精华基本上在前面三章,后面过于絮叨。但是我觉得而又价值的是本书引用的大多案例以及研究分析,这类的结论分析倒时可以作为了解人工智能的素材借鉴。看完这个书之后我有一个疑惑,人类这么多,人工智能的发展务必会替代掉大部分现有的劳动岗位,一部分人可以根据科技发展去改变思路迎合时代的发展,但是还是有大部基础岗位的人是没有办法顺应这种变革的,这种情况下,这部分人该如何自处,如何能能不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抛弃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我记得看完吴晓波的《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后也有过这样的思考,一条河里有大鱼,但是大鱼毕竟有限,多的还是小鱼,而像我们这样的小鱼又该怎么做呢?这才是每个普通人要去为自己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