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隐秘角落》是一本由陆波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甲骨文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8.00,页数:32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京的隐秘角落》读后感(一):这也能出版?
潜水多年,今天看了这本书,气不过,来说说。
之前甲骨文的书还不错,一看名字是写北京我就买了。书拿到了一翻,太可笑了
原来是一个退休律师老姐姐在腾讯大家上发的网文合集,大概就相当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某区级行政单位宣传文案。
豆瓣上有个差评,讽刺说是相当于当年的“文化大散文”,坦白说虽然余秋雨有千般不是,但这书的水平给余秋雨提鞋都不行。内各位看看标题吧。
《北京的隐秘角落》读后感(二):找回“失落”的自己
从1271年忽必烈定都大都建立元朝,到1421年永乐皇帝朱棣正式下诏迁都北京,到1644年清世祖顺治皇帝将国都从盛京迁到北京,元、明、清三代,北京作为一国之都,几乎是一以贯之。历史既然足称悠久,故事当然也颇多。但偌大一个北京城,数百年的时间,有那么多的人和事,该说些什么好呢?陆波,一位执业二十余年的律师,在告别了自己称为“惊心动魄”的律师事业之后,对自己出生、居住、生活了许久的北京城发生了兴趣,于高楼林立和车水马龙的缝隙间不断往回追溯,在定慧寺、宜芸馆、蓝靛厂、保福寺、樱桃沟这些所谓“隐秘”的角落里探索历史足迹、考察文物遗存、讲述历史故事。或许,她是想要展示一个颇有个性、不同于教科书中的北京城!
有元一代,虽然大都是一国之都,却似乎没有获得更多的历史存在感。除了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称北京为“全世界之最美者”,北京的历史“闪光”之处大概就在于史籍中的那一句叙述——1368年,徐达攻克元大都,杀死元朝监国宗室淮王帖木儿不花和右丞相张康伯等人,并俘诸王子六人,而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则在城破之前就已经仓皇北逃。所以,在《北京的隐秘角落》一书中,陆波是从一位与北京庆寿寺有缘的过客高僧——姚广孝——开始讲探寻与讲故事的,而她的着力点应该就是这样一句:“世上总有必然的相遇,注定的因缘无法错过。”事实上,这句话大概也是足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而关于北京城更多的故事,多半出自于明清两代。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既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荣光的体现,也是基本奠定了今日中国基本轮廓、国家与民族秉性的所在。及至于民国之际,北京虽然不是国都,却自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仍在其中。其实历史本来就是这样:你承认或者否认,都已经不那么要紧;要紧的,其实应该且必须是当下以及今后。
至今,发生在定慧寺、宜芸馆、蓝靛厂、保福寺、樱桃沟这些北京隐秘角落里的人和事,都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只不过存在于故纸堆里、饭后闲谈中。他们和它们的价值,如果主观上不以为然,或许就只是历史上的“过眼烟云”;而在陆波这里,在她的勤勉追索中,其中所隐含的价值,也被一点一点地挖掘了出来。也许正是这些人和事,才构成了过往北京城历史的一部分——既然曾经存在过,就一定有其本来价值。譬如陆波在讲述北大南门外那一条“穿越历史的神秘通道”最后所讲到的——“在原有的‘存在’失去价值后,我们转而选择了更有价值的‘存在’……我只不过在追求‘实际’的现实里,掺杂些许‘虚伪’的佐料,做一些可有可无的历史记录。”当然,肯定不是这样,至少肯定不是“一些可有可无的历史记录”。
除却这些,从陆波的字里行间,其实还可以感受到的,是一种更深的人文情怀。今日的北京城是一座越来越自信的国际化的大都市,但依然能够强烈地散发出历史的积淀与更长久的味道。在古老与现代之间如何取得一个平衡,不仅是一门技术活,更是需要绝佳的艺术。不然,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些仿佛“可有可无的历史记录”,而是自己。正如陆波自己,二十余年的律师执业之后,她选择了自行退休。她说:“我宁愿忘掉它,永远不把它放在心上。”为什么会这样呢?于《北京的隐秘角落》一书,于她的字里行间,似乎已经足可以体会出来,已经不必再去多说一些别的什么了。
《北京的隐秘角落》读后感(三):北京:以寺庙为中心,挖掘那些被遗忘或不为人知的历史
人们多听闻这座城市的繁华,而无人问及那些渐渐消失的古迹。北京是一座沧桑与现代兼具的城市,有着全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科研机构,浓重的艺术文化氛围以及最前沿的科技公司。这些共同构筑了这座城市,吸引着万千年轻人在此拼搏、安居。然而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眼前的事物,商业街、美食城、娱乐场所,而非那些渐渐蒙尘的古旧物件。
陆波一个人就像一只考古队,她在这座钢筋水泥的城市的缝隙里,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切入点搜集着这些历史的沧海遗珠。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角落里拂去尘埃,融入强大的历史想象,呈现出有温度的历史。行走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上,人们时常因为某个地方景观漂亮而驻足,却很少有人特意去关注这些古老的建筑、物件。只有如陆波一样极少一部分人,关注着那些毫不起眼的角落。如今的北京城内,繁华地区的建筑物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大量被毁坏,维护很难,破坏却是毫不费力的事情。这些旧物件一旦消失,便再也回不来。那些一边怀念“从前的声色过很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边又享受着现代化所带来的快消品,实在是毫无意义。
北京自元建都以来,留下了好些老建筑、老字号传承至今,陆波选择了这些“北京城里的隐秘角落”,自古刹庙宇开始,从中挖掘、记录下那些将被遗忘或者不为人知的历史。
旧址中倾听古都往事心声,遗迹里隐约帝王古刹运命。北京城内多少缱绻往事,且听陆波款款道来。
生前繁华终虚幻,死后哀荣已是空。古刹、寺庙甫一开始在这片土地落地生根,与皇家便有了剪不断的瓜葛。姚广孝,庆寿寺双塔下的高僧,因有缘晤见了当时尚是不受宠皇子的朱棣。虽然相隔了二十五岁,他们却似乎在看见彼此那一刻便嗅到了那种相同的气息。他们彼此走向对方,选择了相信。自此,这个在旁人眼里徒有大志的高僧便成了朱棣的军事,及至朱棣夺位,他也能面色如常地与之相伴左右,不惧俗尘偏见,直中要害地将自己卷入这场洪流。后世太虚法师提出“成佛在人间,人成佛成,是为真现实”,大致可是高僧后半生波澜诡谲之注脚。
她们曾经热烈地活过。典籍总是轻慢女性,除去那些杰出的女将、才女,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便是为数不多的皇亲贵胄。人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好福气,可谁知那些女性的一生呢?大多数女人都活在当世的条条框框里,有才无处施,鲜活的生命在历史的罅隙间毫无生气,某年嫁入皇室,某年诞下皇子,某年殁,享年几何,谥号某某。从这些字里行间我们无从知晓她们的一生是如何度过的,岁月之于她们,竟是空空如也。然而,庙宇便成了她们软禁一生,空虚而绝望生活的一个输出口,于她们而言,宗教信仰至少可以为她们构筑短暂却无比美好的极乐世界。
那是莽苍苍千山万水,是路迢迢铁马秋风。人世纷纷,如戏,如走马灯,回首看,我们竟和那些帝王、僧侣、公主同在一个舞台上。陆波以律师的明察和缜密、诗人的体贴和激情,令日常的城市地图景经受一种来自历史的震惊:那是莽苍苍千山万水,是路迢迢铁马秋风。在这项工作中,陆波是默默记录历史的实践者,不奔走疾呼,只以文字安静的力量打动人心。
问及写就本书的初衷,作者在《北京的隐秘角落》里这样说,“那时候我已经过掉了半生,或者是大半生,内心却是空空如也,感觉懵懵懂懂中荒废了珍贵的此生。”正是这样的感触让她决心开始这项工程,从最熟悉的北京城开始,从寺庙开始。“我对寺庙文化的挖掘是从一些不起眼、不宏大,甚至只是传说的记录开始的……去勾画历史中的小事件、小场景、小人物、小性命的往事遭际,这让我体会到历史中更本真的事相。”
很多人时常会陷入一种难以自恃的矛盾中。如前文所说,一边怀旧,一边又毫不犹豫破坏掉旧的东西。当新的楼宇建起来的时候,那些古老的建筑其实正在渐渐消失。也许有一天我们这个以有着几千年历史而自豪的民族也会面临这样的矛盾。保护与传承本身便是在创造历史。否则书里的担忧迟早会成真:
“没有比一想到人生将要无声无息地结束而只是蝼蚁般为生计忙碌一辈子更令人悲哀了。”
《北京的隐秘角落》读后感(四):神马玩意儿
潜水多年,今天看了这本书,气不过,来说说。
之前甲骨文的书还不错,一看名字是写北京我就买了。书拿到了一翻,这是个神马玩意儿!
原来是一个退休律师老姐姐在腾讯大家上发的网文合集,大概就相当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某区级行政单位宣传文案。
豆瓣上有个差评,讽刺说是相当于当年的“文化大散文”,坦白说虽然余秋雨有千般不是,但这书的水平给余秋雨提鞋都不行。内文不摘了,各位看看标题。
《北京的隐秘角落》读后感(五):北京的隐秘角落与我的北京
《北京的隐秘角落》是一本我看到书名就想读的书,虽然看到目录后发现作者的关注点主要在佛寺,与我预期的有所差距。但这也丝毫不妨碍我在看书的过程中神游北京。看到完全陌生或是只有模糊印象的地方,就边看边用手机地图查出它的具体方位,把它由抽象的名词变成我脑海中北京地图上一个具体的点。看到熟悉的、曾走过很多次的地方,则把作者的描述和我的记忆一一对照,看看当年在我走过那些地方的时候,是不是在无意中忽视了路边的风景。
作者居于万柳,有意无意中,海淀就成了她关注最多、着墨最多的地方。而海淀,也是我在北京三年学习活动的中心。但即便如此,对于这块出了西直门之地,了解也只是浮光掠影。学校正门对的,就是元大都的城桓遗址,对法大学子来说,那是“蓟门晓月三春晖”,但小月河流淌过多少岁月,蓟门桥上皎洁的月光又曾温柔过多少夜晚,我们是没有细细想过的。离学校最近的地铁站叫“大钟寺”,从那里进出无数次,但真正的那个“大钟寺”——以院内大钟而闻名的古刹,却直到我离开北京也没有进去过,也许,一直都是觉得太近了、以后有机会吧。学校南门家属院里有块古碑,底下有动物驮着,四周有栅栏保护。我曾试图在一个月明之夜在那里拍出清冷、孤寂的感觉。一直好奇这块碑的来历,直到不久之前看到一篇公号上考证的文章,才知道碑主竟是乾隆的堂哥,而这位皇族后代的人生经历也让人不胜唏嘘。而海淀,又藏着多少故事呢?从万泉河畔到保福寺桥,从中关村到燕园,看似寻常的地名之下不知湮没了哪朝的遗址,路边毫不起眼的山门牌坊也许见证了王朝的兴衰往事。它们也许就静静地等在那里,无论是否被发现、被记起。但作者,却走近了它们、记录了它们,它们于是被从时光的长河中打捞出来,得以轻轻讲述当年。
海淀镇上的芸芸众生,隆福寺庙会上的熙来攘往,古寺中深藏不露的长老,高墙深院中寂寞的叹息……读着书中的文章,我突然想穿越回城墙、城门被拆除以前的北京。从严谨周正的城墙下走过,而不是坐着公交车在它们的地基之上一笔一划写成一个凸字。在气势恢宏的西直门下眺望残阳如血,看运水车吱吱呀呀进出,尽管尚未能有幸体验西直门立交桥带来的晕眩感。宣武门记录的镜头固然惨烈,但我还是想看看,在数不清是十车道还是十二车道的宣武门南大街和骡马市大街出现以前,在这里的建筑物不能压住环境带来的空旷感以前,城南这片曾住过谭嗣同、康有为、毛泽东、鲁迅等人的胡同究竟有着怎样的模样。或者就去看看那时的人,他们曾经像我们一样,在这个世界上努力生活过,虽然他们早已化入虚空,虽然他们甚至普通到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这本书也解开了我的一些疑惑。比如坐地铁去三联书店,必定会路过隆福寺,不管是什么时候去,我都会被那里的冷清震惊。另外,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却配有传统建筑的屋顶、广场上还建有牌坊和石狮,这样的组合也让人莫名觉得怪异,并疑窦丛生,想知道里面有什么故事。虽然也听说过西护国寺、东隆福寺曾经的繁华,但直到读到《北京人心心念的大隆福寺庙会,永远回不来了》才算了解了隆福寺跌宕起伏的前世今生。民俗史学者历来将隆福寺庙会列为京城五大庙会之首,不仅游人如鲫,食品百货也是齐全。虽然1949年后宗教活动停止,但这里仍是商业中心。1988年,隆福寺残余庙堂被拆除,扩建改造为隆福大厦,但1993年的一场大火却使一切化为灰烬。尽管1998年大厦复建,并装饰了石狮子、牌坊、古建筑的屋顶,但过往的繁华总是无可挽回,这里也就有了让我疑惑的冷清模样。文章作于2016年底,里面提到了将要对隆福寺地块的提升改造,以期脱胎换骨。已近2018年的年中,不知那里如今安在,萦绕于作者心中的碎碎念是“大隆福寺,永远回不来了”,而对我来说,那里最令人神往的应该是附近有个三联书店——那可是一个朝圣的所在啊。
??? ;??!?
《北京的隐秘角落》读后感(六):样式雷家的大宅子在今天四环路主路下:《北京的隐秘角落》|3星
内容有点意思,作者对一些常见不常见的古迹的由来和历史做了考证,讲了相关的历史故事。
作者非专业历史学或考古学从业者,是以业余爱好者的身份写本书的,因此书中资料的可信度存疑。
总体评价3星。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梁思成建议至少保留【灵寿寺】双塔,即使它们在【现在的电报大楼南的长安街】路中央,可以以环岛的方式辅以绿化,让双塔继续赢立人间至千年。P2
2:历史的阴差阳错往往有某种机缘巧合。历史上的定慧寺,也是一座安排退休人士养老的场所,只不过安排的不是军人,而是那些为官廷服务一生的太监。P90
3:据我了解,清末民初,北京有几个寺院是以接收退休太监闻名的,其中首推万寿兴隆寺。这座寺院今天依旧保存良好,为一家单位使用,坐落于皇城之侧的北长街39号。P107
4:唯独【位于昆玉河西畔海淀区蓝靛厂大街东端,与蓝靛厂北路相交的】立马关帝庙,既没被保护也没消失,处于一种破败不堪的很不体面的境况。P108
5:孙承泽在清廷服务低调龟缩,在努力活到六十岁后便迅速隐身樱桃沟,躲避世间纷扰,再抓紧二十年活一次自己热爱的生命。……而【民国时】生性张扬的周肇祥占有樱桃沟三十年,却依日贪恋城中红尘,作为活跃在北京文化界的风云人物,也成就了一番文化事业。P136
6:乾隆对艺术珍品的痴迷是以实际据为己有著称的。但在其长达八十九年的人生里,他并不知道一处有着绚丽明朝壁画的地方,幽幽地遥视京城,隐身于世间。【这里指法海寺】P138
7:英宗给寺院的赐额是“法海寺”,比喻佛法深广如海。【太监】李童不光自己倾尽身家,同时动员同好。其一,他请求当时有着崇高宗教地位的藏传佛教领袖前来助缘。P143
8:所以,大中华汉地佛教寺院里,只有法海寺保存下来了一批极高水准的佛教题材壁画。P149
9:我第一次上【西山】慈善寺时,寺院的管理人员也很肯定地告诉我和尚肉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失踪的,应该是被人请走隐藏了。所以,天知道这尊肉身如今下落何处呢。P161
10:当年修建地铁的方式是挖开上盖施工,地铁沿线的建筑一律拆除,而各种房屋建筑如果拆迁再重建势必成本过高,于是规划建设者瞄准了内城城墙,地铁建于地下,地上建起了二环路。P173
11:传说【鹤年堂药】店前正匾“鹤年堂”三个大字为严嵩亲笔,但不是严嵩为这个药店提笔而写,而是严嵩宅邸有一处厅堂叫“鹤年堂”,严嵩家被查抄后,这个匾额流落民间。P182
12:1965年推掉【北京旧城的】城门时,剩余的墙体全部被推倒,土方填埋了护城河,墙砖用于当时的人防设施防空洞及菜窖了,也就是说这些砖石今天大多掩藏在北京城无数个废弃的防空洞及菜窖里。P185
13:【北大西门的两座山门】正是清朝首善之园畅春园遗留给今天世人的唯一印迹。它们曾经是两座并排的寺院的山门,今天则犹如破落人家的大小姐,风光不再但矜持依旧,面向一座喧闹的大学,相依相伴沉默无语。P202
14:所以说,乾隆帝一驾崩,后续子孙基本本着一个 拆 字,蚂蚁搬家般把畅春园搞成一堆零碎。到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焚烧圆明园时将这个烂摊子干脆一并烧毁。P217
15:【北大南门对面的社区中的】两条几十米长的【南北向】过道可不一般,因为在这里,没有无缘无故的过道,它们曾经是当年海淀老镇上两条著名胡同的中段部分,西边过道是军机处胡同,东边过道是娘娘庙胡同。P220
16:大抵而言,【未名湖畔的】慈济寺是一座私家佛寺,属于和坤家族,应为和珅拥有淑春园时期大肆建筑的作品之一。和珅死后,由其后人丰绅殷德夫妇维持。P231
17:回忆保福寺村旧事,难免让人想起一件如鲠在喉的事,那就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死后即葬于此,没有墓碑,没有任何标志,一掬孤坟磨灭在岁月的灰土里。P246
18:槐树街1号“样式雷”家是历经两百年的大宅子,其基址在今天四环路主路下。他家南北宽56米,正好就是今天这条主路的宽度,在原先的“第三极”图书大厦、如今的中国技术交易大厦北侧。P266
19:今天八一中学所在地过去被叫作 黑灯影。,原因是这里原有一座大坟头,由石头垒砌,四周环绕松柏数十棵。据说是元朝大臣贺登温的坟墓,P267
20:现存的只有礼亲王花园,这确实是清宗室铁帽子王之首——礼亲王代善后人的宅邸花园,即今天门口总站着行礼请安的小哥的“白家大院”。P267
《北京的隐秘角落》读后感(七):但记得斑斑点点
最近几年读的书中,以“隐秘”为题的不少,而且大多把北京的过往作为内容。归纳起来,这个“隐秘”一方面是日常生活中熟识事物被忽略的一面,另一方面则是繁华都市掩盖起的一面。
陆波这本人文地理随笔集,关注点放在大隐于市的寺庙上,其“隐”并非人迹罕至,更多在于历史遗迹背后的早已褪色的人与事,可能是帝王将相,也可能是草根平民。
在作者看来,我们还是应该记住这样一些人和事,他们以高大或卑微甚至可怜的生命游走人世间一趟,有悲伤也有善良,以或强或弱的闪光点亮了刹那,然后便消失于永恒。
书中文章涉及的寺庙等历史遗迹,大多散落了身边方圆10公里以内的范围里,很多都早已成为习以为常的地名,比如,保福寺、蓝靛厂、樱桃沟、临湖轩、隆福寺等等。
作者以考据的方式尝试在历史沉钩中找到当年的那份鲜活,进而用文字描述物转星移的变迁,阐释源自历史长河的那份平凡与豁达。
在作者文采飞扬的细腻笔触下,曾经的繁盛或叹息跃然纸上,颇有种“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的历史沧桑感。由此想到,在飞逝的时光和飞快的步伐中,不应忽略那些飞驰而过的万千景象,其中,必有一种深层的感动。作为了解身边这个多彩世界的有趣文集,本书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