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菜》是一本由方子春 / 宋苗著作,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5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棵菜》读后感(一):百年话剧,艺术人生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是中外闻名的专业话剧院,以具有独特表演风格而著称。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专业话剧院,经过几十年的艺术发展,北京人艺已形成鲜明的演剧风格,在现实主义与民族化、体验与体现及再现戏剧美学的内涵上,均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创建了著名的“北京人艺演剧学派”。
北京人艺最为著名的奠基之作是老舍的名剧《龙须沟》,又接连演出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茶馆》、《蔡文姬》以及郭沫若的名剧《虎符》。《茶馆》曾在欧、亚、美不少国家演出,在国际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中国话剧史上,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辉煌,她无愧于国家级艺术殿堂的称号,她是“国宝”级的明珠,是中国话剧的希望所在。
第一篇是写焦菊隐先生的往事,焦菊隐是天津人,他的先祖是清末大家族,家学渊源深厚。从事话剧舞台艺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地拍戏,令人敬仰。在表演创作上,北京人艺在自觉地走着一条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并成为北京人艺演剧风格的开端。
“一棵菜”是戏剧舞台艺术的精神,是对戏剧艺术的追求,是演员们敬业的精神基础,并创作和演出了很多反映历史文化生活的作品,对每一个演员都需要对剧本的理解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艺术修养。一个好的剧团演职员工从来就有这种密切配合和通力协作精神。这种精神被称之为“一棵菜精神”。一棵大白菜,有菜根、菜心、菜叶、菜帮等,只有这些不同部分紧紧地抱在一起,才能长成一棵菜。一个好的剧团,从演员到乐师,从主角到配角,也必须拥有这种精神,才能演出一台台好戏。享誉中外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一棵菜精神”称之为“镇宅之宝”。戏剧演出是由方方面面的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彼此之间既要讲分工负责,更要讲密切配合,最忌讳的就是把分工当分家,各抓各的事,各唱各的调,自己分管的事不准别人插手,别人分管的事自己也不过问,如此上演一台戏,如果打锣的只管打锣,拉琴的只管拉琴,唱戏的只管唱戏,这台戏就根本演不下去了。“一棵菜精神”,既是团结协作精神,也是甘于奉献精神。同在梨园,有的因一出戏而名扬天下,有的一辈子默默无闻。同样,也需要更多的演员甘当配角、跑龙套,只有甘于无私奉献,才能齐心协力把戏演好。
作者方子春从小成长在人艺的大院中,亲眼目睹和见证了北京人艺的人和戏及故事。她自己也是影视剧的知名演员,有着对戏剧的热爱和追求,曾经撰写过《谁在舞台中央》和《说角儿》二书,专门记载了她对北京人艺的所见所闻。通过她对每一位人艺艺术家的采访,写成了这本《一棵菜》,是非常宝贵的戏剧艺术资料,更是年轻的戏剧人学习的好教材。
《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书中的历史照片很多,是一本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一棵菜》读后感(二):北京人艺的精神传承
演员何冰在《圆桌派》第二季里做过两期嘉宾,聊了演员、表演,自然也讲到北京人艺。因为电视剧《白鹿原》、节目《见字如面》等,何冰这两年被更多观众了解、熟悉和喜爱。但其实,在2005年《大宋提刑官》播出以前,何冰就已经把中国所有话剧奖都拿到了。当然,得梅花奖对于北京人艺是极正常的普通事,这也是何冰后来逐渐咂摸体会出来的。
众所周知,北京人艺是中国话剧界的一座殿堂!行业内外,没有人不尊重与景仰。方子春、宋苗二人所著的《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是对北京人艺众多艺术家、演员的采访与回忆,这是带着感恩的怀念,也是一份厚重而持久的传承。
1952年北京人艺成立时焦菊隐先生提出的“一棵菜精神”贯穿整本书,也是北京人艺几十年发展的一大根基。“戏比天大”,不是用嘴说出来的,是人艺所有人身体力行、融入自身精神骨髓中的。太多的人物经历都印证着这份信仰。
书中首先写的是人艺“四大导演”,焦菊隐、欧阳山尊、夏淳、梅阡,所述主要是作者方子春儿时所受的教导与日常过往,充满时代的温情。篇幅并不长,但关于这四大导演的种种,在后续诸多采访的老前辈和当今活跃于舞台的人艺演员的经历中,处处可见,影响深远。
老一辈的艺术家,都经历过建国前的战争以及建国后的动荡年代,但他们都有乐观、坚强和为艺术无私奉献的精神。北京人艺史家胡同56号院,读者看到了那些年代里,人艺前辈的生活日常、逸闻趣事,还有在困境面前如何互帮互助、共渡难关。这些珍贵的回忆和记录,令后辈感念,也令所有普通读者动容。老前辈们如今走了很多,有些人可能并不为人广泛熟知,但提及那些角色、那些作品,人们的记忆还是会被点亮,而人艺的历史,在人艺人的心中都留有光与热。
通过采访内容,读者知悉了很多名家名剧台前幕后的故事,也看到了很多人由稚嫩到成熟的成长,会随着亲历者时而欢笑,时而悲伤,更多的是对他们素养与品格的由衷敬佩。2012年北京人艺建院60周年,很多经久不衰的保留剧目如《茶馆》《龙须沟》等再次亮相,也有献礼之作《甲子园》。北京人艺有传承,也有发展。
众多访谈中,关于“四大导演”风格问题,苏民(濮存晰父亲)说,没有个人风格,但有共同目标。剧院的风格,“一棵菜精神”是最恰当不过的。当然,导演各有特点。顾威说,“焦菊隐偏重民族化”,“欧阳山尊偏重于主题鲜明、变革创新”,“夏淳排戏很细致;梅阡擅长改剧本”。导演演员的矛盾关系也有,为了戏也面红耳赤过,但目标是一致的。更何况,有的算不上矛盾,是正常的学术讨论与批评。
从这么多故事经历中,读者深深明白了“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含义,明白了什么叫体验生活,明白了“戏比天大”的人艺规矩。北京人艺是锻造、打磨一个演员的好地方,也要承认,表演是有门槛的。中国话剧界有这样一个地方传承与发展着,何其有幸。
从“四大导演”、朱琳、胡宗温、蓝天野狄辛夫妇、朱旭、郑榕、顾威、黄宗洛等,到人们较为熟知的濮存晰、杨立新、何冰、吴刚、冯远征,一代代的传承,让我们真正理解了,何为北京人艺,何为“一棵菜精神”。
**********
:采访中,也提及不少周总理与北京人艺的故事。很多事情,也相当反映了时代特征。
《一棵菜》读后感(三):艺术为根本
方子春、宋苗所著的《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以戏剧人写戏剧事,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最多的就是著名戏剧艺术家焦菊隐提出的北京人艺的宗旨 “一棵菜精神”。 我知道这种说法的原因是曾经看过濮存昕老师的访谈,他说,在台上要有“一棵菜”精神,大家有菜心、菜叶、菜帮,每个人各有所长,相互帮衬。这本是戏曲行话,每一场演出就像一棵完整的菜。菜根、菜帮、菜心、菜叶等等缺一不可。在演出中,无论主角、配角,还是音乐、伴奏、舞台、美术等其他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给观众呈现出完美的舞台效果和演出。
《一棵菜》这本书只是记录了四十几位北京人艺人的故事,这些人里有濮存昕、冯远征、杨立新这样的影视剧里常见的演员,也有王文冲、冯钦、丁里这样为北京人艺的演出在默默奉献的舞美音效道具的大师们,这些人有的已经年事已高,有的已经作古,如今通过作者的笔,让我看到他们为了艺术人生是如何的“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演戏。”
从第一代的北京人艺人到现在,他们传递着作为艺术家应有的戏剧精神,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无论是站立在舞台中央,还是隐身于舞台之下,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他们有着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每个人都是以艺术为根本而创作着,一次成功的演出,不仅仅是台上演员的荣耀,也是许许多多幕后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作者写了这些出来,记录这样多的艺术家的台前幕后的故事给读者,至少能够通过这样的故事影响更多的人,让大家知道什么是“一棵菜”精神,更希望这样的精神能传承下去。
在如今这样浮躁的大环境里,这样以艺术为根本的戏剧人还是太少了,一些低劣的作品只为了盈利为目的,用观众的评价来说,有些影视作品营销的时候是各种各样的吹嘘,真的是特效只值得五毛钱,收视率低到地板后,不会反省一下作品有什么不足,而是继续炒作一下花边新闻,甚至欢迎大家来找穿帮镜头这样的手段也能拿来作为宣传热点,真希望那些影视作品的出品人能够认真的看看这样的书,把浮躁的信放的平和一些,用心的去做出合格的影视作品。
《一棵菜》读后感(四):《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读者分享会
由方子春和宋苗历经十载才写就的《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楚尘文化策划、中信出版集团出版)近期上市,于5月6日在pageone北京坊店举办的新书发布会圆满结束!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戏剧家罗锦鳞,演员濮存昕、方子哥,作为嘉宾欢聚一堂,生动诠释了 “一棵菜”精神;畅谈他们与北京人艺不得不说的故事。 活动现场方子春:大家好,朋友们好!首先我感谢朋友们在百忙之中来到这个小小的发布会,谢谢你们。
百年话剧是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继承和发展而来的,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方子春,是在人艺这个院里长大的,这是我哥哥方子哥,濮存昕是我发小,罗锦鳞是我老师。怎么说呢?我是一个退休十年的话剧演员,同时又做了三十年配音演员和艺术导演,然后又活跃在影视上。我今天的身份是什么呢?是一个作家,我写了一本书叫《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中国最有名的剧院北京人民艺术戏剧院,这是我的摇篮,要是没有在这里生活的话,我就不会有今天。我跟我先生两个人是发小,又是邻居,所以我们俩就写了这么一本书。
欢迎蓝天野老师到场。(蓝天野中途到场)
今天咱们这个发布会规模并不大,但分量非常重,大家都看见了,蓝老亲自,这么大岁数,从那么远的地方能来。罗老师、我哥哥、濮存昕,每个人都在忙,都在戏上或者排练场,下午还要去赶场,濮存昕要回剧组,罗锦鳞在排《鸟人》,所有人都特别忙,所以我的话别多,咱们把时间分两块,前面让各位来宾发发言,后半截留给大家提问、签书。
罗老师您先说。
罗锦鳞:濮存昕是我们话剧的领头人之一,应该请他先讲,我们都亲切地叫他濮哥,濮哥先讲。
濮存昕:大家好!第一次到这个书店,一方水土一方人,愿意到这来的人心理上也好,精神上也好,应该都有不一样的品质。我第一次来这里,环境很好。大栅栏是北京的一个老地方,但是历史的进程非改不可,改完以后地气儿没了,人气儿没了,这个地方得有新的生命会集在这,才能让它火起来,所以这个书店在这里独树一帜,是一个风景。
今天到这来是为了子春这个书,刚才我跟记者朋友讲了一句话,这都是看着子春长大,我们跟她一起长大的,为什么谁都没写出来,她写出来。北京人艺有正史,也有野史,也有家长里短、俗人俗事,但是真的有价值的东西,能够书写、能够让读者去共享的,这个题材、这个题目就子春一个人在做。我再说句我自己,不知道子春高兴不高兴我说这一句话,子春没有我有缘份,子春想当好演员她没有缘份,她父亲是北京人艺的老前辈,比天野老师不差,还要长将近十岁,而且革命资历也老,戏剧文化资历也好。
蓝天野:他革命的资历也比我长,人家很年轻的时候就是中国共产党县委书记。
濮存昕:对,抗战时期的。我说子春的父亲,但是子春的父亲关于子春能不能当演员,不像我后来一样因为蓝天野老师的提拔进了人艺,她没有进人艺,我不知道她的父亲,就是没张嘴,你别到人艺来。我不知道怎么说的,她就没有了当演员的这么一条康庄大道。后来从空政,我们俩在空政住对门,然后她到了中国人艺,但是她的演员道路不是康庄大道,她想当演员,她想搞艺术,然后配音也好,录音也好,电视剧也好,总之坎坷、压抑、不顺,积累起一种什么力量?高山平湖,不知道哪个缺口飞流直下,这个缺口就是这本书。
子春的性格,我在序里说了,这里不再说,但是真是这些叔叔、大爷和阿姨们喜欢她,到老了子春要做这个事情,多少人跟她掏心窝子,请她到家里来作客,在我家我父亲吃饭说得等子春。生命的积累在这。我第一层是说这个。
再说一层意思,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俩字“自信”。往大说文化自信,这是热门的词语,但是我们平时没有自信,我们到了外国旅游小心翼翼地走在街上看着人家的生活方式,遵守人家的习俗,遵守人家的法律,遵守人家对你的看法,咱们是客人。外国人到中国来,他要尊重中国人的这套,我们中国人值得自信的东西是我们的生命积累,是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我们共同营造起来的习惯、审美、文化,我们有文字,有语言,有我们的唐宋诗词,有明清小说,有我们的戏曲京剧,还有当代的艺术,北京人艺是北京市的一个文化名片,蓝天野老师他们这一代老艺术家在五十年代,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迅速建立了一个世界水平的剧院。首都剧场,56年抗美援朝刚一结束的时候,新中国建设刚刚起步的时候,盖起了这么好的一个剧院,到今天仍旧是全国乃至于世界的专业标准,整个建筑的品质,现在仍是一流的。我刚才讲自信,我们有东西,我们有值得自己尊重自己的东西。
北京人艺的概念就是,第一剧场,第二剧目,第三艺术家,艺术家的积累聚集。方子春在父辈身上所汲取的那些营养,在她的青年、中年好像还没有开悟,她到了五十上下的时候,突然间这么多我们都不知道或者我们都知道但是没有在意的这些细节,她全写到这了。所以北京人艺整个的历史,北京人艺的发展,北京人艺之所以今天还能够让观众往剧场里走,我们这些中青年演员们之所以还能够吸这口气,这本书里头给我们的那种东西,应该是足够让我们有自信的。这种自信来源于,她写的家长里短,这些老前辈们在台上的风采她写的并不是很多,也没有写很多的理论阐述和创作经验,但是就是这些一抬眼、一句话,一个事情的一个记忆,积累起这么一本书,就把北京人艺写活了,这人不能是光做理论的,他还有真实的性情流露,那时候你才能认识北京人艺。她光讲大道理,台上念稿子的时候你不了解这个人。了解这个剧院不止是在舞台上看戏,希望读者们通过子春的《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这本书了解北京人艺性情,了解北京人艺老前辈们的生活风采。
我就说这些,接着请大家发言。
罗锦鳞:我说几句。提起方子春,她这三部著作,我是亲眼和亲身经历了的,我觉得她真是有毅力的一个人。而且我给了她四个字,叫“功德无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话剧艺术主要是北京人艺这些艺术家带领着我们,像蓝老,像现在的濮哥,这都是话剧艺术的艺术家里的代表人物。这些人物一生就是这句话,清清白白地做人,认认真真地演戏。他们清清白白做人是怎么做的?子春把他们记下来了,他们的生活细节,从这些细节里我们了解了一个表演艺术家,甚至一个舞台工作者,他们是怎么创作的,如果没有这种生活,他不会有舞台上的光彩,而且生活和他的舞台上的光彩应该是一致的,在这一点上北京人艺许多艺术家是我们的榜样。
所以说起北京人艺我的感慨特别多,因为我从高中的时候就开始看北京人艺的戏,那是五十年代初期。我上中央戏剧学院,我是看着北京人艺的戏成长的,在北京人艺有我的老师,我最忘不掉的老师第一就是焦菊隐老师,他教我导演课,我的台词课是郑榕老师,我的课外辅导老师是天野老师等一批老师,所以我是在北京人艺的话剧带领之下进入话剧的,而今天在座绝大部分都是话剧迷,中国话剧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世界话剧的历史有两千五百多年。为什么生命这么长?因为话剧能够使观众看到自己的生活,就像莎士比亚讲的戏剧是一面镜子,让观众在这里面看到自己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我们作为演员来讲,就是直接和观众交流,演员的创作是当着观众的面创作人物形象、表演一个故事,所以他的生命力这么长,不管影视怎么发展,VR怎么发展,活人演活人,给活人看,这条是我们的生命力。
子春把这些个活人给记录下来,所以我常常跟我的学生讲,这就是教材,我觉得北京人艺的青年演员们应该认真地读这本书,看看老前辈们是怎么做人、怎么做戏的。做人和做戏不能矛盾,应该是统一的,刚才濮存昕还跟我讲这句话,演员用生命进行创造。所以这个是非常价值的,今天能够来参加这个会我是很荣幸的,而且子春在这个过程中非常艰难和痛苦,甚至于有时候有低潮。我在网上发现这个文章的价值,我每一篇都给它印下来,首先给我老伴看。
方子春:我插一句话,罗老师是我《说角儿》写序的人,我在写书的过程中,就我这个性格,我经常会说我不干了,您不用写了,我不干了,受不了。每一次都是罗老师说你必须要干,你必须做一件好事,你要功德无量,要让人们知道什么是演戏,所以他真是鼓舞了我。因为他老伴跟我是同事,关系也很好。
濮存昕:罗老师是古希腊戏剧的专家,一辈子研究,他的女儿现在也继承他,也在研究古希腊,这是戏剧的源学,罗老师一辈子做这个,在中央戏剧学院。
罗锦鳞:所以子春这些书真是我们宝贵的财产,我们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只要你出书就能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这也就是子春对戏剧的贡献,甚至比当了不起的演员还重要。
方子春:我还是想当演员。(笑)
罗锦鳞:但是我觉得你要写书,这个书流传万代,后人知道原来北京人民艺术家是这样生活的。所以这件事情是了不起的。另外这个书叫《一棵菜》,起得太好了。因为戏剧艺术是综合艺术,讲究的是“一棵菜”,而且在这本书里我看到音响效果和舞台艺术等各个部门的配合,所以一个戏剧的成功绝不是一个人的,而是集体的,因此我觉得要推广这本书,而今天在座很多朋友都是话剧迷,感谢你们戏迷们,我们是为你们服务的。
蓝天野:今天大家当然是冲着这本书来的,可能更是冲着北京人艺来的,因为大家喜欢北京人艺,方子春这本书就是写的北京人艺。我这人有一个毛病,我喜欢书,还喜欢买书,今天下午就有专门卖书的人到我家里送书。但是我还有一个毛病,买书总比看书多,经常买完搁那,看得很少。《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这本书我早就知道,子春给了我之后,我没有连夜读,虽然没读完,但是大部分我都读了。
我跟子春,我真是看着她长大,她原来住在我们北京人艺宿舍的大院,而且我跟她的公公是莫逆之交,我跟她的爸爸是非常好的朋友。我就举一个例子,她爸爸叫方琯德,他实际上在解放前在国立剧专,他是公共地下党县委干部,我们第一次认识是在北京刚刚解放时,就在北京和平解放以后我们进城了,那时候她爸爸,还有另外几个国立剧专的同学,他们是从南方一路走过来的,北京刚刚解放我们就进来了,他们就找到我们,因为他们是搞话剧的。
方子春:50年?
蓝天野:不是,48年底,还没有开国大典,那时候我们还是文工团,所以从我们文工团,后来1949年中央戏剧学院成立,我们转成中央戏剧话剧团,也就在一起。后来我们1952年合并,建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也是在一起。这是70年以前的事,1948年到2018年。
她爸爸也写书,出身名门,陈独秀还上他们家里住过,当然他那时候年轻气盛,见到陈独秀说“叛徒”,人家陈独秀必恭必敬的,人家是名门望族的七少,但是自己投身革命学习戏剧,他是比我年长将近十岁的一个老大哥,从开始我们就一起合作。
我只举一个例子,他爸爸方琯德也写书,写了一本他的家族,因为方琯德有一个弱点,他的字实在是写的不好,不清楚,于是全书都是我夫人狄辛给抄的,才能交到出版社,要不然出版社绝对不认识。我是跟她的娘家、婆家都是好朋友,莫逆之交,所以我这确实敢说子春是我看着长大的,包括她先生宋苗,那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但是真的没有想到,我看着长大,从那么点儿,现在居然退休了吧?
方子春:我65了。得,一不留神把秘密说出来了。(笑)
蓝天野:我得写一篇感想,岁月不饶人。但是干演员这一行,要是没有点岁月的磨炼,要没有点沧桑,还真不行。但是这本书是沧桑加童真,它好像又有点经历,又还是一个北京人艺大院里的孩子的视角来写这些叔叔、阿姨,有一个事不知道应不应该在这说?
方子春:您说。
蓝天野:写北京人艺的已经不止这本书,有好多,但是这本书,第一写的内容能够让大家更了解北京人艺,更了解北京人艺的这一辈、那一辈的人,可是我感觉好像她作为北京人艺大院的孩子,对这些叔叔、阿姨,我感觉她是由衷的,觉得不写有点过不去。如果让她不是写,就是让她现在念,她肯定就是跟大家数数我的那个大院,那些叔叔、阿姨都是怎么回事,就是跟大家聊天的一本书,这里面尽管她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但确实是反映了文化品味的一本书,没有弄点趣闻轶事故意吸引读者,所以这本书真是很不容易,如果写文章不发自自己心里面的情感,当然写科学论文可能可以。今天中国剧协主席也来了,这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还有罗老师,研究古希腊戏剧是最权威的,而且他还给北京人艺导演了一出古希腊的戏,每年都在演,那是戏剧的源头。
把北京人艺写得很好,但是我想近代中国话剧有它的优势,比如北京人艺曾经飘洋过海,首先在几十年以前先到欧亚很多国家演出,我们的戏,说实在的,在国际上能够站得住脚,国际上也可以称得上是经典的、一流的,但是在中国千万不要说北京人艺就是中国最好的一个剧院、北京人艺就是中国话剧的龙头老大。因为我看到的,比如像青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大家可能有的知道,有的不一定知道,现在叫中国国家话剧院,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实验话剧院合并组成的。几十年以前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我看到又是演员又是导演的金山,他几部戏把我看愣了,我觉得北京人艺好像还没有能够超过金山的,北京人艺有焦菊隐先生,中国青艺有孙维世同志,杰出的女导演。因为有了这些,北京人艺也不是孤家寡人,全国有那么多优秀的剧院,当然就北京人艺来讲,如果再写还有很多可以写的东西。如果你在想当演员之余还有经历再写点,接着干吧。
方子春:这二老,我从第一本书到第二本书,实际上是我的大拿,我一有什么事就给他们二老打电话,跟他(罗锦鳞)那个谈得多是我干不了,跟这个(蓝天野)谈的是这个怎么写、那个怎么表现。因为什么?我有一个观点,我认为我没有资格,甚至于我不想从正面写诸位艺术家的艺术上的事,我觉得那个有专门人在写,那个是大家都知道的,我怎么样来切入这个东西,让更多人知道现在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演戏,不知道怎么去做人,这一点我很痛苦,我在这里是小辈,如果在外面我已经是老同志了,我想作为我来讲,有责任让下面的人,让学生们,让新入行的青年人,知道什么是演戏,什么是做人,这是我写这三本书一开始的初衷。
第二本书是写社会上我合作过的人,没有合作的人我没有写。我希望大家知道明星、大腕儿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人到底是什么样,那本书里有小陶虹、秦海璐等等,我接触他们,我们是怎么演戏、怎么做人的。
第三本书是因为第一本书出完以后,删减的太多了,把很多很重要的东西删了,比如把方琯德删到他们到解放区,我爸是从国统区代表这一方过来的,所以我觉得必须有第三本书。第三本书,楚尘先生提议说书名叫《一棵菜》,他从一个旁观者认为这样好,我们真的是一拍即合,因为方方面面,包括看门的大爷,每个人那时候对戏都极为重视,说今天晚上有演出,下午三点连哭的小孩都没有,所有小孩都在屋里,因为跟他们说今晚有演出谁都不许出来闹,我们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培养出来,所以我们抛了老一代的传统像现在那些人去演戏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受的教育就是这样,我觉得应该有人告诉他们演戏是应该这样的,做人是应该这样的,你不说人家怎么知道!这就是我写这几本书的一个初衷。
方子哥:大家好,我叫方子哥,是方子春的哥哥。我是北影的,是一个影视演员。但是从小我们是在话剧的氛围内长大的。子春这本书出来以后我非常感动,她用了一个独特的角度,这种角度是别人所没有的。写出来之后把我拉到当年那个离我们现在挺久远的一个时代,看了以后有很多回忆。在那个时候我还挺懵懂的,很多东西也记不起来,也糊里糊涂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上山下乡去了。子春写的这些东西,我觉得是一种传承,是一种人艺精神的传统,虽然她的角度是生活,但是这种生活是这些老艺术家们不为大家所了解的一个生活角度,而这些角度反映了这些人,什么样的性格做出什么样的事情,这些人所经历、所想、对于艺术的态度。
另外,子春在那个年代对于吸收表演艺术有渴求,子春当年是我很佩服的,是我的偶像。
方子春:想当年,不谦虚的说到哪都说这是方子春的哥哥,现在到哪都说这是方子春的妹妹(笑)。
方子哥:她后来考上空军文工团,穿着军装,一下子精神、漂亮,不像现在这么老(笑)。当时我刚从兵团回来,上山下乡刚回来,我们从小就有一颗想学表演的心,她先进入专业团体,后来我经我妹妹介绍考上了业余的北京工人话剧院,所以她在艺术上实际上是走在我前面的。
方子春:我干十年他才干,他一干就比我红(笑)。
方子哥:所以子春这本书写得让我特别感动,但是北京人艺有写不完的东西,还有一个角度我希望方子春后边的书里面能写到,就是北京人艺的“菜谱”。为什么呢?我父亲是一个美食家,我们家当年这些小保姆,从我们家走了以后回去都能开饭馆,子春也是极能做饭,做非常好的菜。另外,艺术家们都是非常聪明的人,各家都有各家的拿手菜,如果从这个角度写他们的生活文化我觉得也有意思。
蓝天野:他们的父亲方琯德绝对是一个美食家,只有一点,他自己手艺差,北京人艺除了戏剧天大以外,生活各方面的兴趣,活得都有滋有味的。
方子春:真是这样,家家都会做,家家都会吃,能把那个年代的日子过好,也不一定要比大家挣得多。
方子哥:而且子春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在院里吃饭,哪屋传出香味来,她可能就去了。
方子春:真的,各种叔叔、阿姨们对我,我在书里也写了,到夏淳家烙馅饼,基本上第一个都是我吃的,我坐在他们家门口看书,好了就吃。
方子哥:话说回来,如果谈艺龄的话,我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在人艺舞台上演戏,虽然那个角色只有一句台词,但是我们从小在这个氛围里面长大的,吸收的是这种养分、这种空气,所以她今天能写出这本书来也不是偶然的,也是经过了很多的积淀。我也不多说了,主角在这,我在这预祝方子春还能写出更多好看的人艺的书来。
方子春:真的还没有考虑这事,这个视角恐怕别人不会写,北京人艺的菜谱。时间不多,下面大家提问。
提问(谷凯):我今天来是表达敬意的,在座的罗老师、蓝天野老师,这都是父辈的国宝级的艺术家。中国的电视剧,当年收视率是37%,现在的电视剧最好的能达到2%就不错了,我的作品《马向阳下乡记》才1.9%,所以那个时候万人空巷,今天是方子春的主场,方子哥也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濮存昕我今天也是第三次见,我今天真是来表达一种敬意,我们最早也是从话剧台本来接触艺术的,我说北京王府井是一个暴发户成群的地方,但那有一个很普通、很简单的老楼,但那是一个王者,就是北京人艺。每次走到那我都要进去,我都是下午去,为什么?只有下午小书店才开。我今天来就是表达敬意,谢谢你们为中国话剧、为中国的艺术做出的这些杰出的贡献,谢谢。
读者:各位老师好,我女儿和女婿特别喜欢人艺的演出,他们给我订了5月30日的《孔子》的票,今天特意让我现场来买这本书,我就买了方老师这本书,一会儿请方老师签名。很惭愧,因为我是在外地过来给女儿看宝宝的,我对话剧看的相对少一些,因为我们那个年代看的也比较少,但是我女儿来的时候总是给我买话剧票让我看,她说一定要领略这个知识,她说我知道的太少了。我今天一来,真觉得我知道的太少了,我们那一代人,我跟方老师年龄相当,我66岁,我知道的少,我要从这本书开始了解北京人艺,谢谢各位老师。
方子春:如果大家没有问题,我们就开始签售吧。
《一棵菜》读后感(五):戏比天大
喜欢这种非常具有年代感的真实人物传记,感情真挚,句句发自肺腑。
本书是北京人艺的人物传记群像,作者方子春详细介绍了从小接触到的话剧艺术大师,但并没有写成荣誉列表,而是从一个后辈看长辈的角度,从这些艺术家人生中拿出几件寻常事和几部重要作品说起,让人既感觉到和蔼可亲又能最大限度的进入到对人艺整体的想象当中。作者对于这些人物性格的把握和描写都非常到位,而最主要的感情方面也跃然纸上,很多看似寻常的话语和家常才最显温情。
本书大部分时间都是作者回忆青少年时期与这些老艺人的家常,但是也正是这样我们才会发现就在这些寻常日子,这些老艺术家们却一丝不苟的生活着,他们对于自己的要求非常高,甚至已经快到了严苛的程度。反过来对于生活上的诸多琐事毫不挂怀,就像邻家阿爷,多数时间都是慈眉善目,对于艺术的追求与热爱生活会发现他们结合的如此完美。
书中还有很多珍贵的剧照和这些老艺术家照片,诚然其实很多人我并不了解,但是一些话剧即使没有去台下看,在网上也是看过的,比如那出非常著名的《骆驼祥子》话剧,里面虎妞的扮演者胡宗温,她在里面的表演可以说完全把人物给演活了,以至于现在一想起虎妞这个文学形象在脑海中首先出现的就是她的面容。现在配上这本书所写的剧中表演者的人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不论是对于表演者还是作品,都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有他们多经历的那些人生磨难,你会感觉正是这些挫折让他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在戏剧的舞台上都找到了真正的自己,那种感觉叫真实。
作者这种可以暖心的文笔也让本书增色不少,书里书外前前后后说的都是这些老艺术家的琐事,但是他们的形象没有损害分毫,反而增色不少,更有温度了。我就像看一出大戏,戏里这些人用自己的一生在为人民群众表演,用刻在骨子里的职业操守来为中国戏剧事业做着自己的贡献。
看本书会感觉到一股力量,会发觉北京人艺有着很强的一套文化,里面的人都在影响和被影响,那种对于表演百分之一万努力的精神就蕴含在其中,描写的没有寻常人,但最后却又处处都是寻常人,这才叫艺术家。
《一棵菜》读后感(六):一棵菜:并非平庸如白菜,而是北京人艺“镇宅之宝”
文/李岩
收到老友方子春的新作《一棵菜》,对书名稍有诧异——居然还有用这三个字做书名的?
不就是一棵菜吗?平庸如白菜乎,是不是显得直白而无韵味?
书读近半,才品出"一棵菜"这三个字的深刻含义。 "一棵菜"本是戏曲行话,说的是一场完美的演出应该给观众呈现出完整的艺术效果,就像一棵完整的菜。譬如白菜,由菜根、菜帮、菜心、菜叶等部分组成,缺一不可。在演出中,无论主角、配角,还是音乐、伴奏、舞台、美术等其他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最终达到水乳交融、天衣无缝、完美无瑕的艺术效果。
而享誉中外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镇宅之宝"便是"一棵菜精神"。
恍然有悟。恕我才疏学浅,隔行如隔山这句话,在此适用。
由此联想到一幅画、一幅字,里面有红花,有绿叶;有着墨,有留白;有诗、有画、有印,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堪称一件完整的艺术品。
纵览全书,是以方子春个人为主线,以她自己的人生亲历,向人们讲述了她与四十多位赫赫有名的人艺演员,上至大师,下至门卫的人生交集和其中的真实故事。焦菊隐、欧阳山尊、夏淳、梁菁,梅阡、田冲等等艺术家,当然也包括方子春的父亲方琯德,他们如群星闪烁,熠熠生辉,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风尘而仍然不泯,让人心生敬畏。
尤其是开篇的"焦菊隐, 我的第一位恩师"这一节说的是焦菊隐这位艺术大师,身在"文革"逆境中还帮助作者在青少年时期的成长进步,读来令人唏嘘不已,除了感慨,还有感动……
文中写道:“1975年2月,先生过世了,那间小黑屋再没有一丝生息,墨绿色漆门紧闭着,再也没人打开。每当我路过小黑屋时都会下意识望上一眼,有时木然走过,有时一阵酸楚……不管怎样,在小屋的日子我从未忘记,那里有和蔼可亲的焦大大,有我接受文化知识和艺术启蒙的泪水与笑声。”
都说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此时,我已是泪盈于睫……
我以为,人总是要感恩的。而最好、最大、最实在的感恩,是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及最大化了的人生价值来告慰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在这点上,方子春以她的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三部文学作品;以及《一个女人的史诗》、《姐姐妹妹闯北京》、《临时家庭》、《珍珠翡翠白玉汤》、《离婚》、《女人不麻烦》、《售楼小姐》、《居家男人》等代表作完美的践行于世了。
生活在信息碎片时代,但人不能像碎片一样生活。 她一定是秉持了这样的信念,会演戏、能写作、善烹调,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应该说是演员中有文笔,会写作,能做饭,烧好菜的皎皎者。她不正是在这本书中,以饱满的深情,娴熟的文笔,打捞出沉积在个人心底珍藏多年的记忆,为人们精心烹制出的一席珍馐吗?
特别提及的是她的先生宋苗,辅佐文字、摄影和出书全过程,功不可没。
码字至此,时值薄暮,举头窗外,落日衔山。金灿灿的余晖从风凰岭的山垭口照射过来,初春中的世上万物刹那间一片金黄……
天地有大美,春风能化育。致敬,那些曾在话剧舞台上给生活带来春天般美好的人艺艺术家们!
《一棵菜》读后感(七):匠人精神
《一棵菜》是一本回忆录,记录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人艺)的子弟回忆人艺老一辈艺术家们的故事。回忆者方子春成长于北京人艺的史家胡同,她的父亲是著名导演方琯德。自小她便与大院里的各位艺术家有很多的交往,有生活中的照顾,也有艺术的熏陶,老一辈艺术家的言传身教,让她受益匪浅,用她自己的话说,史家胡同是她艺术的摇篮。
书名《一棵菜》取自1952年人艺成立时从戏曲界借鉴并提出的“一棵菜精神”,寓意剧院好似一棵菜,菜根、菜心、菜叶等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为艺术奋斗。在排练话剧时,演员和编剧都会深入生活,与故事里的原型人物打成一片,在如实再现真实生活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创作。事实证明,他们的努力哺育出了璀璨的艺术之花,《龙须沟》、《茶馆》、《雷雨》等作品,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们创造了真实、深刻、丰富多样的舞台角色,反映了现实百态,生活气息浓郁,形成了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专业话剧院。在长达66年的艺术发展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已形成鲜明的演剧风格,以长期的艺术实践与美学理论的积累,在现实主义与民族化、体验与体现及再现戏剧美学的内涵上,均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创建了著名的“北京人艺演剧学派”。
老艺术家们对方子春的教导是一丝不苟的言传身教,例如焦菊隐先生在文革中被批斗,不敢与人有过多接触。但看到她备考文工团,便一对一的教授她文化课,提高她的文学素养,因为一个话剧演员必须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她小时候说话有点结巴,在中戏兼授台词课的梁菁阿姨便引导她练习朗诵,帮助她克服语言困难,打下了扎实的台词基础。她的父亲方琯德温柔开朗,总是笑眯眯的,不仅担任导演、编剧,还上台表演,不因孩子小而看轻她,会跟她请教演戏的语气等。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平易近人,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后辈子女、学子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理论和对事业的热爱与坚持。不仅如此,在生活中,他们之间的邻里情、同事爱也令人印象深刻。方子春的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不在家时,从插队处回来的她就在邻居家里吃住。那时的人们思想淳朴,有着老北京大杂院式的热闹与人情味儿。这种生活的朴实与激情同样融入了他们的作品之中。方子春的回忆带领读者走入台前幕后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更加多面立体的艺术家。
除了对于老一辈艺术家们的缅怀,她对中青年艺术骨干也进行了访谈。例如冯远征,很多普通观众如我,大多是通过《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这部电视剧认识了他。他在其中扮演的家暴男可谓是家喻户晓,成为很多人童年中害怕的一个角色。他从没有因为在外面的演戏耽误剧院的工作,正是由于剧院舞台的磨练,让他有着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精湛的演技,演活了安嘉和这个“坏人”,令人印象深刻。出于对演艺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他还参与了培养新生代演员的传帮带工作,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在北京电影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教课。他说:“艺术家不是随便说出口的,必须真的做到那儿,况且自己年龄还不到艺术家那么大。明星是炒作制造的,自己做个演员就挺好。”这种谦虚、谨慎又不放弃对专业更高追求的精神,代表了北京人艺,传承了“一棵菜”精神的精髓。
近几年,我们常常谈到“匠人精神”,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就在于修复文物的工作人员们做一事、精一行的认真态度,对手艺技术传承的努力,这就是一种“匠人精神”。“一棵菜”也是表演中的匠人精神,台前幕后的演员、舞美、道具、导游、编剧等,每一个“菜心”、“菜叶”、“菜根”通力合作,不断打磨作品,不分角色大小,不脱离实际生活,为观众呈现出多样精彩的作品。它的“匠人精神”中饱含了爱与诚,是对表演艺术的热爱,是对演艺的诚恳和对观众的坦诚,也是众志成城。书中提到,艺术好比“金字塔”,有了基石托着,才有顶尖的辉煌。而人艺就如同话剧界的金字塔,由一批批恪守“一棵菜”精神的台前幕后工作人员托举着,建成了艺术的宫殿。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种“匠人精神”放之四海而皆准,无论哪一个行业或是工作岗位,都应该具有这种精神。唯有此,我们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发现工作、生活的快乐和本身的价值。
《一棵菜》读后感(八):一棵菜的精神
北京人艺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简称,看方子春和宋苗前辈《一棵树》里的情景,不由得想起奇葩大会中侯祖辛讲述她父辈侯牧人那一代人在一个中央歌舞团那个四合院里的故事,那些我们所熟知的摇滚乐手们都是陪伴着她长大的亲人们,就如同那些陪伴着方子春前辈们长大,而又对她产生了深刻影响的著名艺人一样,一生一世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其熏染。
无论是北京人艺还是中央歌舞团,方子春和侯祖辛想告诉我们的其实就是关于他们那一代人的是如何为了信念而始终坚守着的情感,无论在多么而恶劣的情形之下,依然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此书为我们展现了焦菊隐、欧阳山尊等四十一位北京人艺的艺人是如何在风雨飘荡的年代下始终初心如一,我们可以近距离感受着殿堂级别的话剧巨匠从闪亮的光环中脱离出来,切身体会他们在舞台背后苦淡甘甜、悲欢离合,在安静的环境下,平静下心来翻看这本书,如哆啦A梦的穿越时光机去看看大师们那些时而动人心弦的悲凉,时而树影婆娑的温柔,时而坚韧如铁的品格,听他们在缓慢的时光里讲述着爱、艺术、人生等等方面的看法和感悟。也许很多的艺人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熟悉,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有那么一个人的存在,曲终人会散,但是他们所留下的精神和艺术却会永远永远的历久弥新。
作者方子春是安徽人,但却从小在北京长大,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到北京女生特有的大气和爽朗的劲。而宋苗和她是从小青梅竹马长大的伙伴,他们同是北京人艺的挚友的孩子,正因为有这样的相知相识,他们才得以携手一生互相扶持,他们用文字来为我们再现他们童年的回忆,岁月的无情也使得他们的头发染上了一丝丝雪白的痕迹。但他们仍旧怀着一颗致诚和感恩的心态,历时六年去探访那些我们熟知或是不熟知的大师们,没有附庸风雅的华丽又跌宕起伏的情感,有的只是缓缓流淌的清流荡起心中的涟漪和波浪的真情流露。
如今的社会太过浮躁,无论是演员作家等等,大家关于艺术的东西已然没有过去那么的精雕细琢,木心的《从前慢》里有句话说: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今的人房子车子的物质生活让我们不得不再快一点,两条腿不够,四只轮子也依然赶不上别人的步伐,日以继夜的疲于奔命,一旦慢下来,我们就会离幸福的安乐梦想越来越遥远,很多很多的东西,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是在一层层精美华丽的霓虹灯下是那么的遥远又梦幻,不及时抓住就会如泡沫般消散无踪。大家越来越不关注“人”,吃的可以假,用的可以假,眼睛看的也都是假的。
但是北京人艺不一样,焦菊隐先生说:人艺就像一棵菜,无论导演、演员、还是幕后都像菜心、菜叶、菜帮一样围绕着艺术这个根,他们缺一不可。
他们都是尊重观众尊重表演本真的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缺少的正是这样的精神,无论是话剧还是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我们所面临的除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更缺少的是一份认真的态度。
在网上找到的其他作者整理的北京人艺的话剧资源,在这里也分享给感兴趣的你^_^
来自朋友圈,不知作者1.窝头会馆:http://t.cn/R7YA1WE
2.原野:http://t.cn/RGXeJ9U
3.家:http://t.cn/RJviJpC
4.虎符:http://t.cn/RqRzuFH
5.咸亨酒店:http://t.cn/RyRtBtO
6.赵氏孤儿:http://t.cn/RGa3alp
7.茶馆:http://t.cn/RqRzuFR
8.天下第一楼:http://t.cn/RGXsoRj
9.李白:http://t.cn/RqRzuFQ
10.白鹿原:http://t.cn/R8vPauT
11.阮玲玉:http://t.cn/R8vPauY
12.骆驼祥子:http://t.cn/R8vPauQ
13.雷雨:http://t.cn/R8vPau8
14.万家灯火:http://t.cn/R8vPaul
15.小井胡同:http://t.cn/R8vPauj
16.屠夫:http://t.cn/R8vPauW
17.刺客:http://t.cn/RTxCMpT
18.知己:http://t.cn/R8vPauR
19.推销员之死:http://t.cn/R8vPauH
20.北京人:http://t.cn/R8vPa3v
21.北京大爷:http://t.cn/R8vPaBb
22.情痴:http://t.cn/R8vPaBq
23.红白喜事:http://t.cn/R8vPaBf
24.合同婚姻:http://t.cn/R8vPaB5
25.北街南院:http://t.cn/R04livw
26.哗变:http://t.cn/R8vPaBI
27.甲子园:http://t.cn/R8vPaBM
28.日出:http://t.cn/R8vPaBc
《一棵菜》读后感(九):值得尊敬的艺术与人
其实距离我收到书已经很久了,可我却迟迟没有翻开这本书。不是因为没兴趣,而是我总想在忙乱的生活中找到一个完整的时间安静又畅快地走进那些北京人艺的生活。这本书,不适合那么草草读过,那么多值得尊敬的老艺术家和经典的戏剧作品,总归要用我认为尊重的方式,了解并沉浸其中。
书特别厚,深红色的书封上简单地印着书名和作者,不大肆标榜,朴素却庄重得如同书里介绍的每一个人、每一部作品。我就是怀着这样的感受细细翻阅这本书的,作者的描述亲切得像是每一个老艺术家就坐在我的眼前,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透着淡淡的时代感在我面前生动呈现。这就是一部活跃在纸上的纪录片。
之前一直不懂为何书名要取为《一棵菜》,看过书后才知道这是焦菊隐先生1952年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从中国戏曲界借鉴并提出的“一棵菜精神”。
“一棵菜”这个提法原本是京剧里的,京剧原来角儿就是角儿,上场各唱各的,别的什么都不管。后来提出,演出要像一棵菜,有叶有心。焦菊隐借用了这句话,把它作为人艺精神。北京人艺是一个善于向他人学习的单位,包括排练厅里那大大的四个字:戏比天大。面对舞台,面对戏剧,那些为戏而辛勤工作的导演、演员、舞美灯光服化道的师傅们还有前后台的工作人员,他们能放下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包括生死、个人恩怨与病痛。剧院好似一棵菜,菜根、菜心、菜叶、菜帮紧紧团结在一起,不分主次,共同为了艺术而奋斗。
书中介绍的每一位都为艺术献身了自己的一切,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郑榕先生和吴桂芩先生。郑榕先生今年已94岁高龄,可他心中还想着戏,他说:“到时候,我要去演,就演个坐轮椅的,我虽然腿不行了,但脑子没问题…...”“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干到人生的尽头,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对于吴桂芩,拜访者方子春说:“叔叔这一生能上能下,工作时在舞台上光彩夺目,退休以后演得少了,就要活得平平凡凡、有滋有味。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戏,作为演员的吴桂苓一生比别人多演很多戏,而演得最好的一出,就是台下这出吧。”不禁肃然起敬。
这本书让处于编剧入门期的我,对戏剧艺术、对舞台作品、对人艺精神都有了深刻的感触。正如作者所说,何为人生的成功:“只要没虚度年华,做着自己喜欢的事,退休之后可以继续工作,这就算成功。”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认真对待每一出戏,写好每一句台词,认真构筑每一部剧本,尊重并热爱艺术,这也是对人生的尊重吧。
向艺术致敬。
《一棵菜》读后感(十):“老戏骨”的艺术人生
在中国当代文艺舞台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北京人艺艺术家,他们身上集中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执着追求、以艺术为生命的高贵品格和不计名利、忘我奉献的高尚人格。
方子春的《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以北京人艺子弟的视角,以北京人艺老一辈的文艺名家为主要对象,通过作者与这些名家的故事和回忆,展现了北京人艺的艺术殿堂里一个个鲜活的文艺名家的艺术风范和人格魅力,展现了一代中国文艺家对艺术的执着和献身精神。
在这本书里,作者以亲历者、经历着的视角展现了焦菊隐、欧阳山尊、吴刚、濮存昕等四十一位“人艺人”的艺术人生。其中有殿堂级的话剧巨人,也有家喻户晓的“老戏骨”。你不仅会遇到许多熟悉的演员,也将一窥他们在舞台背后的悲欢离合。
要理解这些文艺名家的艺术品格,必须要理解作者为何将本书的题目记作“一棵菜”。在本书《蓝天野 我石天琢》一文中,作者深情回忆了艺术名家蓝天野的文艺故事,也谈到了北京人艺承上启下、执着追求的精神的总结:“一棵菜”这个提法原本是京剧里的,京剧原来角儿就是角儿,上台各唱各的,别的什么都不管。后来提出,演出要像一棵菜,有叶有心。焦菊隐先生借用了这句话,把它作为人艺精神。这便是“一棵菜”精神,也是北京人艺的精神,它激励着一代代人艺人在艺术的道路上团结协作。
对于另一位文艺名家焦菊隐,他在经历了“文革”批斗之后,为了不牵连方子春及其家人,他告诉方子春不要再来找他。后来,方子春在经历了下乡的锻炼,一心想通过艺考返回城里的愿望屡遭失败后,她变得很灰心。这时候焦菊隐老先生对她说过一段话,给人非常深刻的启迪,他对方子春说:“可不能这么想,你千万要有信心,记住,机会是均等的。只有你负机会,没有机会负你。你想想,如果有一天让你演一个角色,你却说不好台词、抬不起腿,眼看着别人演了,你能说没给你机会吗?那是你自己放过去的。不要说自己不是命运的宠儿,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你还年轻啊,一定要学习!我也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吧,我眼睛得了视网膜脱落,可我现在还在自学德语,为什么呢?不进则退,人活着就要学,艺多不压身嘛……”作者在焦先生的劝解下渐渐平静了下来,重新调整自己,终于获得了返程学习的机会。
的确,这一段话,比单纯的劝人学习、重拾自信的说教要生动得多。这段话,既体现了焦先生丰富的人生阅历,也体现了对后辈的关怀,更体现了老一辈艺术家的执着追求。
北京人艺,这座经历了65年风霜,不减生机的剧院,至今依然保持专业精神与谦卑之心,不断向观众输送着新鲜的艺术养分。
本书本书不仅是中国话剧史最鲜活的注脚,展现了北京人艺65年里那些知名、长盛不衰的经典剧目与不为人知的创作故事;更是一本艺术大师留给后辈的甘苦谈,每一位大师几乎都倾囊相授,讲述他们心底对艺术与人生,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