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盖普眼中的世界》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盖普眼中的世界》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盖普眼中的世界》是一本由[美] 约翰·欧文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6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盖普眼中的世界》读后感(一):原生家庭的好与坏,其实在于母亲是否足够强大

身为一名大适婚大龄落单青年,耳朵塞满了各路好友亲朋的催婚攻击,放眼大街上是牵手的情侣和惹眼的伴侣,朋友圈是晒娃狂魔们和花式秀恩爱的不变主场,即便我坚信“只有该结婚了的感情,没有该结婚了的年龄”而装作波澜不惊,但我的心却着实已经惶恐不淡定,于是我便转投精神食粮寻找一杯精神食量,在熊猫君的巨力推荐之下,我读到了这本《盖普眼中的世界》。这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盖普的人生成长轨迹,在这其中,盖普的单亲妈妈可以说对于他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相当巨大的影响,读了盖普的一辈子,我却得到了相当一些关于婚恋家庭的启示,促使我着手修正一番我自己的三观。

这本是一本贯穿了盖普一生的厚厚的故事,而读这样的书也一点都不感觉到累,没有骇人听闻的转折点和急转直下的惊人剧情与情节,可时而不时流露在故事各个角落里的幽默和字里行间中透出的通达和智慧,让人很是享受这样的烦人生活中的诸般种种以及与之对应的人生智慧。

就是这么一个不急不躁的故事,通过作者的娓娓道来,让我读之,恍然有种在观赏上世纪九十年代央视引进欧美经典译制片那种错觉,《盖普眼中的世界》没有激烈刺激的大场面,但却有着细腻柔和的画风;没有动荡曲折的人物命运,但却有着真实入微的生活体验;没有一本正经的痛说革命家史和严肃的说教,但却有风趣幽默的讲述和点到即止的讽刺搞笑。正是阅读这样一个虚构出来的平凡人的一生,我get到了我自己认为很有用的点。

现在被逼婚的我,正好像一个手拿锤子站在十字路口的人,看着这个世界反复什么都是钉子。因此,我读完这本书,我最有感触的便是影响盖普最多的他的原生家庭。当然,盖普作为一个“一击即中”的奇迹男孩,他从来到人世也完全出自他母亲的一念之差,也正是这样的强大母亲,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将盖普养育起来,相依为命的经历,把母亲的性格深深烙印在盖普的生命中。书中这对母子的例子我认为正是说明了一个家庭是否幸福,相当大的程度要取决于母亲是否足够强大。正如书中史第林家族玛姬的“煮肥肉”老公斯图尔特和玛姬,他们家里的四个孩子教育的失败一方面要归罪于肥猪渣男父亲以及很多其他原因,但和盖普家相比,教育的原罪在于母亲对孩子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读完全书的前半部分之后,我认为,其实本书塑造最成功的人物便是盖普这古怪又异常强大的母亲。

《盖普眼中的世界》降低了我对于,熊猫君关于推荐欧美畅销书作家华而不实这一贯风格的质疑,因为这个故事确实有趣。

《盖普眼中的世界》读后感(二):盖普和海伦——彼此深爱却双双出轨的饮食男女

世上,多的是饮食男女,一边相爱,一边出轨。

相爱不妨碍被情欲所困出轨,出轨不妨碍继续深爱自己喜欢的人。这样的悖论,放以前我一定嗤之以鼻。而如今,我只会一边嗤之以鼻,一边承认它确实存在。毕竟,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上,多的是不符合逻辑、不符合常理的事情。

盖普和海伦的感情,复杂地格外真实。最初,跟大多数情侣一样,盖普为了追到海伦,也是无所不能。

相爱的恋人终于结婚,似乎是恋情的幸福结尾,却只是婚姻的平常开始。

在很多人眼里,盖普无疑是完美男人。他拼命赚钱,总觉得钱可以让他和家人过上好的人生,不用被这个糟糕的世界虐待。他还承担着家务活儿,煮饭带娃。

面对拉尔夫太太的主动诱惑,他动了情欲,却没动感情,仍然保持了对妻子的忠诚。

可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欲,虽然事后会对妻子心怀愧疚,却仍然一再地跟其他女人偷情。

而海伦,似乎从头到尾都爱着盖普,却因为觉得没得到丈夫足够多的关注,有些赌气地跟喜欢自己的学生偷情。

难怪欧文在书中调侃爱情:

“很多伴侣住在一起以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一些伴侣从来没发现这一点,另外的人结了婚,不爱对方的觉悟,总是在他们生命中尴尬的时刻到来。”

不得不说,欧文的文字,确实有一种魔力。两个人彼此深爱,却双双出轨。这样的剧情,说起来让三观很正的我很不适应。可诡异的是,读《盖普眼中的世界》时,我竟然丝毫没有感觉到不适。从头到尾都跟着剧情飞快地读,总觉得一切都很真实,都在情理之中。

人年轻的时候,都容易信奉非黑即白,觉得相爱的人一定不会出轨,出轨的人一定滥情。等慢慢经历一些岁月的磨砺,看到的感情的复杂、人生的复杂,不敢再轻易评判别人的人生

给别人定一个“渣男”“渣女”的标签,太容易。难的是说话之前思考一下,不轻易否定别人的人生

《盖普眼中的世界》读后感(三):在花园草坪上,寻找撒了满地的“青豌豆”

就像腰封上非常约翰·沃尔夫(小说中盖普的好友及其作品的出版商)的文字:“读欧文的书会上瘾,他的读者都变成了瘾君子。——村上春树”。

的确,《盖普眼中的世界》让人爱不释手。由于工作关系,阅读时间被压缩得极为紧张,仍然通宵达旦地在这部606页的书里寻找那个如丝绒般摊开的世界——盖普眼中的世界——埋伏于小说莽原中真实的世界。

“寻找”,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在刚刚翻过的花园草坪上,俯下身去捡拾不小心弄撒的青豌豆,一个看似机械、略显繁重的工作。阅读这部作品,的确有这样的感觉。毕竟除了浩繁的字数,这部类似传记的小说里其实包含了三个故事:《盖普眼中的世界》《格里尔帕策民宿》以及《本森哈沃眼中的世界》。

“盖普的世界”无疑贯穿全篇,然而作为一个作家书中的“作家”,盖普在他的世界里同样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格里尔帕策民宿里发生的故事和警探本森哈沃身上发生的故事,由约翰·欧文设想,通过T.S.盖普的手,以同样精彩的小说姿态呈现在读者眼前。因此阅读这部长篇小说的同时,事实上还能读到两篇穿杂其中的短篇小说。

这是个非同一般的体验,而这体验带来的,很显然是在草坪上找青豌豆的“小麻烦”。

三个故事虽然融在同一本书中,却透露着三种完全不同的氛围:格里尔帕策民宿有着悲凉的结局,也藏着瑰丽浪漫的想象;警探本森哈沃在偏离轨道的固执中,连同同样偏离轨道的斯坦迪什先生携手创造的悲剧让人震惊且反感;至于盖普,他的故事要复杂得多,但既不瑰丽传奇,也没有老本森哈沃和斯坦迪什先生的怪诞。当这三种全然不同的氛围以巧妙的章节切分融合在一起时,你很难在一瞬间明白作者想要输出的理念。

究竟是世态炎凉、无人理解的悲哀,是以暴制暴来掩盖内心脆弱的可笑,还是其他……就像草坪上的青豌豆,如果不俯下身、拨开繁茂的草丛去寻觅,很难发现它们。而寻找青豌豆的工作,除了理清思路,也带来了少有的沉浸书中的快意。

约翰·沃尔夫的“畅销书检测机”吉尔西·斯洛珀女士以“这书感觉太真实了”,以至于无论故事是否“怪异变态”也能让人一口气读完来评价《本森哈沃眼中的世界》。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盖普眼中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幸福和痛苦会在不经意间交迭,生的希望和死的苦难会在转瞬代换。几乎没有什么是预计好的,因为生活从来不会事先准备好1-3分钟的震撼预告,它只会在下一个路口以各种姿态静候着,等待被命运俘获的人上门领难,或是求得福音。

谁能清楚明白地说出生活是什么呢?但又有谁不是一直在琳琅满目的“生活体现”里寻找它的本质?

谁又能清楚明白地说出《盖普眼中的世界》是什么呢?但又有谁不是一直在这片莽原中寻找作品的真相?

当两者以“青豌豆”画上等号时,文字如同具备了活力,串联成蛇,沿着纸页、手指、腕部……一直攀上心口,让读者在书外清晰体会到书中的酸甜苦辣。

T.S.盖普的小说试图“让每个人都永远活下去,连最后死掉的人物在内。让他们活着,最重要”。约翰·欧文的小说也试图让书中每一个人物永远活下去,当他们在铅字间走过自己的一生,无论最终是生是死,让故事付梓时,已经延长了他们的寿命。

而最重要的,是生活中那些“末期病人”,他们很少能通过某种作品长存,却能通过生人的记忆久居世间。这一颗不朽的豌豆,在生活的处处生根发芽,如今透过盖普的眼睛,将叶脉上流动的光斑投射给了每一个读者。

《盖普眼中的世界》读后感(四):跨文化交际视角:一个只能发生在美国的故事

“读客外国小说文库”中的这本《盖普眼中的世界》,是一部相当有“分量”的小说。其分量,不仅在于块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正文便有606页,厚度远超一枚一元硬币直径。其厚重,更体现在故事情节上。作者虽然刻意用平淡的笔触,去描述盖普及其母亲为代表的这个家庭一角,但仍掩饰不住这部作品中典型的美式个人英雄主义内核。

集体主义文化下的读者,理解起盖普,也会会有难度,更别提是否要学习它的人生态度。何为个人主义?何为美国精神?尤其是封面上,用次于标题的字号,在标题下写着导语: 我不知道人生是什么,但我就是想要更好的人生! 看起来相当过瘾,但却有一种漫无目的的贪婪和散漫感。也只有阅读完这本书,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才能真实的感受盖普一家的故事。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郝夫斯特将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定义为“人们关心群体成员和群体目标(集体主义)或者自己和个人目标的程度(个体主义)”。

他的研究发现,美国人在个体主义上得分最高(92/100),居全世界之冠;而有中华文化背景的群体如新加坡人,中国香港人,中国台湾人(第一次研究中没有包括中国内地,因为那时在中国尚未设立分支机构)在个体主义上得分则很低(29/100)。

盖普从出生就没有父亲,因为盖普的妈妈选择了与众不同的人生:“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一个人住,我想要一个孩子,但我不想为此和别人分享我的身体或人生。” 珍妮-菲尔茨在第一章是主角。她考上大学,却发现大学不如自己想象,就退学读了与家族地位极不相符的卫校。她做了护士,却拒绝成为男人的附庸。她的美,“是偏男孩子气的”。她的价值观常与母亲兄长相悖。她怀上盖普养育盖普的方式也与众不同。

“我母亲”,盖普写道,“是一匹孤狼”。

蔡安迪斯(Triandis)从事心理学研究,以关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跨文化研究闻名。他认为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不是一个维度的概念,也不是两个维度的概念,而是一个文化综合体,包括许多方面。此外,他将这个概念降到个体层面。

个体主义将自己看成独立的个体,可以脱离他人而存在,而且作为独特的个体,应该与众不同。具有独立自我的人希望自己与众不同,越有个性特点,越值得骄傲;集体主义者则把自己看成群体中的一员,与他人有相互依赖的关系,不能脱离他人而存在。具有互赖自我的个体则希望自己融入群体,被大家接受。在个体主义社会,人首先想到的怎么做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和需求,而不是别人的。人首先为自己活着,做任何事都得让自己觉得合适和自然,因为最终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盖普一生都在迷茫,找寻个人存在的意义以及所谓的“更好的人生”。他是个不太有名的作家,每天生活简单,还会陷入写不下去的痛苦。听起来事业一般,而生活呢,也是普普通通,同妻子之外的女人暧昧,妻子海伦也出轨,直到戏剧性的撞车一幕,他们搬了家,继续生活。

读完这个故事,因为自己的专业特性,总是很容易联想到书中所体现的价值观,以及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对比。理论上讲,中西文化各有千秋,但现在适逢互联网还是有不少人鼓吹个人主义的一些价值观,以及中国留学群体的增多,都让我觉得中国其实是在新一轮的西化。放在以前,这个人说,“我要做与众不同的人!”是显得很奇怪的,因为中国文化里最卓越的人是能够满足许多人需要、最好让所有人满意的人。但现在如果说这话,好像也不是很过分。

就我而言,也是更偏向与西方文化的,因为究其根本,从小所受教育是“你要跟别人不一样”。但作为一个根植于中国的青年,看到盖普的一生缩影,内心也会被那种平稳的人生而吸引。因此,上了这么多节文化课,让我去评价盖普和他的母亲,我还是倾向于认为有点极端,即使我是再西化的思维。也许可以追寻自由,可以追求与众不同,但是仍需一定的理性和规划,不必以如此惨烈的代价。尤其撞车一幕,我读得毛骨悚然。

关于这种冲突,盖普的人生和中国人认为理想的人生的冲突,中西文化的冲突此处容许我写下我的一段座右铭以共勉:警惕不要急于寻求一套价值模式,并与之相对应,寻求“自我贴标签”。比如不是“我是某类人(中国人/学生/知识分子/女人…)所以应如何”,而是,我可以选择安身立命的价值体系,不是分界明显的“西式”或“中式”,也不是作为中国人千百年来如此、我也理应如此,而是建立自我赞同并愿意全面践行的个人准则。

《盖普眼中的世界》读后感(五):每个人都是末期病人

约翰·欧文的作品真的很神奇,不管是《独居的一年》还是《盖普眼中的世界》,明明都有600页左右,却能很快读完,一气呵成。不得不说欧文的文笔很细致,也很通俗,没有过多华丽的描写,给人很真实的感觉,很生活化。同时也兼具美国人的幽默,阅读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就笑出声。我认为他对人性及人心理的描写尤其精彩,他往往能抓住人脑中最细微的想法,能踏足人心中最隐秘的角落,敏感而细腻,欧文完美的把握住了那些易被常人忽略的心理及行为,并将这些人类特质融入他的作品,描绘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可以说欧文用最简单的文字,最平实的叙事,为读者呈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生,讲述了最发人深省的道理。

这本《盖普眼中的世界》主要描写了盖普的一生,他顶着许多的头衔努力生活着,比如儿子、作家、丈夫,父亲等等,正如我们普通人一样。事业、爱情、家庭,有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幸福,有事业有成的喜悦,有密会情人的紧张,有言语不合的愤怒,也有痛失所爱的悲伤,这是个饱含了人生百味的故事。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令人心痛的情节是盖普一家的车祸。这位敏感而又骄傲的父亲失去了他的二儿子,还令大儿子失去了一只眼睛。盖普总是那么小心翼翼的爱护着他的孩子们,注意着过往车辆的车速,甚至会为此追着车辆跑出几条街,而讽刺的是最终他全家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就源于车祸。他和妻子海伦之间推卸责任没人愿意修理变速杆,双方情感上的背叛,盖普性格上的自大,一系列的变故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导致盖普和海伦余生都在痛苦、后悔。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很难过,我是强忍着眼泪和痛苦看下去的,即使是最平铺直叙的描写,也令我的心痛得皱成一团。盖普感性而海伦理性,两人的生活有性格互补的融合,也有差异导致的不和,正应和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家庭,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理解他人,更多的包容他人,从而尽量避免一些让我们追悔莫及的事件。盖普的一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末期病人”。像盖普的人生一样,也许生活中有无足轻重的失误,有无法挽回的过错,有令人心痛的背叛,有难以抵抗的诱惑,有突如其来的离别,我们依然要珍惜每一天,认真活过每一天,充满能量的面对每一天,因为仍有那么多要去爱的人,那么多需要被爱的人,那么多爱你的人在前方等待你。

《盖普眼中的世界》读后感(六):回到原点

人们常说落叶归根,他的一生平凡又丰富多彩,兜兜转转,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史第林学校。《盖普眼中的世界》的T.S.盖普用他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现实的社会,充满着人性的暴力,疯狂,脆弱,但同时也充满爱,坚持,正能量。

作者约翰?欧文,当代美国著名的作家,从1968年发表《将熊释放》至今,已有十多部小说问世,代表作《盖普眼中的世界》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苹果酒屋法则》、《新罕布什尔旅馆》等。本书主要通过讲述T.S.盖普的人生,母亲珍妮?菲尔兹的故事等描绘一个现实的社会,卷入关于女权主义的政治运动,发现人性的弱点。T.S.盖普和母亲都死于社会带来的暴力之中。

《盖普眼中的世界》在内容上分为两个主线,第一个主线,珍妮?菲尔兹,盖普的母亲,本是一位富家女,拥有很好的家庭背景,却依然绝然地放弃了,成为一名护士,不管别人的闲言碎语,演绎出了自己的人生。她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部书,而这本书成为女权主义的经典作品,虽然它不是珍妮的本意,但这也使珍妮的未来导向了女权运动,最终被刺杀。第二主线,盖普的人生。盖普的出生带有神秘的色彩,珍妮独自养大,珍妮带给他正确地未来,练习摔跤和成为作家。盖普的短暂人生中,平凡又丰富多彩,珍妮陪他去欧洲,拯救过被侵犯的女孩,汽车事故让他失去了年幼的儿子,婚姻中的相互背叛,对写作的执着等等,一个个平凡的故事都展示着现实的残酷,珍妮离世后,他也被迫卷入了女权主义中。

在写作上,约翰?欧文有着独特的风格。书中带有着作者的自传性色彩,他曾经是两年的摔跤手正与主人公的经历相符。在故事中,真实与幻想相结合,作者详细地描述了盖普的维也纳生活,这也是盖普第一部小说的题材,在现实中其实也是对作者创作的一个过程。故事情节能感动人,有感染力,是真实与虚幻相结合,营造了现实的气氛。

《盖普眼中的世界》充满着人性的暴力、脆弱,盖普在公园遇到了被侵犯的十岁的女孩,看到了真正被剪掉舌头的艾伦?詹姆斯,母亲被仇视女权主义者刺杀,而他自己也被艾伦?詹姆斯协会成员枪杀而死。同时,也有着充满正能量的萝内塔,她是一位变性人,盖普和海伦夫妇一生的挚友,支持着女权主义,管理菲尔兹基金会,同时影响着邓肯?盖普的未来,使邓肯有着幸福的人生

书中有一幕让我感动,在珍妮活着时作者没有特意描述盖普对母亲的爱,而当她离开时,他会为了母亲的葬礼,参加女权集会,装扮成女人。这样一个细节让我发现盖普对母亲无限的爱,尊敬,珍妮的离世让盖普迷茫。他和珍妮都被埋在了史第林学校,回到了他们最初的原点。

《盖普眼中的世界》读后感(七):穿梭在“底蛤蟆”的世界里

读完《盖普眼中的世界》的时候,夏天到了。

上小学的时候很害怕夏天,因为夏天一到,癞蛤蟆就成堆出现了。这种奇怪的生物不仅长相丑陋,更喜欢躲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看一眼就是一身的鸡皮疙瘩。所以,我通常的做法是:一溜烟跑开。

欧文眼中的蛤蟆,似乎也同样是具备了某种隐喻式的表征。在他的笔下,“潜伏在海岸边,伺机把他往下吸,拖进海里,这可怕的‘底蛤蟆’”。这种日常中无处不在的底流,一并裹挟着日常中的焦灼、恐慌、对峙和所有出其不意的噩兆,不仅终于卷走了对于盖普及其家人具有重大意义的艾伦.詹姆斯,也卷走了盖普和他身边的人。

每当日子过得顺畅,就会有“底蛤蟆”伺机而动。这种压力不仅伴随着成长,也伴随着无时无刻的身份确认。正如小说中说的那样:“她著名的祖母珍妮·菲尔兹曾经认为,每个人无非是‘外伤’‘重要器官’‘不在场的人’和‘死定了的人’。在盖普眼中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末期病人。”

不同于欧文的迷弟村上春树,写出了《青蛙君旧东京》,在蛤蟆的世界里似乎没有那么多的奇迹。盖普出生在一个没有父亲的家庭,母亲珍妮不相信传统的教育和世俗传统,无法接受正常婚姻生活的她独自抚养盖普长大。终其一生,盖普只会做两件事:摔跤和写作。他在摔跤馆认识了海伦,并因此写成了他一生最爱的作品《格利尔帕策民宿》,但在婚后两人依然为爱和情欲所困。作品无法获得真正的认可,家庭关系的紧张使其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低劣作品意外大卖后又经历了母亲的去世、社会运动的纷争。终于有天,他再也找不到更多的写作热情,回到了摔跤馆,直至死在这里。

这是一个关于所有人现代性困境的故事,一个盖普式肥皂剧般的泡沫人生。直到盖普遇见属于自己的那只“底蛤蟆”,直到发生枪响的前十秒,我想他都无法准确描述出自己究竟想过一种怎样的人生。他用一只脚行走,再用一只脚解答,将生活中渗透出来的煎熬还给生活,也将生活中获得的快乐还给生活,然后再拼尽全力地面对下一个难题。

“我不知道人生是什么,但我就是想要更好的人生!”尽管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并不是拼尽全力,尽管在大多数的时候仍然会变得不知所措,但在盖普的眼里,人人都必须充满能量。事实上,就算是充满能量地过活,你仍然不知道答案究竟会在哪里,你仍然会把生活或成一档毫无趣味可言的肥皂剧。甚至,到头来我们还是不知道,人生究竟是什么。

但至少还是为了生活的真相,努力探求过了。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失败者们也有了著书立传的可能性。

我们从来都是在探求人生的正确模式,但面对无数可能性的时候,社会和社会中蕴藏的速度力量正在取消我们本能够承认的人生的复杂性。我们会习惯地从一种喧闹中逃离到另一种喧闹中,被书中的那些“底蛤蟆”们所吸附——那些人潮中暗藏危机的厄运先知。版图连着版图,城市连接着城市,人连接着人,所以人成为了集体中的人,一种生物学层面不加分别的总称,一种DNA的高度浓缩。在这个世界暗藏的巨大漩涡中,我们用一种粗俗逃离另一种粗俗,用一种争吵逃离另一种争吵,我们在和平庸作斗争,用寻欢作乐和自命不凡反抗庸碌的本质,最终成为了某种程度上高度标签化的集合。

毫无以为,我们穿梭在一个个“底蛤蟆”的世界里,在精疲力竭的同时也失去了真正探求的视角和决心。总会有一个令人感到害怕的命题:当我们日复一日跟随着自以为是的潮流,到最终完成的版本真的会是令自己欣喜的版本吗?

如果不是呢?

如果终其一生才发现,得到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呢?

释然吧,放下我执吧。有人会这么说。

可若是从最开始就放不下,甚至从最开始的每一步都想活得透彻和明白呢?

那么就像是盖普那样,每个人都得活成一个末期病人。

然后成为一个有救的病人。

终于有一天,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

《盖普眼中的世界》读后感(八):生命是场有去无回的旅程,愿你一路向好

前几天回家奔丧,看着爷爷躺在狭小的棺材里,我不禁遗憾丛生。想起了今年春节那会,他要我买插座、鞋子、衣服,而我一直心不在焉的敷衍,直到爷爷去世后,他都再也没有机会穿上我买的鞋子。刹那间,与爷爷相关的过往画面一一浮现了出来,脑海里装满了回忆。

我突然想到了《盖普眼中的世界》里的一段话,生命,很可惜不是精心布局的老派小说,而是在该走的走了以后就突然结束,留下来的只是回忆。

说的多有道理,爷爷走的那么猝不及防,仓促到我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应对。在爷爷住过的屋子里走上一圈,看到他睡过的床、坐过的石凳、躺过的椅子,此刻都是物是人非,无论如何,所有的懊悔都只能由回忆充斥。再仔细想想,爷爷是用自己逝去的生命为我上了一堂刻苦铭心的课,要好好告别,好好爱亲人,如果还有精力,好好爱别人。

《盖普眼中的世界》是美国作家约翰·欧文的作品。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盖普的男人一生的故事。小说时间与空间跨度都十分场面恢弘,页数长达606页。贯穿盖普一生的是他的事业、亲情、爱情与友情,作者用盖普的视角,来讲述人生与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欧文由于未出生前父母离异,6岁时母亲再婚从而有了养父,他从未见过亲生父亲,也从未萌生过寻找的意图。因此,欧文在大部分的作品题材中都描绘了父母的缺席。在《盖普眼中的世界》一书中也不例外,盖普未出生时他的父亲便已经死去。

很多人将这本书认同为女性主义小说,里边有不在意世俗观念,挑战传统婚姻的盖普的母亲珍妮,作者这样介绍珍妮,“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一个人住,我想要一个孩子,但我不想为此和别人分享我的身体或人生”。因此,珍妮这个敢于打破权威,敢为自己而活的女性,成为了女性主义的代名词。她给予了书中诸多女性敢于追梦的勇气,也尽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女人。

作为一个护士,珍妮用自己的悉心呵护,帮助那些受伤的病人得到温柔的照顾;作为一个母亲,她用自己的方式养育盖普,给予他一切想要的自由,包括出钱要盖普摸索性爱与情欲;作为一个撰写了自身自传的作者,她用离经叛道的文风,鼓励在战争中失去了丈夫的妻子,赞美独身,告诉她们独身有多幸运。

盖普从一开始的困惑,不理解,到最后认同母亲珍妮的做法,甚至最后也在助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正好顺应了书本卷首语的话,我不知道人生究竟是什么,但我就是想要更好的人生

总的来说,就文章的句子而言,欧文的文字是幽默搞笑的,总有些特别形象的比喻,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就文章的中心思想而言,透过盖普的一生,揭示人生的活法。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人的一生,有的很短,有的很长,一帆风顺也好,历经磨难也罢,活着已经难能可贵,我们更要咬紧牙关,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滋味。

《盖普眼中的世界》读后感(九):作家写作家的好处

一前收到了这本重新出版的欧文的书,在五一假期来回北戴河的火车上读了一大半,还剩下五分之一,回到家顾不上旅途的疲惫,窝在床上把剩下的看完了。不禁大呼过瘾,就跟吃了一顿大餐一样,脑子里填的饱饱的,眼前似乎晃动着书里面的各种情节。

又是作家写作家:跟读客前一阵子最新再版的欧文的《独居的一年》一样,这本书的主角也是作家,但上次是一家子都是作家,这次是只是一个作家。作家写作家的一个好处是,连环套、案中案,可以借自己塑造的人物再去讲一个故事。本书即是如此,书中有两章完全是男主角盖普的一个短篇小说。恕我愚笨,没有很读懂这个小说的寓意,大概似乎好像是有一定的暗喻在里面的,我喜欢这种风格,村上春树有很多这样的作品,但是我不喜欢去深挖里面的暗喻,因为太愚钝了。好处还有可以借书中人之手,再编一些与本书无关的故事放在里面,或者展示一下自己的技巧。这本书里欧文就把自己的编故事的高水平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主角盖普给自己孩子讲的那个狗报复猫的故事,简直太厉害了。我真希望自己能有欧文的1%的编故事的能力,就满足了。他可以随意的任性的改变故事的要素,而真实性丝毫不受影响,甚至会让你觉得更真实。

而且最搞笑的是可以借书中书评家的角色,来对书评家进行尽情的嘲讽,同时还可以借读者来信,来对读者进行一定的暗示和教育。这本书里就有各种各样的搞笑的书评,还有特别好玩的回复读者的信。

情节和《独居的一年》相似:两本书内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都是写作家的,而且一家子都是作家;主角一家的孩子都是遭遇了车祸,都有死亡;都有去欧洲红灯区的经历;主角的出轨等等。但是读起来确完全没有重复的感觉,因为故事在框架上不一样,这就不得不佩服欧文的功力了。

欧文写作的特点:欧文的书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提前剧透,跟《红楼梦》里十八钗的判词一样。欧文写到一个人的时候,特别喜欢来一句,他后来怎么怎么死了,或者怎么怎么样了。这样的一个好处是可以提起的好奇心,让你挂念着他为什么会这样,又或怎么就死了。

另外一个特点是不留彩蛋,基本上书里所有出过场的重要点的人物,都会在书的结尾部分给你来一段或长或短的介绍,他怎么怎么样,过了什么样的生活,跟谁结婚等等。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基本上所有的人都“不得好死”,或者去海边游泳被淹死了,或者出离奇的车祸死了,或者被人杀死了……

文章的寓意:我觉得重点第一在于盖普的母亲珍妮,她本质上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她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与普通人的观念所违背的,她想过自己的生活就自己找了份工作,她想要个孩子,就通过奇特的方法去怀孕并生了一个孩子。她想写书就辞了工作,去欧洲住下。她真的是我们很多人的一个幻想偶像,她可以做我们不敢做的事情,她活着才是真正的她自己的生活。她同时又是一个泛爱主义者,她当护士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来, 从她对极端女权主义者的包容也能看出来。她在中间的一个转变,似乎也是一种象征。

第二在于欧文反对暴力,在书中盖普的母亲对于女权主义者是无差别的宽容,而盖普则极端讨厌割舌者,而最后又用割舌者的暴力杀戮来引起读者的方案。

第三在于盖普的一生也是许多人的一生,我们在生活中的遭遇和各种经历,都会经过投射,不自觉的对应到盖普的经历上,让人产生很强的代入感。

其他感受:很厚的一本书,主要写了盖普的一生,虽然盖普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死掉了,但是给人的感觉他已经完整的度过了一辈子。之所以会给人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他的经历的曲折和丰富,是别人七八十年也许都不会碰上的。这固然是写作的技巧,吸引人的地方,但是也是作者欧文水平的表现。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又接着读了一本《轻舔丝绒》,完全是两种感觉,后一本也主要是一个人的经历,但是也就仅限于她一个人,出现的几个其他人物完全不会打动读者,似乎只是匆匆过客。根本没有读完《盖普眼中的世界》之后那种厚重充实的感觉,一个像是吃了好多羊肉硬菜,肚子里的东西似乎能撑着你走好几天路都不用吃饭,一个像是吃了一堆蔬菜叶子,过一会儿就觉得饿了。

一本好的书,就像一锅火锅,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放在里面拿出来就成了自己的映射,有着自己的味道。

我前一阵子整理书柜的时候,把很久之前买的欧文的《 苹果酒屋的规则》翻出来了,是时候读一读了。

《盖普眼中的世界》读后感(十):就充满能量活着吧!

约翰·欧文是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是当代文坛无可争议的小说宗师,也是一位很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的作品一直都备受很多现代作家的推崇,也深受大众的喜爱,《独居的一年》和《盖普眼中的世界》是他的代表作,1980年他更是凭借《盖普眼中的世界》摘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的桂冠。

《盖普眼中的世界》是挺长的一本书,但其实讲述的是一个挺短的故事,引用简介里的话:这是一个叫盖普的男人一生的故事。

这个故事贯穿了盖普的生前和死后,要从1942年开始讲起,那是盖普生命的伊始。从盖普那位领异标新的母亲——珍妮·菲尔兹——开始,她是小说中最先出场的人物,一位叛逆、孤傲、果敢、独立而又坚决的女性,她的出现似乎从一开始就为这个故事染上了一丝不凡的色彩,她选择了与众不同的人生,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获得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养大孩子,还为自己写了一本名叫《珍妮·菲尔兹自传:姓生活有问题的人》的自传。

其实不难发现,珍妮终此一生都在影响着盖普,从他出生开始,直到他死去。虽说珍妮尽其所能给他最大的自由,可是控制欲极强的珍妮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教育他,她告诉他该修读的课程,为他找到适合的运动项目,甚至为他买妓女,可是不得不说,珍妮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以至于有些事情,她是无法给盖普意见的。

都说一个人儿时的经历对日后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这一点在盖普身上的感觉特别明显,无论是他形成的性格,还是他在当好一个成人时的困惑。母亲为他安排了一切,而他也习惯了这样的母亲,安于这样的安排,尽管他的内心已然被不同的欲望所困扰。也许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在脱离了母亲,与海伦结婚之后,把生活搞得一团糟,而且始终困惑于一个无法得到答案的问题之中——“我不知道人生究竟是什么,但我就是想要更好的人生。”

是的,盖普好像一直都不清楚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比如说职业选择,无论是当摔跤手还是当作家,缘由都是他对海伦的喜爱;又比如说婚姻,与海伦结婚似乎是早就定下了的目标。可是,他曾因分不清爱与情欲而半生被情欲所困,在欧洲时经历的妓女的死,婚后自己与妻子先后的出轨,他们对情爱的困惑一度令婚姻陷入困境,而当盖普终于接近要找的答案时,却是意外和悲剧接踵而来之时:一场车祸夺去了大儿子的右眼和小儿子的性命,一场刻意刺杀夺去了母亲的命,以及一场他无法预料到的意外。

盖普一直在经历者一个人的成长和毁灭,感受着世界的疯狂和人的脆弱。

我不大能确定究竟是小儿子遇难、母亲被杀还是他自己中枪使他想通了困惑半生的问题,但是从盖普短短的一生和他写作的三部作品中不难看出,他一直以来都是迷惘、孤独和无助的,他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疯狂,也感受到了人的脆弱,也因此,他悲观地看待世界,对人疏离,也对社会的无所适从。

欧文为盖普编造了一个十分真实的世界,读这部小说时我真真切切地感觉自己在目睹着一个人的成长和毁灭,虽说安排这样一场接一场的遗憾实在是太残忍了,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还是主人公盖普对生的不安和死的恐惧。

文中两个“小说中的小说”——作者特地为盖普写的两个短篇——《格里尔帕策民宿》和《本森哈沃眼中的世界》就是盖普人生的两个最大的心态变化转折点的最好表达,而书中出现的以熊、底蛤蟆和摔跤所做的隐喻让读者也充分地体现到这个人物的性格。

不得不说,作者欧文真的很会讲故事,这是一部从写作形式上可以定义为自传体的传统小说,加入了女权主义、性侵出轨和变性等博眼球的元素,以一个观者的角度细腻地描写了每一个角色的心理,成功为书中的主要任务塑造了饱满的形象,而情节安排上则属于渐入佳境那一类,故事高潮基本上都集中在后半段,难怪村上春树会说:“读欧文的书会上瘾,他的读者都变成了瘾君子。”。

简单的寥寥几句话根本无法总结概括像盖普这样的一个人,但读到故事的最后,我们知道了盖普眼中的世界——“但在盖普眼中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末期病人。” 也明白了为什么一个把生活搞得一团糟的人,始终坚持,人人都必须充满能量,去过更好人生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不一样,自然他们眼中的世界也不尽相同,有怎样的追求就会看到怎样的世界,书中的每一个人,珍妮、海伦、邓肯、艾伦、小珍妮,他们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我才会在读完这本书后想了许久也不知该如何动笔。

至于我眼中的世界,现在也是活得一团糟的我还不知道答案,也许需要时间去观察和感受吧!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