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我允许你,在我心上行走》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我允许你,在我心上行走》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我允许你,在我心上行走》是一本由[中]张进步 / [中]程碧著作,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5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允许你,在我心上行走》读后感(一):看着一个个都像“渣男”,可就是让人恨不起来啊

有一次写一篇文章,说我觉得有时候爱情很强大,强大到天人两隔都不能把它阻绝,顺便举了几个例子,有“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也有“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这三句都是怀念亡妻的,我的本意是想说,两个人一个地上一个地下,别离多年感情都还在,也是很感人的故事。

结果评论里就有杠精跟我抬杠,说呵呵,苏轼后来还不是又娶了,还娶了俩。

他说的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句,出自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写在苏轼四十岁的时候。

苏轼十九岁和王弗成婚,结婚十一年,王弗病故,年二十七岁。

那个时候苏轼三十岁,三年后,也就是三十三岁那年,他娶了王弗的堂妹,后来又过了五年,三十八岁那年,他赎了歌伎王朝云,纳为侍妾。

我明白那位杠精是什么意思,从现代人的角度看,就是苏轼死了第一任老婆,过了三年就娶了新的,顺便还纳了个妾,结果老婆死了十年以后还假惺惺地哭,说最爱的还是她,呵,男人。

他大概是想说,这种感情没什么值得传颂的。

乍一看好像也对,仔细一想,不是那么回事儿。

我一直觉得,抛开历史和文化背景,只从现代人的角度去评判以前人的感情,本身就是耍流氓。

比如明宪宗朱见深,号称爱了万贵妃一辈子,照样也没耽误他后宫三千,该临幸的他一个也没放过,要不是万贵妃手段比较凶狠,估计孩子也能组好几支足球队了。

这种事情该怎么说?

说他不专情、见一个爱一个?但他对万贵妃是真爱,万贵妃去世,他就真的一病不起,同一年就跟着走了。

说他玩弄其他女人的感情?也并没有那么简单,对于他欣赏的人,他还是动情的。

这根本就是一两句话说不清的事情。

之所以提了这么多有的没的,主要就是想说,有些事,不能一刀切。

时代不同,人的感情自然不同,判断标准自然也不同,有些东西,当时发生的,就只能放在当时去看。

就好像你拿现代人的眼光去看《我允许你,在我心上行走》这本书,你看到的就是这些:

雨果瞒着女朋友和别的女人来往,他女朋友依然傻兮兮地对他不离不弃。

杰克·伦敦24岁结婚,和老婆育有两个女儿,后来又遇上“真爱”,抛妻弃子带着真爱去环游世界。

歌德先是年轻的时候爱上有夫之妇,和人私通款曲,后来结了婚,65岁那年还搞了一段婚外情。

卢梭三十岁的时候看上酒店的一个女佣,把人家睡了,居然腆着脸说“我不会抛弃你,但也不会娶你”,女生给他生了五个孩子,都被他扔去了育婴院,后来睡了人家25年,才终于给了她一个形式上的婚礼。

让一个现代人来看,这就是一群渣男的故事啊。

雨果和他女朋友,就是一个渣男和一个蠢女人。

杰克·伦敦和歌德,那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渣。

卢梭就更别提了,渣出了天际,渣到据说伏尔泰都忍不了,专门匿名写了本书来骂他。

然后呢?然后我是不是该狠狠地骂这些人一顿,然后把这本书烧掉,免得脏了我的眼?

结果我也没有。

因为虽然这些人各有各的不可理喻和“道德沦丧”,但他们写的情书是真特么好看啊!

看着一个个都不是啥好东西,可就是让人恨不起来啊。

本身那些个年代也不是什么大家老老实实循规蹈矩的时期,才华面前,伦理道德就跟狗屎一样(如果他们有伦理道德这个概念的话),年轻的妹子们可以跟着浪荡潇洒的诗人私奔,婚姻美满的女子可以对一见倾心的作家移情,很多很多文豪或者青史留名的艺术家,要么只愿意恋爱不愿意结婚,要么就算结婚了,也不忘了多培养几个“红颜知己”。

用现代的、常人的思路去看待他们,那是不可能的。

何况人无完人,他们的个人生活虽然放纵恣肆,虽然经常是见一个爱一个,但这些情书里,字里行间的爱意,总归不是在骗人。

天才大都自私,感情来得随便而疯狂,你可以说他们人面兽心丧尽天良,但要没有这些“朝三暮四”的感情,似乎也留不下那些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文字。

这些疯狂的感情,驱使着雨果写下“巴黎在装醉,而我们真的醉了”。

驱使着乔治·桑写下“我被孤单折磨着,漫长没有尽头”。

驱使着卡夫卡写下“你会同写作同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驱使着缪塞写下“死亡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失去你的爱”,驱使着卢梭写下“明明活着却不能倾尽全力去爱,这对我来说是多么残忍”。

他们性格上的缺陷是真的,他们对于感情的追求却也是真的,把复杂的背景故事和文字剥离,你看到的就是不可阻挡的、纯粹的爱。

而且也不是每个“搞文学”的都这样,你看菲茨杰拉德就很专情,一辈子深爱着泽尔达,为了她几乎付出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就算泽尔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住进了精神病院,他们也依然保持着频繁的书信来往。

契诃夫也很专情,和妻子克尼碧尔一见定终身,婚后聚少离多,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

菲茨杰拉德给泽尔达写,“我顺着小路的方向看过去,看到你正朝我走来,此时薄雾还未彻底消散,朦胧之中看着你越来越近。”

“如果没有你,我就失去了知觉、视觉、听觉,等同于失去了活着的能力。”

契诃夫给克尼碧尔写,“雅尔塔这两天一直在下雨……因为潮湿,墙上竟有蜈蚣,花园中则活跃着青蛙和小鳄鱼。海面上远远驶来的舰队,进入我的望远镜。轻歌剧正在剧院内上演。我的囊中羞涩,时常会有拜访者。总而言之,这里的日子空虚无聊,是无所事事的寂寞。”

两个人半个字都没有提到“爱”,但却写尽了思念之苦,还有一个人盼望另一个人的孤独。

我知道这样说会显得我三观不正,但我忍不住想,这样给人类世界留下天赋横溢的财富的人,他们是不是专一、有没有移情别恋,还真的重要吗……

《我允许你,在我心上行走》读后感(二):就让爱意,为一切加冕

对这本书已经期待很久了,装帧设计上可以看出做的非常用心,粉嫩的视觉效果,仿如站在春天里盛放的樱花树下,微风拂过,花瓣落了满身。让这颗在生活的洪流里日渐苍老的心,瞬间被唤醒。

那些名人名家的作品,文笔自然毋庸置疑,但读着他们与爱人间的私信往来,觉得这才是更有趣、也更动人的。

一句“我允许你,在我心上行走”,已经一下子直扣心扉,而一封封书信看过来,才明白,原来,在爱情里,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没有人能走捷径,也没有人能逃掉爱的风雪。

想起曾经在某处看到的一句话说“被爱者幸福,爱人者美好”。大概,人活着的意义就是去爱吧。

如书中,伍尔芙对她的朋友说:“要不是因为他,我早开枪自杀了。”

席勒对洛特说:“我想你,想了许多个春夏。”

缪塞对乔治说:“死亡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失去你的爱。我甘愿为你的幸福付出一切。”

贝多芬对他的爱人说:“语言是如此苍白无力,根本无法完全表达出我的情意。我们如此近,又如此远。”

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无论多夸张的语气也都显得不夸张,因为每一句话都出自肺腑,每个字都缀满最真挚的爱意。

无论是去爱人,还是被爱;无论这份爱意最终以何种形式结束,心中有爱的感觉总令人愉悦。

在刚过去的湖南卫视2018跨年演唱会上,唱了一首《小幸运》,镜头扫到在台下听歌的主持人李维嘉、何炅,他们泪湿眼眶,第二天就上了热搜,媒体评论称“大概只有爱过的人才懂”。

唱者有意,听者有心,或许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美精致,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回忆。但爱能为一切加冕,爱是最好的救赎。

捧着这本书,读着读着心就醉了,读着读着,心中那些久违的冲动、激动、与悸动,也都被一一唤醒了。

《我允许你,在我心上行走》读后感(三):请允许我,在你心上行走……

表面上看是情诗,其实何尝不是一个个灵动生命的缩影?如果说诗歌或文艺作品成就了他们的名声,那么他们的才华则因浸润在爱情的海洋中而愈加显耀。

似乎文学家或诗人,特别是其中出类拔萃者,他们的人生经历都是那么地崎岖、不凡,很少有一帆风顺的。现在看来一方面他们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尤其喜欢折腾;另一方面他们又极其执着,只要是自己所爱的,不论是人、是生活抑或其他,不能得到就誓死不休,那么若为自由故,生命和爱情也都成了可以抛弃的了。

可以说他们喜欢“作死”,以致迷恋,而且不作死就不会死,所以他们中的很多最终“死”的都挺惨~然而如果让我们在平庸活过百年与折腾、作死然后获得自己爱的生活和自己爱的人中作选择,相信我们必然选择后者。正如济慈写给芬妮:我甚至希望,我们是蝴蝶,只在夏日中活3天,有你陪伴的3天,比独活50年更开心。

封面~目录~插图~情书~

《我允许你,在我心上行走》读后感(四):如今你依旧是我的光

很奇怪。

右手的笔还在那本名为《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的书上写写画画,被一些奇怪的名词解释搞得头痛难堪,左手偶然翻开这书,第162页,上面写着——想要从头至脚地吻你——马克思致燕妮。

那种瞬间的感觉就像是看见一个身上纹了青龙白虎嘴里还叼烟头的彪形大汉打着电话从自己面前经过,用无尽温柔的语调对着那头的人说:“今晚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我看不懂《资本论》的剩余价值,看不懂《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可却能读懂那缱绻爱意,像他自己说的一般:从日常的生活中便可看出深切的热情。不由得想起张爱玲那句:“低到尘埃里,但心是欢喜的。”

渐渐的,注意力全被这本精致的小粉书吸引了去。

真是本漂亮的书。从拿到那一刻起便被温柔裹挟,还有什么比这本更适合在春天里读的书呢,粉嫩嫩的,就像万物复苏了的早春:桃花、樱花、水田,带来了柔情蜜意。

甜度满分。

回忆真是一个未剥完成的橘子,留下的橘络苦涩却有妙用。以前老师把外国文学的课上成了外国名人电影赏析课,现在想来,当时全班看电影《Bright Star》,已经忘了那些令人动容的诗篇内容,却永远忘不了济慈与芬妮相爱却终不能白头时,班里的女孩儿们哭得默默的样子,这泪水里有什么?是两情相悦不能相守?还是阴阳两隔一人空留?

他在给芬妮的信里说:我的脑海里只有你,无论是白昼还是黑夜,我都在经受相思的折磨。世间万物,我无所畏惧,但畏惧与你长久分离。

到底什么是爱?

荒林里的风,拥车里的笛,暗夜中的星,骄阳下的雨;好的坏的,全都是爱,全都有你。过了许多年,你仍是我生命里的光。

只是看着书里那些有名人们对自己心爱之人的称呼,“我的宝贝”、“夫人”、“亲爱的女郎”、“我的心肝”、“我永恒的爱人”……一些只有想不到没有他们说不出的昵称,那是他们标了高亮色的独特浪漫。

只有王小波的:你好啊,李银河。够吗?

只有朱生豪的: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够吗?

只有沈从文的: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够吗?

不够。

还想要看到萨特对波伏娃说:我非常爱你,我亲爱的海狸。

也想要看到佛洛依德对玛莎说:你会随意地瞅我一眼,还是会赏一个吻给我?

更想要看到乔伊斯虔诚地与玛莎道歉:请直接用皮鞭抽我,直到我完全清醒。

哦,对了。

还有最讨人喜欢的菲兹杰拉德和普希金。

电影《午夜巴黎》里菲茨杰拉德饰演者汤抖森的英俊面庞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莱昂纳多的抬杯一笑不知戳了多少年轻少女的心窝,上课时我憎恨泽尔达,就像现在的少女憎恨与他们的爱豆纠缠不清的明星一样,断章取义地看到海明威说菲茨杰拉德是被女人毁掉的,我便一股脑儿将仇恨撒到他的女人身上去。

如今离彼时上课也过去许久,那股莫名其妙的憎恨自然消弭,书中菲茨杰拉德在给泽尔达的信里写到:如果没有你,我将如同置身狂风暴雨之中。

我想,以前的我若是看到这封信,怕是要将泽尔达置身狂风暴雨里了。

真是妙不可言又善变的少女心事。

至于我们伟大的亚历山大·普希金同志,那还用说吗?自然是像他的诗那样:

“‘你最可爱’,我说时来不及思索,而思索之后,还是这样说。”

无意间翻开的书,招来了爱与美丽回忆。果然,我们所度过的每一个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

《我允许你,在我心上行走》读后感(五):听月亮唱情歌,玫瑰花开在心头

十多年前,住在学校宿舍,没有电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代还很遥远,每晚11点熄灯,娱乐活动除了室友卧谈,就是听电台节目了。

南京蓝黑的夜空嵌着一钩淡淡的月,干干净净的银白晕在玻璃窗上,我们听见月亮在轻歌絮语:“现在时间晚上十一点零三分,这里是江苏音乐台,都市夜归人……”每一个毛孔都为之舒畅,然后,安逸地沉入梦乡。

十多年后,翻开《我允许你,在我心上行走——全世界最美的情书》,依稀是当年听电台节目的感觉。

这本粉红镶银边的书,先把全世界14个国家53位作家、诗人、艺术家、皇室成员的人生经历、爱情悲喜剧娓娓道来,搭配25幅精美的真人旧照,交代清楚每封情书的背景,再把那些或淡雅隽美、或浓醉如酒的情书念给你听。带你一同走近53个各具特色的人物,体验53段传奇人生,品味109种爱情的滋味,触摸逝去时代的脉搏。

岁月泛着恒久的金黄,爱情无所谓老套。爱的时光,每分每秒都闪耀着璀璨。也许光阴荏苒,刻在了脸上,朱颜辞镜,但也酿就了历久弥新的醇美味道。

想揣上这本书去最喜欢的那家蛋糕店。浅色调简洁温馨的装修,餐桌椅一尘不染,摆着鲜花绿叶,服务生青春洋溢,穿着质地体面的淡蓝色衬衣西裤或者连衣裙,永远微笑着迎来送往,用红色的漂亮纸袋打包,柔声细语地介绍:“有新品丹麦红豆哟!欢迎免费品尝~”令人感觉他们在做一种非常美好的工作。

这样的环境很配这本书——《我允许你,在我心上行走》。坐在朦胧浅黄的灯下,不知不觉读出声,皎洁的月升起来,柔润了心田。那里绽放一朵玫瑰,芳馨氤氲,融进丹麦红豆的清甜。

呼吸着香气,生活真的可以如此“确幸”啊!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