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迷人的材料》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迷人的材料》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迷人的材料》读后感10篇

《迷人的材料》是一本由马克·米奥多尼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80,页数:2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迷人的材料》读后感(一):我们被剥夺了观看的广阔

(一)

这两天,各大APP变着花样的给用户整理年终总结,告诉每个人,这一年,你听了哪些歌,走了多少步,去过哪些城市,看过哪些电影.....好像这些真的很重要,或者假装你自己不记得一样。

当然,这些数据,都是在试图告诉你一件事:你特别又重要。但让我不能理解的是,这些数据中的一项:你是第XXXX个用户,一般这个数字会在千万级以上,而这让我心生疑虑,感觉自己被冒犯了。

至于原因,大概可以从布罗斯基的这句话中找到:“降低一个人价值的最好方式,就是将他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人们一览无余。”而这些APP所做的,就是用恭喜的表情,告诉你成了组成数以亿计分母中的一员,成了几亿分之一,成了大庭广众之下的一员。作为个人的你,消失在了海量级的集体中。或者换句话说,你被当面打了一巴掌,然后告诉你一个事实:你并不特别。

这倒让我想起了电影《她》,宅男主人公与虚拟女人工智能谈起了恋爱,在一个浓情蜜意的时刻,赫然发现虚拟女主在和自己爱的死去活来的同时,也没闲着,同样专注又深情的慰藉着不少别的灵魂。男主当时的反映才是正常的,崩溃、破碎、愤怒.....,但到了我们这里,近似的情境下,大家似乎都挺喜欢这种“冒犯”,甚至乐不可支的展示给人看。

(二)

有时候,能让我们感觉良好的,除了巨大的数字,也可以是一栋高楼。

《迷人的材料》中,有这么一段故事:有天早上,作者像往常一样出门买面包,却突然发现转角处的一栋21层摩天大楼不见了,就剩下地上的一个大洞。于是作者伤心了,觉得原址上的大洞,好像成了“生命中开的一个口子”,觉得“伤口比我想的还大,一切都感觉不一样了。”当然最具玩味的还是这句话:“我的自信心都受到了打击,觉得自己没那么厉害了。”一栋大楼的存废,会影响到人的自信心。背后隐约在暗示着,我们的信心,其实是建立在庞然大物之上。

这个庞然大物可以是高楼,也可以是班级、省份、乃至国家。比如,那些地图炮、民族主义者的逻辑;比如,郑州上合组织会议期间,人们对各种禁令、不便隐约透露出的某种自豪,似乎权力“凌辱”,就是我们“特殊”的证明;再比如,阅兵仪式时,人们展示出来的那种疯狂的热衷,除了因为原始的爱国情结得到满足之外,还有一部分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渴望,渴望从宏大的仪式中,获得信心和力量。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不是喜欢这种庞然大物,而是它如此巨大,就这么横亘眼前,对比之下,我们又是如此的弱小、无能为力,只好假装它并不存在。比如,这阵子,上下班路上在修建高架桥,密密麻麻的钢筋模板正叠在头顶之上。路过的人们,每天都得穿过狭小的迷宫,在明暗交替中蠕动,看起来很像生活在地下洞穴中的蚁鼠。而人们的惯常表情就是冷漠,面对这种“庞然大物”带来的“不变”,我们冷漠的经过,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小时候,我对城市有种非常原始的期待,它理应是巨大的,理应高楼大厦、灯火辉煌。等到真的在城市里生活,才发现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城市光鲜的“巨大”背后,是无数个面容模糊的 “渺小”个人。

《阿尔伯特·卡埃罗》有这么一句诗,说的正是这种庞然大物给个人带来的阴影:

城里大房子的钥匙锁住了风景 遮蔽了眼界

把我们的眼光从天空推开

我们变的渺小 因为我们被剥夺了观看的广阔

我们变的贫穷 因为我们唯一的财富是观看

面对庞然大物时,我们已经形成一套机制:不适一闪而过,接下来就是把眼光从巨大挪开,假装一切没有发生。我琢磨,这大概表明,其实我们已经习惯、甚至依赖上了宏大叙事。

(三)

一旦习惯了宏大叙事,个人经验就会被吞噬,剩下些整齐划一的表达。而这些表达,性别模糊,角度类似,让不同缺席,掩盖了微弱的差异,稍纵即逝的疑虑被忽略。

纳博科夫曾将康拉德文风称为:纪念品商店式风格、瓶装船和蚬壳项链式的浪漫主义陈词滥调,而我们表达的大部分内容,又何尝不是廉价的”浪漫主义陈词滥调”。 比如,在提到校园生活时,众口一词的温润、琐碎;比如,提到青春时,那些精致的临摹,甜美的比喻.....我们着急着去概括、去美化、去放大,而忽略真正该做的是删减、是具体化,就像伍尔夫在《普通读者》里说的,学着看清每一道损害美丽轮廓的斑点和皱纹。

今年看到印象最深的词是“中年絮语”,它精准的总结了我们这批人目前表达的内容。似乎除了缅怀、惆怅、纵情,除了琐碎的情感波动,生活之中别无他物。我们关注的内容要么停留在逼仄的私人周边,并未随着年龄成长而逐步扩大,要么标签化的庞大,惊人得相似,也惊人得浅薄。没有人能对公共生活中的细微变动做出反应。

布罗斯基在《理智与情感》中,为宏大叙事的流行病,开出来自己的药方。他说,“艺术使人从一个社会动物变成一个个体”,并建议读诗,尤其是读奥登、里尔克、茨维塔耶娃等人的诗,因为“在诗被阅读的地方,冷漠和异议取代了期待中的赞美和众口一词,怠慢和厌恶取代了果敢行动。”总之,要学会用艺术来抵抗陈词滥调。

(四)

其实又何止是艺术呢?

《过于喧嚣的孤独》里讲到了宏大对个人的侵蚀,讲到了“新生的”的男男女女,成了一枚枚“社会车间”的螺丝钉,没有羞耻与挣扎,没有反省与悲伤,就那么自然而然又兴高采烈的加入了一场规模盛大的屠戮,一场宏大对个人的的屠戮之中。里面同样也讲了很多与宏大对抗的故事:美学教授选择了知识,于是书本就成了解药;觉醒的女人选择了信仰,于是身体就成了手段;作者的舅舅选择劳作,于是工作场所就成了沉醉之地;而作者选择伟大的灵魂,于是高更的画作与康德的哲学思辨等等,就成了保留自身的栅栏。

当然,这些抵抗,宛若螳臂当车,最终的结局也是宏大碾压了一切。但在这场注定失败的斗争中 ,所有的逃离,都是一种伟大的诗意。

《迷人的材料》读后感(二):迷人的材料!

《迷人的材料》作者是马克·米奥多尼克教授,英国人,伦敦大学学院材料学家。

阅读《迷人的材料》是一次愉快的科普体验。作者的活泼和幽默透过书本让你会心一笑。这位热爱自己专业的教授非常擅长分享科学的有趣,文笔生动且深入浅出,难怪BBC多次找他合作科普系列节目。

《迷人的材料》图文并茂地讲述改变世界的十种材料、它们被发明的动机以及它们为何如此重要。

选几个材料的故事分享一下。

1、混凝土的故事

拥有混凝土的第一人是古罗马人。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有一个叫做波佐利(Pozzuoli)的城市,那里的火山灰是比例恰到好处的天然水泥。古罗马人在其中加入适当的石灰和石头,制成了混凝土,同时也创造出古罗马建筑的伟大基因。以它浇筑的罗马万神殿穹顶已经屹立了两千年,它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无钢筋混凝土圆顶建筑。

可惜,古罗马人始终无法克服混凝土容易发生脆裂的缺陷。这个难题直到1867年,一位法国园艺师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之后,才出人意料地解决。如今,现代建筑中运用钢筋混凝土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混凝土难免出现裂痕,水的渗入会锈蚀钢筋,破坏钢筋结构的稳定性。这个时候,人们又发明了带自愈能力的混凝土。天哪,听着像是会思考的人工智能混凝土一样。

自愈合混凝土里含有一种细菌及它们喜欢的淀粉。平时,这些细菌处于呼呼大睡的状态,遇到水就会醒来啊呜啊呜吃淀粉,并分泌方解石,把裂隙填满,问题得到愉快的解决!

2、玻璃的故事

这是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陵墓中一条精美项链。看见正中央透着温润光泽的圣甲虫了吗?你可能会认为这块甲虫饰物应该是什么黄宝石。而如果我说它只是一块玻璃,你会信吗?

玻璃是石英熔化后再冷却的产物。不像冰和水随温度高低可以相互转换,构成石英的二氧化硅熔化后再冷却只能得到结构完全不同的玻璃。虽然一切都回不去了,但玻璃这种透明材质为生活增添了一份明媚与纯净。

玻璃的形成需要石英和高温。闪电击中沙漠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形成玻璃柱。在利比亚,有一块特别白的沙漠,它几乎完全是石英构成。在那里形成的玻璃柱干净透明,非常接近现代的玻璃。图坦卡蒙的圣甲虫就是2600万年前在那形成的一块天然玻璃。2600万年前!

3、钢的故事

钢是加入碳元素的铁,这种合金比青铜还硬,是冷兵器的力量代表,比如亚瑟王的王者之剑,又比如《冰与火之歌》里备受尊敬的瓦雷利亚钢剑。

15世纪的日本在钢制武器方面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日本武士工匠用软而强韧的低碳钢做刀身,用易碎但坚硬的高碳钢包裹刀身制成刀锋。日本人的细腻淋漓地体现在这把武士刀上,这种追求有点像做枯山水,看似简单,却做到极致。

“万物都由原子构成”是本书后记的一句话。它出现的时机恰到好处:读完十种材料背后的故事之后再看到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原子尺度的变化大大影响材料属性在人的尺度上的不同。曾经,人们不断地发明创造,却不知道这些发明背后真正的原因,不知道那些淘气的原子是如何分布排列。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得科学家能够在微观层面进行创新,研发迷人的新型材料。

《迷人的材料》读后感(三):小白科普,学霸退散!!

说起我对科学的兴趣,大概可以追溯到小学。那个时代的小学科普教育浅尝辄止,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统称为一个叫“自然”的学科,一天上课时,老师问到,“你们对这个世界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我来回答”,于是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请问天的尽头在哪里?”

其实我想说的是,“宇宙的尽头在哪里”,但当时,我的脑海里还没有宇宙这个概念。我忘了老师是怎么回答的,以我当初的知识储备,并不能理解他话中的含义,但这个问题,我却一直记得。它成了我想要认识这个世界的第一步,也让我日后尽管学了文科,却本能地在心里酝酿着对科学蠢蠢欲动的好奇心。

生而为人,大抵都有着对这个世界的求知欲,无论是遥远的宇宙,还是近在咫尺的自然现象。只不过,若引燃这些求知之火的代价是枯燥乏味的研究,不少人就只能望而却步了。

科普书籍的意义则在于此,它给人们打开世界的大门,却不会以各种刁钻的问题阻碍你前进的道路,如果科学研究是亲力亲为的丛林探险,那么优秀的科普书籍就是一座丛林博物馆,你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闲逛,在玻璃罩外窥探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不用担心会有猛兽索取你的性命。

这本《迷人的材料》即是如此。

1985年5月的一天,当时的作者还是一名中学生,地铁站的扒手用刀片划开了他厚重的衣服,取走了他钱包里的钞票。事后作者在警察局里看见作案凶器时大为震惊,这把用胶带缠住的剃须刀刀片竟奇迹般地割破了他的五层衣服,顺道划破了他的皮肤。这件事萌生了他对材料的好奇心,也促使他成为了材料学教授。

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我们每天穿在身上的衣服,是我们吃饭用的餐具,写字用的笔,我现在打字敲的键盘,眼睛看的显示器屏幕……尽管我们对此习以为常,但是否有那么一瞬间,让你产生了疑问,这些东西是怎么被发现的,以及,它们为什么会以这样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这本《迷人的材料》里,作者介绍了10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以及它们的发现发展过程,这10种分别为——钢、纸、混凝土、巧克力、发泡材料(诸如气凝胶)、塑料、玻璃、碳材料(诸如石墨、钻石、碳纤维)、瓷器、植入物(诸如假牙、人造组织)。

这本书浅显易懂到真正的学霸甚至不屑一看,连专业术语都很少出现,至于化学式,更是压根不存在。作者是个很会写故事的人(这个定义放在作家的尺度可能有点不成立,但作为科普书籍绰绰有余),每一章的切入点都让人为之新奇。比如讲述钢材料的契机源于一名向他推荐新发明的民间科学家;讲述纸材料时,作者将不同作用的纸分门别类讨论;讲述塑料时甚至直接以剧本的形式呈现。

你可以从中得知微观尺度的改变如何能影响宏观世界、金属是如何通过改变碳含量而变得强韧坚固的、不锈钢材料的发明过程、同样的混凝土建筑为什么有些成为了豆腐渣工程、难吃的可可怎样变成美味的巧克力、气凝胶如何能够捕捉太空物质、台球为什么能承受千次撞击而不会产生凹陷、同样是碳,为什么有的变成了钻石,而有些却成为了石墨、碳纤维与碳纳米管的发展过程,以及3D打印人体组织的材料等等。

科普书籍若是畅销,通俗是第一要素,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实在是太通俗了。作者作为一名毕业于牛津、供职于世界顶尖实验室的材料科学家,能够如此大道至简地写出初中生都能看得懂的科普,其姿态低调可见一斑。

因此如果你是学霸,可以退散了,不过如果你仍然对这个世界保有好奇心,想浅尝辄止,又不想深入研究,这本《迷人的材料》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带你看看这个世界。

毕竟对于高中毕业之后连函数运算都忘光了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也就只能看得懂初中生科普了。

微博:@木本缺一

公众号:壹本笔记

《迷人的材料》读后感(四):构思精巧的“软”科普

翻开书之前,我是带着专业眼光去期待的。首先这本书装裱和用纸都不错,很厚实,手感很好。不过很可惜,它的内容并不像外表一样“坚硬”。

它是一本“软”科普。喜欢科幻的朋友应该明白“软”是什么意思。

倒不全然是批评,相反,我开始阅读此书后阅读欲望一直蛮强烈,维持到了最后。

如果以专业眼光批判这本书对材料学的科普,只能算入门级,选取的例子大多稀松平常(当然也不全怪作者,可以作为材料学代表的材料就那几种),当然也有像巧克力、气凝胶这样有趣的案例。科学内涵偏弱,几乎不涉及最前沿的科技进展,对于有一定专业背景(如大学材料学、化学、物理等学科的本科生及以上)的读者,会感到有些过于概括和简化。

不过以科普写作的眼光,这本书无疑有很多可取之处。首先,它的构思是我近期读过的科普书中最巧妙的,以一张照片为线索,串联起照片中露面的十种代表性材料,娓娓道来。既不散乱,又很有说服力地表明这些材料确实是日常必备,对人类意义深远。文笔方面,从中文版的翻译风格可以推测出原著的文笔还是比较细腻的,这样的写作融入了大量作者个人情感、生活体悟,显得很充实饱满,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科学内涵的不足。手绘插图是点睛之笔,使整个内容显得很有亲和力。对普通读者来说,以上几点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由于我本人口味上倾向更深入的科学探讨(当然也绝不是科学论文那样)和更丰富的科学信息,所以在评分上只给了中等。但此书仍然值得对材料学感兴趣的读者一读。

2016.5.28 清华园

《迷人的材料》读后感(五):神秘的材料

文/赵焕发

早晨起来洗漱,用吉列刀片刮去杂乱的胡须,猛地意识到,自己被神秘的材料包围着。

就这个样子,整个人感觉都不太好了,我们的确生活在材料之中,我们住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我们乘坐各种铁皮怪物穿行在城市之中,我们每天和各种各样的纸张打交道,也许刚刚用十块钱纸币买了早餐,手里却提着塑料袋子装着的温热食物,而我们用玻璃杯子喝水,用陶瓷杯子喝咖啡,你手上是否戴着钻戒,而此时你正在用铅笔小心的在图纸上勾画,你想到了么,其实廉价的铅笔芯儿和你昂贵的钻石是同一种玩意儿构成的……

太恐怖了,我突然没有了安全感。我感觉四周的材料正微笑着坏笑着冷笑着皮笑肉不笑着,他们盯着我,仿佛在和我说,嘿,小样的,怎么,被我包围了吧。

其实,我很崇拜这本书的作者,一幅图片将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串联到一起,漫不经心的讲故事,不知不觉就让你清楚了很多我们日常接触的物件儿到底是什么构成,有些材料是如何发现发明发展的,太神奇了!

我想起了小时候,那时候整个大地都在变化,低矮的房屋被一幢幢高楼替代,我居住的平房区附近就是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看着一天天长高的庞然大物,我就曾想,这高高垒起的,会不会被水浇湿了慢慢浸泡,或者是被太阳暴晒后,没了水份,化为齑粉,轰然倒塌,虽然若干年后我在学校了大概了解这些基本的常识,可是我心中始终还是怀疑,这些化学啊、物理的理论靠谱不?也许就是因为有些时候,给我们讲解的人,把本来可以生动的东西神秘化,高深化,甚至是枯燥化,让本是懵懂求知的孩童们产生了恐惧和厌烦。

手中的这本书和想象的还是有距离的,我原本会以为这是一本常规的科普读物,虽然有故事,却不会让人好奇,只会在读完似曾相识中慢慢忘却,这厚厚的一本书,原以为自己会花费大几天慢慢啃下来,殊不知,我竟然一口气读完了,没有那么多艰涩的感觉,我可以明了很多材料的由来,发展,也有很多出乎意料的感觉,不由自主的会发出“哦!原来是这样的!”“啊?怎么可能”的感叹,也许,是不是我很孤陋了吧。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搞艺术节,我那是迷恋画画,于是用家里的废弃的油画材料调色,夜深了,我将几种颜色混到一起,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一种暖色,带有粉色的冷艳,带有黄色的温暖,那种颜色在我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虽然那颜色我再也调不出来,但我一直很留恋那个过程,原本普通常见的几个颜色竟然可以有那么神奇的力量,可以让人在不断的尝试中不知疲倦,可以让人偶有所得便欣喜若狂,而未知的、不可预测的美好一直让人亢奋……可惜我没有坚持,没有坚持那种不懈,那种尝试,那种好奇,我变成了文科渣男,每天和文字苟且在一起,远离了那些充满什么色彩的理科世界。

充满好奇,饱含兴趣,也许只是科学研究的源头,至于流向什么哪里,更多的要看是否能够坚持,是否严谨,研究过程是这样的,但是对于结果的呈现,却不必太过于学术性,学术研究的结果不是增强科学的神秘,而是让更多的人了解。

在这本书中,神秘的材料渐渐不再神秘,逐渐让人们感觉到一种亲近,我们知道了材料是那么贴近生活而且那么简单,神秘的面纱一旦被揭开,剩下的就是迷人的色彩,很期待后续的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让这些作品带着我们认清我们生活的世界,感受科技的力量,感受科技的魅力。

来吧,让我们进入迷人的材料世界,不管是否喜欢被材料包围的感觉,我们的一生可能要一直与这些材料相伴,他们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带来更多的乐趣,带来更多的色彩,带来更多的新鲜。

认识了这些小伙伴们之后,和他们一起上路吧。

《迷人的材料》读后感(六):只有两个字:好看!

1

从上高中开始,我就认为和“物理”有关的学科,都依靠想象。我依然记得一个小球从一个三角块上滚下来,通过重力加速度计算滚下来的速度之类莫名其妙的题目。

上了大学学习的量子力学、材料力学、热力学,更是依靠完全不能理解的理论去计算肉眼看不见的应力、熵。

因此,读《迷人的材料》之前,这本书被我扔在桌子上差不多一个月。看到“材料”两个字,引发了噩梦般的抗拒感。

硬着头皮开始阅读,才发觉,整本书一点都不枯燥。讲的玄妙一点,这本书其实讲了下面这个图片所包括的材料。

2

图片中的男人,就是作者自己。

他正坐在自家房子的房顶上,面前摆着一张小桌子,桌子上放着书籍、咖啡与巧克力,他的手里握着笔,似乎在思考什么。

在他的身边,摆放着巨大的花盆,里面是各种植物。

乍一看这张图片,有点摸不到头脑,作者究竟想讲什么呢?

桌子是用钢做的——第一章:不屈不挠的钢;

书籍——第二章:值得信赖的纸;

房顶是用混凝土做成——第三章:作为基础的混凝土;

饮品——第四章:美味的巧克力;

鞋底——第五章:不可思议的发泡材料;

花盆——第六章:充满创造力的塑料;

桌面、眼镜、水杯——第七章:透明的玻璃;

笔杆芯——第八章:坚不可摧的碳材料;

咖啡杯——第九章: 精致的瓷器;

作者膝盖韧带——第十章:长生不死的植入物。

3

《迷人的材料》通过作者日常生活,与十种材料一一联系起来。

由于和生活关系密切,所以读起来不觉得是遥远的板着脸的科学,而是生活中可以触摸的熟悉的物品,特别适合我这种想象力低下的读者。

作者是伦敦大学学院材料科学教授,英国皇家工程学会会士。

我很佩服他两点。

第一是,能把很复杂的材料科学讲得深入浅出。

就拿我最感兴趣的气凝胶这种很特别的材料来说。

气凝胶是一种发泡材料,看来是固体一样的模样,是方方正正的长方体。但气凝胶中,98%都是空气。

所以,气凝胶是这个世界上最轻的材料,想一想你用手托着空气的感觉。

而且气凝胶具有很好的吸收冲击力的能力,隔热性能也顶呱呱。因此在航天科学中,用气凝胶来收集太空尘,把每秒钟飞行五公里的太空尘降速、采集。

更有趣的是,气凝胶在明亮的环境呈现白色,在黑暗的环境呈现蓝色。

这么复杂的材料,被作者讲完之后,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子里。

而我可怜的高中物理老师、大学物理教授们,把简单的物理基础讲成了让人敬而远之的科学,真让人唏嘘应试教育的无奈。

4

我敬佩作者的第二点,是他很勤奋。

这样一本书,应该不是他本职工作需要完成的。

作为伦敦大学学院制成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得应该是尖端、顶级的材料科学。

我猜,作者应该是在业余时间,慢慢写出这样一本科普读物的。

这样在学术上、职业上都很成功的人,还能潜心写作,对于我这样没什么能力、没什么业绩,却整天喊着累、喊着不公平的人来说,是多么大的启发和激励。

知识在书内,启发在书外。

希望每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有所思考,有所行动。

-----------------------------------------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共微信号

ook-life

《迷人的材料》读后感(七):从原子到人类,一切都是真实的幻觉。

从19世纪开始,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急速提高,打造了工业社会和互联网社会的根基,为21世纪的人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

而我们常常忽略这一切,司空见惯的日常物品表层下面,凝结了许许多多的智慧和创新:让我们能够专注品尝美食原味的由氧化铬封住的不锈钢勺子、日日不可或缺的内涵柔软纤维素的卫生纸、城市里将来能够成为居民住宅主要组成部分自愈性混凝土、只融在口中由神奇的可可豆历经百年研制出来的多种巧克力、跟果冻一般却能够成为航空中捕捉流星的的气凝胶、能吃能戴能穿能用无所不能处处可见的塑料、透明地常常让人忽视却能够为人挡风遮雨还能带来彩虹的玻璃、转换不同原子排列方式则从钻石到铅笔甚至能够取代硅芯片的石墨、美丽的瓷器和各种各样藏在我们身体里面的东西……

合上这本书,我无疑为能够生在人类科学起步的阶段感到万分幸运。19、20世纪里诸多化学物理研究不断有突破性发展,让我们这大千世界有了新的解释,让生物与非生物的界限更加细微,让想象和创意一切都有可能实现。

让我们回归到“材料”。作为一个高中学生物、本科拿到工学学位,研究生管理学学位的理科生,这本通熟易懂的科普书刷新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对世界运行规则的认知。

1、物体为什么会弯曲?

从小到大以为,物体弯曲就是外力的作用下,物体被折弯了,它的内在没有任何的变化。而书中告诉我们,金属由晶体组成,晶体内则是驳杂的“位错”(一种晶体内部的瑕疵,是不该存在的原子断裂)。而在我们拗弯回形针时,金属里面有百万亿的位错以每秒数千米的速度从一侧移到另外一侧。金属内部发生的巨变,像是地球冰原时代时遇到天气变暖而引发的大灾难,所有生物千军万马由低处往高处奔波,伴随着长长的哀鸣和咆哮……

《迷人的材料》读后感(八):《迷人的材料》可能并没那么迷人

这本书在豆瓣评分还算不错。也有可能这个原因,对它先入为主地抱有过高的期待。书的内容很简单,从材料的起源、用途、内部结构等角度,介绍了10种常见的材料,钢、纸、混凝土、巧克力、发泡材料、塑料、玻璃、碳、瓷器和植入物。力图展现材料世界的神奇与材料科学之美。但除了对于材料内部结构的阐释具有科普的意味。其他的文字则再普通不过,对于身边触手可及的材料,我们大致也能做出类似的理解。例如作者是怎么介绍纸的呢?纸可以做成笔记本、相纸、书、包装纸、发票、信封、卫生纸、纸袋、车票、钞票、报纸或者情书。到这里,这章的内容也差不多结束了。总体来说,干货不多。作为科普书,年龄层可以下移一些。但,还是感谢作者。

《迷人的材料》读后感(九):奇迹与诗意——材料的故事

一句话概括:用10种改变世界的材料讲故事,让人发现细微之中的诗意。

读后感:

当一颗巨大的钻石放在你面前,闪闪发光,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本书的作者米奥多尼克,第一次在博物馆里看到地球上最大的钻石“非洲之星”,一下子被震慑到了,不是因为金银财富,而是纯粹的物质性——彷佛超越了时间,比艺术更基本、更原始。

在人们的心中,总会把世界默默的分为两类:一类是死气沉沉的物质世界,另一类是充满活力的生物世界。潜意识里,人们总会认为生物世界比物质世界有趣的多,也因此,材料科学常常被认为无趣、呆板的。

米奥多尼克作为一个材料学家,用自己的视角诉说材料的有趣与诗意,这是来自另一个角度观察到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不只是生物具有多样性,物质能够自行合成复杂的结构,蜡烛的烛焰里潜藏着所有人都未曾发现的秘密,微观尺度下还有更多不曾发现的事物;

在这个世界中,物质作为人类欲望的载体,各种各样的材料体现了人类繁复的欲望,四下望去,正是由于前人欲望构建出来的物质,承载了我们现在舒适的生活;

在这个世界中,微小的材料也有它的意义,平凡的物质也蕴含着充沛的诗意,透明的玻璃、朴素的混凝土,习以为常的事物, 却有着迷人丰富的奇迹故事。

米奥多尼克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用心观察世界,就会发现世界充满了神奇之处。

我对本书的小结笔记: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38255460/

《迷人的材料》读后感(十):错过的材料科学

2003年9月,我迈入北京科技大学的校门,读的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记得入校不久,学院的王牌老师给我们新生上过一堂基础课,他说有人说搞材料的像是炒菜的,意思就是把一些元素添加到某种材料里,看能不能合成新材料,合成的新材料会有什么特性,就像炒菜时探索新菜谱。大学四年,关于材料科学的知识我没学多少,但这个比喻我却一直记了十多年到现在。

当我看到《迷人的材料》这本书时,我瞬间想到了我的大学岁月。大学毕业几年后,尤其是当我意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大批量集中读书后,我才发现时间之可贵,就开始屡屡感叹大学被我永远荒废的时光。而这本书,让我感觉到我可以重温那些被我错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写作方式适合我的理解能力。

拿到书后,去掉外皮,一本纯黑的书摆在眼前。我一直不是外貌协会的,对人如此,对书更没这个偏好。不过,这本书的视觉冲击还是让我立即拍照发了微信朋友圈。外表漂亮,内容同样充实、有趣。

如书的副标题:10种改变世界的神奇物质和它们背后的科学故事所言,本书的内容就是关于10种材料(钢、纸、混凝土、巧克力、发泡材料、塑料、玻璃、碳材料、瓷器、植入物)的。笔者由身边的东西讲起,根据每种材料的特性引出背后的科学原理,讲述方式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作者伦敦大学学院材料科学教授,英国皇家工程学会会士,相当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级别,科学素养没得说,能写出这样的书,更见其大家风范。

具体来谈书中几个有意思的知识点:

不锈钢就是在“炒菜”过程中发现的。一战期间,布雷尔利意图改良枪管,于是钻研合金,将各种元素加入铁中观察效果。许多枪管因为不够硬被扔在实验室角落,一个月后,布雷尔利发现某根枪管异于其它熠熠发光,这根不生锈的枪管就是世界上第一块不锈钢。

钞票的纸张与一般用纸不同,不是木质纤维素,而是纯棉。这是最好的防伪措施,因为棉基纸很难伪造。自动提款机会侦测棉纸的独特质感,人对这种材质也很敏感。

罗马帝国的万神殿是用混凝土建造的,但罗马帝国衰亡后,混凝土技术却没有传下来。直到一千年以后,新的混凝土才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的关键点,在于钢和混凝土的膨胀系数几乎完全相同。

总之,精彩之处不胜枚举,此书颇值得一读。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