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精选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精选10篇

《我还是想你,妈妈》是一本由[白俄]S.A.阿列克谢耶维奇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一):哪怕仅仅是一滴泪水

?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只要你读过一部,当下一部放在你的鼻尖前面时,你就能嗅出她的味道。所以,当读过《锌皮娃娃兵》之后,再看这本《我还是想你,妈妈》,难以言状的悲伤与痛苦的感觉依旧瞬间升腾上来。芸芸众生在战争面前的惨烈号哭和挣扎求生,把你的心紧紧抓住。

“我是个没有童年的人,代替我的童年的,是战争。”

“我已经五十一岁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我还是想妈妈。”

“有一天,我在大街上遇到一个男人,他长得像爸爸,我跟随在他的后面,走了很久。我没有见到爸爸死去的样子啊……”

对一百多位亲历战争的人们的口述记录,每一位都在细节的描摹上用尽心思,因此,战争带给孩子童年的巨大创伤同时也在深刻地撞击着每一位读到这些文字的人们。无数在战争中失去挚爱亲人、失去幸福童年的孩子们哭号呻吟,而那些得以重见亲人的孩子们也再不复纯真的喜悦。就像一个孩子在书中的描述,当终于从前线归来的父亲躺在沙发上睡觉的时候,孩子能做的事就是看着他、看了又看,直到父亲醒来。孩子的膝盖一直在颤抖……更有从未见过父亲模样的小弟弟,当哥哥姐姐回忆爸爸的时候忍不住哭了起来,因为他从来没有并且再也不能见到爸爸的样子。

即使远离战争,但是孩子们心中埋下的深深的恐惧也如噩梦般伴随了他们的一生——“我害怕自己能拥有幸福……直到现在我还是这样……我总是不能做一个一直幸福的人,一个完全幸福的人。我得不到幸福,我害怕幸福。我总是觉得,它很快就要结束了。”

而这一切的背景则是伟大的卫国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数百万的苏联儿童死亡。我们在书中所能看到的,已是为数极少的幸存者。战争是丑恶的被诅咒的,无论以怎样的名义。之前的《锌皮娃娃兵》之所以被列为禁书,也是这样的缘由。人们酷爱以正义的名头做着某些壮举,但只要违背人性,就需要被我们清醒地谨慎地对待。

如果我们不能看到每一个弱小生灵的悲惨境遇,我们所做的一切也就不配以任何伟大的名义冠名。生命的尊严和意义高于一切。所有的虚饰与浮夸在真实的磨难面前无不黯然失色。文学应当担当人类的命运的重量。我想,这是S?A?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也是被人们称之为“文人”和“知识分子”所应具有的勇气。这样的价值评判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言:“全世界的幸福都抵不上一个无辜孩子面颊上的一滴泪水。”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二):妈妈,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这是我读的第三本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了,之后准备读《二手时间》。每次翻豆瓣时,看到每本书底下的评价都只有两三百人的样子,完全不像诺奖得主的人气水平。不过想想,也挺容易理解,大家眼中的纪实文学,口述历史确实是很枯燥无味的,而且感觉别国的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不过我感觉这些书总会火起来的。

自以为是,故步自封的思想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不适合读这一类书,这种书肯定很无聊,都是无病呻吟等等。当我大二读三体之前,我觉得科幻小说什么鬼啊?当时知道的最厉害的小说作家是凡尔纳,厉害的原因是说他预言到了很多当时没有的东西,手机,电视什么的。我说,哦,那挺厉害啊,但我觉得除了装逼,看这个没什么别的意义啊,还不如去起点看看玄幻。(原谅我当时的无知..)所以别人让我读一本中国人写的科幻时,其实我是拒绝的。还好最后我们读书会的东北会长强行安利,开始读了,一发不可收拾。之后又一口气读了阿西莫夫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的十几本书,菲利普迪克的四五本,现在开始读克拉克。

读这一本书也是,读之前和大家想法一样,读了之后感觉真的发现了one piece!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真实,突然觉得艺术在现实面前是那么单薄,空洞,一切描述,总结,引申都是多余的,现实丰厚到只要掀开一角就足以让你震撼不已……

读到这一个书名的时候,内心深处的某处仿佛就深深地被触动了。抛开这本书的战争主题不谈,单单是对这个题目进行想象,便有很多场景浮上心头:第一次去远方求学挥手告别的画面,又或是电影里的儿子盯着刚刚离世的母亲照片发呆的画面。

在读这本书时,我被纳粹残忍的行为吓到了,他们如何对待犹太人,如何对待游击队的队员和亲属。纳粹逼着人们自己挖坑,然后射杀他们,把尸体踢到坑中;他们挑那些长得最标致的小孩,抽他们的血去输给纳粹士兵;当找不到名单上的人时,他们放出狼狗,狼狗一块一块的撕咬那些躲起来的人,甚至是那些孩子们。好了,我说不下去了。

看了很多纳粹的电影,给人的印象仅仅是他们对犹太人多么的残忍,对普通百姓的行为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印象,当这本书里有一个画面我觉得这辈子都不会忘:一个小女孩哭着对德国军官说,你们不要杀死我妈妈,我给你们唱歌跳舞好不好?那些德国军官大笑着看她表演,最后还是杀死了她。

在书中幸存者的回忆中,最让他们感到恐惧的是黑色,黑色是纳粹军装的颜色,黑色是纳粹战斗机的颜色,黑色是狼狗的颜色,黑色是被烧毁的屋子的颜色,是被烧焦的尸体的颜色(书中原话是老人的尸体烧焦后是皱在一团的黑色,而婴儿的则是粉粉的颜色)。除了视觉,气味承载的信息量和真实感在某种程度上是远远超出视觉的,有人因为锯木头产生的新鲜木头味而呕吐,因为当时人们都把自己房子的木头锯了去为死去的亲人做棺材,整个村庄都弥漫着新鲜木头的气味。除了气味,还有听觉。战后的很多人听到马达声就会吓得手足无措,浑身颤抖,瞳孔放大,因为马达声是战争期间天天盘旋在天上的轰炸机的声音,是德国人开车的马达声,是死亡的前奏。

这里是分割线。

讲了这么多,但从现在开始才是我重点想说的。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无数次有流泪的冲动,在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是温暖的,充满了爱。作者虽然写的是一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回忆录,但是侧重点是爱,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书中说,战争年代,你不知道什么是陌生人,因为是陌生人救了他们,但和平时代却是另一码事。我是认同的。这本书中,每一页都充满了爱。读的过程中,拍了好多动人的句子存在EVERNOTE里,这里我只列出其中一些吧。

失去双亲的孩子无依无靠,会有别人的母亲带他们回家,哪怕是一个犹太人;一个瘦弱的孩子被选中去劳役,一位老人把她拉回来自己去顶替,可那位老人再也没有回来;两个伤痕累累的红军用身体扑向纳粹,只是为了掩护一个六岁男童逃跑,他们的遗言就是告诉男童他们的家庭住址;虚弱的德国战俘恳求女士给一点土豆,女士骂他们说不定就是你们打死了我的大儿子,不给,但最后又走回来,掏出几个土豆:“给,吃吧”;

当然,还有伟大的母爱。

妈妈死之前,把孩子们叫到身边,微笑着说:永远都不要吵架啊,孩子们;母亲被枪决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我的孩子就拜托你了,卡琳娜(邻居);或者是不敢说话,只能用尽一身的力量望向家的方向。

当一个战士回家时,全村的孩子们都会跑来,跑在最前面的是是那些失去了父亲的人。当然更多的时候回来的不是人,而是勋章,或者是一块手表,或者永远都没有消息….

怎么感觉自己也写成纪实文学了。有些东西你再怎么描述,都不如真实的东西那样触动你的心,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有时候艺术再怎么玩,也抵不过母亲的一声呼唤。

喜欢口述历史,敬佩阿列克谢耶维奇。

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三):随笔

感觉自从莫言拿完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大家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热度已经逐渐冷下去了,如果提到2014年的莫迪亚诺大家还有印象,我想提到2015年的这位获奖者,能记住全名的已经寥寥无几了。这本书比起《锌皮娃娃兵》、《我是女人,也是女兵》来说,知名度要略低,但是却比前两本更加温情、更能触动人。典型的俄罗斯作家的创作主题:铭记战争,珍惜幸福。全书从一群2-12岁的孩子的视角出发,以最公正和伤痛的口吻,记录了在卫国战争时期,战争留给他们的灾难阴影。对爱与幸福的渴望、对死亡憎恶却莫名的眷恋、对父母的思念、对饥饿的恐惧……同样是儿童视角,该书因为其低龄化与碎片化的关系,并没有如同《安妮日记》般的成系统的正能量语录,但读者所能感知到的伤痛却不逊于此。战争往往源于一个人和一群人的野心,而为他们的野心奠基的却是千千万万无辜平民的生命和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野心家才是实足的刽子手。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四):伟“哪儿”大的战争

经常能听到一些“伟大的XX战争”的措辞,我就屡生疑惑:战争都可以伟大了?集体杀人都TMD伟大了?当然,整天叫嚣跟日本一战、跟美国一战的脑瘫们,不在我考虑之列。我如果再去花心思与他们争论掰扯,就是自甘堕落。

前段时间读的《我还是想你,妈妈》更是让我心生感触。

《我还是想你,妈妈》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之一,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1941—1945)幸存者的口述实录。这本书应该也属于口述史的一种。我初次知道口述史这个概念,是在阅读唐德刚的作品之时。唐德刚分别做过胡适、李宗仁、顾维钧的回忆录,基础就是口述史资料。口述史的优点在于鲜活、在于历史情境的第一视角,口述史的不足可能在于细节的偏差。《我还是想你,妈妈》的口述者讲的是二战德国入侵苏俄时期的情景,由于口述者在这一历史时刻大多年幼,记忆偏差不可避免。然而,这本书的珍贵却恰恰来自于这些口述者的视角——孩子的视角。

一位名叫季娜?科夏克的口述者,在战争发生时年仅8岁。他被父母送往明斯克(现白俄罗斯首都时属于苏联)郊区的夏令营。随着战争的进行,这些孩子有许多成了孤儿。由于长时间远离双亲,夏令营的教导员和老师在给孩子们讲故事时都会刻意避免“妈妈”这个词汇的出现。如果有人突然说出“妈妈”这个词,孩子们就会集体失控大哭不止。后来直到战争结束,季娜?科夏克也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后来他听邻居们说起,他的父母在去火车站找他的路上死于轰炸。季娜?科夏克在口述的最后说:我已经五十一岁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我还是想妈妈。

一位名叫热尼亚?谢列尼亚的口述者,战争初起时只有5岁,但是他记得他的姨妈来到他家,跟他妈妈讲起他舅舅死亡的情景“他们打中了他的脑袋,我用双手收集起了他的脑浆……它们雪白雪白的……”一位名叫英娜?列夫凯维奇的口述者,当年10岁。他目睹了非常多的死亡。某次轰炸来临时,他被母亲用衣服遮在身下,他透过扣眼偷偷向外看……天上有什么?人们在奔跑……树上挂着的是什么东西啊……当他明白树上挂着的是什么时,吓得闭上了眼睛。看过《让子弹飞》的人,可能会联想到葛优的屁股挂在树上的片断。以上这样的经历,想必会给两个人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

即使是卫国战争,也最多是通过杀人的方式避免更多的人被杀。我实在不知道这伟大在哪?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全世界的幸福都抵不上一个无辜孩子面颊上的一滴泪水。

或许伟大这个词根本不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就如有人说造成几千万人死亡的红太阳伟大一样,这“有人”当中还包括饱受赞誉的学者梁漱溟。

我突然就想起了《闯关东》中,韩老海问那文的那句话:你哪儿大啊?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五):最后一批证人

卷首对陀思妥耶夫斯名言的摘用便叩开了我的心灵。原文如下:Когда-то великий Достоевский поставил вопрос: а найдется ли оправдание миру, нашему счастью и даже вечной гармонии, если во имя этого, для прочности фундамента, будет пролита хотя бы одна слезинка невинного ребенка?

И сам ответил - слезинка эта не оправдает ни один прогресс, ни одну революцию. Ни одну войну. Она всегда перевесит.

Всего одна слезинка...Она всегда перевесит.Всего одна слезинка...

无意诟病李老师的翻译,他在历史、地理、医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怕是我过十年也及不上的,而这些通过日积月累形成的知识在文学翻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私以为слезинка эта не оправдает ни один прогресс, ни однуреволюцию. Ни одну войну.这句译为“这一滴眼泪并不能证明一场进步,一次革命,一场战争的正确性”是不是会和下一句“它们永远都抵不上一滴泪水”承接得更自然一些呢。

今天恰逢俄罗斯的胜利日,在这样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读完此书想必也是冥冥之中天意使然把。从战争开始的那一瞬间开始,任何人都是罪恶的。而孩子们总是最先被抬上祭坛的羔羊。脑中突然响起Jay的“止战之殇”,小时候第一次看这支反战mv里出现的同龄小朋友镜头居然产生了头皮发麻的痛感。

三年前的今天,我穿着红外套和小黑裙在红场上跑跑跳跳,和群情激昂的俄罗斯年轻人们一起高呼着:“胜利”,“乌拉”!又莫名回想起托卡列娃关于二战的某部短篇小说。她指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人们庆祝战争胜利时,女人总会喊“мир”(和平)这个阳性名词,而男人们总叫着着“победа”(胜利)这个阴性名词。

读完此书,我只知道,下一次去往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列宁格勒)的旅程注定会有新的际遇。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六):一件事,一代人

青山仍在,人却消逝。

往事也由传述变成了文字。

前一段时间在当当网买过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叫做《我还是想你,妈妈》。因为这一段时间外面实在太冷,一到室内就想睡觉或者打开电脑,所以一直懒得看书。今天正式翻开了这本书,由于这本书是纪实文学,并且内容实在是触动我的心弦,所以提前写一下我自己的感触。

我很庆幸我自己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和国度。虽然这个地球上还仍有很多战争,但我很幸运的躲了过去,在笔记本前用着键盘在打字。所谓战争,必有所求。虽所求的东西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利益。很难说一场战争是否是正义的,因为一旦有了战争,其背后的故事必定错综复杂,笔者又不是深通政治之人,其中的奥秘自然说不出来。

每一个孩子的可塑性都是很强的,他们对这个新奇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每一个孩子都有享受阳光和关爱的权利,但是事与愿违,运气之神没有眷顾他们。作为战争的一群特殊的见证者,他们所考虑的,所感知的,并没有成人那么深刻。他们只是知道战争让他们失去了快乐,失去了家园,甚至失去了亲人。即使什么也没有失去,对孩子的心灵也会造成不小的冲击。8月12日天津爆炸,虽不是战争,但当时我住的位置距隔离区相当近,第二天出门看到整个街区和战争几乎无异。一场爆炸之后,当局很快开通了心理辅导热线,安置点也有居民心理服务站。一场事故的影响就这么大,更何况战争呢?

他们恨战争,因为他们经历过。

一件事会带给一个人很长远的影响。有些时候和老人坐在一起,听他们讲那个年代的故事,二战和抗美援朝时期的故事自然听到了不少。他们自然很珍惜现在的时光,这几年虽然经济不佳,但在他们的心里,现在是最好的时代。有些老人自然看不惯现在的我们,认为我们铺张浪费,以前小的时候总觉得这样的训斥蛮可笑的。但是在老人讲完故事之后再说这些话,隐隐的感受到老人的内心。以前的故事,哪能是三言两语就说完的。有些老人爱看战争片,并且喜欢对影视剧品头论足。他们参与过,他们知道最残酷的事实,有时也会落泪。我有一次在落泪的时候很不讨巧的问为什么落泪,回答我的只是一句略带颤抖的“想起了以前的事,没事”。话一问,我就后悔了,有些事情,是不想分享却又无法忘记的。

在战争面前,每一个人都是不幸的人。

感谢为了战争而出过力甚至牺牲的先辈们,因为他们的坚持,我们才能享受着江山。同时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忘记,以谨防战争再次的到来。要仇恨的,是主动发起战争的主谋,而不是普通的人民。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七):无题

这是一本记录卫国战争(1941-1945)期间,苏联儿童对二战的口述纪实。每一篇都是个残酷无情的真实故事。太疼了,不想评论什么,以下只摘抄一些令我震撼的语句。

“整条街道都被烧毁了。烧死了许多老爷爷和老奶奶,还有许多小孩子,因为他们没有和大家一起逃跑,他们以为敌人不会碰他们的。大火里任何人都活不了。”

“‘他们打中了他的脑袋,我用双手收集起了他的脑浆……它们雪白雪白的……’她在我家住了两天,整天都在说着这件事……不停地重复着……两天的时间,她的头发就都变白了。我害怕,妈妈的头发也会突然变白了……”

“德国人在村后的牛奶厂附近挖了一个大坑,每天早晨五六点钟从那里都传来射击声。傍晚的时候,我和父亲赶着大车从那里经过,‘我去看看。’他说,他的堂姐在那里被枪杀了。他走过去,我跟在后面。突然父亲转过身,挡住我,不让我看到那个大坑:‘你回去,你不能再往前走了。’我只看到,我迈过的一条水沟,里面流的水是红色的……一群乌鸦腾空飞起。那么多的乌鸦,我尖叫了起来……”

“我已经五十一岁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我还是想妈妈。”

“战争结束了……我记得,我和妈妈走在街上,她提着土豆,这是在她工作的工厂里分给她的一点土豆。一个德国战俘从建筑废墟里朝我们走过来,他说:‘女士,请给我个土豆吃吧……’ 妈妈说:‘不给你。说不定,就是你打死了我的儿子!’ 德国人慌了神,吓得一声不吭。妈妈走开了……后来,她又返回身,掏出几个土豆,给了他:‘给,吃吧……’妈妈教育了我……这是战争后她给我上的爱的第一课。”

同样经历过一战二战的伤痛之后,如今我们已经身在和平的年代,但有些东西真的不能遗忘。 愿世界和平 。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八):未历童年心已老

叙利亚小难民浮尸海滩的背影,成为近几个月最让人心痛的画面,战火无情,不会对儿童网开一面,潜意识中对儿童的怜惜却令观者感受到切肤之痛。

无独有偶,今年的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我还是想你,妈妈》完全是通过儿童的视角描述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数百万苏联儿童死亡。本该在父母怀里被呵护、被宠爱的孩子,被硬生生剥夺了童年,能活下来已属万幸。通过幸存者的口述,战争的残酷显露无遗。

很多孩子都提到,战争似乎是一夜之间爆发的。匆匆宣战之后,父走从军,孩子们和母亲开始逃亡或失去自由。他们眼见着无辜的人死在面前,无数同胞被残忍地戕害,美好愿景尽成空,甚至小小年纪就得孑然一身寻求生机。

战争的语言常常被粉饰,但在纯真的孩子面前,掩盖并不那么容易。小女孩在火车上无意间听到敌方军官的谈话,言语中透露出本国之外皆是劣等民族,这般师出无名的借口连孩子都无法蒙骗。集中营里的孩子挤破脑袋想去吃粥,纳粹声称每天只能供应十个人,有孩子忧心地寻思:那些喝到粥的孩子为何再没有回来呢?给他们好看棒棒糖的叔叔杀死了他们的小伙伴,稚嫩的心不得不学会抵御诱惑,讨好和求饶都是徒劳,唯有竭尽所能变得顽强。

孩子们也是斗士,来不及感受童年的美好,他们被逼着迅速长大。数着炸弹,数着伤兵,他们学会了数数;轮流翻看全村唯一的识字手册,他们学会了认字;预演着可能遭受的刑讯逼供,他们学会坚强;战斗在第一线,出生入死立下大功,他们学会了战争的真义。一个幸存者说:“一年一年过去了,我读了那么多书,对于战争的了解,却并不比当时多,当时我还是个孩子。”可与此同时,他们的身体却来不及长大:“我们所有在保育院里的孩子都发育得很慢……也许是伤心的缘故。因为很少听到温柔的话语,没有妈妈的陪伴不会长大。”

对孩子而言,母亲从来就是特别的存在,即便不能满足基本的温饱,战争中的母爱也以另一种方式顽强存在,一切以孩子的人生为重,寄望于他们能迎来光明的未来。行将赴死的母亲怕株连女儿,对她的哭喊充耳不闻;前路未卜的母亲不愿提前告别她的女儿,拒绝收养的要求;弹尽粮绝的母亲坚守着道德底线,不甘子女偷盗抢掠,失了尊严;善良的母亲一边唾骂德国战俘杀害了儿子,一边又同情他们的饥饿……非常时期的母爱是大爱,因为有这些非凡的母亲,成就了俄罗斯民族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的坚韧顽强。

战争爆发时,这些囗述者最小的只有2岁,被剥夺的童年是他门一生的梦魇。有人害怕触及往事,有人不堪目睹记忆中的物件,有人拼命用物质弥补缺憾,有人失语、结巴、战栗、寡言。我不知道阿列克谢耶维奇是怎样叩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面对伤痛,回顾历史。可能是因为她充满母性的怜恤和斗士般揭露历史的决心太像他们的妈妈了吧。

——乙未年读S.A.阿列克谢耶维奇《我还是想你,妈妈》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九):脱不下的恐怖外衣

我读过几本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无一例外都是写苦难的,写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战争的苦难,她的书,读起来很疼。也正是因为她对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她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但她的书,我是不推荐阅读的,比如刚刚读完的这本书,《我还是想你,妈妈》

对于孩子来说,玩具几乎是心头好,怎么可能去换一个面饼,当你听到小女孩坚定地说;“妈妈,把我的布娃娃拿走,去换一个面饼吧,我太饿了。”

这种和平年代几乎不可能想象的荒唐交换,在战争来时,在饥饿来时,一切都有可能。当妈妈的,听到这种话,除了哭泣,读者除了无尽的悲伤,我想不出还有其他情绪。

而在这本书里,这样的“恐怖”故事,一个接一个地上演:

有人听不了汽车的马达声,无轨电车来了,她会全身颤抖,战争的阴影笼罩了她一辈子;

有人亲眼看着自己的妈妈倒在血泊里,而那些德国人用枪顶着孩子的脑袋,命令他们笑;

德国人烧毁了整个村庄,有人只找到了一本算术练习题,他像读诗一样读这本练习题;

一个被德国人打死的年轻女人,她的孩子还在吸吮着她的乳房,这个孩子没有哭泣;

孩子在松树下发现一个人的残余部分,没有手,没有脚,他还活着,他用力发出请求:打死我吧,孩子

在集中营里,小女孩要写信给妈妈,而她的妈妈早已死去,她说:“我深夜打开窗子,把纸条交给风。”

……

战争给这些口述者的童年,披上了一生脱不下的恐怖外皮。

当我在银泰城里看着孩子们坐着小火车呜呜呜开过的时候,我想,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和平年代,在我们还拥有平时被无视的幸福时,更加努力活着,充满感激。

《我还是想你,妈妈》读后感(十):我还是想你,妈妈

阿克列谢耶维奇(长长的“战斗民族”的名字),用每个炮弹碎片下的人的情感上碎片去试图拼凑一个战争下童年的模样。人的记忆会撒谎吗?口述历史真的可以还原 事实本来的面貌吗?在《锌铁娃娃兵》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战士说——“离我需要真相吗?大家需要真相吗?所有的人要的是一个包装的精致的样品罢了”在这一 块块人格碎片里,你我能看到的,大概也是每一块碎片里反映出来的不完整的真相吧。可是一个人的深刻感受,固然相对局限,不能反映全体,但汇少成多的碎片, 往往能展示不一样的“断层面”,那是一场战争,每场战争敲击在一块心灵明镜上的裂纹。

一个年轻人,具体表述为,生在和平年代,未必深刻思考过“打仗”、“战争”诸如此类的年轻人,面对一个幸存者口吻中的战争碾压,一个儿童的口吻能留下给这 个年轻人什么?“小苦小难让人喋喋不休,大悲大苦教人默默承受”,战争暴力车轮之下的幸存者,扒开土壤泥垢之后;内化种种痛苦,可能日趋沉默寡言,不愿多 谈过往之后,面对历史的长镜头回顾说出来的,让这样一个年轻人心灵可否产生触动?你以为你看到的就是完整的事实?活在当下,一派欣欣向荣之下,到底掩盖了 多少难言的苦痛?有没有人追问?有多少人追问?得到的结果又有多少真相?得到了真相后又有多少人尝试去了解?还是继续选择另外一种遗忘?

犹 记得之前微博的话题——“没错,这里的确发生过大屠杀,其程度也可能发人深省,令人发指,可这又和现在的我有什么关系?”在大多数人选择背离这种事实的时 候,诸如阿克列谢耶维奇,张纯茹等有历史责任感的学者作家,逆流而上,我们难道不问——“这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活在这种困境里,诚言,自己也未能在这方面做到怎样,对于过往的战争思考,停留在个人感性认识上,但是一种企图揭开封套,拂去灰尘,重新了解的意愿,是做出改变的开始。我没有在读完他们的故 事之后,立马深入的去了解这场战争的背景,相比此等宏观大体官方的解读,这种个人情感微观的回忆,造成的感情共鸣,更令人难忘。

书给人一种强烈的撕扯感,组织结构安排上由不同的人回忆,拼凑缝合而成,好像一面由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状态,不同颜色的镜子碎片,拼成一面斑驳的“镜子”。 镜中照出的人像也面目全非——好像这块镜子残片中有你,那块剪影中有你,究其根本,又转而如同泡影,不像你了。内容本身让身处当下的人产生巨大的撕扯感, 那是怎样的一个历史时空啊?人杀人,又会出现谁都不是陌生人,彼此受苦受难中都是亲人的局面;有战争前好像就失去童年了,三岁的时候就失去害怕的人,也有 “战后的‘我’好像还是长不大,没有妈妈的人,一辈子也长不大的人”。遍街都是被烧死的粉红身体的小孩,与抬眼四周观看,妈妈带着小孩欢快亲昵做着游戏的画面产生的巨大撕扯感。

从拼接的“镜子”里照出每个人的一部分人影的时候,镜子上斑驳的裂纹就刻在这个人身上了,那个时候我已然感觉不到之前蒙昧无畏的“完整”。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