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聪明的渔夫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聪明的渔夫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聪明的渔夫经典读后感10篇

《聪明的渔夫》是一本由[德]海因里希·伯尔 文 / [法]贝尔纳尔·弗里奥 编译 / 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聪明的渔夫》读后感(一):关于渔夫的那些故事

《聪明的渔夫》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我正在给一岁的女儿讲故事,手里捧得是日本著名绘本“儿童之友系列”的《拔萝卜》。小老鼠、小猫、小狗帮老爷爷拔出大萝卜之后,我顺手拿起了这本《聪明的渔夫》,打算继续给她讲下去,然后却发现作为绘本,虽然这本书有很强的可视性,但是远远超出了一个低幼儿童的理解范围,它更像一则成人寓言。

我下意识地想起那些关于渔夫的经典传说,比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比如《老人与海》……在相当多的寓言式故事中,“渔夫”因其传奇而又捎带浪漫的色彩,成为我们某种集体人格的表征,或代表某种暗里滋生的欲望、或代表现实中不能达到的某种理想。

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堪为“渔夫故事”经典代表作品,渔夫是一个善良的人,金鱼知恩图报,老太婆则是欲望原罪的代表,欲望不止,终成泡沫。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则是一位孤独渔夫不可以被打败的故事。海因里希?伯尔的《聪明的渔夫》则是一个更为现代的故事,短短一两百字,涵盖的内容却更为广泛。

如果说《聪明的渔夫》是一则寓言故事,你会发现它并不像《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那种传统寓言一般有一个准确的“核心论点”,比如批判贪婪,比如赞扬坚韧。

在《聪明的渔夫》一书中,短短一两百字,却体现出相当多元的思想与观点,比如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现代商业逻辑、消费主义的盛行、个人价值的体现……

虽然体现的意义多元,但是这本书同时也有留白,给我们留下了充分思考的空间。如果深究下去,你会发现细思极恐,你甚至可以追究到哲学的终极关怀,渔夫是谁?渔夫从哪里来?渔夫要到哪里去?

从游客的角度来看,他并没有什么错误,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他的好心建议极具商业头脑。我们于寄居现代城市中所熟悉的一切,几乎都可以划归为那个游客好心建议的同类项,比如KFC、麦当劳,再比如超市中出售的各种成品、半成品,甚至是我们用来彰显身份的奢侈品、名车,归根结底都是这种现代商业模式下脱颖而出的成功产品。

所以沉醉于城市生活中的我们,倘若真是要嘲笑那位游客,恐怕只会落下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笑柄罢了。

我们的角度来看渔夫,他是超脱于世俗成功定义的一类人,摒弃了当下盛行的消费主义,放弃了暴利的商业模式。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他馄饨未开,没见过什么世面,在自我的国度里优哉游哉。但无论如何,在书中,他给我们展现出另一种生活的可行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思考空间。

故事讲到最后,女儿最终还是没有听下去,扔下手中的书,奔向自己心爱的皮球。或许六七年之后,当她成长为一个可爱的,面临无数诱惑的小姑娘的时候,我可以再给她讲讲这个故事。

当然,如果您问我,这到底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呢?看绘本吧!

《聪明的渔夫》读后感(二):一本书引发的教育思考

《聪明的渔夫》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也曾引发了金钱和幸福的探讨。虽然是绘本,但是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给四岁的女儿读,她能明白这本书的含义吗?

带着忐忑的心情开始了亲子阅读,打开封面就看见很多很多的鱼,女儿高兴的说这么多鱼啊,我都数不清楚了。全书的主色调是蓝色的,随着故事的展开,游客为渔夫勾画出完美的奋斗目标,阅读过程中孩子一直全神贯注的在听。

讲完故事合上书,我问女儿,你觉得渔夫和游客的话谁说的有道理?

女儿指了指游客。

我说为什么?

女儿说我说不好,你说嘛。

我说游客就是代表了你要先苦后甜,先努力奋斗拼搏了才能享受生活,渔夫的意思就是活在当下,能够享受生活就马上享受了,你赞同谁的观点呢?

女儿说,我赞同游客,要先拼搏才能享受生活。

说实话,女儿的答案让我很诧异。我觉得对于四岁的孩子来说她应该不太会明白什么叫奋力拼搏,但是她两次都选择了游客的观点。作为80后的一代,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所以说我的生活理念就是人一定要有一颗向上的心,可以为了准备考试推掉朋友的聚会,为了考职称复习错过陪妈妈过生日,为读在职研究生放弃每个陪孩子的周末......有些时候,我也在想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

前两天阿联酋迪拜酋长长子突发心脏病病逝,年仅34岁,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有人说这么年轻的高富帅就去世了太可惜了,有人说至少在他有生之年活得很精彩,虽然34岁就去世也比矮矬穷活800年好。生命的价值不能用长度来衡量,以广度和深度来衡量的话该怎么评判?是一直奋斗在一线连父母病重都没有时间去照顾还是工作上碌碌无为每天都陪伴家人值得推崇?怎样的人生才算是无悔的人生?才算是活得精彩、活得尽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孩子我希望她懂得拼搏奋斗,但我更希望她会享受生活。我不希望她以后生活得很辛苦,所以我花很多时间充实自己,让自己能更快得升职加薪。对于我而言,内心是倾向于渔夫的说法,虽然衣衫褴褛,但是温饱解决后就可以晒晒太阳、看看大海、打打瞌睡,但是在实际行动中我却更倾向于游客的说法,努力再努力,拥有更多才能更好的去晒晒太阳、看看大海、打打瞌睡。可是言传身教一点都不假,我忙碌奋斗的身影孩子都看在眼里,所以即使我从来没有引导过她这方面的想法,她读完书还是会果断地去选择游客的观点。

这次的亲子共读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是不是该放慢自己的脚步,减少对物欲的追求,享受生活,这样才能传递给孩子一种快乐轻松的能量。

《聪明的渔夫》读后感(三):一切刚刚好

涂佳宁

当我拿到第一份工资时,几十元,心里默默地想:如果以后挣的钱足够多,可以买喜欢的音乐碟、喜欢的书就幸福了;等我挣到书钱时,我又默默地想:如果以后挣的钱够我旅游的话,我会更幸福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再过几年,我已经可以去旅游了,却觉得仍然不够幸福,因为需要一部好的相机,否则无法记录下沿途的美景……

学霸同学虽然成绩好能力强,却貌似一个没有追求的人,平时摆弄一下花花草草,花开时拍拍照自我欣赏,没花的时候研究一下咖啡,学习一下拉花,跟朋友们聊聊咖啡经,没花没咖啡的日子便是他看书写感想的时间。曾经问过:以你的学识和能力,完全可以再激进些,没想过再进一步?笑答:一切刚刚好……

究竟谁更幸福?

最近很流行一个故事:一名渔夫和一位游客偶遇。在西海岸的一座小渔港,一位游客醉心于美丽的海景时,意外发现了一名衣衫褴褛的渔夫在晒着太阳打磕睡,在游客看来,这名渔夫太懒惰了,他应该趁着天气好多出去捕鱼,鱼多就能赚更多的钱,这钱可以用来添设备,然后赚更多的钱,再添更多的设备,如此循环,生活越来越美好,最后游客总结道:“当你拥有了这一切时,您就可以坐在岸边,晒晒太阳,打打瞌睡,或者看看大海的美景了。”游客大惑不解:“可那就是我现在做的事呀!我正在海边美美地睡午觉……”

人就是那么奇怪,我们常常将目光投向远方、别处、自己所不曾拥有的东西,却极少静下心来观察、欣赏身边的人和事,就像故事中的游客,看大海对他来说是一场新鲜的旅行,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也许需要努力工作上好久,投入很多的时间、精力,甚至忍受与家人的分离,就是为了那远处的幸福。但渔夫却有不同的想法,他很满意眼前的状态,虽然是再平常不过的生活,每天都能见到的大海、阳光和鱼,他仍然享受着,不会过多地在意收获的多少。

这是一场关于幸福的辩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标准,消极的人,满眼都是缺陷、瑕疵,从不知足,他的幸福永远都在远方,而积极的人,能从危机中看到希望,能在普通中发现特别,更能在平常中看到幸福,就象有人会伤春悲秋,有人却春花秋实,两者的心情截然不同。

法国的埃米尔.布拉沃把渔夫和游客的故事画成了漫画绘本,取名叫《聪明的渔夫》,他想传达的本真意义是:学会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勿忘对纯真幸福的向往。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千万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让它在程式化的消费主义社会中消磨殆尽!

还是回到学霸同学的简单思想:一切刚刚好!

《聪明的渔夫》读后感(四):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

-----------读《聪明的渔夫》 文/纪汐

《聪明的渔夫》是由一则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改编的漫画绘本,该绘本用鲜艳的色彩,形象的绘制出了整个寓言故事。让大家重新更立体的了解这则寓言,同时也引发了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故事开始于午睡的渔夫被游客吵醒后,看到渔夫如此悠闲,没有捕鱼,游客出于好意游说渔夫要努力打鱼赚钱,争取过上有钱人的生活。可是高潮之处,正当大家也在游客的有钱人美梦中畅游时,渔夫很蛋定的问了游客一句话:“然后呢?”游客回到:“然后就可以悠哉的过日子,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时间。”渔夫还是很蛋定的告诉游客说:“可我现在不就是这样过的吗?”

是啊,就算努力的去赚钱,就算真的努力成功了,所求的生活无非就是饿了有饭吃,困了有觉睡,累了有人问候。而渔夫现在每天打的鱼已经足够他生活,而且也可以心安理得的悠哉生活。渔夫现在正过着有钱以后想过的生活,为何还要努力去拼搏一个未知数呢?说到底还是人心的不足。对物质欲望的追求胜于对精神满足的追逐。

说到底还是因为人们还是没有想清楚究竟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正是因为渔夫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所以他能够知足常乐,抵制物质欲望的诱惑,真正做到平和的活在当下。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人比人,看着别人有车有房,而自己毫无作为,出门坐公交,朋友聚会要别人送回家,问起你打算什么时候买房,却无法回答,特别是这些来自周边同龄人的攀比,父母的殷切希望,就算曾在心理竖起了强大的城墙来保护自己,还是会不自觉的随波逐流,迫切踏入攀比的潮流。说到底还是内心不够强大,无法真正的知足常乐。

《聪明的渔夫》一书再次警醒我们。只有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后去奋斗才是正道。反之,如果说你甘于稳定,那么也要心安理得的过悠闲生活。最怕的是自己随波逐流,还要拉着身边的人一起加入,同时对于别人的生活加以评论,甚至嗤之以鼻。一个祥和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互不干扰,又能互相尊重彼此的选择,不以金钱去衡量个人的成功高低。

关键是自己能够无愧于心,来此人世间走过一遭就好。

2015/9/24星期四

本文均属原创,严禁转载。

《聪明的渔夫》读后感(五):努力是为了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

小屁孩快三岁,陆陆续续给他读了不少绘本故事书,刚开始很谨慎,会精挑细选,但买回来才发现,很多我认为很好的书他并不喜欢。所以,后来也就更随意一些了,各种类型的都买,故事型的,百科类的。有些他一开始不喜欢,但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他有会很喜欢,比如《隧道》,也有一些他刚开始很喜欢,但过一段时间后就不喜欢了,比如《大动物,小动物》。大概是因为他也在成长吧。

前阵子给小朋友听【小柚子电台】,大概持续了一个星期,就不愿意了,要让我读。这几天,他最喜欢两个故事《打瞌睡的房子》《搬过来,搬过来》,一星期前,他最喜欢的是《三只小猪不一样》。

《三只小猪不一样》算是比较复杂的故事,如果按照大人的理解,应该是想要告诉他,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的。而我,一直只是单纯地在给他读故事,并没有告诉他任何别的东西。并不确定这样做对不对,只是不想太早给他各种条条框框。

《聪明的渔夫》也有给他读,他对颜色的兴趣高于对故事本身的兴趣。这个富有哲理的故事,于他的年龄而言并不是最合适的,他大概还很难理解何谓得与失,何谓取与舍。也因此,更不敢轻易去给他的画板涂颜色,只能选择顺其自然。

而我,愿意付出努力,是想要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这个世界有太多美丽的沙滩可以晒太阳 ,不去经历,怎么能知道每一处的不同精彩?

《聪明的渔夫》读后感(六):童话不仅仅是给孩子们看的,也是给大人看的

必须承认,最初是,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主作品改编的给孩子读的故事,这个话题吸引我的。很喜欢那句话:童话不仅是给孩子看的,也是给大人看的,因为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只是他们忘记了。这个故事我隐约记得是很久以前看过,只记得故事的概要,是一个渔夫和游客的对话,具体的却模糊了。拿到书的时候挺惊喜的,绘图很漂亮,让这个故事的画面更形象立体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身着考究的游客看到衣衫褴褛的在渔船上晒着阳光午睡的渔夫,感受到那种恬静舒适的美丽,连续的按着快门拍着这一幕,却吵醒了照片里的主人翁-渔夫。为了安抚被吵醒的渔夫,游客上前搭话,从开始的今天天气真好,询问渔夫是否要出海到疑惑为什么不出海,最后甚至登上小渔船给渔夫出主意,每天都多出几趟海,捕更多的鱼,然后买机动船,买冷藏库,做罐头工厂。画面里渔夫略带刚睡醒的朦胧和对游客描述画面的疑惑,与游客设想渔夫按照他设定未来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的表情形成强烈的对比。“然后,然后会怎么样呢?”“然后你就能坐在岸边,晒晒太阳,或者看看大海的美景。”当渔夫表示那就是他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游客的照相声将他吵醒的时候,游客迷茫的表情也给整个故事画下了它独有的圆满的句号。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游客那样,以自己的立场,或者是大众的思想去给他人一些建议。前几年因为一些网剧,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人生巅峰?什么是人生巅峰,到达人生巅峰之后呢?是不是也像游客说的那样,然后我们就能坐在岸边,晒晒太阳,看看大海的美景,或者培养着自己的爱好?我们也常想着,等忙完这阵子我们要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画着饼充着饥,忙完这阵子再忙着下阵子,不停的赶路奔跑只是为了在最后成功的时候能欣赏到本来就一直在身边却从没注意过的美景。这种现象其实很多,不仅出现在职场人员身上,还出现在家庭主妇身上。前些天看了一篇毕淑敏的散文,标题是:女人何时开始享受?小的时候,她们忙着学习各种功课,总想着长大后要培养自己的爱好,享受自己的生活,可是长大以后,她们忙着结婚忙着生孩子,孩子小的时候,总想着等孩子大了,上了大学她就可以开始享受了,孩子上了大学她又在为孩子结婚生子而忙碌着,再之后,为孩子的孩子,直到有一天她躺在那里。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总有人在追求目标的路上迷失方向,走进另一个胡同。

我听说过有人说渔夫颓废。却忽略他已经出过海捕过鱼,并且丰收到明天都不需要再出海了。这让我想起了现在的中国家长,小孩在完成今天的作业之后他们总能搬出其他功课,想着孩子马上把所有知识点都学会学完,而最后得到的是厌学的00后。

不要用自己的想法评价他人的生活,想象着别人因为你的想法而改变,最后走上人生巅峰,激动的仿佛是自己迎来了巨大的成功,却忽略了每个人的追求和想法。

我们总在追求这个追求那个,最后无非是想着能悠闲自在快乐的生活,但它和你拥有多少金钱并不等价,不信你去找找即使贫穷幸福感却爆棚的廷布,看看即使衣衫褴褛也幸福舒适的安然在岸边午睡,晒着太阳,看着美丽大海风景的渔夫。最重要的,不要忘了自己最初的目标,我们每一天,都可以过着坐在岸边,晒晒太阳,或者看看大海的美景的幸福日子。

渔夫不被游客描述的场景所迷惑,坚定自己的需求,找准自己的位置,最后还点化游客,让游客陷入沉思。听过这样一句话:人最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位子,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可是我们总是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迷惑,能够不被迷惑,这才是渔夫最聪明的地方吧。现在的我还记得自己的初衷,我会不断提醒自己,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找准自己的位置,也希望将来我有了孩子,他也不要迷失在众人对他的建议中,迷失在路上,忘了最初的心情,忘了自己最初的追求需要。

《聪明的渔夫》读后感(七):聪明的渔夫

《聪明的渔夫》这个寓言故事其实很容易理解,当然寓意不止一个,每个人或者说大人和儿童看了,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至于我理解的寓意可能有点消极,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东方的思想毕竟和西方的思想还是有些区别的。你可以把这个故事理解为虚荣和野心的幽默故事,也是一场围绕金钱与幸福的哲学探讨。成人从中可以换个角度看待这个快节奏、高消费的社会,重新认识生活的本真意义。孩子通过它可以认识未知的成人世界,这样他们才会在释放天性的过程中变得强大,知道如何远离循规蹈矩和墨守成规,知道如何保持幽默感来获得快乐。

当然上面这些理解方式是别人的看法,我总以为这样这些理解方式不对,我的理解方式就是一种不求上进的生活方式,你们理解为野心也罢,但是人生不应该有些野心吗?没有追求的人生能快乐吗?每天就是完成一个的能够养活自己的任务,这样每天剩下的时间睡大觉,这样的人生难道就是幸福的吗?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我想我们中国人就是很会努力拼搏的人生

虽然近代的科技革命是从欧洲国家开始的,但也是他们被逼无奈才改革的。欧洲人开辟新的航道也是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了中亚要道,禁止欧洲商人通过,才逼迫他们另寻新的航道,不然以欧洲的性格他们不会去开辟新的航道的,这是他们性格的弱点,所以我的理解很不同于他们。

接下来我们说说作者吧!二战后的德国作家,二战打的那么惨,战后的德国更是惨不忍睹,每位尽力过二战的作家,我想都会刻骨铭心吧!二战后的作家其实是很有成就的一批,经历过二战,写作素材多了很多,比如海明威、老舍等这些有名的作家都是经历过二战,让他们的作品有这么高的成就,我觉得也是二战的结果。海因里希?伯尔在当代享有极高的世界声誉。他始终心系故乡,价值观坚定,一生共创作三十余部作品,其中包括多部小说、散文和广播剧。作品坚持鲜明的道德立场,充满对正义的吁求,具有广泛的艺术和思想价值。凭借略带尖刻的幽默感和从未动摇的人文主义精神,海因里希?伯尔曾于197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可见这个人的成就是很高的。出自他的寓言故事改变的漫画自然很有魅力,虽然个人有个人的观点,但是好的作品是不怕质疑,希望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聪明的渔夫》读后感(八):国王与乞丐

前两日到朋友家中小坐,她养了一只小仓鼠,圆圆憨憨甚是可爱,我们聊天的时候滚着轮子,拼搏的样子甚是雄赳赳气昂昂。和朋友打趣说,我们这些螺丝钉,平时做的事情无甚大用,也是这么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朋友笑说,推崇能者多劳的岂止是人类,仓鼠不也这么实践的么。

只是仓鼠奔跑只是为了戏耍玩闹,人们办事多方奔走,又是为了什么呢?

空气中渗透着浮躁与焦虑,欲望之壑难以填补。无论做什么,无论多么努力地往前冲,都没有安全感。你和很多所谓的朋友夜夜笙歌,说好有福同享有钱同赚,却免不了心机算计。你在办公室加班,腰肌劳损脖颈酸痛,觉得自己被大才小用。你买来很多很多的东西,想要补偿自己,填补空虚。但是,你有多久,没有和自己,好好地说一说话,问问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呢?

所以我喜欢这本书。明艳的色彩,轻松的故事。憨憨的渔夫在阳光满溢的西海岸享受悠闲的下午时光。热情的游人带着花环拍照打扰到他,向他搭讪问他收成如何,他睡眼惺忪地拿起自己捕捞的小龙虾。游人给渔夫描绘起一副水产界大亨的蓝图,蓝图里的渔夫精神矍铄满面红光。

游人说,你今天起,出四次海。打渔,买小船;打渔,买大船;开厂赚钱,开餐厅,谈生意……直到功成身退,衣锦还乡。

衣锦还乡。多么美好的一句话,让所有人淹没在城市里,汲汲营营,直到变成一朵朵美丽的装饰花。

渔夫轻声问:然后会怎么样?

得到越来越多的物质,又能怎么样呢?不过是坐在岸边,晒晒太阳,打打瞌睡,看看美景罢了。

口袋里装不下富可敌国的财富,我们所需要的,不过是那么一点点,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所以,没有必要焦躁,也没有必要不满足。我曾经知道这个道理,看着这本书,慢慢的就想起来了。

地球围绕着太阳,人们围绕的是自己的内心而不是物质。美国30年代一位心理学家西恩夫人说,自己才是宇宙的中心,相信自己,鼓励自己,就会变得无所不能。她的书里有贫穷而勇敢的单身母亲,想要租一套极好而且廉价的房子,申请者无数。她所做的不过是坚信自己能办到,然后她便实现了愿望。

这便是初心的力量。书里的渔夫不忘初心,他便是自己世界里的国王。如果忘记抚慰自己的灵魂,就算财富可敌国,内心也会饥寒如乞丐。静下心来,缓下步子,坚实初心,与自己交谈,让灵魂心安,才能够照亮前进的方向,同时也拥有了往前走的力量。

《聪明的渔夫》读后感(九):那么,然后呢?

我超喜欢结尾时渔夫脸上的惬意和游客脸上的一脸懵。

有很多事情,一直弯弯绕绕,扭扭转转,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不禁会问自己,走了那么远,吃了那么多的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一位游客在遇到一位渔夫之后,拉着渔夫一直畅想,如果渔夫能够多打一些鱼,那将会发生什么呢??渔夫也很认真的跟随着游客一起畅想。游客显然已经想得有些入迷,于是渔夫轻声问他: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呢?这样一个问句,更像一个哲学问题,在追问人生的终极奥义是什么。是不断的任由自己的贪婪扩张,不断的想要得到更多?还是,我们出发的时候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目的,只要目的达到就好了呢?

显然,作者是偏向后者的。人生是有限的,我们常常忙忙碌碌的追求,却忘了自己当初想要得到什么,在兜兜转转中耗尽了人生,却发现,那个然后却是自己的曾经。

渔夫是聪明的,他想要享受的不过是这海边的阳光和美景。从这一刻开始,他就可以欣赏,又何必把那么多明天和后天花在捕鱼上呢?!事实上,每天不停不休的打鱼,那将根本都没有时间欣赏海上的美景。

出发时,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呢?

也许,已经在我们的手上了。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聪明的渔夫》读后感(十):聪明的游客

有幸约了《聪明的渔夫》这本书的书评,书中的故事很早就知晓,而看完后终觉得有些想法涌出,有暂时无法完整的组织成语言付诸书面。

马上就要到自己26岁的生日了,而现在的自己却越来越害怕过生日。害怕面对碌碌无为的自己,害怕面对将时光荒废的自己,害怕面对自己将来会一事无成。毫无疑问,我就是那个游客。

我想要的只是愉快的晒晒太阳!然而我终究不是那聪明的渔夫,无形的压力推着我往前走,耀眼的光芒在吸引着我停不下脚步。我深知这一切没有终点,总会有新的东西推着我走。而我最初想要的,只是愉快的晒晒太阳。

当我把注意力集中到晒晒太阳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愚蠢透了,直接躺着就能晒了啊!然而仔细分辨这其中的差别,我想要的是在豪华游上,有服务员提供美酒和饮料,放着自己喜欢的音乐。我想要的不是晒太阳,是充满物质享受的氛围里晒太阳。我原本追求的,就不是纯净的晒太阳。

我和渔夫本来追求的,本来就是两回事。

渔夫是聪明的,他最大化完成了他的理想。而游客也是聪明的,他也在尽力最大化完成自己的理想。

在生命的旅途中,为了自己的理想去行动就好了。做一个想天天晒太阳的人,渔夫是成功的。做一个想要物质享受的人,生活的重担压的透不过气来,但这也是自己主动选择的,收获的也是自己想要的,那这样的人生也是幸福的。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