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后感 查看格言:《洛克》影评精选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洛克》影评精选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洛克》影评精选10篇

《洛克》是一部由斯蒂文·奈特执导,汤姆·哈迪 / 奥利维娅·科尔曼 / 露丝·威尔森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洛克》影评(一):直面Life sentence

“You see ?Life.Yes,life sentence.So what?”

人生就像无期徒刑,你永远置身其中,碰到一个又一个难题,需要你去解决。《洛克》从无数的人生难题中抽离出了一个男人终身无法逃避且最为核心的三个问题:家庭、女人和事业,并将这三个问题置于同一个空间同一个时间之中,一个一个来解决。一部不到九十分钟的电影,仿佛走完了大部分的人生

这是一部男性视角的电影,不,应该说是一部男人视角的电影。女人看完会觉得这只是一个犯了错的男人幻想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家庭、女人和事业大丰收的电影。十八九岁的男孩,他们还没到面临这三个问题的年纪,一个男人一辆车的单调电影定是无聊到爆吧。除了问题的选定,电影中的汽车、公路、岔路口等等更多的也是跟男人相关联的隐喻。这是一部沉重的电影,如果你只是想放松,挑《美国队长》吧。但是有空的时候,作为男人,你还是应该好好看看这部电影,Tom Hardy面临的问题,你终究也逃不过。

女人:一还是多

当一个男人同时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女人的时候,除了瞒,没有其它可能。或许生而如此吧,男人并不觉得有多个女人是一件多么不可饶恕的事情,相反,那是男人魅力的最好体现。但是在女人看来,犯过的错,永远就是错,尤其是在女人这个问题上出错,那就是不可饶恕的事情。就像卡特里娜说的,“And the different between once and never is everything.So,that is it.And it never is once away.”一次失足那就是千古恨,像穆念慈那样忍了又忍的女人,那是因爱走火入魔了。洛克试图告诉卡特里娜,他爱的是她,并不是苏珊,他去医院看他只是尽他作为父亲的责任,而非作为爱人的责任,希望在处理完她分娩的事情之后能回家好好谈谈,试图让一切如初。这通常都是男人理想的理性幻想,以为只要讲清楚道理,事情还是由解决的可能。但是从洛克说出他又另外一个女人的那一刻起,卡特里娜已经听不进去任何的解释,她要的,或许只是洛克赶紧回到她身边,抛开工作和其他的一切东西,因为只有这种唯一性和独占性才是女人眼中的真爱。但是洛克和大多数男人一样,是没可能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一个女人的,事业和责任对他同样重要。当卡特里娜问他要不要电话时,洛克甚至都没迟疑多久就做出了决定。女人是贪婪的,她们需要独占所有的爱,男人也是贪婪的,他们想尽可能多的占有女人和事业。最终卡特里娜选择了离开。在这个电影里面已经把女人这个问题的冲突尽量弱化了,始终在强调洛克爱的是卡特里娜,跟苏珊只是一夜情。即便如此,他还是失去了自己所爱的卡特里娜。而实际中,男人通常会说他们同时爱上了两个女人,如果不瞒,这后果太美丽,我不敢看。

事业:跟金钱和名利无关

洛克告诉我们,事业是男人现实自身价值的最佳体现,他跟金钱和名利无关。毫无疑问,事业对洛克的重要性不亚于家庭和女人。对洛克来说,如果没有苏珊的事情,明天之后他就成功完成了欧洲规模最大的民用建筑浇筑工作,这是他人生事业的巅峰。从里面他和唐纳尔的电话中可以看出土建主管是一件高技术含量的工作,他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周全的协调能力。洛克无疑具备了这些东西,只等明天太阳升起他们就可以从蓝图变成现实。所以即使他被撤职,他依然不放弃这次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所以他绝对不会让加雷斯安排的新主管接替自己的工作。因为那是他的事业,跟金钱没有关系。”I want the pour to go okay,not because of the money.I want it go right,for myself and for the building.”跟洛克相比,加雷斯就是一个追逐金钱和名利的主,电话中他喋喋不休的责难和之后的推卸责任,让洛克烦不胜烦,洛克心里想的只是怎么在他不在的情况下完成这件他的心血,”I know I don`t have a job anymore,but I will do this away,as a favor to the building and to the concrete.”毫无疑问,他在乎的是事业,不是工作,不是金钱。仅仅从潮流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来看,洛克无疑并不是那么成功,十几年兢兢业业的工作,换来的只是一个纯执行的技术实施者,但是这又如何呢,”Fuck Chicago.”

家庭:永远的最后港湾

家庭从来就不是选项,他是超越的存在。既然把卡特里娜归于了女人的行列,家庭更多的是跟孩子有关。虽然现在总在强调孩子相对于父母的独立性,批判“作为父母私产的孩子”的观点,但永远也无法否认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这个古老箴言。电影中最感动的莫过于爱迪躲在被子里给洛克打电话的那一段,”so you have to come home and watch it,okay?You have to come home,and I have a idea,okay?We will pretend wo don`t know the score and pretend it`s happening and it`s live.And me and Sean will go mad all the same,and you can have your beer,and mum can make the sausages,so that what we will do.”一个男人,成功或者失败,家都在那里等着他回来。当繁华散尽,闪烁的霓虹灯一盏盏熄灭,依然会有一盏灯为你亮着,等你回家。

尽管结果不尽如他所想,但无论面对那个问题,洛克都没有逃避,而是直面人生,即使那是一场无期徒刑。洛克的父亲,无疑选择的是另一条路——逃避。人生是艰难的,我们都想享受人生带来的欢乐和美好,逃避作为代价的责任和困难。在第一个红绿灯口,直行还是右拐,洛克考虑了很久,最终的他选择了右拐,选择了承担和背负一个男人的责任,尽管一路上荆棘丛生,前途未卜。

“It will work it out,I will make sure of it.you will see,you will see.you see,you take things in your own hand,and you push against it and you push against it until it`s upright.and you stick to the plan.”

“You see?life.yes,life sentence.so what?i will do what needs to be done,even if they hate me or love me.you have to be solid.so that it makes no different what they think.”

“I drove in this direction,and there will be a new person when I get there.yes,because of that night,constructed out of two bottles of wine and somebody feeling longly.how could you ever beat that for a construction?”

《洛克》影评(二):Life sentence

astard.

Yes. life sentence. So what? I will do what needs to be done, even if they hate me or love me. U have to be solid, so that it makes no deference what they think.

Two words l learned tonight " Fuck Chicago "

He just kept on running looked like horse something. He controlled the ball.

《洛克》影评(三):洛克亲,没啥好担心的!

《洛克》(台湾译名为《失控》)是一部单独角色电影,展现主人公洛克驱车前往另一座城市看望即将怀孕的“情人”的故事,一路上通过他与公司老板、同事、妻儿、“情人”和死去老爸的对话一步步展现洛克在处理个人工作、情感、生活中的坚持、责任感,以及童年受父亲影响带来的阴影,让主人公的内心经历繁复多维度的冲击,从失控的状态中释放自己的内心,以不负责任的态度来证明自己的责任,评价极高,看后略显失望,通常此类单独角色的电影,让主人公一开始就进入某种困境,第一时间吸引观众,然后慢慢找寻补充线索,最后真相大白,但《洛克》中主人公所处的困境都是他一手造成,弃极其重要的项目启动仪式于不顾,命令手下的醉鬼同事来执行,弃温柔贤惠的妻儿于不顾,执意要去陪伴一个自己并不爱却至其怀孕的“情人”顺利产子,从哪儿我都看不出此人的责任感,导演为了让人物在单独空间内经历重重冲突,就硬把明明可以早跟妻子沟通自己有外遇甚至私生子的事情瞒着不说,明明可以早跟领导沟通以维护重要项目顺利启动也瞒着不说,非得在汽车上一古脑的揽事上身,你哪怕给妻子编个谎呢?这种事当面说也比开车“接生”路上隔着电话说带给妻子的痛要小一些吧,当然如此较真的话,这部电影就没有拍摄的需要了,势必带来一波《洛克》粉丝的不屑,但对我而言,形式感的创新也应该合情合理,不然,我们也可以把家人自杀、情人上吊、领导责怪、儿子出车祸放在同一天,然后让主人公去抉择好了,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洛克本身毫无危险而言,他不怕被领导开除,甚至主动辞职,妻子即便暂时决定离婚也是他改日可以哄好的,他又不爱那个“情人”,即将下生的“私生子”虽然头被脐带缠住,但有医生在,也完全没问题,所以就根本不会让观众担心什么,洛克也不会畏罪自杀,主人公同时也是反派自己,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这不是我的菜。

《洛克》影评(四):电影《洛克》解析:爱是一切的答案

文:刘金 丨 壹心理专栏

《洛克》,一个名为洛克的男人午夜驾车,放弃了和两个孩子约定好的球赛,放弃了十年没出过差错的建筑工作,尽管次日有全欧洲最大的水泥灌注等他来监管,奔向伦敦一家产房,只因那里有他并不爱的女人和一个本不该来到这世上的小生命,没错,他的孩子。

又是一部超小成本制作,80分钟里只有一个演员一部车。贯穿整部戏的是不停的与妻子、儿子,老板、下属,伦敦临产女人的轮番通话。对了,还有和他口中那早已入土的混蛋老爹的对话——可称为是他自我宣泄。当洛克选择为自己一夜风流的后果买单的时候,原本的亲情和如日中天的事业已逐渐离他远去,这是他必将承担的后果。有意思的是面临老板的发飙和解雇,他依然承诺确保次日的大型水泥灌注万无一失,面对妻子的指责他依然保证新生儿是仅有的一次出轨产物,他并不爱这个孩子的妈妈。确实,当远在伦敦的产妇一次次打给洛克,要求他说:“我爱你”的时候,得到的只是:“我怎么可能会爱你,我们根本不熟。”

跳出剧情,洛克的所作所为难以被人理解。既然对新生儿的母亲没有一丝爱意,为何允许她把孩子生下来?甚至为了去看孩子而放弃工作,挑明事实,让这件事在本来美好的家中掀起轩然大波?是什么让他做出反常态的选择?继续看下去,关键的对话让一切变得明了,即:那个毫无存在感的老爹。洛克自说自话的方式道出了自己的童年遭遇,原来他自己就是一场不负责任的精子与卵子碰撞出的产物。童年,比起私生子的身份让洛克更不能接受的是父亲从没让他感受过爱,没有对他负起应有的责任,激起小洛克对父亲深深的恨意。他打小儿立志要做个负责任的男人,绝不与父亲为伍。然,哪个孩子不爱自己的父亲,只是意识层面的恨蒙蔽了潜意识层面的爱,他是如此渴望与父亲产生联结。So,成年后的洛克即使拥有了妻子和两个儿子的美好家庭,依然选择出轨生子,用这种方式向他的混蛋老爹致敬。

用弗洛依德老先生的话讲,洛克启动的是不折不扣的“反向形成防御机制”,在潜意识层面认同了他父亲。剧中第一次与虚无缥缈的混蛋老爹对话时,洛克说:“你一定在笑我,有其父必有其子。”正是潜意识认同父亲的写照。而苍白无力的后半句:“我和你不一样,我要让你看着我怎么解决问题。”正是反向形成的标志。

何谓反向形成?接地气的解释为“无意识的冲动在意识层面上向相反方向发展,人的外表行为或情感表现与其内心的动机欲望完全相反。”最常见的就是心中讨厌或憎恨一个人,但在表面上却又对此人十分热情和关心,或者喜欢一个人却反而对其表现的冷漠甚至厌恶。总的来说只要情绪表现的超乎寻常,或者说表现极端的情况我们都要考虑是否是反向形成。

回到洛克身上,他对于工作,对于家庭,对于出轨后果的态度、行为,多处可嗅到“反向形成”的味道。工作上,尽管老板暴跳如雷,正式在电话里解雇了洛克,但他仍坚持与属下沟通次日水泥灌注的事宜,当收到厂商偷工减料,打算用C5冒充C6灌注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当警署告诉他次日封路的事情摆不平的时候,他又亲自出马,在电话中说服了难缠的市议会委员同意封路。面对妻子得知出轨时的责问,他毫不犹豫的说:“我并不爱她,我希望这不是一次单程驱车。”接到伦敦产科的电话,他坚持说:“我不是她的伴侣,只是孩子的父亲。”毫无疑问,在你眼前的是个有担当,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男人。种种表现都与他口中的混蛋老爹截然相反,却是精神分析中的“反向形成防御机制”,恰恰是在意识层面无法觉知的认同了父亲的角色。

影片开放式的结尾是意料之中的,经过一夜周而复始的各种折腾,终于,次日的工作安排妥当,难产的母子平安无恙,而家庭,尽管接近崩溃的妻子已然决定离婚,但是没关系,只要洛克开回家,一切还是可以谈的不是吗?也许洛克在咒骂老爸的同时,真该感谢老爸当年的淡泊之举,至少让他在意识层面一直想努力做个好男人。

作者简介:刘 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IHNMA催眠师,木槿舍体验式沙龙讲师。伪文青、爱电影、真心理; 懂日语、有能力、不神秘。

以上影评转自壹心理网站http://www.xinli001.com/

《洛克》影评(五):無從回頭的車程

我很喜歡「車程」這個意象的建構。

當我們開車在通勤的路程上,是從一個起點奔向一個目的地。然而,湯姆哈迪在自己的這趟夜車中,從他選擇了目的地的那瞬間,起點便逐漸隱沒,再無復歸的可能。

越是握著方向盤,就越是不知道該向何方;

越是催足了油門,他就越是盡失無回。

公路之景轉順而逝,都不是自己該停車小歇之處。

《失控》是一部很難說是好看,但絕對能說很厲害的電影。

整個故事僅存著一個男人開著一輛寶馬,開了八十分鐘的夜車,說了八十分鐘的電話,如此而已。

無法否認沒有劇情性。八十分鐘車程就是八十分鐘片長的同步播放絲毫沒有情節的轉折,也少有明顯的高潮。

《失控》有的,只有在觀眾與湯姆哈迪同進同出的奔波中,逐漸被剝奪之感拆解的消疲。

但,這正是本片巧妙之處。

極度狹隘到窒息,卻又神奇的一氣呵成。

湯姆哈迪飾演的工程師徹夜奔車的目的是情婦生育的醫院。妻子驚覺於他的外遇,同事震撼於他的失職。隨著他的失信,好丈夫與好主管的形象也隨之鏡碎,成為粉屑。但他仍絲毫不懈怠的打著電話,不是為了挽回甚麼,僅是試圖把這些粉屑收拾乾淨。

他想跟妻子解釋,他這輩子只外遇了這回(百發百中?);

他還跟同事私通電話,罔顧主管已經炒了他魷魚的立場,堅持要隔空指揮隔天的標案,甚至不惜欺騙。

為何如此?隨著劇情推展,我們聽到他的自言自語,逐漸能得知:他不是在拯救破碎的關係,只是在盡一份責任感。

這份責任感亦是他之所以放棄了工作與家庭,奔向情婦之地的主因,他放不下孩子無父的良知譴責,也因為他恨著自己有過這樣的糟糕老爸。一切情愫都兜回了他自己的性格。

在車程中,他面對了一切。

他想挽回些尊嚴,所以他掙扎,努力跟歇斯底里鬧離婚的妻子解釋自己只有一次外遇(但妻說夠了),因為自覺。

他想保有些名譽,所以他掙扎,跨著電話線指揮本來不屬於失業的自己要關注的隔日工程,因為責任。

他想讓兒子無憂,所以他掙扎,明知妻子在另一端暴怒也要跟兒子說謊放心自己會回去,因為父愛。

他想使情婦安全,所以他掙扎,一邊忍住耐煩安撫情婦的產前憂鬱,一邊踏上拋棄家庭與事業的醫院之旅,因為認份。

他把妻子發洩在他身上的指責,轉換成自己對同事的辱罵;他把自己因為情婦事件浮現的童年陰影,提升成自己沒有義務的工作收尾。

這一切的掙扎就顯示了:這是一個小人物。

工作不糟,但不大富。性格不佳,但不太壞。當他出了差池,就突然喪失一切。

所以,小人物選擇了掙扎。

最後,小人物所能作的,只有:繼續開車。

不停地,慢慢地,馳向曙光。

他踏上的,是沒有回頭路的人生

==================================

.s.

值得一書的是,在《失控》中,湯姆哈迪無庸置疑是這齣獨角戲唯一的撐場台柱。

他不只是本片的票房神主牌那麼簡單,他還是全片唯一的演員。

當然觀眾也可以說,與他通話的那些聲音-他的妻子,他的兒子,他的手下,他的主管,他的情婦,他的... -亦有以聲音擔綱演出,但他們的表現被限縮得徹底。露聲不露臉已經失去了視覺,其角色透過對話呈現出的反應層次亦有限。可以說,每通電話的「聲音」都僅是一面面鏡像,投射了湯姆哈迪的人生付出在身旁人物身上的諸面像。

唯有湯姆哈迪在劇中表現了最大幅度的表演能量。在狹窄的車殼中,每通電話的撥接都透露了人生的某種失去,面臨一通通的電話連摳,湯姆哈迪展現了從有言難伸到無以辯白,愈發鬱暗的讓未知印上自己的臉龐與肢體之下。

《洛克》影评(六):他只想证明,自己做了 正确的事。

他只想给那个父亲和他自己证明,自己做了 正确的事。

在自己能力可控下尽力在各方面都做到最好的处理,而且他也这样做了。提前到来的两个月让他之前为之后做好的心理准备不得不提前上场,当然这种意外的提前肯定让他已变成毫无心理准备,在心中不断反反复复的纠结下最终他还是做了那个正确的选择:右拐,像个男人一样 去面对 去尽力Hold住一切,而不是像他的那个父亲。

汤姆·哈迪的表演、编剧、剪辑、到摄影都很不错;导演对故事线索的开展、故事结果的未知性把控、细节的要求、到主人公最后得到的“退而求其次”而归于另一条人生路的结果、都处理的不错。

男人、承担、责任、心理、亲情 ,应该是贴给这部电影的标签。

《洛克》影评(七):单人电影

《洛克》观看完毕,很棒,喜欢汤老师(汤姆·哈迪)或者看了《后会无期》对真正的优秀公路片没感念的人可以看一下!人物、情节和场景都很简单,除了主角之外没有任何人露脸,但是各自的形象在心里都很清晰。个人觉得,影片最特别的也是最核心的就是节奏把握,包括情节节奏和情感节奏。汤老师的演技得到了很直接的体现,个人觉得如果能加上一点凌晨开车的疲惫感就更好了(尽管灯光模糊到清晰地过程很能表现眼睛的疲惫感,但是神态体态上要是能也有一些就更好了)两次流泪分别是在和两个儿子打电话的时候,长镜头很有表现力,儿子肖恩的感情把握得也很不错!至于不得不提的AS,爱尔兰口音感觉没听出来(好吧我也不确定爱尔兰口音是什么样的...)角色对他来说应该还是比较轻松的吧,配角作用很强,不过还是希望能看到他更多其他风格的角色,这个角色尽管和莫教授沾不上边,但是敏感和一定的不确定性还是有所重合的,什么时候能看到坚如磐石的AS或者死板固执的AS呢(望天~)至于故事和结尾,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企图摆脱父亲阴影、在作出关键选择的时刻选择了颠覆以往自我、以失去原有的一切为代价的决定,并且正如车上了高速一样,不会也不能回头。核心矛盾除了工作之外,分娩那边问题实则是个无解的问题,因此直到结尾,工作终于安排妥当,而对另一边主人公只能表态会去、并且也的确一直在去的路上。总地来说,很多方面都很值得揣摩,这是第二部个人非常喜欢的汤老师的作品,力荐!!!

《洛克》影评(八):看我如何在电话里搞砸自己的生活

汤姆哈迪的独角戏,片长90分钟,除了男主,全片连只狗都没有。用一句话就可以表达完剧情:他开车在路上。

尽管如此,故事一点都不沉闷,一个沮丧男人的如何在一天之内搞砸自己所有的生活,你会很快就能搞清楚,并且还能有一种奇怪的感同身受,所有的剧情都是电话牵出来,每一个电话都能牵出新线索。

喜欢影片快结尾处,哈迪的儿子躲在被窝里给哈迪电话,不停不停的讲解刚刚比赛的进球,而汤姆哈迪在电话这头内牛满面,镜头表现力超棒,所有的戏都无声爆出来。

看完全片,小艾我开始YY,如果我是导演,结尾我会这样处理:哈迪车到医院门口,接到医生电话:孩子死了,你在哪?然后哈迪停车熄火。这时候电话又响起来,然后影片结束。

这样会不会更酷?

~~~~~~~~~~~~~~~~~~~~~~~~~~~~~~~~~~~~~~~~~~~~~~~~~~~~~

如果你想看电影,却不知道看什么,敬请搜索关注微信公共号:艾影人,ID:ayingman。

《洛克》影评(九):真正的敌人是自身

洛克观影完毕~

一部电影,只有一个开车的男人在不停地打电话,但是却精彩到让人摒息。

一个半小时之内,这个男人失去了家庭、婚姻、工作,生命中的一切瞬间崩塌,只因为他执着地信念:要做一个无愧于自己人格的男人。有人会质疑:只要撒一个小谎、做一件违心的事,他就可以维系自己生活的平衡,但是他却选择说出真相,被唾弃、憎恨、鄙夷,失去了所爱的人和曾经伙伴的信任,实在太不值得。

但是真的如此吗?即使这个谎言只有天知地知自己知,但是对自己人格尊严的背叛,在我看来,远比被世界遗弃更加可怕,人生存在世界上,必须为自己划定一条底线,任何情况下不能跨越,因为尊严就是生命,这是人之为人的价值所在,失去一次,就丧失了为人的资格,即使保住了物质的生存,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

不得不赞美一下汤老湿的演技,那种压抑中的痛苦、挣扎,充满了情感张力,让这原以为会沉闷难熬的90分钟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每一分钟都精彩无比。

《洛克》影评(十):《洛克》导演访谈笔记

导演的Q A。把记下得都码下来了。省略了一些很技术的问题。估计大家也不敢兴趣。

1、洛克从哪儿来?

导演在拍这部片之前大量的时间都是一位编剧。他说写剧本的时候每个画面每句台词都能惟妙惟肖的展现在你眼前。但当剧本交到导演手里的时候,才是一切麻烦的真正开始。所以在多年的编剧经历之后,他也萌生了自编自导的想法。洛克取自于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他认为人类一切的行为可以理性的解决(我查了一下维基,觉得有可能是以下这个意思:The Lockean self is therefore a self-aware and self-reflective consciousness that is fixed in a body.)而导演认为生活并不是像洛克主义者认为的一样理性的个体,而是由诸多不可抗的外力相互牵扯的。在影片中这种观点被展现在了汤老师的角色的职业上——建筑工人。灌注水泥是个可控的过程,而孩子的出生是个不可控但是必然的结果。密闭的车厢之内是主人公控制的范围,而车窗之外的世界又是完全自发的不能完全用逻辑来解释的。

2、为什么选汤老师?

导演与老师早年相识【贵圈】,导演本来是把剧本的初稿给老师看只用于戏剧上的探讨。没想到老师很感兴趣并且愿意出演。顺理成章。

3、导演是如何让片方同意拍摄的?

“不管怎么说这部片都太实验性了,片方竟然同意了?”

“没有啦,成本这么低的片子,他们根本不在乎。我前部片子赚了点小钱,汤老师用同意来演,也算是一重保障。他们就同意让我拍了。”

【导演也说了另一件事,越是高成本的电影,导演的控制力就越低。】

4、本片是如何拍摄的?

本片的拍摄周期只有5天。全片除了汤老师没见到其他人。拍摄的时候,另外的五名演员都在一家酒店里。片中的电话都是真实的,并不是录音。晚上,车被放在平板拖车上,三台摄像机被悬挂在车的三个位置。导演坐在拖车上进行指挥。本片都是在英国的公路上拍的。每天晚上都会朝伦敦的方向至少开两次。一整个过程都几乎是一气呵成的,除了每27分钟要停下换SD卡和镜头。这样一共拍摄了16条,最后的成片就是有16条locke混剪而成。另外几位演员的剧本就放在眼前打电话就不说了,汤老师的面前(车外)有提示器,车上的GPS其实也是提示器。因为完全在公路上拍摄,很多场景都是真实的。比如那辆上面写着always been happy的卡车。至于多次出现的警车。是因为拍摄的途中有警车护驾。有很多次警察叔叔们想入镜就超车。导演觉得有些的效果不错就用了。

5、镜子和GPS的意象

片中Locke多次与镜子的对话。他对话的是他已故的父亲。洛克是个被遗弃的私生子。前面讲到了,哲学家Locke认为理性是事件的准则。而私生子则是显然非理性的产物。洛克是为好父亲,兢兢业业的员工。他的一生都在避免成为他父亲那样不负责任的人。但命运不经意的捉弄让他陷入了和父亲当年一样的境地。他与镜子的对话,是对过去的对话,而车上的GPS则指向未来的方向,车行驶的就是人生要走的路。不可避免但必须前行。

6、汤老师的感冒

是真的。老师那个礼拜感冒了╮(╯▽╰)╭

7、汤老师的口音

是老师自己提的,老师和导演说:“我认识一个人他就是洛克的性格,他是威尔士口音。所以我也想用威尔士口音。”可是等影片上映之后这位洛克原型被记者问道对老师的塑造是什么感想时,他说:“我不是威尔士人。”╮(╯▽╰)╭

8、主人公的选择

影片开始之初,洛克在路口打了左转的方向灯,而最终转向了右边。导演表示本片与别的片子不同之处在于,主人公在一开始就做出了决定。

9、表演的持续性。

导演说道,他曾经鼓励扮演洛克妻子的演员考虑妻子是真的想离婚的可能性。都说一尘不变是表演的死亡。(consistency is the heart of dull acting)。但是这样不会给剪辑造成很大的困难吗?导演表示这样则更能显得自然。人的情绪在如此大的变故之下本身就会变得不稳定。而情绪的爆发则是戏剧最迷人的地方

10、汤老师人怎么样?

各种人好就不说了。导演称赞老师演什么像什么,只要一开机就能完全投入到角色里。

11、洛克的生活到底会怎样?

或许他会和妻子和好,谁知道呢?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