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后感 查看格言:《三日刺杀》经典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三日刺杀》经典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三日刺杀》经典影评10篇

《三日刺杀》是一部由约瑟夫·麦克金提·尼彻执导,凯文·科斯特纳 / 艾梅柏·希尔德 / 海莉·斯坦菲尔德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日刺杀》影评(一):间谍劳模囊中涩,高卢街头把命舍

前几年有一部美剧《火线警告》,讲一个中情局特工被无缘无故辞退,从此踏上漫长的“上访”之路。他若看到《三日刺杀》中同僚雷纳的职业生涯,定会羡慕不已。影片开头,老特工雷纳拼着体力透支,不失尊严和荣誉地完成了最后一桩使命,为国尽忠后,得到体面的退休,而且担保不会有仇家上门。间谍也许是世界上做事最不拘一格的人群之一,但他们也想有个体制内的好归宿,这一点我们在很多作品里见过。然而,一个人的天堂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噩梦,雷纳那圆满的职业轨迹只是表象,他已罹患绝症,时日不多,退休金又少得可怜,而且就像所有干这行的一样,和妻子女儿关系很不好,跟年轻一代世界的代沟很深。

我建议中情局的主管们都该好好看看这片,那点可怜的薪资待遇,都把间谍逼成什么样了,雷纳为了几万块钱,低声下气地讨价还价,跟大西洋对岸一掷千金的007一比,真是惭愧到泥土里。由此也看出,能在基层干到退休的间谍,的确是很崇高的一群人。有这身手干点什么不好啊,伤天害理的事不能做,劫几个为富不仁的改善一下生活,总不是什么难事。可人家就是意志坚定,不越雷池一步。话说回来,没这个觉悟,也通不过特务机关的能力考核。没有当官的命(连局长都没见过),又没有出格的野心,只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少壮太敬业,老来很难堪。退休后的雷纳被迫在三天内尝尽十年种下的苦果,包括生活上和职业上的。片名的原意来自他女儿的一句台词,愿意是指打发(kill)三天父女独处的时间,同时雷纳的最后一单使命也要在三天完成,翻成《三日刺杀》,颇有双关之妙。除了十分老练地追踪目标,他还要面对一系列捧腹的意外,一开头就碰上公寓被占,警察不管,被迫过起群租生活,法国除了异域风情,还有这等雷人囧事。

整个追踪行动穿插在雷纳的居家生活中,动手时一点笑料也没有,你死我活跟伯恩没差,而一旦他停止诉诸暴力,那些装满了幽默颜料的泡泡就一个个炸开了,缘因都跟家庭有关,他跟绑架目标谈论青少年作风问题,又得在后者的家人面前给他留些面子,他向意大利坏人请教酱汁的做法,后者则借机求饶命,这一个个恶意卖萌嫌疑很重的段子,跟严谨高效的行动作风,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混合在一起,就像那个不甘罢休又的接吻者,充满了不按理出牌的喜感。一切似乎在证明,不苟言笑的老古板可以胜任一个好特工,但要当好一个丈夫和父亲,非得有点幽默细胞不可。

编剧之一是吕克·贝松,这解释了故事为何发生在法国。文戏部分跟老吕的《黑帮家族》一样,絮絮叨叨,笑点既冷又楞,有点卡通,唯独不像《黑帮》那样能拿德尼罗开涮,只能草草调侃一下《阳光小美女》了事;动作部分大有《飓风营救》的风骨,最精彩的是酒店突袭和街道劫人,不仅打得出色,智谋也构思巧妙,配合敏捷的镜头语言,处处抢先观众思路一步,格外具有惊奇,即使科斯特纳年近六旬,动作迟缓,也通过剪辑制造出一种毫不拖泥带水的灵活劲儿,看着不累。说到年龄,吕克·贝松笔下的杀神大叔生儿育女都偏晚,《飓风》的利亚姆·尼森过了六十,《黑帮》的德尼罗都古来稀了,可他们的儿女跟本片一样,都还是青少年。更妙的是,这三部电影都可以归纳为“一家美国人在法国的冒险”,都有把R级题材处理成PG-13的功力,看来贝松只会这一个套路,从票房来看,目前暂时够用。(文/方聿南)

《三日刺杀》影评(二):戴啥手表,要啥自行车

效力于中情局超过30年的特工Ethan因患脑癌,生命只剩下区区数月,连圣诞节都等不到了,终于告老还乡,来到巴黎想重新回归家庭生活,弥补一下因自己多年来忙于工作而备受冷落的妻子与女儿。妻子在得知丈夫的病情后,全力配合他,帮助修补父女关系。

然而处在青春期的女儿Zoey本来就有着同龄人普遍存在的叛逆性格,加上与父亲五年没见了,所以一开始对于这个熟悉的陌生人表现的格外冷淡。

由于妻子出差,父女俩可以单独相处。Ethan决定好好把握机会重塑自己慈父的形象。女儿虽然处处跟自己作对,但父亲却始终保持耐心与谦让,两人之间心的距离也在逐渐缩小。当然,这也离不开Ethan到了巴黎之后认识的两位新“朋友”的帮助。

本来已经金盆洗手,决定过安稳的家庭生活的Ethan,却意外的又被原来组织上的人找到了。一个叫Vivi的CIA高级探员正在追查代号是“The Wolf”的恐怖分子,而Ethan离职前在塞尔维亚执行的最后一件任务恰好与此有关。Vivi要Ethan重出江湖,利用他的经验和技术来帮自己完成任务。作为回报,Vivi愿意提供一种实验中的新药,有可能治愈Ethan的绝症。为了能多享受几年天伦之乐,Ethan只好违背与妻子的约定,在暗地里替Vivi工作。为了揪出The Wolf,Ethan先后抓住了他的两个手下,一个穆斯林司机和一个意大利会计师。巧合的是,每次他要调教自己抓来的俘虏时,手机里那首女儿设定的吵得要命的铃声总会想起。而这就给了这两个本来免不了要受一番皮肉之苦的倒霉蛋戴罪立功的机会。

这两个本来为反派打工的喽啰,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为Ethan这个经验严重不足的父亲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穆斯林司机本身是两个女儿的父亲,他为Ethan提供了不少做父亲的宝贵经验,在Ethan遍寻女儿不着时,也是他家的作为同龄人的双胞胎提供了Zoey可能去的夜店的所在(对此一直深信两个女儿是乖乖牌的穆斯林老爸也是万万没想到)。而上有八十老母要奉养的会计师则通过献出自己家传的意大利面调味酱秘方,帮Ethan讨得了女儿的欢心。

父女俩的关系一天天变得融洽起来。可是随着Ethan执行任务的不断深入,危险也逐渐逼近。在女儿的高富帅男友家举办的舞会上,Ethan竟然发现这小伙子的父母居然和自己一直追查的The Wolf有生意往来,而且The Wolf也来参加了舞会。经过一番激斗,Ethan制服了对手,可终究还是没有下杀手。他已经决定要彻底告别特工打打杀杀的生活,专心回到自己家人的身边。

圣诞节到了,Ethan并没有如先前医生预料的那样发病去世,他们一家三口在海边的度假小屋享受着惬意的生活,看来之前Vivi给他的药果然管用。晚上,Ethan拆开自己的圣诞礼物,发现正是所需的剩下的一剂药。

----------------------------------------------------------------------------------------------

这是一部元素丰富但总体而言无甚惊喜的商业片。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别的电影的影子。似乎牛逼老爸总得有个不省心的闺女,远的有《虎胆龙威4》《飓风营救》,近的有《神偷奶爸2》《警察故事2013》。我比较诧异的是,故事的最后女儿的小男朋友居然没有黑化。似乎现在商业片的主流就是,叛逆的女儿总是具有着被牛屎糊了一样的敏锐目光,能从人群中成功的挑出那一两个人渣来做男朋友。我猜原因可能是大部分优秀的男孩子都已经有男朋友了,留给这些女生的选择余地实在也不大了。本片当中似乎是提到了小男朋友的爸爸跟大反派是合作伙伴,我一开始以为这一家人接下来都会露出真面目,发现原来他们才是幕后黑手之类的。结果这么设定就只是为了把最终决战的地点弄得奢华一点而已。而更令人失望的则是,本片当中的女儿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像景甜老师那样在最后关头被挟持,把主角逼到一个看似十分纠结的境地。也许导演也觉得这个太俗套了,不屑于用这种套路。可是现在的问题是,最后的决战紧张感严重欠缺,戏剧冲突不够强烈。整部电影是由一场场小规模的战斗拼接起来的,观众期待的那种震撼的动作高潮终究还是没来。

影片主要是父女情和对抗恐怖分子这两条主线。可是项目的进展,导演大概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只够把其中的一条讲的有意思,于是男性观众们本来寄予厚望的对抗恐怖分子这条线终于沦为陪衬。本来应该紧张的特工职业生涯,变成了打“简单的电脑”捡钱捡装备混经验的休闲时间。主角在女儿这里碰了钉子,只要去刷一刷小怪,回来就茅厕顿开了。那个光头一开始给人感觉颇有威慑力,观众都期待他最终能跟主角来场激烈的肉搏。结果熊孩子他爱玩儿,最后作了个大死,把自己轻易的赔进去了。我猜这个角色小的时候一定很喜欢捏苍蝇脑袋,只是没想到这么恶心的游戏他居然玩了这么多年也玩不腻。

反派们是片中的劳模,在遭受主角肉体上折磨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全片的大部分搞笑工作。穆斯林哥们儿和意大利会计师绝对是全片亮点。自从《疑犯追踪》的Fusco警官开始,就特别喜欢这种老是被得理不饶人的主角欺负的卖萌角色。另外片中那辆受尽各种嫌弃的自行车也是起到牺牲自己制造笑点的作用。其实我觉得那辆自行车还挺好看的,可是在片中却引来各路人士的各种讥讽。这也算是好莱坞的一种经典搞笑手段吧,与之类似的还有《独行侠》的眼罩等等。

片中主角的两大重要道具,除了自行车外,还有个手表,把这两样东西放到一起,让我很难不联想到年轻时看的春晚小品。除此以外,第三重要的道具应该就是主角打的针了。主角第一次出现不良反应的时候,真替他捏一把汗,担心他忽然身体缩小变成小学生了。结果后来居然是喝伏特加就没事了,果然这些黑科技都跟酒有关系啊,又或者是这代表了不喝伏特加的特工不是好特工?

艾梅伯希尔德在本片中的表现跟她去年演的大烂片《弯刀杀戮》有一拼。虽然号称是高级探员,不过这个角色的作用也就是《富春山居图》里志玲姐姐那一类,全片下来不断的变换着造型的卖弄风骚,属于那种没什么上进心的花瓶。其实要说元素丰富,《富》可能还不输给本片,但我还是我觉得国内导演可以先试着学习一下本片这样的好莱坞无脑商业片的拍法,避免像《富春山居图》一样胃口太大,一部电影就想荟萃日本AV、《走近科学》、狗血虐恋肥皂剧、抗日雷剧等多种不同的艺术门类。

本片的编剧吕克贝松这两年水平忽高忽低,有时主创表里出现他的名字甚至成了一种危险的信号。好在导演McG的加入稍微中和了一下,至少让本片在节奏上对于我这种看惯好莱坞爆米花电影的观众来说更好接受一点。虽然还是一贯的虎头蛇尾,但整体上强于吕克贝松之前自编自导的《别惹我》。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我觉得《别惹我》和本片之间差着一百个《警察故事2013》。

《三日刺杀》影评(三):ah实在太赞了,换了是我绝对忍不住啊

jd,你有口福啊

记得luc每拍一部电影都要弄上手一个极赞的mm。天使a,娜塔莉(不太记得是不是这个名字了)等等等等。问题是,这次的ah不是jd的马子么?如果我是jd,我肯定不放心luc帮我老婆拍戏。

好了,言归正传。

这部戏可看性还是很高的。可惜几点瑕疵。

一是,女儿颜太一般了。性情也很一般(不是作为女儿一般,而是作为电影角色没看点),我还以为最后会来一段女儿的打戏呢。因为毕竟前面一个小细节是大叔教了女儿打架的。当然,那点东西就能打人也不太现实。

二是,开头的那段ah出场,有点破坏了整个剧情。因为全场戏,ah的表现很有点幕后黑手的feel,或者说不太正常。整部戏我都在准备ah随时会黑化,之到最后跨在大叔身上,喝令大叔finish it!那段,我想,该黑化呢。结果最后居然没有!!?

因为一开始就说明了,她是好人。这太tm没趣了。如果我是大叔,我会期望ah黑化,然后来段激情的#¥@#%!……好吧,我实在电影看太多了。

三是,中间那段艳舞很赞,我还以为后面会有大叔去疯马秀的场呢。结果也没有。

重大的瑕疵没别的了。你说剧情不合理?我看电影从来不细思剧情合不合理(除了悬疑片,因为悬疑片主要看点就是剧情要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最后女儿跟休的结局是啥啊?狼是休的爷爷?这个不交待一下么?

《三日刺杀》影评(四):每个有女儿的爸爸都能会心一笑

身手敏捷杀人如麻的老爸,青春叛逆渴望父爱的女儿。《飓风营救》、《虎胆龙威4》、《真实的谎言》……好莱坞有太多同样模式或包含同样剧情的影片了,他们都会让同已身为人父的我们血脉贲张,但是只有这一部《三日刺杀》才能让我们会心一笑!

两段在老房子卫生间里,一段桥下审问犯人的桥段是本片的神来之笔,去掉这三段情节,那本片毫无特色可言。每当杀人如麻的刽子手举着凶器逼着猥琐懦弱的俘虏教自己如何与女儿相处时,那种闪烁天使光辉的撒旦嘴脸都会让我们会心一笑。

一位父亲,不管他外面拼搏时如何冷酷甚至恶毒,但面对女儿时,永远都充满了爱。

给四星,是因为本片的有些片段的剪辑和情节逻辑上有些硬伤,但是观影感受上,是可以得五星的,至少对一个中年父亲是如此

《三日刺杀》影评(五):论自行车的伟大

“霹雳娇娃”的导演和“飓风营救”的导演合力捣鼓了一部叫做“三日刺杀”的电影,所以,我们很“应该”的看到了以下几种情况:穿着紧身衣酷酷的女特工、为和女儿团圆的特工父亲、不得已要去执行的任务、借电影之名游览巴黎风光…

像“霹雳娇娃”“飓风营救”一样,本片也有一条清晰的主线,“霹雳娇娃”是任务,“飓风营救”是救女儿闯关,而本片是“父亲与女儿的互动”,不夸张的说,看了本片的父女戏,可以让你忘了是在看一部动作片,所有打斗,追车。爆炸等“主菜”,都成了父女俩插科打诨的陪衬,就好像你要去吃饭,却发现喝水喝饱了。

看得出来,导演Mcg负责影片节奏,编剧吕克贝松负责叙事结构,前者很负责任的完成了工作,而问题出在后者,吕克贝松这几年太神经刀,时好时坏让人不忍直视,在本片中,他居然真的把父女戏码当做主料,这让一众男性观众情何以堪。(男性观众多半是为了看动作戏)

不过换个角度,本片的父女戏还真的蛮有趣的,首推自行车,在父女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这辆自行车也尽了最大可能完成了自己的搞笑工作。次推拷问环节,一个特工父亲逼迫自己的犯人告诉女儿意大利面酱汁怎么调,通过对手的女儿得知自己的女儿去的夜场在哪里。再推借住的非洲人一家,这些桥段生动且有趣,本来可以成为一部动作片的最佳调剂品,但还是那句话,把配料当成主料,喧宾夺主,那只能是吕克贝松故意为之了。

或许本来侧重点是在动作戏的,没想到拍着拍着就跑偏了,索性错有错着,这也不失为一部比较另类的动作片。我相信女性影迷还是会很喜欢他这部作品的,而男性粉丝们,我们只能祈祷吕克贝松尽快找回自己那片阿司匹林了,毕竟在普罗大众上,动作片还是得有动作啊!

《三日刺杀》影评(六):铁血、柔情、美女、家庭

本人一向将暴力电影奉为宝典,暴力电影也算得上是我们这代人英雄情怀的来源,没办法,男人的人生中最宝贵的两样东西就是责任与碰撞。

再说说这部电影,从头到尾看完,我第一个想法就是“完了,又是一部口水多过赞美的影片”,电影处理方面的确有它的瑕疵,动作暴力与光影效果两者颠倒了主次,人物刻画似乎在某些方面太过于一笔带过,有时候稍微走个神,就差点让我以自己是在观看一部温馨的家庭电影。

不过我并不是很失望,反倒是有点乐在其中,毕竟现在的英雄不能像九十年代的那些“孤胆威龙”,他们需要背负的东西更多,就算身在枪林弹雨之中也不能忘记给自己的孩子唱首生日歌,哪怕你枪法再准,也只能实行一夫一妻制(新007与老007的对比就是个例子)。

也许英雄就是要有非常人之所能的人把,如果我的人生只剩下几个月,再送个美人儿给我,鬼才把持得住。可片里的伊桑就能把持住,美女当前嘴里还念叨着家里的妻子,扔下枪就变身了个好爸爸(虽然迟到了很多年),把房子借给了流浪的人,就算被国家抛弃了也不会跑去自己的单位大喊“我曾经为了国家付出那么多,如今你们这样就这样对我?”这种经典台词。

我猜测这大概就是法国佬和美国佬最浪漫的结合了。

“关于家庭”这是这部片子不能躲开的东西,现在的美国电影因为大环境的改变,使得任何题材的电影都将家庭放在了首位,为国效力和拯救地球充其量和上街买菜是一个级别的,毕竟欧美也是新社会了,外面再美好也比不上家里的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至于“美女” 不用大说特说,四个字就能概括“好看就行”

《三日刺杀》影评(七):3 Days to Kill——打斗戏里的亲情戏

最近在下也想了很多啊,你说我跟这文青有啥区别呢?一样是吃米饭长大的,老子我还两年前就开始吃洋米了呢,咋就还是那么213呢?三思之后,我在下发现了个严肃的区别。人家文青看了书写读后感,看了电影写观后感,然后看看你呢?不是对着男主就是对着男主和男二hshs是吧,我看出来了,别不承认。

于是,机智的我做出了个决定,看电影一定要写影评,不管怎么着,文笔差也随你,起码看着帅,是吧。看着一空间的影评,人家好歹觉得你是文青,无论是找男朋友还是找女朋友都方便,是吧诸君。

备注:我英文听力不好,有啥名词听错了别揍我。

————————————————————————————正文—————————————————————————————

看电影一向是我这个宅增加精神情趣以及获得灵感的法子。自打一周前在波士顿吃着海鲜,听说了这个很有可能被Lego Movie给kill掉票房的3 days to kill之后,我就想看看这部片子会被怎么杀了。

综合来说,整部片子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相比3分钟的预告里打了两分钟这样的激情枪战戏,正片似乎柔情了不少,下手的时候是挺狠的,但亲情戏怎么这么多啊。目测冲着打斗戏去看的男性观众皆呼太柔情,冲着亲情戏去的女性观众都表示这么血腥对得起我们吗,虽然的确挺合我的胃口。一般的这种听着就要枪战到底的片子,最多也就刷刷男主和女主轰轰烈烈的爱情,但谁能猜得到最后居然是男主和他阔别五年的女儿之间的亲情推起了主线,一改以往,主线相当出乎意料,不过得罪了各位等着枪战完了之后打个么么哒的观众。

这回的演员也蛮出乎意料,先说明我是二次宅,三次元演艺圈的诸位我都不把名字对着脸看,说不定GACKT上台当主演我都看不出来(惭愧笑)。当然身为外貌协会,不管对不对着名字看,脸还是会看几眼的。整部电影不得不说,男性角色除了Zoey的小白脸男友以外,还真没几个靠脸吃饭的。甚至不得不说,连几个看着能打的,给的镜头都不多。男主Ethan第一个镜头给出来,看起来的确是主角像,不过对于这种预告一副枪战的戏,好歹给个健康点的吧?虽然身段是不错,但是咳嗽着上来是怎样?而且说实话,长的真的不是很帅的类型,起码稍低于基准线,相当不符合一往男主可以中年,但一定要能打的形象,更加表明了制作方一脸“嘿,看好了!不是爱情戏!“

Ethan在Serbia的一次任务失败后被诊断只能再活三个月,因此被从CIA炒了鱿鱼后,为了见自己的女儿Zoey最后一面,回到了居住多年的巴黎,发现自己的家被一个素未相识的黑人家庭占据着,自己的女儿也不愿意见自己。可以说是相当明了又千篇一律的设定,爱着自己女儿的父亲,青春期的女儿,就亲情戏的角度来讲可谓相当揪心,另一角度来说又有点矫情。按照以往的线路,此时一定会跳出来个年轻漂亮土豪霸气的女王,也就是此片里的Vivi,来怎么的跟男主擦出爱情火花,可这回就算Vivi一直穿着性感,也被Zoey的光芒挤了下去,更凸显了这回亲情大于爱情和打斗。

Ethan和Zoey在剧中的多个场景相当能够引起共鸣,起码就我目前人生的悲催样,每次Ethan想到小时候的Zoey,终于能够跟Zoey像以前一样一起出去玩,还有教Zoey骑自行车的时候,我都会鼻子一酸,中间还真的哭了两次(嘘,小声点)。Ethan是经典的父亲,深爱着女儿却不知道如何表达,Zoey也和大部分高中女生一样,有着自己觉得帅气的男朋友,自己认为”酷“的爱好和观点,有什么事情都憋着不想跟父母说,跟父母撒谎也是家常便饭。Zoey在剧中为了和朋友玩,去了类似夜总会一样的地方,最后若不是Ethan及时发现,还差点被强【河蟹】奸,从侧面体现了美国乃至世界现在的Peer pressure(同龄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Ethan最后的救场表达了当面对peer pressure时,除了自己一个人随波逐流,父母也是一个好的依靠。与大家干一样的事情不代表你就不奇怪又酷,引用最近经常提到的一句话,be the change, I'm not afraid to take a stand.

关于不愿意与父母透露真实的想法这一点,Zoey表示自己甚至都不习惯对着父母说真话,Ethan则相当开放地回以了 Sometimes it's easier to lie, than saying the truth.”的回答。如今父母如果都能对孩子表示包容和理解的话,孩子会对于向父母表示自己的情感这件事感到更加轻松。身为一个中学生的角度发言,我多数时候撒谎完全是出于若是说出真话,父母一定不是拒绝就是劈头盖脸的批评上来的角度,有些时候谎言或许不成问题,真正严重时将会为时已晚,就和Zoey在Spider的那一晚一样。

Christine在片中是母亲的角色,她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女儿,从不希望Ethan继续为CIA工作中就可以看出。她丝毫没有矫情地信任Ethan,并同意Ethan见Zoey这一点相当出乎我的意料——不应该有一段矫情的你别来见我的女儿的剧情吗?果然是为了亲情戏而加速了剧情进度吗(笑)。不过这么一来少了那些矫情,对于冲着2分钟打斗的预告的观众群来说爽快了不少。

再说配角。配角里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群组可能就是那个黑人家庭和为wolf开车的胖子司机。胖子司机每次向Ethan求饶,理由几乎是三句话不离老婆和女儿,钱的事情半句没提,开始不知到底是知道提钱没用,还是真正在意自己的家人。与Wolf飙车的时候Ethan撞翻了Wolf的车,下了车没有去立刻追反派,而是救出了胖子司机,并且对他说因为他是两个女儿的父亲,再一次强调了亲情在片中的比重。

一开始,Ethan对于黑人家庭继续居住在自己的家里开出的条件是孩子生下来就必须搬走,而到最后孩子生下来了,也表示可以继续住下去这一转变表现了Ethan他从和Zoey的相处中自身的改变。黑人家庭虽然贫穷,但整个家庭的和睦气氛是令任何一个富有的家庭都有资本嫉妒的。只要有亲人,贫穷也可以如此幸福。

我不知道最近美国是不是开始转型,还是我之前的孤陋寡闻,最近电影就看了部Homefront和3 Days to Kill, 两个都三句话不离亲情(父爱?),还有少年当自强(误)。两部里都是打着动作片的牌子讲述父亲与女儿的故事,女儿都对父亲有着些许出于青春叛逆的反感,父亲对女儿的爱都是深沉又无法表达的。两部片子里的女儿都揍了自己的同学一拳,两个父亲又都表示若是出于维护自己或朋友的自尊的行为都是值得自豪的。

总而言之,这部片子打着打斗戏的幌子大卖亲情,可能会令不少男性观众失望,不过不得不说,各位能接受少量打斗的中学/高校学生请务必去看看,这部片子里所能够教给青春期的各位的道理绝对远大于某些强力推荐给青少年的小说(省略书名/电影名以防脑残粉)。这部片子和Homefront都是怒刷亲情,不过homefront的评级是R,而3 days to kill的评级却是PG13,一看就知道谁比较机智了(笑)。

《三日刺杀》影评(八):美法电影工业的奇怪产物

不知道是不是合拍片的缘故,好莱坞同类型片子的快节奏在这片子里算是见不着了,法国电影慵懒调调的毛病倒是沾了不少。

情节和人物设定上的种种不合理先不说,对于一部爆米花电影,节奏的把控至关重要,然而这部电影从头到尾节奏都没对过。想玩轻喜剧不是不行,以前玩得好的也不少,但将整部电影玩得七零八落就不对了。

相对于这个致命伤,情节上的问题我就说一点,这种爆米花电影女儿不和犯罪分子来点偶遇、劫持、逃跑、被抓,再逃再抓你好意思?别说这样写太俗套,大家看这种片子就是要个爽字,那麽多同类型电影都那么写不是没有道理。而且你看看这样写的效果,女儿完全游离于主线之外,形成不了冲突,男主在两条线之间奔来奔去,直到最后都没交到一起,对爆米花电影剧本来说,应该说是大忌。

这部电影属于比较可惜的,类型片的元素都有,打斗枪战飙车一个不少,大叔萝莉花瓶一个不缺,论投入、场景、摄影、演员都是合格的水准,一段一段抽出来看也都还行,作为整部电影来看观影体验就相当一般了,就好比一个人眼鼻嘴单看都还行,但整体看就是觉得别扭。

《三日刺杀》影评(九):一个将死之人的绝处逢生历险记

背景音乐还不错我很喜欢,整体剧情十分糟糕,特别是谍战那一部分漏洞百出十分无厘头,以下列出三点

1.首先那个骚女(居然是船长的未婚妻)我去船长下次麻烦你能不能帮你女友过目一下接戏的剧本,因为你女友眼光真不咋地,头头给你布置的任务你一项没干。除开最后男主下不了手你神补刀以外,基本就是卖骚另外帮男主打了三针外加寄给男主第四针,这种水平的人貌似在CIA还很受重视,难怪任务要黄,实在搞不懂这么一个酱油角色的存在的意义,而且每次出场化妆化的和三陪一样(得罪化妆师了?)

2.看到一半我发现原来这片是一部喜剧片啊,下意识的看看了编剧居然是吕克贝松,之前看过空中监狱感觉一般但是比这部好太多,吕哥你还是干老本行吧,这个类型的真的不适合你

3.进行任务途中bug遍地都是,不禁想问一句还要不要节操了?不由得觉得安排温情戏的目的是给观众补节操的时间,问题就在于温情戏远没有达到能补节操的要求啊

纵使这部戏再差也有闪光的地方,例如

1.背景音乐很喜欢,特意去找了所有的背景音乐重新欣赏一编,某种程度来说背景音乐支撑我看完了全片

2.男主和男主老婆演技算里面最好的了,特别是男主不愧拿过小金人,虽然拿的不是最佳男主但是演技不错

3.这部片虽烂不过却是一个不错的尝试,谍战片和喜剧片融合我觉得尝试的人不多,印象最深的要数憨豆先生的憨豆特工了,这一部显然和憨豆先生哪一部有差别,路数也完全不一样,但是不否认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总的来说这片是比较差的,但是还是有小惊喜的地方,头次写影评不喜勿喷,谢谢各位

《三日刺杀》影评(十):幽默亲情剧

看了它的预告片,以为是像《飓风营救》那样砰砰砰一路打过去的。看完后是完全的出乎意料啊。战斗什么的已经完全跑题了,成了陪衬, 反而是全程各种幽默,让人看得非常欢乐,可惜的是越到后面越戏剧化,已经吐槽不能了

另外片中有一小段脱衣舞,在公共场合观看的同学请自己留意避免尴尬

反正呢,这不是一部枪战片

总体评分:3.5/5.0(评分修正,原3.7)

娱乐指数:3.9/5.0

票房表现:投资2800万,成本算是比较小了,北美首周1224万,全球票房5259万,似乎人们是冲着枪战去的,当然贝克·吕松那漏洞百出的剧本也要负上一定的责任。

要是奥斯卡有最坑爹反派这个奖项的话,恐怕片中的几个反派就能包揽全部提名了。包括最后逃跑的那两个小弟,钱都白花了有没有。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编剧为了营造笑点,愣是将反派的智商调到普通人之下,导致一个时不时就倒地不起的特工在战力上完全碾压他们。。。都不知道以后有没人愿意接这个编剧写的反派角色了

要说印象中最搞笑的桥段,就是伊森去找他女儿那里了吧,那个被推的人真是笑趴了,不得不点32个赞

另外伊森实在不厚道,胖子反派都帮他那么多次了,竟然还这样对别人

黑人一家也相当有爱,超热情。不过说中国菜,吃的却是寿司。。。

明知道副作用可以用伏特加解除,为啥行动时不带一小瓶在身上。。。老掉链子

话说最近好莱坞是怎么了,貌似退休特工的片子都在讲父女关系啊。。。

才发现编剧又是贝克·吕松!难怪特工都喜欢搞父女关系,难怪反派的智商都这么有问题。至少这部很搞笑,就不说他了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