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后感 查看格言:《最后的骑士》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最后的骑士》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最后的骑士》影评10篇

《最后的骑士》是一部由纪里谷和明执导,克里夫·欧文 / 摩根·弗里曼 / 安圣基主演的一部动作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骑士》影评(一):最后的一堂课

电影选修的最后一堂课,老师放了这部电影《最后的骑士》,是有点感动。

但,终究只是有点。

美国的电影一直是不缺英雄的。

为了尊严,为了自由,为了家人,骑士起初被贬,而后奋起结合下属除掉了摄政王。

内容很丰满,但冥冥之中有一丝预见的气息,没有太多的新鲜感。

看完之后老师慷慨陈词:

以前的欧美国家处于黑暗的时期,不会比清朝的腐败好多少。

但是总有一群人,一群人,一群年轻人,一群勇士,敢于站出来,敢于改变现状。而现在坐在教室上课的你们,连站起来回答老师问题的勇气都没有,你说你们怂不怂。

《最后的骑士》影评(二):我们的信仰,他们的骑士精神

骑士精神,一盆有着孩子和脏水的洗澡盆,折射着我们日渐空虚的内心与社会三观。

我时常在想,日渐发达的经济、“已然小康”的生活,为何没有带给人们充实的内心。无处不在的媒体,让空虚的内心一次又一次地被暴露在每个人的眼前,我们不禁在感叹,“这个社会是怎么了”。信仰,这个洗澡盆里的孩子,他去哪了?

无论是骑士精神,还是古代中华的忠君爱国,我们可以嗅到一种朴素的坚持,那就是信仰。可是今天呢,当老百姓面对倒了的老人,在思考扶不扶,当我们面对政府的反腐,在思考这是不是又一场政治斗争,当我们面对餐桌上的食物、呼吸的空气,我们不再去想这是不是健康的,为什么?

群体信仰的缺失,使我们的价值观日渐腐蚀,像一座破败的古城,被风雨掏的只剩下些土堆。

也许有人会反驳,这样的思考并不等同退步,社会的发展也需要这样的过程,我同意。可是,我们我们扪心自问,有多少人会选择去扶而不畏结果,因为他知道碰瓷之人会畏惧人们心中的信仰带给他的行为的惩罚;有多少人会选择相信政府,因为我们的官员内心是有信仰的;有多少厂主在污染我们的环境时,内心在颤抖,因为内心的信仰在谴责?思考,反映着问题已经来临,我们无从逃避。如同在悬崖上一条小路前行,向前一步是前进,踩偏一步是悬崖,我们在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有多少人选择向前,有多少人逃避选择,更有多少人选择了悬崖。为什么我们不敢扶,为什么腐败无法根除,为什么蓝天不见了,我们沉默了。

为什么?因为信仰的力量没了,比张票子还轻。

为什么摄政王会恐惧,为什么利剑砍下了铜墙铁壁中的头颅,因为人们心中的信仰,因为信仰带来的畏惧是直击人心的。

当影片的最后,骑士睁开双眼的一刻,相信有人内心是为之一振。

因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都希望信仰的回归,我们一直在逃避,我们还要沉默多久。沉默吧,沉默吧,死亡或是重生……

《最后的骑士》影评(三):有点中国帝王权术的味道!!!

不是我说,这部片子,要换个对中国帝王权术一窍不通的人来看,肯定看不出精彩来,。我甚至怀疑,这部片子的导演或是编剧,他妈的是不是在中国长大,。我看了一些人的影评,说是这部片子,逻辑上很混乱,这就是我说对中国帝王权术没点研究的人,看不出味道的原因,。我算是个对世界史,中国史有点研究的人,但我看了老半天,就是没看出时代背景来,直到看完,来豆瓣看了影评才知道,这是一部架空的片子,。总算让我明白,为什么片中的语言有点生搬硬套的原因,。很多名词的概念,跟历史有很大的出处,不中不洋,。我也没想过去解释什么逻辑上的不合理,没意义,中国帝王权术,有些东西,本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的太透,反倒失了那种暗示或说预兆,不是么?总结一句话,挺不错,也许是我想太多吧,我看片子的时候,往往会按自己的思路去走,换句话说,就是我会习惯性会给故事增加一些可能的情节,让它更接近真实,,说白了,就是想太多了,呵呵,好吧,第一次写影评,就写到这吧,。

《最后的骑士》影评(四):太封建太堕落了

为了恢复巴托大名的名誉死那么多手下就不说了,怎么还自甘就戮于天皇(反正算不上实权幕府将军,手下侍卫不超一千人)之手。复仇怎么只杀一个司礼太监就算over了捏?那个emperor才是罪魁祸首,可以一并除去的呀,反正其余大名都是墙头草。欧文你已经改姓巴托了呀,做大名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不是很好吗? 就算要死也应该在巴托坟前切腹啊,这样才能彻底贯彻武士道精神啊(我猜原剧本就是这样的)。

司礼监你也真是的,怕欧文怕成那样,还偏要借emperor之手杀了弗里曼,太冲动了,太暴躁了。手烂成那样,大门不敢出,二门不敢迈,何必呢?何苦呢?胆小得一个酗酒的retainer也不敢干掉,居然打老婆?!你说你做人有多失败?

无聊的历史架空,无聊的鬼子导演,无聊的棒子制作。

《最后的骑士》影评(五):渐进的独裁与破灭的民主

骑士为主人而死,为主人而忍耐,为主人而抛弃妻子。

他只需要效忠于一人。

这个人也许做事正派,明智,有察人用人之识。

也许昏庸无能,堕落腐败。

但无论怎样,骑士只需服从,无需判断主人的好坏。

骑士杀死不正义的首相,目的只在于为主人报仇。

而对于不正义的国王,骑士选择屈服。最后他也许死了,也许活着。

然而国王仍然活着是毋庸置疑的。

导演选择了伊朗人佩德,也就是一次别离的男主角来扮演国王。

选择一个黑人来扮演没有后代的地方封建主巴托。

流浪的孤儿是白人骑士头领。

而出谋划策坐收渔利腐朽自负的首相是白人世袭贵族。

其实放在现代来看也差不多了。

民主并没有得以实现。对于现在的白人资产阶级,控制着国家的全部,比如要求梅西交所有收入的50%作为税收。我们认为这无关紧要,因为没有发生在中国。

我们交17%的消费税已经觉得沉重。

然而为什么是50%而不是40%或者45%或者55%呢?为什么是17%不是16%不是18%呢?

做出这样的决策,个人的意见是否起到作用呢?

貌似并没有。

无论在中国还是梅西的西班牙或者欧洲或者美洲。

卢梭主张了人权,却没有阻止得了圈地运动。

土地及其他资源都属于资产阶级。也就是国王。

最后的骑士死在国王剑下。

《最后的骑士》影评(六):其实还行……大概说两句

也不提什么大形势了,就简单说说电影。

开始进入节奏太慢了,索贿的主题完全可以简单说。

摩根弗里曼说那一大堆话听了真沉闷,就说那倒霉孩子拿棍子打我我自卫不就得了,说那么多有什么用,首相代表国王,那就能确定国王是要杀我?说了也没事,你倒是把自卫加上啊,死得冤。

片子有些地方会出戏,尤其是和侍卫队长对决那里,没错——对决,姿势一摆一瞬间就到了日本电影……然后发现了导演竟然是日本人。

就像中国观众对古装片的理解和感觉一样,我想欧洲观众对欧洲的古装片也是有概念模式的……我不知道欧洲观众们看着这片子有什么感受,反正我看着看着有时都觉得别扭……

服饰还是很有特色的,那个大镜子确实好看,就是里面藏着的小伙子最后死了,可惜了,长得还挺漂亮的。

《最后的骑士》影评(七):流畅的画面讲了一个烂俗的故事

看完后,我只能说比较像我想象中的标准的韩国式中世纪类型片,若要类比的话,只能拿国内一部明星云集特效出众但是剧情烂俗的电影来比较,那就是《夜宴》。

对于剧情来说,烂俗的故事没有一点波澜,完全在预料之中,不管导演对于骑士精神怎么理解,其中一些无脑的设定真的无力吐槽。模式的话人物塑造,经不起推敲。摩根伟光正的形象怎么能当一个诸侯,难道是将死之人在梦中发现了“突然的自我”?怎么看怎么聪明的皇帝为何会被一个二百五所迷惑,那阴郁而充满睿智的眼神明明是一代明君好不好?当奸臣被杀才突然听从了其他大臣的建议?流放的意思就是让人们自由在首都打工吗?哦,我们全部被流放在了上海和北京。最后的进攻如此顺畅基本无阻,你们真的是比邦德还牛逼啊,反派大boss真的是弱爆了。镜子里装人!你送个衣柜给大boss也真是开了脑洞,还从外边打碎,恩,不知道有没有偷听到什么没有(上帝,我又邪恶了,原谅我吧)。看到诸侯的女儿被拉到猪脚身边的时候,我心里想总算有个机会表现一下你的堕落了,可以好好欣赏下演技了,可是你无动于衷,无动于衷啊!我的猪脚!!!拍拍屁股走人算什么事儿啊!!!不是送来给你的吗?你这样走了连我都骗不了,你骗得了监视你的敌人吗?(敌人:能,骗得了)。好吧,编剧和导演你们行!我我头脑不好,理解不了中世纪的逻辑。

对于氛围来说,画面还是可以的,灰暗的中世纪城堡,古老的酒坊妓院,精彩的打斗,毫不夸张的血迹,不得不说,最后一群满脸血迹的骑士臣服于公主脚下的时候,还有有点感动的,只见公主拿出一箱百岁山发给大家,流出了欣慰的眼泪(好像什么东西乱入)……

总之呢,流畅的画面讲了一个烂俗的故事,摄影和制作挽救不了编剧和导演,就这样,看看无妨。

《最后的骑士》影评(八):三观尽毁的骑士武侠演义

在中世纪的欧洲,骑士是一个受人尊重的群体。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准则,譬如女士优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待人接物说话要和气等等。后来这些演变成了社交场所的绅士守则,这是后话。

不过一开场,这些骑士的阵容就让我亮瞎了狗眼。估计是导演怕我看不懂,居然还不厌其烦的介绍了一句:“集合了各种肤色和各种种族”。如果是敢死队那一点都不稀奇,但这可是中世纪啊中世纪!高贵的骑士团里面居然还有黑人和棒子,这不科学啊!

骑士团指挥官雷顿回到城堡里时,发现领主刚刚接到被摄政王的旨意,名为共商国是实为公开索贿。偏偏领主是个清官,于是领主带着骑士团,满腹牢骚的赶往首都。

摄政王出场了,一脸的奸臣相,惨白的脸一看就不是好人。看来东西方对奸臣的定义是差不多的(例子多得很,《指环王》里的葛力马·巧言也这德行)。

摄政王发现这位清官领主给自己的礼物只是一件普通的衣服,立刻大骂这真是日了狗了。再次索贿不成,于是老羞成怒,和领主动起了手,事情终于闹到皇帝面前。

昏君下旨,命令指挥官雷顿亲手杀死领主。万般无奈下,他照办了。领主所属的整个巴顿家族被放逐,雷顿也陷入了愧疚和自责中,开始过上了堕落的生活。

奸臣摄政王惶惶不可终日,认为雷顿早晚有一天会来宰了他,于是派出手下用各种手段来刺激雷顿,却发现对方是个麻木不仁的家伙。最后他最得力的手下小日本子指挥官都对他那二逼行为看不过去了,妈的雷顿连自己领主的女儿都不当回事了你算个J8! 奸臣一听对啊,我算个J8哈哈哈哈说的太对了。

卧薪尝胆结束,复仇者联盟开始。雷顿出色的演技骗过了众人。于是一个下着雪的夜晚,他们开始行动。

一路上,骑士团陷入了苦战。在牺牲了许多骑士的代价下,雷顿成功突破到奸臣的内宅,单挑小日本子指挥官险胜,然后闯进了奸臣的屋子,一刀宰了他。

不愧是日本导演,这分明是街机《吞食天地》的翻版。费很大力气打过了倒数第二个BOSS,却发现最终BOSS只是个只有一管血的战5渣。

奸臣被杀,昏君龙颜震怒。不过在众人的说情下,昏君决定只惩罚雷顿,而册封其余的骑士为自己所用。

雷顿跪在雪里,身后的刽子手已经举起了长剑。就在这一刻,故事戛然而止。这一刀,究竟是劈了,还是没劈?

好吧,我觉得这位日本导演一定是看《雪山飞狐》看多了。你们觉得呢?

《最后的骑士》影评(九):确实是一部奇怪的骗子

明星效应也没有办法护卫这部片子的名誉。总体还是很差的。在中世纪,集合了各色人种,也不知道大陆怎么迁移的,反正是集合了还通婚了,言语交谈流畅,眼神交流华丽。还有男女热吻,虽然我看了比较麻木没明白干嘛吻,吻完了不上床又要干嘛,交流那么长时间他们在做外交呢。

动作戏相当隐蔽了,欲言又止,仿佛进了击剑采访环节,不能看见所有的录像,很多镜头很隐晦,甚至处决人时……没有看见挥剑,电影表现了动作前强烈的内心情感变化,但是很少动作变化。

弗里曼奇怪的剧本设定,也给人以不解。反正忍着看完了,长出一口气,终于看完了。

情节展开还不如无极直白,脑残观片者、薯片党建议莫入。

《最后的骑士》影评(十):其实这部电影别有用心!!【关于最后的勋爵有没有死】的探讨便知---摘自百度知道黑白橙红

一己之见,还望各位看官多包涵。

那么我还是从头讲起吧,故事的开头描述了一群精英士兵脱颖而出,践行骑士道精神且效忠于一位同样忠义耿直的主公巴托勋爵。巴托勋爵的一生我们不是非常了解,但从他部下的忠勇我们可窥知一二,他在皇帝陛下面前对自己“罪孽”的分诉中也可看出,他认为自己最大的过错在于这么多年来对无道政策的抗争不足,以及没能亲手诛杀逆贼巨奸,这不是一时血气的口舌之快,乃是沉积于心数载的真实呼声。巴托勋爵为了自己的子民、地位曾隐忍持守中庸,但现在决意牺牲这些警醒世人,巴托勋爵的死不是一时糊涂,一生为了领地的居民做缩头乌龟没有理由在大限将至的时候亲手毁掉这一切。电影开始不久,皇帝的特使离开后,勋爵和骑士有过一段对话,勋爵此时已身患绝症时日无多,此后赐剑给雷顿,希望他继承自己的家姓,这不仅因勋爵已无子嗣需要另立接班人,更重要的是勋爵清楚自己对抗朝廷新法的结局,包括失去领地和子民流放,希望雷顿以后带领自己的子民走他们的道路。巴托勋爵是在皇帝和百官面前被雷顿斩首的,镜头一黑并无悬念。雷顿淋在雨中,那悲伤又愤怒如同狼一样的眼神成了盖扎莫特摄政王难以摆脱的梦魇。故事中的皇帝并非愚蠢,他在盖扎莫特提议处死雷顿未果离开后和当时的第一内阁大臣有过这样一段对话——皇帝对内阁大臣说:我知道你不信任盖扎莫特,但是他的野心和贪婪非常符合我的要求。这就不难看出皇帝的用意了,盖扎莫特只是皇帝的棋子,国家的赋税要增加,充盈国库,也以此削弱贵族们的权力,这坏人需要一个人来当,最后黑锅也由他来背,这个人就是盖扎莫特。皇帝和巴托勋爵都很清楚彼此的立场,所以两个人在朝堂上才如此例行公事的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雷顿卧薪尝胆一年,假意离弃妻子,醉酒赌博,卖了主公亲赐的佩剑,对主公女儿卖作妓女视而不见。这一切都是为了复仇,并要最终夺回一切,他成功的骗过了盖扎莫特摄政王的指挥官,与部下凑齐了所有复仇的条件。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盖扎莫特的指挥官,这是一位几乎没被提到过名字的骑士,也是一位真正的骑士,他知道自己主公的罪恶艰险,为了骑士精神的忠诚,他还是恪守和贯彻了自己的道路,没有背弃自己的主公最终死在雷顿剑下,我们可以看到这位骑士很有人情味的一面,比如他杀死欺压流放居民的士兵,他对主角堕落的叹息,他在主角杀进城决斗时行礼,各为其主,无奈刀兵相见。骑士手刃了多疑、诡诈、虐妻、贪婪,精神分裂的盖扎巴特第一内阁(已经升官了),伸张了正义,夺回了主公的荣誉,诠释了骑士精神的信德勇力,虽然第七军团损伤过半,但这些都是值得的。

重点来了,雷顿最后在刑场到底如何了呢?他有没有死呢?

答案是没有死。

这里很多朋友都疑惑了,有的认为是开放式结局,有认为是平行结局,当然我也就是一己之见。雷顿打算用自己一命抵罪,拯救自己剩下的部下。有这样一个画面,他的部下们在经历了这场浴血奋战后回去与家人团聚,雷顿自己也带着伤回去见了自己的妻子,这些事都发生在他去刑场之前。使我断定骑士没有死的决定性理由不仅是画面最后骑士睁开了眼睛,还有对皇帝立场的思考。皇帝为了税收让盖扎莫特来背黑锅拉仇恨,无奈还搭上了政见不和的巴托勋爵的命,在盖扎莫特的利用价值近了以后,皇帝和他在阳台上有过一段对话,大致意思是你也贪够了,我税收也够了,我扶你当个高官,然后我来宣布减轻税收装个好人。从皇帝撤掉他的护卫军的时候就不难看出,这货的利用价值到此为止了。这个时候雷顿出来杀了盖扎巴特皇帝是完全无所谓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有伤皇家颜面,所以当着大臣面皇帝要拿出一个态度来,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威严。皇帝当然知道巴托勋爵正直,知道他的骑士们忠勇,是国家精神的象征,也不想节外生枝杀他们的指挥官激怒他们,不过戏还是要演的。当雷顿走进刑场,我突然发现这刑场并没有设在广场之类人多的地方,不是斩首示众以儆效尤,而是城堡后院,在场的士兵也不是很多。皇帝亲自坐在长椅上看着雷顿,雷顿来到皇帝面前跪下,两个人有一段眼神交流。这里雷顿单膝下跪和所表现出的态度并非单纯礼节,而是一效忠和遗愿已了的神情。皇帝也知道他没有反意,然后拍拍屁股走了。意思很清楚,你以后不要再出现了。雷顿最后应该是被流放或者隐居了,皇帝的所有目的都达到了,也无所谓杀不杀他,不杀还太平些。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还望指点。当然这部片子还有很多的细节和亮点,比如摄政王左手上不愈合的伤口,比如骑士们的生活和情感,他们的信仰和精神,摄政王的指挥官与雷顿之间的英雄相惜等等等等,我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请大家细细品味吧。

补充一下,关于上面我所说的“皇帝和巴托勋爵都很清楚彼此的立场,所以两个人在朝堂上才如此例行公事的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我看到了一些朋友对皇帝的“不公正评价”觉得有必要展开说明一下为好,不是偏袒皇帝出来辩护,只是帮助大家梳理一下脉络。与其说巴托勋爵是单纯的与皇帝政见不合,不如说多少有些变相成全的味道。以下我们全部用“影片原文”说话。开篇,皇帝的使者来传旨,主角雷顿对使者就很不客气,使者走后,巴托勋爵甚至将圣旨扔在地上。这都不是冲皇帝,而是冲着此时掌权的摄政王盖扎莫特。皇帝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铁了心要从贵族们手中收回金钱和一定的权力,甚至不惜牺牲一位他知道正直的大臣,而且这位大臣还是开国功勋和立朝重臣的后裔,其本人也地位显赫。勋爵在朝堂上的“认罪”实际上是在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就是我不接受这种勒索,我不认同朝廷养奸。开弓没有回头箭,皇帝也没有表现出多么震怒,顺水推舟杀鸡儆猴,敲山震虎,以至于答应盖扎莫特要求雷顿亲自斩首勋爵的提议。处死,没收财产和领地,流放子民,一竿子戳到底。连皇帝身旁的第一内阁都劝阻说:陛下,这样的判决对贵族来说史无前例啊!但皇帝坚持,他要用勋爵送他的这颗人头为自己的新法开路祭刀,可见其决心。第二个脉络在前面提到的皇帝说要利用盖扎莫特的贪婪,利用这贪婪做什么呢?打压贵族,收回贵族的财产。平分勋爵的土地给贵族们乃是权宜之策,打个巴掌给个甜枣。第三处脉络是能够说明通篇皇帝用意的重点,就是阳台上与盖扎莫特的对话——在专制和民主之间需要有平衡,你对第一委员会的态度将会对贵族和臣民减轻赋税。盖扎莫特回答说:为您效力是我一生的荣幸。皇帝继续说道:你的任命(摄政王晋升第一内阁)同时是你对所有贵族索贿的结束之机。说得非常透彻吧?皇帝糊涂吗?不糊涂。皇帝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从决定开始减轻赋税就能看得出来,最后黑锅还是盖扎莫特来背,好人皇帝当,给你升个官作为奖励,但是以后别贪了。皇帝之前给摄政王各种权利,对其索贿视而不见,表示默许的态度是盖扎莫特敢于直接和勋爵叫板的王牌,但从天台对话后,盖扎莫特作为棋子的利用价值也就结束了。最后皇帝放了雷顿一马,刑场做局保全皇室威仪,让雷顿消失,也小小的补偿了对巴托勋爵的亏欠。

关于一些朋友表示雷顿回家探妻是倒叙,实则是在影片最后杀了刑场的卫兵甚至皇帝后逃走的,这完全说不通。首先要明白雷顿去刑场是去干嘛的,是去赴死的,为了了结此事(杀死内阁大臣),他的死是要成全律法,保全部下,也会青史留名。如果他想逃命,应该在杀死盖扎莫特之后就率自己的众部下连夜逃走,甚至家眷和财物都可以在他们复仇之前准备妥当或先行让他们出逃,他又何必回去呢?只为了杀几个刑场的卫兵彰显一下自己神勇在逃跑?我实在是不能理解这种脱裤子放屁的逃跑行为,再说手刃内阁大臣已经足够神勇了。那么他是想杀皇帝吗?当然不可能。要考虑这事的后果,杀个盖扎莫特还要夜间行动攻其不备,与随后赶来的大部队硬碰硬也伤亡甚大,那么公然与皇帝为敌是什么结果可想而知,无论刺杀成功与否,他主公巴托勋爵的荣耀都会荡然无存,他们也彻底成了乱臣贼子,那些被流放的子民也将会遭到屠杀,这就与他们至今的所有行为相左了。主公是开国元勋后裔,手下的兵却谋反?难道勋爵从一开始就是想预备他们弑君篡位的?人言可畏。主公死后还会被摸黑,他们和他们的家眷,属地被流放的子民都要被杀尽,一切都将毁于一旦。雷顿在进刑场之前,对副官托付了主公曾向他交代的遗命——带领他的子民。这也说明雷顿是极力的想要保全他们的,而不是让这些人跟着自己成为谋反者的同党,一生东躲西藏,被杀戮,漂泊不定。所以这问题就很显明了,雷顿在刑场杀死卫兵甚至是皇帝后逃跑回家去见妻子的假设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