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后感 查看格言:《温州一家人》经典观后感集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温州一家人》经典观后感集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温州一家人》经典观后感集

《温州一家人》是一部由孔笙执导,李立群 / 迟蓬 / 张译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一):《温州一家人》观影感受

三个月前刚来上海的时候,和表哥住在一起,看到他在看这部电视剧。许久没看过电视剧了,这次起了兴致。

一家人,一家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打破安全的外壳,到广阔的世界里历险冲浪。

阿雨的童年是在泪水中度过的,幸好还有卡乔爷爷。麦狗一路被逼着往前,从一个农村土小子走出来,成就了一番事业,在温州、东北、俄罗斯历尽坎坷波折,生活最后又回复平静。银花,一个泡在泪水和辛勤中的女人,慢慢成长为了强者。周万顺,极富眼光和冒险精神,几经生死,终于百炼成钢。四眼走了,玉琪也走了,他们是这场冲浪的牺牲者,没有等到日出。

阿雨

二十年前还是那个哭哭啼啼的阿雨,不愿和表舅出国却被爸爸逼走了。在意大利普拉托,一边在巴尔餐厅打工,一边上学,处处受小巴尔欺负。她学习刻苦努力,学会了外语,还学会了餐厅的经营管理流程。表舅没有再回来,阿雨在普拉托无依无靠的度过了她的童年。她善良、聪明、勤劳,躲过了警察的抓捕,在巴尔餐厅洗碗传菜认认真真,从未有一句怨言。凭借她的聪明,她捡来工厂的废布料加工成餐巾来卖,尝到了第一口经商的甜头。后来在温州老乡们的帮助下,成功支起了自己第一份正式的事业。阿雨餐厅经营的很好,客人夸味道好。在这个时候她还邂逅了爱情,黄志雄是她喜欢的男人,想要依靠的男人。可后来却因为战争夺走了这份幸福。坚强的阿雨在沙漠中遇到了下一份爱情。凭借聪明和过人的胆量,阿雨在和精明的塞萨尔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成为强者和成功的商人。玉琪走了,这场冒险的牺牲者,阿雨最好的朋友。在童年和阿雨认识,和她一起分享一路上的喜怒哀乐。

阿雨性格特点:善良、勤劳、聪明、勇气;

麦狗

他想要出国,而他的父亲非不让他出国。他不想去卖鞋,而他的父亲非要让他去卖鞋。他开了一家很大的太阳城眼镜店,却被他父亲的一次失误把一切都烧毁了。眼镜店没了,快要结婚的女朋友也没有了。从东北流浪到俄罗斯,又从俄罗斯流浪到法国,因为没有合法身份,四处被驱逐。之后还是回到他父亲的掌控范围内,被带去开石油。又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心如死灰,最后在陕北农村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平平淡淡的生活,一群小学生,老婆孩子热坑头。生活过的虽简单,但也安乐自在。

麦狗性格特点:胆小、善良、逆来顺受;

银花

一个在农村烧饭,下田,喂猪的女人,被丈夫卖掉老祖屋带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从捡纽扣做起,凭借勤劳、不屈不挠的精神,获得丛厂长赏识,慢慢成了纽扣厂的老板,把纽扣生意做到温州龙头。赚了上百万的钱,买了房子在温州总算有了个温暖的家。她是被丈夫拉出来的,她拗不过她无比固执的丈夫,出来后却凭借自己的勤劳打拼出了一片天,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她爱她的丈夫,无论苦和甜她都守候在她丈夫身边。

银花性格特点:勤劳、善良、吃苦耐劳;

周万顺

这个眼光独到的人。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世界,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情。自断后路,把一家人推出安稳、平淡打天下。他众叛亲离,几乎妻离子散。没人有他那样一股韧劲,带一家人到温州,从捡垃圾做起,后来抓住机会卖鞋又成了鞋老板。温州鞋做不下去的时候,火车上里偶遇的一份机缘又吸引他到陕北开采石油。他的朋友,四眼、棠梨头,在他事业发展初期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他需要帮助时,这些曾经的战友又拉了他一把。也是因为他太固执、倔强,失败了一次又一次,败掉百万家财,还几次把自己推到了死亡的边缘。他有野心,有韧劲,棠梨头小有成就开始享受时,四眼撑不住倒下时,他在街边讨饭等待机会。最后终于在女儿的帮助下成功开采出石油,中国出油量最高的一口井。他实现了曾经给老婆许下的愿望,给她买一幢更大、更漂亮的房子。成为一名跨过浪尖的英勇企业家。

周万顺性格特点:独具眼光、胆量、精明、野心、不屈不挠、常人难以企及的意志力;

其实,整部故事里面我最想看的是周万顺的故事,他的身上有中国成功者典型的性格特点。他也是故事的主角和开端。不得不佩服周的眼光和魄力,但他的固执却同时给身边的人造成了深深的伤害。他有野心,但过于膨胀的野心却把自己送到了危险的边缘。万幸的是,他的坚持最后有了结果,有幸成就一番大事业。

麦狗恨他、阿雨恨他、银花也恨他,先行者往往要背负重重压力,迈向他看到的未来。

温州一家人,让人佩服的一家人,让人佩服的温州人。我佩服你们的勤劳、勇气和善良。你们对成功极度渴望,你们要迎击最高的浪。

身边的人,包括我在内,没有人不想要成功的,没有人不羡慕国家领导人、有钱的企业家...但少有人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做事,一点一点积累,哪怕是就坐在那里安安静静看一下午书。太多的繁华、物欲和成功了,心很浮躁,什么都想要,却不愿把心静下来,去做一些小事。我们要追求的不是一个结果,成功者成功的不是现在,成功的是他们一步步走来的过程,享受的是冲浪的感觉,而不是冲完浪后站在沙滩上的感觉。

踏踏实实做事,一点点小小的改变是最弥足珍贵的东西。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二):好久不见,黄志雄

前天东哥铲了鬓角,新发型真的很好看,头小了一圈呢!

这个帅气干练的发型,让我想起了一个人,那么阳光帅气怎么会变得那么颓废阴郁的人啊。

他是明楼之后我最爱的角色,我心尖的朱砂痣。

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

看看你最近改变

不再去说从前只是寒喧

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

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黄志雄。

也许我并不很有资格评论黄志雄些什么,毕竟关于温州一家人我只看了b站的靳东个人cut,也许这是一篇不合格的影评。

而黄志雄,他属于温一这部剧,单单看他,不够。可有些时候,我又想把他当做一个个体,脱离温州一家人这部剧,止不住地遗憾惋惜,甚至在看完cut以后久久不能释怀,想象着如果他没有参与战争,没有得病,他们俩怕会是幸福地在一起吧。

可这世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可是;如果。”

阿雨遇见他,本就是个美丽的邂逅,之后发生的一切,或好或坏,或喜或悲,之于两人,都是穷极一生,做不完的一场梦。

不记得在哪里看见过这样一句话,“他曾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男人可以风度翩翩到何种程度,所以对于他的结局,更让人觉得无法释怀。”

一语中的。

开始的相遇,他英气,自信,高大挺拔,身着军装那么好看。如果他的脾气性情如他的身高般压倒众人高高在上,也许大家不会对他这般喜爱。可他偏偏又是如此侠肝义胆,古道热肠,这在常人眼里真是不可多得。温柔、细腻、体贴入微、重情重义,尤其对爱情执着。

在将要赶赴战场前夕,他紧锁着眉一言不发,对于他的使命他从未想过逃避,以军功换取国籍是他自己选择的路,也是一个军人应有的担当。

脚下的步子越走越慢,眼前的路越来越短,她的手越握越紧。直到上了车,原本以为是一去不回头的坚决,可下一秒,车停下来,他还是跑回来紧紧拥住她。

他终究是放不下阿雨的。

那是这个男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靳东每一个角色几乎都是理智冷静几近克制的,身上浓厚使命感往往压私人情感,除了黄志雄。

他上战场,他此刻舍不得上战场,都是为了她的爱情,他的周阿雨。为了阿雨,他可以做一个英雄;为了她,他也可以做一个逃兵。沈剑秋岳振声明楼,他们做不到。

明楼为了主义和立场可以设计逼死汪曼春;沈剑秋为夺取情报可以欺骗和利用林怡;而岳振声即使对宛秋有爱也从未想过放弃自己的立场。只有黄志雄,为了得到合法的身份,为了可以让阿雨过上不用躲躲藏藏的日子,他果断远赴伊拉克战场,从此走进一个永远醒不来的噩梦。

背负着最早进入,最晚撤离的命令,面对炼狱般的生存环境,他早该崩溃,支撑他苦苦坚持下来的是那千里而来的书信,是阿雨不顾危险前来只为保佑他嫁给他的行为,更是离别那天对阿雨许下的承诺。

“等我回去,就让我用剩下来的时间,来一秒一秒的爱你。”

黄志雄,终究是平安回来了,他和她结婚,过上了甜蜜的生活。

姑娘,不要哭泣,因为战争是仁慈的,

因为你的心上人仰面朝天,狂乱地挥舞双手,

他那受惊的战马独自飞奔,

不要哭泣。

战争是仁慈的。

——斯蒂芬·克兰:《战争是仁慈的》

多么讽刺,战争从不会对任何人仁慈。

残酷的战斗后,他患上创伤应激障碍(PTSD),自此开始每个午夜梦回噩梦惊醒,紧接而来是酗酒和一次次的轻生。反复地在战争的阴影和对阿雨的歉疚中来回挣扎。每一次在残酷的幻觉中歇斯底里,狂暴地近乎疯狂,每一次在清醒后看见阿雨在收拾他造成的一片狼藉。

他自责、内疚,他伤害了自己最爱的女人,这比他伤害他自己更让他感到难过。

他无能为力,长期的酒精依赖让曾经稳定有力的手不住颤抖。

那双手,曾紧紧地拉着阿雨走遍马赛巴黎的街头巷尾,也曾握过钢枪、敬过军礼。

那个面对枪林弹雨都不曾逃避过的人,几近仓皇地逃离。

深夜,酒吧里。

一个肮脏颓废的流浪汉,顶着一头油腻乱发,无神地注视眼前的酒杯……

这还是黄志雄吗?还是那个英姿勃发,神采奕奕的军人吗?这不过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一个丧失情感的行尸走肉,一个任何人见到都会厌恶躲开的酒鬼。

可如果他只是一个酒鬼,周阿雨找到他看见他时也该死心了。这样一个看起来已经麻木的人,在看见阿雨坐在对面学他一样玩命喝酒时,他的眼里流露出深深的不忍,还有哀求,那样卑微到骨子里的哀求。无声地凝视,眼里渐渐蓄满泪水,哀求些什么,他还有什么?哀求着阿雨不要为了他伤害自己,哀求阿雨早点放弃无可救药的他,哀求阿雨放手吧,别再管他了,让他自生自灭,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吧……

他并不完全丢失了自我,更让人心疼。

志雄还是那个志雄,即使把自己折磨得遍体鳞伤,终是不忍心让阿雨受一点点委屈的。他假装醉倒,只是希望她能少喝一点,对她的身体不好。

他支撑着摇摇晃晃地站起,跪在她身边,万分小心地将她抱起,像是对待易碎的瓷器,将不省人事的阿雨拥入怀中。

那么长久的分别,那么深的情感,不是一两杯酒、一两句绝情的话就能结束的。

他抱着她,静静地,紧紧地,像个孩子无声地啜泣。

终究是放不下、斩不断、舍不得的。

可如果不放手,这个样子的他,难道要拖累阿雨一辈子吗?

一辈子,不是作为坚强的依靠,不是遮风挡雨的顶梁柱,不能给她幸福,连一点家务活都干不了,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病,这次是砸了桌椅,下次呢?下次会不会在无意识状态下直接伤害阿雨?

不知道。

等到那个时候才来后悔?

不行!

放手,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男女之间,最难的不是情爱的发生,而是将这烈火隐忍成清明的星光,照耀各自一生或繁华或寂寥的长夜。

——张定浩《既见君子》

他和她之间,不外如是。

这一世,终究不能共白首。

他最后一封信,留给她。

信上写的,是他的不甘无奈;鲜红的玫瑰,象征着他们曾经美好的爱情。

青梅竹马,是他最后的不能拥有却舍得放手。

无论多么颓废多么阴郁多么绝望,即使已经性格大变近乎面目全非,心底里,他毕竟还是个温柔的人,那个在街头笑的一脸惊喜、身着军装见到熟人后一脸孩子气的人。

“我也是温州的。”

“跟我走。”

“周阿雨,我是黄日跳,你不记得我了?”

科西嘉岛,马赛,巴黎,修道院。

平静的道别,丢下的项链,互相的转身,两个曾经那么亲密的人,从此就是天涯海角。

这样的结局真tm让人难过。

可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黄志雄,或者黄日跳,在修道院里,在祥和的圣咏和庄严肃穆的钟声中,找到自己的归宿,他那历经纷飞战火而麻木的灵魂,终会渐渐苏醒,得到救赎。

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

在街角的咖啡店

我会带着笑脸挥手寒喧

和你坐着聊聊天

嗨,黄日跳。

好久不见。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三):励志的背后是悲剧

从在农村一家四口守着自己的祖屋,到四人天南闯北地打拼事业。故事向我们诉说了小人物逆袭的励志故事。然而成功的背后却又蕴含着一个个悲剧。

周万顺身上具备了很多成功商人的性格,乐观、果敢、勤奋、坚持、通人情、晓事故。这些性格都帮助他在生意上取得了成就。但另一方面,他的性格中又存在着几近疯狂的偏执。在事业上全力以赴,不惜放弃了家庭。虽说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但是当梦想的实现是以牺牲自己的家庭为前提,这样的追逐又是否值得?

银花身上蕴含着中国家庭妇女的大智慧,她作为一个家的感情纽带凝聚着一家人。银花不仅入得厨房,而且出得厅堂,对儿女呵护有加,对丈夫的事业更是倾力相助,身上不处不散发着女性的光辉。但如果从另一个方面假设,老娘在外工作累得半死,回家给你做饭洗衣服,你不仅不体谅我的辛苦,还总是不让我省心。女儿从小被你送到国外我二十年没见,儿子被你逼得离家出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在哪。你要创业,我给你资金,你创业失败,我帮你去借钱。最后实在过不下去了,回温州发现你居然把我房子给卖了。跟你在一起,我永远都没有安全感。剧中塑造了银花伟大的女性光辉,却不知光辉的背后是无数个心酸的夜晚。

麦狗是全剧悲情的焦点,从小便活在父亲的束缚下,没有享受到选择的权利。想出国却不被允许,被逼着到学校门口给同学卖鞋,到后来婚姻不被祝福,这一切都反映了他的人生路途一直都在“被逼”。当麦狗在黄土高原上向周万顺喊着“如果你再逼我,那你就永远见不到我了”的时候,那一刻才真正体会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阿雨的悲剧来自父女间的感情。从小便一直记恨父亲,最大的梦想便是能够赚很多钱回国看看母亲和哥哥。写信回家从来不想提起父亲,怀孕期间打电话回家寻求安慰,得来的却只有父亲不断的索取钱财。印象最深的是巴尔的一句话“你们中国人真可怕,为了钱父女居然能够反目成仇”,心酸冷暖,自有人知。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四):两个时代的对比

起初看这部电视剧也是冲着孔笙导演的去的,看完后觉得整部电视剧很有他一直以来的风格,当然《战长沙》、《琅琊榜》我是以前看过的,情节逻辑都设计非常恰到好处,然后我说说对这部电视剧的感受。

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周万顺从农村卖掉祖业一家老少出来闯荡创业,从最开始的捡破烂开始,一步步的成为了鞋厂老板,这中间掺杂着改革开放初期抓八大王的事情,温州鞋质量出问题的事情,当然也是忠实还原了历史。直到1992年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时,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或者说是肯定一直是模糊的态度,可想而知,在中国创业该是多么艰难。到后期周万顺鞋厂破产以后开始在陕北开采石油,一次次大资金量的投入,一次次的失败,这中间我有对周万顺的反对,也有对他视金钱利益至上的鄙视,但同时对于他敢于吃苦,偏执的精神我又不得不赞美,或许这正是企业家的精神。反观周阿雨在法国活着意大利的创业,这中间掺杂着商业官司,破产。但不管如何这是在自由法制的国家下面正常的开展经营,只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合规的创业,都会得到支持和谅解。而不像在国内,周万顺开采石油的各种关系的顺通,各种关系的走动,且没有正常的法律保护,最可悲的是在故事最后周万顺开采的石油被国家收购,而这难道不是对私有产权的剥夺吗?看来令人寒心,或许这正是国内法律理不清,私有产权保护不当最真实的写照吧。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五):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温州人在世界

《温州一家人》是今年荧屏的大热,目前正在吉林卫视热播中,该剧既是金牌编剧高满堂“工农商”三部曲所推出的第二部力作,也是《闯关东》、《钢铁年代》之后,导演孔笙与高满堂的第三度合作,据说原定剧名是《创业年代》,或许更符合本剧的气质,当然,现在的剧名更直白,更能清晰的表达出该剧通过温州一户普通人家的草根创业史,贯穿起改革开放30年的壮阔历程。

想当年有一部电视剧叫《北京人在纽约》,后来又有一部剧叫《上海人在东京》,如今战台烽看《温州一家人》,其中周阿雨年幼被送出国,顽强中成长,坚强中创业,先后在意大利和法国开启了自己的餐饮和时装事业,或许也可以称故事为“温州人在欧洲”。但这么说,只是一句调侃,众所周知,浙商已然是全球化的精英品牌,他们吃苦耐劳,他们勤于思考,他们并非是经商的天才,但是他们却总在付诸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就像片中的父亲周万顺,一双皮鞋五分钱的利,就足以支撑起他的经商梦想。该剧所展现出的年代,是中国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到如今经济腾飞的年代,这也恰恰是浙商崛起的年代,古有徽商、晋商,近代有闽商,现在则是浙商把握住了时代的大潮,成为了商海弄潮儿。

《温州一家人》从故事看,展现了周万顺一家的商业发迹史,但每个人又具有各自的代表性,周万顺从捡破烂到卖皮鞋,之后将生意做到了黄土高原上的石油探井;妻子银花虽然对丈夫多年言听计从,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纽扣的巨大魅力和商机之后,锲而不舍的做大了小小的纽扣市场;儿子周麦狗走上了从学徒到老板的眼镜行业大道。而其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莫过于十三岁便被送出国的女儿周阿雨,故事虽然以一家四口人分出了四条彼此交叉的故事线,但主要的脉络,却是国内和国外各一支。

国内部分,虽然聚焦了温州商人的奋斗史和发家史,也没有避讳诸如“假冒伪劣”坑害消费者的曾经现实,以及“山寨抄袭”的创意理念,并对此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国外部分,则更多的通过周阿雨,浓缩了众多海外创业的浙商们的酸甜苦辣,那不仅是浙商们的辛苦勤奋所致,也是中国女人的坚忍不拔所致。周阿雨的海外经商之路,远比国内的父母和哥哥,更要凶险。毕竟一个女人孤身海外,从十三岁来到意大利开始,就过上了无依无靠的生活,在半工半读的状态下,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当然,这个阶段,不仅是她坚忍度日的时期,也逐渐展示出她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坚强却善良的本性,得以处理好与收养人巴尔的关系,也用行动驯服了巴尔骄纵的胖儿子。

有几句释义,给了周阿雨在海外的拼搏很好的注解;“苛责的餐厅老板一家,令她的异国生涯举步维艰;也曾悄然绽放,慈爱的流浪老艺人,令她放飞心底的小小梦想; 她曾经落魄街头绝处求生,与同伴共渡风雨欧洲路;也曾打败天生的商人犹太人,成为中国商人在海外的代表;商海的浮沉是她的胸襟,赤子的爱恨是她的锋芒。”

相对于当年国内商业规则的不规范,国外却早已对诸如“非法用工”、“恶意竞争”及“知识产权”等领域有了严格的约束,所以,周阿雨的商业之路,也是一路交着学费的成长,无论是开餐厅,还是做时装,面对种种看似“刁难”的难题,其实是学习市场规则的好机会,因此,她在意大利经商过程中的几场官司,可以为现实中的中国商人海外创业提供很好的范例。毕竟,走出国门步伐好迈,但若想在国门之外也能顺利的开展生意,还需要把既有太多的不规范进行规避和治理。这属于功能上的作用,其实,殷桃所饰演的周阿雨不仅仅是作为女商人的形象出现的电视剧中,也同样作为中国女人的典型代表,而被公众所记忆。

《温州一家人》中36集周阿雨在意大利普拉托市议会上演讲词,真情意切,却又不乏理想的光辉,或许我们可以从这段饱含深情的表白中,对周阿雨,对《温州一家人》又更深刻的了解,感谢观众“海天舟”的辛苦听音敲字,呈现如下:

尊敬的市长先生、尊敬的各位市议员,亲爱的女士们、先生们:

我叫周阿雨,我想在当地我的知名度应该很高,因为我总是惹上官司。

我来自中国温州的一个农村,十几年前,我是从那儿来到欧洲的,当年我只有十三岁,没有喜悦,有的只有恐惧。我还深刻地记得,当时在法兰福机场转机制时候,我的胸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那上面写着“我叫阿雨,希望好心人能告诉我意大利的登机口在哪里”,终于有一位法国老妇人把我带到了登机口,她跟我说:“孩子。不要害怕,欧洲欢迎你,但是你要有本事”。

我的童年是在意大利的一个乡下度过的,感谢一个好心的意大利人收留了我,当时我认识了一个好朋友,我叫他卡乔爷爷,他是一个流浪汉,一无所有,但是他永远都有那么快乐,那么浪漫。每当我找不住,想回家的时候,我就会跑支向他倾诉我的苦难。每当我倾诉完,卡乔爷爷都会用他破旧的手风琴为我拉一首欢快的曲子。后来卡乔爷爷离开我了,离开时候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是“孩子,没有人愿意听你的苦难,上帝太忙了,人们太累了,苦难是一杯美酒,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是你的眼泪喝下去。”

后来我长大了,我在普拉托开始了我正式的创业,创业的过程非常艰难,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当然,我惹上了官司,而且这个官司差点让我背上了一辈子都还不清的债务。但是正是因为意大利是一个没有歧视、公正的国家,意大利人都有一颗宽容、正直、善良的心。我不仅赢得了这场官司,我还和当初告我的那个人——著名设计师奥诺雷先生成了合作伙伴,甚至成了好朋友。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今天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功,离不开意大利人的帮助,所以不管今天的结果是如何,所有来意大利生活和创业的中国人都会有像我一样,对意大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同时我还想在这里说出一个事实。

在欧洲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就算是中国的温州人离开普拉托,还会有东欧、北非、中东的移民蜂拥面至地来到这里,同样不能确保没有进取心的意大利企业家能在竟争中立于不几之地。良性的竞争为企业带来的外部压力只是暂时的,它能促使企业由最初服装、餐饮、皮具这种相对低级的商业模式向商务、奢侈品、电子等这种更能获利的高级商业模式转换,促成升级的提高,也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定,整个社会的繁荣。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六):我所知的温州人(温州人进来看)

虽然身为北京几代的土著,不知为何,在社交上却与南人亲近些。算一算,长期交往的老友中八成以上是江、浙、潮、汕的。

此片看了几集,也听人讲了讲,感觉满真实的,至少塑造的温州人群像与我所知的温州人重合度很高。

例一为表哥好友的妻子。表哥的这位好友是211院校的研究生,在通信业国企做工程师,收入还算殷实,工作强度一般。业余时间就喜欢旅旅游、打打球什么的,这样的生活应该已是很多人羡慕嫉妒恨的吧。但是他老婆却斥他“不思进取”,频频发难,以至于家庭关系一度紧张。

例二为一女性朋友的老公。此人为商人世家,到了这一辈,家人安排他进入了公务员队伍。在岗位上埋头干了几年,考取了几个大部分同事都没拿到的执业资格本子后毅然辞职,放弃了家人努力运作来的公务员职位,亦放弃了原来的职业规划,另租了个一居室成为了投机金融产品的个体户。新的营生来钱快却不轻松,风险也大,更严重的是需要昼夜颠倒的作息,令家人十分担心。按照朋友的说法就是,一人一宿(夜)一间房,一地可乐(空瓶)一地烟,玩命啊。

几年前此人父母亦是分别因积劳罹患肝肾疾病撤股兑钱回家乡养老。

例三与我算不得相识,是我因工作关系去法庭旁听所见之被告。和这部剧里的角色相似,真真是个玩商城的。按照原告的说法,原告是商城的所有者,被告受托协助招商、管理商城,却将高额长租款全部私吞,更雇佣东北黑帮霸占商城,逼原告就范将商城贱卖。在北京干这样的事,想想看非胆大、心黑、水深不可。人家把被告指给我看,原是个整洁、文雅的老头,气定神闲地翻着卷宗,偶尔把金丝花镜向下拨拨望一下对面的原告席上怒意难掩的人们。那老练冷静的眼神带着一丝藐视,仿佛猫科动物捕食一般。当时我觉得,这场官司也许原告会打赢了罢,但是这笔买卖被告却不一定输。后来事情的结果也的确如此。

有人说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这话通常是贬义的。其实这样比起来,犹太人还吃亏,因为他们至少在诚信守法保持着良好的声誉。但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在国人心目中温州人的“不择手段”难道不是乱世之下理智的博弈吗?

让我来总结我所知的温州人的共性,是逐利之心旺盛背后的进取之心、热爱风险、作风绝决……。对于温州的仇视有多少是源于孱弱的嫉妒与自卑呢?你有足够的原因看不上他们,但你却没有站得住脚的立场看不起他们。

关于此片两个感受:

1、制作精良:第一感觉这种高清画质几乎是给广告用的吧,服装道具这些细节都不糊弄的电视剧不多,剧本也挺精的——浙江、温州是有钱啊。

2、演员来自山南海北,共同点就是:完全不得温州人的精气神,哪怕是搞点上海演员也好啊。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七):年代魔幻创业故事

说实话 看起来跟现实魔幻剧一样~

女儿在国外那么辛苦 家里开始买鞋赚那么多钱也不想到给她寄点~他爸也是够狠心让阿雨赚不到钱不要回去~有钱也不晓得去看一下她~害的我觉得温州人赚钱都这样不顾一切么~女儿结婚生子家里都不打个招呼的~创业类型也是一阵一阵的~简直是金手指全开~

儿子好不容易创下的眼镜城遭他爹修电板烧完 经过那么辛苦的创业最后变成了放羊的陕北乡村教师 还不如呆在温州捡废品 说不定还能混好点~

爸爸创业一次失败一次 国家政策真是每次都要人命啊~ 整的差点妻离子散~他爸也是个挺可怕的人~为了赚钱真的不要命不要家啊~胃口也太大~再说这种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你也找个技术人才帮你看哈呀~一辈子的积蓄就这样投进去了~看你老婆遭的啥罪~还让你老婆把自己的事业赔进去~一辈子几次赚了钱都还没享受过 就赔的精光~不离婚都想不通~虽然最后又和好了~

剧开始的时候看到主角的行为就感叹 天啊八十年代就敢这么做 温州人真是太厉害了 看到后面就觉得温州人做生意都是这样不要命么?!也太可怕了 这一家人的相处模式也是神奇了…………………

阿香一家也是莫名其妙的就消失了~

表舅的唯一作用就是把阿雨送上飞机么~都没人对他的下落和生死表示哈关心??

说实话我还憧憬过阿雨跟大卫的青梅竹马啦~结果没想到一不小心就say bye~也是可惜

心疼嘴毒心软的巴尔叔叔最后从老板变成打工仔的孤寡老人!!~

靳东的外籍士兵的战争创伤真让人心痛~出场帅气的干干净净的小哥变成胡子拉碴的酗酒者太可惜~愿世界和平!!!

虽然很多bug,不过我还是喜欢这种年代戏~

小阿雨姑娘挺可爱的啊~

最后

表白聪明忠诚又厉害的大帅哥*雷昂*

恭喜你终于得偿所愿跟女主双宿双飞啦!!!

总觉得殷桃有种很特别的美~而且窈窕身姿~特别是嘴唇上那颗痣~增添了风情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八):万顺一家的悲惨遭遇是对那个时代的控诉

“我叫周阿雨,来自中国温州,我要去意大利佛罗伦萨。”

这是舅舅挂在阿雨脖子上的牌子里的一句话。这个来自温州乡下山村的小姑娘,是在父亲的安排下,准备跟随早在意大利多年的舅舅出国读书的。而舅舅在办完签证之后又被知有一笔生意,不能亲自陪阿雨去意大利,于是出现了开头这一幕。阿雨当时只有13岁。

故事发生的背景应该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正当时,小平同志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伟大设想,大力解放思想。受够了贫穷折磨的人们为谋生开始走上艰辛的创业之路。而这些与人们传统思想相违背的冒尖行为又屡次被打击,政府在摸着石头过河,政策模糊性度高,把握不定,一直保持高度警惕的政府决心不大又经常动摇,个体经济在抗争中求生存,真是一路的心酸。

周万顺一家就是这群体中的一员。

瑞安古树村,是一个远离温州的小山村。虽然田地分产到户,但“七分山二分水一分地”的这里人们吃饭也还是个问题。年轻人都跑到温州城里做生意了,学校也没了学生。周万顺不甘过这种没有盼头的日子,仅仅为了一点能够吃得饱穿得暖的渴求,就自作主张卖掉祖屋送小女儿出国读书,带上老婆儿子一起去往了温州。

刚踏上征程的周家人,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不知道要干什么,不知道有没有饭吃,不知道晚上睡在哪,就这样出发了。然而他们又是幸运的,在路上遇到了在城里收废品的赵冠球(人物原型莫非是当年“温州八大王”之一的鲁冠球?),万顺帮他修好了拖拉机,一家人才得以搭车到了温州城,并由此借宿在冠球家。一家人从拣废品开始,慢慢开始发展事业。

故事的前端,我对万顺这个角色喜爱得不留余地。

他是有胆识有魄力的。卖掉祖屋,自断后路;为说服儿子一起出去闯荡,跟儿子打赌纵身跳进深潭,在儿子面前树立了绝对的权威。

他是幽默乐观的。作为全家的领路人,他在全家人看不见光景的情况下极力营造积极氛围。在村里耍过木偶的周万顺,油腔滑调,从来不吝啬任何一句激人奋进的话语,经常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总会把忧心忡忡的媳妇逗乐。来到温州的第一晚,他们在赵冠球放拖拉机的棚子里睡下,用收来的破烂简易搭建了一下,便不由得发出感慨:“怎么样,老周家的新屋落成了,还可以吧各位?”一并挥起手臂喊道“全速前进,同舟共济”;之后每天都像模像样地开家庭会议,“为了发财致富的革命事业”,制定“作战计划”,然后握着拳头,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问一句“大家都清楚了吧?”,随后一拍大腿,直起身挺着胸脯就跨出了步子,去捡破烂了;每天回来他都是提个袋子哼着小曲,老远就喊着“银花,今天又凯旋归来呀”。在第一天“首战告捷”之后,又开始极尽自己所知的美好词汇描绘着生活的蓝图,每每让人忍俊不禁,由衷替他们感到高兴。

他是聪明的。凭借三脚猫的功夫修好了赵冠球的拖拉机,借此搭上了免费的顺路车。到家后又主动帮忙卸货,让冠球看到了有情有义善良实在的万顺哥。没有动机的由心而为,总能换来无法衡量的回报;在一次捡破烂的过程中,万顺因与另外一人争夺半块塑料布见识了当地的权威人物。随后万顺又将得到的那半块塑料布交给对方,只为打听那个看似很有权势人的来历。在得知他是鞋厂老板后,万顺鼓起勇气找去了厂里,因而得到老板赏识开始了销鞋之路;他无疑是个做销售的好材料,很快被另外一个老板看中给出高薪要聘请他。惊喜从天而降但万顺并没有立即答应,说只有给他第一批鞋的林老板亲口说不要他了才过来跟他干。结果万顺在林老板那反而得到更多,并正式转为销售科长;当了科长的万顺被派往北方卖鞋,一次偶然听到商场服装店的叫卖“出口转内销”,他也跟着学,结果他的鞋大受欢迎;在他的鞋被“城管”没收以后,只身跑到大上海,跟国营鞋厂的老板提议要增加鞋的品种,而温州城正好有大量各种样式的皮鞋,此番倒卖使温州鞋一炮打响,红遍全国;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万顺不卑不亢地跟那些大老板交谈,满是真诚的恭维话语恰到好处:“做大事的人想的就是不一样”、“要不您是当老板的,您脑子太灵光了”。万顺的发展之路得以不断提升。

他又是坚强的。一家人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他自己独自承担着一切压力,只有在睡不着的夜晚想一想阿雨,想一想这全家人的生活。儿子麦狗本来是学习很好的一个人,又爱面子,看不起爸爸所做的这一切,一次次想离家出走,父子俩少不了拌嘴吵架。为适应销路,万顺坚决要求麦狗去学校门口卖鞋,而那里都是麦狗的同学,同学的嘲笑一次次伤害到麦狗的自尊。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每天晚上回家都会让银花做点好吃的来犒劳儿子。虽然始终没有卖出一双鞋,他依然在银花面前鼓励儿子:“每出去一天都是成长”。终于有一天,几个同学故意来挑衅,麦狗再也忍受不了,要冲上去打架。一直躲在暗处的万顺冲了出来,拦住了麦狗;这次,麦狗是真的走了,对着万顺誓言“保留脸面也能挣到大钱”。转身的那刻,万顺忽然明白这次儿子是真的离开了,没命地追着汽车跑了很久。。。而回来后依然是一脸的镇定,对妻子撒谎说跟林老板讨教经验去了。

故事深邃又富有感染力,我的心情也跟着万顺大哥一家人的境况起起落落。然而我终究是没坚持看下去,粗略地翻看了后续的剧情介绍,忽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在胸口回荡,终难抚平。

我开始疑惑,央视播这部电视剧的意义何在。仅仅为了能吃饱饭,周万顺一家卖掉祖屋,颠沛流离,一家四口分散各地。割舍了一生的亲情,换来的仍旧是悲惨的境遇。虽然曾经有过奋力的拼搏,有过艰辛的努力,有过希望,也有过辉煌,但这家人终归还是难以改变凄苦的命运。

为什么?对这部电视剧,我看到的满是对那个旧时代的控诉,对那个不以人为本、反以领导人的意志为纲、绑架民意的时代的控诉。小平同志坦诚面对国家的落后,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伟大举措。而这只是一个构想,只能靠一些有胆识的官员去带着摸索实践。政府也开始鼓励群众尝试,并树立了不少个体经济成功的典型,一时间各地学习典型掀起热潮。因为涉足个体经济的人数很少,这些人在享受追捧的同时也赚得盆满钵盈。盛即衰也,在这些人钱多的屋子都装不下的时候,各种因素交织促使政府下令全国整顿,“大王”们开始被冠以各种名号打倒入狱。

改革之路并非简简单单地提一个口号而已,要知道当时人们的思想“纯净”的一尘不沾。依稀记得《激荡三十年》那部书里所举的两个例子:其一、扶持个体经济以后,很多官员担心的是如果群众有钱了,开的车比政府的车好怎么办?其二、“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现在看来很普通的一句话,在当时第一次提出时,曾招来很多人的指责。说是资本主义萌芽,腐朽思想。最终在小平同志南巡之际,由他亲自定性,得到小平同志支持以后才得到大家认可、广为传播。不了解那段漫长的改革之路,我们永远不会明白小平同志是一位多么了不解的人物。

我想,这部电视剧所要传达的,应该是温州人的精神。至今温州商人依然是广受赞誉的“最能创业赚钱的群体、最懂得积累人脉的群体、最敢冒险把苦难当财富的群体”。我本来期待要看到的也是如此,只是无奈却读出了另一番味道,搅乱了大脑。

我想到了一句话:无为则无不为。又想起一个人:郭橐驼。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九):如果我写温州一家人

这部戏比起闯关东系列,感觉逊色不少。

至少我认为他倡导的时代,和所属于那个时代的创业精神,比如冒进激进的投机精神,适合这种精神的环境土壤已经离我们远去。如果我们今天仍然相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么我们的结局一定就是剧中的四眼,从楼上跳下去。其实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跳楼的温州老板大多都是因为投机,因为盲目的扩大再生产,而导致自寻死路。

剧中没有用篇幅去倡导这样一种当今时代更适合倡导的精神,那就是德国人的那种对本行的专注。专注于一种事业,把他做精做好。我相信很多温州商人是很专注于自己的本行,把他做好做精的,而抵御了一些莫明的投机冲动,他们也许没有在上一轮投资投机热潮中发大财,但也没有在眼下这场金融危机中倒大霉。他们看似守旧,保守,却在眼下这场金融危机中活了下来。这种对本行的执着的专注才应该是时下中国最应该倡导的创业精神。

当然,我们从剧中了解第一代温州人的起步,从一种物质的极度匮乏,劳动力利用的极度懈怠的计划经济状态过渡到劳动力的极度释放和物质的极度充盈。然后到充分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劣币淘汰优币,然后是优币对劣币的反攻倒算和市场淘汰。然后是沉溺于资源性的投机。有的人在投机中死,有的人在投机中生。

其实温州人的成功在剧中就这么几点,胆大,冒险,不怕吃苦,执着,对劳动力的充分压榨,对知识产权的漠视,加上一点孙子兵法。

但这些对于当今这个时代,已经不够用了。物质从贫乏走向了极度充盈,竞争从蓝海走向红海,产能从不足走向过剩。从国家到地方的投资走向盲目。带动一系列成本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与知识产权的重视,造成中国制造越来越尴尬的局面。那么仅凭原来的那种精神显然是不够的。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如果让我写温州一家人,我大概会这样写。

原剧中的四眼其实是被安排替周万顺死了。如果让我写,是绝对不会让周万顺活着走出陕北的,他一定会被我残酷的写死。而四眼是个有文化的人,我不会让他陷入这样的投机陷阱。

如果让我写这个题材,我会让周万顺代表一种激情的左倾投机主义,也许一开始会发一笔财,甚至会嘲笑看不起老老实实做本业的人,而最终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自己的投机付出生命的代价。剧中的儿子麦狗可能会被我写成一个富二代,疏于管教,去飙车泡妞,不务正业,直到把自己送进监狱。我要把四眼写成周万顺瞧不起的一个执着于本业的人,老老实实研究他的皮鞋。把剧中的女儿周阿雨写成是四眼的女儿,海外留学,然后去帮着老爹从事海外并购,打造品牌,成为最后的胜者。也许会写一些富二代去做新的事业,比如PE, 比如网络,比如更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的东西,作为一些补充。这样我觉得才是一个从过去走向未来的全景性的适合时代东西。

总之,这部作品,我认为是高满堂的捞钱之作,相对于闯关东系列,他用了更少的激情,诚意和执着。从画面,配乐,演员演技而言,还是不错,但是从故事来看,我认为不足是很明显的。亮点是穆村长所代表的一些基层干部的一些东西,描写的很真实。是本剧一个意外的亮点。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十):一样的月光

这个标题纯粹是因为自己正在听着这首歌来写这篇评论。从昨天晚上7点开始看温州一家人,截止到现在已经看了10集了,虽然还不知道后面的剧情会怎样发展,但是现在就有这冲动写点东西来诉说一下自己观看的感受。

对于这个电视剧,觉得最大的震撼就是周万顺把女儿送到意大利,带着全家人把祖屋卖掉,勇闯温州。他背后支撑他的力量除了那颗穷怕了的心,还有他的决心,他为了挣钱已经付出了很多,家都没了,他只有成功,只有用成功来证明他所做的决定的正确性。我一直在说,他的成功是必然的,他不成功真的是天理难容。自己敢闯敢做敢拼,他凭什么不成功呢。而且当时的政策就需要他这样的人才,他善于抓住商机,有时候甚至是空手套白狼,没有本钱也在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不过他的代价也太大了,那些小的一对儿女还不懂事,就这样离开了家,所以阿雨跟别人一直说的是,我想我的妈妈和哥哥,丝毫不提及爸爸,她恨她爸爸,她觉得是自己的父亲狠心,把自己送到意大利,还不许她回去。跟室友说起这段时,其实自己内心觉得阿雨太不懂事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室友说如果是你面对这种情况也会恨的,我的回答是不会。其实后来自己想想,真的不会吗?应该也会的,只是因为现在自己的年龄已经能够思考了,也接触了一点现实,懂得周万顺的苦衷。就像自己当年11岁被送往寄宿制学校,天天躲在学校哭的日子,妈妈来看我也是躲在柱子后面偷偷哭偷偷看着母亲的背影离我越来越远。这段日子也很难熬。

周万顺最讨厌过年,只有这一刻或许他才会反问自己,你当初做的决定到底是正确的吗?他看着一对儿女的远离,甚至儿子连年都不愿意回来过。在阿雨和麦狗的心里,父亲就是破坏他们家庭的刽子手。他为了挣钱,鬼迷心窍。就像麦狗所说,你不是我爸爸,我没你这样丢人现眼的爸爸。当时周万顺的眼里写满了绝望。憎恨一个人的感情是很可怕的,他们两兄妹或许会怀着对他们父亲的憎恨度过半辈子。多么凄凉。

就凭他们这一家人的境遇,他们就必须成功。典型的温州代表,有闯劲,乐于助人,会做生意。这些就是我从周万顺身上看到的,应该还有很多等着我去发掘。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