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后感 查看格言:《心战》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心战》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心战》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心战》是一部由陈翊恒 / 胡学林 / 刘健平 / 许树宁执导,任达华 / 黄德斌 / 廖启智主演的一部犯罪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战》影评(一):《心战》好心也会下地狱

你能控制一个人的思想吗?

这是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故事,通过网络,通过虚拟掌控他人。为之所用。题材很新。文艺腔很重。

以 帮助自杀的人结束生命是救赎 为主题。首先主人公淡然的走进警察局然后淡定的说:我杀了人。为开端,接着开始讲是由于对癌症痛苦自杀而死的妻子产生愧疚而去帮助想自杀的人,怎么杀,为何决定来自首,然后警察简略的查案,(查案戏份真心少啊!)真相浮出水面,他只是被人利用而沦为杀人工具,“你以为想自杀的人真的想死吗?”最终得知自己被利用而懊悔不已,真正的凶手被绳之以法。

电影从头到中都是一个中年人的自述,絮絮叨叨个没完,结尾给你一个料想不到的凶手,然后凶手描述自己的背景,如何利用任达华,给你解释完一切,接着被抓,最后任达华在牢房黯然的靠着墙壁,然后一句非常文艺的旁白为OVER。 什么情况啊?让人一头雾水啊。除了中间一惊一乍有点悬疑以外,其他以非常文艺的腔调自述旁白为主,悬疑片这么文艺合适吗?无打斗,无惊悚,无曲折。留个悬念难道要出第二部吗?不要这么坑了好吗。

本来是冲着家辉哥去的,结果除了介绍他是网站站主以及卖保险就没了。戏份2分钟。台词20句都不到,纯酱油啊,让人悲愤交加啊!!!

唯一和题目沾边的就是大量的心理描述,但是和 战 有什么关系?关于死者,杀人者老爸,杀人者女朋友前男友,杀人者女朋友算是关系人物,中间那个上吊的是干嘛的?背景没介绍,凑人数吗?还有开场出现的那个女人,我能说我没看清她是谁吗?剧情场景,时间点切换频率太快了,看得一愣一愣。突然明白为什么买票的时候发现这个电影看的人那么少了,整个影厅就10个人。中途还走了两个。中间张家辉和杀人犯有几句对话,我以为他们有衔接,结果到结束也没解释,难道家辉哥赶时间所以就这样了?接着,警察查案,站内帖子消息都是一个人发的,IP地址没显示吗?死的人是这个杀人犯的老爸,女朋友,女朋友的前男友,这么巧合不觉得奇怪吗?最最让我奇怪的地方,杀人犯和任达华在天台(类似天台的地方)单独说话,罪犯能去室外谈话吗?时间点真没看懂,好像很久,又好像没多久,任达华从头到尾都是满脸胡渣的大叔,杀人犯却从幼年到少年到青年,打扮差异太大了有木有?

看完出影院我表示我郁闷了一路,因为喜欢悬疑片而满怀期待,结果活生生整成个文艺片,神呐,像这种心理描述的小说已经够多了,拍成电影略微不协调啊

(以上仅代表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心战》影评(二):《心战》:影帝1+1,影效大于N(图)

尽管真正的国庆假期还有两天,但电影国庆档期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武侠巨制、文艺小片,凄美爱情、喜剧幽默,3D的、2D的...十数部影片杂堆上映,以求分得一杯羹。在众多公映或即将公映的影片中,《心战》无疑是最具特色的。说其有特色主要是因为它是一部犯罪心理片,尽管这种类型片在好莱坞甚至香港影坛都不算少见,并集聚了一批铁杆粉丝、影迷,但在内地影市中,则因口味重,色调暗,主题灰色,而难见踪影。10月3日上映的《心战》无疑能满足这部分观众的极大需求。

作为一部犯罪心理片,《心战》在氛围的营造上做足了功课。这不仅能从全片的色调、情节的设置、画面的质感窥见一斑,就连影片海报也赤裸裸地体现出影片的重口味本色。主题海报中,两大主演背景中的楼群是由注射器、利刃、刀锯、榔头铁等“杀人工具”组成的,而这些恰恰都是主人公李良(任达华饰演)替欲自杀者执行上帝旨意时“行凶的工具”,但凶手真的就只是李良吗?尽管影片一开始,他就提着这些工具到警局自首,声称自己杀了人,并能详细说出杀人时的情况以及被杀者的景状...不过,“心战”却是从这一刻就开始了。而“心战”双方则是凶手与警方、欲自杀者与杀人者,当然,更重要的则是自己与自己。

大多数涉及犯罪心理的影片都以社会学为大背景,加之社会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专业学识,得以让所有的犯罪根源、犯罪动机得到很好地解释。《心战》就包含了大量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犯罪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不过,虽然专业,但在具体影像的演绎下,却也不难理解。对于喜欢这种口味影片的观众而言,这样的考验不是难事,倒是苦了这帮演员。据悉,影片在拍摄时为达真实效果,专门请了香港顶级犯罪心理专家坐镇拍摄。而一贯喜欢精益求精的影帝任达华、张家辉在犯罪心理专家的调教下,尽管辛苦不堪,但影帝1+1,效果却远远大于N(N>2)。

《心战》是两大影帝任达华、张家辉的第N次牵手(此前两人曾合作过《大事件》《黑社会1/2》《大追捕》),而且饰演类似角色,对两人来说都不陌生,只是,这一次,角色口味更重,色调更灰暗。而且,张家辉在影片中狠狠虐了一把任达华,以复了之前几部影片中其被任达华追/捕的仇。或许是因为这个因素,再加上剧情的需要,两大影帝的精彩对决成了该片最具看点的环节之一。

尽管《心战》中的案例属于极端个案,在现代社会并不具有广泛普遍性、典型性,但其深究的心理根源却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影片涉及的几起自杀、他杀案件,皆源于当事者心理压力过大。这种压力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房子票子车子,工作生活家庭,当然,情感也是很重要的因子,还有就是日益普及的网络等等等等。压力之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结,解决好了,一念成佛;处理不妥,一念成魔,这正如影片海报所写一样。而片中任达华、张家辉就游走在这样的魔与佛之间。

《心战》影评(三):关于我们达华哥

关于电影的剧情,我不想多讲。刚开始看了10多分钟,就知道导演想模仿某某电影拍一个揭露人性的比较不错的悬疑片。其实整个故事的情节并没有很烂,但是这坑爹的剪辑和旁白实实在在毁了这部电影。许多电影都是如此,成也剪辑败也剪辑。面前花了大手笔让警察模拟主角生活,却没有突出警察如何一步步进行侦破,而是草草结案,更没讲到警察在模拟罪犯破案时一步步进展的心理活动,这是很大的败笔。

讲到我们达华哥,其实最近几年看到他的电影,我发现了他内心非常渴望把他的演艺生涯继续升华到另一高度。其实回顾他这么多年历程,什么大奖和荣誉基本拿得差不多了,生活上也非常的舒适幸福,在圈子里也赞足了人品。但是对他而言是不够的,他非常渴望排出几部能流传许久经得起时间磨砺的好片子,而不是风光一时的商业片。从复仇,到文雀,守望者,到这部心战,还有几部类似的惊悚片和几部合拍的外国片子(也不记得什么名字了),都表明我们达华哥想告别机动部队和黑帮老大给他带来的烙印,把自己提升到摩根弗里曼,凯文史派西这种高度,成为实打实的全能演技派国际男星。达华哥的演技的确是毫无疑问的,我相信他有能力胜任一部好的电影。问题是在中国这个导演和编剧才华匮乏的时代,怎么样才能拍出自己想要的电影,这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问题。如今的电影,已经被商业片和爱情片的膨胀充实的快要爆裂,想要拍好一部从人性角度着手的电影并且脱颖而出,更是难上加难。

在此祝愿我们达华哥,从你的电影历程明白你的成长并不容易,你那迷人的笑容我一直认为是华语影坛最有男人味的(自己听着有点恶心,勿喷- -),希望你能真正接手一部升华你演艺道路的电影,也在此跪求你不要在接烂片了。

《心战》影评(四):[FW] 《第6誡》:四不像的產物 | 講。鏟。片

一般而言,對於一部電影的評價,有時可能很好,有時感覺極劣,但畢竟總會能在觀畢電影過後有所斷判,可是由任達華主演的《第6誡》,也論要能合理地提供評價,相信要做到機會極微。

《第6誡》以連環殺人案為背景,描述教待李良(任達華飾)到警署自首,謀殺了數名不同背景的人士。然而表述他因為看到妻子不能忍受癌症而自殺,並對於她因此不能上天堂感到極度後悔,繼而選擇了替一些希望自殺的人來協助他們了結生命,以符合上到天堂的目的。李良透過一個自殺網站先後找到四個目標,繼而進行謀殺。正當一切看似簡單直接之時,但背後卻另有內情。

若果從演員的表現來看,整部電影的演員水平算是在平均之上。當中任達華飾演的李良屬精神有問題的殺手,此等角色對於任達華來說已是駕輕就熟,而演出上亦符合預期。至於屬其中一個故事主人的廖啟智,演繹一名父親亦恰如其分。反觀電影宣傳上作為賣點之一的張家輝,實際出現的場面可以用秒數計算,而其演繹的方式則帶著數年前電影的影子。黃德斌的角色相比之下表情變化一般,未知是否準備時間略嫌不足所致。而飾演律師的張大鏞,其表現上以演出已算令人滿意。

在一眾演員表現算是正常的情況下,現時在香港上映的《第6誡》卻出現了嚴重的風格問題。

電影在風格上並不統一,前段疑似是一個先從羈留過程中道出故事的方法,可是其過程在中段過後卻忽然改變,先來加插獄中的情況,而到後段更以另一個方式營造故事,將故事原本是以李良表述的過程完全破壞。而後段的不少場面在表達上從製作與效果上,明顯地也較為粗糙,看起來仿如水準急劇下降。

究其原因,其實是此片連導演和編劇是誰也弄不清。根據電影公司提供的資料,陳翊恆是《第6誡》的主要導演及編劇,可是同時出現胡學林成為2011年版本的導演與劇本,而現時公映的版本,則是由劉健平及許樹寧作為導演與劇本。在一部電影出現過三組導演與劇本下,根本無法分辨各版本的劇本與導演手法。以現今不濟的版本來評價陳翊恆或胡學林並不公平。倘若用以來看劉健平與許樹寧的表現,則跟他們的前作同樣不濟,欠缺應有的舖排和統一風格。

整體而言,《第6誡》的一眾演員的表現其實不差,可是其電影現在上映的版本卻經過不同人士的改動下,最終只淪為一部劇本不濟的四不像產物,以如此的版本讓觀眾看到,對於陳翊恆或是胡學林而言絕不公平,實在不理解如此處理有何好處。

-------------------------------------------------------------------------------------------------

網友Ianoran Lhm留言 :

quot;小弟大約4、5月時,曾經在觀塘看了毛片,沒有配樂的版本,其後再走到製作組的工作室作觀後研討,首先換了製作班底,是投資者的原因,而本片最致命的是,「製作人沒有站於觀眾立場」去製作,鏡頭尚算唯美,劇本普通,但導演卻眼高手低。我曾經向導演提問了一些電影中不合情理的地方,導演卻逐個部分用口述作補圓,那我跟他坦白的說:「那我來看電影幹嗎? 你不如打電話告訴我吧....」

-------------------------------------------------------------------------------------------------

2012年10月06日(六) 香港太陽報

《第6誡》導演Daniel Chan與投資者及監製鬧意見

英皇電影《紮職》導演Daniel Chan自編自導電影《第6誡》,並找來任達華參演,身為天主教徒的他想借劇本諷刺天主教,但與投資者及監製鬧意見,最近《第》片上畫後發現謝幕時導演及編劇的銜頭變為「集體創作」,電影更變成基督教福音電影,令他不是味兒,而任達華亦透露曾不收分文補戲。

《心战》影评(五):《第六誡》︰不可殺人?還是勿行邪淫?

由任達華、黃德斌主演的《第六誡》悄悄上畫,相信也會悄悄落畫。這戲開宗名義的以基督宗教十誡中的「第六誡」為片名,看來無論如何也要談一談。知悉基督教十誡的人就知道,第六誡是「不可殺人」,所以也可預期,這是關乎殺人的電影。

李良(任達華飾)是天主教徒,相信人自殺不能進天堂。妻子自殺死後,他整天沉迷自殺網站,看別人的自殘和自殺表演。由於他一心認為自殺者不能進天堂,於是就立心要「救贖」意志消沉者。若他們真想死去,他就充當了結他們生命的人,好叫他們能在死後得贖。他在網上先後認識四位有意死去的人,逐一讓他們在安祥中死去。直至第四人,死時與李良對抗掙扎,李良覺得令死得不安祥於心有愧,就到警局自首。

故事當然不在這裏結束,反而是在這裏開始。電影開始於李良自首的一幕,接下來的故事一方是從李良口中重構犯案過程,另一方是由警探和心理學教授(黃德斌飾)探案的過程。可想而知,最後由警探得出的殺人版本與李良口說的並不一樣。李良以為自己秉行上帝的呼召,以殺人作為救贖,但他其實不過是典型的精神病患者,最為跟隨字面釋義的信徒。在其背後操控的,是自殺網站的網主,是李良的辯護律師,是第一位被殺害者的兒子︰一切都是他精心策劃,以網絡操控如精神病患者「虔誠」信徒李良,殺害虐兒虐妻的父親,並獲得一大筆保險金。

這類精神操控的橋段在香港文化產品中或不多見,但在日本的文化產品如漫畫、電視劇和電影中都隨處可見。對於有涉獵日本文化的人,《第六誡》只是簡單的作業,片中的懸疑只有一點,若看穿辯護律師是幕後操控者,所有疑團就完結。然而,最叫人摸不著頭腦的並非在劇情中,而是在戲之外。

首先,片名《第六誡》其實是大有問題的。基督徒很自然的把第六誡聯繫到「不可殺人」。但其實在基督教神學中,十誡的分段是有不同。有一說第一誡是「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而另一說則包含「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這一段,以此為第一誡。而天主教正正是如是看十誡的。劇中人既是天主教徒,第六誡理應是「勿行邪淫」,而並非基督教的「不可殺人」。若我們再看看幕後名單,就會了解這錯誤是如何出現的。這片,本名為《天馬行凶》,由陳翊恆編導的,但後來不知何故,影片改由《算吧啦,老豆!》的導演劉建平和許樹寧完成後其制作。陳翊恆是否天主教徒並不清楚,但許樹寧則肯定是基督教徒。明顯,片名的錯誤應該是出自劉建平和許樹寧的手筆。

其次的是導演誰屬的問題。影片從宣傳到上畫,各影院的網頁都沒有報出導演的名稱,只能電影官方網頁查出原作者陳翊恆的名字。可以想像,當中肯定有糾紛以至陳翊恆被除名,而由劉建平和許樹寧完成制作。究竟現在的成品中甚麼是來自陳翊恆, 那些是來自劉建平和許樹寧,我們不得而知。但在這背景下,電影的操控殺人情節竟意想不到的多了一層後設意味。難道監制蔡仲琼不就如隱在背後的「上帝」,操控著電影製作的一切嗎?不就像電影中的辯護律師般,讓李良(導演)以為自己幻象般的自決是對上帝的忠誠嗎?劇本早由辯護律師寫定,以上帝之名交由李良執行。也因此,電影最後所引的經文極具諷刺意味︰「眼睛就是身體的燈。所以,你的眼睛若是康健,你的全身就都光明。但是,如果你的眼睛有了病,你的全身就都黑暗。那麼,你身上的光明如果成了黑暗,那該是多麼黑暗!」

原文刊於《時代論壇》第1312期(2012年10月21日)

作者︰譚以諾

《心战》影评(六):《心战》:复杂人心,佛即是魔

文 / 赤叶青枫

近两年,很多港片似乎颇喜欢以“X战”为名。自2012年林超贤导演的《逆战》开始,《寒战》、《毒战》、《激战》等一部接一部。近期,又有一部名为《心战》的电影上映。不过和之前那些片有所不同的是,它不是枪战或动作片,而是犯罪题材的悬疑惊悚片。

任达华饰演的孤寂中年男子李良去警察局自首,说自己是数月以来多起谋杀案的凶手,而他的杀人动机只不过是想助人为乐,帮企图自杀者解脱,故而乃是行善,并非做恶。然而随着案情调查的不断深入,警察发现,真相远非李良描述的那么简单……

影片取名“心战”,观影前,想必很多人会认为是警匪之间斗智斗勇的心理战,实则非也。窃以为,其一方面是说个人内心良知与罪恶的天人交战,另一方面则是为达目的,步步为营,千方百计谋算人心。而终极目的的好坏,其实也不过是一念之差而已,但造成的后果却是天堂与地狱之别。它可以成全一个人的心愿和人生,也可以毁灭一个人的生命和信仰。所以真真如影片海报上那赫然在目的八字Slogan所言: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那么李良到底是“佛”还是“魔”呢?如若按他的三观及信仰来说,他自然是佛。因为在他并非滥杀无辜,而是有选择性地帮助那些本来就一心寻死之人解脱,而且动手之前他有分别和他们在网上进行沟通,明确了对方的意愿同时也征得了对方的同意之后,他才动的手。所以,他非但不会觉得自己是疯狂变态的连环杀手,反而会愈发坚定自己是救赎苦难之人肉体与灵魂的神之使者——这是他的信仰,甚至是他在妻子癌症亡故之后,能减轻他内疚和悔恨感,让他可以安然在这世上独自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然而,他被终究算计和利用了。

原来,李良他从来都不是佛,甚至都不是魔——充其量,他只是魔手里的一把屠刀,而已。所以,当他得知真相的那一刻,他才会那般歇斯底里,疯癫欲狂。可是,大错已然铸下,纵然他有心杀凶,也无力回天了。说到此处,不得不夸一下任达华的演技。之前他不是没演过杀手或变态,但像这次这样,去演绎一个本性善良只是三观小众最终走火入魔的边缘角色相信还是他演艺生涯中的第一次。而香港知名犯罪心理学专家从剧本的创作到影片拍摄过程中全程参与指导也令他的表演更加丝丝入扣,令人信服。

如果说,任达华诠释的李良在杀害不同被害人的方式及手法是影片从视觉感官上突显其惊悚氛围最直观有力的元素之一的话,那么片中那些因为欲望、仇恨、妒忌等暗黑情绪而扭曲的人心则是更让人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原来,这世上,最让人不寒而栗的,不是妖魔鬼怪,不是吃人猛兽,而是人心。

而有时对于人心而言:佛,即是魔。

《心战》影评(七):当硬伤遭遇救赎

片子硬伤太多了,好多桥段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不过我看的是85分钟版本的(难道还有未删减版?)举几个例子,一:廖启智饰演的家暴大叔在得知自己患上癌症了就性情大变,还要替长期被他虐待的老婆儿子存钱。像这样态度180度的大转变,剧里居然都没交代一下,这本身就不合理(难道家暴大叔也玩顿悟一类,放下拳头,立地成佛了?)。二:音乐青年根本没有先天性疾病,除了酗酒其他的状态都正常。但是为什么喝酒的时候不把门锁好?当然了,有可能是变态律师帮华哥开的门,但是,钥匙他是怎么得到的呢?这里可以解释为偷了酒吧妹的(酒吧妹跟音乐青年有几腿)。虽然我这些猜测电影里都没表现出来。三:变态律师小时候受家暴,长大了报仇,很好理解。但是为什么演员不是一个人呢?要知道,从时间上推定,家暴大叔(变态律师他爹)死亡时间与华哥自首时间没差多久,而演他儿子的演员却换人了,人的样貌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大的改变?难道律师小哥抽时间去了南高丽一趟?

个人认为,剧的大纲不错,但是片子时间太短,而且侧重点完全失衡,才导致了这样一部片子的产生。华哥通篇都把救赎二字挂在嘴边,不过在我看来,再好的好演员也救赎不了烂导演与烂编剧所搞出来的烂电影。即使电影的大纲不错。

《心战》影评(八):一颗星仅仅是给剧本题材!

给所有人说这部片子时,第一句话都是,这是我有史以来看过的最烂的港片。

本来很好的思路,很好的题材,就白白的糟蹋在了这个导演的手中。

几度昏昏欲睡,又几度被莫名的恐怖音响吓醒。

从头到尾完全的莫名其妙。

开始是为什么?结束又是为什么?整个片子又是为什么?

出现的每个演员都是神经兮兮又莫名的紧张。

任达华的杀人理由根本就不能成立。

一开始出现的女演员和后面的剧情又完全搭不上。

导演你到底要闹哪样,估计你自己都不知道要什么样的效果吧!

只能说,浪费了我100多分钟的时间,浪费了我两张电影票!

《心战》影评(九):本着一颗专业的心来看电影

能够看出导演想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

剧本挺棒,关于杀人、网站的一些构思也很棒。

旁白过多,很多可以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都被旁白念了。

剧情到处乱切,时间点混乱。能说里面开场出现的女人、杀人者的老婆、第三个上吊自杀的女人和最后一个小艾,我愣是没分清楚谁是谁么!

开场之前,我对这个电影有很大的期待,在上映第一天一大早赶去看。

开头那个字幕什么眼睛的就让我想走orz,一种国产恐怖片的即视感。

结果看到最后,只记得乱切的镜头,两个人寂寞的旁白。

这种混乱感,并不能带给人什么思考,因为,毫无高潮!!!

看了一半就猜出来这是个什么故事……

整个剧我只想表扬张家辉。太合适了!

他那种贱贱的表情,仿佛知情又仿佛无辜的模样,特别是给人推销保险。笑死我了!!

还有杀人者在监狱和另外一个拿着ak扫射的人的对话。

什么生什么死那对话备有哲理。天才都是疯子么?

===========

好像我一直在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

里面记者有一个镜头,说“3起杀人案”

我记得自首的时候带着四个纸袋,还在奇怪。

导致我一直以为死的是3个人,而且一直以为上吊的那个和小艾是一个人(什么眼神啊我)。

后来发现上吊的那个是另外一个无辜人的时候,我还一直在想为啥是3起杀人案呢?

后来才想明白说的3起的意思是那谁的爸爸+音乐家+自杀的。小艾属于杀人未遂。

问题是上吊的那个人给的镜头好少啊!!!冷不丁大家会忽略这个人的!!!

===========

我一直在想这个剧情的时间到底是怎样发展,好像过去很久是不是,其实在电影里面就几天。

从自首+小艾住院那谁还能混进去杀人+警察叔叔还可以以此为证据就可以说明。

电影故意拍的好像过去很久,大概就是要你一点点回忆?

尼玛这有什么可回忆的!我倒是更好奇张家辉的洪金宝和引导杀人的陈永信什么关系啊!!!

写到这里我很心虚,因为我发现我一个人名字都没记住,只过了一天而已……

============

最后对这个电影我只想说,不做死就不会死,你为什么不明白!!!!

关于自杀者和杀人犯怎么联系的,你们查查网络地址不就懂了嘛!!

关于小艾和已死掉的音乐家的关系,这不是分分钟就可以查到然后做线索么???

关于律师是第一个死者的儿子,喂你们真的一开始不知道?

警察叔叔你们有没有关注人际关系之类的东西啊!!!

!!!!一开始就应该知道律师是第一个死者的的儿子!!!!是小艾(我擦我记住这个人的名字是因为她没死)的男友!!!!小艾和第二个死者还有过一段!!!

等等小艾不是因为那啥照片po上网才想死吗?

那照片上的男人不管是音乐家还是变态,杀人犯为啥不是第一眼认出来,难道还ps了?

这些玩意警察叔叔你们查查不就懂了!还分析人心理分析个芝麻啊!!!

不作死就不会死,网络联系你们不查查ip么!!!!

这是硬伤。

=============

好了,吐槽到这里。

我一开始对这个充满了期待,早在半个月前就叫着一定要看这部剧。

我到底是哪里来的对这个号称心理剧的迷之信任感啊?????

总的来说,这部剧,不管是故意神神叨叨的演员,还是剧本,还是等等,都仅仅值2星。

我怀疑这种玩意写成小说更精彩。

故作神神叨叨的剧情安排反而给电影减分不少。

《心战》影评(十):海报特帅

幸好没在电影院看,不然就赔大了。电影题材太简单,就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用另一种形式杀死那人的仇人,警察感觉都不配当警察,像李良这样的案件一天都发生上百起,有点头脑的人都能破这案子,逼得人家得去自首。第一遍没太看明白,得上电脑看剧情后才知道故事讲了什么,我自从看到李良说完案件后就什么也没看明白,剪辑画面太多,声音又大又吓人,看完后就记得李良杀人方法和想象一锥子把邮递员捅死。

另外影片时间太短了,就80分钟,直到看完了还没有入戏。最有看点的我认为就是海报了,很多电影院还把它当成头条贴在电影杂志上,不过每个人看完后都后悔了......

像这样的电影不适合在电影院看,只能在家里细细的品味一下。反正我是没看懂,你们有木有......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