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后感 查看格言:《在这世界的角落》经典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在这世界的角落》经典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在这世界的角落》经典观后感10篇

《在这世界的角落》是一部由片渊须直执导,能年玲奈 / 细谷佳正 / 尾身美词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 / 动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一):平平淡淡过一生有多难

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最后一个镜头令人难忘,那是一个从半空中俯瞰的中远景,画面主体是一栋山间农家屋舍,在幽静的夜晚透着暖黄色的灯光。画面背景是连绵群山的黑蓝色剪影,山谷里散落的农舍灯光,和夜空里的星光交相辉映。

山民的生存环境是艰苦的。常常是在一块不那么陡峭的山坡下,修整出一块平地,建起房屋。土地资源匮乏,种植庄稼常常只能自给自足。购买和交换物品,常常要走很远的山路。学校,医院,市场,这些人类文明发展出来的复杂系统,山里人是隔得很远的。因此,生活在山里的居民,常常什么都要会一点,才能活下去。

但是,山里人为什么要住在山里呢?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跟躲避战乱有关。

这部电影把主要场景设定在山间的一家农户,正如片名所指出的那样,是地球上一个小小的角落。然而这个角落却有点特殊。因为临近海港,从山间可以看得到海面上来来往往的军舰。影片循循善诱地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的角落,却又让我们不得不看见战争,这里有一种宿命般的滋味。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二):我也想变得善良而坚强

铃努力攀爬上树枝,有一扇破旧的窗户正挂着,上面呈现出一幅幅过往的画。她说,我也想变得善良而坚强,像这个村子里的人一样。

我只看得到自己想看的东西,感觉得到令自己感动的东西。今天是端午节,所以我的感触大都在生活和家庭上。我喜欢可以温柔地生活的人,他们身上具有强大的力量。他们或许是因为经历过了不得的事情,或许是因为活了太久。而我还是那个刺儿头姑娘,冲动,别扭,感受细腻又不善表达,让自己和别人都不舒服。

爸爸刚刚给我打电话,他和妈妈现在在他大哥的女儿家。我们很多年没有那样人多的过端午了。我问他,开心嘛,那么多人。他说,你不是更开心,学校里那么多人。

我没有主动离开过朋友,朋友亦没有。只不过我独处的时间越来越多了。这时间一大片一大片地覆盖着我的生活,我并不厌烦,甚至可以度过。但也难免感受到寂寞。有点跑题。

我喜欢感受,书籍、电影于我而言,能给我的也仅仅是感受。我并不在意手法,也不在意结构,甚至不在乎寓义。看到铃和周作一直在一起,觉得很幸福。看到铃迷糊又可爱,觉得很有意思。看见她会画好看的画,感到很羡慕。看见一家人努力生活,觉得任何困难都不要紧。看见铃失去右臂,觉得如果是我怎么办,现在健康的我都惧怕别人的眼光,更何况那样。看到小女孩儿坐在母亲的身边,渐渐地,母亲的身体融化,她跌跌撞撞得离开,觉得战争真可恶。

这些感受,出现,消失,又出现,又消失。我只感受得到生活与情感,感受不到政治与军事之类。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三):关于此电影我所赞同的一些看法

以下观点来自百度贴吧,非原创

https://tieba.baidu.com/p/5166114479

一、看不懂的出门左拐

明显一部反战电影,愣看出来反战败情怀,智商明显余额不足。一个日本人,拍一个日本人角度的反战影片,连题目都叫世界的角落,非让人家表现出中国怎么怎么样,就像隔壁两口子为了孩子吵架,你还嫌人家男人打过你,他老婆为啥不为这事骂骂他,你**吗?

二、打着爱国旗号招摇撞骗

真到民族大义前,有几个真心不爱国的?看个电影也要表现一下爱国主义情结,你对自己的爱国心是有多不自信,需要时刻提醒?真爱国,这日本电影压根你就别看啊,看的那么认真,又出来装老学究教育别人,可笑至极。

三、最后一个比较敏感,不多说,日本人是可恶,倭寇之地,政治话题不是你我几个小市民评论个电影可以解决的,历史也未必是你我学到的那样,做人平常心,艺术不分国界,不喜欢可以不看,就这么简单。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四):玲半生

“地丁、鹅肠菜、杉菜、蒲公英、酢浆草、沙丁鱼干、豆腐渣、土豆、番薯、面粉、梅干核。

把番薯切好,蒸熟,用水焯好杉菜,浸泡后捣碎,把小麦粉和甘薯、杉菜一起捣拌,揉成扁圆状,多余部分风干保存。

把米用五倍的水煮成粥,倒入马铃薯的滚刀块,再煮十分钟,加入切段的鹅肠菜,把萝卜皮、蒲公英的根切丝,加糖和酱油煮,再放入切段的蒲公英叶子,加豆渣继续煮。

萝卜切薄片,加入盐揉制后,与酢浆草拌匀。

锅中放入梅干和水,煮开后加入沙丁鱼干,不要盖盖子,一边浇汁一边煮,最后加入盐调味。”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五):战争是人类极致的表现形式

看过电影后 在 反观 电影的名字 很有寓意,战争是在聚光灯下 进行 的,无论多么热血 多么残酷,台下 看戏的观众 永远比台上的演员 要多出不知多少倍,有的人入戏很深,也有的人只是路过。

同时还看了 丹麦 跟德国拍的 地雷区,其实跟这部电影在情感上是有共通的点,也投石都从另外一个 更微小的切口小的视角 来阐述 整个对战争的理解,尤其从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的角度个体的角度。

这部电影的情感是非常细腻的,也是非常适合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并不一定要用非黑即白的形式去表现。最后再听到 日本投降消息的时候,史料中记载有很多日本人就是这种态度,是日本人军国主义洗脑 的后果,同时也是日本民族整体的性格决定。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六):少女漫画家幽怨吐槽战争的玛丽苏文

首先抛却三观来看,叙事着实混乱,如果强行说成是艺术手法的话,那么衔接以及细节处理不够,这是感受之一;

其二,女子人设崩塌,只能算是一个傻白甜少女漫画家在战争背景里的玛丽苏爱情故事,而没有以小见大,但问题在于影片应该是想表达战争为重点的,格局小,主角光环又太强大,是不合逻辑的强大;

三观上更崩,一个弱女子每天在路上神游渴望和平,没有任何与命运抗争的迹象,受点委屈就吵着回家,吃一堑还不长智商,还问观影者“我到底在想什么呢”天知道你想什么,呵,看着硝烟战火很美吧想画吧炸死都不怕吧,自己一个人也就算了带着小孩还不知道保护小孩子,为什么要保护鸟不被炸弹炸到呢?鸟比你聪明的好么况且鸟能听懂日语???真正战败和平之后又说“即使战斗到只剩一人也不能认输”???exm?然后突然热血起来?谁家的和平不是和平?槽点太多真的是……一言难尽,也许天生不懂玛丽苏吧呵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七):不伤手的洗白剂

片子的确不错,让人看到了二战阴云下日本普通国民的生活状态,同《萤火虫之墓》,但让人恶心的是玉音放送后玲的几段台词。我能理解一个被深深洗脑的日本人失去手臂,失去亲人,失去生活后的不甘心,尤其其中体现的对天皇的不满也算难得了,但很明显,她痛恨失败多于痛恨战争,这可能也是本片在如今的日本大卖的原因。

当然,如果我是生活在秦皇汉武时代的中国人,或者昭和时代的日本人,可能也是一样的心态。普通人哪里能掌握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只是随波逐流,后人看前人,自然能从头发丝里都挑出毛病。但历史没有假设,在我们的世界,日本就是战败国,就是犯下滔天罪行的法西斯恶魔,国民也并不是无辜的。在这个前提下,拍出如此一部只讲平民受难多么可怜,只讲敌机的轰炸多么残忍的片子,当然其心可诛。

认为吹毛求疵,言过其实的朋友(还是些中国人),不妨换个角度想想。尽管本片看起来人畜无害,说的也尽是些普通人共通的苦难故事,讲的也尽是些看上去很美的价值观。但一个日本人,尤其日本的小孩子看完,会有什么感觉,他会想到战争是罪恶的,当时的中国人也和玲他们一样可怜啊,还是会想都怪我们战败了,如果能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就能胜利呢,这样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啊。我也希望是前者,但恐怕是后者。还是上面那句话,在如今的日本这部片子能够如此大卖,背后的原因让人发寒。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八):笔记

“中国人对文革的态度是否定和耻辱,日本人却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天皇和军政府,说侵略行为不过是从命,并坚称那是伟大的牺牲,是爱国行为,究其原因完全是因为其上行下效等级制度的绝对服从,毫无批判精神和仁慈观念的国民观念所致。”

“日本人检讨战争总是停留在技术层面,即为什么会战败,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发动”

日本人不痛恨原子弹,他们爱原子弹,拥抱原子弹。原子弹鲜明的象征性让他们自居受害者。他们不热爱和平,他们热爱胜利。胜利的侵略战争是荣耀,战败才是痛苦和耻辱。他们不相信自己有罪,更不能承认会让自己曝光于众目睽睽之下的耻辱。

如今的某些中国人怕是有一点自我否定的精神洁癖,会用三分的卑劣否定七分的高尚,不将那卑劣捧到众目睽睽之下装裱就不能立身似的。然后在自我否定中去羡慕别人自我推崇中粉饰的荣光。久了也就近似现实了。而有的中国人则会默不吭声地做到九分。最下等的反思就是国家民族的群体批判,不仅没屁用还拖后腿,鲁迅除外。

鬼子来了拍得谄媚而不聪明。姜文说拍麻木的村民为了警醒国人。然而麻木的人是不会警醒的。倘若他的责任感是真诚的,他作品的结果则完全失败了。文艺作品不能消除麻木,但是可以唤醒英雄和善人,可以堵住懦夫和别有用心者的嘴。

每个国家的宣传都有自己的agenda,日本淡化自己侵略者的罪责,强调荣耀和受害者身份。美国能在承认错误的同时让错误变得无声。他们的洗脑都是很成功的。只有中国,中国人永不达成共识。有时中国人看似很务实,有时又完全不懂得从自身利益出发。比如说到日本为什么不反思、为什么不道歉,竟然会有相当一些中国人反思起自己来——谁让我们还不够强!等我们强大了,要它怎么道歉它怎么道歉,道不道歉都是国家利益左右。这里面固然有一部分事实,但也无异于小人面前当圣人了。

摘要:概言之,战争的受损程度、盟国占领体制的差别,以及战后民主改革的不彻底,导致日本没有认真地去清理这场战争和历史。日本民族对侵略战争反省不彻底,最重要的原因也许在于日本国民心中的神国观念和对天皇超常的忠诚意识。 英国《金融时报》8月12日发表了题为《日本为何对历史反省不彻底? 》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战败68年周年纪念日,安倍内阁中的两位大臣已经公开表示该日要去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最近也再出狂言,呼吁日本应效仿二战爆发前德国纳粹政府的做法,在谁都没注意的时候“不知不觉地”修改宪法。 安倍内阁自去年12月26日组阁以来,已日益右倾化,尤其是在今年7月的参院胜选后,更是挟民意而成为日本战后最右倾的内阁,使得邻国十分担忧。那么是什么造成日本在战后变得右倾色彩如此浓厚?笔者认为,在探寻其中原因时,有必要回到战后历史的起点,及整个冷战史,去看看当时情况。日本的右倾化并非是突然兴起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酵期。这一点,和同为战败国的德国相比,显得尤其明显。 与德国相比,战争给日本造成的损失要少得多。除了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以及对东京、大阪等城市进行轰炸外,战争并未在日本本土进行。而如果说德国投降是形势所迫,日本则还可以在军事上坚持一段时间。据统计,日本当时还拥有154个师团,136个独立旅团,533艘战舰及15886架军用飞机,总兵力达698.3万余人。比起德军的疲惫状态来说,日军还有相当的战斗力。事实上,在《波茨坦公告》发表后,日本军部围绕着主战与主和争执得很厉害,而军队在天皇的“终战诏书”颁布的前一刻,还在负隅顽抗。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盟国的《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但诚如一些历史学家所指出的,日本并不像德国一样是无条件投降,而是包括保留天皇制在内的有条件投降。 战后的德国由四国分区占领。后因美苏“冷战”的发生,德国东西分裂的状态被固定下来。这种状况使德国人民对战争的后果有更直接的感受。日本的占领体制则不同,虽然是以盟国名义占领,实际上由美国单独占领,民族的单一性和国土的完整性都得以保存。后果是日本国民对战争的感受没有德国人那样深刻;而占领结构的这种差别,也直接影响着两国战后的民主改革。 战后初期,出于彻底铲除法西斯势力和重建被战争破坏的国家的考虑,盟国对德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民主改革。对于德国来说,近代意义上的民主和自由从来没有成为国民的普遍意识,日本更是一个封建思想浓厚的国家。日本近代的明治维新着重学习的只是西方的物质主义,对于西方的民主思想不过是学了某些表象。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两国进行民主改革十分必要。但是,基于德、日两国不同的国情,以及盟国各自的利益,两国在民主改革的程度上,尤其是在打击军国主义势力上有很大差别。 相对盟国对德国采取的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工业化和民主化的所谓“四D”改造计划,日本的民主改革留下了许多后遗症。1945年9月22日,美国政府公布的《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基本政策》说,美国占领日本的“最终目的有两条:一是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安全与和平的威胁;二是日后建立尊重……美国之目的的和平而且负责的政府”。这就决定了美国对日本的民主改革完全是以其自身利益而转移的。所以,尽管战后英国和苏联等国都把日本天皇列为战犯名单的第一位,美国国内舆论也一直要求美国政府将皇室从日本国土中根除,然而,美国政府还是接受了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等人的建议,保留天皇制。正如麦克阿瑟所说,若把天皇列为战犯,将引起日本人情绪上的不满和反抗,从而美国至少还要增援百万大军,才能彻底重建日本,一句话,是为了美国的利益需要。 战后初期,美国也曾采取相当严厉的态度去清除日本军国主义的势力和思想,后因冷战需要,不再做进一步的努力,东京审判就留有很大余地。虽然判处了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死刑,可像冈村宁茨、梅津美治郎这样的重要战犯却被宣布无罪,后又把一些判刑的战犯陆续释放。战后日本将这些战犯的亡灵供奉在靖国神社,固然是因为日本培植武士道精神的需要,可与美国对战犯的宽容处理也不无关系。东京审判的一个最大错误就在于天皇没有到庭受审,客观上等于为天皇开脱战争罪责,对日本国民而言,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安慰:既然最高领袖都未受到惩罚,他们也就自我原谅了。 保留天皇而使之成为日本民族的一种象征,有利于美国对日本的统治,却也成为不负责任的象征,从而也就使得日本的民主改革,没有像德国一样同过去彻底决裂,旧的等级制度和社会基础依然保有很大的市场。 随着原苏联力量的增长和中国革命的胜利,美国开始将所谓的“共产主义的威胁”视为主要敌人。使美国对日本残存的军国主义势力及其思想采取了放任甚至纵容的态度,特别是当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片面对日媾和,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也就基本终结。 概言之,战争的受损程度、盟国占领体制的差别,以及战后民主改革的不彻底,导致日本没有认真地去清理这场战争和历史。第二个因素是,冷战时期国际格局的变化和国内政治力量的消长,也助长了日本的右倾化。 在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全球的“两极”国际格局体系中,欧洲成为美苏争霸的中心,两德则成了中心的中心,它们分属东西方两个不同的阵营,而且被推到了美苏争霸的最前线。随着冷战的不断加深,两德各自不同的“身份”也就进一步确认下来了。单一的民族被分裂成两个直接对抗的国家,这个悲惨的现实时时提醒德国人,不要忘记此乃二战带给他们的最大苦果。而日本不同,虽然苏联占领其北方四岛,但它没有民族分裂的痛苦,又因位于东亚而免于处在对抗的中心。日本的这一处境容易使一部分国民尤其是没有战争经历的年轻人忘记二战的灾难。 同战后德国积极回归欧洲、修复与邻国关系的选择不同,战后日本并未重回亚洲大家庭,搞好同周边国家尤其是与中国的关系。相反,它追随美国,敌视中国。尽管冷战时期日本与西德都竭力寻求华盛顿的庇护,但日本更多地依赖美国。二战后日本对外关系的基础即是维持与美国的特殊同盟关系,冷战结束后也是如此,其与东亚各国的关系也不积极主动。当然日本的这种倾向也不是战后才出现的,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耻于自己是亚洲国家的一员,出现了所谓“脱亚入欧”论,理由无非是亚洲各国落后。此后这一思想成为日本历届政府发展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正因为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无法同日本抗衡,使得日本政府和人民多少产生了一种认识上的错觉,即日本可以利用亚洲国家在发展经济上的要求来冲淡对过去的不愉快回忆,并用现实的经济关系代替对战争罪责的道歉。 美国政府对此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有关二战罪责的敏感问题上,美国对日本远没有对德国那样态度鲜明。这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战后出于共同的目的结成的美日特殊关系;二是美国对日本的经济依赖越来越强;三是美国对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最后一点尤其重要,日本人据此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还有人提出要求美国对死于原子弹的无辜平民进行赔偿。因此美国对要求日本公开道歉一类的事情总是小心避免卷入,怕刺激日本人的感情,伤害美日关系,这种低姿态助长了日本人的傲慢和自大,许多日本人认为美国觉得理亏。日本人的安慰感由此产生,觉得从道义上说大家都一样,都是受害者,关于正义战争的说法是错误的,战争本身无正义可言,谁发动战争无关紧要,“我们大家都有罪”,模糊了战争的性质。 日本国内政治力量的变化对其国民的反省态度也有一定影响。战后德国的纳粹党被彻底瓦解,国家的执政人物不仅与纳粹没有瓜葛,而且是反纳粹的。日本则不一样。日本的政党在战时均不同程度地附和了天皇的侵略政策,战后日本的历届内阁都有不少重要阁僚曾在军部担任过公职。东条内阁的工商大臣、战后以战犯嫌疑关押过的岸信介,乃当今首相安倍的祖父 ,1957年出任首相。而这种事在德国绝对不会发生。 随着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加之自民党长期执政,其右倾政治思想已经渗入到了一般国民意识,使日本政坛和社会被新保守主义所垄断。新保守主义要求日本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并谋求在国际上有与其实力相应的发言权,其突出表现就是修宪和“入常”。战后西德的基本法基本上是由法学家们独立撰写,于战前魏玛宪法的联系被截然切断。而战后的日本宪法,是在美国人的监督和直接干预下,依从原帝国宪法的修改手续制定的,增加了新的内容,规定日本永远放弃战争等,却未全面否定原有的天皇制。这也是日本民主改革不彻底的一个方面,给战后日本深刻反省战争责任增加了困难。然而,即使对这样一部宪法,新保守主义者仍认为现在是到了把它“还给”美国人自己的时候了。第三个原因是,日本的“耻感文化”导致日本人的善恶观模糊不清。 用本尼迪克特在《菊花与刀》中的看法,日本和德国分属“耻辱感文化”和“罪恶感文化”。两种文化的本质差别在于:“罪恶感文化”依靠启发人的良知,可以通过忏悔和赎罪来减轻人的内心的犯罪感;而“耻辱感文化”没有向神坦白的习惯,也没有赎罪的仪式,不能依靠人的良知来赎罪。因此,“罪恶感文化”仅仅依靠人内心的服罪就能行善;而“耻辱感文化”只有通过外部的约束力来行善,它至少要有一个想象的旁观者。这种分析尽管不十分准确、全面,却提供了观察这一问题的一个视角。 日本的“耻辱感文化”首先表现为一种“等级制文化”。某种程度上这与德国相似。但在德国,国民服从的是权威和秩序;在日本,国民服从的是特权。日本人对人际关系以及人与国家的关系所抱的整个观念都是建立在对等级制度的信赖之上的。可以说,没有无所不在的等级现象也就没有独特的日本文化。这种等级观念源于家庭伦理中“孝”的观念。“孝”要求家人必须尊从家长的特权,但与中国人所理解的不同,它还要求家人“各守本份”,在社会生活中,强调人们要处于一种“适当的位置”。日本人也是用这种观念来看待国际关系。他们认为,当年的侵略战争不过是日本政府想建立一个由日本所领导的国际等级社会,战争的失败说明他国“不守本份”,至多是说明日本建立国际等级秩序的良好愿望在现代的国际关系中行不通。从道义上来说,日本没有理由受到谴责,也不必为发动战争而道歉。 “耻辱感文化”的第二个表现是善恶观模糊不清。他们认为官能享受并不是一种罪恶,也不把个人的欲望看成是一种邪恶,所有一切官能的享乐,如果都处于一种“适当的位置”,即使给别人造成了精神和肉体的伤害,也不应受到责备。在日本人看来,世界并不是善与恶相斗争的战场。这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与中国人的善恶观念也迥然相异。美国历史学家桑索姆在他的《日本:文化简史》一书中写到:“通观日本历史,日本人似乎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辨认恶的能力,或者说他们不想解决这个恶的问题。”由于没有明确的“罪恶感”,“日本政府还坚信对过去的侵略和不人道行为不表示道歉就可以解决问题”,才有了诸如“日本发动战争并非侵略”,“大东亚战争有助于亚洲的解放”等种种论调。 日本民族对侵略战争反省不彻底,最重要的原因也许在于日本国民心中的神国观念和对天皇超常的忠诚意识。 “孝”与“忠”构成了日本“等级制文化”的两大支柱。近代日本在推行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教育中,对天皇的“忠”得到有意识的培养,它和日本民族固有的神国观念即神道教相结合,成为一般日本国民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天皇被看成是隔绝尘世、纯洁无暇的善良的“父亲”,他不必为国务大臣的任何行动负责。战后,虽然天皇头上的神圣光环被打碎,从神还原为人,但对天皇的“忠”却成了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并未有多大触动。即使是那些反战的日本人,也未把他们对天皇的崇拜与军国主义战争政策严格区别,且根本不认为天皇应负战争责任。欲仁天皇1945年8月的“终战诏书”只字未提侵略和战败事实,对自己的战争责任更是完全排除,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拒不公开承认自己的罪行。因此,日本国民不愿承认天皇负有战争责任,战争是由军部背着天皇发动的,天皇至多是没有及时阻止战争。日本一些反对反省侵略历史的势力正是打着这一招牌的。最后,二战本身性质上的复杂性及战后对国民的教育,也使得日本没有正确的历史认知。 二战是一场由若干种战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战争,它大致有三个侧面:(1)帝国主义国家对弱小国家及半殖民地、殖民地的侵略战争:(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战争;(3)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和法西斯阵营之间的战争。战后日本单独强调第二个侧面,企图否定侵略和反侵略、正义与非正义、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界限,从而抹杀日本的侵略责任,甚至将日本美化成解决者。 同德国战后对纳粹的清算相比,日本对二战历史的教育,非常不严肃,背离史实。许多历史学家就强调指出,多数日本人根本不知道他这场战争是什么样的战争。历史课本中也通常回避这段历史。文部省还把“南京大屠杀”改写成“在日军占领南京后出现的大混乱中死了许多中国士兵和平民”,删除有关731部队在哈尔滨进行的细菌试验的段落,并禁止在课本中使用“日本在亚洲的侵略”字样。而篡改历史的教科书也一再得以通过官方审定。歪曲历史、掩盖民族的罪行,用一种错误的历史观去教育后代,只会使后代对民族的历史采取一种更加轻率的态度,更无法培养出一个有责任感的、取信于世的文明民族。

道歉与不道歉,道歉到什么程度,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只是某国的道歉既符合自己的利益也符合你的利益,某国的不道歉只符合自己利益,不符合你的利益,就这点区别。要是你足够强大到人家想巴结你或者恐惧你,你让它跪着道歉,它也会跪的。一直没有真诚道歉的日本,发展的也不错。

淡化了民间对侵略战争的认知和对军国的狂热,强化了和平生活的美好和努力,以细节表现战争时代笼罩感,将日军和战争浪漫化。

表达对家乡土地人文的热爱,不直面发动战争的过错和战争中自己国家的罪孽,以战争年代平民的隐忍和遭际将整个国家都转变为受害者。沉湎于自己的苦难,从不反思给别人造成的苦难。

对发动战争的国家、施行战时政策导致平民艰难生活的政府的毫无怨言,是战争的错不是人的错,反思就永远落在虚空中。

黑市应有尽有,【像是回到了战前的暑假】。这句暴露,只有打到他们头上的太平洋战争才是战争,侵略中国不是战争。只侵略别人时就是甜美的梦。

魔幻现实主义,逃避主义,现实和梦幻的切换融合。

一开始的渔船,乡村,和平景象,没有战争气息,让后来的毁灭来得更有对比。

(简直让人忘了这时候的中国乡村已经是战火中的无人区了。)

集市,橱窗里的糖果和玩具,街上的行人,繁华的烟火气。

女孩笔下的集市故事和真实的集市亦真亦幻。

怪物大叔看到望远镜/万花筒里的星月夜就睡着了。

幻想是逃避主义。

孩子们的日常,退潮的海滩上摔跟头,拿着西瓜去拜访,穿上和服的小美人,仿佛这些人对侵略战争一无所知。

午睡和阐明的现实生活。【虽然生活不易,但孩子们还是快乐的。总觉得自己能看见很多东西。】

努力向往美好生活的态度,因此战争的毁灭更有对比。

幻想是逃避主义。

(生活不易是因为你们侵略别国啊。)

从天花板冒出来吃西瓜的小野人。

哥哥说那是座敷童子。

魔幻现实主义,对土地的热爱,民间神话传说。

课堂上削着只剩一短截的铅笔。

自由画画,完备的课程,和乐的同学,圆满上完一天学。

学生和教育是国家的未来,代表着成长和希望。

(中国的许多学生都去做义勇军上战场了。)

捡枯叶遇上水原同学,少女的羞涩。

水原家境不好,讨厌大海不画画,把自己的铅笔给了她。

水原说浪花像兔子跳。她当场画余晖中的大海,把浪花画成了兔子。

【……也比进海军学校葬身大海的哥哥强多了】

水原讨厌大海的原因,哥哥在战争中葬身大海。

水原帮她捡好枯叶,在上方放了一朵花。

水原带着画离开时,电影画面和她的画风融为一体,金红油绿的大海兔子跳跃。

【看着这样的画还怎么讨厌大海】

将哥哥的牺牲和战争浪漫主义化。

【帝国海军部队正在东太平洋全海域奋战】

从1941到1943时间跳跃,画中是日军军官和挥舞着小国旗的孩子们。蓝色的只剩一短截的铅笔。

水原放弃了铅笔,交到她手中,是否是水原比她更早看见了战争的破坏?

【那嫁到满洲国的岂不是火筷子都不够长】

有人从吴市过来和她提亲。

奶奶拿出准备好的成亲布料。

懵懂地准备结婚,成为大人。

已经参军的水原穿着海军军服和她遇见,为了参加哥哥的七年祭辰回来,得知她要成亲。

她在海边水原摘过的花丛中披着成亲布料犹豫要不要拒绝,喜不喜欢。

火车站牌切换,火车窗外风景移动。

拉上一侧车窗,有人忘了关窗,军舰的工厂的烟灰飘进车厢。

结婚丰盛的一桌菜。

家人离去,从此只有回门见。

亲家母腿脚不便,她要照顾长辈,做家务。

军舰的照射演习,她仍对战争没有清晰概念。

(中国孩子看到就该吓哭了吧)

带伞了吗?带了新的。

用伞去勾外面的干果。

伞在一个床铺上,他们在另一个床铺上亲吻。

(陌生谨慎但也有甜蜜的生活)

清早起来做饭。家家户户炊烟,依旧和平景象。只在细节上有战争年代的笼罩感。

在燃烧弹演戏教育的时候为撞翻阿姨们而不好意思。同上。

绘画本上从幻想漫画变成军人漫画变成燃烧弹笔记。

翻出亲家姐姐的旧衣服,亲家母感慨和平时代的时髦。

【真怀念为一点小事发愁的时候】

田野上战机飞过的影子。

(你们是他妈的侵略者啊,从平民角度出发就只是受害者了吗,永远不肯正面自己的丑恶嘴脸,军人么一个个都人模人样的,上了战场就都是魔鬼。对军人的唯一正面描写就是初恋水原,侧面描写有水原牺牲的哥哥和乡村里熙熙攘攘的人影。浪漫主义或省略的刻画。)

为了时髦裁剪旧衣,去配给所拿物资。

亲家姐姐帮她做家务,手脚麻利。

以前做饭烧糊的姐姐这次没有烧糊,大米可是稀罕东西。

亲家姐姐要她回广岛,姐姐在的话这家里就不需要她。是回门放松休息。

人心险恶和人心温暖之间的微微浮动。

画框四周有黑晕,梦境感。

她穿着改制的新衣在自己家里醒来,家人都在,他们吃饭,她以为自己嫁人是一场梦。亦真亦幻。

说起给哥哥寄信没有回音,大概是太远了吧,大概收信地址弄错了。

【有帅气的将校偷偷塞给我食堂饭票】再次将日军浪漫化。

被窝里说她头发掉得很厉害,忽而白天。原子弹辐射的提前影射?

爸爸也是日军。再次将日军浪漫化。

拿着爸爸给的零花钱买了画本画笔,画下家乡广岛和它告别。

车票售罄就推迟了回亲家。

44年,战机飞过,战争还没有结束。

亲家姐姐一直在这里,可能是她丈夫已经不在了。

黄色的蒲公英可能是从远处来的,就不让摘。

看到最大的军舰大和号觉得壮丽,浪漫化战争机器。

不让丈夫摸自己头顶,因为脱发。越在意脱发越严重哦。魔幻现实主义的时空错位。

口粮急剧减少。(因为钱都拿去杀中国人了啊)

采野菜煮饭,尽量吃得精致。(中国人都在啃树皮了哪有钱烧水做饭)

做楠公饭。依旧是努力好好生活的意味。

楠木正成一生竭力效忠后醍醐天皇,在凑川之战阵殁。后世以其为忠臣与军人之典范,被视为武神。崇拜武力浪漫化军人。

空袭警报扰乱平静生活的夜晚。

建防火墙,亲家姐姐家被拆,离婚,决定找工作。

山头的炮火,举家修防空洞。

拆下的门框上有身高标记,他丈夫留下门框。

孩子如数家珍地认识着海上各种战舰,认识天空的云。浪漫化战争武器。

【我和他竟然在做这种事】修防空洞下雨躲在一旁接吻。

亲家姐姐伤心【夫妻恩爱多好啊一家团圆】。

【难得长得瘦弱不用参军】可能是唯一一句真正有反战意味的台词了。

宪兵抓住她写生海岸线和舰艇,说这是间谍行为,看着老实心里狡诈。

【仅此一次下不为例严加看管】可能是唯一一次表现日军的粗暴了。

她的丈夫压抑着伏在墙边【是间谍啊……】积蓄着丈夫的爆发,

【我们是觉得对不住两个宪兵,忍着笑……】笑声爆发,紧张感消逝。人心险恶和人心温暖之间的微微浮动。

画框四周有白晕,梦境感。

【欢声笑语的生活不是更好吗】【还真是这样】或许也算苦中作乐?同时也是对战争现实感的一笔带过,日军的粗暴也就变成了蠢笨而已。

【自从六月的空袭骚动以来,还以为战争就近在眼前了,可现在战争究竟在哪里呢?】

(侵略者就是爽啊,连战争都朦朦胧胧看不真切呢,只有打到自己头上了才知道切肤之痛。然而到那时日本人也只是沉湎于自己的苦难,从不反思给别人造成的苦难。)

蚁群偷偷搬运白糖,现在白糖是稀缺品。

想放在水上蚂蚁找不到,结果都溶化在水里。拿钱去黑市买糖。

黑市应有尽有,【像是回到了战前的暑假】。(这句暴露,只有打到他们头上的太平洋战争才是战争,侵略中国不是战争。)

物资短缺物价飞涨【在这样的国家,我们还能生存下去吗?】(然而别人早已经被你们几乎屠杀殆尽了,连在困境里努力生活的机会都没有。)

在地上画着西瓜牛奶糖,迷路。

指路的妓院姐姐让她画各种食物零食望梅止渴。依旧用欢笑掩饰当妓女的苦难。

画框四周有白晕,梦境感。

燃着香晾衣服的庭院。

亲家姐姐教训她化妆去给丈夫东西,不然丈夫丢脸,语速超快的喜剧感。

夫妻之间的调笑,想看电影却遇上大船靠岸海军熙熙攘攘。让观众觉得日军就和这对小夫妻一样,洗白且浪漫化。

【见到旧识的话,我怕从美梦中醒来。】

【远嫁他乡,有很多难处但你对我很好。】

【醒来就不好玩的,如果现在的我是真的就好了。】

亦真亦幻,在现实和梦境之间游走。

她怀孕了。

在水井那边遇到了水原。水原一直有些讨人厌地叫她名字,开她玩笑,不停看着干各种家务活的她开朗地大笑。有些刻意夸张地享受着眼前的一切。

【有这么好笑吗】

【好笑,你也变成普通女孩了】

【真好吃真好吃,真舒服真舒服】

【苟活人世也不好受啊】

【和他好好聊聊吧,可能以后见不到了】

将军人和战争行为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化。

她丈夫赶她去给水原送热炉,水原说起兔子跳的画。她不记得。总是忘记过去这一事实又将现实和梦境朦胧化。

水原抱住她【铃你好柔软你好甜】画面是被击中的军舰和海面飘荡的军帽。

【我一直在等这一天,但这一刻你在我身边,我却生那个人的气。】

丈夫在她出去后锁门拉窗,把自己的妻子送给海军暖床。

平民对战争的狂热和对军人的崇拜,变态的军事信仰。

在这里暴露平民对战争的明确认知和倾力支持。

一小时零八分。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九):一个普通女孩的前半生

看完后随手写了一些零碎感想,语言组织杂乱无章,想哪写哪。

《角落》通过描述一个女孩子从幼年到为妇人,从被呵护着成长到成为另一个家庭一员的人生经历,侧面掀开了二战这块幕布下的暗流和污水。不能简单地说这部片子是一部反战片,这里面甚至没有出现“战争是罪恶的啊”这种话语,全程剧情没有特别明显的起伏,刻画的也不过是一个平凡的、爱画画的女孩的一生。

很难看出创作者明显的喜恶倾向,就好像一个人拉开帘子向你展示一样东西,一边说着“请随意看吧”,一边任由你自己体悟。而至于你体悟出了什么东西,那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了。

整部片子最开始还是常有鲜活的色调出现的,小玲爱笑,总是一脸懵懂的呆呆样子。

最初她和周作初遇的情节——被妖怪叔叔抓走,这显得极有趣,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可是为何要设置妖怪的情节呢?后面也有提到座敷童子的事情——在作品介绍中,有些描写为座敷童子,也有介绍那是年幼时的妓女。可到底是什么呢?我也不清楚,甚至对这种情节的设置也感到迷糊。

也许这些都是小玲自己发呆时设想出来的情节吧,正如她后面所讲:咦,我不是结婚了吗,怎么又回到家里了?

前期她和哲相处的一段,画“海上的兔子”,这一段的色彩突然变得鲜活起来,这也与后来回忆大海的情节相呼应。

接着她被提亲——却不是被她喜欢的人。

奶奶给她一件极美的粉色和服,这也是剧里较亮眼的颜色之一。她顺顺从从地出嫁,匆匆吃了一顿饭,而在拜堂之时仍记得要把衣服露出来,“不然这么好看的衣服就浪费了”。小女儿的爱美心态,纯朴可爱。

嫁去婆家后,玲子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婆婆体弱,公公忙于工作难以照看家里。

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里,需要自己尽快适应并得到身边人的认可,这对玲子来说着实是一个挑战,但看起来似乎适应得不错。

接着姐姐回来了,姐姐心直口快,性格泼辣,经常对玲子表露出不认可的态度,这让我联想到了《萤火虫》里哥哥与妹妹被阿姨说风凉话的情节,但这两个主人公处理方式明显不同。

玲子选择改变自己,而哥哥选择坚持维护自己不必要的自尊搬了出去,即使这间接导致了妹妹的死亡。

也许有人会说他俩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不同,玲子注定要待在这个家,因为她已经嫁了过来,而哥哥只是寄人篱下。我不同意这个观点,玲子实际上也是作为一个外人在努力融入,且她同时确实付出了努力,最后也得到了一家人的认可。反观哥哥,他没有出去工作,也没有帮助阿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连用过的碗也要等着阿姨来洗,这着实不是一个有担当的人所应做的。

再后来战争步步紧逼,粮食吃紧,于是想尽方法节省食物。这段情节里玲子反倒一直很开心,研究前人留下来的方法、采野菜、风干食物,都显得很有兴致的样子。

接着在一个看似晴朗平静的一天里,晴美死去,玲子断了手,这让玲子的生活一度黑暗。

在妹妹来探望之前,玲子坐着袒露心声,“没有了手,为什么他们都在说太好了呢?”,声音密密麻麻层层叠起来,让人心里闷胀,有那么一瞬间似乎自己成为了玲子,陷入了对生活的绝望。

在经过迷迷糊糊追逐白鹭,与周作的一次爆发后,玲子再次拾起了面对生活的信心,似乎一切好起来了,而这时又出现了“忍辱负重,放开万世之太平”的天皇投降告示,玲子崩溃了,“我一直为之忍耐的东西飞走了,所以我们必须在暴力中屈服吗?”“好希望自己还是那个无忧无虑、什么都不想的女孩啊。”

而这正是那些处在战争中日本普通民众的想法。

剧情的尾声里,“我们都要一直活下去”,虽然食物仍然不多,可是战争的阴翳已经消散,经历过如此多事情的人们没道理活不下去。一边讨厌着美军,一边又像忘了厌恶似的感叹“美军食物真好吃啊”的玲子,也不过是日本千千万万民众的缩影。

玲子与周作最终收养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重新开始了战后的生活。在末尾,玲子对周作说,“谢谢你在这个世界的角落里找到了我”,似乎一切又恢复平静与安心。

影片结束,我试着问自己,如果我身处这一战争里,我会怎么去正视战争带来的颤栗,承担亲人离开的悲痛?之所以现在还能试着去评析剧中人物,是因为我幸运地身处和平。倘若第二日醒来发现世界陷入战火之中,我又会怎样去面对呢?

《在这世界的角落》观后感(十):这个世界温柔的角落

虽然在看这部电影前就看到很多影评关于这部剧情的争议,无非战争,各方为阵。但当自己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第一联想到的是宫崎骏的萤火虫之墓,其实很相像不是吗。但它又区别于这部电影。像我这样平凡的人来说,看电影总有自己在意的角度和视角。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视角是女主玲,无关乎于她生在哪个国家,经历过那场战争。重要的是她曾经存在于世界的一角,拥有着纯真善良乐观的个性,有时傻傻的,经历过纯真的童年,为人妻,被世事蹉跎,同样也被他人关爱着。这一切的一切不是和我们一样吗。

而真正让我喜欢的点是,剧中不仅有残酷的战争,还有平凡的成长和经历。女主从一个懵懂的少女一路走来,经历自己的懵懂情愫、对画画的梦想、出嫁入人家的过程、战争的恐吓、亲人的死别、身体的缺失等等。(所以大家关注的争议点其实只是全剧的一小部分)每次看到玲用自己柔弱的性格去淌过一段段过往时,好让我感慨。如果这样的人都不值得拥有幸福的话,那谁还可以。世界虽然残酷,但她可以用温柔的视角去看待去对待,这让人折服。也许我很像她丈夫的姐姐,自身太强硬的性格,所以看到这样的女孩真的会惊讶,原来也可以这样过完一生的。不禁让自己也变的柔软了。

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忍不住想再看一遍,再去感受世界这个温柔的角落。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