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机器》是一部由大卫·米奇欧德执导,布拉德·皮特 / 安东尼·海斯 / 约翰·马加罗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争机器》观后感(一):皮特给你看的就是生硬
开始觉得阿富汗战争对美军都是一视同仁的,跟伊拉克一样,直到开始的时候就被小兵一句话惊到,对于战争的质疑:我是陆战队员,我是被训练用来杀人,现在要颁发奖章让我克制杀人,I confused.是啊,有多少大兵在那个地方迷失自我,和平时代对于士兵来说确实是最痛苦的,何况你根本分辨不出谁才是敌人。从战争跳出来,其实general一直在麻痹自己并且尝试荣誉而退,其实他也悟道了,但是可能也是不逢时,美国已经不是越战的美国了,不是随便相约架就约架的,何况还在奥巴马的治理下。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至于皮特的演技好多人说,感觉是最尴尬的演技了,但是我只能说皮特的兵貌似都是一个制式,可能跳不出无耻混蛋了吧。但是我就想问除去走姿,谁能讲一个眼睛近闭另外一个眼睛放光的说话?而且下意识的动作生硬但是却又寓意?
其实我是看到不少导演要表达的意味,黑色幽默了很多东西,ladygaga和奥巴马误机,和在巴士上大兵的放浪形骸,其实说的也很明白了,和平年代政客和将军已经势不两立了,民众也分成两派,中国又何尝不是...
客观观影很有必要...
《战争机器》观后感(二):很好看啊~~~~全程很好笑,为什么你们不能领会?
看了几个评论觉得你们没能领会故事主线很可惜。
这个的的确确很好笑:当主角兴高采烈的去机场想跟奥观海面对面谈谈,却被奥观海算计,抓住他猛拍照,个人觉得奥观海老谋深算啊,完全不把这个老古董,老顽固,老疯子看在眼里,一句话 我很忙 就把主角挡在了外面,我当时就笑喷了,哈哈哈哈 当然这后面还有很多深层的缘故,我就不多说,大家都懂。第二呢,去欧洲的故事,宴会的时候那个大使馆武官,想讨好主角,被骂了一顿,虽然觉得好笑,但觉得没毛病啊,说的都在理啊?骂得好啊,三观很正啊 为什么你们不喜欢主角 不喜欢主演的演技?在酒店的时候得知妻子在房间等他,他突然慌张,紧张兮兮的去见妻子 不是很可爱吗?有主角妻子这么强的后盾,这样被理解,主角不爱才怪。在此很气愤评论里有人说他和妻子怎么怎么怎么。。。我想说你们太年轻了。。。爱一个人不一定每时每刻都陪在身边,而是当各在天涯海角,两个人都在为彼此关心,彼此理解,见面了还能这么恩爱,这比现在好多年轻人强多了,电影撒了一堆狗粮,够我吃了。。。还有就是最关键的 整场戏的主心骨那个记者的问题,赤裸裸的道德绑架,你是一个好人,但是你不能有野心,我质疑你的一切行动目的。。。OMG!就好比问狼,我怀疑你捕猎吃肉是为了好玩,是为了你自己的野心,你捕猎只能维持你自己的生命所需,不能有其他目的。。。。我想问她你这话应该问希特勒。。呵呵呵呵 还有 我觉得讨厌有好笑的还有旁白,他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在经历什么,从来没外人(记者,作者,其他人员)能这么近距离去跟现在的美国军队高层在欧洲的生活接触,其实美军在全球各地吃喝玩乐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主角这么好心给你机会采访他,写他,他不知感恩,记者真不是个东西,所有记者都是,唉说什么好呢。。。。
《战争机器》观后感(三):一部不太好看的反戰片
片名叫战争机器,整部片要传达的想法就是军人的自大,想争取权利的欲望,使战争成为了其个人实现野心的机器
一开始看预告片时我以为是走轻松打嘴炮路线,没想到正片根本什么都不是
暨没有一般战争片的严肃深沉,也没我原先预期中的调侃轻快,整部片的基调可说是混乱不一致
一开始花了一些篇幅介绍战争的背景以及麦克马洪与身边的人物,但全部藉由旁白说出,
可说是相当无趣且匆匆带过,让人完全记不住。
唯一知道的麦克马洪是个对自我要求相当严格,且深受部属喜爱的将领,
radley Pitt用夸张的脸部表情、手势以及粗哑的声线来诠释这个角色的确对这个传奇将军印象深刻
一开始看可能会觉得蛮有趣,但看多了就觉得疲累,
而观众的心也随着麦克马洪将军一开始意气风发,相信他有能力改善战争局面的雄心壮志,
到最后频频受到挫败,被战争的现实面打脸的发展而感到难受,
电影想反讽战争体制的立意是好的,可惜故事说得不漂亮,
就跟电影的结局一样,你努力的方向不对,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
《战争机器》观后感(四):好莱坞的低级反战片
难得一见的低级反战片,皮特掉坑了。
反战片拍了不少,其中优秀等级的多了去了,辛特勒的名单,现代启示录,甚至皮特前年的狂怒,去年日本动画片,在这世界的角落,都比这部战争机器好了N个档次。现在这部片,丑化四星上将Glen,将其塑造成野心家,为了个人权力不惜牺牲士兵,发动无意义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混蛋。
以下是剧透。
剧情很简单,皮特扮演的Glen给派到阿富汗收拾烂摊子,Glen希望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将塔利班的残余势力铲除,但奥巴马的幕僚不同意,于是Glen放料给记者并安排采访,曝光奥巴马两个多月才和他通过一次电话,根本不重视阿富汗战场。奥巴马迫于媒体压力同意给Glen增兵3万,但Glen需要四万兵,剩下一万Glen亲自带领团队去欧洲,游说北约盟友出兵。最后,屯够兵后Glen展开八年来最大的军事行动,力图攻陷塔利班控制的最后一个重镇,赢得阿富汗战争。但过程中误炸平民,而且给他写传记的记者将他写成战争狂人,并将Glen团队的欧洲之行写成喝酒买醉的旅行。于是,给了奥巴马口实,将Glen召回撤掉。
以下是吐槽。
非常不幸地,皮特饰演了Glen,为了达到丑化的目的,几乎全程眯右眼瞪左眼,只有讲述军事战略只有鼓吹战争时两眼才回复正常。Come on,导演,要丑化也不用这么low吧。其次,注意皮特的双手,无论日常跑步,演讲,参加party等,都成爪状,导演还用画外之音描述,这是雄狮之爪。但怎么看都像麻风病后遗症的鸡爪手。这样一个人能当美帝的四星上将?导演,黑得太过了吧。
《战争机器》观后感(五):侵略者的好心有条件限制—不许反抗
看到片名,还以为会是一部火爆的战争动作片,已经做好了晃镜头的心理准备,没想到居然是部文艺片,而且是人物传记,既然是人物传记,必须百度一下这个人的资料,与片子做比对,人物原型是驻阿富汗的美军最高指挥官,四星上将,在阿富汗干了四年,祸从口出下的台。片子中也反映了他的一些理念,对待阿富汗人,他主张只打击反抗分子,对平民百姓要采取怀柔政策,杜绝滥杀无辜引起更大仇恨,通过增加就业等措施降低阿富汗人的反抗意向,从长远来说,本狼觉得这一策略是正确的,印度和某港都是镜子,两者都经过了长时间的殖民统治,对于殖民者已经没有抵触了,反而更加依赖,某港回归之前,谁敢去站中?打你一顿扔海里去站大海。回归之后呢?站了一次还不过瘾,还去站第二次。英国爹划了条麦克马洪线,啊三就把藏南当作他们的土地了。阿富汗的地理条件导致了他们不会被彻底统治,反抗分子一转进山区就没影了,剿杀不净。美军及其附庸狗腿子的开销太大无法长时间耗下去,另外民族问题,宗教信仰问题也是很大障碍,所以,男猪脚的愿望根本不可能实现,虽然在努力地培养当地人来试图维持秩序,但是烂泥扶不上墙,看片子里那些伪军,个个歪瓜裂枣半死不活的。别说对付反抗军保护老百姓了,那熊样连自己都保护不了。 国内方面猪脚也讨不着好处,当家才知道柴米贵,国内的官员早就不想继续增兵扩大开销了,丫的还说要派兵,能对她有好脸色么。 百度上还提到了美军虐囚的问题,这可与猪脚的理念南辕北辙啊。 总评二星4分,片子中多次出现猪脚晨跑的镜头,也许是在暗示他是个孤独的行者,每天只吃一顿饭,喜欢住小房间,说明他性格上坚韧克己,是个硬朗的军人。整个片子看下来很沉闷,有一些对入侵阿富汗的反思和不同意见表达了出来,毕竟人家是开放的国家,并不要求所有百姓都紧紧围绕在以总统为核心的领导团队周围
同发中色论坛
《战争机器》观后感(六):美军上将的困惑
美国四星上将麦克马洪壮志踌躇的上任驻阿富汗美军最高司令,一心想在阿富汗战场建功立业,打赢这场不可能赢的战争。但是现实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陷入“泥潭”的麦克马洪将军最终黯然离开。
影片片改编自已故记者迈克尔·哈斯汀斯的畅销书《操纵者:阿富汗战争的可怕内幕》,片中布拉德·皮特饰演的麦克马洪上将是典型的职业军人,为战争而生,人生的意义就是在战争中赢得胜利。作为职业军人,麦克马洪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每天只吃一餐,睡四个小时,跑11公里,到驻地后没有住在前任的宽大舒适的酒店式房间,而是选择了一间没有窗户非常简陋的房间作为宿舍。但是他很快发现,在阿富汗除了他之外似乎没人愿意继续打仗,驻地的各国联军终日饮酒作乐,由美军代训的阿富汗国防军更是成天偷鸡摸狗毫无军纪,而当麦克马洪征求阿富汗总统联合作战时,卡尔扎伊那句“你们的行动,什么时候征求过我的同意”,更是一语道破了他这个总统不过是个傀儡。满怀抱负,本打算大展拳脚的麦克马洪深陷政客、媒体、驻地官兵和当地政府的“泥潭”,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而在欧洲“征兵”时,德国记者对于其发动战争是否仅仅为了满足自身野心的提问,更是一下击中了他的痛处。也许真的如同片中所揭示的,只有在战争中他才能感觉自己靠近权力中心,才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
本片被定为战争喜剧,但除了布拉德·皮特大小眼,鼓腮帮的略带夸张的演技和一些戏谑的成分外却没有太多的搞笑情节,而影片对战斗场面的描写也非常少,更多的是讨论这场战争到底有什么意义。网飞最近拍战争戏是上了瘾,前不久的《沙堡》刚刚聚焦了驻伊美军,本片又把视线对准了阿富汗。如果说在《沙堡》表现的是驻伊美军士兵的困惑,那么本片则表现了美军高层的困惑。如果说片中的麦克马洪代表着一部分美国人怀着“我们为你们带来了民主和自由,为解放你们而来”的理想主义,那么执行一线任务的海军陆战队黑人下士就代表着冷冰冰的现实,“我根本搞不清谁是敌人,因为似乎我面对的每一个当地人都想杀掉我”。当看到在战斗中看到被他误杀的孩子时,他彻底崩溃了。而战斗结束后那位阿富汗居民的发言则代表了相当多普通阿富汗人的想法,“你们总是要走的,你们待的时间越长,他们(塔利班之流)就越变本加厉,所以你们还是赶紧走吧。”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一分钟影评”
《战争机器》观后感(七):我看到的是 生活二字
你们看得是战争片 我看到的却是生活 生活也不是如此吗 以为自己能做点不一样的 其实到了最后 什么都得不到 只能黯然收场 Sometimes life just like a war we'll never win.People question our belief in the power of our ideals and our sense of self.We always wanna make our moment glorious. Just hope our ambitious is not entirely delusional and the real progress could be seen.
《战争机器》观后感(八):谁来为自大买单?
军人的职责是作战,其职业驱动力是获取胜利。皮特饰演的将军原型Stanley McChrystal熟谙反叛乱战斗,其策略在伊拉克战场也取得阶段性成功。皮特的核心思路是美军放下戒心与阿富汗平民建立起军民鱼水之情;这个思路的前提是,阿富汗百姓渴求美式民主,更需要美军的保护。可惜这只是美国人的一厢情愿。美国将军政客天真地深信民主自由是普世政治体系,然而并非所有民族都具备发展此制度的土壤,阿富汗也不例外。阿富汗百姓需要生活必需品:安全;他们不需要奢侈品:民主。至于安全,美军的介入虽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对西方的威胁,但是破坏了原有的村落部族间的政治生态,使得百姓生活在塔利班的恐吓之中。
皮特心里其实明白反叛乱作战是一场难以取胜的战斗。取胜的关键点在于获取民心,而民心的基础在于阿富汗百姓对于民主和安全的追求,只是通过皮特与阿富汗顾问和百姓的沟通,这个假设的基础在阿富汗是不坚固不普遍的。
面临如此巨大的困难,皮特的自大情绪压倒了理性思考,他是个职业军人,他的职业荣耀在于取胜。需要贯彻作战思路就需要额外兵源,不仅需要美军,还需要盟友的。只是,为了如此不切实际的战略目标,理性的盟友是否该承担没有回报的成本?各个利益牵连者是否该为一个人的野心而买单?
《战争机器》观后感(九):你以为这是现代战争片?你错了,这是喜剧片。
主要是讲美国前任驻阿富汗美军最高指挥官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的,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之一的四星上将,因为在《滚石》发表对白宫不当言论,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一个只喜欢打仗的男人,在阿富汗的重拳出击仿佛打在了棉花上,跟结婚三十年的妻子在一起还不如跟士兵们在一起自然,妻子的演员选的……一点也不像两口子。
这部电影说讽刺吧,深度不够;说战争吧,没有激烈的场面;说喜剧吧,基本不好笑。除了士兵们去出任务那一场,看见一个狂奔的阿富汗人,有一个士兵要射击,另一个说不行,没看见他的武器,要射击那个说,那你以为他是在晨跑么?还有就是把阿富汗前总统卡尔扎伊讽刺得够呛,不理国事,躺在床上看《阿呆与阿瓜》。
看电影的时候没事可以认认那些演员嘛。《荒野猎人》的威尔·保尔特,《逃出绝命镇》的勒凯斯·斯坦菲尔德,女王蒂尔达·斯文顿,还有最后一闪而过的罗素·克劳。卡司不错,电影不行。
《战争机器》观后感(十):人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除了皮特的声音有些做作,故作深沉,老气横秋之外,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片子。
说几点感悟。
整部片子都在紧扣一个话题,那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割裂。对于将军,亦是对于每一个普通人。
完美印证了马克思韦伯的那句——“人是生活在自己编制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对于将军来讲,阿富汗乃至那一块地图行省对他的意义是什么呢?——像一个真正的将军一样,取得辉煌的胜利。无论这个胜利是战场上枪林弹雨中的征服还是战后重建,他都要取得胜利,那种让人自豪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力挽狂澜的,形象高大的,终归凯旋的胜利。他活在这样的幻想之网里,并为止奋斗。他保持自律,他自信满满,他吸引目光,他准备简报和出席晚宴。
然而,惨淡而冷冰冰的现实一次次把将军的幻想撕得破碎不堪。
他想认真地出名,却被小报戏谑。他想向总统亲自汇报成果,却被巧妙冷场。他想得到哪怕是阿富汗总统的认可,却依然被软拒绝。他想为占领区的民众带去繁荣和民主,却被告知尽快离开。他甚至觉得他的军旅生涯的全部意义由911事件开始,却不得不面对爱人的隐隐苛责。他想向盟友求得一支精锐,却被盟国的记者的话搞得不知所措。
终究,他要知道,世界不是围着他转的,他什么都控制不了,他的总统,他的部下,他的盟友,他的公众形象,他的民众,甚至他晚宴的身旁之人。
纵使他理想远大,运筹帷幄,是个好人,迎接他和这场战争的,依然是一地鸡毛。
他悻悻离开的背影让人心酸。最可悲的是同僚对他乃至他所信奉的一切的嘲讽与质疑,乃是对的。
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 我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好了我们的角色,做好了一切准备,跳入那个结实无比的意义之网,未曾丝毫怀疑,但,现实有着自己的逻辑,命运有着讽刺的安排,
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某处神像之前默默地向心中的理想敬礼。
谁能想象,一个近乎完美的将军,在乱七八糟的现实面前,丢盔卸甲,无能为力。
他也是某一个时刻的,每一个努力而不得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