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查看格言:父亲把儿子压死之后_人生感悟_祝福语大全

父亲把儿子压死之后_人生感悟_祝福语大全

 时间:2022-01-28 11:55:1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1.

  今天下班前,儿子幼儿园老师在家长群里传了一个视频。

  视频里一对亲昵的父子一前一后(父亲在前,儿子在后),手牵着手,在一家超市的两排货架前嬉戏。这场面貌似也常见,但事情在下一秒风云突变。

  监控中,2,3岁的儿子冷不丁使出一点劲道,把前面的父亲拉了个踉跄。猝不及防的父亲努力想站稳,最终没能挡住强大的惯性。

  整个身子重重倒了下来,压在儿子幼小的身体上。

  旁边原本背过身理货的阿姨听到动静,连忙转过身来协助父亲起身。父亲起来后,没多想,穿回慌乱中掉落的一只拖鞋。

  理货阿姨首先发现小家伙蜷缩着小身体,动弹不得,她一把抱过可怜的孩子,呼唤他,可是没有反应。一旁惊魂未定的父亲接过孩子继续拍打,呼叫。

  这才发现刚才自己那一摔已经从嬉闹升级为致命的伤害。

  视频在众人奔走相告、大声疾呼和父亲的手足无措中定格。孩子的生命也就此定格。

  2.

  我看了久久不能平静。

  人世间最痛彻心扉的事莫过于此。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诗放在这里,竟显得那么残酷和悔恨。

  当时不谙世事的孩子以为用力拉下父亲当然不会要紧,摔到了有爸爸做靠背,弄疼了有爸爸来安慰;

  当时最喜小儿无赖的父亲以为被小小的儿子拉扯一下肯定出不了事,以至于他起身后的第一件事是穿好自己的鞋。

  然而剧情并没有按照“当时只道”的路子发展。

  家长群炸开了锅。有几位妈妈反应特别激烈。

  “不能看这个,太心痛了。”大部分妈妈的第一反应。

  “生气!拜托,能不能不要让孩子做任何会产生危险的事!”有一位妈妈怒不可遏。

  “唉,世上的事事难预测。任何行为都存在理论上的危险性。这位爸爸此刻一定是世界上最悲痛的人,但愿他能熬过去。”有一位妈妈善意提醒。

  前面的妈妈继续连珠炮地发问:“为什么外出要穿拖鞋?为什么要把孩子放在看不见的地方。一看这个行为,就知道不是一个负责人的爸爸。”

  “他已经付出代价了。而他还要面对未来的人生。我觉得爸爸也特别可怜.......犯错的人毕竟不只是犯错的人。”

  “有些错不能原谅!百死莫辞!”

  看到这位妈妈如此激动。我只好笑笑打出一行字:“这位爸爸看来只能自行了断了。”

  3.

  本以为讨论结束了。

  过了一会儿,那位义愤填膺的妈妈又打出一段挺狠的话:“这男人,一辈子肯定是过不好了。给群里的爸爸一个警示。照个镜子。”

  虽然我也是妈妈,但是听了她这番义正言辞,不容辩解的话,内心有点唏嘘。

  按照这位妈妈的逻辑,世界上就有一件最厉害的事了:不出事都没事,一出事都有事。可是谁能保证自己的人生永远平静无事呢?

  其实视频里的爸爸恰好穿了拖鞋,父子俩恰好一前一后。就被视为是爸爸不负责任的证据了。但如果爸爸没有穿拖鞋,父子俩一后一前,就一定不会出事么?如果出了事呢?

  放心这位妈妈一样可以找出别的破绽。

  生活提供了太多找茬的机会,你若想要非议一个人的行为,永远有层出不穷的机会。

  那位妈妈可能觉得一定要把责任指出来,否则这个男人不会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真的不知道么?恐怕这位父亲已经恨不得自己死上无数次只求孩子活过来了。

  恐怕这位父亲夜夜会从压倒儿子那一瞬的闪回和梦靥中惊醒了。你还在唯恐他不知错,而不是疼惜人生最重要的伴侣会不会患上一种叫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病。

  这种病有多可怕呢,当年大地震过去一年之久后,仍然有很多人选择自杀。基本上都和这种病有关。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不该活下来。他们甚至害怕别人一个异样的眼神。更不要说当面指责了。

  事情已经这样了。孩子已经挽救不回来了。可生活总要继续吧。

  难道真要逼到离婚,父亲自杀为止么?

  4.

  类似的事,当然世界上不只发生过这一例。

  在美国曾经也发生过。一对夫妻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早上父亲出门前发现桌子上有一瓶药没有盖好。他提醒妻子别忘记盖好。

  妻子当时回应了,但忙着手头琐碎的家务。

  全世界都有“当时只道是寻常”嘛。后来忘记了。等到再发现时,儿子已经被花花绿绿的药水吸引,吞下了大半瓶。药物毒性在体内生效,抢救不及,夺去了年幼的生命。

  妻子守在尸体旁伤心欲绝,等待她的不仅是噩耗,还有丈夫的痛诉吧?

  爸爸终于赶来了。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早上出门时你还活蹦乱跳,再看到你,已经是阴阳相隔。妻子低头准备迎接丈夫的咆哮,怒吼,不管是什么都好,只要能让他有一点抚慰。

  可是丈夫抱住了心碎的妻子,并亲口对她说:I LOVE YOU,DEAR!(宝贝儿,我爱你!)

  千言万语抵不过这句话。

  看起来这句话挽救了妻子,挽救家庭,其实也挽救了丈夫自己。避免让人生永远陷入失去孩子的悲痛和不能原谅妻子的恨意和绝望之中。

  心理学家把丈夫的这种表现称为:前摄行为。

  即当人生遭遇重大挫折,眼看着生活将要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轰然坍塌时,有人还可以反过来全盘控制局面,不被局面所牵制。

  既然第一张牌已经被推到。我们要做的是守护好手上还握着的牌,不能被第一张牌倒下来的余威震垮后面的牌。

  这种具有前瞻性的,采取先行一步,积极有效的行为。让前面的行为对后面的行为产生影响,扭转局面的活动就是前摄行为。

  我们曾看过很多例子。受害人家属最终选择原谅凶手。其实并非是出于受害者家属的懦弱,也不是因为对罪恶乐不思蜀的忘却。而恰恰是因为原谅者内心的强大,所做的与自我的和解。

  受害者要学会自我对话,承认一个很难面对的真相,那就是:一个人就算说了慌,也不只是骗子;就算拿了别人的东西,也不只是小偷;就算杀了人,也不只是凶手。

  恨很容易,人性的自然流露,不需要控制,可以一直恨下去,但灵魂深处的告解和释然,却很难。那需要更多的勇气,力量和爱。

  每个人都有值得被原谅的理由。而最最值得被原谅的就是自己。

  毕竟最最艰难的时刻,一直对你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只有你自己。

  5.

  2014年有一部奥斯卡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叫《房间》。讲述的正是一个千疮百孔的人生如何与过去和解的故事。

  影片女主人公七年前被一个叫老尼克的男人欺骗,并关在一个阴暗狭小的房间里。七年间受尽强奸,囚禁,并生下了儿子。后来得到一个机会,母子俩逃出密室,回到了女主人公的母亲身边。

  但影片内核的故事刚刚展开,因为女主人公完全没有想到她将要面对的是一段屈辱的过去,一无所长的自己和一个来路不正的孩子。

  她一直没有办法和过去告别。因为她恨过去的错误。恨母亲的错,没有教会她提高警惕,保护自己,而是轻易上了老尼克的当;恨儿子出生的错,使自己要天天清醒地面对过去每一天受到的伤害,更恨自己的错,为什么会被骗。

  恨的顶峰出现在接受一次记者采访后。记者无意中问道:你为什么没有想办法把小尼克送走,这样或许会对孩子少一些伤害?

  这个问题仿佛爆点,引燃了她全部的错。她问自己,无解。于是她选择了自杀。

  幸运的是,自杀也是悲剧的尽头。她被救活了。最后一点一滴地活过来。在母亲和孩子的原谅和帮助下。她最终也原谅和帮助了自己。

  “我原谅你。但以后不要了(自杀)了。”儿子稚气又大度地说。

  影片的最后,是母子俩来到被囚禁过七年的房间。小尼克做了一个告别仪式。对房间里的床,柜子,桌子,椅子和每一件家具告别,其实是向母子俩的过去告别。

  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有没有过去的不堪和伤痛,而是能不能与过去的错误告别,不管是自己的错还是别人的错。

  因为如果人生有一种不可原谅的错误,那最后中伤的一定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