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故事 查看格言:袁世凯从政轶事

袁世凯从政轶事

 时间:2022-01-12 16:41:09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寄语:袁世凯心里充满着强烈的权势欲望和封建帝王思想,幻想朝一日黄袍加身,传子传孙“万世一统”的世袭统治。为实现自己的野心,竭力纠结死党,拼凑反革命班底。积极扩军,建立“模范团”。北洋军和“模范团”成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御林军"。充分利用所篡夺的国家权利,打着孙中山提出的“统一”的旗号,高喊“统一军令”、“统一政令”、“统一政权”、“统一国家”。”暗地里却挥舞起杀人屠刀。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袁世凯的历史吗,欢迎阅读小编的袁世凯从政轶事。

军阀时期

1895年12月,袁世凯由荣禄、李鸿藻等奏派扩练驻天津小站的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并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亲信,以加强对全军的控制。这些人以后大都成为清末民初的军政要人,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等。小站练兵是清末新式军队发展的转折点,也奠定了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时维新变法运动蓬勃开展,袁世凯捐资参加强学会,以示赞同维新。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当面应允维新派除旧党,助行新政,但随即告密。21日,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宣布重新临朝训政。次年6月,袁世凯升任工部右侍郎,署理山东巡抚,率领全部新军(时称武卫右军),残酷镇压义和团运动,一跃而成为中外瞩目的实力人物。1901年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2年 ,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至1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军,除第一镇系满族贵族铁良统率的旗兵外,其余五镇都在他的控制之下,重要将领几乎都是小站练兵时期的亲信军官。在此期间,他在发展北洋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及开办新式学堂等方面,都颇有成效。通过办理新政,很快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大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北洋集团势力的扩张,对满族亲贵集团的世袭地位构成严重威胁,双方权力之争日趋激化。1906年,袁被迫辞去各项兼差,并将北洋军一、三、五、六各镇交陆军部直接管辖。次年,又被调离北洋,到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1909年初,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罢去一切职务,令回籍“养疴”。但他的许多部属依然位居要津,实权在握,袁世凯时刻准备东山再起。

中华民国时期 1911年10月(宣统三年八月)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于10月27日任钦差大臣,节制湖北前线陆海军。接着,又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指挥北洋军攻占汉口后,即进京组阁,接管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12月,派唐绍仪南下与革命党人谈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坚持以清帝退位和袁世凯宣誓效忠共和作为选他当大总统的先决条件。袁世凯借革命党人的声势,逼迫宣统帝退位。

独裁统治

1912年2月,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辞职,参议院一致选举袁世凯继任,他以北京发生“兵变”为借口,使参议院不得不允许他在北京就职。袁世凯从就职伊始便极力图谋专制独裁统治。袁把国民党视为实行集权的最大障碍,策动北洋军警干涉政治,逼迫国民党人退出内阁,裁减南方各省的革命军队,派人刺杀国民党的领导人宋教仁。同时,拉拢以梁启超为首的清末立宪派,资助他们组成进步党,以此来与国民党人对抗。在外交方面,他得到英国的有力支持,从五国银行团获得2500万英镑借款。袁世凯于1913年7月镇压了二次革命,把北洋势力伸向长江流域各省。同年10月,袁世凯派军警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并取得列强的正式承认。接着,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另行召集政治会议和约法会议,作为独裁统治的工具。1914年5月,宣布废除具有民主主义精神的《临时约法》,撤销国务院,成立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通过这次改组,迫使支持过他的进步党人退出政府,剥夺了段祺瑞等人的军权,集军政大权于一身。1914年底,开始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并于1915年5月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中的大部分条款,以取得日本政府对帝制的支持。不久,又唆使一些北洋官僚政客出面组织筹安会和请愿团,加紧了复辟帝制的活动。至12月11日,御用的参政院推戴他为“中华帝国大皇帝”。袁于次日发布接受帝位申令,改民国五年(1916)为洪宪元年,改总统府为新华宫,准备于1916年元旦加冕登极。但是,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各阶层的义愤。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北洋派内部危机四伏。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支持他继续担任大总统。但起义各省不承认他有再做总统的资格。段祺瑞也逼他交出军政实权。广东、浙江、陕西、湖南、四川纷纷通电宣告独立或与袁世凯个人断绝关系,袁世凯陷于众叛亲离的境地。5月下旬忧愤成疾,6月6日卒于举国声讨声。

称帝原因

辛亥革命爆发后,列强态度对中国政局的发展至关重要。以英国为首的列强为使其中国利益不受损害,表面上主张对中国革命实行保持中立的不干涉政策,实际上却竭力扶持袁世凯上台主政。袁世凯上台得到了列强在舆论、和谈、财政和外交四个方面的支持。

革命派流露出的民族主义情绪及其缺乏稳定政局的能力,使西方传教士感到其利益受到了一定威胁,态度逐渐发生变化并最终选择了袁世凯。

首先军事力量对比十分不利于南京临时政府。袁世凯控制着训练有素的北洋六镇7万多精兵,再加上仍然忠于清帝国的禁卫军和其他新军,总兵力达14万多人(新军总数为24万1千人)。而南京临时政府方面,号称革命的各色民军很多,绝大部分是会党乃至绿林队伍改编而成;虽然人数上远多于北方,武器装备、训练、指挥和纪律等都远逊于对方。用当时任总统府秘书长、协助孙中山综理全局的胡汉民的话来说是:“南京军队隶编于陆军部者,号称十七师,然惟粤、浙两军有战斗力。粤军不满万人……浙军将军,则素反对克强(时任陆军部长兼参谋总长的黄兴--引者),不受命令……其他各部,乃俱不啻乌合,不能应敌。”

其次经济力量对比悬殊,南京临时政府已到了难于支撑的边缘。双方在财政上都困难重重,但袁世凯出任清帝国内阁总理后毕竟仍牢牢控制着东北和华北大部,中央财政的基础仍在,原有的征税系统没有打乱,军费比较充足。于是,除了维持正常运作外,袁世凯竟有余力一再出手,拿出几十万乃至几百万两白银收买清帝国的王公大臣和革命党人。与此同时,身为临时大总统的孙文,却为维持临时政府所必需的经费在国内外频频伸手求援。他在私下谈话中坦率地承认:“倘近数日内,无足够之资金以解燃眉之急,则军队恐将解散,而革命政府亦将面临瓦解之命运……之所以断然实行汉冶萍日中合办,以取得五百万元资金者为此;此次又苦心焦虑, 欲以招商局为担保,筹措一千万元借款者,亦为此。然而,虽经种种筹划,而时光荏苒,交涉迄无结果……于军队解散、革命政府崩溃之前,作为最后之手段,唯有与袁世凯缔结和议,以防天下大乱。”当时各省虽然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但起义军、民团等急剧增加,支出浩繁,自顾不暇,不但无力支持中央政府,反而要求拨款。再加上关税收入被列强在“中立”的 名义下冻结,临时政府在经济上显然已走进了死胡同。

帝国支持

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先生并没有急于回国。考虑到筹饷问题,他到各国游说,希望给以支持。但待他回国时,西方各国以中立之名,而行干涉之实。这样孙先生是两手空空回国,一个大洋也没有要到。袁世凯出山南下之初,英国公使朱尔典就认为;“袁此行形质大虽系军方,其实乃调和此事。以彼之声望,或能设以通融之法.以拯朝廷而令乱民之要求满意。”又说:“欲选一调和汉人者,除袁外,无更相宜而又为人信从者。”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等多次要求列强承认,且以承认不平等条约为先,但仍遭到无理拒绝。日本和俄国政府密谋带动各国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它们提出“只要日俄两国能显示出强硬态度,对中国共和政府不子承认,其他列强亦不会急于承认.”它们还攻击孙中山“不知军事”,实行“独裁和寡头政治”。另一方面.列强继续承认和支持袁世凯支撑下的清政府,鼓吹袁是中国各派政治势力“唯一可以接受的领袖”。“现时孙之劲敌为袁,于大局最有希望而得操最后之胜利,以底定中国者,亦唯袁一人而已”。列强表示,只有在袁世凯解决“南北争端”后,才可能承认中华民国,实际上是胁迫革命党人把园家政权拱手让给袁世凯,以换取列强对中国共和政体的承认。

主要活动

(1)破坏镇压人民斗争

① 戊戌变法期间,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但另有研究证明袁当时并无法左右局势,慈禧太后早已获知维新派的行动!

② 义和团运动时期,疯狂镇压义和团。

③ 辛亥革命中,凭借帝国主义支持和北洋军阀武力,利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④ 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

(2)建立和强化独裁统治,复辟帝制

① 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后不久,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 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③ 颁布独裁专制的《中华民国约法》,同时废除《临时约法》;并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④ 修改《大总统选举法》,把自己置于终身总统的地位。

⑤ 1915年底;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并准备于1916年元旦登基。

(3)出卖民族利益,投靠帝国主义

① 出卖国家主权,以盐税作为抵押,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

② 1911年底,在沙皇俄国策动下,外蒙古“独立”,成立“大蒙古国”,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同俄国订立《中俄声明》文件,中国政府丧失了外蒙古的领土、主权,只保留了一个宗主权的虚名。

③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了胶济铁路和青岛。袁世凯没有任何反对的表示。

④ 1915年,基本上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以英日同盟(协约国)为理由,强行派兵接收德国(同盟国)在山东胶州湾的租界地,以及胶济铁路沿线地带,中国政府无力阻止。

1915年,日本乘欧美各国无暇东顾,秘密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逼迫中国政府承认日本取代德国在华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满蒙的权益,以及承诺聘用日人为顾问。日本的要求接近等同将中国纳入成为其保护国。袁世凯缺乏谈判筹码,只能一面拖延,一面让其秘书顾维钧将条款内容对外披露,希望获得国际舆论支持,以抵抗日方压力。美国政府闻讯虽对日本提出抗议,但日方并没有收回其主要要求。至5月9日,在日本提出最后通牒胁迫之下,袁世凯及北洋政府乃被迫接受了二十一条要求当中的大部分条款,史称五九国耻。

驭人术

袁世凯发迹的最关键一步,是“小站练兵”。有一次他对张之洞透露自己的练兵秘诀道:“练兵的事,看起来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主要的是要练成‘绝对服从命令’。我们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服从就有官有钱,不服从就吃刀。”当时在“新式陆军”中,每棚(相当于班)都供奉有袁的肖像,朝夕焚香跪拜。袁又经常派人到各营演说,向士兵灌输袁世凯是所有士兵的衣食父母,大家都由袁世凯养活之类的鬼话,以至于部队中弥漫着对袁世凯的个人迷信。

袁手下有一个文案阮忠枢,有一次结识了妓女小玉,欲纳为妾,结果遭到袁的痛骂。事过之后,袁却秘密派人将小玉赎出,并购置了房舍和各项陈设,然后带阮过去。这时天色已晚,阮随袁进入一个院中,只见房中铺陈异常华丽,堂上红烛高烧,摆着丰盛的酒席。及至进入屋里,便见一个丫头一面喊着“新姑爷来啦”,一面从里间搀扶出一位新娘打扮的俏丽佳人。阮仔细一看,新娘竟然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小玉,方才恍然大悟,从此对袁更加忠实效劳,甚至在袁称帝失败,落到了国人皆曰可杀地步的时候,阮还在四处活动,想让袁留任大总统。

据袁世凯的女儿回忆,有一次时任师长的张作霖由东北来京谒见,当时袁的办公室内陈列着四块金表,每块表的边上环绕着一圈珠子,表的背面是珐琅烧的小人,样子是极其精致的。袁在和张谈话时发现张不时地注视离他座位很近的这四块金表,当即送给了他。袁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极想笼络众望所归的宋教仁。他派人暗中了解宋的体型,送去的西装比宋自己订做的还要合体。他还送去交通银行50万元的支票一本,请宋自由支用。但宋教仁只留下衣服,支票却让人退还给袁,并修书一封曰:“绨袍之赠,感铭肺腑。长者之赐,仁何敢辞。但惠赠50万元,实不敢受。仁退居林下,耕读自娱,有钱亦无用处。原票奉璧,伏祈鉴原。”这件事是使袁对宋起了杀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