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故事 查看格言:华盛顿美德催生美国式民主

华盛顿美德催生美国式民主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在人类历史上,美国第一个废除君主制、实行民主共和制;第一个实行联邦制度,用宪法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限;第一个以成文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制度;第一个完成了政教分离,把宗教信仰划入私人自主范围。这四个史无前例的"第一"为美国二百多年的发展保驾护航,功不可没;对其他国家的制度建设影响巨大,世所公认。那么这四个第一是怎样被创造的?虽然答案多多,但大都绕不过华盛顿的美德。

正是华盛顿拒戴王冠,甘为布衣,从而杜绝了君主制在美国的产生。1782年5月,时任大陆军总司令的华盛顿收到了军队中一位老部下的来信,力劝他登基称王。这绝非空穴来风。独立战争打响之后,华盛顿受命于危难之际,以弱抗强,战功显赫,被北美人民视为救星、奉若神明。军队对中央政府软弱涣散、不能及时解决军饷极为不满,更是强烈要求华盛顿担任国王。环顾世界,东方是君主专制的天下,西方也依然眷恋君主制度。德意志、俄罗斯法国仍然是封建君主把持朝政,资产阶级掌权的英国虽然绞死了查理,但又从荷兰请来了威廉。北美13个殖民地的最高统治者是英国国王,"忠于国王"的观念根深蒂固,如果华盛顿戴上王冠,人们会视之当然。尤其是他有军队的强力支持,登上王位易如反掌。

但华盛顿坚信民主共和思想,反对君主统治。他立即回信拒绝了老部下的请求:"先生,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在战争进程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没有像你所说的军队中存在的那种想法更使我感到痛苦。我不得不怀着憎恶的心情看待并严厉斥责这种想法……我很难设想我有什么行为竟会鼓励你写这样的一封信,在我看来,这封信包含着可能降临到我们国家头上的最大危害。……如果你重视你的国家,关心你自己或者子孙后代,或者尊重我,那么,我恳求你,从你的头脑里清除这些思想,而且绝不要让你自己或者任何别人传播类似的看法。"

正是华盛顿拒绝总统终身制,开创了总统任期不过两届的先例,捍卫了官员实行限任制的民主原则。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总统每任4年,但并无限制连任的次数。这就意味着,只要条件具备,总统一直可以连选连任。由于华盛顿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能和崇高的威望,像杰斐逊这样坚定的民主主义者也一度相信华盛顿这位第一任总统可能任职终身,但华盛顿却没有这样做,他的至多连任两届的先例后来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罗斯福之后又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成为一项制度。

正是华盛顿主持了宪法的制定,使美国有了立国之本。他担任了费城制宪会议的主席,确立了议事规则,主席台上他依章办事,寡言少语;主席台下他周旋于每个代表之间,为代表之间的相互沟通营造氛围。由于与会者中许多人曾是独立战争时期他的老部下,或在他的弗农山庄蒙受过殷勤招待,甚至许多人虽未见过他也为其威望所折服,所以华盛顿常常能在他们中间起到平衡、协调的作用。例如,当代表们为参、众两院的名额争执不下时,他立即主张放弃原来的观点,将参议院的名额改为大、小州一律平等。他向麦迪逊说,这样做可以换取他人在其他问题上的让步,有利于整个宪法的通过。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当有某位代表提出众议院代表应由4万人产生一名改为3万人产生一名时,华盛顿恐怕因此再起争执而影响宪法的通过,遂起而表示,希望大家赶快通过这一提案。结果,"因大家都希望以华盛顿的愿望行事"而一致同意了这一方案。

正是华盛顿支持了联邦党人,促成美国三权分立、联邦制和政教分离原则的确立。费城制宪之前的美国实行的是每个主权独立州结盟的邦联制,各州之间政体和政教关系不尽相同。制宪会议之前,华盛顿就与联邦党人麦迪逊书信探讨过这些问题。制宪会议召开之初,麦迪逊设计的方案得到了华盛顿等弗吉尼亚代表的支持,并被作为"弗吉尼亚方案"在大会上提出。华盛顿知道,要使代表们接受这一方案具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它要摆脱邦联条例的束缚,削弱各州的权力,遇到反对意见势所难免。但是他认为必须这样做:"我们提出的方案很可能一个也通不过,也可能会发生激烈的论战。假如为了迎合所谓的民心,我们提出一些连我们自己都不赞成的提案,以后我们怎么能保证自己的工作呢?我们应该制定一个可供聪明正直的人们修改的方案,结果如何,全在天意了。"经过一番讨论,这个方案虽然作了不少修正,但联邦制、三权分立、政教分离等基本原则被采纳了。

联邦制虽然确立了,但因长期以来美国是有邦无国,州自为政,州长就是最高行政长官。在一些人眼中,州长、总统是平起平坐的关系。华盛顿建立了新规矩,联邦政府应居于各州政府之上。华盛顿在一次出巡进入马萨诸塞州时,该州州长亨科克故意称病不出来迎接。华盛顿不甘示弱,他以拒绝出席州长宴会加以回敬。终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强硬态度压倒了亨科克的地方主义气焰。亨科克致函华盛顿,对不能及时出迎总统表示歉意,并请求会见。得到批准后,亨科克乘马车冒雨来到华盛顿下榻之处,拜会总统阁下。

正是华盛顿具有高尚的品德,所以他既没有像英国克伦威尔那样从革命军的总司令演变成一个独裁者,也没有像法国的拿破仑那样利用自己的威望戴上皇冠。他的美德阻止了旧制度的复活,推动了新制度的诞生,许多做法演变成了日后的规则。现代法治不是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防恶过程中趋于完善,就是在身先士卒的榜样示范过程中百炼成钢,善和恶共同推动着法治的进程。摘自《国家拐点》作者:郝铁川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