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故事 查看格言:“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苏轼《琴诗》原文翻译与赏析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苏轼《琴诗》原文翻译与赏析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译文】

如果说琴声是从琴上发出来的,那么放在匣子中的琴为什么发不出声音呢?如果说琴声来自谈奏它的手指,那何不就在你的手指上听呢?


【赏析一】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

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琴诗


【赏析二】

唐朝的韦应物写了一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凿岩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这位作家对水石之间关系的疑惑与领悟,亦同于苏轼之于琴指。

这其实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生了联系,才得以存在。即如所谓 四大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说: 譬如机关由业转,地火水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一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具一箧。 《圆觉经》说: 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 《楞严经》曾对什么是 浊 有一段阐发: 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 也就是说, 浊 是尘土和清水发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论述说得更为明确: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苏轼的诗简直就是这段话的形象化。


【赏析三】

这是一首著名而典型的理趣诗和禅理诗。

从哲理方面来说,美妙的琴声既来自于琴,也来自与演奏者精妙绝伦的弹奏技巧,是琴与演奏者的有机结合,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不可缺一。美妙的琴声是琴与手指的主客观的高度民主统一,没有琴的客观存在,就不会有美妙的琴声;没有弹琴者对音乐的精通与演奏技艺的高超,没有其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充分发挥,同样也不会有精美的音乐出现。诗人以琴为喻,说明了一切高超艺术的产生都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物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禅理方面来说,诗人以琴声来解说禅理。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巧妙而形象地说明了是琴与指的结合,才产生了精美的琴声。一方面,不论是从单纯的琴来说,还是单纯的指来说,其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在就能发出琴声来,这就是 有 ;但琴与指都是无法独自产生出美妙音乐来的,这就是 无 ;另一方面,精妙绝伦的琴声却又是的的确确从琴和手指上发出来的,琴声是潜存于琴与指上的,这就是 有 。缺少了琴与指中的任何一个,也不能发出优美的琴身来,这又是 无 。正是这种 无中生有 、 有来自无 、 有无相生 、 有无结合 才会产生美妙无比的琴声来,从而揭示了 有 与 无 结合、 有 无 统一才能生成万物的普遍道理。须知,琴声潜在于琴上,要靠指头点拨,即靠 有 的推动才能发出声来,但光有指头也无济于事, 有 必依赖 无 即潜在于琴身的音才可生出声。总之,有无相生是万物生成之本。

这首诗给我们以启示:不论是谁,要想事业上干出一番业绩来,除了客观上要有一定的条件作基础外,还需要自己在主观上的积极进取与努力奋斗,才可能创造出光明美好的人生

琴诗


【赏析四】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6月,46岁的苏轼正躬耕于黄州。东坡平生喜欢听琴,所以当时有一位彦正判官送来一张古琴,他非常兴奋,复信致谢,这就是《东坡全集》卷七十七中的《与彦正判官》,信中大致说自己一向不会弹琴,适逢海印禅师纪公专程来访,便请他的侍者快速地弹奏了几支琴曲,铿锵作响,正如同弹琴者的讲话风格一样,于是东坡便随口吟出一首偈向他发问。这首偈就是著名的《琴诗》。

如同东坡的《题西林壁》一样,这首诗也是以理趣闻名的,但诗中表达的并非对自然景色的感悟,而是一种终极性的具有浓郁佛学色彩的哲理探寻。陈才智在《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一文中评说: 诗写二物相资为用之意。虽借用佛典,但信口吟诵,不露痕迹。两句反诘妙旨解颐,耐人寻味;无甚空洞说教,也没有玄而又玄、似是而非之论。如果琴之有声在于琴,为何置之匣中则无音?如果琴之有声在于指,怎令音声无琴发于斯?乃知弦指和合,方有音色悠扬之琴声。而世间万物,亦如琴与指,彼此有因有缘,相互依恃。将一种朴素的辩证思想,写得天真活泼,机趣横生。


【赏析五】

北宋对唐诗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在不少诗中抒发出深邃的哲理。苏轼的《琴诗》就是一篇代表作。诗曰: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他告诉我们,所有事物,必须建立一定的联系,才能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只有好琴,若无妙指,就不能发出琴声。如果想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还得要好的曲谱。

魏晋时期,发生了一个令人感叹不已的故事: 广陵绝唱 。竹林七贤的嵇康,由于公然拒绝与司马昭同流合污,被陷害问斩。临刑前,嵇康要过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成千上万前来为他送行的人们,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铮铮的琴声,神秘的曲调,震撼山河,飘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弹毕之后,嵇康从容地引首就戳。

广陵绝唱之所以感人至深,其中有四个因素:一是嵇康的的人格,二是嵇康的琴艺,三是好琴,四是流传数百年的名曲《广陵散》。

《琴诗》给人们启示,一个人在成功成名之后,不要忘记赖以成功成名的各种条件,不要以为只靠自己一人努力的结果。

分页:1 2 3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