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故事 查看格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

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 归去 )

我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赏析一】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苏轼简介:(1037 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 谤讪朝廷 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 三苏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 有影响。 《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 宋四家 。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 神似 ,认为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高度评价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 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苏轼的《水调歌头》,为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超然台饮酒赏月时所做。从熙宁四年(1071),到写本篇止,外任整整五年,与胞弟苏辙也整整五年未见。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来密州任职,然而,济南与密州相距并不算远,却也因各自疲于官事而五年未不得相见,本篇正是表现这种手足相念之情。在抒写手足情深的同时,词人不能不想到,兄弟二人都是由于与变法派相左而出为地方官,并备受冷遇的,不能不想到仕途险恶。所以 大醉 遣怀,表现出世与入世,隐退与仕进的矛盾心情,才是本篇的主旨所在。

也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水调歌头


【赏析二】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 明月几时有 一句,借用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迴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 出世 与 入世 ,亦即 退 与 进 、 仕 与 隐 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两句,承 照无眠 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 月圆人不圆 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赏析三】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这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时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题说 兼怀子由 ,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的矛盾过程。而前人却多妄解,说神宗读到 琼楼玉宇 两句,叹云: 苏轼终是爱君 ,即量移汝州。此说与事实不符。苏轼移汝州在黄州之后,不能说因这词而 量移汝州 。

词的上片主要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开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两句,是从李白《把酒问月》诗: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两句脱化而来。同时点明饮酒赏月。接下说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夜;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含意。《诗经》中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并非问今天是什么日子,而是赞美的语气: 今天是多么好的日子啊! 的意思。下面 我欲乘风归去 三句,表面是说 我本来是神仙境界中来的,现在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 琼楼玉宇 中去,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 。这几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末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两句是说,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 人间 ,即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

词的上片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苏轼和苏辙,手足之情甚笃。据苏辙《超然台记叙》说: 子瞻(苏轼字)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 苏轼抛掉湖山秀丽的杭州,由南而北,原为兄弟之情。但到密州之后,仍不能与弟辙时常晤对。对弟弟的思念,构成这首词下片的抒情文字。

下片开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三句, 转朱阁 ,谓月光移照华美的楼阁。 低绮户 ,谓月光照着有离愁别恨的人,使其不得安眠。 朱阁 绮户 ,与上片 琼楼玉宇 对照。既写月光,也写月下的人。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个人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去。 不应有恨 两句是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 不应有恨 而恨在其中,正是 道是无情却有情 的意思。下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三句,转为安慰的语气;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是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惟愿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蝉娟 ,月色美好的样子。此句从谢庄《月赋》 隔千里兮共明月 句蜕变而来。理解到远别的人可以 千里共婵娟 ,也就能做到 不应有恨 了。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一样,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这首词的上、下片都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如上片结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与陶潜桃花源诗所说: 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 诸句约略同意。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凡境、圣域、清境、浊境。当一个人思想开朗、胸怀坦荡的时候,就是在圣域、清境里,反之,清境、圣域便都不见了。同时这也就是儒家 无人不自得 的思想。有了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那么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心安理得。在人间也可以得到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去?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一定要回到朝廷中去呢?下片的 此事古难全 含有这样的意思: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

五代北宋士大夫的词集中,也有一些包含人生哲学意味的词,到苏轼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而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同时,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所称赞的名作。

水调歌头


【赏析四】

词前小序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曲。 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圍、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出来的,李白的诗说: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 明月几时有?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 琼楼玉宇 ,语出《大业拾遗记》: 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 可随我观之。 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 不胜寒 ,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教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 我欲乘风归去 的 归去 。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 清影 ,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 起舞弄清影 ,是与自已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苏轼的 起舞弄清影 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 我欲 、一个 又恐 、一个 何似 ,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人世的矛盾中,他终于让人世的思想战胜了。

明月几时有? 这在九百多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人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我们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转和低都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 无眠 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 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共婵娟 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 隔千里兮共明月。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 ,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 千里共婵娟 ,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 神交 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 千里共婵娟 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王勃有两句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味深长,传为佳句。我看, 千里共婵娟 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许浑的《秋霁寄远》说: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都可以互相参看。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苕溪渔隐丛话》说: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赏析五】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从小序看,这首词为词人醉怀念弟弟苏辙之作。全词如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作的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写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熟悉古代诗歌的人都知道,这里词人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的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诗意。词人借此通过向天发问,不但引出了审美意象 明月,而且思维延伸,由人间转到天上,并把词作的审美空间延伸到神仙世界。一句设问,起头突兀,更加强化了 对月怀人 的情感。

接着写道: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把酒问青天 问的是什么?问的是 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意思是说,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词人把青天当成了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为什么天上的月亮这样圆?由此可见苏轼的豪放的气魄之大。可以说,在苏轼看来,天、地、人已经是一体。既然不知道 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于是苏轼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欲乘风归去 表明了苏轼对月宫仙境的向往之情。有人分析说,这是苏轼 出世 思想的表现,也就是在政治上 退 的表现。既然这样来说,词人所写的 宫阙 就象征了现在的 朝廷 。这里,也就表现出词人希望回到朝廷去。然而,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看来 欲乘风归去 。可是,对 宫阙 有生怀疑,害怕 高处不胜寒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词人苏轼的矛盾心理。也就是说, 出世 与 入世 的双重困扰着苏轼的心中。面对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打击,词人权衡了一下,于是写道: 起舞弄清影,何似人间。 在月下翩翩起舞,欣赏着自己的清影,这比到月宫自由自在多了。这里的 起舞弄清影 源于李白《月下独酌》中的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诗意。其实,这里词人的 入世 (指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思想战胜了出世(即出仕做官,立身成名)思想,同时,也表现了词人执着旷达的人生、热爱人间生活的感情。

下片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词人写道: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朱阁 即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 即雕饰华丽的门窗。意思是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月光照着那难以入睡的人。这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可以说,词人借月而来引出词中的 人 ,一个 无眠 者 苏轼自己。看似在责怪明月照人而难以入睡,实则表现了词人的心事浩茫,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接着写道: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里是承 照无眠 而来的。意思是说,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这里表面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人间生离死别的同情。为后面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离别观作了很好的伏笔。

面对月圆人不圆的处境,词人写道: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是的,在人世间,悲欢离合是常有的时,就如天上的月亮有圆有亏一样,而且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这里,词人把天上月亮圆亏与人世间悲欢离合相对应。也可以说,这是苏轼对人世悲欢离合的一种恰切解释。我们从这解释中,可以感受到苏轼思想中的庄子的逍遥和佛家的超脱思想对所产生的影响,也可以说苏轼人生的洒脱、旷达与这些思想是相联系的。词人在此把生活中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提并论,视为一体,从而求得心灵上的慰藉。

于是,词人最后写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 即只。 共 即一起欣赏。 婵娟 代指月亮。 千里共婵娟 意思说,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词人这样结尾,首先扣住 月亮 之一贯穿词作的线索,借月抒情,借月言志;其次,这样大的旷达的胸襟,使词作的审美境界和思想境界得到了提高。我们从意义看,词人通过 望月怀人 ,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这样的祝愿,如此真挚,也如此旷达,更是无奈中的美好希冀。同时也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在艺术上,这首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之一。词人借着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揭示悲欢离合的现实人生,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其次,具有极强的浪漫性

整个词作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的思考中,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进行探索,从而表现出词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再次,具有极大的审美境界

在词作中,词人由地而天,又由天而地,在距离上明显拉大,空间与时间这在联系中,词人的思绪在其中任意徜徉,并赋予了深刻的思想与执着的情怀。这样,词作的审美境界得到提升。

分页:1 2 3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