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沈阳16岁男孩不到1天纵火8起的新闻在各大新闻网大火,很多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背后到底映射的是什么,引发的思考是什么?下面就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01
从2月19日中午至20日中午之间,辽宁沈阳市区、铁西区滑翔五小区、六小区的范围内,不到24小时共发生8次火情。当16岁的犯罪嫌疑人姜某被警方抓获时,他对多次纵火行为供认不讳。姜某称这样做的原因是平日经常遭父亲打骂,心中怨恨累积,“他说我早晚得进监狱,我就进给他看。” 姜某向警方交代,为了报复父亲,姜某筹划纵火故意犯罪,希望以入狱方式“给父亲惹点事”。
看到这则新闻,我马上想起朋友圈的一条消息:“我家后面租住着一家外来务工人员。每天晚上,干完苦力活的夫妻老是打骂惩罚孩子,闹得鸡犬不宁,可怜那瘦小无助的孩子。”
都是打骂惹的祸。这则新闻触动我的是孩子为自己犯罪找的所谓“理由”:你经常打骂我,我就故意给你惹点事。
“棍棒底下出孝子”?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这场悲剧警醒我们:“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已经落后。棍棒底下难出孝子,反而会出逆子,逆子甚至会成为罪犯……父母应该彻底放弃棍棒式的暴力教育,不管是语言暴力还是肢体暴力。
从事教育工作,我深知教育影响孩子一生;身为人母,我更真切体会到教养孩子的艰辛:在当今复杂多元化的世界,想要养个不给父母惹事的懂事的孩子,对父母也是一大挑战!
02
那位父亲很可悲,那位孩子很可怜。
姜某父母是外地来沈务工人员。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挣扎在生存线上,他们的生活压力大。姜父堪称生活上“风吹雨打”,累积久了情绪也容易“暴风骤雨”。最要命的是他又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所以,每当姜某犯错时,姜父只会简单粗暴地打骂,并撂下威胁的狠话:“你早晚得进监狱”。这句狠话从父亲的角度来解读,应该是:小子犯浑,我吓唬吓唬他!
而姜某正处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对自我的关注度很高,自尊感极强,希望社会和他人能尊重认可自己,期望受到好评和重视。他们渴望获得父母的关心、信任、理解、赞许和帮助。
青春期正是“亲子关系的危机期”。这时期的孩子大多认为自己已经成熟,,父母对他们的认识滞后,只揪住他们不足的方面不放,亲子冲突由此产生。又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尚不成熟,时而感到信心不足,容易产生自卑,导致“破罐子破摔”。青春期的叛逆堪称“波涛汹涌”。
所以,从姜某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你打我骂我损我真的不爱我,天天巴望着我毁了你才会开心,那么,我就毁给你看看!
从上面的分析明显看出:父子因为缺乏沟通表错了情会错了意。其实姜父肯定是爱姜某的,他恨铁不成钢,但表达爱的方式错了——他错用了打骂这种暴力教育手段。
孩子犯错后心里会内疚。但家长的打骂却让他没了自尊,觉得大人纠缠不清,不体谅他的痛苦。于是逆反情绪代替了原先的内疚感。经常采用打骂“教育”孩子,孩子除了怨恨就是自暴自弃。而教育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摧毁孩子的自尊自信,逼孩子心理扭曲、甚至走上不归路。因此,每个罪犯的家长都应该向孩子和社会忏悔。
尹建莉老师曾说过:“打骂孩子可能会解决眼前的一个小问题, 却给孩子的成长留下大隐患,创痕会伴随孩子一生。”
2008年奥地利曝出一件让整个国家蒙羞,让全世界震惊的事件,一位叫约瑟夫的父亲,在地下室囚禁女儿长达24年,对她实施性迫害,常让她忍饥受冻,直至死去。当代社会为什么还存在这样的“超级野蛮人”?媒体曝光的相关内容应该能说明问题根源:约瑟夫在童年时,经常遭受来自母亲的暴力和虐待。
03
一样16岁,我想起了尹建莉老师“成人仪式”写给女儿的信——
“‘成人仪式’是一个了不起的标志,她是对你以前所有日子的赞美,更是对今后岁月的一个温馨提示。它标志着你的翅膀已坚硬,可以独自飞向蓝天了。以前你是在家庭与学校的呵护下生活,今后就要对自己和家庭负有责任,对社会做出贡献。爸爸和妈妈希望长大成人的你在未来的生活中,首先要做好人,做一个善良、宽容、正派的人;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不快,遇事不要太计较,让自己生活得快乐。同时希望你有好的生活习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参加体育运动,保证身体健康……”
尹建莉暖暖的鼓励,温暖的毯子包裹善良的天使;姜父冷冷的打骂,冷漠的小刺武装魔鬼的瓜牙。于是天使和魔鬼就真的这么成长起来了。
同时我又想起了一位离家出走的儿子留给父母的那封信——
“我觉得我这辈子最大的悲哀就是降生到了你们这个家庭,爸、妈我恨你们,我恨你们给了我生的权利却始终都不能给予我快乐和幸福……无论什么原因 只要是没有考好就是一顿打骂、讽刺……‘天生的要饭的脸!天生的笨蛋,活着做什么死了算了!’如果说我是一个笨蛋,那么我的两个姐姐也是笨蛋吗?即使我是一个笨蛋那么也是您培养出来的笨蛋。我相信即使把爱因斯坦给您,您也一定会把他培养成一个像我这样的笨蛋……爸,请不要在喝酒之后骂我是败类!您都这样看儿子了,何况别人!爸,我很伤心,爸,我很绝望……爸,我多么希望我们能够像朋友一样去交流,能够用心去畅谈,可是很遗憾您从来都不曾给我机会,给您自己机会……”
父母的教育如果和风细雨,孩子的成长也会和风细雨;父母的教育如果暴风骤雨,孩子的成长也会暴风骤雨。
04
尤其,当“暴风骤雨”式的暴力教育遇上“波涛汹涌”般的青春期,那一番“大浪滔天”的情景总是惊心动魄又危机四伏。一不小心,父母就会养出个“你打骂我,我就惹事给你看”的偏执的孩子。那父母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呢?我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坚持尽力说理不打骂原则。时刻提醒自己:但凡打骂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温情教育完成。
其二,加强学习,做合格的家长。现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让一切的学习变成可能。父母可通过互联网或翻阅书籍,自学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多看家教类文章,多借鉴其他家长育儿成才的成功经验,了解孩子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不断更新家教观念。育儿如同打仗,强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身边很多朋友,利用工作之余,踊跃报名参加一些家长课堂培训和心理咨询资格考试,就只为了学会和青春期的子女“和平相处”——“拼娃”其实也是在“拼爹妈”,爹妈长进了,娃自然日渐成长了。
其三,学会换位思考,加强亲子平等友好的沟通。有话好好说,父母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孩子交心,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
我欣赏尹建莉的做法:“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要把他当作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作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哈佛女孩刘亦婷父母与刘亦婷独特的沟通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父母“用对待同事的方式和孩子谈话”,这样父母会懂得尊重,把握分寸;同时“要求孩子用对待学校老师的方式和父母谈话”,这样孩子会有所顾忌,减少争执。然后“耐心等待‘同事’转化为知心朋友”,信任让双方进入深层次的交流,愉悦又幸福。
其四,充分运用积极心理暗示鼓励孩子。父母利用“罗森塔尔效应”,从正面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热爱和期望,激励孩子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他们的成长将会超越父母的期待、令父母喜出望外。一位妈妈每次参加完家长会,都把老师的嫌弃或怀疑及时转化为热情的鼓励,最终用“善意的谎言”把儿子送入了清华大学。
其五,制定规矩,以规矩引导自由,让孩子明确为人处事的底线,做到既不过分严厉也不放纵溺爱。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自由:表达看法、保护隐私和为自己做决定等。他们爱自由但心智不够成熟,因此需要父母帮他们的行为划定必要的红线,以防误入歧途。
教养孩子也是父母的一场修行,且教养且修行,愿你能养出懂事而不惹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