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大家经常会看到新闻说,有青少年自杀的新闻,现在的孩子很多都会因为一些不知名的原因。而去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却让留下来的家人活在了痛苦之中,是什么让现在的孩子的内心都如此的脆弱呢。
01
刚才在学生安全教育平台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母亲节悲剧,男孩喝下剧毒农药,只为了让妈妈回家!
5月7日这一天,刚好是母亲节。
四川宜宾珙县的19岁男生谢某,为了逼迫在外打工的妈妈回家,更好的照顾年幼的妹妹。在几天前喝下了剧毒农药“百草枯”。
最后因为医治无效,在母亲节那天离开了人世。
看完文章,真的让人扼腕叹息:19岁,正值花样年华,男孩却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02
我们不知道他们家是什么情况,妈妈为什么不肯回到家中?
但即便是妈妈不回来,我觉得作为一个十九岁的大男孩(离世之前在外地打工),已经有了独立(挣钱)的能力。
何况家里还有爸爸,他们完全可以一起撑起这个家, 有什么事情比死更大,更难解决呢?
死者为大,我们不该指责孩子的轻率。
但是,我们真该想想: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为什么遇到事情的时候都是那么的脆弱,不堪一击?
03
我们上网随便一搜,关于青少年自杀的案例真的是层出不穷。
单是上海市新学期开学之初,就连续发生了几期中学生跳楼自杀的案例:
2017年2月14日,15岁初二学生卢某的尸体在上海市某小区的草丛中被发现。
2017年2月15日,年近14岁的上海市初一学生赵某从小区高层跳楼身亡。
2月16日,一名初二学生从学校五楼跳下,庆幸的是经救治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像这样的突发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多到数不胜数。
04
《家庭科技》2018年第02期中有一份调查显示:
曾有自杀意向的学生占调查者的10.9%,曾做好自杀准备的学生占4%。? 自杀已经成为了中国青少年的头号死因。
从这些频发的自杀事件背后,我们看到的是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和抗挫折教育的普遍缺失。
我们要孩子,不是把他(她)们生下来,只要供给吃穿,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就够了。
孩子需要爱的滋养,更需要我们的悉心陪护,教育和引导。
05
9月10日,我们都知道是教师节。却鲜有人知:9月10日也是“世界预防自杀日”。
作为父母,首先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尽量对孩子的所思所想做到先知先觉。
其次,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平等和尊重,让他们从中有更多的参与感,认同感与幸福感。
更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一部分,就是对孩子应有的挫折教育和心理教育。
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没法排解心中的苦闷,就焦虑,抑郁,甚至精神崩溃。
我们应该告诫孩子:生命是无价的。 随意了结生命是对家庭和自身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
总之,我们每个家庭,以及学校和社会,都应该想方设法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树立起防火墙意识,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身为父母,我们更应该担起教育的责任。关注孩子身体成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
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以正确的认知和足够的强大去应对!而不是以不堪一击的脆弱去逃避。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频发的青少年自杀事件。
小到一句批评,一个指责,一次考试失利。大到生活琐事,学业压力,家庭变故。
不管男孩的妈妈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不愿回到家里,? 我都觉得男孩除了“以死相逼”,应该有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