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感悟 查看格言:毕业于名校,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_人生感悟_格言网

毕业于名校,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_人生感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相信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那些名校,那么考上了名校的那些人,除了学校的名气,又能够得到些什么呢,接下来就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吧。

- 01 -

我刚开始从事业余写作时,关注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公众号,姑且以“A号”代称吧。

号主的经历很传奇,他擅长文字,热爱分享,本科却是毕业于国内顶尖的工科高校。他沉浮职场,屡败屡战,现在靠运营公众号已经跻身成功人士之列。

后来时间长了,不知是我见过的好文章太多,还是审美疲劳,越发觉得A号发的文章,以及号主有些怪怪的地方。具体说来,就是明明感觉不爽,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A号坚持每日更新,当然,大部分来自转载,但主推文章要么是前面精彩后面狗血的广告文,要么就是手法单一的励志文。

所谓单一,就是时常拿个人收入当激点,标题万变不离其宗,大概有如下几类:

那个裸辞的女孩,后来怎么月入十万了?

从国企辞职两年后,我是如何做到年入百万的?

从全职宝妈到公众号助理,我是怎样实现月入八万?

热推的话题常常离不开钱。难道订阅A号的粉丝们,只有钱这一个追求吗?再不就是谁谁谁成功了,你被抛弃了。用韩寒的话说,就是制造恐慌,贩卖焦虑。

当然了,人家做自己的公众号,你不喜欢就别看,难道要事事围着你转?再说帮助年轻人提升收入,用钱来激励大家奋斗,这也是积极向上,只要不宣传黄赌毒等违法信息,你管别人推什么呢?

但最让我膈应的,是A号在签名档里着重介绍号主是那所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并且经常在文章里提及母校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和人脉。

- 02 -

我在知乎上查了A号有关的信息,发现号主颇有商业头脑,除了接广告,还经常开办各种付费课程,而且收费不菲。

很多人慕名来报他的课,不知是不是受了年入多少万宣传的影响。只是课程的口碑实在不敢恭维,不少用户抱怨内容空洞,虚假承诺,以致怀疑他是打着某大学的名头欺骗粉丝。

其实微信公众号的那句广告非常催人奋进:再小的个体,都是一个品牌。做公众号,不就是在塑造个人品牌吗?当然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这个品牌增值。

有些公众号的文章很专业,比如心理、金融、理财、医学等等。如果号主本人就是该领域的专业人士出身,那么必然能增强文字的说服力和品牌的权威性。比如某专攻职场心理的名博主介绍自己的学历是中山大学心理系硕士,在某大公司从事HR多少年,官至哪一级。

看到这些,我们不但不觉得这是炫耀,反而更多了一份信任。

那除此之外,在经营个人品牌的同时,强调自己的名校出身,有没有必要呢?

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标准。

但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名校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03 -

大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里大多数年轻人成长中必经的一站。一所好的大学,除了为青年学子传授知识、提供探索学术和优质平台之外,在塑造人的精神层面,有什么突出的影响呢?

在一期《奇葩说》中,一个清华高材生向现场嘉宾老师询问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之路。

在座的有蔡康永,还有著名清华校友高晓松老师。然而高晓松对自己的校友毫不留情,直斥他:一个名校生,对国家、社会没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反而纠结于找工作,如此小的格局,实在有负清华的教诲。

在高晓松看来,名校是什么,是国之重器,是培养国家未来方方面面的掌舵人的地方。那么清华北大的学生,除了超高的智商和学术水准,其胸怀格局自然也不能流俗。

你可以说这是装,但无数名校人就是这般要求自己。当然,高晓松老师不但受教于清华,同时也是出身学术大家的高人,拿他的理想和情怀来要求每个清华人,可能多少有点勉为其难。

新东方总裁,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俞敏洪说:

大学四年(或者研究生三年)的学习确实能带来一些非常优质的经历,奠定人生的发展基础。

我们向往优秀的校园,实际上就是因为从人到环境,包括学校的图书馆、建筑物、走廊里所挂的画、校园里的植物都会对我们的性格、品格带来某种影响,使我们成为更加厚重、有学术气,或者说拥有综合气质的人。

一所著名的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它能从世界观到学术思维、性格品质等多个维度熏陶学生。

俞敏洪回忆自己的校园时光,由衷感叹,清华人务实,北大人虚务。在北大求学的几年,他从身边的牛人们身上汲取了宇宙关怀和人文情怀,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依然坚持着苦读不倦的未知精神。

- 04 -

如果说清华北大这样顶尖高校培养了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精英情结,那么我的母校给予我的则是求真务实,尽善尽美的工匠精神。

我的大学没有太大的名气,但她从来实力不俗,以前既是211,又是985,现在还入选了国家重点建设的双一流大学名单。在各大企业的技术岗位中,母校的学生也有着良好的赞誉。

正所谓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在大师。名校中中优秀教师存在的意义,不是用来顶礼膜拜的,而是他们给学生所带来的,对科学最前沿,最卓越的理解和分析方法。

在我看来,母校给予我的人文精神中,最突出的当属一种“无畏”的心态。

读研究生期间,我的大导师是国内某专业的学霸。这个学霸可不光是学术一流,而且手里还掌握着海量的资源和决定权,决定着国家亿万科研经费的流向。虽然一年也见不上大boss几面,但在这个专业里,无论大小导师都身处业内的最前端,每个人都可能是某个具体科研方向的权威。

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鼓励我们:如果你在科研上遇到搞不定的问题,这只能说明你是国内钻研它的第一人!因此,在困难面前,我们非但不会害怕,反而会激起探索和挑战的强烈欲望。如果这么多的专家都回答不了的问题,那还有谁能地做出来呢?

我想,任何一所名校的学生,都很容易被铸就这样的自信。

如果说名校在专业领域的强势给了学生无畏的勇气,那么另外一项精神财富则是,名校的压力,让学生不得不用心、尽全力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我们毕业的时候常常会说,将来不要给母校丢人。正是无数的前辈用优异的表现为母校积累了荣誉,所以后辈学子作为母校的代表行走江湖时,怎能不尽心竭力地维护母校的尊严呢?

我毕业上班之后,在职场上见过很多校友,他们不单是单位里的业务标兵,还是积极勤奋,爱岗敬业的楷模。珠玉在前,我也不敢有丝毫的倦怠,事事都尽力做好,至少不能在校友们面前丢人,辱没了母校的威名。

- 05 -

有一个很好的名校背景,做事情的时候自然会增加一份从容和自信,也会用高于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当然,名校的资格并不是必然成功的保障,能让自己成功的,还是能力、智慧和精神。

我现在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写作,偶尔也发发公众号。我也希望有一些有分量的东西为自己的品牌加分,但从来不会顶着母校的光环。

对困难和未知的无畏,还有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我相信这是母校给我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当然也包括写作,这份精神会像宝剑的锋芒一般,划开前行之路。

作为一个写作者,最重要的是不断输出有营养,能够深刻反映社会问题,激励人向上的文字,而不是为了增加知名度,拿一些title来为自己吸粉。

同时,即便不是名校毕业生,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在13亿人中知识和智力排名前10%的人,也应该有点文化担当。除了教年轻人合法地赚钱,是不是也应该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和积极向上的因素呢?

毕竟名校不是技校,除了基本的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还有对知识的尊崇,对自然的敬畏。

名校之于我,是早已内化为思想和行动的精神,以及追求卓越的不竭动力,而非借以炫耀的虚名。

毕业于名校,确实是人生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但前路漫漫,未来还有无尽的挑战。能让自己经受住挑战的,不光是毕业于名校而产生的光环,而是在大学中历练出来的思维能力、勇气和智慧。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