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库 查看格言:年龄有关的常识

年龄有关的常识

 时间:2025-01-24 17:37:17 来源:人生格言 
【年龄有关的常识】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极富诗意与文化内涵。垂髫是懵懂幼童,豆蔻是少女芳华,而立之年担当责任,古稀之岁饱经沧桑。这些独特称谓,串起人生轨迹,见证岁月沉淀,传承千年智慧。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出处:出自《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
02.孩提:儿童2/3岁
出自《孟子・尽心上》中的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03.垂髫:儿童3/4至8/9岁
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也有出处为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在古代,因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便用 “垂髫” 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
04.总角:少儿8/9至13/14岁
出自《诗经・卫风・氓》中的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05.豆蔻:指女子13/14岁
自唐朝杜牧的《赠别诗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06.及笄:指女子年满15岁
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07.束发:指男子年满15岁
出自《礼记・玉藻》等,在《大戴礼记・保傅》中也有相关记载,如 “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08.弱冠:指男子20岁左右(M冠),北我)
出自《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09.桃李年华:女子20岁
出自明徐渭《又启严公》中的 “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
10.花信年华:女子 24岁
出自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凉州百面雷”
11.始室:男子 30岁
出自《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12.半老徐娘:女子30岁
出自《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记载了徐妃 “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来就用 “半老徐娘” 来形容中年仍有风情的女子。
13.而立:指人30岁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14.不惑:指人40岁
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15.知天命:指人50岁
出自《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16.六九年:即 54岁
出自《易经》等相关典籍,古人以九为阳数,六九相乘为五十四。
17.花甲:指人60岁(耳顺)
出自《论语・为政》中 “六十而耳顺” 也有 “耳顺之年” 的说法
18.高龄:敬辞,多指60岁以上的老人
无明确单一出处,是一个较为通用的敬辞,在很多古代文献中都有使用,用来尊称年纪较大的老人,一般多指 60 岁以上。
19.还历寿:61岁的寿辰
源自日本文化,在日本,人们把 61 岁的寿辰称为 “还历寿”,因为 60 年为一干支纪年的循环,61 岁是新的循环开始。
20.古稀:指人 70岁
出自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21.从心之年:70岁
出自《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2.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出自《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后来人们把耋和耄连用,泛指老年
23.喜寿:指77岁
因 “喜” 字草书近似竖写的七十七,所以代指 77 岁,无明确单一古籍出处
23.伞寿:80岁寿辰
因 “伞” 字的草体形似 “八十”,所以称 80 岁为 “伞寿”,无明确单一古籍出处。
24.米寿:88岁
因 “米” 字拆开,可读作八十八,所以代指 88 岁,无明确单一古籍出处。
25.耄耋:指人80/90岁
出自《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26.鲐背:指九十岁
出自《诗经・大雅・行苇》“黄耇台背,以引以翼”,“台背” 即 “鲐背”,指老人背部如鲐鱼背般有斑纹,后引申为九十岁。
27.上寿:90岁为上寿
在《庄子・盗跖》等文献中有提及,不同文献对于上寿的具体年龄说法略有不同,一般有以 90 岁为上寿的说法。
28.白寿:99岁
因 “百” 字去掉上边的一是 “白” 字,“百” 数去一为九十九,所以代指 99 岁,无明确单一古籍出处。
29.期颐:指人 100岁
出自《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
30.茶寿:指人 108岁
因 “茶” 字的草字头即双 “十”,相加即 “二十”;中间的 “人” 分开即为 “八”;底部的 “木” 即 “十” 和 “八”;中底部连在一起构成 “八十八”,再加上字头的 “二十”,一共是 “一百零八”,无明确单一古籍出处。
31.双稀、双庆:140岁
古稀指 70 岁,双稀、双庆就是两个 70 岁,即 140 岁,出自 “古稀双庆” 的说法,与杜甫 “人生七十古来稀” 有关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