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懒腰的学问》是一本由余斌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伸懒腰的学问》读后感(一):闲下来的乐趣
闲下来的乐趣
评《伸懒腰的学问》
我们一直在追求所谓的意义,但经常在追求的过程中把物质和享受当做意义,不断地催促自己去获取,去占有,却很少停下来找一找、想一想自己真正要的东西。追求东西多了,生活节奏快了,身体也跟着紧张起来,精神也相对集中了很多,于是很多的闲情逸致就烟消云散了。闲下来的时候,身体会松弛下来,神经一下子也放松了,胡思乱想和奇思妙想自然而然地多了起来,平常不关注的一些事情,身边一个不起眼的物件,甚至是生活中曾经有过的心情,本来随着快节奏裹挟在平凡之中随风而去的,这个时候经常就会“拜访”我们,这就是闲下来的乐趣吧。
闲下来的时候,可以放松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四处走走,看看书,写写字,甚至只是呆着,发会呆都行。闲下来的时候,那些为别人做事情、在场合中看脸色的事情少了,自己的空间陡然间都扩大了很多,可以专注地去做自己的手工,或者躺在床上看一整天的书;躺下来胡思乱想的空间就更大了,从小到大的趣事,生命中碰到的各种深刻,身边的家用电器或者书本日记都会成为自己消遣时光的工具。
闲下来的状态,没有高昂的激情和欢欣的喜悦,也没有低沉的伤感和失控的愤怒,闲下来的感觉是静看溪水淳淳,花开花落,人来人往。闲下来的时候,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打发自己”,因为没事都可以想出事情来,没事做可以随时找到事情来做。
闲下来也可以写感想,如同《伸懒腰的学问》中一样,把自己怎么伸懒腰、怎么做梦、怎么喝酒等闲的蛋疼的故事都写出来,每一个故事都写成学问,就伸懒腰一件事,怎么伸懒腰舒服、古人怎么伸懒腰的、伸懒腰需要注意什么姿势等闲的蛋疼的细节都一一写出来,让人感受到:即使是闲的时候,也要闲出来学问。闲下来也可以看书,看《伸懒腰的学问》这样的书最应景,因为你知道闲了不会没事做,冬日的阳光暖和和的,懒懒地躺在床上,悠哉地打开书,旁边如果能放上一杯水或者一盘水果,再配上美美的音乐,翻一翻书,偶尔伸伸懒腰,也是很舒服的。
2015-12-25
《伸懒腰的学问》读后感(二):闲下来的幸福
这本《伸懒腰的学问》字数不多,页数不厚,内容琐碎,短短的十一万字被作者娓娓道来,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能读完。
必须承认,自己并不是很喜欢读散文。当看到这本《伸懒腰的学问》是本散文集的时候,自己还有些担心,会不会不是自己的菜。不过读完之后,我还是要实话实说,《伸懒腰的学问》虽然不属于自己喜爱的类别,但是这本书却带给我了一种另类的散文体验。
作为一名理科生,我意识中的散文就是鲁迅写的那类的杂文。那一类的文章虽然算不上讨厌,但绝对不是喜欢的类型。所以我对散文打心底里就有一种恐惧,不过看完这本《伸懒腰的学问》书中的散文,却看出了散文的另一种味道——闲散。
作者真的很闲,这是我看完这本《伸懒腰的学问》的最大感受。闲散的作者背后,肯定还有一个幸福的作者。如果闲散而不幸福,那么作者肯定不会写出如此有闲情逸致的《伸懒腰的学问》的。
作者的职业与我相同,不过心态却要远胜于我。作为大我二十多岁的六零后,作者显然是更懂生活的。仔细翻看这本《伸懒腰的学问》,你会发现文中根本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全是芝麻绿豆的小事情,全是生活中琐碎到不能再琐碎的事情,可就是这些事情里,作者却找到了不大不小的学问。这种心态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伸懒腰的学问》描述的生活经历其实大多数年过不惑的人都经历过了,但是却没有几个能像作者这样淡然处之,欣然写之的。那些小事情我们根本都不会记到心里,更别说能像作者这样,专门写个小集子将它们记下来了。作者能够注意到生活的细节,自然也能注意到这些细节背后的幸福。
看完《伸懒腰的学问》,虽然觉得作者没有什么正事儿,但同时也颇有一种熟悉感。因为这书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日记。早在上一个猴年我就已经停止记日记了,尽管十二年前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远不像今天这么深刻,但也或多或少的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了。当年的自己记下的虽然不是流水帐,但也都是这样一些闲散之事,只不过年轻时候的自己并不像本书的作者这般乐观开朗,因为这本《伸懒腰的学问》里满满地洋溢着作者的幸福,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
《伸懒腰的学问》读后感(三):一件小事引发的思考。
昨夜和两个小伙伴在讨论,别人无厘头求帮忙,自己被某种特别的不礼貌吓着了。应该宽容理解还是可以发泄一番,以两篇态度完全不同的文字,来看自己更加喜欢哪种。且不管小伙伴们的说法,我只觉得两方皆在理,对待不同的事情或人你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如若那事不过分,可能是出于事急或太过喜爱,而忽视了礼貌问题也是在所难免。但如果语气咄咄逼人一而再如此,倒是不免让人怀疑求帮忙的诚心了,要是此时要帮忙的人情绪不佳,心中压抑出不悦也是再正常不过。
一小伙伴有些不解,这不是两个对面的答案吗?怎么可以都在道理。我在成长之后,逐渐发现,大多事情的想法与思考都是可以多面的,与不同的人之间想法不同也就罢了,很多时候自己对于一些事的想法甚至是做法都是相驳的,结局自然会大相径庭,但道理都是可以放在台面的,更加无所谓对错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不要用一味观点的看一件事,更可以换一种思考,各有体会。《伸懒腰的学问》里并没有特别讲矛盾思考的问题,却觉得与“思考”二字息息相关。思考和细化生活中的琐碎。
这本风趣的杂文集分为四部分,依据不同的主题,小小的一篇,抒发见解,生出道理。由一个字词或一件小事引出了无数的回忆与想法、外出旅行的深刻部分、同事朋友圈里的趣事也没有忘记记下一笔……那些烦恼的、喜悦的、尬尴的、无奈的……都是些日子里的某一瞬间,却讲得极妙。余斌先生在行文语调之时显出一股旧时先生的味道,通过不断讲诉或思考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让人会惊奇的发现了繁琐生活中的小美好,在此在此!然后再一想,也不仅是在他的笔下,而在我们的生活本身啊。
比如刚刚看到“攀比”这一篇,真的是有很多感受啊。正如余斌先生所言:一方便觉得比是对的,因为一个人啊,就该有可“向上”的心,一方面又觉得比是不好的,因为会心里不是滋味,有时候太过了,也没有让你积极反倒是消极起来了。我便是时常这样,但不断想啊想,想到了一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句真是拿来救命的耶。于是,释然。不过努力向上这事依然不可懈怠。
余斌先生开头便说失眠做梦,张继因失眠在姑苏写下了名诗《枫桥夜泊》,睡不着这件事任谁都无可奈何;做梦梦见的都是潜意识想要做的事情,如果是做坏事呢?不过善哉善哉,现实里自己是个好人啊;写错字还可以改正,要是说错了那么丢下脸咯、新年计划只是计划却不实施(原来先生们也爱这样哈)、可遇不可求的“妙”、说到给小儿取名很难;再趣言上厕所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幽默的同事找对象却求幽默…… 厚厚小小的一本书,记满回忆和瞬间,更加是各种思想,看似单调却丰富的生活里被赋予了这么多的小乐趣或大智慧。
这本书是零零散散的,你可以在休闲的某一时刻突然翻开看上一篇,这些事你大概也经历或知晓和琢磨过,各种见解变成了一篇篇文字,看完之后,真想说一句:快哉!是的,很好看,很爽。我们的生活总太忙碌,很多时候忘记记录与细品了。偶尔,微小的瞬间,也不一定是反反复复的。故,我们不妨学着作者,多多记下和思考生活之事,找到生活之乐。
《伸懒腰的学问》读后感(四):琐碎的艺术°
——评《伸懒腰的学问》
文/蓦烟如雪
起初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误以为是写给当下患“懒癌”的人们看到,翻看几篇,才惊觉不是呀,原来是一个人的琐碎点滴,汇聚的一碗艺术。
余斌的文笔充斥着八十年代的老味道,能延伸,能颠覆,能胡侃,一个夜不能寐,他能从张晓风的散文,折转到张继的《枫桥夜泊》,甚至能想到古希腊的睡眠之神修普诺斯,最后在疲态的总结,可以说,余斌涉猎甚广,且能信手拈来,虽看去有点胡诌,但却能有理有据的让你信服于他的见解。还有他的高考往事,他的幸运,我舅舅也插队过,那种敏感的年代,确实对读书的渴望是很强烈的,就像他1977年高考,名落孙山,他的羞耻,甚至他的决心,都是一份真实,很多人因为这场高考改变了命运,很多人因为应试教育了绝望,作为一个教书先生,我想余斌先生也是很能体会的。
可以说,余斌是感性的散文作家,他对日常所经历的事物都有一颗敏感的心态,所以,他能放大自己的思维,去编织自己的情感,一个尴尬,他都能去自我解读,中文系去地质局,现在很多人,读的是一门专业,却投身在另一个行业中,说来确实很尴尬,小时候,打针看着别人露屁股,多少觉得羞涩,去个澡堂,光着身,也会感觉尴尬,这都是生活的境遇,长大了,把这些羞于见人的写在文字里,发现并没有那么不可见人。
这看似是糗事,但却也是一番趣事。
“骨鲠在喉”,我们常常不吐不快,可真的在喉里,却是非常的不痛快,经历过这样遭遇的人,是深有体会,也非常有共鸣的,而共鸣的地方,我们也能发现很多,就比如《当没有香烟的时候》,常常是不习惯烟民跑来说借个火的,就像在火车上,会有人问,姑娘,你有火柴不,当然这还是早些年前的事,现在用火柴的人也少之又少,而他说,“忽发现身上无烟,这是我最需香烟的时刻之一,不免抓耳挠腮,到楼梯口守着,切盼有烟民经过。”我记得《志明与春娇》里,就有很多这样忍不住的烟民,这种亟需吸一口的迫切,是能在分秒中感受出来的,而这些身边人的遭遇,在文字里回味起来,又觉得啼笑皆非。
现实中,很多这样的琐碎,能有几人去挖掘,但能写出味道却已不多见。《错别字》里的反思,是一种的真诚;《师生》里的敬畏是对教学生涯里的一种共勉;而《怨我不怨我》里能从丢失的电瓶说到位儿子摇号,再谈及朋友的荒唐事,这种笔触,换在别人手上一定觉得唐突,可在余先生的笔下,竟然没有违和感,这是很特别的地方,甚至是在《做父亲的理由》上,我认同于他的观点,我们不是应该去想延续香火,为什么要做父亲,去体验生活,而是要反思“我们怎样做父亲”,确实,在当下,很多青年人,没有思虑,做什么都不思前想后,每一个诞生都是生命,不要想我要从这个孩子里索取什么,反而应该想我应该给他们带来什么,索取和给予在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当然,这并没有捆缚在物质上,更多是精神的需求,是未来的延伸。
取名的无奈,听好话的悲哀,甚至是与女儿周旋的斗法,都是很有意思的一页,一把伸懒腰,能跨度到奚落、贬损,能延伸至黛玉的病态美,甚至是如何定义以及伸懒腰后的爽意都是十分明显的。
余先生,熟知历史,博古通今,看似很琐碎的东西,都能一锅炖出不同的味道,实则难得。
这也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伸懒腰的学问》读后感(五):大学里伸个懒腰
——聊聊余斌老师的新书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大学扩招,南京多了几家民办学院,因此我这样的人也还有学可上。那时我们的系主任原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的老前辈,动员了许多当年的朋友和学生来兼课,这便导致了一个后果:我系的宣传手册上显示的师资蔚为壮观,但实际教学效果却颇可虑。多数学生对老教授关注的问题毫无兴趣,也听不懂。而不听课就各行其是,课堂如此沸反盈天,文革之后,老教授大约也不闻此调久矣。
余斌老师来教我们外国文学,彼时他年未不惑,按高校里对年轻的宽大界定,尚属“青椒”一枚。但进教室时倒极笃定,不带教材,亦无讲稿,进教室后讲茶杯往桌上一放,白眼一翻望向天花板,开始讲课。说到重要的人名、书名,也会板书,但绝无排列次序,更不会标注一二三四甲乙丙丁之类的纲目,弄得前排少数认真记笔记的女生无所适从。
讲台下继续嘈嘈切切,老师讲自己的,有时竟似乎还讲得颇有兴味。简直使人不由得想起《世说?雅量》里夏侯太初倚柱作书,下雨天被雷劈,而“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的典来。
当时我中二病极重,又没读过什么书,所以自以为读书不少,上课倒还是听的,以便挑老师的错误下课抬杠。外国文学史教材的逻辑极简单,大抵就是穷人好,高富帅坏,一个作家如持此立场,那便是体现了他的进步性,但他若认为穷人也有缺点,高富帅也有优点,那就是体现了该作家的历史局限性。要抬杠本极容易,但余老师对教材全抛置不用,我事先囤好的砖头根本用不上。他讲课大抵只说家常话,也无文艺理论里常见的“大词”,但旁逸斜出,倒时有隽语。我于是听得入神,抬杠也忘了,下课时去打扰他抽烟,便都是老老实实提问请教了。
如此一来二去,跟他也有些熟悉,便厚起脸皮讨要他的著作看。下一周他带了两本给我,一本读书随笔集,说是送我;一本《张爱玲传》,说了两点:第一,这是盗版,因为正版他也没有了;第二,这本要还,因为盗版他也只有这一本。
后来,我把书还他,说倒是更喜欢那本随笔集,不料他竟很高兴。——一被人介绍,就说是大陆第一本《张爱玲传》的作者,这是他不爽而无奈已久的事了。
《张爱玲传》当然是好看的。九十年代,张迷的声势已大,和余老师作传时的冷落景象大不相同。余老师使用的材料,也不知道又被多少人用过,但他这本书仍然无可取代。比如一般论者爱说父亲对张爱玲的伤害,余老师却注意到张爱玲写到父亲,字里行间自有温情在,反是母亲的做作矫情刻碎苛求,对张的伤害来得更大。这便是小资情调的读者看不到也不乐见的。立足有限材料,结合当时社会情境,以世故人情体察,前者需要学者功夫,后者需要文心洞鉴。《张传》中这两种才能彼此生发,绞动如齿轮。但我以为这种双剑合璧,若是不拘什么题材,随笔点染议论风发,反而更有意趣。
余老师的电脑经常坏掉,存稿便损失大半,于是把文章传到网上备份。我就这样在网上读他的文章,不知不觉自己也成了一个写书、教书的人。最近翻看余老师《喝酒的故事》、《有书和没书的日子》、《伸懒腰的学问》三种随笔,其实倒是重温十多年来阅读的感受。
他曾聊起,书名本来就是更简单的《酒事》、《书事》、《闲事》。那书是什么内容,就更加显豁。但我觉得这也就是勉强划分,因为于他而言,书、酒、闲三者,本来就密不可分。但同一本书里的文章,差异却往往极大。
有些文章是彼时写彼时之事彼时之感,保存了一些那个年代生活的剪影。那时各种新的传播和营销手段刚刚出现,由此发出的感慨,今天看来怕已不免觉得大惊小怪,毕竟,如今我们被微博、朋友圈轮番轰炸,大家都有了点已经沧海的深沉。但一惊一乍,本也是上个世纪末最显著的景观之一。
更有意思的还是那些回忆往昔的文字,不是常见的感伤怀旧文的路子,散淡幽默,略带嘲讽,写少年时的经历与心事,便有些迅翁《朝花夕拾》的意味。有的文章(如《我的“另类”高考》),昔日浮躁凌厉的“我”与今日理智而带点倦意的“我”正堪对照。另外写酒写书,都见得醉翁之意不在酒,功夫在书外,由此带出的事迹与心迹,三十年来的社会变迁,宛在其中。
这些年“民国”在坊间大热,圈内未必有很多共鸣。当代作家对民国素不服气,别说成名人物,当年随便在街头巷尾拉个文学青年,夸他的作品有民国大师的风范,都会遭遇一脸受到侮辱的表情。学者们态度温和些,但也未必不以为民国是沾了时代的光,新学草创,丢出一篇用了点新方法新材料的论文就算独辟穷荒可以开宗立派,真看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论断,自家后出转精也并不稀奇。
不过有一点大概无甚异词,就是现在学者做率性文章,那是真不如民国了。
民国人物,兼有学者、文人身份是常见现象。现在这两个群体则渐行渐远,常竟不过是鸡犬之声相闻而已。何以如此?别的原因也可以扯上许多,然而这实是现代化分工的必然结果,确认包括中文系在内的研究,与创作并不直接相关,对厘清许多问题,也只有好处。如此结果是大势所趋,只是从个人的阅读经验说,不免遗憾罢了。
余老师的文章,某些角度看倒是上接民国学人的文脉,——虽然他对民国未见得特别欣赏,但正像那些被当做“民国范”典型的人物,也多不待见民国,有时我觉得竟存在这样一个悖论,不推崇民国范,乃是民国范的必要因素之一。——不过余老师少年时代近乎散养(这在这三本书里体现得极鲜明),所以和老一辈比,文章醇厚或者稍欠,却多了些野逸气罢了。
能有这样的风格,一来是他个性使然,二来恐怕也是他的年轻时代,正是大学最穷而最无压力的时候,所以由得他如此率性。更年轻一辈的学人,写随笔其实也不乏写得精彩的,但总是不免看出更多学术规训的痕迹:举证必鱼丽雁行,分析必条分缕析,行文专以简明质直为上,偶而穿插一二段子而已。这自然也是很好的文章,只是若独沽此一味,却也不免单调。于散漫中见神韵,疏淡中露锋芒的文字,将来或者是越来越难读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