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西法效应》是一本由[美]菲利普·津巴多 著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5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一):读书|菲利普·津巴多《路西法效应》
读书|165.“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以此为开篇。“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等等的等等接下来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开始塑造个体的性格脾气以至于后面的各种观!细细想来,也就是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的在《路西法效应》里所详细阐述的“情境力量”对于一个人在生活中空气般隐身未可见的环境因素对自身转变的影响力。到最后沦陷在情境力量后的邪恶平庸性和对抗情境力量而产生英雄的英雄平庸性。
从“路西法”开始的旅程,走在未知的专业名字铺成的高速路。四周的风景,是斯坦福监狱实验那用纸板隔出的牢房,经过狱卒在“情境力量”下六天的沦陷以及在其中的心理变化而形成的“虐囚”案,开始的心理学里程。风太大。带着沙子行进的眼神有些迷惑和缓慢。
如果,在同一情境,我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是沦陷情境力量还是和格比一样,是个英雄?
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哲学,在社会的大染缸里经过时间的发酵,是葡萄酒,是白兰的、啤酒还是热烈的白酒?
来到阿布格莱布监狱。津巴多大量的数据和报道,各种报告都画出了去个性化和去人性化以及系统力量带来的图像投影。黑白色系无法隐藏的血腥画面出现在脑海里。情境力量,到底可以把一个人改变到什么程度?喜怒哀乐,还在自身的灵魂里呼吸么?还是早已逃出框架。只剩一具驱壳在人间行走。
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川流不息!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二):《路西法效应》读后感
一般我们都倾向认为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受到社会的影响,会有一定的从众心理并盲从于集体的力量。读了《路西法效应》后,我感到深深的忧虑。原来,我们所谓的自我意识可能远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
路西法效应通过为期约1周的实验,向我们展示了几个普通人在情景力量的作用下,如何变成了恶魔,并用这个原理来诠释发生在阿布格莱布监狱的虐囚事件。
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当情景赋予他狱卒的身份之后,他变得异常残暴,路西法效应让我们看到了情景的力量。很多时候人作为社会的机器是受到环境的摆布的。当年参与文革的大多数人也只是身边的普通人,而一旦社会把他们粗暴的划分成成分好和成分不好的两类人时,原本几乎和睦相处的两类人瞬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类人拿着社会赋予他们的权力和武器对另一类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伤害,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力量的恐怖。
社会力量的强大足以碾碎个人的意识,帕斯卡尔说:人是一个会思考的芦苇。可脆弱的个人随时都会淹没在社会的滔天巨浪中。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这个社会意识是不对的,但也无法改变什么。和集体作对就像以卵击石,最后玉石俱焚。
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就是一种非常残忍的摧残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制度,很多活泼可爱的孩子变成了做题机器,失去了创新意识。不是没有人意识到应试教育的缺陷,只是作为这个制度化社会的一员,个体被管理者剥夺了反抗的权利,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不敢去反抗集体。就像文革中那些被错划的右派,他们没人站出来说文革是错的,甚至站出来也毫无用处,反而受到更大的伤害。
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分散了责任。很多当权者不直接面对应试教育受害者--学生,只是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此,眼不见,心不烦。
应试教育也采用了现代性的管理机制。现代性的管理者不论是因为工作岗位要求还是职责,都要求高效,服从和有秩序,因此,现代性中的权力结构使得管理者为了保持效率秩序而允许采取暴力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威--暴力是最有效的方式。而当受害者处于受奴役地步,被剥夺了反抗的权利,只能完全按照施害者或者管理者的意图来行动,就实现了现代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很多教师对学生采取暴力和体罚,这些教师都是普通甚至很善良的人,但在这个社会情景下,教师变成了制度的工具,教师也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而学生,则更不敢反抗。
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独立的人格,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但实际上我们是不在为某个体制服务呢?是不是在助纣为虐呢?
如何摆脱情景力量的控制?我想应该在每个人心里埋下反叛和质疑的种子。遇事多问问为什么,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理由是什么?这事合理么?这规则合理么?谁制定的?这传统合理么?或只是约定俗成?有没有损害我的利益?我为什么一定要遵守?如果不能反抗就尽量躲避伤害。如果可以反抗,就勇敢站出来反抗群体的力量。毕竟摩西奶奶说过: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三):经典力荐 -短评及笔记
太好看了,尤其前半部分对“斯坦福监狱实验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的描述栩栩如生,令人感同身受。后半部分有针对这个实验的人物角色及理论分析,以及作者作为监狱守卫的专家证人对真实案件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的描述,其罪行是令人发指的,对案情本身及判罪的剖析与前半部分的实验是遥相呼应的。我看完这本书,看了有关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纪录片”沉默的愤怒quiet rage”,大约50分钟,以及作者的TED演讲(20分钟),还看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德国电影“the wave”(90分钟)。非常享受读书及看演讲、纪录片、电影的学习经历,美妙的周末,Happy Learning!
就像封面埃舍尔的图呈现的那样,这个世界有善有恶,善与恶的分界可以互相渗透且模糊不清,天使可以变成恶魔。在一个好的情境下,我们会为善,在一个不好的情境下,我们会屈从作恶。永远也不要高估自己。想想天朝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津巴多在TED演讲中总结了平凡的好人堕落为恶魔的七个社会化过程:
7 social processes that grease the slippery slope of evil:
Mindlessly taking the first small step (无意识地迈出一小步)
Dehumanization of others (非人化)
De-individuation of self (anonymity) (去个人化,匿名)
Diffusion of personal responsibility(个人责任的分散化)
lind obedience to authority (对权威的盲从)
Uncritical conformity to group norms(对群体准则不经批判思考的服从)
assive tolerance of evil through inaction, or indifference(以不作为和冷漠的形式被动容忍邪恶)
”邪恶的平庸性“ – 姑息之恶 (参见《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邪恶的凯旋唯一需要的只是善良人的袖手旁观。
——英国政治家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
抵抗力的关键在于以下三种能力的发展:自我觉察力(self-awareness)、情境敏感度(situational sensitivity)、街头智慧(street smarts),我简称为“三S力”。你将会看见,这三种能力对许多一般性的抵抗策略十分重要。
十步骤防范情境的力量:
1.我犯错了!
2.我会很警觉。
3.我会负责任。
4.我会坚持自己的独特性。
5.我会尊重公众的权威人士,反抗不义者。
6.我希望被群体接受,但也珍视我的独立性。
7.我会对架构化的信息维持警惕性。
8.我会平衡我的时间观。
9.我不会为了安全感的幻觉而牺牲个人或公民自由。
10.我会反对不公正的系统。
Refocus away from evil to understanding heroes
- “Banality of heroism” ordinary people do extra-ordinary moral deeds in certain situation.
Counterpoint to Hannah Arendt’s “Banality of evil”
- Traditional societal heroes – Gandhi, Nelson Mandela, Martin Luther King are exceptions – they organize their lives around sacrifice for a cause
- Children’s fantasy heroes – Superman, Spiderman, Wonder Woman are not reality models for kids, they possess supernatural talents
最后以老祖宗的话自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努力做“平凡英雄”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四):情境的力量——突破你的认知
这本书是在一个独立书店以原价买的,因为是个很不错的独立书店,选择这本书因为作者菲利普津巴多的研究——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人性怎样受情境和体系的影响和控制。
气温有点低,但不是影响我手颤抖的主要原因,刚读完前言和第一章,内心就感受到强大的压迫感,抑郁,沉重。外在环境对独立的个人有多大的影响,本书为你开启认知的刷新启程,究竟人之初,性本恶耶?性本善耶?究竟为何当初你了如指掌的人会变得令你不可思议?究竟为何灭绝人性的行为甚至会发生在一个绝对普通人的身上——种族灭绝、轮暴、恐怖主义……读到此处,犹如尖刀刺入,直到灵魂,也许你每天身处阳光明媚之中,却依然活的很压抑,可能缺少暗夜之黑的洗礼,生活都是多面的啊,读读这本书,洗礼黑夜之后你更能感受阳光之暖;世界远不止美好,真实的往往并不美好甚至惨烈不堪入目,但让心灵接受一次虚幻但却感同身受的洗礼好比真实的面对,或者重新堕入历史已经发生的深渊,读此书如身临其境的洗礼刷新了我的认知,仅仅才开始,就修正了我的某些观点、想法;书里很少关于中国在人性与情境体系方面的例子(仅有南京大屠杀等官方认可的),很多方面资料齐全、真实、不经上层修饰因而更真实、确切,不然我也不能轻易买到。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真实的人生,读此书并不是为让你突然面对阳光明媚闪变的黑暗的准备(也不排除),也不是仅仅防范自己变成恶魔或者防范受恶魔的残害(作者还提倡你思考自己变成潜在的英雄,能帮助于他人和社会),而也是为你添加一种面对生活工作学习的视角,让你更能平静的从容的对待他们。活着为了追求些美好,熟悉些美好背后的规律,不是更容易实现美好么!我想,当你了解了这些人性和环境,不管是再读此类书籍或者生活之事甚至直面书中的惨烈之事,应该是平静的、镇定的、有效的反应,并有帮助自己和他人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五):人性中隐藏着怎样的另一面
有部早期香港电视剧《大时代》,里面有位人物形象比较耐人寻味,丁家长子丁孝蟹。因为他父亲的原因导致方家兄妹四人失去父亲成为孤儿,丁父也因此坐牢,从此两家孩子产生解不开的结。丁孝蟹早年一直说自家欠方家的,对弟弟们严加看管,不许动方家的人。几次救方家兄妹于危难之中。可是到了后期,他突然与兄弟们一起,转变为迫害方家的带头人,把方家三个女孩子全部从高楼上扔下去摔死,并且伪造成跳楼自杀的假象,其中还有位是他深爱的女子。
我们会想这人是不是精神分裂,神经病啊,怎么突然就成了他一直费尽心思在保护的人的凶手,真是不能理解,反正我是永远不会做这样的事。但是呢,先别武断的表明立场,你真的不知道人性中隐藏着怎样的一面。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一本近几年备受推崇的书《路西法效应》,详细地讲了人性之多面性。
---------------------------------
这本书的作者叫做菲利普.津巴多,毕业于耶鲁大学,也曾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由于在心理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被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终身成就奖。
在心理学界,一提到津巴多教授,人们第一反应就是斯坦福监狱实验。他最初出名的原因就在于进行了此实验。实验厉害在哪里呢?在那之后,几乎无人敢情景重现,复制这个过于残酷的实验。作者后来提到,当时参与研究的大学生们,有人经过数十年,还不能忘怀。并且,这么多年来,人们谈到人性和心理学时,都会拿这个案例来分析。
实验在1971年进行,2007年,津巴多博士写成这本书,详述当年实验的全过程,及由此引发的分析思考。书中记录的实验内容根据留存影像、日记和访谈录音等整理而成。本书内容曾三次被拍成电影,分别是《死亡试验》、《叛狱风云》、《斯坦福监狱实验》。电影将书的内容直观化,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这本书告诉我们,好人会变坏人,善恶本就界限不清,如同阴阳两极,如同天使的隔壁住着魔鬼。说到魔鬼,喜欢看西方古典神话的听众可能知道路西法,他本是上帝最宠爱的天使,后来因为挑战上帝权威,被逐出天庭堕落地狱,成为一个集各种邪恶恐怖力量于一身的魔鬼。天使会堕落成魔鬼,那么人呢,也会由良性向恶性转化,所以这本书名字叫《路西法效应》。
这本书引发我们思考:光辉圣洁的路西法都会堕落沉入黑暗,那么好人会变成恶人吗?反过来说,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一旦进入某种情境,真的能够控制自己的意志吗?是否还能保持正常认知,能够分辨出哪些是不道德的,不能触碰的。还是会像坠入地狱的路西法一样,彻底失去本性,做出十恶不赦的事情出来。本书中,作者用大量详实细致的案例,来讲述人性是如何的复杂难测,幽深阴暗。
------------------------------------------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内容。
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个重点内容:
第一个是,人性是复杂的,具有欺骗性和蒙蔽性。
第二个是,斯坦福监狱实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引发全球心理学界重新审视人性这个话题。
第三个是,人的本性为什么会发生改变,恶行是如何发生的。
好了,下面我们就讲述第一个重点内容,为什么人性是复杂的?
经常和你交往的朋友,真的是你眼中正义、善良的人吗?那可不一定!人性的脆弱超乎你想像,比如因为权威人士的话语,你的认知便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甚至会从好人变成坏人。
在这本书中有这么一个案例。艾略特老师为了让学生了解“同胞爱”及“包容”的意义,于是她做了一个实验。
艾略特对学生讲道:“孩子们,有事实证明,拥有蓝眼睛的人属于聪明的上等人,棕眼睛的人属于愚笨的下等人。”说完后,艾略特观察发现,蓝眼睛的学生拒绝和棕眼睛的学生玩耍,并且会在课间时无缘无故痛打对方。仅一天的时间,棕眼睛的学生明显变得忧郁,在课堂上也不回答问题,他们开始觉得自己很笨、没出息。
隔了一天,艾略特突然说:“哎呀,不好意思,我把结论搞反了,之前的说法是错误的,棕眼睛的人比较聪明,蓝眼睛的人比较笨才是。”然后艾略特又提供了一系列证据来强化这种观点。
说到这,你肯定猜到结果了吧,学生们有了明显的转变,蓝眼睛小孩开始自我贬低,而棕眼睛小孩变得敏锐起来。但是,班上的这两类学生充满敌意,互相仇视看不顺眼。艾略特一看,这么下去可不行啊,赶紧将实验结束,又对学生说:“我之前说的话都是骗你们的,大家一样聪明可爱。”这时,孩子们才从情境中走了出来,教室里重新充满孩子们的欢笑。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单纯善良的孩子,也会变成歧视欺侮“下等人”的坏孩子。而这样的转变,也仅仅因为老师讲的一句话而已。老师在学生眼里是权威和知识渊博的象征,孩子们自然会相信老师说的“人分为高低贵贱、三六九等”的说法,于是那些有优越感的孩子,便会对以往亲密的同学欺辱嘲讽。
这例子告诉我们,人会被外界的结论影响,改变之前的认知和思维模式。而如果所处环境发生了改变,人也会释放出内心的黑暗面,与之前判若两人。
比如,1978年,美国牧师吉姆.琼斯带着九百余人去往南美圭亚那。他跟大伙说:“你们跟我走吧,一起去建立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兄弟姐妹们友爱的生活在一起,多么美好幸福呀!”信徒一听,觉得很不错,于是拖家带口的跟着牧师就走了。
但是到了目的地,这位仁慈的牧师发生了恐怖的变化,变成了迫害信徒的恶魔,他把当初描绘的乌托邦变成了人间地狱。信徒们冒犯了他制定的规则,都要受到酷刑。
而琼斯在事情被外界知晓后,竟然威逼全体村民吃下含剧毒氰化物的药物。信徒竟然也追随他,有父母亲自喂孩子吃下药物,抱着孩子一起死去。说到这,你可能会不相信,但是事发现场的录音带记录了这些行为。
大伙相信牧师所以才会追随着他,可为什么牧师会变成恶魔呢?作者认为,一个人如果远离了当代文明,来到一个没有法律约束的地方,于是犯错的成本和代价变得很低,心中恶的一面就会暴露出来。所以如果我们对人性的恶少些警惕的话,有可能我们也会受到伤害。
好了,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一个内容:人性,不仅仅是复杂,而且具有欺骗性和蒙蔽性。在生活中,对身边的人多一些怀疑也不是坏事。
————————————————--
现在我们来说第二个重点内容:斯坦福监狱实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会引发全球心理学界开始重新审视人性这个话题。
其实,津巴多博士做实验的目的是要看囚犯如何适应监狱环境,或者是否会反抗而采取行动,获得本来就属于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斯坦福监狱实验,简单说就是教授在教学楼地下室搭了个小监狱,公开征集志愿者,详细告知具体事项。挑选出二十几位经过严格测试的年轻人,这些人心智健全、身体健康、认知行为正常。他们被随机分配成犯人和狱卒两组。在抽到狱警的标签时,有人还表示遗憾,因为都是标新立异的大学生,感觉做狱警没意思,尝试一下囚犯才好玩呢。就这样开始为期两个礼拜的实验。
为了让整个过程更加逼真,实验组请了警察动用了警车,把扮演犯人的学生以假定的罪行逮捕。
刚到监狱,扮演犯人的学生被要求换上囚衣,只允许喊代号,也就是告诉你,你已经不是之前有名字的你了,你是一个代号,这儿是监狱。那些扮演狱警的人穿好制服后,就慢慢凸显权威。犯人们表情也渐渐凝重。
津巴多博士最初还担心预警们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从而矫正态度。他也担心犯人直接撂担子不干了。那么实验就会以失败而告终。但从后来的状况来看,这担心完全多余,因为事态的发展渐渐出人意料。
第2天,预警和犯人就发生激烈的冲突。这时已经有囚犯开始计划逃跑,有一位犯人神经崩溃退出了实验。
期间,实验组安排亲人探访,咱们都知道,一般外国人见面都是拥抱或者亲吻,其中一位父亲小心翼翼地问狱卒:我可以和他握手吗?在得到肯定的回复后,父子略显生硬的握了握手,谈话也没有家庭成员间的融洽与默契,显得局促和不安。狱警们在旁边走来走去监视,窃听他们的谈话。而没人敢要求狱警离开。刚进来的人也被震慑住,好像这真的是监狱。
为了使情境更逼真,还请了牧师,牧师问部分犯人是否有罪,犯人迟疑地回答说:我想应该是有罪的吧。奇怪的是,没有人会想起这只是个实验,就连所谓的罪名都是子虚乌有。谈话结束后,每位犯人都会自动伸出双手,让警卫戴上手铐。
在安排的假释委员会环节,犯人们寄希望于假释出狱,而没有人义正辞严地提出:我要终止实验,请放我离开。那么实验组必须立即让他们离开。因为合约中明确注明这一权利,但是没有人提出这要求。不难看出,他们已经模糊了实验和现实的界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中有两位犯人看上去状况极其糟糕,实验组只好放俩人离开。
在情境力量的加持下,狱警失去了做人的道义,对犯人进行无休止的残害。而犯人们在被虐待下,要么歇斯底里要么麻木不仁,觉得自己就有罪。扮演不同角色的两组人在情境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沉入戏太深,逐渐忘记了原来身份,扮演的角色特征慢慢取而代之。就好像某些演员,因为投入扮演了一些角色后,对心理产生影响,要用很长时间调整走出来。
这时事情发生了转机,刚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克里斯蒂娜女士(后来成了津巴多博士夫人)来参观实验。她在会议室遇到一位谦逊温和的狱警,对这位狱警印象很好。几分钟后克里斯蒂娜惶恐了,因为她发现这位狱警到了犯人面前,立刻变了副面孔,好像恶魔附体一样,诅咒辱骂犯人,活脱脱一个残暴的坏蛋。
而这时,克里斯蒂娜看到了一队犯人被大纸袋罩住了头,连脚踝都被锁链串了起来。她落下了眼泪,然后非常生气地和津巴布博士大吵了一架,“你看你们,对这些年轻的男孩子都做了些什么,他们不是犯人不是狱警,他们是风华正茂活泼可爱的学生,现在都变成什么样了,真是令人惊恐与愤怒。”
现在,实验组冷静了下来,他们也感觉到,所有的人因为过于投入,而失去了心智,商议后原定两个星期的实验不得不提前终止,只进行了六天。
上面是我们讲的第二个部分:斯坦福监狱实验,引发全球心理学界重新审视人性这个话题。
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们本来都是认知正常的个体,但在进入模拟场景后,短短几天,思想、行为和品行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这个实验也让人开始质疑自己的本性,或许我们本来都存在着多面性,善良与邪恶,正义与卑鄙,无私与自私,顺从与支配,警醒与疯狂,等等。只是因为教育文化不同,社会背景不同而呈现出相异的个性。
如果在井然有序的环境中,向善的一面会被引导出来,在人性中占支配地位,人人都正义善良。而如果进入一个消极的肆意妄为的情境下,作恶的条件成熟,人性里凶猛的小兽就被释放出来,变得作恶多端。就问一句话:在特定情况下,你会做坏事吗?答案是,很有可能。
--------------------------------------
说完了斯坦福实验的整个过程,下面谈到要讲的第三个内容:人的本性为什么会发生改变,恶行是如何发生的?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于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桔子生长于南方,就长得又大又甜,为橘子,而生长在北方,就又酸又小,为枳。之所以有差异,是因为气候不同,土壤不同。植物都会因为环境不同而生长为截然不同的品种。而对于人这样一个正面与负面特征混合的复杂体来说,到底体现哪一面,也要看所处的外部环境特征怎样。
那么在哪些环境或情况下,具备人性的个体和群体,会触发出负面的不好的特征,作出反常行为呢
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
首先,对自己的去个性化,对他人的去人性化,
什么意思呢?所谓去个人化指的是,一个人如果掩盖了本来的身份,做坏事的机率就会变大。例如实验中的狱警,统一着装穿上制服,戴上反光太阳镜,遮住了大半个脸庞,作为本人的个人化标识降低,作恶就变得容易,没有羞耻感。比如,纳粹军人穿上军服,到战场上随意杀人,回家后换上便衣,就是好父亲、好丈夫的形象,连他自己也会忘记曾经杀人如麻这回事。小说《苍蝇王》中提出一个问题:一个人外表上的简单变化如何引发他外在行为的戏剧性改变?而小说中描写的男孩子们也是在脸上画上面具后,变得嗜血残忍。
津巴多博士还指出,作恶容易在新的不熟悉的环境中发生,你的习惯性反应失效了,你的人格和道德感被消弱了。也就是说,任何让人感觉匿名的觉得不会被人认出来的情境,都是创造潜在为恶的条件。
那么去人性化呢,就是不把对方当人看。二战侵华战争中,日本人残忍杀害我国同胞,有位将领对自己的行为这样辩解,说认为他们所杀的遇难者都是东西。美军曾在越战中屠杀数百名无辜村民,事件背后的关键因素是美军将所有亚洲人都贴上“亚洲贱种”的标签。而在伊拉克战争中,有位中士说:你想出任何侮辱性词语定义不同脸孔的人,只为了让杀死,虐待他们变得容易一点。
也就是将被害者视为不属于人的领域,这样的去人性化形为,会促使加害者施暴时没有同情心,加害者认为对方都是低劣生物。从而搁置自己的道德感,为暴行找借口,让行为合法化。
其次,权威产生腐化,主动行使和被动接受。
都说权力是个好东西,人人都想拥有,为什么呢,因为它满足了人性中对权势倾天,发号施令的威严的向往。但是它也让拥有者私欲膨胀,腐蚀自身。同时无法律约束的乱施号令也唆使教坏了被接受者。
津巴多博士曾经担任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美军虐囚案的专家证人。当他看到虐囚照片时,虽然震惊,但并不惊讶。因为这些行为早在斯坦福监狱实验时就已经初露端倪了。为什么军人会如此?因为手里握有权力,而这些权力被滥用了,权力腐化了个体。如果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赋予人们权力,那就是给滥用开通行证。
权势不仅会触发出拥有者本人负面的性格。它也会让正常的人在高压下失去判断,产生害人的行为。
有个很有名的米尔格伦实验是这样的:志愿者扮演老师,说出关键字,学生猜测单词,如果错了,就要实施电击。学生在隔壁房间用电线和老师面前电击按钮连接。刚开始学生反馈:还行,继续提问吧。而随着出错次数的变多,电击程度会越来越激烈。学生会喊:哎呀,受不了,我有心脏病,快放我出去。老师询问实验人员:是否要结束?实验人员会面无表情的回答:出了问题我负责,请继续。
如果你是老师会怎样?肯定想:不要出人命了,赶紧结束啊,我不参加实验了。可是事实是,扮演老师角色的有三分之二的人服从了专横的实验指示,最后按了最高级电压的按钮。
当然,通过学生身上的电压是不存在的,学生只是根据需要表演出痛不欲生的模样。幸亏是假的,不然真要出人命了。但是受试者老师们却不知道无电压通过。也就是说,在权威的指引下,有三分之二人已经做好了害人的准备。
还有一个实验,假装主治医生给护士打电话,说为了不耽误吃药时间,要求护士先给病人服药,而他指示的剂量是药瓶说明上的两倍,药瓶标注已经明确警告,超出剂量有致命危险。在实际测验中,22名护士只有一位没有听命行事,其他人全部按照指令给患者服用,当然事先实验人员已偷偷把药的内容物换成无害的了。真应该把那位唯一没有听话的护士嘉奖升职。
这是权威的力量导致好人为恶,一方面拥有权势的人肆无忌惮作恶。一方面普通人被权威所震慑,产生恶劣行径。在职场中,主管决策出了问题导致公司利益收损,老板让你背黑锅,你背不背?或者授意你把错误栽赃到另一人身上,你会不会乱转嫁?很简单,如果想混下去,就得接受示意。但这整个事件过程中,老板利用权力在做恶,你也是帮凶。
再次,不加鉴别地依从群体规范。对恶行姑息纵容。
人是群体性动物,我们大多数情况下都有这种认知:如果别人都在做什么,我也加入吧,而如果别人都没有做什么,我也不需要做什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一群人的美德及一群人的罪恶,比方说,同样的一车子水果倒地,有时候会出现哄抢的情况,有时候又会出现众人帮忙一起捡拾的情况。这取决于刚开始动作的人是如何做的,人群中的大多数是如何做的。
专家研究过纳粹大屠杀,为什么平民也对犹太人痛下杀手。除了政府以意识形态将对国家尽忠职守的道德法令强力灌输到人民中洗脑外,还有群体因素在里面。因为“大家都这样,我不做,别人会用什么眼光看我”。
纳粹犯罪档案中有记载,一支由五百名德国普通男性组成的队伍杀害了近4万犹太人,刚开始有一半人拒绝杀人,可是时间久了,社会群体力量开始发挥作用,已经开始杀人的人对拒绝的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产生“别的同胞会怎样看我”的压力。从而消弱了原来的意志来从众。
结论就是:人群中消极的一面占主导,就产生了恶,也就是我们身边比较多的事例,恶行发生了,沉默的大多数,不作为不阻止姑息纵容,导致恶行横生。
上面是讲的第三个内容,人的本性为什么会发生改变,恶行是如何发生的。
------------------------------
听到这里,有人也许会困惑,难道眼睁睁的看到好人变坏,恶行发生却无法拯救吗?不急,作者提出了英雄主义是恶的解药。那什么是英雄主义?它是指在众人消极冷漠之时有所作为,而这样的作为必须是以社会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比方说美军虐囚之所以被告之于众,是因为一位军阶低微的普通军人看到,将影像拿给了最高领导。而他后来被作恶者盯上,当局将他和他的家人隐藏起来,保护了三年。
如这位军人身份低微却做了光辉之事,很多时候,行使英雄主义的英雄是那些在社会上行非凡之事的平凡人,那些有所为之人,他还可以激发另外一些人内心的的英雄想象。而对于我们自身来说,给自己贴一个标签“我是一个英雄”,待合适的情境出现,对抗恶之影响,行正义之事。
--------------------------
《路西法效应》,一路阅读下来,我们是否对人的复杂性也更加了解,其实大多数人身上都有变成魔的潜质,甚至容易以正义,公平的名义去作恶。你可以成为好人,也可以成为恶魔,成为怎样的个体,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处在一个斯坦福监狱里边,不小心就会被引诱成不想成为的模样。唯有不放纵自己,尊重正当的权威与秩序,就像国家法律就是对人们不合理行为的约束。我们要对自己保持警醒冷静的批判和质疑态度,学会保持孤独的思考,时时抽离出情境影响,才能有机会看清自己到底在做什么。
微信公号:Mxiaokitten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六):做个平凡英雄还是临阵脱逃?
前段时间,江歌案因为她母亲的万言书再次被刷屏,网上评论基本是一边倒的倒向指责刘鑫的冷漠,自私,逃避,并进一步推测如果不是怎样可能不会怎样,应该怎样。这两天,满屏都是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老师猥亵虐待幼童,大家指责的重点是老师惨无人道,院长没有开幼儿园的样子。
如果是你站在门后,门外正在发生惨剧的打杀,在恐惧中,你会不会不敢站出来,宁愿逃避当作自己不知道?
如果你是一名幼教,让你看看你的同事,同行,你觉得身边有多少同人可能会虐待儿童,甚至猥亵,做出在人性框架下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当有恶行发生,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指责事情的第一责任人,指出其人性之恶,好像她就是十恶不赦,人格有问题,远远不如我们这些“凡人”。“如果换作是我,肯定不会这样做”,真的么?
这种“我就不会这样”的意识,把我们自己特殊化,加上了美化的外衣,也让我们不能准确判断事情。
做一个勇敢冲出门外承受责任,挡住危险的朋友。抑或做一个与体制抗争,发出不同声音的体制内之人。做到了,可能是平凡的英雄,做不到,就要承担人性与情境的罪责。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七):好人变坏指南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人间悲剧:纳粹屠杀犹太人,卢旺达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等,而今天,一些触碰人性底线的事情仍在不断上演:美军伊拉克虐囚丑闻,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网络上随处可见的语言暴力。这不禁让我们感叹;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上述这几件事有何共同点呢?答案就是——“路西法效应”。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什么是路西法效应?
故事是这样的:路西法曾是上帝最宠爱的大天使,上帝的恩宠让他日渐骄横,产生想与上帝平起平坐的想法,从而拒绝向弱小的上帝之子基督臣服,并带领三分之一的天使叛变,失败后坠落到地狱,成为了恶魔。路西法效应寓意着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好人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作恶。我们是否会像上帝最爱的大天使路西法一样,不知不觉地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之事呢?人性的脆弱超乎你的想象!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八):关于日内瓦公约
这本书其实大部分在讲监狱,恐怖主义,虐待,系统。看完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我想到了电影《间谍之桥》。主人公为什么那样去帮苏联间谍,或许他也在想,有一天美国间谍落在人家手里不要再到虐待吧。这或许就是日内瓦公约的真谛。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公约?
首先,我们身为人,要尊重人权,同类为什么要自相残杀。其次,换位思考,自己国家的间谍落入人家手里,让人家这样虐待,谁也不好受。
但是,布什政府为了他的所谓对抗恐怖主义,明明可以用别的办法问出情报,却偏偏默许虐待,甚至引渡到他国进行虐待。这样就不违背美国的人权法律。这样的美国政府,口口声声声称中国是最没有人权的国家,道貌岸然的嘴脸实在让人恶心。
读完这本书,心情实在很沉重。系统,环境,社会,我们谁都没法逃脱在外,只要高层默许,混乱,肮脏,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这就让我想到,如果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人,你必须知道你自己的每个行为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谨言慎行,不需要每个人做到,但这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人的基本功。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九):你是好人还是恶魔?
本书主要是对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介绍及引发的思考,个人认为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在确保实验参与者心理状态正常,没有显著差异后将一组青年学生随机分成2组,分别扮演犯人和狱卒的角色。实验预计进行2周。扮演犯人的参与者将被要求服从狱卒的指令,而扮演狱卒的参与者在接受了段时间的培训后获得了管理犯人的权利。作者禁止在监狱中发生身体暴力。实验者最初想看看犯人的反应,但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意料。在获得管理犯人的权利后,狱卒们逐渐感受到了权利带来的快乐,开始折磨犯人们,完全忘记了其实犯人们是和他们一样的大学生们。后来又犯人被折磨到近乎精神崩溃,实验才被迫提前终止。但人们欢呼雀跃而狱卒们却感到遗憾,不只是因为工资会减少,也因为失去了支配命令犯人的权利。
这不得不引发思考,当人赋予支配命令甚至伤害别人的权利时是不是还能保持原有的善良?可以去个性化,也就是匿名时是不是还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实验表明当对方不知道自己身份时做坏事的概率会升高。
这本书让我不由得想到了现在网络中的键盘侠,在网络中对别人恶语相向,发表恶意评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公司中一名老实的员工呢?无论如何,无论在什么环境中,我们有责任保持善良。
《路西法效应》读后感(十):情境就是一种以各种方式强加于人的多种判断,除非跳出或保持警觉,我们就会沦为这个情境的信徒
这本书主要讨论“情境”,作者认为情境的力量非常大,在特定的情境下,好人也会变成恶魔,反之,“时势造英雄”。 在即将看完这本书时,正逢遇到一个祭祖的仪式,我算是一个可参加也可不参加的角色。大致如此,于是我尝试一个脱离情境的实验: 在第一个地点,由于人很多落脚都难,我选择旁观,于是结束后我遇到了诘问和旁敲侧击还有凌厉的眼神。但没有人建议我应该参加下一个地点。
在第二个地点,我依然没有参加,已经有一个与我角色类似的人退出。
在第三个地点,我被平和地告知可以留在车上,再有几个类似角色的人退出。
整个仪式结束后,我没有受到质问。之前发出诘问、敲打和眼神审判的人都谈笑如初。
这种情境给人的压力是很大的,有被孤立的风险,但意识到这种压力的存在是十分有益的,它只是特定时空的压力。
在学校和公司,书中描述的程度较轻的情境无处不在,保持警觉至关重要。不要使自己落入更残酷的情境,比如一帮朋友打算在KTV来点刺激什么的。因为这种情境的压力使正常人做出通常恶人才会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