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设计心理学4》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设计心理学4》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设计心理学4》是一本由[美]唐纳德?A?诺曼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1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设计心理学4》读后感(一):为未来的智能设备保留一份防范之心

文/巴奇俊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生活新颖机器设备不断应运而生。未来会来,科技会不断创新。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各类智能设备使用范围正在扩大,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精准和贴心的服务。这都是在我们使用这些智能设备时,这些智能设备无时无刻地收集着我们的个人信息数据,从而把收集来的个人信息数据向云端发送,向外界传递,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安全的风险问题。因此,我们不得不为未来的设计多作一丝思考。

读完《设计心里学4,未来设计》后,便对未来的智能设备生起一丝丝担忧的心理。当然这本书读起来是非常有意思,尤其是最后部分,以机器的观点立场来对话人类。也许,未来的机器,真的能与人类对话吧。本书是美国作家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第四本续作,唐纳德是美国著名地方认知心理学家、计算机工程师、工业设计家。现为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心理学教授和苹果计算机公司先进技术部副总裁。作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的倡导者,所写《设计心理学》丛书深受广大读者追捧,对设计人员来说绝对是不可错过的读物。

通读本书,我也开始对未来的设计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是否像书中说的一样,未来的机器和人类到底是谁在主宰谁?是否迟早我们终成为自己设计的设备的工作,机器的仆人?我们人类是否又能与机器做真正的沟通?是否有能够自动清洁的刚子,投你所好的娱乐系统?但我像作者一样深信未来科技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私人化。但我们依旧需要冷静的思考,未来的科技是否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好,甚至给未来的社会增加危险。就像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汽车飞机的发明和应用。

因此,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好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自动化的机器工作效率更甚,智能化的设备可以为我们提供更精心的服务,可它们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更加难以控制的危害。科技必然在发展,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对科技创新的设备是否能过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这就让设计师和工程师在研发新的设备和机器的时候,理应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给予未来的设计产品更自动化,更智能化,但我们是否能过了解机器的状况、行动、和即将进行的下一步。是否能与机器建立起“共同领域”并与之对话的有效沟通和自然互动。也许,设计师应该以这本书总结的未来设计六大法则作一个参考和思量。设计六大法则,1:能够提供丰富、有内涵和自然的信号,2,具有可预测性,3,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方式,4,让输出易于理解,5,能够提供持续的感知,但不引起反感,6,利用自然映射,让互动清楚有效。

虽说现在的机器设备的能力还是相当有限,但每出现一种新的机器设备都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改变着人类的行为。这是科技创新的成果,也是科技进步的作用。因此,我们依赖着现在的科技产品,又极大期望着未来产品给予未来生活带来新的便利。但我们还是要为未来的智能设备保留一份防范之心。

——转载须经本人授权,转载请豆油本人。谢谢

《设计心理学4》读后感(二):人机如何交流才算真的交流?

之前读过诺曼的设计心理学其他系列,感觉他的写作风格就是絮絮叨叨讲故事,非常多的内心感受,跟很多作者严密简洁的行文风格鲜明对比。

这样写的好处就是,你能知道他的一些想法和结论是怎么来的,包括他老人家的心路历程,但是坏处就是,有时看着看着容易走神,因为看了几页,发现他要表达的观点就那么一个。。。仅代表个人观点。

整本书基本都在回答一个问题,人机如何交流才算真的交流。下面摘录一些对我有触动的金句。

#引子#

1、做决策的过程比决策本身更为重要。一个精诚合作、互相理解的团队与一个只听从指挥的团队,对事情的处理会有很大不同。(这个用在管理上同样有用,但在这里作者是想引入人与机器有效交流的重要性)

2、人鱼及其之间行为的冲突时一个根本问题,因为不管及其的能力如何,它们都不能对周遭环境、对人的目标和动机以及对经常发生的异常状况有足够的了解。

3、当越来越多的聪明设备进入日常生活,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有好有坏。如果集齐满足我们所愿,那还不错。但如果它们做不到,或导致本来很有效率,创意的使用者便成仆人,随时在监控、修理和维护集齐,那就不太理想。

4、机器与人迈向自然、共生的关系。我们需要冷静、可靠和人性化的处理方式,重要的是增强,而不是自动化。

以上这些为引子,下面开始讲如何让智能机器具备更可靠的处理方式。

# 机器的局限性#

1、机器的感应有限,而且它们测量的跟人的感官接收到的也很不一样。心理的知觉与无力的感测不一样。

2、人的目标和机器的目标也大不一样。机器也没有情绪,虽然有些机器具备初级的情绪,但与人类的情绪还有相当大的差别。

3、沟通和谈判需要语言学家所谓的“共同领域“,即座位人与人之间互动平台的一种理解的共同基础。缺乏共同领域就是我们无法与机器沟通的主要原因。

4、系统如果能避免这危险,只做建议而不强制执行,将假定和共通处都弄清楚,也许通过人与机器都能阐释的内在行为和自然互动,就能实现人与机器的互动。

#互动#

1、对未来日常用品的设计比较好的方式是利用包涵丰富信息的信号,并且不扰人,即自然的信号。

机械式的旋钮具有触觉的暗示,这是一种内隐沟通,内隐沟通可以背用来作为告知,但不会打扰别人的有力工具。

2、另一种沟通方式是示能(affordances)。示能的定义是:动物或人对世界上某个物体可能实施的某种活动。设计的挑战是让使用者事前之道可以做那些可能的操作,需要做什么样的操作以及如何去操作。

3、系统将目标和意向传递給人的方式之一是明确显示它正在用的策略。

4、如果摩托车、汽车、机械设备和药物看起来就如它们实际上那么危险,或许人们就会随之改变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把真实的危险状况重现回来。

5、增强性科技易经证实了它存在的价值。因为这些建议只是給我们参考,不会让人觉得受到侵扰。

6、反馈非常重要:

重复确认

进度报告和时间估算

学习

特殊状况

证实

引导期望

最后总结一点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则,人机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机器并不能像人类一样理解人的意思,因此机器最好不要代替人来做决定,而是给予参考,将控制权交到人的手里;及时的以自然方式告知人目前所处的状况,即使是假装车在打滑漂移,会引起开车人对周遭环境的重视而不悔掉以轻心。

《设计心理学4》读后感(三):有益于思考的马后炮

只看书名时,以为仅是平面或者包装之类的设计。乍一翻看,明白大错特错,讲的是人机对话的设计,智能应用的衍生。罪过,罪过,原来一直把设计这个词看小了,哑然一笑,设计是方方面面的嘛!原始人凿第一个石斧,磨第一根骨针时,也得需要些匠心,需要下设计,可能他们也七嘴八舌的谈一下交互,论一下用户体验,“你磨的光滑可鉴,你的尺寸盈尺可握,5寸刚刚好,10寸就不便于携带了,另外重量也是个问题,功能要专,什么都能干的器用,咱北京人也不屑用的。”

“人设计了机器,但人和机器的关系是紧张的。机器和人有着本质不同:他们在某些方面比较强,特别是速度、动力和一致性,另外一些方面,像社交技巧、创意和想象力则比较弱。机器欠缺些同理心……”看到这些文字,你明白这本书实际上是对现有设计理念的“挑剔”,想要更上一层楼,总得需要有吹毛求疵的人,比如乔布斯,Iphone是成功了,Mac是失败了,只因乔布斯执着的不想加上风扇,可带来的隐患就是不稳定,大量死机。人类和自己设计的机器进行对话,始终是在盘旋着摸索前进,通向一个曲折未来。比如对于汽车空间的设计越来越静音,可如此却出现无从分辨速度、路况等弊病,要说人还真挑剔,怎么办呢?人性化的路途上从来不是一成不变,就比如手机的电容屏和电阻屏,电阻屏雄霸天下时,哪想到电容屏有一天会解决掉触摸流畅的根本问题。

“示能”的概念被本书所强调,“当接触到一个新事物,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能使用自如,不会注意到这是一个独特的体验,我们为何能这样?”因为有示能,“示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性能,它是物体与作者之间拥有的一种关系。无论示能是否明显、是否可见,或是否被任何人发现,他们都普遍存在。你是否知道它无关紧要。”好了,我总结下上面一大段话,就是所谓的不说人话,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对抽象概念很排斥的人,但是讲述给别人的时候,就尽可能多的通俗或者故事化一点。简单说,其实在设计领域里这个所谓的示能,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那个设计理念“所有设计就是为了没有设计”。再具体一点,无论是苹果掀起拟物风的图标,然后又扁平化,实际上传递给我们的视觉感知就是简而又简,任何机器和设计随着功能增多,总会想着删繁就简,这个时候界面、UI等等形式就需要被简化,就像这本书里作者一再提及的,“我们和机器或者设计品的沟通,不要依靠学习,尽可能多的依靠本能。”

既然是一本心理学书籍,自然侧重强调设计时的所思所想,然后不禁可悲地发现:“人类已成为自己工具的工具”基于此,书里给出答案:“更好的和机器沟通”沟通途径依然着落于设计,甭管是螺旋上升还是偶尔失败,总之设计的路走不尽,可以迸发人们脑细胞的活力。书中给出了设计法则摘要:

1.提供丰富、有内涵和自然的信号。

2.具有可预测性。

3.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式。

4.让输出易于了解。

5.让使用者持续知悉状况,但不引起反感。

6.利用自然映射,使互动清楚有效。

基于上述条件,书里常被做分析的例子,烧水壶的设计是一个标杆,蒸汽发出声响,时刻提醒着水热程度,水开时,发出呼哨声,又不引起反感。这一切信号,只依托于水蒸气的自然现象。这样一分析,是蛮有意思的,但是我们又明白,发明家、设计师往往并不会来看《设计心理学》,就好比作家不会看《文学概论》进行创作一样。《设计心理学》也一样是个马后炮。好的设计,大多时间由市场来衡量,偶尔劣逐优,有实际需要,比如当美孚石油的大铁桶迅速抢滩19世纪中国,而不是其他更轻便载体,仅仅因为当年清国老百姓比较穷,喜欢用美孚铁桶敲打出各种器用或者修补房顶。书封底推介文字还是很实在的,“这本书非常适合作为大学自动化课程的介绍。”这书我觉得是有益于思考的马后炮。

《设计心理学4》读后感(四):未来有多远

TA操控着钢铁盔甲上天入地;

TA会泡咖啡也能做重型武器;

TA知天文懂地理偶尔也吐槽;

TA就是托尼史塔克……的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

《钢铁侠》里面我们最熟悉的,除了托尼史塔克,就是他的超级智能助手贾维斯了。贾维斯风趣、幽默、忠诚,除了看不到他的实体,我们几乎已经把TA当做人类了。事实上,TA又有比人类强大的多的能量,只要计算机还存在,TA可以给自己找到任意一个终端做载体,永不消逝;TA具有迅速而精准的计算能力,严谨的思维能力,清晰的表达能力……可以与人类无障碍无误差交流。恰恰,“沟通、解释和理解,这是聪明的共事者合作时的关键因素。不论是其他的人、动物或是机器。”

“贾维斯,飞行动力呢?”“先生我在努力呢”

“贾维斯,起来了吗?”“先生,愿意为您效劳”

这样的台词我们耳熟能详,网上一搜,不少科普贴声称“当不了钢铁侠,但我们可以拥有贾维斯”,帖子内容在解释“语音识别”模型及应用。然而细想下来,“贾维斯”真的只是一个单纯人机对话、语音识别的机器人吗?当然不,除了无障碍沟通,他有类似人类的思维,可以判断人类的行为意向和情绪;除了执行命令,还可以做出判断。你以为这只是程序设定的问题?不不不,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关于未来的设计,不是单纯的程序编写、信息输入输出,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未来科技,必然要考虑人类的社会环境、背景文化、心理变化……当前仍存在许多尚未跨越的鸿沟,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怎样才能让人类与机器融洽的共事。这就要求设计师不能被困在单一的专业领域,而是要成为跨领域的通才。

《设计心理学4:未来设计》中唐纳德·A·诺曼为我们列出了当前智能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思索性的解决方案,梳理了未来设计的发展脉络,做出了未来设计的产品预想。最后还创造性的写出了一章机器的观点,完全以机器的立场和角度,来阐述机器心目中关于和人协作的方式、与人共存的关系等。唐纳德通过和机器对话这一方式,以机器的身份,阐述了机器的看法,创意十足,但绝不天马行空,这些观点有足够的事实和科学知识作支撑,如果你能读完整本书,看到这篇后记,一定会在心里赞同:机器们果然还是会这样想啊。

与未来设计相同的是,《设计心理学4:未来设计》本身极具前瞻性,以科学预测的方式指明,关于未来之物,人类的设计指向何方。这些内容经由科学的论证,丝丝入扣的分析而得,可以让产品的研发者、设计者关注以往不曾关注的一面。

当前科技高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极快,处于这种环境的人类,不再是被动适应,而是主动去发现、掌控,人的“示能”也比以前高明很多。这种情况即有利于未来化设计的发展,同时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设计的更符合“示能”,这是设计是否被人认可的关键所在。

汽车智能化是走在工业前沿的设计,更迭的安全需求,人机交流的缺失,操控还是被操控,是容易被设计师误读的要点。你引以为傲的功能真的是客户需要的吗?怎样的设计才能打破“风险补偿”这一规律?是人驾驶汽车,还是做一个安静的乘客?和出行、安全密切相关的机器的设计者们,更应该多了解市场,面对需求,而不是制造需求。

智能家居圈是当下的热点,打个电话设置煮饭时间,手机遥控开启电器?这些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功能。但是,须得注意,这些并不能称之为智能,因为机器只是在接受指令——服从指令,接受执行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不会和你抢夺主控权,缺点在于他会严格按照设定程序来执行,你犹豫了?有情绪了?对不起,机器不懂,也不在乎。

所以,如何才能拥有和钢铁侠一样的智能管家?抱歉,短时期内也许还不行。但我们乐观的期待,期待未来的设计师们攻克技术的难关,突破人类生理心理的羁绊,将贾维斯带入我们的生活。

文/团团花哚 2015.11.26

《设计心理学4》读后感(五):未来结合科技的样子

现代的生活分秒都在发生着改变,各种智能和巧妙的设计正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数据也正往各大网络资源区集中。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冰箱、智能插排、扫地机器人等等。但凡冠上“智能”二字的都让人有种高大上的感觉,而这本设计心理学4讲的就是机器设计上需要关注的问题,可谓是很有特色。

我们在适用现代化工具的时候会出现两种感受,其一是感叹现代工具的便捷。其二是抱怨工具的不方便。这两点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这也正是设计者在心理学层面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人的思维是灵活多变的,而机器的每一个操作或者是思考均由系统早先设置好,机器是为服务于人产生,却不太容易与人达成真正意义的沟通。书中有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一辆只能汽车可以搜集主人所有喜好,并每日为主人预定好喜欢的美味,然而主人抱怨不想每天都吃这些,智能系统也随之抱怨到人真怪,为什么自己喜欢的东西却不想经常吃到,那有为什么说自己喜欢?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当然可以理解到作为车主的反应是理所当然的,而机器执行程序也并未犯错,错误在于没能很好的沟通。作者提到每个人都不会喜欢被机器指挥操控的感觉,即使机器真的可以帮到当事人。原因就在于人机直接不能建立有效沟通,如果换成提供多种组合选择,让人来做决定是采纳与否,这样从人的心理接受角度来讲会更容易与机器配合融洽。

有时候真的说不清一项设计什么时候达到终极,总是在不断发现与完善的过程中趋近那个人机融合的完美状态。设计者主要通过利用人与机器互动过程中的一些感官变化,设计出方便生活并降低风险的机器,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使人放松便捷,在某些情况下的舒适或许更加危险。比如太过舒适的自动驾驶系统会让司机放松警惕,当司机打瞌睡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系统错误判断的情况而造成交通事故。当系统认为前方没车可以加速,然而该路段却需要减速慢行;当系统因为判断与前车局里小于设定值而突然刹车时;当系统测试周围车辆太多未达到安全变道而继续直行时。相比人的行为,系统显得更不灵活,这些误操作每一步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设计者们在研究哪些情况如何保持人的警惕,或者在必要时刻给予提醒,让使用者能够发掘并手动做出调整操作。未来设计中会更多的利用人的五种感官接收各种信号,无需培训学习,利用人的本能在危机时刻采取恰当措施。比如翻阅电子书时会有轻微的书页翻动声音,以及视觉画面的明暗变更,这就是模拟生活中的真实信号,让人确定已经进入到新的一页。同样原理的还有按下启动键时的提示音,冰箱等工作时的声音,如果没有这些提示,我们无法轻易判断是否正常工作。信息的作用是我们自然吸收并汇总的,有些信息例如开车时车的颠簸会告诉我们路面状况,外面吵杂程度可以判断车辆拥挤度或及时避让,流通的空气可以让我们感知温度和湿度,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无需注意自动被我们利用的信息。然而有些信号可能会造成人的烦感,例如人烦躁时系统一个接一个提问需求,这就有待于未来完善系统对情绪的感知力了。

书中有些观点很新颖,语言例子使读者很容易就理解到了正确的位置,结尾一章我理解是一段人与机器假象的对话,意在让读者进一步理解机器与人类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可能的想法。这也是让我眼前一亮大开脑洞的一部分,amazing!

总体来看这是一个创新领域,也是一个综合领域,需要设身处地的考虑各种需求和因素。智能又是一个发展趋势,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拥有自己的智能伙伴,或许会有机器人社交区,新闻报道某个机器人与人为了一件事争吵。不管怎么说,设计师和工程师们会努力减少人机距离,构造更加人性化的系统模式,为我们未来天翻地覆的改变做准备。

《设计心理学4》读后感(六):互动就是合作、沟通、协商、达成共识的过程

现状:人和机器的互动,现在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基本上就是简单粗暴:机器很像脾气不好的傲慢的工程师,对于自己的工作范围,不允许被打断,一旦外人介入,就会报错甚至罢工。

未来:人与机器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自然、共生”的状态。互动,本质就是合作、沟通、协商最后达成共识。马与骑手之间就是比较好的共生的例子。“技巧娴熟的骑手不断地改变缰绳的松紧来与自己的马儿沟通,调整因环境变化所需的不同的控制权。”而目前,人与机器还很难达到这个状态。

Action:所以作为设计师,可以参考如下法则

- 设计第一法则:提供丰富、有内涵和自然的信号。

- 设计第二法则:具有可预测性。

- 设计第三法则: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式。

- 设计第四法则:让输出易于理解。

- 设计第五法则:提供持续的感知,但不引起反感。

- 设计第六法则:利用自然映射,让互动清楚有效。

番外篇:在书的最后,还从机器的角度,总结了机器和人沟通的法则:

- 简化事情

- 提供人类一个概念模式

- 提供理由

- 让人们以为是他们在控制

- 持续地反复确认

- 绝对不要用“错误”来形容人的行为(人类采访者加上的法则)

总感觉这一些法则也适合平时工作中与上司、同事、投资人的交互,嘿嘿。

《设计心理学4》读后感(七):智能,自由还是枷锁?——读《未来设计》

如今这个连灯泡都在智能的时代,有人朗声问道:智能,究竟是更人性一些还是更加机器一些?

人性是机器诞生的最初原因,难道我们不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发明了机器吗,如果不是因为懒得洗衣服,洗衣机怎么会走进千家万户,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害怕寒冬和酷暑,怎么会创造出空调?

可是有了机器之后,人也受到了更大的限制——如果我们想要达成某个机器不理解、机器没有预先学习过的目标,那么人的行为很可能受到机器的阻碍。如果我们想要绕个远路,自动导航系统就会不停地提示我们“您已偏离航向”。

人是高级的动物,人总在不断发展中推进机器的不断发展,当然也推动了我们周围这个无形框框的发展。试想一下,在农耕时代,没有人会因为锄头不肯按自己的意愿犁地而生气。

有时,人性和机器既是相互矛盾的两面。

让科技介入我们的生活,插手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再进一步主宰我们的决定,这也许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机器不比人类更懂人类,万一机器错了怎么办。

所以,诺曼的书里,第一章节我们就看到人和机器掐起来了——

人觉得,机器是为人类服务的,但是机器这个伙伴实在太“low”——缺乏高层次的目标,做事不考虑人的目标和动机,缺乏同理心,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机器有人格呢?如果机器知道和人发生了冲突,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诺曼大胆地畅想了机器的“性格”——非常冷血,非常傲慢(正如我们在一些科幻片里看到的那样,表面上温柔但内心非常坚硬,极端固执),因为它们的算法是设计师赋予的,同时被赋予的还有冷冰冰的算式和精确度。或许它们会认为i,人类连最简单的算术能力都不一定行,出了问题是肯定使用者的责任。而忽略了机器本身也是有缺陷的人类制造的,也是不完美的,甚至可以说是简单的、低级的。

卡尔·波普尔在其著作《猜想与反驳》提出,所有的科学命题都可以被证伪(否则就不是科学)。同样,所有的技术都可以进步,不断否定之前的技术,所以所有的技术在任何阶段都不会是“完美”的——并不完美的机器,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问题严重,那么机器的设计者便不得不陪在一旁进行维修,并最终变成了机器的奴隶。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书中用了剩下的全部篇幅去介绍一种自然、共生、敏感的机器设计理念,涉及到设计的方方面面,非常推荐智能设备领域从业者阅读这本书。

这本书里金句频出,作者诺曼博士用平实语言给出的解释总能让人豁然开朗——不得不佩服作者深邃的思想,非凡的洞察力!比如:

“人比机器油更强的能力,所以机器比人有更大的权力。”

“没机会给人讨论、解释或辩论的科技不是好的科技。”

“当科技越来越强大和复杂,我们就越不能了解它如何作用,更难以预测它的行为结果。当电脑和微处理介入,我们经常会感到迷惘和困扰、烦恼和气愤。我们仍然自认为在主宰机器。而实际上,现在我们的机器正在逐步接管一切。它们看似颇具智慧和意志,其实不然。”

“机器在正常状况下很有用处,然而在突发状况下却会降低安全,减少舒适性和丧失准确性。”

他对古人名句的引用也富含哲理:

梭罗:“人已经成为他们工具的工具。”

苏格拉底:“写作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们与你说话时好像很有智慧,可是当你虚心地询问它们说了些什么,它们只是一再告诉你同样的东西。”

比这些论断更巧妙的是作者对于未来世界的畅想,他设想出了各种智能机器的使用场景,希望能够对期待更好设计的人有所启发。

在这个大家一起炒作“智能”的时代,这本书帮风头正劲的智能家居冲了个冷水澡,让大家从机器的迷雾中清醒过来。智能设备,是通向自由的桥梁还是枷锁,取决于未来的设计者们。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