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匠人精神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匠人精神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匠人精神》是一本由秋山利辉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6.00,页数:1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匠人精神》读后感(一):匠人在哪,匠心可有

不知从何时起,整个社会开始呼唤匠人,把各个领域工作做到极致的人称之为匠人,我对匠人的理解是,他们始终如一的做一件事,由浅入深,然后由深入精,最后成为独当一面的专家,但是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我对匠人的理解还是过于肤浅了。

评论这本书之前,我想摘抄讲谈社中国历史最后一卷里鲁迅的一句话,“我思考了日本的八千名民众,日本人的长处 事对一件事名副其实的拼命,就是那种认真劲儿,我承认他们最近有些相反大举动,但是必须承认他们的认真,中国可以排斥日本的一切东西,但是不能排斥日本人认真的优点,不管发什么事,必须学习这一点”

鲁迅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人和日本的差距在,对待事情的认真程度,中国人做事追求速度,马马虎虎,而日本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1931年日本人发起918事变,昭示了侵略中华的野心,几年之内,日本长驱直入,我大中华半壁江山,沦为日本人的殖民地。我们只看到了,被侵占的结果,感觉不可思议,甚至认为这不过是一种侥幸,只是中国人不够团结,团结一起,必将让外敌粉身碎骨,岂不知日本人的侵华思想及战略最早可追述到1840年,甚至更早的明朝时期,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日本人便有这个图谋,并开始进行细密的谋划,日本人最为可怕的一点是,不着急,能耐得住寂寞,定好一个目标,便一直坚持下去,就像毒蛇一样,在隐蔽处,盯着猎物,不急于下手,等待最好的时机,时机出现,果断出击,一击致命。

日本人没有中国的原创精神,但是他们善于学习,能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升级,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们中国的茶道,花道在日本保留了下来,他们能潜下心认真的去做一件事,哪怕这件事,再简单,再枯燥,只要认真,在岁月和光阴的打磨下,平凡但事,也能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匠人精神》是日本超一流木匠秋山利辉的著作,通篇没有多复杂的道理,也没有故作高深的这里,更没有自吹自擂的事迹,只是在讲如何成为匠人,成匠之路,必修匠心,只有卸掉浮躁,浮夸,贪婪,自私,嫉妒,这些心上污浊的渣滓,才能在朝着成匠之路去朝圣。

而我们中国人的心太浮了,欲速则不达对我们来说根本没用,我们想快速的超越对手,我们想快速的做出一件成品,我们想快速的完成一个目标,当一切违背自然的规律,哪怕最后做出来了,那绝不是完美的东西,那是遍布瑕疵的东西,但是我们只知道追求速度,只要结果,还有谁能耐下心,为了一件事而认真去做呢,都担心被别人超越,在人生的比拼中,在下一站赢了你又怎样,我们比的不是某站,而是真哥哥历史。

就像我们企业,当初老板信誓旦旦要做百年企业,百年企业不是流于表面去说的,而是身体力行去做的,绝对不能随波逐流,而是潜心的去制造精致的商品,精致的商品来源一流的人才,所以要懂得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为企业的百年梦而共同努力。

所谓百年企业,不过老板的意淫 罢了,不重视人才,妄图快速发展,忽视产品质量,这样跑的越快,摔得越疼,最后不但没有百年,连50年不到,公司最后于33年倒闭。人们说老板实际是赢家,至少把企业卖出去了,还是高价,没有让企业倒闭,最后人才两口,其实我说,老板是输了,对于他们这种应有崇高理想的人,钱不过是个数字,创造一个可以永续经营的企业才是他们终极的人生价值。

从我们的企业看,中国人的心性很难做百年企业,我们缺乏的就是匠人精神,何谓匠人精神,不是我拿出一本书,给大家读读,掩饰一下,我们就可以成为匠人,匠人是从上而下的影响,没有秋山立辉,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出色的弟子,没有稻盛和夫,怎么会有京瓷,没有盛田昭夫,怎么会索尼,没有松下幸之助,怎么会有松下。

日本经过几十代的影响,他们的基因里,已经深深植入了一丝不苟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态度,贯穿在各领域,让日本制造名扬天下。

社会浮躁了,我们的精神内核确实了,我们内心对自己的肯定是要赚多少钱,而不是用我们双手去创造一件精品去感动客户,出发点错了,目的地自然就错了。

也许在中国,能看到为数不多的一些企业践行着匠人精神,他们就像一股清流,纯洁无瑕,也像一朵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但是毕竟星星点点,不成气候。

《匠人精神》有三十条对学徒的要求,我浓缩成 1修身养性,2以信为本 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4举一反三,长于反思,5感恩敬人。

如果说守破离是成匠的三个阶段,那么最重要的便是第一个阶段,相当于根基,根基打好了,后面便稳了,我们恰恰是对一个阶段忽视了,不注重对心性的淬炼,而直接进入了破和离,所以我们无匠人,我们没有虔诚之心,敬爱之心,仁慈之心,宽容之心,便不会有匠之心,成匠首先修心。

最后,为何成匠呢,成匠会让自己遇到一个未知的自己,或者说更完美的自己,在自己的所缔造的精品中,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无限的永恒。

《匠人精神》读后感(二):一个匠人怎样诞生?(书摘)

一个小学和中学成绩总是1,一个总是被老师罚站,一个家境贫穷买不起纸笔,直到初中二年级才学会用汉字写自己的名字,以及一个没有其他任何特长,中学毕业的时候连跳箱都没有跳过去,长跑比别人整整慢了一圈的人,如何成为为日本宫内厅、迎宾馆、国会议事堂、高级大饭店、百货公司、名牌精品店,美术馆、医院、乃至于一般家庭(请注意,原文就是这个表达顺序),提供可使用100年200年的家具的“秋山木工”创办人?

不特的匠人研修制度——

学员一年,学徒四年,工匠三年,合计八年。

让八年育成的匠人独立的理由——

把好不容易培养出的人才八年后让他们独立。每逢每逢员工新旧交替时,营业额就要下滑一大截,甚至还有不小的一笔,负债。理由是:若他们一直待在我手下,终究只能在秋山木工一展身手。而我的任务是培养能造福社会的匠人,它们必须为大家提供能使用几十年甚至几个世代的真正家具。所以,我不能将他们当作私有财产,充当自己的分身为我工作。

学徒制是培育一流人才的摇篮——

掌握一门专业技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成为一流匠人首先必须放下自己微不足道的自尊心,将师傅们所授予的知识顺从的全盘接受,不如此便无法获得成长。

必须提升自己的心性,学会感恩。如果不愿进孝道,不能让父母过得快乐,将无法成为真正的一流匠人。

每个人都拥有成为一流人才的潜质,但如果没有人反复提点和职指引,成才的种子,就不会发芽。

秋山木工的评价标准,是技术40%品行60%。我想培养的不是“会做事”的工匠,而是“会好好做事”的匠人。会好好做事,就是一心想让客户满意,而且拥有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从容自信解决问题的判断力,同时具备能力与客户顺畅交流,并且针对家具和材质等问题,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客户都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

(未完待续)

《匠人精神》读后感(三):我们都误解了“匠人精神”

有一段时间,“匠人精神”屡屡被各媒体提起,也有许多人表达了对“匠人精神”的肯定和推崇,很多产品甚至搭起了顺风车,也给自己打上“匠人精神”的标签。一时间,“匠人精神”成了精湛技艺、追求极致品质的代名词,想到“匠人精神”,我们想象中的是在深山老林之中,一位绝世独立的手艺人,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钻研手中的技艺,而对山外的世界或他人,他们无心也不善于沟通,他们的世界是那么一尘不染,也是那么残酷严苛,是一个我们普通人不敢贸然进入的世界。

可是,当我读完这本《匠人精神》,这本由创办了著名的“秋山木工”的日本国宝级木工教父秋山利辉根据自身培育一流匠人的教学实践撰写的著作,我开始反思,是否我们都曾误解了“匠人精神”?

原来,具备“匠人精神”的人必须是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人。

在秋山利辉先生编纂的“匠人须知30条”里,强调“沟通”的条目多达10条:

匠人须知1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

匠人须知2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

匠人须知5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要能够正确听懂别人说的话

匠人须知8 进入作业场所前, 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回应的人

匠人须知15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明白自身立场的人

匠人须知21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做好自我介绍的人

匠人须知22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拥有“自豪”的人(这里的自豪,主要是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能够自豪地传达产品的特性、采用的技艺和原料产地等信息给客户)

匠人须知23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发表意见的人

匠人须知24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勤写书信的人

匠人须知26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善于打电话的人

从打招呼到听懂说话、好好回应,再到打电话、写信,在每一个细节上培养表达、倾听、沟通的能力;从与同事沟通、与师傅沟通到与客人沟通、与家人沟通,极力培养一个与周边人都具有良好沟通的人。这些事情都看似简单,实际把每一样都做好却极其不易,这一点相信每一位与刚入职的职员相处过的人都有深刻体会。

原来,具备“匠人精神”的人,还必须是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

匠人须知3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一个开朗的人

匠人须知4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不会让周围的人变焦躁的人

匠人须知6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

匠人须知9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

匠人须知10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爱管闲事”的人

匠人须知16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积极思考的人

匠人须知17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

匠人须知19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乐于助人的人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带着一颗使他人快乐的心来工作,那我们的工作环境会变得多么快乐、明亮。

原来,具备“匠人精神”的人,还必须先放下自我,从小事做起

匠人须知12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

匠人须知13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随时准备好工具的人

匠人须知14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很会打扫整理的人

匠人须知25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乐意打扫厕所的人

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如同一张洁净的白纸,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学会了怨恨、嫉妒和傲慢,心灵充满污秽。如果能够完全清除这些污秽,就能够回到纯净的心。

只要活着,每天都要使用厕所和心灵,所以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扫除,连看不见的地方都要打扫干净。唯有每天反复这么做、不断积累,我们才能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

在我自己的咖啡馆里,经常遇到有人跟我说,我的梦想也是开一家咖啡馆,我可以有空的时候来你这里打工吗?免费的我也愿意哦。刚开始时,我接受了很多这样的“好意”,可是后来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不愿意刷杯子、地板上有客人掉下的杂物也看不见,更不用说打扫卫生间,而指望着一上班就可以为客人冲咖啡,甚至只想做有拉花图案的咖啡。但是试想一下,如果不练习打扫整理,你连手冲壶都握不稳,谁又敢让你来为客人冲咖啡呢?更何况,在工作场所 挑活”的人很难获取他人的好感,别人又怎会信任你呢?

最后,秋山利辉先生终于提到一些与“职业”相关的“匠人精神”:

匠人须知11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执着的人

匠人须知20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熟练使用工具的人

匠人须知28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花钱谨慎的人(这里的‘花钱’指的是拥有正确的金钱观,懂得掌握良好的技术就相当于金钱)

匠人须知29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会打算盘”的人

匠人须知30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撰写简要工作报告的人

写到这里,估计一些想要一窥日本工艺炼成“法宝”的人该要失望了,这里没有升职的捷径、没有快速掌握一门技艺的秘籍、没有特殊手段,只有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常工作守则,还有一些“不近人情”的规定。

可是,这又是一本特别有价值的书。它的价值在于它所推崇的价值观:人生是为了快乐、工作要有价值感、作品让客人感动是一件重要的事。还有它的工作观“人生全部是自己的时间,而工作就意味着生活” 这与我们刚进入职场时接受到的信息“要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工作就是为别人打工”是多么的不同!仔细想想,在这“匠人须知30条”里,你学会了掌握一门足以立身的技艺,拥有了一颗追求快乐的人,与同事保持着家人般的关系,拥有客户充分的信任,你与家人保持着亲密的关系,这样的人生,不可谓不富足,不可谓不快乐,不可谓无格局,这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人生。而现代职场那些永远躁动、不满足,永远的关于自我实现的循环命题都将离你远去。

这本书还有一个亮点,便是写作者的人格魅力时常在语句中闪现。作者具有真正的长者风范,讲自己教育徒弟“”‘纠缠不休’、爱管闲事、厚脸皮说的通通就是我”、他为徒弟真心着想,处处以他们的成长和人生为重的细心打算让人感动,有时候你还能看到他调皮可爱的一面,为了收服一些高学历不懂虚心的徒弟,有一次他趁徒弟们休假,做了一张大桌子,设计之精妙让他们无法猜出是怎么做出来的。等到徒弟们回来纷纷猜测之际,再告诉他们是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来的,用实力HOLD住全场。

总之,这不仅仅是一本写给打算从事手工艺的人的书,这应该是所有踏进职场的人应该看的一本书。它讲的也不仅是如何做一名“一流的匠人”,而是如何过好这一生。我希望自己十年之前就能看到这本书。

《匠人精神》读后感(四):从内到外的匠人精神

记得第一次知道这本书还是从朋友圈,一个健身教练晒出的书单,在跟他了解后着重去了解了一下,于是入手细度。

刚开始,只是想真正了解下这几年大家都在说的“工匠”或者“匠人”精神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价值观。越往后读就越发现,作者对于“匠人”的解释或者要求归根到底是对一个人由内而外的要求。从个人内在品质到外在的行为举止,再到掌握的技术,都有严格的要求。他说这是培养一流人才的规则,所谓的一流人才就是不只是会做事,而且要会把事做好的人。

读完本书后,不敢说对”匠人精神“有一种透彻的了解,但至少知道了这种精神包含从内到外的所有特点。

个人品质

孝顺、为他人着想、时间观念等便是对一个人最起码的要求。一个匠人首先得是一个人,而且得是一个品格良好的人,才可以有资格去学习匠术,用学到的匠书去帮助别人。

性格

必须要乐观开朗、和蔼可亲、好相处等。因为性格上的基本样子会影响一个人在对人对物上的态度,也会影响他做事的方式。

人际交往

作为一个合格的匠人,还应该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既要能够听得懂别人的话,也要能够描述清楚自己的思想观点。不管是在与客户还是与同事间的交流都应做到如此。

技术

当然了,对于一个匠人的要求,不会少得了在他技术上的层次,不管是在工作前还是工作后,不管是自己的工具还是自己工作的方式,都应该有一个严格的要求。这样才可做出不俗的产品,也会逐渐的提高自己的技能。

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规则总结

《匠人精神》读后感(五):「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

提起匠人,可能我会第一个想到日本。不置可否他们对待生活的匠心,是一种传承的美德。

我喜欢匠心的生活态度,喜欢李宗盛一铿一锵雕琢吉他的生活,喜欢陈道明用双手缝纫衣物皮包创作生活的热情。用双手一丝不苟创造生活的认真,让我为之倾心[em]e400432[/em]

秋山利辉,创建了「秋山木工」,日本十分有名的家具代表品牌。他不仅仅是一个匠人,也在传承这份匠心。他收了很多徒弟,大致都要在他那学徒八年。剃光头,每天背诵“匠人须知30条”,不让谈恋爱,不让用手机,甚至一年仅一次十天的假期见父母……咋一听,不太像学手艺,反而有点剃度的皈依佛门,中国寺庙式的修行。

他和稻盛和夫有些像,都是从修己引渡到工作的态度,两位的企业经营都取得巨大的成功。

分享几个对我比较有感触的点:

从工作中获得感动[em]e400386[/em]

养成写感谢信的习惯[em]e400386[/em]

竭尽全力用自己的时间,才回有所感动[em]e400386[/em]

“淬炼心性,养成自己”

《匠人精神》读后感(六):军国主义下的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是什么?

之前我并没有细想过。

觉得无非是把事情做好,注重细节,做到极致,之类吧。

匠人精神是“会好好做事”的精神。

所谓“会好好做事”,就是一心想要让客户满意,而且拥有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从容、自信解决问题的判断力,同时具备能与客户顺畅交流的沟通能力,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客户都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是的,做好事情的评判标准,并不是以完成程度,执行程度来评判的,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客户的满意程度。这种以终为始的工作态度应该也是匠人精神的一部分吧。

为什么要说这是军国主义下的匠人精神?

太多关于仪式,关于制度的东西,也许有利于把事情做好,但真正把事情做得漂亮,我认为离不开创新,离不开认死理的钻研,而仪式和制度恰恰制约了这些。

《匠人精神》读后感(七):单薄的匠人精神

几天前购置了几本书单,本打算将此书作为重头戏,木有想到短短一个小时就将此书翻了一遍。早闻日本匠人精神的严谨极致,本想从这本装帧精美的书中多偷点东西来~木有想到,内容单薄,每页内容几乎都是对标题的阐述补充。虽说知识无价,但明明可以浓缩在几页纸里说明的问题,让我花了36元的书费真心不值。

牢骚归牢骚,存在即合理,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大家更多都在一味追求效率、速食(产品甚至感情都是如此),真正的匠人精神是难得的一股清流。匠人精神则是指具有技术的人为了追求更高的技术,努力的做事的精神。那么匠人精神的精髓如何?提炼书中几点要点如下:

1 专注、对技艺的精益求精

2 101%的责任心

3 乐观、开朗的心态

4 及时、准确、具体的沟通及反馈

5 心怀感激

6 同理心及互助心

7 仪表形象的重视

总之,匠人须知中,包含了工作的基本要求、态度、心理准备、意识、技术等;工匠的成长阶段,正好符合“守破离”的原则。

文中有两段当我很有同感:

1 没有比父母更好的啦啦队

2 年轻人得多挨骂、早挨骂、别在同一个问题上挨骂~(我在想,领导你是不是对我太温柔了,以致我长进不大,俗话说保暖思淫欲,心思就不太放在工作应有的维度上了)

我是个浮躁的人,屁股坐不住 ,更别提逆着人性做事~所以,我注定成不了匠人。

倒也不妨碍

我只想做个好人

《匠人精神》读后感(八):李孟苏:一流的匠人也是通达之人

家具职人秋山利辉在26 岁时,已经开始为日本皇居制作家具,这意味着一名家具工匠进入了职业的辉煌时期。转年,也就是1972年,他却辞去原来工房的工作,到横滨创立了“秋山木工”公司,立志制作能使用一百年、两百年的家具,这些家具全部由拥有可靠技术的一流家具工匠亲手打造;而这些技术一流的工匠将由“秋山木工”来培养。为此他制定了一套长达八年的独特人才培养制度:一年预科,四年学做徒,三年学带徒,八年后自立,或留或走,他们都“做好成为一名工匠的心理建设,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基本训练、工作规划、知识和技术等成为一名合格工匠所须的一切”。

北京新书首发式前的秋山利辉先生

《匠人精神》读后感(九):有一流的技术,必有一流的心性

今天花了大概一个小时读完了这本略薄的书籍,还是感觉钱花的挺值的。

这本书从要成为一个一流的人,必先培养自己的心性出发,讲述了自己对于心性的30条法则的内容。这个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很相符,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有余力则学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人的道德品德是排在文化知识前面的。

我讲讲我对这30条基本原则中感触比较深的几条。

(1)一个不孝顺的人,必然无法成为一个一流的人。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中国儒家思想中,孝道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你连自己最亲的人都处理不好关系的话,怎么能处理好和你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同学,同事,客户的关系呢?如果你处理好了与父母的关系,往往与其他人的关系也会有所改进,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可以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2)做个有责任心的人。有责任心的人,他人出的差错,都会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了责任心,做事情会有紧张感,效果自然更好,就好像我在从事班级时,一想到这件事情我是要负责任的,马上就认真了起来。

(3)做个开朗的人。我很多时候都是个板着脸,死气沉沉的人,这样会让气氛非常的尴尬,别人貌似和我没话说。让自己变“傻”,放开来,坦率一些,多与他人接触。

(4)学会打扫。整理好自己的东西,打扫好环境,一来能提高效率,二来能磨炼自己的心性,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不简单。

(5)不挑食。一个挑食的人往往会挑人,挑工作。学会克服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从这种微小的生活习惯中改变自己的心性,拓展开来,学会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人,接受不喜欢的事情,因为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喜欢的人和事。从挑食这个小小的习惯改起,学会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事物。

此书还是挺有实用价值的,可以反复翻阅,反省自己,不断地磨炼自己,养成一流的心性,成为一流的人才!

《匠人精神》读后感(十):推荐阅读《匠人精神》

其实关注到这本书是因为,在早些时候我单位主要领导提出了“匠心文化”,其中工匠培养,追求极致的尽善尽美文化,就使得我作为这个机械企业的CHO就非常关注有关工匠类的书籍;另外,由于中国整个环境关于速成和急躁的氛围文化追求,工匠一说甚至在国内都成了奢侈品,上至国家最高领导人,下至周围同事,人人都在谈论匠人,爱好管理和喜欢阅读的我自然不能错过。因为我深知,只有当稀缺,才强调。

其实一直想阅读,只是未排上日程,直到有一天,某个员工找我讨论,说他想写一系列关于这本书的文章介绍,想请我帮忙审阅时,我才觉得更有必要加快阅读节奏,于是,很快它就摆上了我的案头。

读罢,想想本书写的简单,但实际蕴含的哲理非常深厚!细想,工匠之难得,唯有刻苦学习和钻研,师傅手把手来教,而一个秋山木工,甚至需要整整八年才能出师,是多么难得!在中国的当下,还没有哪个专业和培养需要耗费如此之久?从本科到博士现在基本也就9年功夫啊!这种慢和精进、逐步改良,才是一个民族所急需的气魄!

书的内容没有其它书籍类的高深,只是写了在进入工作场所前工匠应做的30条法则,很容易理解,但是能坚持长久做到、融入血液和灵魂,真的不易!推荐阅读!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