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大唐薛涛》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大唐薛涛》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大唐薛涛》是一本由谢天开著作,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9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唐薛涛》读后感(一):权当书评

《大唐薛涛》阅读前有感

喜获天开相赠新作《大唐薛涛》,我心甚欣甚惜!又见网上已有阅读短评,心里便觉应该写点什么作‘书评’,无奈我天资迟钝天性慵懒,‘短平快’之类断断逼不出。若随意评之又怎对得起赠书者之美意?可懒散的我还未正式阅读又从何评起,此况堪比小学生迟迟交不出作业般忐忑不安。情急之下,竟想起两件不相干之事,一下释然,于是细细记之,权当‘书评’。

其一:年轻时等情书的情景,一封信寄出去,就开始掰着指头数时间,算着该有鸿雁传书回川了,就天天去传达室盘桓,绝不好意思开口问的,只拿眼角的余光瞟那桌上堆满的信,装着不经意翻一下,没有熟悉的字迹,那份失望便如含冰似的凉透心。可真盼到了书信,明明欣喜若狂,却又装出一副淡然样。拿回宿舍,断不会马上看的,只小心地收好,定要等把该做的事做完,没有了纷扰,心已静下来,这才轻轻打开阅读,与他对话,也与自己对话,让心沉浸在世俗以外的另一个时间和空间里,享受着这份恬静安逸及喜悦。我想,阅读薛涛,就是这份心情。只因太喜爱,太仰慕,就断不敢轻易与她对话,只看了目录,便已向之往之,倾慕甚之。于是告诉自己再等等吧,须得等心静下,窗外有绿茵鸟语,捧一盏清茶,于袅袅茶香中开卷阅读。

另一件更不相干的事,小时候吃石榴的情景。记得那时石榴很是稀罕之物,只有过中秋节才有得吃,而且一两个石榴几姊妹分享,父母都不舍得吃的。分到自己的一份后,看着一颗颗鲜红欲滴、晶莹剔透的石榴,怎么也不忍吃,总是惊奇这美如宝石的东西竟是自然天成,简直让人爱不释手,要在手中欣赏好久才开吃,一颗一颗小心翼翼掰开,放进嘴里要含一会儿才慢慢咬出汁水,再细细回味那份浸润心底的甘甜。还是回到《大唐薛涛》吧,天开的文章风格独特,文字一向很美,总会在人意想不到之处,或写景或描人或叙事时,跳出令人惊叹的文字,看似突兀,却又是那么自然天成,给人以美妙的享受。薛涛一书,应该更是如此。阅读她,就如品那晶莹剔透美如宝石的石榴,须得心怀珍惜、爱怜,细细品味,绝不可‘狼吞虎咽’的。

此两种感受,就权当正式阅读前的‘书评’吧。

《大唐薛涛》读后感(二):穿越千年 孔雀重生

前记:在书评的最开始,我有很多话想说,因为承蒙恩师赠书之美意,一直心有忐忑,未敢提笔写评,生怕因自己浅薄的历史知识以及拙劣的文笔评不好,辜负了恩师。在年节期间,因在走访亲友期间谈论起毕业论文的相关事情,而决定鼓足勇气来写这篇书评,以报答恩师的赠书之意。在写书评之前,又一次拜读了《大唐薛涛》,每一次的阅读体会都会有所不同,因此也就更加体会到恩师对待历史的一种严谨态度,对待薛涛的一种疼惜和懂得之意,所以,视恩师为薛涛的知己,一点都不为过。

《大唐薛涛》是作家谢天开先生的作品,全书分上下两部,标题取自薛涛与其父的谶语联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上部“南北鸟”共二十九篇,从历时性角度来写薛涛的成长史、情感史以及社会交往的传奇经历;下部“往来风”共十九篇,从共时性角度来写薛涛文化。上下两部一纵一横,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谢天开先生说薛涛的裙裾飘连着中唐和晚唐,我认为不仅如此,而且谢天开先生笔下的薛涛更是穿越历史千年而重生。

当拿起这本书时,我想从装帧排版、目录设置等方面说一下我的直观感受。首先,书的封面典雅大气,透露着一种历史悠悠的韵味;书封色彩素雅,与薛涛红色性格(乐嘉色彩性格分析)形成一种比对,年轻时期的薛涛热情洋溢、追求刺激、渴望展露自己的才华得到认可,在历经了生命的跌宕起伏后,薛涛表现出一种洗尽铅华、与世无争的道之境界。其次,对比此前有关薛涛的文学作品,本书作者可谓独出匠心,将蜀江花作为封面的暗纹,更加映衬了那句“芙蓉空老蜀江花”,有种书还未读,便生出几多叹惋的感觉。最后,从目录设置上来看,作者构思脉络清晰,别出心裁,以历时和共时的切入点来写薛涛,在标题取名方面,不仅上下两部的标题名字取自诗歌,每一部中的篇章都可以说是一个与薛涛有关的诗句或文化典故。

除去零散的阅读,这次已经是第三次完整的拜读了,恩师的文字功底、历史底蕴的厚重着实让人震撼、钦佩,文辞精美潇洒又兼具刚毅,字字句句都是一幅美画,“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用现在网络流行的语言来说就是大写的佩服!

在前记中,我之所以视恩师为薛涛的知己,是因为我之前为了写论文,读了很多有关薛涛的作品,没有一个人的描写能比得上恩师在塑造薛涛形象中的细腻独到。都说男人写女人,会带上有色的眼镜,而对比其他关于薛涛的作品,女人写女人,实在太感性,仿佛恨不得自己就是薛涛,把太多作家本人的情感经历以感同身受的方式加诸在薛涛身上,失去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然而,在《大唐薛涛》一书中,恩师虽是男性写作,但绝不失公允,相比之下就理性得多。在此书中,恩师将薛涛大大小小的好和坏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眼前,懂薛涛的才和情,疼薛涛的伤和痛,惜薛涛的诗和笺,难道这样还不能算作知己吗?

在此书中,恩师大量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再现了历史中薛涛多舛命运、坎坷情路、悲喜交织的一生,同时在书写中既关照了历史,又关切到历史中的个人,写出了一个多方面、立体的薛涛。

还有太多零零散散的感受,无法一一写在这篇短评中,就像恩师书中所写,大唐薛涛,犹似一只凌空飞来的孔雀,美丽得匪夷所思。这句话包涵了太多的情感,说薛涛的美和才,说得少觉得不足以表达心中对薛涛的喜爱,说得多反到怕画蛇添足,破坏了她的美好,所以恩师的这句话深得我心,用来形容薛涛再贴切不过。

后记:于我而言,一本书的好坏在于是否耐读,读了之后还想再读,《大唐薛涛》就是如此。也许很多人会说,这是你的恩师,你当然会说好,我承认这里面有一点点私心,因为尊其师信其道,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内心对此书的认同,以及对比其他与薛涛有关的作品之后才敢有此评论,因为没有阅读比较就没有发言权,而在阅读对比之后,自己更加钦佩恩师耗时尽心七年完成的《大唐薛涛》,因为所有的用心都能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

——写于2016年2月10日深夜

《大唐薛涛》读后感(三):片段.感想

捧着这本书,翻开第一页,读了几行字,便知这不是一本可以快快读完的书。正因为此,至今未读完,但颇有些感想。

初读《大唐薛涛》便在眩晕中惊艳,文字太美了。开篇的气氛渲染,让人有些窒息,也让人身临其境,和一个个历史上真实的诗人相遇,感觉身处流淌的诗河之中,何其享受!

才华出众、语言驾驭能力超强、文化底蕴深厚的作者不仅仅是塑造一个鲜活曼妙的唐代女诗人薛涛,而是让我们透过这个人物,看到了那个时代蜀国的文化、政治、爱情、风俗、地理、物产......达到了艳而不俗、美而厚重的境界,从而有了可以一读再读的冲动,这才是这本书的出色之处。

一人一世界,让我们慢慢地读谢天开的《大唐薛涛》

《大唐薛涛》读后感(四):成都,一座女人城

在巴蜀文化圈中,成都属于西蜀,极具阴柔的特质。仰赖于岷江冲积,都江堰的扇形灌溉,丰饶、富庶,插一根筷子也会生长出一笼竹子的膏腴之地。

成都的性别?!元代费著《笺纸谱》记载:

《易》以西南为坤位。而吾蜀西南,重厚不浮,此坤之性也。

西汉大学者扬雄在《蜀王本纪》里郑重其事地记述:

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

老子光临成都,让蜀地成为道文化与道教的策源地。千百年来成都人民深受老子《道德经》的浸染,“上善若水” 、“恍兮惚兮”,已为成都人的口头禅与生活作派。然而,先哲老子给蜀地带来了一种高阜深厚而绵绵浸泌的影响,虽说隐蔽却润物无声。那就是阴性的、水质的、崇敬母性的李耳哲学文化。

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之根。

——《道德经》

“上善若水”,青羊宫玄中观里的高深哲学,历时千年流变,早已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渗流出涓涓泊泊,滋润着蜀地民间日常生活,终让成都为一座中国女性文化得天独厚的城池。

老子的思想铸造了成都的哲学。

在历史层累上,成都女杰辈出。

吴越饶营妓,燕赵多美姝,宋产歌姬,蜀出才妇。

——(后蜀)何光远《蜀才妇》

蜀多文妇,亦风土所致。

——(明)陶穀《藏锋都尉》

才妇,亦为财妇,既有很高的文学涵养创造,也有富裕经济保障,智商情商俱高的女士礼赞。

西蜀,自古有四大才妇:文君、薛涛、花蕊、黄娥;薛涛格外另类。

嗯,在成都知识女性潜意识里,薛涛是一个标杆,不为超越,只为朝着那里,有一个仰望。

名动大唐的蜀女有三位,分别出生于利州的武则天、崇州的杨玉环、嘉州的薛涛。

乐伎而工篇什者,成都薛涛,文之妖也。

——(中唐)李肇《张登善小赋》

红粉文妖,一种闪烁的诅咒。

嗯,在成都知识女性潜意识里,薛涛是一个标杆,不为超越,只为朝着那里,有一个仰望。

润物无声,不仅风土使然,更是文化遗传。

而今而后,这样的蜀地女性文化遗传基因还在复制,还在变异……

北宋成都尹吕大防撰《锦官楼记》在论蜀地风水时,开宗明义道:

蜀居中国之西南,于卦为坤。坤有致养致役之义,而风俗肖焉。

《大唐薛涛》写后,罢笔良久……

唉,叹一句:成都从来就是一座女人城。

2015/10/29于锦城清水河

《大唐薛涛》读后感(五):轻风品茗,灯下看美人

《大唐薛涛》,一部慢阅读的书。适宜于半窗轻风品茗,灯下看美人的读法。

精练、韵致,画面,心摹于汉诗的意味。繁复、铺陈、咏叹,追崇于汉赋的华丽。幽默、快意、稀松,吸纳于方言的地气。短句,长句,奇偶句,古代,现代,后现代。描述,抒情,议论,嘈嘈切切,鱼沙俱下,错综进行,在保持整体的叙事节奏风格的同时,呈现出一种古典对立现代的复调语境。

在叙事策略上,典藉陈列,今人旁白。以细读的功事,串连,解证薛涛及同侪诗歌,在正史之外,参以稗官笔记。大胆的猜想,小心的钩沉。于故纸翻新意,于平常作另解。尽力还还原唐人社会,唐人风尚,唐人习俗,唐人心态,而文史纠缠,学术摇曳,虽存商榷之处,力争一家之言,偶尔失之偏执,但盼方家之雅正。

在对汉语的抒情传统同持一份敬意与温情的同时,笔墨当随时代。

《大唐薛涛》读后感(六):薛涛诗,薛涛情,薛涛笺,望江楼

翻开书,喜不自胜!合上书,一声叹息!

喜的是本书精致的排版,优美的文字。叹的是诗人飘零如浮萍,爱恨交织的一生。

大唐薛涛——薛涛诗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许是小女儿家懵懂无知时随口拈来的一句诗而已,哪曾想竟囊括了自己一生的命运?大抵这就是命运与这位才女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从沦落为“艺妓”结识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韦皋、段文昌、武元衡、元稹等名流,他们或许是南北鸟,或许不过是往来风,只是在她生命中留下了印记或者驻足停留一会儿,便走了。

《谒巫山庙》:“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一首诗她声名鹊起,之后韦皋推荐为“校书郎”与当时诗坛名流唱和诗歌众多,书中细细详述其中原委。她是孔雀,是一只睿智的孔雀,一只才貌俱佳的孔雀。

大唐薛涛——薛涛情

元稹——初识元稹便是薛涛的缘故,他们一个是满腹锦纶的风流才子,一个是才思敏捷的的惊世女子,他们就像自然天成的一对儿,笔墨纸砚间两颗心的碰撞儿生出了情意。他们也曾蜜里调油,或许还曾海誓山盟,只是这段爱情在命运的推动之下,昙花归于一现,于是就自然而然有了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痴情女子薄情郎的故事。这位大名鼎鼎的诗人一度让鄙人不喜,以至于高中时读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时都被作者名字惊讶到了。此时才明白,原来有些女子痴痴等待,深情所系之人,在男子眼中不过是他取次的花丛,最终的结局自然是懒回顾的。原本以为这是一段旷世其缘,后来才发现这样的爱情原来并非是两个灵魂之间的完美契合,

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浪荡子便成为鄙人对他的印象。他的《会真记》清楚地记录了他的薄情,风流便风流吧,但他以“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为借口为自己辩解时,真真儿让人不喜。之后的日子他所取次的花丛中,偶尔也采撷两朵时,估计早已忘记在成都还有一位痴痴等待的佳人吧!人都说:“人不风流枉少年”,于是男子风流,女子伤情成为了社会主流。“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情之一字到底害人、伤人,只是作为一位有思想的女子岂能少了风骨?薛涛与元稹分别多年,但始终未曾纠结于儿女情长中,依旧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虽然肯定也怨怼过,恼怒过。可她毕竟没有失去自我,虽没有“你若无情我便休”气魄,但她终究没有沉溺与儿女情长,不似鱼玄机那般逼仄,不似卓文君那般决绝。元稹若是把薛涛当做他生命中的过客,那么薛涛又如何不能也把这段爱情当做生命的过客?

大唐薛涛——薛涛笺

古隆中有一副奇联,上联是:“南华经,相如赋,班固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少陵诗,摩诘画,屈子离骚,古今绝艺。”可见,薛涛笺在当时或者说在以后的时代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女子,能在这样社会制度森严的男权社会之下,成为后世所敬仰的对象,自然有其过人之处。薛涛除了是诗人,还是一位对生活有着极高要求的人。她喜红色,便着人制作了红色的薛涛笺,她好制小诗,便命匠狭小之。于是薛涛笺便在这样一个女子的手中成型以至流传多年而被人称赞,这算是命运对她的补偿吗?

大唐薛涛——望江楼

因薛涛寓居成都,明清为了纪念这位女诗人,在成都锦江之滨修建了望江楼。“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成都望江楼下,千古的江流依旧流淌着,云淡风轻地看着风流人物起起落落。人与人之间的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终究随着烟云消散。而这副上联也成为了一道明亮的风景,照耀了千古的江流。其中或许还隐晦地暗指薛涛的一生,薛涛便是那望江楼,只能静静地望江流,流水无情,流水落花春去也,流水的日子摧残了年轻的容颜······望江河畔遥望望江楼,孤独地伫立在繁华的中央,望江楼如薛涛般孤独,虽然没有相濡以沫的爱情,没有子嗣,到底千古流传。

(很久以前就喜欢薛涛,敬仰这位女诗人,但鄙人近两年辍笔,看了《大唐薛涛》完全不知如何表达内心喜爱之情,零散见解权当做书评吧!)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