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未知》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未知》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未知》是一本由[英]斯蒂文?德?索萨 / [澳]狄安娜?雷纳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元,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未知》读后感(一):论点有点以偏盖全

作者描绘了各种“未知”的现象,但却没有把未知即是机会做到一个很好的衔接。

而且论点有点以偏盖全,比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不要总是按照规规矩来,而是应该以空杯的心态来面对。但事实上制定规则在现实处理过程中,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而且规则既然能被制定出来,并得以延续使用有他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扩大了未知的好处,贬低了已知的坏处。他有举例说,一个公司的领导人发现他的公司目前的财政危机,而且令人恐惧的是他的各部门高管竟然对这些即将发生的危机一无所知。他发现后,一起拯救了公司,让公司得到新的发展。公司发生危机,既可能是转机,也可能会使公司面临破产。我觉得这跟未知无关,跟公司的领导人的能力有关。

当然我认同他的,我们有时需要摆脱自己的舒服圈,去迎接一下挑战。当我们遇到未知,心里没有底的时候,无需惊慌,也许他会是一个机会。彩蛋总是包裹着迷惑的外衣。不要逃避,勇敢接受。

只能说这个理论只是一个很小的点,要撑满一个本书,很多论据有些牵强。

《未知》读后感(二):未知对创新意味着什么?

拿起《未知》,几次都让我中断放下,因为这里对“未知”的表述,显得很“未知”。当你耐心看完第一部分时,就忍不住把此书列为精读。当我们为自己拥有知识而沾沾自喜时,其实已经无形中掉进了画地为牢的范式,会拿着自己精通的观点和掌握材料,来评判周边事物;当我们为自己拥有地位而自我肯定时,其实已经无形中沦为旧规则的忠实卫士,对周边的同事和朋友产生消极的影响,阻碍了他们的质疑和挑战。这就是知识的另一面——知识的幌子——这就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在197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领奖台上的演讲题目,演说中他明确反对任何人或者机构基于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全理性假说而制定决策。研究一再表明,依靠专家预测会产生很多问题,更何况专家也会经常犯错。

【精华观点】

作者商学院IE商业院的副教授斯蒂文·德·索萨(Steven D’Souza)和未知实验室的总监狄安娜·雷纳(Diana Renner)在《未知》一书中,带领我们从已知世界走向未知的边缘,并在未知的世界中如何培养和运用这种面向“负面”的能力。

首先,作者打破我们习以为常的“知识就是力量”思维,一针见血地指出“知识的危险”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带来的潜在危险就是已知所带来的路径依赖,往往容易造成自以为是和画地为牢的思维定式;二是行政地位和社会威望带来的无形禁锢,就是勉为其难地进行决策;三是随着个人和社会的认知扩张,未知的视野也随之不断扩大,而我们仍然习惯于“一言蔽之”。

其次,形象地将未知比作菲尼斯特雷角,就是到达已知的边缘,并深入阐述我们为何恐惧未知,一方面我们本能逃避和拒绝未知,流露出刚愎自用的痕迹;另一方面我们对未知缺乏方法和手段,显得束手无策。你可以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来仓促面对未知,也可以用放下的心态和思维,抛弃各种已有的标签和框框,来审视未知世界。可以理解为直觉加逻辑,实现创造“感知下一步”!

第三,人们在拥有掌握知识的能力的同时,还要拥有“清空”知识的能力,就是把自己的陈旧知识、迂腐观念和臆断清理。这个被作者戏称为“负面”能力。就是说,只有把知识、技能和胜任力为特征的正面能力,与以沉默、忍耐、怀疑和谦卑为特征的负面能力联合, 才有可能在边缘地带开辟一个学习和创造的空间。

【精彩摘要】

1)50多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类有种抑制不住的癖好,总是认为自己几乎在所有方面都“高出平均水平”。(P13)

2)一种基于自身能力水平而产生的实质性的自信,对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P13)

3)专家往往过分依赖自己已有的只是,而不对其产生怀疑,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P15)

4)企业在不断寻找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在不断搜寻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这导致大众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过程中把深度而不是广度作为学习目标。(P16)

5)专业化有好处,但也有伴随而来的风险;我们越有能力,也就越容易陷入“知识的诅咒”。(P16)

6)我们对某个特定领域的知识了解越多,就越难中立的方式概括它,并让每个人都明白它的精髓。(P17)

……

更多精彩,自己去细细品味和阅读。

【读后随想】

在当下,创业成为话题和潮流之际,认真读一下《未知》反而让我们知道更多。

我们的未知,大致有三:一是自身的学习和经验局限,只要在社会的知识体系中加以学习,就可以弥补;二是自身认识的误区和错觉,人们往往因为特定领域的知识拥有,就固化思维,自我作用放大再放大,明明已经处于未知之境,却愿意用既有的思维和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三是整个社会系统都处于未知,无法得到有效的分享和支持。

《未知》给我们的启发是,努力将自己处于已知的边缘,触及“未知”世界,就会有更多的惊喜和成长。或者说,你会因此拥有更多的机会。从创新角度看,就能把个人立场的思维和经验的“已知”和“未知”作分野,对未来结果“已知”和“未知”进行预判,甚至断言。除了用既有的知识和经验重复预期的结果的过程,运用不确定的方式进行组织、构建、整合、升级的过程,都可以认为是创新!

但是我们在面对未来,往往希望求助于已知的知识体系和权威结论,让自己变得更为安定,甚至“强大”,结果却使自己趋于保守。有意思的是,一个行业的菜鸟,有时会成为颠覆事态的黑天鹅,《永不妥协》(Erin Brockovich)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给世人上了生动第一课。

在这个世界,创新,就是要与众不同,但与众不同,却不能等同于创新!因为我们默认的创新,是在商业范畴里探讨。这就意味着要创造新的价值,或改善原有的作业模式,实现局部的优化;或打破原有的价值链,提升整体的效率;或颠覆原有的生态链,实现升级进化。

因此,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做好充分的探索工作,确认自己的计划、工作、作品具有独特性,并对整个商业秩序有改善、提升,甚至颠覆,否则,就会因为自己的局限、偏见,甚至无知,而不是自己真正触及“未知”,因而必须为这样的草率买单。《未知》正是锁定了“不确定性”的特征,让我们对自己的机会把握提供了有效的线索。

对一个真正意义上追求创新的人,《未知》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方法论之作,帮助我们走出盲区。这里我想说:

小创新,靠灵感。大创新,靠系统。

在创新道路上,别迷恋简单标签带来的快感,这样的快感失去也快。未知背后的不确定性,才是契机!用个人的系统思考,用团队的系统能力,这样的驾驭,才会把机会,变成与成功相会。

《未知》读后感(三):机会:确定性的丧失——Turning Uncertainty into Possibility.

They're both convinced

that a sudden passion joined them.

uch certainty is beautiful,

ut uncertainty is more beautiful till.

——by Wislawa Szymborska

我们总是设法避免未知,并尝试对所有的问题都寻求确定的答案。有时候未知和不确定会让人感觉到沉重、忧郁和彷徨。但不确定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可以从未知中发现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巴里在《真正的工作》中写道。

“也许当我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才遇到了有意义的工作,而当我们不知道该走哪条路的时候,我们才踏上了真正的旅程。不困惑的思维是没有活力的。受阻的溪流才会发出清鸣。”

未知就是力量

培根说过,芝士——啊不——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带来权利,地位和名誉,从小到大,我们不断的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见证知识带来的优势。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人类取得的重大进步——生产效率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都直接受益于人类在“专业知识”上获得的突破。对个人而言,知识不仅提升了收入和社会地位,更重要的,确定的知识储备让我们更有自信也更“容易”胜任自己的工作。我们从知识和确定当中收获的不仅是这些外在的回报,对确定的满足感已经深深的刻在我们的基因里。处在不确定中会让人感到极大的心理焦虑,我们的理性思维迫使我们寻找确定的答案。

举个栗子,人类的左右脑有所分工(左脑更理性,右脑更感性)但又可以相互配合,但对于一些特殊的病人,他们的左右脑不能协同工作,神经科学研究者就可以从他们身上挖掘出相当有趣的信息。在一个实验中,科学家向病人的左脑展示了一副鸡爪的照片,同时像他的右脑展示了一张雪景的照片,在随后的实验中,病人被要求从一些图片中指出和他所看相符的内容,他的右手(由左脑控制)指向一只鸡,但同时左手(由右脑控制)指向了一把雪铲。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当被问及为何同时选了鸡和雪铲时,病人回答:“鸡和鸡爪有关,而清理鸡舍需要用到铲子。”人类的左脑不仅仅处理语言能力,甚至在不能获得右脑传来的信息的同时,理性的左脑仍然强行为现象寻求合理的解释。

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知识”是确定正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海森堡曾经说过,物理学并不描述自然,它反映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我们常常盲目的认为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世界本身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危险的错觉。在某种意义上,确定的知识可能并不存在,而正是这些不确定的未知,才是人类获取进步的力量源泉。我们对世界产生新的认识,拥有新的理解都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不满足上。所以说,未知才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

问一个好问题

“如果我有一个小时来解决某个难题(Problem),而我的人生正取决于这个难题的答案,那么我会先花55分钟找到合适的问题(Question)。只要我能确定这个问题,我就能在5分钟之内解决它。”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来源于未知的巨大压力深深的统治着我们的理性思维,面对一个未知的问题,我们常常希望用最快的方法解决它。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找错的答案而是问错了问题。1823年,著名的天文学家提过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夜空为什么是黑色的?”这个看似无厘头问题让人一脸懵逼。这个问题的完整表述是,如果宇宙是稳定的、无限大的,所有发光的星球是随机分布的,那么宇宙中所有的位置应该是一样亮的,无论白天黑夜,也无论在什么地方,那么地球上的夜晚,天空看起来为什么是黑色的呢?这个推论可以用数学的方法确证无疑,但我们都看到夜空的黑色,所以只剩下一种可能性,宇宙不是稳定的、无限大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因此也被用来作为宇宙大爆炸起源和宇宙膨胀学说的支持论点。有诗为证:

星星是连续不尽的

然后背景的天空将呈现一致的光亮

就像银河所显示的

因为不会有绝对的点

在那所有的背景中

星星将不复存在

因此,在那些,在这样的事态下

唯一的模式

我们可以体会到

我们的望远镜在无数的方向上发现空隙

将假设无形的背景

因为距离的遥远

光芒从未能到达我们

——爱伦·坡, 1848 《我得之矣》

一个好的问题可以让我们不是想当然的接受确定的知识,而是思考不确定背后的秘密。再给出一个好问题的例子

《未知》读后感(四):当我们束手无策,我们才踏上旅程

花了五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让自己开始对现有所从事的工作以及“三观”进行了又一次的审视,对自己过去和以后进行自问,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

《未知》一书开篇关于“知识的力量”“传统的遵循”“专业的局限”等自己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专业、传统遵循的各种反面阐述,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角色都有清晰的例证;从“知识的危险”的反面论述,对于自己“已知确定”的绝对相信逐渐过渡到开始怀疑自己的“已知”进而说明“不确定”的未知,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的探索和涉足所存在的可能性和机会,发现新的自己,看待、处理问题有了不一样角度和思维方式。

对于正处于大学毕业找工作的同学,正处于工作迷茫欲跳槽的同事,已经失业正找工作的同仁,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朋友,这本书对于我们指明以及认清问题现状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当我们面对未知的时候,有一种强打的力量在与我们抗衡,这正是让我们对于现状和未来的一种纠结的不确定性;对于重新审视自身,还是跳出现有圈子(工作环境)进入一个“未知”的不熟悉的环境,都有自己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和问题的角度,我们需要的是打破这样一种“旧”的观点,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未知》就是这样一本书,当我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才遇到有意义的工作;当我们不知道该走哪条路的时候,我们才踏上了真正的旅程;与大家共勉。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