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觉醒》是一本由[意] 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著作,三辉图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度觉醒》读后感(一):彼姝者子,在我闼兮。
I only am escaped alone totell thee.
——《the Book of Job》
两本关乎逃亡的书——严歌苓《陆犯焉识》,国内的,真正的逃亡;Primo Levi《再度觉醒》,国外的,不似逃亡胜似逃亡。有一段时间了,很想推荐,难于下笔,不是无处着笔,而因为每一处着笔都是痛。
尼采所说,以血书者,约莫如是。
“唯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
听过太多这样的悲伤,经文的还在其次,更多的,是在默默控诉一个个时代,无论曾经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时代都会剥落到一丝不挂。
尊严只是繁华的奢侈品,在许多时代里,个体只能随波逐流,被泥沙俱下,陆犯焉识不例外,就像死去的梁葫芦、刘胡子、徐大亨一样;时代不同,方式不同,剧本在细小的修改中于不同的幕台一次次上演,仅此而已。
令人感动的是时代的记录,繁华亦或是荒凉,一并草刻于历史的长河中,也许不在波澜壮阔的回还,只是河岸下长满绿苔的一蜗螺壳。
严歌苓就是这样的记录者,《陆犯焉识》就是这样的记录,记录了时代中无奈的无情,记录了时代中温情的温存。
如果真的正义,不少越狱题材的作品都不错,比如大片《肖申克的救赎》,也比如美剧《越狱》,甚至是《血色浪漫》诙谐又不乏真实的片段。关于真实,我无法判断,大家都这样说,应该不错吧?
“犯人们立刻哄的一声跑去,去看看自己的惨如何转嫁到了他人身上,看看他人的惨如何稀释自己的惨。有个人在给折磨呢,因此折磨暂时不会轮到我。有个人去替我皮开肉绽了,多么幸运,皮开肉绽的不是我。大家一窝蜂跑向干渠,一眨眼站满渠道两边的堤岸。乌黑的罪犯们一个挤一个,成了一群秩序很好的观众。葫芦给折磨得越狠,他的替死鬼功能发挥得越彻底。让十六岁的死刑犯替大家疼,替大家皮开肉绽吧。葫芦无意中把危险给大家引开了,大家暂时安全了,每个犯人来看,就是想证实这一点。”
自由过尽,剩下的只是生存。一直以为,平淡的描述就是最为震撼,尤其关于惨烈,关于梁葫芦的是无情,关于青稞的则是不见红的血腥:
“两个跟他岁数差不多的老囚徒在监狱门诊部后面找到从徐大亨肠子里掏出来的那毛两斤青稞粒,用化了的雪水淘洗,又在火上烘烤熟,喷喷香地吃进去。从田鼠洞到徐大亨的肠子再到两个老囚徒的胃,这点青稞搞乱了人和畜,生和死,摄取和排泄的关系。”
读书的时候是不知道恶心的,知道的只是灵魂的疼痛和心底的怜悯。
怜悯恶,更怜悯爱,唯其在无奈的无情中方更见温情的温存。
梁葫芦终归还是走了,在老几最终逃走之前。他“必须比坏人更坏,才能尽他的天职。”但是这种坏终究拯救不了自己于时代的洪流,拯救他的是灵魂上的皈依,“孩子的本性就是寻找温情,然后投身进去。没有温情就找代用品,找貌似温情的东西。老几的沉默和文弱给他当成了温情代用品,一厢情愿地投身进来。”他知道老几很多秘密,却一样都没有说,他不懂荀子“其善者伪也”的理论但忠于自己“所有的好都是为了弥补漏洞”的判断,从不曾对老几付诸实践。
就像Primo Levi那机敏的同伴塞萨尔:常常坑蒙拐骗,却对困窘的母子倾囊而丢下众人一周的口粮。
人性,总是在不经意的地方闪光,在洪流颠覆性的疯狂中尤其耀眼:
这种疯狂可以让我们所熟稔的任何兽性黯然失色,于掀翻的“千古未变的草漠”下,于伐倒的“千岁百岁的红柳”上,于“令兔鼠、旱獭瞠目的窝穴”中……“直到这个时候,马群羊群鸟群才悟到不好了。于是它们拖儿带女地滚滚向西逃奔,呼啸着:人来了!”
所幸这种疯狂裹挟不了吹尽黄沙始到金的人性,尤其是真正坚贞的爱情,哪怕只是被安排的爱情,“冯婉喻的爱情是绵长的,很符合中国传统女人的性格——隐忍、坚韧、包容,如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但是力量是强大的,因为滴水可以穿石,在时间的长河里可以让人细细回味和感悟出爱的厚重。”
打动人心的不是记录,是感情,像陆焉识对冯婉喻一样,繁华过尽,储存卡里满满都是“彼姝者子,在我闼兮”的美好。
相比于电影,我更喜欢书,很多的精彩银屏是无法演绎的,其中甚者,恰如对比:《陆犯焉识》中有两个很经典的章节,三六年的焉识和六三年的陆犯比邻而列,前者为一块祖母绿替婉瑜受恩娘的风言风语,后者为了婉瑜的其乐融融舍身赴死。
是否《冷山》的味道?在途中的反差映照之下愈发浓酽:“在农场改造的这些文字里,陆焉识是顽强的,是狡黠的,像一只在外游走得久了的野兽,为了生存将全身的野性迸发出来。”
逃亡,更多就是野性的代名词,优秀的作品中,这是避不开的主题,《陆犯焉识》如此,《再度觉醒》也如此,因为关乎生存,“一个人必须避免成为可有可无的人。所有的大门对于一个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人都是封闭的,但它向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敞开着,哪怕他是最愚笨的人。”
作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Primo Levi是幸运的,身为犹太人的他可以从纳粹的集中营中走出来,生的信念成就了他归乡的逃亡,也实现了他“I only am escaped alone to tell thee.”的纪实救赎。
所以Primo Levi从来不鄙视,甚至虽不仰慕但是尊重,至少是理解那些为了生存的丑恶:
“克拉科夫的每条街道现在都挤满了各个种族的男人和女人。这些人立刻成为走私者、黑市商人,甚至小偷和强盗。”Primo Levi不避讳,记录下来。
希腊伙伴莫多·内厄姆口若悬河地施展魅力,描绘着虚妄的幸福图卷;塞萨尔常常坑蒙拐骗;当然也包括那些集中营的孩子甚至是探子。
rimo Levi只是简单地记录着,记录着“会让人醉的”凶暴,就像记录“让人醺醺然”的高尚。
没有丝毫的仇恨。
因为《再度觉醒》,有幸拜读南野(应该是笔名吧)关于《再度觉醒》的读后感《幸存者、记录者、抗争者:普里莫·莱维的劫后余生》,很赞。感谢这篇文章,自己才知道心里那种源于Primo Levi平铺直叙的隐隐的震撼感究竟是什么。
“菲利普?罗斯在一次访谈中评价《再度觉醒》:‘(这本书)让人惊讶的地方在于,本来理所当然应该满是悼念情绪和无尽绝望的印记,相反却充满活力。’”
柴静在《看见》中说“真实自有千钧之力”,同为纪实文学,《再度觉醒》演绎了新的高度:Primo Levi始终在第一视角写作,文字却完全是第三视角的。
忘记亲历,忘记仇恨,有的都是高于文学太多的东西,比如冷静的思考,比如孜孜以求的重建,也比如救赎和记录本身。
我查看过地图,这场关于拯救的“逃亡”直线距离都不算长,但是Primo Levi走得很艰辛,从BUNA-MONOWITZ到奥斯维辛,再途径诺贝兰、斯茨扎科瓦、克拉科夫、卡托维兹、日梅林卡、SLUTSK、施塔里耶达尔罗依、OVRUCH、雅西、布拉索夫、布达佩斯、SZóB、ST. VALENTIN、PESCANTINA,终于回到都灵(布达佩斯到都灵的距离是奥斯维辛到前者的3-4倍)。
rimo Levi不是没有憧憬过,“原本期望一场安全的短途旅行,去往一个设施齐全并准备好接收我们的难民营,去往一个勉强可以替代我们家园的住所。而这种期望让我们有了更大的野心——希望能有一个平等而正义的世界,希望在无尽的剧变之后,在错误与屠杀之后,在我们漫长而耐心的等待之后,这世界能够奇迹般地、顺其自然地重建它的平等与正义。”
终于发现“这希望真是天真,就像所有天真的希望一样,缘自过于简单的二分法——善与恶,过去与未来。但正是靠着这样的希望,我们才活下来。第一条裂痕,以及其后不可避免的其他裂痕,或大或小,让我们感到悲哀,而且,因为它们的无法预测,更让我们难以接受这希望的破裂。因为人们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完美,就不会几年、几十年梦想着一个更好的世界。”
rimo Levi从来就不是以逃亡者自居的,他在讲故事,讲自己的思考,放掉仇恨成为哲学家,所以他理解伙伴“根据他自己的经验,以及消化吸收他人的经验,建立起相应的道德观念。”也不反对希腊人眼中“集中营却悲哀地证明了一些陈腐的道理。‘战争永远不会结束’,人吃人——一个古老的故事”的判断。
rimo Levi忘却了自己,忘却了经历,真正关心流动着“奥斯维辛的消毒液”的“稀薄的血液”的退出战争的“我们从哪里去汲取力量,才能重新开始生活,去打破我们离去的时候那悄然形成的隔阂?”
身为作家,他秉承自己医生的本性,就像关心路上籍籍无名的德国女性一样。关心着救赎。或许这就是他的“彼姝者子,在我闼兮。”
平静地,忠于记录本身——没有反思,胜似反思;没有控诉,强于控诉;没有仇恨,远高于仇恨。
没有什么作品是完美的,严歌苓《陆犯焉识》对上海的描写远不如王安忆《长恨歌》,Primo Levi在《再度觉醒》中对苏联偏见执重……更可怕的,是过度的解读,政治对文学的束缚是不合适的,反过来讲,绑架政治的文学也是不合适的,利用文学去演绎政治更是不道德的。
推荐《陆犯焉识》,更推荐《再度觉醒》,不要过多地解读,只去感受,关乎记录的作品,关乎人性的情怀。
管中赏文一斑相析
《再度觉醒》读后感(二):文字依旧抚不平伤痛
这本书的绝大部分篇幅带给我的感觉是带有活力甚至充满趣味的。莱维在如此困苦和迷茫的境遇下,在外在条件的折磨和内心极度的空虚下,依旧能把他在回家旅途中所遇到的那些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
他饶有兴趣地描绘着出现在他旅途中的每一个人,没有试图去夸大伤痛或者美化弱者,一切都是那么真实。我的眼前出现了冷漠的希腊人,聪明勇敢又善良的塞萨尔,机灵美丽的加琳娜,不幸夭折的赫比纳克,娃娃脸又迷茫的苏联士兵。
我仿佛能看见他躺在破旧的火车上,发着高烧,望着车外的苍茫的原野;看到他们在困境之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看到他们为了难得的电影而兴奋;看到他们和当地人虽然语言不通,但依旧发挥着智慧来填饱肚子。一个个为了回家的小故事都让这个令人伤痛的主题变得不那么绝望,文字中透露出的不是仇恨,而是生的希望,是一种人性的力量,是就算陷入谷底也不放弃的生命力。
我本以为这是一本能够扶平伤痛的书籍。
然而,书的最后,莱维写到了自己一直做的一个梦。
在梦中,他处在一个宁静而惬意的环境中,可是他的内心却极度不安,好像知道会发生什么似的。然后,他周围的一切开始分崩离析。一切都变得混沌不堪,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对他来说,集中营的一切已经变成了他生命中的真实,而家人、鲜花、温暖的床铺反而成了虚幻。就算一切已经结束,但是那个冰冷的梦依旧在继续。
“一个熟悉的身影再次响起来:一个单词,并不专横,而是简短而柔和的。那是奥斯维辛的起床令,一个外国单词,既让人害怕,又在意料之中:起床。”
读到最后,我才突然有了一种深深的绝望感。
40年后,莱维还是选择跳下阳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人类啊,请别再互相伤害了,好吗?
《再度觉醒》读后感(三):纪录片式的平静——《再度觉醒》
合上书,我感觉灵魂似乎还没有随着文字止息,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重压,担在了我的心灵之上。
从一开始的读不下去,逼迫自己放慢速度,仔细阅读情节,跟随作者上路,到后来完全被书里的人物所吸引,或是狡黠聪明,或是自私冷酷,或是明媚无知,似乎每个人都在这段路程上艰难求生存,食物,睡眠,是他们唯一的期待,生活条件,他们根本没有想过那样高的要求。
冷静客观的叙述,致力于描写而不是抒情评论的文字,没有夸张的语言,没有含泪的控诉,这样流淌出来的故事,就像是一台摄像机,安静的运转着,拍下所有正在发生的事情,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这些事件,有多真实。
战争能结束吗?
在和平年代,战争似乎离我们很远,远到几乎没有人会想象过那样的年代,那一段日子,他们所经历的,到底是怎样多的非人的磨难。
幸存的得以生存,后人鲜少过问,于是他们只能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没有遗忘的,舔舐着自己的伤口,哪怕永远不能愈合,然后,就这样慢慢结束他们的一生。
而那些,没有活下来的人呢?那些,在一开始就失去生命的人呢?那些巨大数字里的构成者呢?
会有人记得他们吗?
家人?
会不会全家人都没能活下来呢?
就像是,从来没有存在一样?
我们,却永远也想象不到了。
战争结束了,战争能结束吗?
它的残酷,它的伤痛,它的阴影,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得,但是他们说不出来,他么无法排解,那不停转圜在他们脑中的经历是生了根呐,无时无刻都在折磨着他们。而他们,只能咬碎了牙,混着血和泪,一起吞下去。
《再度觉醒》读后感(四):幸存者、记录者、抗争者:普里莫·莱维的劫后余生
西奥多?阿多诺曾经说过:“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他的这一说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或许可以推演到一切文学形式。奥斯维辛和真正应该称之为“野蛮”的大屠杀完全颠覆了西方的文明传统,文明所以立足的根基在超出人类理解之外的暴行中碎为齑粉,而在那之后,似乎“诗性”本身存在的理由也随之黯淡了。在回望那一片荒原的时候,人们可以追溯,可以痛悔,可以斥责,却唯独不可以付诸文学之笔。
而普里莫?莱维却是几乎绝无仅有的一个例外。作为一个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大屠杀的见证人,莱维的作品却凸显出了不同于其他受难者回忆录的特质。如詹姆斯?伍德在《纽约客》上的评论中所说:“莱维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罕见的讲故事的能力。一个惊人的事实是,大多数幸存者的写作都并非在讲述故事……可以理解,他们的重点都落在懊恨,落在悲哭;或者落在对细节的执着,对传达的迫切,以及对理解的尝试。”莱维的作品有更为独特的气质。他最早的回忆录,《活在奥斯维辛》,尽管充满了一个接一个痛苦的事实,但如詹姆斯伍德所说,“依然让读者欲罢不能”。而他后来的两部作品,《再度觉醒》和《若非此时,何时?》,更是获得了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如潮好评。菲利普?罗斯在一次访谈中评价《再度觉醒》:“(这本书)让人惊讶的地方在于,本来理所当然应该满是悼念情绪和无尽绝望的印记,相反却充满活力。”
詹姆斯?伍德在他的评论中用大量篇幅描绘莱维作品的文学性。莱维语言的生动、情境的夸张与其对无数文学经典的不断造访和互文都让人印象深刻。纽约大学的弗兰克?巴尔达索在其《失重飞行》一文中曾重述《活在奥斯维辛》中的一个经典场景。在集中营片刻的安宁中,莱维用磕磕绊绊的法语翻译但丁《神曲》的《炼狱》一篇,念诵给相伴的法国狱友听。在莱维的回忆中,他们身处一片文明与人性的废墟,在无法想象也无法理解的“炼狱”之“炼狱”,但有一种弘大而坚毅的东西已然在莱维的叙述里悄然而生。“如果他的证言必须信实,同时又能够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叩问语言这一认识论的标志,以及文化本身,那么莱维别无选择,唯有重述传统、语言与文化。”弗兰克?巴尔达索这样写道。
确实,莱维别无选择。如他在回忆中所言,奥斯维辛烙印了他,也塑造了他。他和他的同伴们处在坍塌与陷落的核心,直面空荡与虚无,而他也因此不得不试图在其中找到一个支点,找到重新塑造一个新的秩序的根基。詹姆斯?伍德说:“他如其他人一般伤痕累累……但没有丧失治愈与被治愈的能力。……《活在奥斯维辛》与《再度觉醒》中都包含着对于善良和慈悲的美好描绘,……真正跃然纸上的是那些帮助莱维在他的挣扎中存活的男男女女们。”在《再度觉醒》与《若非此时,何时?》中,我们固然能看到暴虐与绝望,倾覆与消散,但我们更能够看到人类在面对尚不知来源的罪恶时的坚忍与悲悯,像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教授约瑟夫?法瑞尔总结的,“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是莱维作品毫无争议的核心主题。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莱维的作品淡化了人们对于暴行的记忆。恰恰相反,莱维的作品以其对于大屠杀事实的真切描述深入人心。莱维的作品译本刚刚进入美国时,索尔?贝娄盛情评价道:“在普里莫?莱维的作品中,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每个字都不可或缺。”而索尔?贝娄对于莱维作品这种“纯粹性”的推崇也影响了许多后继的评论者。例如《旧金山纪事报》评价道:“普里莫?莱维是那种罕见的人物。他作为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在书写他的经历的同时,又能保持一种平衡和协调感……随着他的叙述,历史的真相仿佛展现在我们眼前。”莱维也许深知自己并不需要任何评述。他的责任,或者说他自从逃离生之炼狱后就挥之不去的需要,正是记录他所经历的事实,让无知者得以知晓,让有知者不至遗忘。
莱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囚犯号,是174517。自奥斯维辛之后,莱维终其一生都带着这个烙印,如同他的作品一般,他以此来提醒自己,同时也提醒他人。伊安?汤普森为莱维撰写的传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他总是在西服外套下面穿一件短袖衬衫,即使是冬天也如此,这样他脱掉外套后,他胳膊上的囚犯号纹身就会显露出来。”不仅如此,莱维的墓碑上,紧挨着他名字与生卒年份的下一行,刻下的依然是这一排号码:174517。他的另一位传记作者卡罗?安吉尔曾叙述他葬礼上的场景,大量送葬者都是与莱维有着相似经历的幸存者,他们的颈间都围着围巾,上面分别写着他们自己的囚犯号。这一情景似乎以极其引人深思的寓意与莱维作品中曾写到的多年前的景象遥相呼应:多年以前,在一夜之间,犹太人失去了住所,失去了工作,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所有权利,那时候,他们被迫在衣服上绣上辨识的标记——黄色的六芒星。只不过在这一次,他们重新佩戴自己丧失人的身份的标记,却是为了追索曾经被践踏的自由。
莱维的经历,如他臂膀上的纹身一般,或许让他一生都处于一种矛盾的境地之中。他在受困的记忆中追求自由,但却从未自记忆中解脱。詹姆斯?伍德说,莱维“时常感受到一种耻辱——作为人类的耻辱,因为人类发明了集中营的世界”,或许这就是莱维作品中事实感的真正来源:他同他作品的读者一般,以一双对于罪恶全然陌生的眼睛去审视那些超出人类认知范围之外的暴行,同读者一般“难以置信”,“莱维似乎和我们一样不解,这种不解是在叙事上和道德上的双重震惊”。《活在奥斯维辛》中经常被引用的一个经典片段里写道,莱维面对无故施暴的狱警问:“为什么?”而狱警则冰冷地回答:“这里没有为什么。”卡林?罗马诺在《纪事报》的评论中写道:“莱维的人生和写作事业都致力于寻找那个为什么——以使理性与人文不死,以与大屠杀的经历所抗衡。”莱维无疑是个受困者,他被困于这个问题之中,而无论他最终找到答案与否,他都没有停止追问的行动本身。而墓碑上的174517,或许就是他这一生的终极一问。
丹尼尔?波什在《巴黎评论》上的文章中引用了莱维所作的一首诗歌,冥冥之中似与莱维的墓志铭互文:
我只求一事:我的安宁将永驻,
没有新的血,渗入泥土,
莫让死亡的温暖穿越至我身畔,
莫用新的悲伤叫醒这如石的尸骨。
莱维“奥斯维辛的幸存者”“见证人”这样的身份时常被媒体和评论人过分强调,但如莱维作品全集的编辑安?高德斯坦因所言,只强调这一重身份对于莱维这样的作者是不够公平的,如果对于莱维的认识只局限在这一层,实在令人遗憾。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认识上的缺憾,莱维的作品一开始并没能得到应得的重视和赞誉。莱维身在马萨诸塞州的表亲曾把莱维的作品介绍给著名的里卜曼拉比,后者评价说莱维“得再等四十年,美国才会注意到他”。莱维的作品在意大利本土一开始也未受重视,同时期的作者依塔罗?卡尔维诺获得的赞誉要多得多。但卡尔维诺一开始对于莱维的作品就青眼有加,后来更是称莱维为“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而如弗兰克?巴尔达索所言,尽管莱维与卡尔维诺生活经历与文学道路迥然不同,“但他们都是被战争的苦难和抗争的经验所形塑的知识分子,……其作品都积极地对其所生活的世界进行干预。”
莱维并没有沉浸在个人的痛苦记忆之中。作为一个作者,他写作不同形式的作品,试图讲述出同一主题下不同的故事,以拓宽他的思考和探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以翻译、评论、访谈等等不同的形式讨论法西斯主义,讨论在大屠杀之后人类文明与政治应该去向何方。霍夫斯特拉大学教授斯坦尼斯劳?帕格里斯曾这样评价莱维:“(莱维)坚持着持续的、激烈的、长久的反法西斯立场,而不只是反对希特勒与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莱维1974年的文章也对此自证:“每个时代都有它自身的法西斯主义。只要我们看见集中的权力剥夺了公民表达和行使自由意志的可能与方法,我们就看见了法西斯的警示标。”莱维进一步指出,“科学和人文主义是我们抵抗疯狂卷土重来的唯一希望”。也正因为此,他不愿自己只被理解为“大屠杀作者”,或者被神话为“英雄”与“圣徒”。正如卡林?罗马诺所言,“他是一个坚持正义的人文主义者”。
莱维1987年4月跌下自己公寓楼的楼梯而亡,官方的解释是“自杀”。但对于真相,长久以来都众说纷纭。在他的葬礼上,伊曼纽尔?阿多姆拉比说莱维的死亡“不是自杀,而是推迟的谋杀”。犹太作家艾利?维塞尔则认为“普里莫?莱维四十年后还是死在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詹姆斯?伍德强调莱维的后半生都在与抑郁症抗争,而另一些人,如卡林?罗马诺,则坚持认为莱维的生之渴望无比强烈,他的死亡只是一次失足的意外。无论我们如何去解读莱维的死亡,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莱维,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依然是一个抗争者;他抵抗法西斯主义,抵抗无知与暴虐,抵抗任何形式的集权与统一化,抵抗过去对他的侵蚀,抵抗让人难以理解又必须去解释的人类自身。
菲利普?罗斯在一次去莱维家拜访后曾写道:“(房间里)最引人注意的东西却是其中最小的一样,墙上挂着一张不起眼的素描,画的是奥斯维辛半损毁的铁丝网。而墙上更显眼的位置却是莱维自己用绝缘金属丝扭成的精巧而有趣的形象……一只大大的蝴蝶,一只猫头鹰,一只小虫子,一个手握缝衣针的鸟战士,还有一个摸着自己鼻子的犹太人。”这似乎恰巧可以映照出莱维的人生,他坚持反抗的人间炼狱的阴影,还有他不断追求的生之丰富与自由的光辉。正如《再度觉醒》末尾莱维所写,在噩梦仿佛已经过去的人类生命中,将不断有一个习得的陌生语言,在半梦半醒间提醒着我们:“起床。”这或许正昭示着我们势必要面对的“再度觉醒”——若非此时,何时?而若非你我,又会是谁人呢?
《再度觉醒》读后感(五):找不到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碎片化学习的时代到来了,将记忆撕扯成碎片的时代也紧跟而来。面对繁杂的消息网络,我们更加厌恶冗余信息:一个有头有尾的漫长故事,一个人细细的生活,一个真正的远方,一段苍老的历史。
不得不沉浸在当下业已泛滥的信息中活着,那么一亿年前的某个种族遭到屠杀则毫无必要记住。如果我们忘却回头,遗忘的时代迟早也会来。忘却冗余的情感,忘却悲悯的感知。
所以普里莫·莱维用他漫长的无始无终的故事,拉着你坐下来聆听。一个集中营里卑劣的队长,一个姓普里默的苏联女兵,一个小丑,一个嘲笑他不会说意第绪语的犹太姑娘,一个听懂了他要买鸡蛋的农民……如果故事真实发生,它就永远说不完。他只是很谦卑,很恭顺,讲给你听。因为时候已到,我们应当醒来,即使是那一声该死的,wstawach
毕竟,茫茫寰宇,人算什么呢。
但是,话说回来,我们还是获得了眷顾啊。
战争打乱了社会秩序的同时也打破了阶级分层,如果没有二次大战,没有纳粹和集中营,像普里莫·莱维这样一个从小到大的优等生,是没有机会接触那些三教九流的。氮素,厄运来了不服不行,就是活脱脱被拖进去,呲啦一声烙上编号174517,没有道理的和小偷、掮客关在一起。
换做一般人早就崩溃了对不对,普里莫·莱维并没有,他始终坚持把人当人看,这点很不容易。整本书看完之后,除了对作者的细腻、幽默、乐观的天性由衷羡慕以外,就是对他的“无论何时都把人当成人看”的钦佩。
战争结束了,每个人都被打回原形,在集中营履职杀人的看守们继续一丝不苟地过完余生,从炼狱里挺过来的犹太人继续战争之前的日子,甚至对于一些从事文艺工作的人来说,这段惨痛的经历可以装饰名誉勋章,可以消费,甚至可以变现。普里莫·莱维在集中营解放后返乡的日子里“再度觉醒”之后,告诉我们:生命自有其神圣庄严一面,不要让悲伤牺牲了希望,不要让仇恨埋没了人性。
然而多年之后,他还是从自家阳台上跳了下去。非常可惜。
《再度觉醒》读后感(六):时代的悲剧
“游走于文明边缘的这几个月过去了,尽管艰苦,但他们此刻在我们眼中就像一场停战,无边无际的沉重生活中的一次停歇,命运送给我们的一件幸运却不可复制的礼物。”
外面的纷纷扰扰,走出奥斯维辛挺过浩劫的犹太人们在异国他乡彷徨、怯懦。一次一次搭乘上不知驶向何方的列车,饥一顿饱一顿迷茫灰霾的未来,辗转在德国、俄罗斯、意大利的救济场,道路两端无限延伸到天空尽头的地平线,看不到回家的路看不到希望。旅途中遇到的许许多多的人,他们或善良或狡诈或软弱或刚强,他们无一被卷入这场无边黑暗的战争中,蜷缩在角落等待着黎明。
二十个月的漫漫归途,那些迷失的人儿究竟失去了什么,从奥斯维辛回家的路究竟有多长?
“在家乡的门槛上,无论是好是坏,都有一场审判等待着我们。而我们怀着恐惧的心里期待着它。我们感到在我们的血管里,奥斯维辛的毒液与我们稀薄的血液一起流动着。我们从哪里去汲取力量,才能开始生活,去打破在我们离去的时候就悄然形成的隔阂,就像在每个荒弃的房屋,每个空空荡荡的掩蔽所周围疯长起的杂草?很快,明天,我们将不得不战斗,去对抗未知的敌人。”
这滋长于我们内心的敌人。
无故想起顾城的一句话
“因为你相信命运
而我 怀疑生活”
在奥斯维辛中的每一天都在渴望着自由,直到自由降临时,生命和灵魂却仿佛被永远束缚在集中营的桎梏中。心中的阴霾尚未散去,那奥斯维辛的起床令令人心惊又在意料之中,经历着闻所未闻的死亡,对于生命的渴望在那狭隘而了无生机的囹圄中消磨殆尽。幸存者拖沓着行尸般的躯体盾寻着曙光。奥斯维辛啊,那是灵魂的终结,与地狱相接壤。
命运的浅薄与残酷,那永远烙刻在他心中的记忆让他选择这纵身一跳,脱离这满是疮口的躯体,找寻远飞的灵魂,远离 奥斯维辛。
《再度觉醒》读后感(七):冷静客观的面对战争的后果
我觉得这本书传承一惯的国外小说的特点,叙事结构非常强,主线明确,读完之后就差不多可以头将故事讲到尾。这本书的大部分篇幅还是叙事,将其从奥斯维辛集中营中被解救出来之后,踏上了千里回家的艰难历程。其中暴露这艰辛、痛苦、希望、绝望、安逸、思乡等情感。用很多的文笔去描述他身边的一些小伙伴,都是一些非常有特点的小伙伴,虽然他们可能会做一些小偷小摸的勾当,但那只是为了生存,不能说他们就是不善良的。
阐述了作者思想观点的是最后一篇“再度觉醒”,不过写的很深入。但个人比较喜欢在后面附加的回答读者的答案,因为这里可以更表象的看出作者的一些观点、看法,比如怎么看待仇恨、德国人、战争等等,在叙述历史的时候相当的冷静和客观,就好像讲述的不是自己发生的事情一样,没有丑化与歪曲,当人们见证了真正的历史的时候,人们的思考就会是自由的,不受作者的思想左右的。这样的思考才更有意义。
《再度觉醒》读后感(八):通往自由之路
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广为人知,但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很难找到为自由抛却生命与爱情的人。尤其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当生死已掌握在别人手中,自由更是无望的时候,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来维持这有且只有一次的生命。二战时期,被纳粹德国逮捕的犹太人都曾经历过残酷的生死考验,遑论自由。意大利作家、化学家普里莫·莱维作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亲历者,用他的《再度觉醒》向世界讲述在极端环境下求生的残酷与自由的艰辛。
与大多数作家相比,莱维有着“化学家”这样一个特殊的身份。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知识背景,莱维的文字充满理性、客观的表述,完全在陈述事实,没有呼天抢地的呐喊,没有言辞犀利的控诉,只有一个历史的亲历者冷静的描述。莱维本人也提到过,他“更愿意充当一名见证人,而不是法官”,“我严格地将自己限制于只报道我亲身经历的事情”。这种写作方式与其说是出于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选择,不如说是化学家的理性使然。化学家观察世界的角度是如此特别,他的比喻幽默而独到,如形容波兰护士的缓慢无声是“像阿米巴虫在显微镜下的动作”,准确生动。
然而即使披上乐观、幽默的语言这层外衣,也难掩文本内容的残酷而无奈的现实。回忆录从德军投降、苏军进入开始写起,按我们的逻辑,对于集中营里当时还活着的人来说,恢复自由不是盼望已久,理应欢欣鼓舞的事吗?但现实是他们在长期的牢狱生活中早已麻木,日复一日机械的生活已成为习惯,而突然闯入的苏军令他们不知所措。传染病高发的环境、随处可见的尸体、随时可能因各种原因死去的同伴等等复杂的现实状况,令集中营的幸存者们无暇为自由欢呼。
正如酝酿一场战争需要一个过程一样,结束战争同样有一个过程。莱维在书中详细叙述了从被解放到回乡的几个月间的混乱经历,遇见的那些人,亲历的那些事。我们可能想当然地认为战争结束就尘埃落定,莱维的经历告诉我们,事实是在战后的一段时间内,城市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百废待兴;犯人们很难马上适应社会,回归正常生活;百姓间通过自发的黑市买卖,维持自身基本的生存需求。即使几十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仍不免为人类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求生存的能力而感到敬畏。
为了生存,为了自由,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们怀有坚定的生存信念,并为此付出无数艰辛的努力。黑暗的集中营生活给了他们黑色的回忆,他们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希望。
《再度觉醒》读后感(九):他举起右手点名
《再度觉醒》记录了的是作者普里莫?莱维从奥斯维辛解放后漫长的归家之路。恰好刚读完了《车诺比的悲鸣》,这两本书给我的感受很相似:尽管都是世界上最残忍最惨烈的灾难,尽管充满着一个接一个痛苦的事实,但依然让人欲罢不能,非要一口气读完,本来以为会是大片的悼念情绪和无尽绝望的印记,相反却充满活力,给人力量。《车诺比的悲鸣》中对高度核污染的丈夫不离不弃的妻子、固守家园不愿意离开的老奶奶,《再度觉醒》中集中营里关怀着每个人的维特太太,还有理性冷静记录这一切的莱维,灾难里暴虐和绝望、倾覆和消散固然很多,但我们更能够看到的是这些人在面对这些难以理解的罪恶时的坚忍、爱和信念,现实压迫着的,其实正在拼命生长。
看,人类就是这样矛盾,制造这些难以置信、触目惊心的恶行的是他们(《车诺比的悲鸣》中灾难本身并不是最恐怖的,恐怖的是灾难发生后政府等相关人员对灾难的处理),在炼狱中挣扎存活过来的也是他们,为什么?为什么一些人要忍受另一些人的无端恶行?我们应该抵抗什么?灾难还是人性?
我们现在存在的世界,是不是也总是随意对别人判断?那些隐藏了血腥残忍的种种思想上的暴力,不还是有好多吗?而你,在为这种暴力助纣为虐吗?
最后推荐一首歌,苏打绿的《他举起右手点名》,歌词描述的是那些被带到集中营的人在永无天日的火车里的思想对话,交响乐配上现场版的演绎,最后“为何我有罪”的控诉,畅快淋漓!
《再度觉醒》读后感(十):休战
全书读得很流畅、愉悦。这并不是说我没有被战争的废墟和恐怖所震撼,而是作者在本书中的笔调本就轻松、风趣。虽然不时有低沉的情绪从文字里流露出来,但总会立即发生一个有趣的事件或是出现一个滑稽的人物,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愉悦情绪又调动起来。因此,书读得很快,也很愉快,不时忍不住被作者的描写逗笑。
艺术手法上,莱维对人物的刻画令我印象深刻。希腊人、玛丽亚、加琳娜、塞萨尔,一个个人物都在作者笔下重现,当我读到他们,就感觉他们就像在我身旁一样栩栩如生。就连一些苏联士兵(试图教作者说俄语的、严厉又充满欲望的、年轻又热情,喜欢同孩子玩耍的),他们可能在一般人看来都不值得费笔墨描写,却在莱维看似简单却富有感染力的笔触下获得了文学新生。莱维对人的性格这种东西必定有着敏锐的嗅觉。这些战争的参与者和幸存者,都变成了一个个单独的、真实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他们的魅力令我折服。作者尽量做到客观、冷静地看待和描写遇到的人,因此他们虽然不完美,却都真实。其中有一段对苏联营地整体氛围的描写让我很受感动。之后的对剧院的大篇幅描写也相当精彩。每一个营地及其周围,都仿佛是一个缩小的世界……在作者的笔下,那些场景和画面都有了实实在在的意义。
正如本书原名所暗示的,这是欧洲被摧毁和重建一个新欧洲之间的一段过渡期,也是人们精神状态的一段过渡期……它让我们思考,究竟是何种神秘而原始的疯狂(内部和外部的)促使这一切发生,幸存者和受波及者们要如何重新开始生活,面对过去也面对自己,以及我们这一代人如何通过这些珍贵的回忆来审视自身和记住历史。这个世界值得一个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