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京都如晤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京都如晤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京都如晤》是一本由苏枕书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5元,页数:26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京都如晤》读后感(一):京都如唔

前几日都在读恼人的文学理论,社会学比较文化研究如《菊与刀》,亚马逊送来这本苏枕书的《京都如唔》,在候车时就读了一小半,萧瑟秋风细雨中,浓郁的日本风味和文人雅兴扑面而来,完全把人带到一个静寂美好的世界静下心来玩味四季,花事,古书,僧佛,不觉长长舒缓了一段时间。

16年曾和家人去日本旅游,对京都的印象最好。去的几家寺庙建筑各色,极具日本特色,清水寺,仁和寺,金阁寺等等。作者笔下的京都则不同于游客,是个极具文化内涵的古城。书中有很多日式庭院的图片,植物花草树木,映入眼帘地是一派苍翠的绿色,风雅之味沁人心脾。

书编撰了作者在日本读书的几年与国内友人的信函,每日的文字里是游学的见闻,加之作者古文功底深厚,对源远流长的中日文化浸润已久,关于各种古籍珍本,书法拓印的叙述也酣畅淋漓,读来令人雅信之余深感钦佩作者地勤奋与好学。

总之,是本值得一再玩味的好书。也可以看作去京都寻古探幽的一本标签。

《京都如晤》读后感(二):每天时日,用心度过

有些场景,读罢可谓印象深刻:

窗前一屏青山,令我体会到温和静默的凝望与关怀;因不知何时离开此地,山中的读书岁月也更值得宝爱、珍惜。

此为旅人的心声。正因为可能的变迁,而更加珍惜当下。慢慢读来,竟生出一种每天时日,都要用心度过的感慨。

书信体读来亲切,并无晦涩的用词,因此觉得饶有趣味。作者是读书爱书之人,日常往昔多与四时风物、景致有关,也与读书、探书有关。

比如书籍防虫之策,古有烟叶、艾草、樟脑、艳阳天;如今转变为一袋鸠居堂防虫香。绿寿庵的金平糖,纪州的梅酒,四时的风物,春樱,团扇、风铃、蜻蛉、金鱼、空蝉、蚊遣豚,冬雪、暖炉、金橘、打哈欠的猫。朴素自然的风物,加上自身观感与旁征博引,就好像季春夜晚温一壶酒,边酌边读,风一吹,醉意三分又有些恍然了。

作者也极爱访京都之寺, 临济宗东福寺的汉籍,相国寺的承天阁美术馆,黃檗宗万福寺斋堂的木鱼,曹洞宗诗仙堂内狩野探幽的绘作 。

作者的游记,也尽是途中佚事,读来身临其境,仿佛也去过了金泽的雪天猫旅馆,带着那人情风味;仿佛也游荡过了镰仓,探寻了佛寺,听到寂寂钟声回响。

更感到身临其境的,是作者逛书店的酣畅、古本祭热气腾腾的豪迈。让远居这山间僻壤的我,也心生向往。

每天时日,还是要用心度过啊。

《京都如晤》读后感(三):彼之日常,吾之向往

苏枕书的新书《京都如晤》由中华书局于2017年8月出版,这已经是我阅读苏枕书关于京都日常的第三本书了,以书信的方式,写者也能更加随心肆意些。读之也发觉有意思之细节,书信的落款不尽相同有“枕书”与“松如”两种,初觉惊奇,以为会有某种玄机,一一记录未发现任何特别之规律,想必与时间落款新旧历交错一般,也从侧面突显此做为率性随心之笔。记得初看到推荐之时,有豆友评论,“京都或者日本养活了多少中国作家”想及此,不禁在脑中换了一种思维,“有多少中国读书人向往京都或者日本那种缓步娴静的生活”。

拿到书后开始翻阅,第一篇便是写于2011年的《闻木樨香乎》,阅读此篇之时恰逢小城桂花飘香。骑车在小巷中穿行,某个拐角过后会忽然袭来一阵桂花香,或路过某户人家,虽院门紧闭,桂花香味已经迫不及待窜入鼻中。虽不及当年去到杭州,街巷尽闻桂花香,却也为上下班的骑行增添了不少乐趣。《闻木樨香乎》文题出典自《五灯会元》记载的“吾无隐乎尔”之事,此篇很有苏枕书风格,既注重周边生活,四季轮转,花之四时;又能思及相关典故,旁征博引。此文风不禁让人羡慕又折服,亦感怀自己所知甚少,还需时时勤勉。

《靠山吃山》一篇,苏枕书写到,“此刻雨初歇,风也停了,给你回信。前日跟你聊发现很多我在这里习以为常的事,你依然觉得新鲜。看来以后我们在信里可以讨论的内容就更多了,也是我描述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的动力吧。”话说从《京都古书店风景》、《有鹿来》到如今的《京都如晤》,无一不是京都的生活日常,但是作为读者的我依旧觉得吸引力十足。作者所谓之日常,或许便是你我内心之向往。也时时会想及自己周遭的日常,或许亦有许多值得关注之事,但这些日常中的闪光点,被内心强大的叫做“习以为常”的光晕遮蔽,过后回想踪迹全无。

此文中引用的安田阳介的《吃大文子山》中的话语让我联想到了看过很多遍的日本电影《小森林》,还有终南山之中的隐居者,甚至近日在b站上关注的三位野居青年。《小森林》中,桥本爱料理所用时蔬、野味,我所居住的小城均有出产,所以看的时候很有亲切感。也不时思索,虽然物产相同,此地的乡村生活远不像彼地静谧、舒适。看过几位终南山隐居者的书籍之后,就在想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或许便在于心境,或者“讲究”二字。看罢世界,归于恬静,与自小便生于村落的人,心境固然不同,一个看淡风景,一个想去遍览世界。后者自然不会去在意当下生活品质的提升,内心想极的是离开。写至此突然想到晴耕雨读的张公子之前曾评价一本书,“会引发思考的就不是烂书。”作者的“习以为常”所引发我的思考何止此一二。

苏枕书对于书店之爱人尽皆知,早在《有鹿来》中便一再强调,关于书店之事已在《京都古书店风景》中详尽介绍,不再书写,却也终忍不住写作一二篇。这本《京都如晤》因是多年积累的书信,亦无此顾虑了,将日常逛书店,购入古本,参加古本祭一一记录。甚至会推荐一些日常所看的剧集。提到到三上延的轻小说《古书堂事件薄》,我对于古书店的兴趣,以及基本的知识皆来源于此书。还提到了日剧《重版出来》也正是我的心头所好,每日工作疲惫之时,会想起如同打了鸡血似的黑木华,顿觉干劲十足。当然日本的书店也在慢慢的凋敝,市场慢慢的萎缩,时时有人对此嗟叹不已。但就如所者所言,“一味叹息时代堕落,并无用处,不如思考如何留下一点用心的东西,可传诸后世,不惧后人评点。”

我很喜欢《初春之海》中,作者引用汤川秀树文集《书中的世界》之中有关其父亲的描述。“父亲兴趣极广泛,对某事产生兴趣之后,就会搜罗该领域所有的书籍。二三年间专注于此,然后再有新的兴趣,买下一切必要的书,穷尽和洋图书,乃至汉籍。于是家中全是书,完全是在书里生活......而学者就是这样的吧。像某种蜗牛,不仅蓄积可见的书籍,还蓄积可见的种种知识,始终背负着与之相伴的先入或固定观念,只好缓缓前行,这就是学者吧。”

恰好近日沉迷于“一席”讲座,邀请各行业的专家学者进行30分钟的宣讲。他们的谦和、低调让人动容。个个满怀学识,初一上台均显紧张,开始之后渐入佳境,完全沉浸于宣讲之中,言语幽默风趣,情绪也非常高昂。也许这就是知识进入一定境界之后所显示出来的睿智与内敛吧。

因是日常,才能让我尝试与自己的周遭产生关联,读之此,思及彼。由于知识有限,对于书中所讲典籍着实摸不着头脑,所以尽言粗略感触与思索。盼望有朝一日游览京都,遍览古书店,寻访古刹名寺,让思维与身体都徜徉其中。

《京都如晤》读后感(四):代发后记

2011年秋,来京都第三年,嘉庐君问我,要不要在他的《江海晚报》写个专栏,用通信体,篇幅不要长,讲一讲见闻琐事,分享给故乡的读者。报纸刊出,嘉庐君会攒好几期,连同稿费一起寄给我的父母。他们在熟悉的本地报纸上读到我的短文,觉得很亲切。据说也曾收到读者投诉,称内容不知所云。幸有嘉庐君宽容,不管我写什么,都刊出来。中途屡有停顿,转眼至今,竟有百篇之数。除去已在其他书里谈过的话题,拣出四十四通,贯穿七年,编作此书。专栏名原作“京都通信”,今题作“京都如晤”。感谢史睿老师赐题书签,我们在北京与京都的相逢,都是珍贵的回忆。

头几年的话题散漫琐碎,但也作了保留,因为后来很难有那样天真愉悦的好奇心。不过早年谈到的梅酒,后来年年都会泡,是五六月间不可少的“年中行事”。平常独居,很少想到喝酒。友人来时,恰可招待。当初因《小梅日记》、猫站长阿玉而对和歌山怀有格外的好感,后来邂逅山井鼎,对《七经孟子考文》产生兴趣,又去过几回和歌山。有一回拜谒崑崙墓归来,在遍植橘树的山坡上狂奔,拼命去赶一小时一班的电车,那些不曾在信中记录的细节,回想起来,很觉得快乐。往事历历,能看到自己兴趣的发生、深入,又或转移、变化,也能看到自己始终处于读书太少、学无进益的惶恐与惘然中。

在这里的若干年内,前后搬了三次家,总没有离开北白川、银阁寺的区域,因为倾慕罗、王旧迹,又喜爱人文研分馆。去岁初春以来,与朋友书店做了邻居,附近还有善行堂、竹冈书店,上下学途中,看书更为便利。清晨,听到旧书店开门劳作的声响,觉得是一天很好的开始;深夜,听到旧书店主人落下卷帘门的动静,总被他的刻苦、勤勉鼓舞。窗前一屏青山,令我体会到温和静默的凝望与关怀。作为成长、阅读轨迹的记录,“京都通信”还在继续。因不知何时离开此地,山中的读书岁月也更值得宝爱、珍惜。

丁酉蒲月初三,枕书记于北白川畔

《京都如晤》读后感(五):《京都如晤》序

前年夏天上海书展,枕书的《京都古书店风景》首发,一位十五六岁的女孩子站起来,第一句话就引发了哄堂大笑:“枕书姐姐,我是读着你的书长大的……”在许多人眼里,十五六岁还没长大呢,说这话是不是太早了?何况枕书才二十多岁,十五六岁的小朋友能读几年她的书呢?

事后我默默算了一下:枕书开始大量写作、投稿和发表,始于她十七岁上了大学;小朋友如从七八岁有了自行阅读的能力,七八年追着读下来,说读她的书长大,怎么就没有这个资格?是我们“大人”又自以为是了,就像《小王子》开篇说的那样。

还是都怪枕书的文字生涯开始得太早啊,而她还永远那么一幅学生气的萌萌的样子!

算下来,我认识枕书已超过十年,而刚相识时,她在年轻读者中已有一定影响。二〇〇七年九月,在夜行的火车上,一位山东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主动和我聊起了他和同学们关注的文学新人,第一个就是“你们江苏的苏枕书”,让我吃了一惊。不过,一时取得成绩、引起关注容易,坚持下去就需要对精神层面无止无休地探求了。十年之后的今天,枕书出版了十八种书(这一部正是第十八种),其中当然有她擅长的小说、散文,有学术、文学名著的翻译作品,也有人文类著作,这些都构建出了她丰盈的心灵世界。现在她又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尤其是图书交流史的研究,在学术领域孜孜以求。不用说,未来的苏枕书也令人期待。

这十年里,与枕书以网络联系居多,相聚之日却很少。最初是她还在国内念书,放假归来,偶尔约见,后来她去了日本,就更珍惜每一次的相见。她爱唱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我便跟着哼,找出谱子来试弹。她要看花草,于是许多次,带她看濠南别业的藤花、博物苑的药圃、啬园的林木。

难得的是在异地相见。最先一次是在上海,带她认识了几位有趣的友人。最近一次是在北京,与友人参观了她的喵喵居,又一起逛书店,在街边看玉簪花,去南锣鼓巷寻访查阜西先生的故居残迹,那真是客流如水、斯人黯然的时刻。

我们都喜欢书,不愁没有话题;都写过书,亦可交换。她走到哪里都要带着书,哪怕等人的片刻光阴,也会利用来读书。有次她在报社相候,我来时,她正捧着大大厚厚的新版《吴梅村年谱》在读,真不怕累赘。我们最兴奋的事情,不是说买书,就是说读书的发现。我疑心她的大部分稿费都变成了书,难怪她在信里常说自己贫穷。

二〇一一年秋天,枕书负笈京都已有两年光景。我邀她写个“京都通信”的专栏,用给我写信的方式,谈谈在京都的生活和见闻。之所以选择书信体,是因为写起来可以随意些,不会给她增添太多负担,读来又亲切自然。那正是满城桂花香的时节,我说,第一篇就从日本的桂花写起?于是就有了《闻木犀香乎》。而我,也特为拟了一个新号“嘉庐”。

写了没多久,枕书提意见:“说是‘通信’,有来无往,不好。你得给我回信……哪怕写几句也好。”想想三五百字换她一千多字,好像划得来,于是欣然写之。只是,从此又生怪现象:有时我还没催稿呢,她兴致大发,反先催我:“该给我写信了!”令人恍然若入庄周之梦,不知她是编辑还是我是编辑,她是作者还是我是作者……

枕书的读者,目前仍以年轻人居多,这回却首先引起一位长者的关注。老人家年轻时学过日语,跟着章品镇先生、辛丰年先生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如今追着专栏,见面就说获得了许多新知,还细细打听作者。只可惜小城里这样的知音太少,反倒遭遇了些莫名的压力,我则深信专栏的价值,也深信有结集出版、赢得更多读者之日,因此一味顽抗,竟坚持至今。当然,也曾以为可能中断,又联系《南方都市报》的友人,为枕书另辟专栏,这就是现在同样持续更新的“京都读书记”。

枕书常说自己如何珍惜京都的岁月。京都是什么呢?从来信中就可以看到,是鸠居堂的香、文房店的纸笔、大文字山的毛栗子、绿寿庵清水的金平糖、宗忠神社的紫藤、真如堂的樱与枫、吉田神社的节分祭、南禅寺的僧人、知恩寺殿外的手工市、大晦日的钟声,是“山前风景,由三月末的樱花,到四月初的新绿,层层叠叠,更换几重,如今则是一日绿似一日。山鸟朝夕啼啭,清越动人”,是“古本祭”和无穷无尽的买书,是在如此平和静谧的时光中安置心灵,感受美好,寻求智慧。

听过枕书发来的一段鸭川流水声录音,不疾不徐、汩汩不绝,听久了,时间也变得模糊。就在这来自鸿蒙、永无止息的声音里,旅人的客心渐渐淡去,木香花开了一年又一年,少年人渐渐长大,信札也积累到了可以结集出书的时候。

严晓星

丁酉端阳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