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琴抄》是一本由谷崎润一郎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春琴抄》读后感(一):所谓 “变态”的爱恋
最近有一部书很火,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讲述了一个女子被老师诱奸的故事。小说内容以作者本人经历为故事原型,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也可以说是偷窥欲)。而令人痛惜的是,作者本人在书籍出版后不久便自杀,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很显然,作者的这个经历带给她无限痛苦,但小说中似乎也有提到,她在某种程度上爱上了那个对她施虐的人。这也是她最后备受折磨煎熬而死的原因之一吧)
从古至今,不论是现实世界里(回想起17年的红黄蓝幼儿园事件),还是文学作品中,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类似,有关不伦虐恋的故事不算少见。也许是题材有违世俗常规(现实生活中却又广泛存在,毕竟爱是世界上最难捉摸的东西,完全不受控制),每当这类题材有新作品出现,总是能迅速吸引观众的眼球。前几年在国内大火的影视剧《花千骨》便是讲述师徒之间的虐心爱恋,在国外大火的《五十度灰》系列也是包裹着玛丽苏外衣的性虐题材。
《春琴抄》的故事,便是一个发生在日本近代的,超越了主仆关系和师徒关系的虐爱故事。
其实一开始我是冲着书的封面和书名去的……在网上偶然浏览到春琴抄的页面,第一反应只是觉得书名好听,让人联想到一位在春日里抚琴的佳人;封面的设计也很简约,耐人寻味。等到真的看完这本书,才发现故事内容根本不是预想中幸福美满的画风……(只能怪自己孤陋寡闻,至今才知道这本书是日本唯美主义大师谷崎润一郎的代表作之一)
《春琴抄》里的虐恋,和其他的还不太一样。如果说有一种虐恋是通过虐待对方让自己获得快感(小说里女主对男主的模式),《春琴抄》里男主对女主的虐恋,则是通过虐待自己来表达忠贞不渝的爱……(觉得男主真的很“伟大”,被虐了还不满足,还要自虐才罢休)
春琴是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名字,抛却更深层的社会背景和文学价值探讨,单纯地就这个人物本身来说,她真的是我所有看过的小说中最讨厌的一个女性形象。春琴出生在一个药材商贾人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富二代,从小接受优良的教育(也就是跳舞弹琴之类),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对音乐的天赋,再加上姿色上乘,所以自视甚高,也最受父母的疼爱。小小年纪就锋芒毕露,招来了他人的嫉恨,春琴在九岁的时候意外双目失明,据说是她小妹的乳母从中搞鬼(自然是看不惯春琴受独宠)。
这时候男主佐助登场了。佐助要年长春琴四岁,春琴九岁双目失明的时候,佐助刚好十三岁,也就是说佐助到春琴家的时候,春琴已经失明了,他却对失明的春琴一见钟情,原文是这么描述的:最让他叹为观止的,还是失明的春琴。春琴闭起的眼睛,不知道比姐妹们睁开的双眼明亮多少倍,漂亮多少倍。(这里或多或少地体现了日本文化中物哀的审美情趣,欣赏一种残缺之美)
佐助一开始是被父母送到春琴家当药铺学徒(就是充当仆人的角色,各种干杂活,学成之后回老家就可以自己当老板赚钱了),却被春琴选中作牵手人(当时春琴每日都要去离家一公里左右的老师家学琴,所以需要被人领着往返)。日复一日,他们俩就这样产生了感情。尤其是佐助,从见到春琴的第一眼起就已经暗生情愫,待到此后日日服侍在春琴左右,对春琴更产生了一种近乎宗教式的崇拜。因为喜欢她,所以想着要去无限靠近她的生活,春琴弹一手好琴,佐助也开始自己摸索着学琴,一开始是偷偷摸摸地,后来被人们发现,干脆拜了春琴做师傅,一心一意追随她。自此以后,佐助和春琴几乎是形影不离。
在旁人的眼中,都能看出佐助和春琴之间密切的关系早已不是主仆和师徒那么简单。春琴的父母看在眼里非但没有反感,反而非常愿意佐助和春琴能结为夫妻(即使是心爱的女儿,但毕竟双目失明不好嫁人,此刻有一个真心爱她的人能陪伴左右,即使男方地位较低,也已经是值得庆贺的事)。
下面便是我厌恶春琴的原因:自己明明喜欢佐助,父母也都已经同意,春琴却死活不愿意和佐助成亲,怀孕后也死活不承认孩子是佐助的……(他们一生共有四个子女,有一个夭折,还有三个从一出生就被送走)春琴始终不愿意放下自己的身份,日常对佐助的琴艺传授也极为严苛,经常打骂体罚。这算什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虚伪,也可以说是作死……小说中有提到,春琴在失明后脾气就变得暴躁,而且是属于典型的窝里横(在外人前表现得大家闺秀,回家后对家人和佐助面目可憎);在学成后独立开班收徒,对徒弟们也是极为严苛(据说是受她老师的影响),却又纵容甚至鼓励徒弟们给她送礼。这样的人设,我反正是完全鄙视的……
春琴的人物形象是可恨,佐助的人物形象则是可悲。自己喜欢春琴,却又不敢站出来对外界公开,就连自己和春琴生的孩子也不敢认,生怕违逆了春琴的意愿。佐助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卑微的姿态,心甘情愿地被春琴虐待,又心甘情愿地去服侍她。甚至在春琴毁容后,主动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原文的描写却显示着他失明后的快乐: 佐助以失去现实之眼为代价,睁开了内心的双眼。啊!原来这就是师傅一直以来所生活的世界!我终于也来到了师傅所在的世界! 即使是在失明以后,佐助依然照顾着春琴的日常起居,一直到春琴五十八岁逝世。
盲人替盲人洗澡会是什么景象呢?想来就像之前春琴用指肚抚摸老梅树的躯干一样,虽然有点麻烦,但万事如此,便也习以为常。外人看来可能要感慨不易,但是他们俩倒十分享受这种烦琐的生活,虽然不言不语,却彼此诉说着细腻的真情。究竟失去视觉的爱人有多么享受触觉的世界呢?也许超越了我们的想象。佐助用自己的一切供养着春琴,春琴则享受着这种供养,两人乐此不疲,想来似乎也不足为奇。从春琴九岁到五十八岁,他们二人共度四十九个光阴,享有夫妻之实,却一直未给对方名分。就是这种看似畸形和“变态”的关系,却让他们维持着四十九年的和平。
关于作者为何要写这样一部作品,我了解到一些说法。一说是谷崎润一郎自身有浓郁的“恋母情节”和“女性崇拜”,当然和他自身的经历有关,母亲早逝致使他母爱的缺失,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刻意美化和强化女性的形象,而男性最终都会拜倒在女性的石榴裙下。另一说是和谷崎润一郎所在的战争背景相关,作家们通过对极致变态和虐爱的描写,反映当时混乱和糜烂的社会现状,是对当局的控诉。
抛开所有的这些背景,这样一个故事对于一个活在2018年的读者来说,更像是一则短小的寓言:爱有很多种,包括那些所谓的变态虐爱,而虐爱也不一定会给人带去痛苦,只要当事人双方认可并觉得幸福,旁人又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就像春琴和佐助,他们的爱在旁人眼中看似畸形,但对他们自己来说,却能给彼此足够的安全感。这就和同性恋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可以不理解,但请尊重他们的选择。
文摘:
1. 当有人抗议春琴大受宠的时候,师傅便如是辩解:“此言差矣。为师传授技艺,越严格,越关切。之所以不打骂春琴,正是因为并没有足够关心。此女天性聪慧过人,就算为师不闻不问,她仅凭自己修习依然会达到一定高度;假若真心栽培,她定会脱颖而出,届时靠琴谋生的你们情何以堪。明明已经如此费心,竟然还有人不遗余力地劝我说,不为生计发愁的千金小姐随便教教就得了,愚钝的弟子才应该多多培养。真是彻头彻尾会错意了。”
2. 一般来讲,城里的孩子大多体格纤弱、皮肤白皙,跟乡下的孩子相比,说好听点是文雅,说难听点是病态。
3. 听闻春琴常令弟子倾听鸟啼,后来还告诫道:“你们要好好听听天鼓的啼叫,原本是籍籍无名之鸟,就是因为从小勤于练功,才练出这不同于野生黄莺的美妙歌喉。有人认为这种歌喉非大自然之美,人工驯养的叫声,总不如深幽山谷踏青赏花时恰好听到的几声黄莺来得风雅。我的看法恰好相反。正是因天时地利,野莺听起来才有了几分雅致,至于声音,未见得有多美。但听了天鼓这种名鸟的啼叫声,即使不出家门,眼前耳边依然会浮现幽邃空寂的山谷,溪水潺潺,落英缤纷。可以说那歌声里藏着花朵藏着霞光,令人忘记身处万丈红尘。这便是人工技艺与自然风景的雅趣之争。乐曲奥义均蕴含其中。”
4. 比起东京人表里如一的奢侈,大阪人则是喜欢在表面上极尽体面,在外人注意不到的地方尽量减少支出,节俭度日。
5. 春琴有多惧怕被人看到,佐助就有多惧怕看到春琴的模样。
6. 盲人替盲人洗澡会是什么景象呢?想来就像之前春琴用指肚抚摸老梅树的躯干一样,虽然有点麻烦,但万事如此,便也习以为常。外人看来可能要感慨不易,但是他们俩倒十分享受这种烦琐的生活,虽然不言不语,却彼此诉说着细腻的真情。究竟失去视觉的爱人有多么享受触觉的世界呢?也许超越了我们的想象。佐助用自己的一切供养着春琴,春琴则享受着这种供养,两人乐此不疲,想来似乎也不足为奇。
7. 对佐助来说,此时现实世界的春琴,更多是一个寄托着他心目中的春琴的媒介,不仅没有因眼盲平起平坐,反而更加恪守主仆礼仪,姿态愈发卑微,克己奉公,不放弃一点点可以让春琴忘却不幸、重拾自信的努力。
8. 春琴的技艺将她从苦难中拯救了出来,苦难也让她的技艺越来越精湛。如果不曾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就算再有乐音方面的天赋,恐怕也参不透艺术的真谛。春琴从小养尊处优,不懂体恤他人,从来不知受苦和屈辱是何滋味,也从来不曾有谁能够挫败她高傲的气焰。但是上天为她准备了残酷的考验,让她徘徊在生死边缘,击碎了她的自信与骄傲。想来毁容事件对春琴来讲反而更像是一颗良药,医好了她过往在情感和技艺上无法逾越的地方,抵达了无我之最高境界。
9. 他一个人孤独地度过了二十一年,每一天都修补着有关春琴的记忆,直至那个身影越来越鲜活。
《春琴抄》读后感(二):春与虐。
春琴抄最初发行于1991年,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作品,二十多年来,增译再版无数,而各个版本的春琴抄要当属这一本最华贵优美,多年来,此本春琴抄在众多读者心中早已成为经典,其中,春琴抄的题材属于那种极其凄美的爱情故事,这种文字在日本文学中已然形成一种流派,这种流派与普通都市言情爱情故事要反差很多,这种爱情故事是一种虐恋,是那种让读者读着读着就肝肠寸断的文字,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下完成的阅读,这种凄美的故事,加之此译本语言翻译之精美流畅,春琴的任性和佐助的痴爱仿佛一纸书画一样跃然纸上,春琴的美和佐助的痴,感染了岁月,流淌着芳华。尤其是眼盲的春琴遇到了心盲的佐助,其甘愿在心爱的春琴毁容后,也不顾后患刺瞎自己的双眼,让春琴最美的容颜永驻心中。春琴和佐助两人亦师亦友亦主亦仆,在没有光和亮的世界中感受彼此的爱,这绝非正常人能感悟的人间大爱,凄婉动人,这种美学,在日本乃至世界都广为流传。本书是精心的装帧,拆开书封,一股皱纹纸的清香随即飘来,令人爱不释手,翻开书页,其书籍的纸质犹如抚摸肌肤一样,这种极致奢华装帧配上极致的艺术美感,使得此书拥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谷崎润一郎不愧为美学大师,日本文学界的先驱人士,也希望中国能出现如此作品。
《春琴抄》读后感(三):春·琴·作
说到谷崎润一郎啊,也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一个名字。他与永井荷风、三岛由纪夫开创了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时代。这唯美主义都好理解,就是追求美感,不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是最纯粹的艺术,但一加上日本这两个字的前缀,味道就变了。日本美学大师大西克礼在《幽玄·物哀·寂》中对日本人独有的这种审美观做了详尽的阐述,简单来说呢,就是日本对自然发生却又稍纵即逝的美有特别的追求,举个栗子,昙花好看,花期短,好,为看昙花不睡觉了,樱花好看,一阵风就谢了,好,为看樱花不睡觉了,日出好看,一线之间,好,为看日出不睡觉了。这就是物哀之美,你一座姬路城摆在那,天天看,都习以为常觉得没什么了,对物哀之美,再精炼归纳下,一个字:作。(题外话,幽玄则是从乾隆到雍正的品味变化)
作,是我对这本《春琴抄》的第一印象。但如果了解日本历史的话,其实那个时代还真就那样,于是整本故事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菊与刀》的观念中,菊是日本皇家徽章,代表了王权,刀是武士刀,代表了武士道精神,但从名字上看,怎么都觉得是忠心赴死的节奏啊,然而事实上呢,也是如此,不论二战时最后沦为自杀式进攻的神风突击队,或者日版赵氏孤儿的菅原道真,就是这种为尽忠会毫不犹豫奉献一切的精神。
于是在书中的男主温井佐助呢,便是这样一个下人,说是下人,其实人家里也是有家有业的药材商,只是祖上一直在女主春琴家做学徒,久而久之,春琴家便成了温井家的恩主,这是背景。一旦确定了这个背景,那基本就是一幅霸道女主爱上我的展开,话虽然说的糙,实际的事儿更糙,因为此处有个字肩负了两种词性的责任。你懂的。为什么说现实更糙呢,那就是当春琴的孩子生出来,全家人都心知肚明的情况下,想就坡下驴成就一番良缘,结果二人矢口否认,更干脆把孩子送人了。为什么?封建礼制害死人啊,春琴自觉跟一个下人嘿嘿嘿败露了,是很丢人的事,以她大小姐的姿态,是万不能接受这种屈尊下嫁的。实话实说,温井佐助这人对春琴比对爹妈都好,春琴这还看不上,真是瞎了眼。
事实上,春琴还真是自幼瞎了眼。这种残疾在死忠粉温井的眼里,也是美的,能够接受这不完美中的完美,温井直接从日本传统的物哀之美,跳跃到了侘寂之美,这思想境界不是一般的高。不过想想人家的脚后跟比自己的脸都嫩,更何况每天的工作还有一项是亲手为春琴洗澡,还有什么苦是不能接受的呢?不过常言道,能为美女洗澡是幸福,能一直只为一位美女洗澡是克制。温井的可贵就在他至死眼里的只有春琴一个人,即便他后来也瞎了。
至于温井的瞎,更是曲折,这事儿还要扯回到春琴身上。以春琴的美貌和技艺,自然是引来倾慕者无数,同样,她的性格又会如数将其奉还,甚至恼羞成怒,于是不管是哪个受了气的,趁着某晚一壶开水下去毁了春琴的容,至于毁成什么样,始终不得而知,书中强调是白玉微瑕,愚以为是从白玉变玛瑙的变化,可温井不在乎啊,但春琴却说出了,不管是谁,唯独不想让温井看到自己现在的样子,唯有到此处,全书都快完结了,春琴才扭扭捏捏的说出了对温井的特别,温井那也是响当当的汉子,当天他倾尽毕生情商说了一通肺腑之言感动的春琴不要不要的之后,就做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儿,那就是,他把自己的眼也戳瞎了,这事儿要是夏侯惇听见得多生气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啊!
这一扎不要紧,眼睛虽然看不见了,谁知心眼打开了,正所谓,上帝给你封了上面的眼,就在下面给你再开一个,此后的温井和春琴进入了玄学沟通模式,依靠心眼就能互相交流,不费电,不花钱,不扰民,既经济又环保还安全,春琴从此对温井态度缓和,然而温井却执念于自己对春琴的一切美好,都在人生八苦中的求不得中,抖M体质的他断然拒绝了春琴的好意,更加投入封建礼制荼毒的怀抱,恪守成宪。
两个瞎子的日子自然不会好过,随着春琴家境败落,养家的重任全部压到了温井的身上,哦,他要养的不只是春琴,还有黄莺和云雀,这鸟的生活,比他都强,后来干脆养不起了,鸟没少,倒是把其他佣人遣散了,仅凭此举,我发自内心的佩服温井是条汉子,人可以不要,鸟不能丢。
每一个伟大的爱情都要以死一口子为前提,这次轮到女王先倒下,在这种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春琴居然患上了脚气病。这里要特别说下,脚气和脚气病是不同的,一个是熏死别人,一个是搞死自己。日本历史上还有一位得脚气病而死的名人,便是德川家茂,德川家茂的死直接导致了日本政治格局的变化,然而病因呢,就是吃得太好了,缺乏维生素B1,这里指的吃得好,是不吃低贱的肉,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四只脚满地跑的动物都在列,于是有钱人吃鱼,但就拿吃生鱼这件事儿来说,这些鱼啊贝啊的又有一种硫胺素酶,又会破坏维生素B1,这也就算了,维生素B1在大米麦子的表面含量也很丰富啊,可如果,你连吃米饭都吃精米,把表面的糠皮全部去除,那你告诉我你不得脚气病谁得脚气病。
于是春琴就这么挂了,死于温井对他的精心喂养。而这个梗所幸到死温井也不知道。
在温井最后的日子里,活在了和春琴的回忆中,回忆中的事都是美好的,大脑一厢情愿得再认记忆,一切过往仿佛都加了一层光晕般动人。“回忆中的春琴,还是大家闺秀的样子,庄重典雅,举手投足恰到好处,她便是我的女神,我愿终生侍奉她,而现在终于做到了,我深感莫大的幸福与快乐,更让我倍感欣慰的是,我竟还有余生去回味那记忆中的点点滴滴。”
这世上最完满的爱情,莫过于抖S遇上抖M,攻守交替,其乐无穷。但凡有一方先掉了链子,那定然都不会尽兴。所以呐,整本书告诉我们两件事:第一,你要作呐,就要找对那个欣赏你作的人作,否则就是欠抽;第二呐,不要吃得太精细啊亲。
《春琴抄》读后感(四):藤蔓一般纠结的爱,极致的爱
特定时代里,特定之人的爱情常常让人感叹。谷崎润一郎的中篇小说《春琴抄》中,明治时期的富家肓小姐春琴与仆人佐助之间的爱情便是其中的经典一例。
《春琴抄》并不长,不过五万字,然而故事内敛生动,人物的寡言少语中压抑的情感喷礴而出,让人动容。手中是2017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新版的《春琴抄》,装祯很好,黑色硬封配有褶皱有质感的纹理,非常精美。有人常说,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克制的爱,又彼此克制不了的爱,便是小说中的春琴与佐助——或许这就是他们之间最极致的爱。
肓女春琴自幼有音乐天赋,家境富裕,一生可谓衣食无忧。然而天妒其才,小小时眼肓,又兼性格敏感,孤高骄傲,无友,无亲近之人,唯有音乐相伴,也唯有音乐聊以解忧。回过头来看幼年时的春琴与佐助,春琴是脾气难伺候的大小姐,佐助是大她四岁的小学徒。佐助原本和其他仆人一样,什么都要干,但有一天春琴要求“让佐助来”,从此只佐助一人能牵春琴的手,由他一人引路。最初不过是因为春琴认为佐助“最守本分,从不多嘴”,但长年相伴,贴身服侍,男女情意终显。当然,也有人说,是因为敏感少女春琴意识到大他四岁,当时已是十四岁佐助的情意,内心愉悦。这里也不能不说少女春琴的“矜持”与“任性”,甚至这“任性”里还带着少女固作的小小刁蛮。热了,冷了,快了,慢了,略有偏差都不行。只是爱意萌萌的他们一个愿打,一个原挨,甘之若怡。
倘若不是在明治那个等级分明的时代,而是当下,估计就是两小无猜,顺理成章的一对有情人。可是,富家女与穷小子,主人与仆人的身份终究束缚他们终生。后来虽住在一处,却终生未婚,生的孩子也送往别处。藤蔓一般纠缠着的人生,春琴58岁时因病去逝,佐助虽然活到83岁,可他后来自己刺瞎双眼,最终和春琴一样。这样的爱情让人唏嘘。
小说中除了这对恋人的各种不同寻常之处,再就是春琴非凡的音乐才华与见解。佐助好琴,向春琴学艺,春琴异常严厉,常常动辄打骂。是为严师。而春琴在开琴舍教其他徒弟学琴中同样分外苛刻,让人痛苦。她借小鸟道乐比拟琴道,多次告诫佐助“要在琴艺上有所成就,必须咬紧牙交默默忍受一切苦痛”,春琴好养鸟,也唯有放飞云雀时,才有一丝舒心笑意----那一刻,放飞的其实也是她自己。
春琴原本是个可怜又可嫌之人(虽然富有才华),但她因为有了佐助全身心的爱,这一生算是得偿所愿。
《春琴抄》读后感(五):宗教式的爱,并且,不一定是爱情
说起《春琴抄》,一个常见的陈词滥调是说“它是个虐恋故事”,甚至有人用“变态”这个词来形容。对于涉世未深的人来说,比较省事的方法是把自己无法理解的东西都称之为变态,因为,他们所能理解的“常态”的确太狭窄了。事实上,《春琴抄》所表达的是一种“宗教式的爱”,并且,不一定是爱情。
在如今的城市中,人们都精心算计着得失,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有攻略指导,包括爱,甚至性,然而幸福感却在流失,出了什么问题?大概因为人们都太过于聪明,所以患得患失、浅尝辄止,很少有人再做全情投入,所以,也就越来越少人体验到那种宗教式的全身心投入所带来的无上喜悦。比如,各位可以回想一下,你有多久没有因为仅仅只是见到一个人,看着TA就满心欢喜,以至于脸都要笑裂开了呢?
我在很长时间内曾经对宗教有着极大的偏见,认为宗教无非是一种强力的欺骗和精神奴役,尤其以基督教为甚。基督教无非是塑造一个神,一个不可称呼他的名字更不可描述其样貌的神,他就像黑社会老大一样,恩威并济,服从他就能得到好处,违抗他就会受到惩罚。
然而,在经历了一段很长时间的极度焦虑之后,我突然发现了宗教的一个积极的意义——如果承认在自身的认知之外存在一个不可知、不可描述、不可理解的力量,人就会谦逊一些、平和一些,就会减少一些焦虑。焦虑通常产生于对自身力量的不恰当的认知,而承认了自己的缺陷和无能。所以,不论这个外在的力量是什么,都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无论它是神、佛、偶像、或者爱人。
真正的神圣之物,是妙不可言,它就在那里,你可以选择视而不见,而你当你真正一睹真容,就只能选择举杯致敬,或者下跪服侍。在真理级别的美面前,奴仆可能才是真正幸福的,甚至说是真正高贵的。在不可言说的神圣和美妙面前,放弃自我执念,腾出空间,用自己本已衰朽的皮囊和精神去欣赏、去体验、去爱、去成为神圣之物的而一部分,甚至成为神圣本身。这难道不值得吗?
而这种服侍者,或者说奴仆,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圣徒”。他们本身并不曾觉得苦,事实上他们无比幸福,但庸常旁人将其视为献身、视为虐恋、视为牺牲,并煞有介事为之唏嘘、扼腕、叹息。面对这种曲解,圣徒缄默不言,因为他生活在无比的喜悦之中,哪里会有闲暇向庸人解释什么呢。
这种爱,已经不仅仅是基于情欲的爱情,而是一种与世界重新成为一体的宁静。人在出生的瞬间,就与世界一分为二,在此后短暂的人生中,人的一切高贵的努力和追求,都是在试图重新与世界融为一体,这种追求,有可能是通过艺术,有可能是通过哲学,有可能是通过宗教,有可能是通过爱,然而,无论如何,最终达到的境界都是类似的,所谓“上升的一切终将汇合”,或者说“神明终将通过你,向我显现。”
在《春琴抄》中,佐助失明之后的感受被如此描写——
“在这相对无言的时间里,唯有盲人才具备的第六感唤醒了佐助,充斥在他心里的除了感恩之外别无他物。他仿佛感受到了春琴的所思所想,虽说有过身体接触,可师徒有别,两颗心始终有隔阂。但是从这一刻起,两颗心终于在黑暗中相遇、相拥,合为一体。年少时期躲在漆黑的壁橱里练习三味线的记忆,突然鲜活起来,但是心情已经完全不同。也许因为盲人对光线比较敏感,所以视野所及总是光明,完全不是明眼人看到的漆黑一团。佐助以失去现实之眼为代价,睁开了内心的双眼。啊,原来这就是师傅一直以来所生活的世界!我终于也来到了师傅所在的世界。
此刻,佐助已经看不清房间的东西,连春琴的身姿都显得模糊不清,唯有缠满绷带的容颜,清晰地呈现在他的眼前。不,在佐助眼中,这根本不是绷带,而是纯洁的光环,闪耀在师傅那饱满的白皙双颊旁边,犹豫菩萨下凡。”
如此平静、光明、神圣、欣喜若狂,正是如同见到了神明,或者说,与世界重新合为一体的无上宁静和喜悦。是对圣徒的宗教体验的完美诠释。
甚至在我看来,《春琴抄》的主角其实是佐助,他是美的奴仆,是神圣的奴仆,而他最终成为了神圣之美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他最终也是神圣之美本身。有人把《春琴抄》的故事与天龙八部里阿紫和游坦之相提并论,金庸的确借用了这个设定,但只是借用了皮毛和表面,真正的内核完全不可相比,佐助崇拜和侍奉的是美之极、艺术之极,春琴是神圣的化身。但是阿紫是什么,什么也不是,宗教式的爱的根本核心是:所侍奉的对象一定是真理级的美的化身。世人庸俗的眼光只是把佐助和春琴的故事描述为虐恋,真是买椟还珠,甚至金庸先生也只是停留在如此肤浅的认识层面。
说到篇幅,有人说这部小说仅有三万多字,所以不能成为伟大作品。好吧,我只想说,《金刚经》只有五千字。
其实,在看这个版本之前,已经看过两个版本的《春琴抄》。这次重读,首先是因为译者,译者是翻译《我是猫》的曹曼。之前看《我是猫》的时候就觉得这人简直是猫精附体,古灵精怪,把那本书的气质还原得活猫活现,读罢极为喜爱,还专门查了译者资料,居然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帅气美女。《春琴抄》的气质与《我是猫》有很大不同,而译者依然准确把握,让人读起来甚至会忘记在读一本翻译小说,简直觉是在读母语作品,但是那种节奏、情绪、气氛又完全是日式的美。在两部截然不同的作品里切换自如,这位译者我推测是双子座的。
最后,我要说,这个版本的设计也太惊艳了吧……设计师的名字叫王志弘,查了一下资料,是一位享誉亚洲的台湾设计师。简直漂亮的不像一本书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以后还怎么面对普通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