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高效学习之道》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高效学习之道》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高效学习之道》是一本由白仕刚著作,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效学习之道》读后感(一):谈谈立体学习体系

关于学习方面的书,我读过很多,也研究很多,道理大家都懂,难的是如何落地实践,因为学习的方案不落地的那么读了还是等于白读。

对于我而言,从初等教育那时候大多拼天赋(实际上效果很一般),到后面进入大学以后拼努力,到后面出了社会,越来越强调学习体系和学习方法,到后面引入科技手段,在学习能力和手段方面得到了极大提升,效果还是比较显著。

结合书中以及以前读过的书一些,以及我个人经历,我倒觉得学习离不开构建整个立体体系。

首先是科技手段,随着互联网+崛起,在学习过程中,科技手段引入极其重要,尤其是这几年app的使用,完成了整个学习效率的监督以及零碎时间的合整,等等这些都在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我认为,科技手段的使用能力会很大程度的决定了你的学习能力,反过来你的学习能力也影响你对各类科技工具的使用能力。

其次是学习方法,撇开科技手段,学习方法也是极其重要。以前没有这个意识,拿到一本书,开学一门课,脑子里面什么都不想,一上来就是“干”,实际上效果并不好,即便大学能够连续拿下奖学金,但是在很多硬战方面的表现非常糟糕,靠努力当然重要,但是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方法论方面有很多,关于阅读技巧,关于记忆技巧,关于思维导图等等,这些方法都会提升效率。

第三是氛围营造,以前一直觉得这个很悬乎,实际上几十年的学习生涯,让我意识到在竞争下的氛围,学习效果特别好,可以短短实际内完成原先需要很长时间完成的学习目标,故此我提出了“以赛代学、以比代学、以考代学”,用氛围来倒逼自己加强学习,同时仪式营造也很重要,多去图书馆,多去书店,知道自己的无知,才会下定学习的决心。

第四是生活习惯,在很多学习类图书里面也有涉及到,我概括起来就是吃好喝好睡好玩好,生活习惯也直接影响学习能力。

最后最重要是学习态度,这个也是最核心的,没有想学的态度,那就扶不起来,尤其是现在娱乐至死的环境里面,能够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那是极其宝贵的。

总结起来,高效学习=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科技手段+氛围营造+生活习惯

《高效学习之道》读后感(二):增强目标意识,自控力极差的人的自救指南

准备一个小本,写上自己的目标,每两个小时,拿出来,看一下,能够每隔两小时,就把你的目光和焦点重新回收到你的目标上。只要你做到了两个小时的那个时刻,和全世界的人一起,和我一起,拿出那个笔记本,就会看到第一行写着醒目的字——你的核心目标。

看到了目标,你就会回收注意力,在下两个小时里,你所做到事情可能会围绕着目标再一次出发,于此,你的事业重新获得了聚焦!

早上不要做一天的规划,只做近两个小时的具体规划,在每一两个小时里重新根据“你短期要完成的总目标”——必须根据目标,制定接下来两小时的行动计划,所做项目的效率一定会来的更高。

1.所有目标都要写下来,用一两个句子写下目标,并给它一个截止期限

2让目标客观化

3设定有些困难,但是努把力也可以达到的截止期限

4将目标完成转化为每日和每周的具体行动

5经常看看你的目标,至少一周检查一次目标完成的情况

《高效学习之道》读后感(三):静止的倾向于静止,运动的倾向于运动

(阅读时间:2018.02.05 时间:1.5小时)

这本书对于自我提升以及处事的思维还是有极大思维改变的,强烈推荐!

聊聊这本书的特别有感悟的地方:

1.静止的倾向于静止,运动的倾向于运动

开始行动的第一下是困难的,可是难就难在第一下,这一下突破了,接下来就不是问题了

比如这大冬天的,掀开被子坐起来这第一步突破了,早起那就不是事儿了

所以当你面对一件事做不做时,你应该先做十分钟再决定是否要深入下去

2.这不敢投入,那不敢投入,只能碌碌无为,唯一投入才能渐入佳境

比如:写作这事儿,很多人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所以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写写,自然就无法提高,那也就更验证了ta本来心中的想法:原来写作确实没什么用,而专注投入进去的人自然就不一样——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正是体会到这个道理,我现在在进行100天的写作行动【发布平台在简书 扁担少爷】

3.每次做事都要力求最小质变:

让自己的每一次时间投入,每一分汗水都保证能产生质变

这个观点真的厉害了,我们通常的观点是量变引起质变—这个观点就将对了每次行动的实际效果和应该担当的责任,而寻求最小质变就不一样了,把每一次行动都当作长跑的阶段性冲刺

4.不断的对自己提问,能让自己变的聪明

5.N+1迭代思维:不要因为不完美阻碍了你,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6.最高效的方法是能不做的就尽量不要做

7.在疲劳之前休息放松是最好缓解疲劳的方法

给学习/做事设置隆重的仪式感

8.把学到的东西归纳为可操作的步骤

把改善学习、生活的建议列成一系列清单

每一天根据实际生活去实践清单,淘汰不适合自己的建议

把少量高效且有益的建议固化或成思维或成习惯

9.有志于行动的人,要谨慎那些事后诸葛亮式知识的吸收

Tust do it, 解释是留给别人的

一切行动皆要有目标!

《高效学习之道》读后感(四):你以为的那些聪明人,可能比你还努力

越来越多人,患了一种叫“知识焦虑”的毛病,大到知名教授,刘瑜就在《送你一颗子弹》中说过自己有知识焦虑症;小到芸芸众生的你我他。所以,搭上知识平台的快车,各类学习APP应运而生。知乎、得到、小密圈、卖课程的公众号,都在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告诉你:嘿,别人都在学呢,你还在那傻乎乎的等着被人超越。但是,到底要怎么学呢?一个199/年的课程真的能帮助我成长吗?每天听本书,就真的和看了一本书的效果一样吗?或许《高效学习之道》可以给你答案。

乍看之下,《高效学习之道》这样的书名好像并不高级,过于直白,又似乎透露着另一个隐含之意:不会学习的人,才会买这本书的吧。如果你一开始就给自己预设了这样一个心理障碍,我想,学习对于你来说,可能真的会是一件难事。承认自己不会学习,学习方法不妥当,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丢人的恐怕是不敢面对真实自我的怯懦。

《高效学习之道》的作者叫白仕刚,很多人看到这个名字或许并不熟悉。但是如果告诉你他的知乎账号名叫“白诗诗”,或许很多人就会感叹“哦~原来是他啊,好像听说过”,“这家伙竟然出书了呀!”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一个上高中之前就能把初中浙教版6册英语书上的课文全部背出来,且中考英语得了满分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个上初中之前,连26个字母都背不明白的人。而这本书里所说的内容,就是他这些年来的学习感受和学习方法。分别从自我认知、学习技巧、阅读效率、记忆方法和日常提升这五方面给出了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想重点说一下学习技巧、阅读效率、记忆方法三个方面。

一、学习技巧

学习是有方法的。读书时期,你一定会困惑,为什么你和成绩好的人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听课,他的成绩是班里第一,而你的成绩却中游荡荡呢。除了他私底下比你更努力之外,或许他的学习方法比你更好。当然,成年之后我们不需要用成绩去跟别人比拼,但是生活中常常有竞争,处处有较量,如果你不续航自己的学习能力,迟早会被OUT。书中就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成人学习方法。

1、整体学习技巧。也就是《如何高效学习》一书中,作者斯科特扬的方法。白仕刚做了自己的总结和归纳,从获取信息,理解内容,拓展方向、纠错、应用测试及回顾找出薄弱环节的学习顺序予以结构化和建模式学习。对此方法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这本书来看。适合考职称、证书、学习一本全新领域知识的朋友们。

2、固定学习时间法。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受,离开校园之后,有些人甚至是高考以后就很难再静下心来进行2-3个小时的整体性学习了。他们不是一会把手伸向手机,就是看了几页书,起身倒杯水,回头去还是看那几页,然后注意又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那些看完电影、看完一本书之后想表达些什么的人,憋了半天,却写不出一段能完全契合自己思想文字,然后也就放任自流的不了了之。此时,或许可以用作者提供的这个固定学习时间法一试。拿写作举例,每天早起或自己安排的任意时间,第一件事就是在屏幕上写作,不管写什么,先毫不费力的码出一定字数。第一天码1000字,第二天就在基础上多出20%,依此类托,直到有一天你能毫不费力的码出原来字数的三四倍。这个方法就是本质是开始学,学什么不重要,重要是先把你失去静下心来学习的能力捡回来。

3、对认真保持敬畏。认真不只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什么?对学生来说,预习不仅仅是一项口头作业,那些课前预习过的人上课等于是跟着老师进行了一遍复习,同时还可以轻松的抓住重点仔细听,当老师讲废话的时候也能开个小差放松一下。对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在面试前就将一个单位或者公司的运营模式,就职岗位做了系统性的了解,而不是被人问得一脸懵逼,或者厚脸皮地说“进了我肯定能了解清楚”这种话;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认真就是做好充足的准备,当你看到所有的人都表现的都比你好时,而你仅仅因为没有认真准备而表现的一塌糊涂,你一定会认识到认真的重要性。

二、阅读效率

没有人不经过输入,就能输出。而阅读则是最好的输入。你会发现,有些人一年能看400本书,而有些人可能每天看一点,一个月才看了一本书。一方面是因为读书时间不多,另一方面就是阅读效率不高。作者所提供的阅读方法简单可以归纳成以下三步:

1、通读,找出重点。通读可以解释为“随便翻翻”,但是在这个通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快速的抓住重点,而此时对于眼睛扫描文字速度是有很高要求的。作者提供的方法是,手握笔,在每一行下面画线,每行最多读1秒,练习三分钟;重复上面的练习之后,将每行的阅读时间缩减到半分钟,练习三分钟,循环往复之后,你的身体机能会适应这种状态。我在阅读到这一章节之后,后面所有的内容都用了这个方法阅读,速度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全书通读+细读时间为4.5h,同时还做了点笔记。

2、细读,做好笔记。细读并不是说将每一行的阅读速度降低到一行几秒钟,或者逐字逐句看。而是将在通读过程中找到的重点内容进行仔细理解。可以试着找出每个章节的关键词,归纳总结或者拓展深度,引发自己的思考,并及时做好记录。

3、巩固,写读书报告。前两步或许是很多读书人都会做的事,但是很少有人会做这一步。所谓的读书报告,可以是读书笔记、书评、说书稿等任何文字材料。它的目的是,及时将输入变成输出,写作的人都知道,要将一个观点用文字表达出来时,你必须100%的通透其中的逻辑,120%的收集信息,但最终成稿的输出可能才是你知道的80%,甚至更少。这里,我想加一个自己的小方法,作者并未提到,那就是思维导图。我现在看完一本书之后,就会用思维导图做全书的主线梳理和重点归纳,尽可能的将书中的精华内容以导图的方式呈现,一来便于记忆,二来又锻炼了思维清晰度。

三、记忆方法

话到嘴边却叫不出某个明星的名字、某部电影的名称,提笔却忘记某个字怎么写。总要面对年纪越大记忆力越差的事实。那么你一定会问,年纪大了,再去学习那些需要记忆力的新知识会不会更困难?会,但不是也没有办法。

1、二八法则。生活之中无处不在的二八法则,在记忆方法中同样适用。拿背英语单词为例,记一个新单词,再在脑海中回忆四遍,就是二八法则的应用。记—20%,回忆80%。

2、抠字法。简而言之,就是把一句完整的话,或者词汇,隔字抠掉,抠掉的字用x代替,比如苏东坡,苏x坡;然后参照原文通读残文,努力把抠掉的字词回忆起来,减少参照次数,通读原文,最后尝试背诵。这个隔字填空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建立文字与文字之间的联系,调动所有细胞去回忆被抠掉的那个字词,加深记忆。同时,可以做两个不同版本的抠字,一篇抠单数字,一篇抠双数字,等你把两篇抠字的文字都填出来了,整篇文章就有了。

3、音频辅助法。特别适合练习英语口语、背诵演讲稿等。第一,熟读背诵内容,尽可能做到和原声的语音语调一致;第二,正常语速播放音频,跟读全文;第三1.1倍速度播放音频,跟读;第四1.2倍跟读,第五1.3倍跟读。然后尝试背诵,将每一句话的第一个字词抄出,作为提示词,开始背诵,熟练后再将提示词替换成每一段第一个字词,尝试背诵,最终就可以背出全文了。

看这本书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里面的学习方法,我早一点知道就好了。原来那些所谓的“学霸们”,是这样学习的啊。但是转念一想,这些方法现在知道也不迟,在一个信息高度膨胀的社会,人才辈出,90后创业家、成功者比比皆是,也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成功太慢,幸福减半。所以你焦虑,想学习,却又发现太久没学了,学不进去。怎么办啊?难道是我太笨了吗?笨就笨吧,用笨来形容自己,或者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继续做废柴了。

但是,会拿起这本书的人,一定是想有所改变的。其实,所谓的笨人到底笨在哪里呢?正如作者所说:笨从来就不可怕,可怕的是始终安于笨拙。只要再多努力几次,突破了自己的知识瓶颈,回过头来才能看清自己原来的笨,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或许你以为的聪明的别人也不如你所见的那么聪明。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