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规划力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规划力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规划力》是一本由[日] 斋藤孝著作,后浪 |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规划力》读后感(一):没规划的人生就是一场冒险!

01面对一张卷子,你会选择怎么答题呢?

是从头到尾,一道道认真完成?还是跳过难题,尽可能做自己能拿分的题?

相信不少人都选择了后者,因为这样可以多拿分数。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知道,好的规划,可以最大化地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那么,面对我们人生的这张试卷,我们又该如何规划,才能收获人生的最大果实呢?

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为此,著名的日本作家斋藤孝特别出版了《规划力》一书。在这本书里,他明确指出了任何事物都需要规划,事情无法顺利进行,就在于规划不周。

这么说来,我们的人生就是一场规划力的大考,若能合理规划,就能未雨绸缪,把控全局。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规划力,他特别解读了众多专业规划力和坚韧规划力的例子。此外,他细致介绍了我们普通人常用场景中(1、收纳和整理;2、写作;3、沟通;4、职场;5、会议)实践规划力的方法。同时,还提供了11种实用技巧,帮助我们有效地提升规划力。

本书的作者斋藤孝,现任明治大学文学部的教授,专攻教育学,身体论和交流论。此前,他的主要著作有《深阅读》《学会学习》《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和《如何有效提问》等,受到读者的热切追捧。

《规划力》这本书共分五章,分别通过典型规划力案例解读,五大实践场景、规划力介绍以及如何锻炼规划力四大方面进行了规划力的解读。

02

既然规划力如此重要,到底什么是规划力?

斋藤孝从作用、能力和效用三个角度给予解读。

首先,在斋藤孝看来,好的规划力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

1、一定能为为周围人带来利益。举个例子来说,在我们的工作分配中,如果有个好的领导,他交待下属做的事情,一定不会有资源浪费,可以更加精要地切中工作要点,多快好省地完成工作,突出业绩。这样的结果,势必是

2、好规划能帮助我们有效避开人生危机。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好的规划,可以提前防备危机出现,并提前制定应对的方案和办法。以去年荣获十大危机事件应对处理的海底捞为例,他们的公关团队,在媒体危机出现之后,能快速做出反应,并得到公众的谅解。就在于他们事前已经从舆情应对方面做了充足点准备。从而,让海底捞这个名牌火锅店可以避开信誉低谷,几乎毫发无损地重回公众视野。

3、让意志变强韧,应对事情游刃有余。在作者看来,好的规划力,可以培养人们寻找到工作的共通点。因此,即使工作有变动,也能顺利过渡到新工作。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这份工作干得不错,其他工作做起来也一定不会差。

其次,规划力对本质到底是种什么能力呢?作者从5个方面进行了阐释,这里,我也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规划力是种看清本质的能力。比如,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的,因此,总会有波峰和波谷的时候。在日本房产泡沫的时候,很多人以为房价可以无限上涨,因此贷款无数购置了违背价值规律的地段房产。当房产价格回归的时候,很多人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承担不了过高的贷款,选择了轻生。这就是没有看清价值规律,盲目相信的结果。

2、规划力人人都有,而且是因人而异的。作者举例了外出旅行的例子,一些人对于外出旅行的规划要具体到具体到某个小时在哪里出游,这样确保了每到一个地点都不会盲从,行程满满;而有的人对规划行程则以为只要买好了去程和返程机票,中间的时段尽可以随性而游,往往会有一些意外之喜。这是两种不同的规划力方法。

3、具备规划力的人可以不偏离大框架和不弄错优先顺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顺序。从而,达到引发比自身资源更高的能力。

a在大框架内,不弄错优先顺序的意思是,根据最终目的,合理分配资源,尽可能争取最好的结果。书中举了一个拿破仑的名言,“所谓的军事学就是计算在要接收的各个地点,你投入多少兵力。”

这点我们普通人也有体会:在考试中,考试时间是明确的,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拿到尽可能高的分数,那么我们每个人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回答那些能保证为我们赢得分值的题目,以确保最终成绩最能体现我们自身的水平。

此外,在运动员的长跑比赛中,体力的分配是非常关键的。对于每位选手来说,每个长跑的关键点投入能量多少,直接决定了TA是不是可以最终点拿到名次。

根据目标和条件,酌情调整顺序,争取最优的结果,也是规划力的重要体现。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中曾记载,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劝说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他是个奇人,就偷偷地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非常赏识他,并且待如上宾。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各位公子用千金来赌注。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用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已经比了三场比赛,田忌一场败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请教了兵法,于是把他当成老师。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孙膑在发现双方的资源相差不大时,通过调整赛马的顺序,让自己的举荐人田忌将军稳赢了比赛;也让自己有了面见齐国天子的机会,为后来成为齐国的重要军事人才打下基础。

c通过借助外部包装和环境,更加彰显自身的能力,引发更大的影响力。

十多年前,在美国通用汽车的公关危机历史上,有这样一则案例:通用汽车被人谋害,在油箱上钻了一个小洞之后,经普通车轻轻一撞引发了爆炸。美国媒体很快对此事进行了大幅报道,严重质疑通用汽车的产品质量。通用汽车的公关团队,很快查明此事,并聘请律师召开媒体沟通会,现场澄清此事。这名律师精通法律,具有优秀的表述能力。在这次媒体沟通会上,他有条不紊地向媒体阐释了整个危机事件的过程,及时向公众传达了通用汽车的正面形象,将通用汽车的危机事件漂亮地进行了大逆转,让媒体哑然。

通过这次沟通会,律师本人的清晰头脑、专业素养和清晰表达,都被数倍放大,他也通过此事,从一名普通的律师,晋升为通用公司的副总裁,获得了可以施展自己能力的更大的舞台。

最后,基于规划力的强大作用,我们必须经常意识到规划力。经过自私分解,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工作的核心其实就在于规划。

小到一场比赛的体能和时间分配,大到人生中的每次选择和发力,都会对结果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在现实中,我们势必要提高规划意识,在做事情之前未雨绸缪,提前规划,一定会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具体怎么提升规划能力?你可以对照自己的特性,打开这本《规划力》,好好学习。

这将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功课。

《规划力》读后感(二):掌握这项能力,为你的人生编写一份“操作手册”

话说秦朝末年,河南省有一位年轻人。他的家里很穷,但是却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好吧,其实也没有那么特殊啦,就只是分猪肉而已。乡里举行祭祀,让年轻人来分祭肉,他把肉分得特别均匀。乡亲们夸奖他,这小伙子干得不错啊,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好厨子。但是年轻人却摇摇头,说出一番豪言壮语:等我将来宰割天下,也能做到像分猪肉做的一样均匀完美。

这孩子名叫陈平,后来真的做了西汉一朝的丞相,有机会去宰割天下了。而他具备的这种把任何东西都能安排的恰到好处的能力,就是“规划力”。也就是合理组织、调整事情的步骤和顺序,决定资源分配重点的能力。别小看这种能力,它对您的人生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有一位日本人,还特地为此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做《规划力》。

本书作者斋藤孝,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学家,现任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斋藤孝的著作很多,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字数不多,实用性却特别强。他比较著名的作品有《深阅读》、《学会学习》、《超级聊天术》、《开口就能说重点》、《会议革命》等等。从书名里我们就能看出,每一本书都是围绕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而展开的,这本《规划力》也不例外。

比起我们熟知的自控力、说服力、谈判力、领导力这些,“规划力”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令人感到陌生,而且读起来十分拗口。那么规划力到底指的是什么?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帮助呢?从表面来看,“规划力”就是指安排事情的先后顺序。也许您要笑了,谁不是按照顺序来做事情呢?有个成语叫做“按部就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那您可以就大错特错了,按照正确的顺序做事,并不能体现你的“规划力”。

感谢移动互联网,如今在家里做菜,比之前简单太多了。这种食材你听都没听过?没关系,下载一个食谱类app,按照步骤去做就是了。每一步该怎么做,什么材料放什么分量,人家都给你写的好好的。而且图文并茂,甚至还配上了视频。只要按图索骥,无论什么菜也能做个八九不离十。但是,如果我要问你,见过按照食谱成为大厨的吗?很抱歉,一个都没有。

按照操作手册,一步一步的执行,任何人都能做到。但是你想过没有,这个操作手册又是谁编写的呢?他又是如何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确定操作步骤的?这项能力,就是“规划力”了。首先,它需要对事物本身具有深刻的认识,也就是看清本质的能力。同时,还得具有调配各种人手,共同协作的能力。另外,还需要决定步骤的先后顺序和资源的分配。斋藤孝在书里说“规划力就是事先在脑中想出事情进行的顺序”。请注意,是在自己的脑子里,而不是写在操作手册上面。

总会见到一些年轻人,喜欢在网上提问,让别人帮自己做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这就是本末倒置了。这是你的人生,如果它需要一份操作手册,是应该由别人来编写,还是你自己来编写呢?按照别人规划好的道路走完自己的人生,或许你一样可以过得不错。但是你真的愿意做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吗?

在科技如此昌盛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工作开始被机器所替代。人工智能要来抢人类的工作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汽车巨头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曾经说过:“我需要的不过只是一双手,你给我一个工人干什么?”如果你只是一直按照别人的操作手册来规划自己的人生,那么永远都是自动化流水线上的“一双手”,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价值。

所以,请告诉自己,我的人生操作手册,应该由我自己来编写,从现在开始,去学习“规划力”。自己身边的每一件事,小到生活起居,大到整个人生,都需要你自己来进行规划。那么,要如何锻炼自己的“规划力”呢?斋藤孝在书里洋洋洒洒的写了11种方法,就算我都抄写在这里,相信您也一定记不住。所以,我就自己把它总结成最核心的5个要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从实物展开逆向思维,推断它的规划

日本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青年时期,每天要走50公里。他把打工赚的钱拿去周游世界,一天15个小时都行走在路上。每次看到一幢感兴趣的建筑物,他就开始进行思考,它是如何建造完成的。想象如果是自己来建造它,要从哪里开始,使用什么材料,先后顺序是什么。就这样,他无时无刻不在练习,在脑海里施展自己的规划力,提升自己的规划力。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锻炼,见到自己领域内的优秀作品,都试试在脑子里想一下它是如何实现的。长此以往,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第二,从小的规划开始扩展经验

日常生活中,事无巨细都要用到规划力。小到打扫厕所,大到人生规划、国家大事,都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矩来进行,马虎不得。我们在开头说到的陈平,就是从“分猪肉”做起,展示了自己才华,最后做到了宰相。事实上,宰相的“宰”字,真的就是宰杀的“宰”。它来源于古时候的“太宰”这个官职。在一开始,确实也负责杀猪和分祭肉。所以,不要小看平时的规划,这都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是可以跨界使用的。斋藤孝教授认为,平时锻炼的规划力经验,相当于一个固定的函数或者公式。而不同的领域,不过是变化的“参数”,你可以很容易的把自己的规划力经验迁移到不同的领域内,取得各方面的成功。

第三,把目标和材料相结合

我们做自媒体的,对这个最有感触。写一篇文章,往往从两个地方开始,一个是先有主题和观点,一个是先有材料。先有主题,比如说我最近就想写一篇关于读书的,或者拖延症的,或者父亲节的稿子。而现有材料,是你可能看到一个故事,或者发现一个热点,比如说某某明星又出轨了。这时候材料是有了,但是需要去挖掘,寻找哪个角度来动笔。而这里体现的规划力,就是把自己的目标与材料之间结合起来的能力。同样道理,你想吃什么口味的才,和你厨房里拥有什么样的材料。以及你想从事什么职业,与你目前所具备的条件。他们之间,都是这种目标与材料的关系。

第四,调整事物的先后顺序

往往越是固定的流程,我们越不喜欢动脑子。既然之前一直这么做没问题,那就不要改变了吧。普通人都是这么想的。但是如果要锻炼自己的规划力,可不能这样。我们应该试着不断的调整流程,改变先后顺序,然后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比如前面提到的职业规划的问题,大部分人想要的只是一个答案。你给我一个顺序或者方法,让我获得好的结果。但真正的规划,应该是自己去尝试,不断的思考和调整顺序。不要迷信固定的顺序,要相信一切都可以变得更好。不信的话你就就去试试,做菜先放盐和后放盐,吃起来真的不一样。

第五,挖掘背后的真正原因

前面我们提到过,要从实物开始展开逆向思维,推断它是如何规划的。但我们见到的都是事物最后的成品,我们很难从目前的样子来想象它是怎么变化的。这就需要从事物的背后寻找原因。斋藤孝特别提出一个方法,观看幕后花絮。假如你想做一个导演,那么大批量的看电影和电视剧是有用的。但是这样看并不能知道电影是怎么拍摄的。反而,如果去看拍电影的幕后花絮和片花,反而能发现很多线索。原来这个镜头,是这样拍出来。原来现场的人员是这样组织的......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想要看门道,就要多去关注幕后那些没有人注意到的细节。虽然我们未必去拍电影,但是学会看透事物的本质,寻找背后的真正原因,对提升自己的规划力大有帮助。

相信,掌握了以上5个计较,您就可以去提升自己的规划力了。从小做起,慢慢提升,相信您能成为规划力的高手。在这个丰富的世界里,还有很多的“操作手册”等待着您去编写。

《规划力》读后感(三):有了这种能力,人生想不开挂都难

不卖关子,这种能力指的就是规划力。那么,

什么是规划力?它有什么好处?如何培养规划力?

日本作家斋藤孝在《规划力:如何清晰预见成功轨迹》一书中做了全面介绍。关于斋藤孝我并不陌生,之前有看过他撰写的作品《学会学习》和《如何有效提问》两本书,受益匪浅。与本文主题不符,这里不作赘述,下面着重介绍一下规划力。

规划力是一个创新的名词,但是很早以前,在日本的匠人世界里就有“八分规划”这样的说法。意思是说,任何事物有八成都是因规划而决定的。可见,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日本人的观念里,很久以前就对此有了共识。

斋藤孝表示在这个世上可以把人分为两类,即会规划的人和不会规划的人。这里的规划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按照事情的步骤行事,而是包含了自己安排和部署的意思。注意,这里的“部署”一词在日语中有文言的意味,当中有自己分配组织的含义,与照章行事的意思完全不同。也可以这样去理解规划力的意思,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分辨出先后主次,并强调这一点一定要深深烙印在心,而且必须随时意识到这一点。

斋藤孝认为当我们做一件事情失败的时候,常常把责任归咎于才华、背景或环境,这样的话事情将无从改善。无从改善,也就不会努力。但是如果换个角度,认为是“规划不周全所以无法顺利进行”,那么处理方法就不同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可以重新部署这件事情,分辨出自己能够把握的先后主次。

打个比方,以读书为例。一般人考试成绩差,多半认为是自己不够聪明,或“这个科目我不擅长”。其实考试考不好,是因为对复习的规划不理想或考试时间分配得不好。如果能如此客观地思考,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在一定程度上,规划这个词的存在可以减轻我们自责的程度。因为人一旦自我否定,就产生不了动力,若是换个角度,想成“不是自己无能,而是规划出了问题”,就能再维持自我肯定的状态下去做改善。这种想法的转换极为重要。“因为规划得不好,所以事情没有做好。”将规划力的概念用在培养这种思考模式上是非常有效的。

斋藤孝在《规划力:如何清晰预见成功轨迹》一书中写到:一旦掌握了“规划力”这种思考模式,无论碰到任何活动或情况,都能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当你明白了它存在于所有活动当中,就能将迥然不同的活动联系起来并加以审视。这就是“规划力”这个词的作用所在。他还举了烹饪和论文的例子,烹饪跟论文看起来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若用“规划力”这个刀来剖析,就会发现它们的共通点。一旦了解到这个概念的重要性,你就能活得自信且游刃有余。

那么如何来培养规划力呢?斋藤孝也在《规划力:如何清晰预见成功轨迹》这本书中做了详细的讲述,下面我们介绍几种简单有效可以实际操作起来的方法。

1.抱持“以规划力这把刀切东西”的观念

斋藤孝说人性的本质基本上是不会改变的,但只要对规划力有稍微明确的意识,就可以利用练习来延伸,人生会因而抱有希望,工作也会变得更愉快。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以规划力来思考问题的意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自动联系到规划力。比如看电视的时候想一想那些节目是以怎样的结构在进行,思考一下幕后的制作群如何制作了这档节目,这种练习可以锻炼你的规划力,也就是说以规划这把刀去切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你所有的生活场合里交互地运用这样的观念,那么规划力本身的力量便会不断地增强,你的心情会变得轻松自在。即使人格被否定了,但是属于你的根本的能力是永远不会被否定的。

2.从小规划开始扩展技巧

首先明白什么是小规划?根据《规划力:如何清晰预见成功轨迹》这本书中的定义,预约餐厅或者安排假日计划这类事宜属于小规划,使组织灵活运作或者让团体里面的干事各司其职的是属于中度的规划,像总统或首相这些人,他们必须让更多人活动运作,必须看透整个系统而做长期性的大格局计划,他们做的就是大规划。一开始从小规划进行练习,然后逐渐扩大规模,这是获得进步的不二法门。比如,初进饭店工作,先从打扫厕所开始,接下来牢记客房的相关事宜,然后是负责柜台的工作,慢慢地涉及资金调度以及人事的安排,有了这些经验之后,最后终于成为管理整个饭店的经理。我们也可以想一想,目前自己拿手的到底是多大范围的规划力,什么范围内的规划力是自己不擅长的,是大规划、中规划还是小规划,以范围大小的观点来看规划力是相当重要的。

3.结合意象和材料建造通路

如果把意象当做A,把材料当做B,简单地说在A和B之间挖掘出一条隧道让彼此互通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自己的规划力之所以不行也许是因为没有构思出最终的意象,也可能是没有准备好材料而让意象空转。如果是因为这些原因的话,那么导入“意象和材料”的概念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最好的例子就是雕刻。如果非常清楚自己要做的东西的最终形状,那么就能以此为基础找出适合的材料加以雕刻,如果缺乏意象就贸然开始雕刻的话,会变成非常没有规划的东西。另外也有看了材料之后再塑造意象而去制作的做法。也就是说先有材料或先有意象都可以,连接意象和材料之间的规划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认为自己的规划力很低劣,首先应该从找出自己擅长什么样的规划力、不擅长什么样的规划力来着手。

4.重新组合优先顺序

真正具有规划力的人关心的不是时间顺序,而是重新组合优先的顺序。对于从考卷的第一题开始解答的人,和重新组合后从自己会解答的以及分数较高的题目开始解答的人,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所谓的规划力,也就是对堵塞的地方进行能量的分配,将最大的能量值投入最重要的地方。懂得在能量最充沛的时候应该做什么也很重要,如果一个人的能量在早上最饱满,那么在早上工作是最理想的,如果是夜猫子型的人,则选择在夜间做重要的工作。至于规划方面的顺序,首先还是要掌握住大的框架,然后再完整地处理细节,这也是锻炼规划力很重要的一点。

5.设定自己可接受的状况进行规划

几乎所有的人在迫在眉睫的状况下,都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时间限制的话,做起来的效率和有5分钟时间限制的效率是有很大差别的。这种情况就像如果没有预定的交货期,那么无论到什么时候产品都无法完成一样,所以必须自我设定用来逼迫自己的状况,这也是一种规划。比如说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两个人一起学习。一个人学习的时候很容易散漫松懈,两人一起决定如何学习就比较容易完成。减肥这件事也是,一个人可能无法坚持到底,两个人的话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就大一些。也就是说,一旦决定了规划,就会在自己的外部产生动能把自身能力引发出来。但是当你感受到压迫的时候,这能力就没办法发挥出来,所以一定要重新组合成自己可以接受的状况,这是必要的手段。

规划力是可以超越领域的,如果具有某种优秀的规划力,那么一定也可以将其应用在其他方面。你不可能任何事情都不擅长,在某个领域里你一定有非常惊人的规划力,只要好好地将它发挥出来就可以了。当你明白了“啊,原来这也是规划力”的时候,你就会信心十足地不断往前进。

当唤醒了自身的规划力并加以锻炼,我们不仅能够应对各种难题,人生会因此抱有希望,工作生活也将会更加游刃有余。

《规划力》读后感(四):有无“规划力”,人生大不同!

“我认为世上只有会规划和不会规划的人。——斋藤孝”

生活中, 我们时常会发现身边有些特别厉害的人,无论他立下什么目标,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去看,他已经完成了这个目标。他们就这样一个一个不断实现目标,逐渐就甩了别人老远。反观许多自称已经“中年危机”的小伙伴们,生活工作中各种糟心不顺,各种怀疑人生。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差别呢?

在《庄子·内篇》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丁的厨师特别善于宰牛。他的手法娴熟,刀落之处,皮肉分离,还能保留完整的骨架。更厉害的是,别的厨子至少一年要换一把刀,而他一把刀就用了十几年,可见其技艺之高,连梁惠王都请他去宰牛。

一般的厨师想要达到这种程度,只能靠不断练级,时间长了手就熟了。而丁却走了一条“捷径”。他刻意练就了一双“透视眼”,一头牛在他面前就像照X光片一样,整个骨骼结构再清晰不过。解剖时,丁只要沿着肌肉骨骼的空隙砍进去,避开关节和经络,就能毫不费力地完成解剖。这就是“庖丁解牛”这个成语的出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轻易看出,普通人与高手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做事情的方法不同。日本的一位大学教授专门为这种能够把控全局,能看透事物本质,并合理安排步骤和资源,实现构想的能力起了一个名字,那就是“规划力”。 经过大量的实例研究后,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做《规划力》。

这位大学教授叫做斋藤孝,是日本明治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学习问题专家。斋藤孝的研究对象,就是可以改进生活和工作的,可以习得的具体能力,比如学习能力、读书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等。他还为此写出了一系列广受好评的书籍,包括《深阅读》、《学会学习》、《如何有效提问》等等,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思维进化之门。

在《规划力》这本书里,斋藤孝举了各领域大量的例子,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规划力的内涵,并通过五个具体的场景,详细介绍了规划力的实践方法。最后,他还总结了11个小技巧,帮助我们有效提升规划力。

1. 像样的工作和人生都需要认真规划

很多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规划力的重要性,甚至根本没有好好规划就借着冲动往前冲了。还有人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精英也不是管理层,根本用不到规划力。

但是实际上,在我们生活里,规划力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一张火车时刻表、一本语文教材、一个优秀的策划案、一部口碑叫好的电视剧、一个成功的晚会活动等等,每一个成功的结果背后,都是规划力的凝结。

通常,我们会把工作不顺,进程难以推进归因于自己能够不够,或者外界的原因。实际上这都是规划不周造成的结果。斋藤孝认为,没有好的规划力,就做不好像样的工作。只有规划做得好,才能保证流程的顺畅。

斋藤孝在书中提到了一个例子。在打扫客房时,有一个由里向外的流程。这个流程就是一种规划力,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一步做什么都非常清晰。比如,用吸尘器清扫客房时,首先要脱下鞋子,从房间的最里面一边后退一边清扫到门口,这样才不会漏掉各个角落,也不会留下脚印。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种规划力,清扫很可能就会做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效果堪忧了。

所以,斋藤孝才反复强调,像样的工作都需要认真规划,有没有规划力,人生真的会有很大的不同。

2.规划力是把控全局,掌控节奏的能力

比起管理力、自控力、领导力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规划能力实在是一个很小众的能力。

对于规划能力,很多人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会做计划就是有规划力。实际上呢,人类是地球上最擅长制定计划,却又极其不擅长执行计划的生物了。只会制定计划,或者照章行事并不等于就有了规划力。计划与规划的区别事关格局的大小,假如规划是大boss,那么计划就是一个专门负责执行的小弟。

在书中,斋藤孝举了酒店管理人洼山哲雄的例子。有一次,员工反映厨房很热,洼山哲雄便去解决问题。通常人们会先想到是不是空调出了问题,但是洼山却拿出酒店的设计图,对整个酒店的空气流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后来发现,确实是因为厨房的搬迁后没有重新设计空调气流,结果厨房的空调发动机将空气中流过来的热气都吹回了厨房。拿掉发动机,重新设计气流流动后,厨房也变得凉快了。

这就是规划力的本质,那就是以俯瞰的角度看问题,从整体上掌握问题的本质所在,而不是从沉湎于对细节的各种研究。当我们把规划力的概念植入心中,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时,不仅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你掌控自己的工作节奏和人生轨迹。

3.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规划力?

斋藤孝在书中提到了11种小技巧。我觉得最实用的是下面这四个:

· 抱持 以规划力这把刀切东西 的观念。

也就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随时以“规划力”的视角去观察事物,不光要看到它呈现出来的最终效果,也要去想它背后的规划。比如,我们看一部小说时,就可以在头脑中想象作者是如何写大纲,如何推动情节进展,如何让故事看起来有吸引力的。

· 从成品推测它的规划

找一个已经经过时间检验的成品来做规划力练习,通过反推成品的规划顺序和实行步骤。比如,安藤忠雄到处旅行去考察建筑,就是在头脑中重现它的设计理念、构造、建筑顺序,以此锻炼自己的规划力的。

· 从小规划开始扩展技巧

规划力有大小之分,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去挑战企业管理或国家大事这样的大规划。练习之初可以先从自己比较拿手的小规划开始做起,熟练掌握后再扩展到其他的事情上,由小到大慢慢扩展,逐步提升规划力。

· “交错重叠”的技巧。

这是一种根据时间节点进行的规划。根据你预期的效果,推测各项步骤需要多少时间完成,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完成,把各个步骤安排在合理的时间段里,所有工作交错又叠加在一起,就是交错重叠。

在我看来,规划能力实际就是一种视角,或者说格局。你能看得多远,对事物的本质了解的有多深,对整个流程的节奏的掌控力有多大,决定了你规划能力的大小。如果我们能把“规划力”的概念,时时应用在生活和工作中,认真提升自己的规划力,好好规划你的人生,相信终有一天你能够过上理想的生活。

-END-

《规划力》读后感(五):大处着眼,小处实践

有分析显示企业员工离职的最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员工对直接上级的管理方法和做事风格不满意。

二是认为企业在管理制度和流程的订立上的不合理。

那么用一句话足够总结,就是——企业和领导欠缺规划能力。

规划是什么?

规划是个人或者组织对于未来所设计的全面、长远的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对于人生和对于职场的所有考量。

所以员工希望上级领导、企业能够有的,就是规划力。

日本明治大学的文学教授斋藤孝出版了一本名为《规划力》的书。主要讲的是规划力是通过把事情分成先、后、主、次,再适当的使用自身能量的方法。他还著有《学会学习》《深阅读》等多部书籍,专业是教育学、身体论和交流论。

在这本书中,斋藤孝使用他的专业和经验,讲述了规划力的作用、操作方法、并且进行了实践举证。

我们都明白,公司提拔管理人员,是希望那个部门在他们的领导下能够做得更好,从而让企业做得更大。

那么如果想要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好,就必须倒逼着企业和管理人员有更加宏观和有效的规划能力。

规划力有什么作用呢?

高明的规划力能够在发现问题的时候立刻就做出调整和复原。因为在危机突发千钧一发的时候还能够做出灵活变通的判断,靠的就是有从全局出发、有细节部署、有对意外预先准备的规划力。

而规划力不好的话,就会给人无法看清前程的感觉,那么在这种情形下工作,也是无法顺利地让人把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的。我们想想如果人的一腔热血和满腔激情没有办法用最好的形态释放出来,再如此恶性循环,人们就自然会产生类似于不完全燃烧的感觉,认为自己被浪费、被消耗。

那么怎么看规划力的好坏?

我们上面提到了,就是分清先后主次。

在犹如战场的考场,你是按先后顺序答题,还是按分数比重和会做不会做的考虑答题?

我们都知道考试如果从头做,到后面多分大题的时间就会所剩无几,被时间逼迫得发挥失常、明明记得的却怎么都想不起来,也都是常有的事情。

作者表示烦恼不擅长做规划的人中,多数都是在时间的顺序上消耗了过多的精力导致的。他还表示,平庸的人大部分都是根据别人制定的顺序依次执行的人。

而擅长做规划的人,他们能够分清主次和缓急,知道将最大的能力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例如《拿破仑言行录》中就有讲到:“所谓的军事学,就是计算在接收的各个地点上投入多少兵力。”

这就是规划力的体现:构建大框架后,决定把自己的能量怎么分配投入到何处。

那么该如何锻炼规划力呢?

作者列举了11个方法,例如从成品倒推、从小规划开始扩展、认识到他人的“背后规划”——就是需要认识规划的全面性,还有看别人的幕后制作花絮从细节去认识他们的规划。

我想细说的是“结合意向与材料建造通路”的这个方法。

你的想法和认识就是意向,你掌握的工具就是材料。而在意向和材料之间如果能够挖掘出一条隧道来让彼此互通的话,就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用《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如何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这本书更能理解这个概念。

材料就是科技进步的技术,意向就是硬趋势。怎么讲?

首先规划就是针对未来而提出的,那么我们首先要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硬趋势就是一定会发生的,例如生老病死,例如我们使用的产品会越来越轻薄便利和智能,例如网络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那么我们运用硬趋势看到了未来一定会发生的,也能借助技术的进步这个工具,试问未来还有不成功的道理吗?风险极小。

这些,都要体现在你的规划里。

现在我们谈谈《规划力》的应用。上面介绍了作者斋藤孝的专业是教育学和交流论,所以他对于写作的规划也是有见解的。

作者建议在写作之前,把头脑中和主题相关的信息都倒出来,全部打散之后,将它们区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再从中间选出3个最好的。

注意,不是选1个而且选3个,因为选一个必定会想选一个最正经的、挑不出毛病的东西,可那样做会把一些新颖和奇特的点子丢掉,那样实在是可惜。而且这样做首先不会在心理上积累压力,可以做到想写哪里写哪里,其次读者也可以任意地想从哪里读就从哪里读。

不过要说看外籍书的通病,就是会想阅读原文,这本书也是了。个人觉得翻译的语言太书面化,而且从书籍的后面来看,作者有能力可以写得更好。不过这也倒是按他自己讲的,从哪里读都可以了。

作者不是要我们学习普通的规则,而是要我们灵活地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将规划力内化为可以触类旁通的能力,才是这本书的最终目的。

而我们的目的,是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未来。根据我们对人生、对职场的展望,设计出全面并且长远的发展计划。



《规划力》读后感(六):你的成功还需要规划力

当今时代,人人都想成功,盼着事业有成,生活幸福。有的人成功靠天分,有的人成功靠才华。那既没有天分也没有才华的人就和成功无缘了吗?其实不然。没有天分,也没有才华的我们,除了比别人更加努力以外,还可以通过一样能力来获得成功,那就是规划力。乍一听到这个名字,你肯定会觉得很陌生。这个规划力是什么能力?有一本书就可以帮你答疑解惑。

这本书就是斋藤孝的《规划力:如何清晰遇见成功轨迹》。书中提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划力,通过提高自己的规划力,你就可以预见成功轨迹。

作者斋藤孝在日本是深受欢迎的教育大师,他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还修完教育学研究科的博士课程。目前在明治大学担任文学部教授。他潜心研究教育学、身体论、交流论。他写了多部作品,有《规划力:如何清晰预见成功轨迹》、《深阅读》、《学会学习》、《如何有效提问》等。

《规划力:如何清晰遇见成功轨迹》(以下简称《规划力》)一书不同于其他的书一上来就介绍概念,这本书先介绍规划力成功的案例以及规划力的实践,引导我们一步一步去思考,让我们加深对“何谓规划力”的理解,在最后,还教给我们锻炼规划力的方法。

看到这里你会更加好奇,规划力到底是什么呢?斋藤孝在《规划力》一书中,通过对规划力的作用、规划力的表现以及规划力的意识三个方面阐述“何谓规划力”。

首先,我们先了解规划力的作用。规划力不仅可以为我们周围的人带来利益,让我们自己避开人生的危机,还可以让我们应对事情游刃有余。

比如,我们在公司里,会面对岗位调动的情况。我们都知道,一般对自己的工作上手了以后,是轻易不愿意更换岗位的。更换岗位以后,我们会觉得一切需要重头开始。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最擅长的规划力是什么?如果你最擅长的是在学习新知识方面的规划力,那你是怎么在之前的岗位上熟能生巧的,那自然也可以利用你在学习上的规划力,在这个新的岗位上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这样一来,你同意了岗位调动,不仅可以解决老板的烦恼,而且你自己也不畏惧,新的工作你照样可以处理的游刃有余。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规划力的表现。斋藤孝在《规划力》书中列出了多种表现,对我们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第一,规划力是能够适合各种人的能力。

比如,我们都会在出去旅游之前定好行程安排。我们会以为行程安排就是我们规划力的表现,但是行程安排不同于规划力,因为规划力会更复杂,根据不同的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的人对于突发的事件或者变动,都可以灵活应对,灵活安排,凡事往好处想,那他就不需要制定详细且固定的行程,而那些习惯按部就班的人,为了避免出现意外状况,就会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安排。

第二,规划力是不弄错优先顺序的能力。

正如斋藤孝在《规划力》一书中所说,“做任何事都要分辨出先后主次,这就是规划力。”在实际生活当中,有好多人都没有很好的将事情分清楚主次,弄错了优先顺序,因此,事情也就不能很好的完成。

在工作当中,我们每天会处理很多邮件和很多任务。有的人会把工作分出轻重缓急,分出主次,有的人则是不管这些,一件一件的处理,不懂得优先处理重要的事情。比如,老板让你在下班前交一个报告,而此时另外有个同事需要你提供数据,如果你只是顾着帮同事整理数据,整理完数据,已经下午三点了,你再匆匆忙忙写报告,又匆匆忙忙交上去,可想而知,报告并不能让老板满意。那换一种方法,你跟同事说有个报告需要交,写完报告再帮他整理数据,这样既可以高质量完成报告,又可以帮助同事,可以说是两全其美。正如斋藤孝所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将能量投注在最为关键的点上。”

第三,规划力是能够调整顺序的能力。

我们在生活中,做事情都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比如,我们读书,和许多人一样,都会从头读到尾。有时候,读到一半,发现书中知识太过枯燥或者太过困难,往往就不了了之,书就放在那不去读了。那如果使用规划力改变这一情况怎么操作呢?是计算每页花多少时间,以此来制定阅读计划吗?并不是,规划力是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阅读顺序,自己决定把自己大部分精力阅读哪个章节。也就是进行跳读,把自己的精力用在自己感兴趣或者对自己有用的章节。以此为例,应用到生活中其他事情上就是,在做规划的时候,要记得重新调整我们做事情的顺序,按照适合我们自己的方式重新加以组合。

最后,我们需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规划力的意识。如果我们想使用规划力这一能力,帮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提高做事情成功的几率,就要有规划力的意识。

时时将规划力记在心中,就是在做事情之前,要清楚自己的目的。目的犹如海上的灯塔,在我们迷茫时指明方向,在我们疲惫时给予鼓励。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分清楚主次,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在关键点上,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调整做事情的顺序,遇到意外状况,灵活变通,并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练习自己的规划力,形成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规划力,然后应用到其他方面。

我们根据斋藤孝在《规划力》书中的介绍,加深了对规划力的理解。但重要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还需要发现我们自身的规划力。如果想要学习如何锻炼自己的规划力,还可以根据斋藤孝列出的11个锻炼规划力的方法去一一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没有哪一种知识可以直接帮助我们去改变,没有哪一种能力可以直接帮助我们去成功。知识和能力也只有成为自己的东西,靠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去实践,去提高,才能提高成功的几率。所以,我们要找到自己的规划力,并将规划力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帮助我们在处理事情上游刃有余,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自信,去获得更多的成功。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