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鲁迅选集?散文 散文诗 诗 书信》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鲁迅选集?散文 散文诗 诗 书信》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鲁迅选集?散文 散文诗 诗 书信》是一本由鲁迅 著 / 林贤治 编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页数:4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鲁迅选集?散文 散文诗 诗 书信》读后感(一):怀念鲁迅的真话

读中学的时候,我就想如果语文教材中没有周树人的作品,那将会出现什么惊奇的局面呢?说真的,即使作为语文课代表的我,对于周树人那不清晰的文字表达,也是畏之险途的,更何况那些理科生,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二十年过后,我也不再拥有学生的身份,但此时对于周树人的文字反而感受到亲切与温暖.可能是经历了世事沧桑,就觉得人到中年,需要一种自我激励的力量与信念。这无关于价值判断,更多的是心灵的需要。 周树人很短命,相对于当时的文人而言,只是他的短命却成就了他后世的美名,有位领袖称他为“民族魂”,这一点也不过分,对于民族的,还是世界的,都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有心思喝酒品茗,觉得日月轮回只是自然规律,那帝王将相的走马上任也不过是自然规律在人世间的投射,或许让我更加觉得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真正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现实,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但是猛士在和平时代,在不尚暴力的年代,是没有自己的立场的,也是容易被遗忘的。如果没有周树人,我们是不是对当时的水深火热就没有切肤之痛,更谈不上对于民族未来的展望与建设。 本来以来周树人只是杂文上的英雄,甚至说是口齿之伶俐,但是如果深入他写作的其它题材,如这本散文、散文诗,就发现他还是有点人性的,这人性不是血性方刚,而是温柔而恬淡的,毕竟除了写作这个“伟业”,生活才是方方面面的基础,而没有生活空谈理想,空谈事业,是得不到共鸣与同振的。 我们的人生其实有千万种可能,但你只能选择一种可能,而周树人的笔下却写出了百般人生意味,他那首著名的《自嘲》诗写出的是对当权者的嘲笑,而不是对自己的怜吝。 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周树人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将文学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在现代文学史上,能够坐得上头把交椅,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他的刷子就是敢于说真话,反观现代社会,有些人,特别是官场中人,不愿说,或者不能说真话,久而久之以为真话与童话是近义词,而假话却远非神话动听,可悲又可叹的就是这种摇尾祈怜的哈巴狗! 当文如其人的真正意味被我们领会后,我们才能对现代文学史及其作品有了真正的体味,所以说离开了周树人杂文的中学语文读本,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鲁迅选集?散文 散文诗 诗 书信》读后感(二):重读鲁迅

记得从小学语文课本上就开始接触鲁迅的文章了,但是到大学毕业之前,我一直没明白他的文章到底好在哪,尤其是他的那种半文半白的写作手法,总是把我弄得云里雾里。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看鲁迅的了,知道也是止于他的那些事迹,他的文章是需要细细品读的,不仅仅是他的文章表现了其独特的思想,在文笔方面,他也有着很明显的辨识度。我和很多人一样,开始喜欢他是在对那段经典段落的解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选自《野草》)”这种文字正好展现出了那种知道又说不出的感觉,我想也是写作的最佳水准的一种。

虽说是喜欢,但是他的文章风格还是有很多种,也不可能每篇文章都喜欢,也未必都能看得懂。于是就有了这本选集,这本书比上读原著有一个好处,作者林贤治让我们跨越了年代,用当下的眼光去看待鲁迅笔下的故事。如果想要读懂他的文章,首先要知道他为什么写文章,不用说就是他弃医从文的经过。毕竟鲁迅所处的那个年代,用这种文字来写文章是正常的,所以有必要去做一些现代化。当通过这些文章或者书信了解到了鲁迅的为人,许多人都会路转粉,这些经典的著作值得被年轻人继续传承下去,这是一种精神。

鲁迅的影响力在全世界都是知名的,看这些文章的时候常常会感到一种震撼,没有他,很多后来的文学家也不会出现,对于这方面他绝对是给文学界带来了不小的贡献。鲁迅的书十分具有收藏价值,看完这本书之后就想起来问家里的老人有没有过去的书,结果还真找到了一本,于是我就把它包装好收藏起来了。这套林贤治评注的《鲁迅选集》是一种新的形态,是这个年代对于那个年代的解析,所以它同样具有收藏价值,包括它的封面设计与文章的筛选,买一套看完收藏起来,是性价比很高的。

其次就是林贤治的文笔,他之所以有能力做评注,说明他对于鲁迅的了解和文学的了解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这就给读这本书增添了一分乐趣,这本书中是集结了两个人的思想,这种碰撞也是文学中必不可少的,这就是中国人的文学。

《鲁迅选集?散文 散文诗 诗 书信》读后感(三):雪下思 盼聚首 敬先生

我想每一个拿起这本书的人,都知道鲁迅先生的每一个典故,知道他的生平,他的前世今生,他的生活故事,我不想写一些像百度百科词条一样的文章,介绍一下作者,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这样拼凑出的书评,没有意思,写的人敷衍了事,看得人浪费时间。

我就想写写我和先生之间的事,属于我们俩自己的时间,纪念先生,也不妄言这本书的优劣,不评判也不吹捧。

先生和我初识那年,我刚初中,我中学在舅舅家吃午饭,晚上放学放返回自己家,舅舅舅妈很忙碌,中午也经常不回家,我都是中午吃姥姥准备好的饭菜,再翻翻看舅舅书架上的书籍,也就是一中午了,现在回想一下,爱看书的习惯,喜欢书籍的陪伴,可能就是从那时候深种的。那是一本旧的泛黄的平装书,是一本鲁迅的短片小说集,里面还有木版画的插图,我一直以为那是一本恐怖故事,吃人的社会,被关起来的看破一切的疯子,就像疯癫黑暗的乌托邦故事,失去孩子无法走出来的祥林嫂,死去了的孩子,那孩子的血一直淹没了她的心,她无时无刻不念叨着孩子,被视作疯子,没人愿意同情她,都在冷眼旁观看着笑话,她的名字从那时候就像一道疤刻在我的心里,每次听到这个名字,都疼。还有被打死的孔乙己,他临死前的拖着手脚爬在柜台下面讨酒喝,手上都是泥巴,每次读到这里我的眼睛都酸涩着,这些人的厄运让中学的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心痛。初中就是这样,和在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人们陪伴着,和故纸堆中哭泣的灵魂做伴度过的。

到了高中,同学们分成了两个派系,学霸的一派忙着报名校准备出国,风流早熟的一派忙着谈恋爱,我那时候却两头都不靠,每天的自习课和体育课都往图书馆和新华书店钻,记得有一天学校取消了早自习和上午的课,所有同学都欢天喜地返回宿舍睡觉,我一个人拿着面包站在新华书店的门口等着书店开门,那时候清晨的洒水车刚开过去,街道还是静悄悄的,我除了期待见到书店中躺着的新书,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其他的渴望,那天我第一次看到了书店新进的一套《鲁迅全集》,精致华美的硬面皮革装帧,厚如枕头的体态,一本重达三五斤的份量,还有令我震惊的900元定价,那套书我抚摸了良久,从没有要买的打算,就像乞丐对路遇的阔太太无法追求一样,我们好像属于不同的消费世界。先生从泛黄的旧书一跃变成了豪华的精装书,却像离我和孔乙己祥林嫂们远去了,背叛了老朋友们跻身豪门一样让我心里不是滋味。

一晃我已经步入成年,有了自己的书架看了玲琅满目的很多新书,以为先生已经淡出了我的世界,却被这套新书又拉进了先生的身边。书页一翻开,先生的话映入了眼帘,就像多年没见的叔父亲切的唤了一声小名,顿时多少年的尘埃吹尽,我又变成了那个少年,手中是几十年前那本泛黄的薄薄的书籍,就像先生从未远离。

《鲁迅选集?散文 散文诗 诗 书信》读后感(四):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一次和鲁迅“见面”,还是通过小学时候学到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至今依然记得清晰的,就是那会儿要求背诵的“不必说碧绿的共畦,光滑的石井栏……”这一段。第一印象就是鲁迅的文章不大好读,半文半白的,他的那些话平时说话用不着,但用在作文中却似乎自有一种郑重其事在里面——后来竟然相当多。至今想来,譬如“罢”字的用法,其实按现代用法应该用“吧”的地方,但用如鲁迅一般地用“罢”字的时候,便感觉似乎很有些不一般。但更大的“收获”的收获似乎是在字、词、句、段之外,比如捕麻雀的方法,比如不答应陌生的声音叫自己的名字——至今也还是有一个困惑,不知道那个在课桌上刻一个“早”字的典故出自哪里,但小学时几乎每一张双人课桌上都少了至少两个“早”字与一道“三八线”。

后来学《藤野先生》,印象最深的就是后来非常喜欢用“且美其名曰”这一句,也学会了像鲁迅一样,像是粗线条勾勒一般,只不过寥寥几句,便把一个人的形象展示得极为传神——“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小学时候学过的鲁迅的文章,都经过了一定的删节——应该是为了方便小学生学习的缘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就是如此。

初中以后学到的课文就多了起来,但印象深的却没有几个。除了小说里的《社戏》几篇,还是要数散文《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前者,记住的是其中的两句半以及陶渊明的那四句诗。两句也即“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和“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而另外的半句,也即“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的”。陶渊明的诗,即“亲戚或余悲,他人亦以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当时就觉得诗句很有一种悲壮的意味。后者,则是记住了“明珠投暗”这一个词以及两首诗,一首是名为《无题》的“惯于长夜过春时”那一首,一首是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那一首。

鲁迅的散文,以小学、初中和高中时学过的那几篇印象最深,其他就是几首古体诗,除了上面所说的“惯于长夜过春时”,还有《自嘲》《答客诮》《题三义塔》以及另一首《无题》,其中分别有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和“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心事浩茫连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这四首诗的名字以及全诗都没有背下来,只是因为要默写诗句的原因,才记住了其中的一半句。

一本厚厚的关于鲁迅的散文、散文诗、诗以及书信的集子,至今仍有印象、再读之亦不禁回想颇多的就是这些了,总有一种“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内心应和。除了那些书信是第一次读到外,十数篇散文诗中,只是对“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一句印象很深——不是因为读到了这一篇,而是在讲修辞的时候老师以此作为了例子。

当然,对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这本由林贤治评注的《鲁迅选集:散文·散文诗·诗·书信》来说,除了可以重温鲁迅先生的佳作,便是那些阅读时应该留心到的评注了。林贤治也是一名是一名诗人、学者,对鲁迅很有研究。他的这些评注意见也是中肯的,足见研究功力。

《鲁迅选集?散文 散文诗 诗 书信》读后感(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在《自嘲》中对自己的描述。学生时代的我不喜欢鲁迅,一是考试时他的生平是必考题,而我永远记不住;二是不喜欢那个年代的书面用语,读起来很累;三是学生时代看作品时从不联系作者生平,以及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觉得鲁迅的文章就是在怼天怼地怼社会。总觉得他言辞过于激励,但随着对他所处的时代有一定了解之后,才明白“爱之深,责之切”。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精神。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鲁迅在日本习医时正值日俄战争,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读这个版本解注的鲁迅文集,在了解创作背景后,再加以作者的注解,不论是读他的《狗?猫?鼠》、《范爱农》还是《藤野先生》读起来易懂,但读的同时内心却并不轻松,为当时国人的麻木不仁,为当时社会的纵恶心理,为当时名流的不作为和自保。这段历史读来并不轻松,但需不时温故一次,提醒世人不要让这段不堪的历史重演。

《鲁迅选集?散文 散文诗 诗 书信》读后感(六):重读鲁迅

记得从小学语文课本上就开始接触鲁迅的文章了,但是到大学毕业之前,我一直没明白他的文章到底好在哪,尤其是他的那种半文半白的写作手法,总是把我弄得云里雾里。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看鲁迅的了,知道也是止于他的那些事迹,他的文章是需要细细品读的,不仅仅是他的文章表现了其独特的思想,在文笔方面,他也有着很明显的辨识度。我和很多人一样,开始喜欢他是在对那段经典段落的解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选自《野草》)”这种文字正好展现出了那种知道又说不出的感觉,我想也是写作的最佳水准的一种。

虽说是喜欢,但是他的文章风格还是有很多种,也不可能每篇文章都喜欢,也未必都能看得懂。于是就有了这本选集,这本书比上读原著有一个好处,作者林贤治让我们跨越了年代,用当下的眼光去看待鲁迅笔下的故事。如果想要读懂他的文章,首先要知道他为什么写文章,不用说就是他弃医从文的经过。毕竟鲁迅所处的那个年代,用这种文字来写文章是正常的,所以有必要去做一些现代化。当通过这些文章或者书信了解到了鲁迅的为人,许多人都会路转粉,这些经典的著作值得被年轻人继续传承下去,这是一种精神。

鲁迅的影响力在全世界都是知名的,看这些文章的时候常常会感到一种震撼,没有他,很多后来的文学家也不会出现,对于这方面他绝对是给文学界带来了不小的贡献。鲁迅的书十分具有收藏价值,看完这本书之后就想起来问家里的老人有没有过去的书,结果还真找到了一本,于是我就把它包装好收藏起来了。这套林贤治评注的《鲁迅选集》是一种新的形态,是这个年代对于那个年代的解析,所以它同样具有收藏价值,包括它的封面设计与文章的筛选,买一套看完收藏起来,是性价比很高的。

其次就是林贤治的文笔,他之所以有能力做评注,说明他对于鲁迅的了解和文学的了解达到了一定的水准。这就给读这本书增添了一分乐趣,这本书中是集结了两个人的思想,这种碰撞也是文学中必不可少的,这就是中国人的文学。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