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西行三万里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西行三万里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西行三万里读后感10篇

《西行三万里》是一本由王志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4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行三万里》读后感(一):王志和他的西行三万里

有些人,即便素未谋面,但你知道他,认识他,并会偶尔忆起他。

比如,王志,他在我心里就是这样的人。

2003年,我偶尔在电视上看一个访谈节目,他是主持人,访问陈冯富珍,他问了一个问题,紧接着又追问另一个相关联的问题。那一刹间,我觉得他冷静、理智、尖锐。从此,我就记住了这个男人,歪着头,斜着嘴巴,小酒窝,厚嘴唇,无框眼镜,同时,记住了这个栏目,央视一套《面对面》。

在那个“非典”肆虐的特殊时期,在2003年才制作播出的栏目《面对面》,王志作为栏目的制片人、主持人,访问了一系列“非典”时期突出的人物,钟南山、王岐山、陈冯富珍、张积慧、吕厚山、于幼军等。这个节目火了,王志声名鹊起,名声大噪,在那两年他获了很多奖,也成为了《面对面》栏目的标志性人物。

但在5年后,该栏目改版之际,王志辞职了,他离家,别妻别子,只身跑到千里迢迢的云南丽江市当了副市长,据说期间他给丽江拉了很多项目。可是两年后,他又跑到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里当书记了,两年后却又在中国传媒大学当研究员。直到前段时间,我在《鲁豫有约》中看到了他,倍感惊讶。原来他是去推广他的新书《西行三万里》。原来他在2014年加入了陕西卫视,参加了一个大型人文历史穿越全媒体活动“丝绸之路万里行”,期间他记录了沿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然后汇集成一本书。

我果断地买了书,冲着丝绸之路,更是冲着王志而买的。他曾说“质疑是揭示事实真相的捷径”。他在《面对面》节目中提问是环环相扣,紧追不舍的,问题又是尖锐犀利,不留情面的,整个访谈逻辑性又是非常强的。我想知道,在书中是否保持着他的质疑,他的理智,他的尖锐和深刻。

这本书,用他的话来概括是:从西安到罗马,两个月,三万里,八个国家,三十八座城市,用行动讲述中国故事,用语言传播丝路文明。 在书中,他以“西安”起篇,用“罗马”结束,不是游记,从一个地写到另一个地,涉及不同的文化、文明,对历史的回味,作现实的思考。通过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景,道出自己的感受感悟。同样是写敦煌,没有余秋雨的凝重,是他的浅唱低吟。没有如读《文化苦旅》那种悲情、惨痛,他依然是平静、冷静,不会眼泪泛滥,不用过多悲伤哀切。他熟悉那一路的历史、文化、名人,信手拈来,娓娓而叙。

他的妻子,朱迅,在该书的序中写:看着他开车进了罗马,我真的骄傲,当年的王志回来了!

某个晚上,孩子在床上玩车,我坐在一边翻看这书。一会,孩子就挪过来,捣乱。他嚷着说:“妈妈讲这本书,我也要看。”他把书抢走,放在膝盖上,煞有介事地翻,不停地说,妈妈讲这本书,这个是什么呀,这是谁啊……我无可奈何,凑过去,指着封面说,这本书叫《西行三万里》,是一个叫王志的人写的,他和一大群人开着车走在一条叫“丝绸之路”的路上,从这个点“西安”出发,一直走到了最后那个点,叫“罗马”…….他翻着书,指着一张照片问:“他是谁啊?”我说:“这就是王志,就是写这本书的人。”过一会,他又指着另外一张照片问:“这是什么呀?这是谁呀?”我突然萌出一个想法,对他说,你继续翻,看还有没有王志的照片。他很高兴地说好,翻了几页,用手指着,不说话。我问他找到了吗,他笑着点头。我凑过去一看,厉害,戴着帽子的都认出来了。他再翻几页,又用手捂着嘴巴笑,我问他是哪个,他用手指着,呵呵笑,然后我又夸奖他。如此来回反复,直到他把书翻完,整个过程他玩得特别开心,不停地笑,特有成就感吧。

过了几天,他突然对我说,妈妈,我要看王志。呃?好吧,看书的小孩最性感迷人了。然后,在这段时间里,他烦人的时候,我就对他说,给你看王志。

《西行三万里》读后感(二):西行的漫漫长路

西行的漫漫长路

文/米雪

漫漫黄沙,一声声驼铃唱响在寂寞的戈壁。当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不远万里走出了一条荣耀古今的丝绸之路。出发时,有长长的驼队,物资充足。而归来则是九死一生,只剩下他与翻译棠邑二人历经磨难才得归来。虽然千难万阻,幸不辱使命。

2014年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通过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的成功,使丝绸之路又一次大放异彩,那些承载着历史的牵牵绊绊,不会随着时间而湮没。

7月,带着庄严的梦想,由王志作为陕西卫视“丝绸之路万里行”总主持人,从西安古都出发,沿古丝绸之路一路自驾,西行三万里直达古丝绸之路终点罗马。这本书《西行三万里:王志看丝路》所记录的正是在这漫漫长路中,王志的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既有异域他乡的精彩见闻,也有与各路名人嘉宾的对话,更有主持人犀利的眼光和对丝路历史的深沉思考。”以一个现代人的身份,以一个电机节目的角度,给读者献出九十篇精彩纷呈的文章,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生动地描写了这一路西行的艰辛与欢乐。

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历时十三年,其中艰难险阻自不必细说。历史悠悠,多少英雄多少事,都已随着历史的久远而化作尘埃。丝路之上的漫漫黄沙,承载着悠远的孤独被人遗忘。如今,这一次重走,让丝路的记忆重回大众视野。汽车车队以庄严的仪式待命,在期望中整装出发,浩浩荡荡的的车队,仿佛又一次驼铃声声响彻戈壁,遥望历史,古人定是深感安慰。

提起王志,不能不让读者想起《面对面》这个节目,那个犀利、理智而又思维缜密的主持人。而该书中的他,又平添了厚重,多了几分感性。字里行间,展现了王志作为一名媒体人的文字功力。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下笔万言,一气呵成。流畅的文字里,诉说着这三万里西行的地域和地域的文化交流;开阔的文笔记下了历史与现代的进一步融合。看着张骞墓,心中升起的是由衷的敬佩和安慰。自汉朝西域开通以来,我国与中亚各国的交流顺畅起来,例如,在张骞墓前,黄瓜,胡萝卜,苹果,这些我们现在日常常吃的蔬果,都是从西域流传过来的,可见丝绸之路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的畅通,改变了我们世界的模样。

王志的笔,不仅记录着这一路的经历,还渗透着对历史、对文化的思考。“西域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汇处,是曾经在人类进程中闪现过匆匆身影的许多游牧民族最后消失的地方,是人类‘人种博物馆’,是各类文明板块曾经大碰撞的地方,是世界三大宗教角力融通的地方。”古往今来,寻常百姓所追求的无不是安宁的生活。“宁为太平犬,无为乱世人。”“旧的时代在火焰中灰飞烟灭,新的时代新的道路在火光的照耀下延伸。”

自汉朝建立以来,匈奴一直是国家的心腹大患。而马背上的民族,居无定所,他们破坏了边境百姓的正常的生活。直至汉武帝时期,匈奴才遭到毁灭性的的打击,“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无论何种作为,能使百姓安居乐业的君主,在百姓眼中就是好皇帝。如果游牧民族安定下来,不在各地任意掠夺,与中亚各国友好相处,那么现在,又将是另外一番景象。然而,能改变的是民族的融合,却改变不了历史前进的趋势。

厚重的历史总要文化作陪。《西行三万里:王志看丝路》中,蕴含着对历史的辨思,对文化的思考。借此西行之路,写出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感,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人文的发展。漫漫西行路,莫忘初心。

《西行三万里》读后感(三):一万五千公里的云和月°

——评《西行三万里》

文/蓦烟如雪

十六辆车,至少有五十位媒体同仁的跟随,自驾完成从西安到罗马的一万五千公里行程,看到这些,不禁感慨丝绸之路的艰辛,也会沉思,我们在书中看到了什么?

当年王志在《面对面》中的发问,是让人津津乐道的,他犀利的谈风和环环相扣的频率,一直是我的印象,2014年7月,暌违荧屏许久的王志重出江湖了,他作为“丝绸之路万里行”的主持人,与节目组从西安出发,他们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前行,横跨欧亚大陆,穿越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格鲁吉亚、土耳其、希腊、意大利八个国家,历时两个月,西行三万里,最终抵达了古丝绸之路的终点站罗马。

这本书不是游记,却涵盖了诸多所见所闻,这里既有异域他乡的所见所闻,也有各路名人嘉宾的对话,更有主持人犀利眼光和对丝绸之路历史的思考。

这里有九十多篇文字,从六朝古都西安说起,在他眼中,西安不用太多历史去证明它的悠久,从周秦汉唐四字就能涵盖,说它有“天街小雨润如酥”的婉约,西安是厚重的,它的每块砖瓦都有故事,甚至是他们的人文、风景、建筑、地理等等,印象很深是他如数家珍的抖出西安的新八景,西安人讲话的与众不同,比如抱小孩说“携”,骂人的“滚”字在西安人的嘴里是文绉绉的“避”。

在上篇中,作者谈及了他采访吴小莉的原因,不过我能理解这本书为何没有太多细致的访谈内容,反而像一本日记,他只是顺道提及,我在路上采访了这个人,她和这个丝绸之路有何关联,不过,他的叙事风格很自在,没有拖沓之嫌,他也说了《长安与丝路的对话》不能与当年的《面对面》画等号,所以,这就是一笔带过的一章,比起访谈,我更喜欢他到一个点就当地的解读。

就像他在书中反复提及的匈奴,以及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为何要提及匈奴呢?因为正是要拉拢西域各国大杯入侵中原的匈奴,汉武帝才派张骞出使西域,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丝绸之路。

当年的漫漫黄沙,驼铃悠悠,上百人浩浩荡荡而去,却只剩张骞和胡语翻译甘夫,突然也会一阵感伤,这一路的曲折和凶险岂是一言能道尽。

在“六个张骞”中,我依旧对那些疑问和张骞的故事充满好奇,想到我们平常吃的瓜果都是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都会从心底升腾出一股浓浓的敬意。

想着灞桥送别,想着折柳相送,想着张骞第六十七代子孙张利军先生的参与,都会让人觉得这场旅途很特别,王志是感性的,甚至是诗意的,就像他在离别时,写的那句“我想思念西出阳关的故人,我想感受大漠孤烟的壮美,我想尝尝异国他乡的美食,我想听听丝路花雨的寂静……”。

他是诗意的,就像他提及麦积山时说道吴西川的“最宜秋雨后,兼爱暮时烟”一样;他也是说历史的,就像他说“宝鸡学”时,谈及的马嵬坡兵变和双胞胎化作神鸡的传说;他也是趣味的,就像他说道青铜器的时候,他一股脑抖出一堆生僻字,突然看到簋字,就想到去北京的时,拗口的叫不出来,不过这本书的小标题也很趣味,如果细细观察,会发现,作者王志也很感性,他用“微微一笑最倾城”“亲给我一支兰州”“萌萌哒意大利”……来吸引读者,标题是特色的,内容更是详实丰富,好比兰州三炮台的讲究、军马场的前世今生、乌鞘岭的分界,以及左公护柳的美谈,想着他扛棺进疆的震撼,我就不知该用什么样的笔墨去说他的传奇一生,只是觉得短短一页,却能如此感性,用一棵树、一颗心、一段史实来述说他的精神。

王志的文字功底是很深厚的,他信手拈来,文笔流畅,一路的见闻,在他的笔下,字字升华,他把那些闪现过的余晖一颗颗点缀其中,他让古代与现代的文化碰撞,让我们看见敦煌的呜咽,吐鲁番的美好,高昌的沉默、天池的瑰丽以及赛里木湖的尖叫……

这本书有对历史的叩问,有对文化的沉思,有对人文的再现,甚至是对西行的解读。

风土人情,厚重历史,这些途径的美好,都在或浅或深的文笔,一一活跃了起来,他从中国伸延到国外,这里的意义,不仅仅是风土,是民族与民族的相连,国与国之间的情深,这本书不仅让我从新认识了西域,也让我再次看到了国外人文历史的与众不同。

《西行三万里》读后感(四):王志笔下的丝路历程

丝绸之路,源于汉而盛于唐。王志的此次丝路之行,便从汉唐的都城长安即西安开始启程。在刚看完序言时,以为这不过是一本重游丝绸之路的游记,但随着阅读的加深,便愈发觉得,这本书的份量。

确实,它是一部游记随笔。但这本《西行三万里》却在记述丝绸之路的沿途美景和风土人情的同时,加入了较为厚重的历史文化内容,而这部分内容,不仅翔实丰富,而且合情合景。在讲述所到之地的历史文化时,作者的笔触往往能够延伸到更深更远的层面。就更深的层面来说,历史总是与现实生活相关的,谈完了历史文化,作者总会将视角转回到当下的现实生活之中,而并没有任凭自己的思绪继续飘散;就更远的层面来说,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丝绸之路的国内路段,而是从沿途各个地区、国家的历史文化一路写下去,从国内到亚洲再到世界,读者的视野也在随着作者的写作范围的不断扩大而持续扩展。一本书读完,倒不觉得是读游记,而是了解到了丝绸之路上这些地区和国家的风俗民情掌故和人文历史知识。

所以说,读这种内容厚重又穿插着访谈记录的游记,真有一种随着作者万里行的感受。作者的文字之中充满了对于丝绸之路的感情,更渗透着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也正是这种感情和思考,才成为相比于一般的游记作品更为打动读者的地方,这种充溢着历史文化厚重感的文字,给读者享受,更给读者启示,这也是我特别喜欢《西行三万里》的原因:它不会大谈特谈沿途景色有多么美好殊胜、访谈对象有多少埋藏在岁月里的故事,也没有过多的煽情文字,它囊括了作者这西行之路上的见闻思索,也展现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

读这本书,既可以当作是追随作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但把这个阅读过程当作是对丝绸之路的重新理解、对涉及到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历史文化的重新认知,那也未尝不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往古丝绸之路终点罗马的路途中,王志与途中的各位嘉宾的访谈对话,也是相当有看头的。虽然他提到的许多嘉宾人物我并不熟悉,但至少通过这些访谈对话我了解到新旧丝绸之路的各种故事,顺便还被作者普及了一下新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如果一本书,既有流畅优美的文字,又有扎实厚重的内容,那么这种阅读体验真的可以称得上是美妙非凡。而王志的《西行三万里》在这两者之外,又让我了解到更多的丝路文化和关于丝路的现代化发展讯息,所以我认为这本游记类的文化随笔真的给自己带来了放眼世界、纵观历史的感受。即便无法踏上丝路,但通过这本书,我却看到了与自己想象中完全不同的丝路,它的魅力,只会比以往更甚。

《西行三万里》读后感(五):【柒书坊】重走丝路,寻访文明

王志给我的形象一直停留在当年央视《面对面》栏目主持人这一层面,至于他之后淡出荧屏,从政做市长也罢,从教当教授也好,实在没有印象。但在2014年,王志又回到镁光灯下,以陕西卫视大型人文历史活动“丝绸之路万里行”节目总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虽然我没有看过这档节目,但通过阅读手头这本《西行三万里——王志看丝路》,也能感受到当年睿智主播的回归,王志以其一贯的犀利眼光观察丝路历史,寻访文明的足迹。

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王志及其摄制团队以西安为起点,沿丝路一路西行一万五千公里,横跨欧亚大陆,途经八个国家的三十八座城市,探遍其中深藏的历史文化底蕴,终历时两个月抵达罗马。而在旅途中,王志笔耕不辍,写下九十余篇文字,叩问新时期“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的丝绸之路沿线的发展优势与困境,思索如何寻求突破之道。

王志的沿途的见闻,可谓新鲜生动与准确真实,他把眼前风景与背后故事融合一体,又有自己独到的思考与质问。在哈萨克斯坦,王志参加了一场完好地保存着古老陕西民俗的婚礼。读者不禁要问,为何在他国会有一处说陕西话,吃陕西饭,长着陕西人的容貌“陕西村”?原来一百多年前陕西人西逃至哈萨克斯坦,从此在他国定居繁衍,至今仍保留着晚清陕西的风俗习惯,而现在他们属于一个独特的族群“东干”。王志认为这是个极好的文化融合的例子,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东西文化交融的媒介,王志此行的发现,更证明人类的文化的兼容古代是这样,现在仍然如此。

而王志一路上遇见的那些人,无论古人还是今人,他们的故事都留给读者深深的思索。在敦煌博物院,他采访了院长樊锦诗,而后者已成为敦煌的一个符号、一种象征。樊先生一个上海女子,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千里之外的莫高窟,她的毅然决然,她五十多年扎根敦煌、研究敦煌遗迹、传播敦煌文明的决绝之心令人感佩。这样的一份坚守与执着为世所稀,成为当代学人的楷模。

而在俄罗斯的五山城,王志拜访“全俄罗斯的女人都爱”的诗人莱蒙托夫的故居。这位年轻的天才诗人,像伟大的普希金一般因决斗而死,但留下的精神魅力和伟大诗篇,光耀后世。“我可以一连二十次把自己的生命甚至名誉孤注一掷,可是决不出卖自己的自由”的豪迈,依旧回荡在五山城的上空,时刻提醒世人什么是最重要的追求。跟随着王志的文字,我们看到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浩淼,看到了光荣的荆棘路上披荆斩棘的先行者,看到中西方文明的激荡与交融。

《西行三万里》读后感(六):重走西域的平凡之路

从发展沿海经济特区到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到如今提出的“一带一路”,每次国家大政方针的提出与实施,都将对那些区域产生诸多影响,大到政治、商业领域,小到居民日常生活、就业机会等。相应地,作为宣传机构的媒体,必然会与时俱进地推出契合时代主题的专题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志作为陕西卫视“丝绸之路万里行”的总主持人,他的这本《西行三万里:王志看丝路》更像是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散文合集。

当然,在“丝绸之路”这个历史与现代交织的主题下,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可以讲述,更何况王志本就是会讲故事的人。读者熟悉的是作为央视《面对面》栏目主持人的王志,他的采访风格、提问模式都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离开媒体行业后,淡出观众视线的他如今借“丝绸之路”的东风重回熟悉的领域,踏上回味历史、触摸现在、畅想未来的新丝绸之路,让我们读到一个演播室外不一样的王志。

千年来,丝绸之路的发展给沿线地区带来异域的瓜果、粮食作物、艺术品等,改变一直在发生,不变的是探索的人勇往直前的勇气与决心。虽然今天重走丝绸之路的条件与张骞他们相比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但自驾经过那些地势条件复杂的地区也是充满挑战的。不过,不正是未知与挑战才使得前行之路魅力无穷吗?

王志看丝绸之路上他所经过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与这条商路相关的名人,都不禁发思古之幽情,叹岁月之变迁。作为记者,追问是他的职业习惯,即使在文章中,在没有采访对象的时候,他也总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表达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都是有历史、有故事的,给来者无数发挥与想象的空间。

他关注的焦点多是这座城市的历史遗迹或当下这里的人的生活状态,从时间和空间双线的角度,感受一座城市的底蕴与气质。即便只是匆匆过客,再度来探访不知是何时,记录下此刻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悟,也是有意义的。就像王志时隔27年再次来到乌鞘岭,经历近三十年岁月的沉淀,褪去年少时的轻狂与懵懂,如今故地重游,一定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因职业的缘故给王志带来这样的福利,可以“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但当他从央视辞职从政后,“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想必他也曾经失落失望过,却未失掉方向,重回媒体行业,找回自己真正热爱与熟悉的平凡之路。有趣的是,王志在书中也提到了韩寒的《后会无期》。这个名字有点伤感,但西域本就有苍茫悲凉的伤感气息,我们不必再徒增忧伤了。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实则不止,书中还有异域的奇妙世界。我们跟随王志的书,一起踏上寻访西域的平凡之路吧。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