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是一本由Paul G. / 孙向东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全感》读后感(一):人需要安全,更需要安全感
保罗G和孙向东的《安全感》一书,并不能算是一本很好的通俗心理学著作。因其不够通俗,逻辑性也不够强,但这点小缺点并不能掩盖该书的优点。作者的用心和洞察,如黑夜的明珠,完全可以照亮那些安全感不足的人们。
如果我以该书为蓝本来讲课,该书的框架完全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先讲什么是安全感,然后是安全感从哪里来,再是不安全感的结果,最后是如何获得安全感。
一、什么是安全感
有些人明明身处安全的环境,却有着较低的安全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这实在是个有趣的问题。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自己的安全感状况,该书为读者们准备了《马斯洛安全量表》,有兴趣的可以自己买这本书回去给自己测量一下。
作者认为,安全感是一种感觉,因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安全感。安全感不等同于安全,更不等同于钱包的厚度。安全感不等同于“我爸是李刚”,更不等同于“霸道总裁爱上我”。安全感不等同于“我的能力吊炸天”,不等同于“长生不老似神仙”,更不等同于“那个事情没有发生就好了”。安全感有其锚点,无论发生什么,安全感总会回归到锚点,只是时间的问题。
那究竟什么是安全感呢?作者认为,正是因为安全感是一种感觉,每个人都可以对其进行定义,你的定义对你自己而言才是最准确的。“安全感的反面是焦虑(对未来不可控的危险产生的负面情绪),抑郁(自责倾向、绝望感)和敌意(责他倾向);安全感的载体是重要他人,要恢复安全感就要找到新的重要他人,和他们建立连接,建立连接就是动情,无论亲情、爱情还是友情;安全感的投放部位是背部,最直接的疗愈方式是背后的拥抱,短期的非单独远行……”
二、安全感从哪里来?
既然安全感是一种感觉,而感觉常常是与过去的经历、记忆、潜意识挂钩,和我们对自我的建构有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明明见到的是毫无威胁的绳子,却一下子就焦虑害怕起来,那是因为,被蛇咬过的记忆一下子就被勾了出来。而有的人在看到绳子的时候,还会激动地“哭爹喊娘”,那是因为爹娘是其重要他人。
什么是重要他人呢?作者说,重要他人的一个标志是他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很多其他人和他的地位相等,可以用“朋友”一词指代,那么他就不是重要他人。我们仿佛转身即可期待的人,就是我们的重要他人。我们和重要他人之间有一条无形的连接,我们不仅会在第一时间闪回到那个或那些人,而且,他们本身就是“我”的组成部分,我们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感受模式中都带着他们的影子。
为什么重要他人那么重要?那是因为“任何其他人,都只能影响我们的情绪——那些可以被时间冲淡和冲掉的情绪,而无法影响我们的情感和人格。只有重要他人可以扰动我们的人格……任何根深蒂固的问题,都是因为缺失重要他人,或重要他人给你的反馈不对;任何人格上的改变,都需要重新找到并确立一个重要他人,让他给你正确反馈。”
重要他人的数量不会太多,也就2-15个。为什么这么少?它是耗费资源的,每个重要他人都会耗费我们的资源。资源有限,重要他人的数量就是有限的。
父母是我们最最重要的重要他人,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中最最重要的,是依恋关系。依恋关系决定了我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我们将会有怎么样的安全感。而我们所处家庭的亲密度,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关注、认同、包容、反馈,又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安全感。
写到这里我就想到我妈。我在外地工作,每次打电话回家,可以听得出来,她是想我回去的。可是每次她总能聊着聊着说一些伤人的话,例如“小时候你们要什么就给你们买,现在你们长大了却不见你们买什么给我”,而其实我每个月都有买营养品补品给我爸妈。她明明是爱我们的,却习惯于以拒绝来表达爱(先伤害别人总好过先被别人伤害)。我反思我现在与他人的互动模式,常常表示得不够主动(害怕被伤害),其实深受我和我爸妈的互动模式的影响。
三、不安全感的结果
孙向东说,人能享受兴奋、宁静、愉悦的生活,都是心底安全感的表现;人在成年后遭遇的所有问题,都是最初不安全感的变体、外化和泛化。简单理解,就是如果你有不安全感,你就难以享受幸福生活,难以被人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所以啊,不安全感的结果有很多啊,得不到父母的爱,就要寻找替代,要不怎么说来自单亲家庭(只有母亲)的女孩容易早婚呢。又或者寻求宗教的心灵寄托,又或者堕落成为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人。
最可怜的,莫过于爱无能和被爱无能,变成一具冷漠的行尸走肉。从这一点来看,千万别在你的小孩尚在襁褓中时对其不管不顾,一切无爱的行为主义都有可能让你的小孩终身缺乏安全感。行为主义的大佬华生可是四个孩子养坏了三(一个自杀未遂,一个自杀成功,一个流浪街头)。
四、如何获得安全感?
什么最有效?不是某样东西,或者某种方法,最有效的,永远是人。我们的重要他人。当然,心理咨询师也算。
然后才是方法。
从自我觉知开始。你不搞清楚你不安全感的问题出在你自身的哪个地方,你如何获得安全感。而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就如一面清晰的镜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觉知自己。
和我们的重要他人建立情感连接,和我们的小伙伴开心地玩耍。
想象进入愉悦情绪的情景并停留其中。找到你的兴趣爱好,获得心流体验。
锻炼好你的身体。
……
我想,人需要安全,更需要安全感。而为了获得安全感,人总是要做点什么离开“安全”的事情才行。
《安全感》读后感(二):见自己
读书是为了见自己,见众生,用自己的方法,更好的成长。读这本书,带入自己的身份,对比自己的感受,因为对于小时候的记忆并没有深层次的唤起,所以对于已经缺失的我也不能确定是或否,认知主义的方法感觉不错,人挺复杂的,社会方面,动物方面,情感方面……但对于一件事的判断,完全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做出具有积极意义的选择。
我认为事件是没有好坏的,两面性也都是人们在不同情景下的对立,所以好坏都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认知主义认为,我们体验到的情绪,并非客观事件本身引起的情绪,而是内化语言对事件和机体状态的持续加工的结果。面对同一事件,到底该解读为什么情绪,由当事人自己决定。
通过打开心扉,让一些人代替父母成为重要他人,建立实质的连接,填补成长过程中的缺失,是疗愈的好方法。但是,这个过程可能会是痛苦的,因为打开心扉就意味着给重要他人伤害自己的机会,如果找错了重要他人,那么受伤就必定痛苦,可能会走进极端!(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纪伯伦)
人不是通过分离获得孤独能力的,孤独的能力,只是暂时分离的能力,物理上的暂时缺席,说明精神上的持久存在。所以说朋友还是老的好,想起了凡。
分享一句鸡汤,想要维系一份感情,期待越少越好,如果没有了期待,就可以无条件的爱了。
《安全感》读后感(三):活得更有温度 ——读保罗G,孙向东《安全感》
活得更有温度
——读保罗G,孙向东《安全感》
什么是安全感?踏实、稳重,自我为主导,这是我对安全感的第一定义。然而当你在读这本由保罗G和孙向东作品的《安全感》,你会发现,你所理解的安全感真是冰山一角。
作者保罗G,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向)、心理咨询师、著名畅销书作家。多年的学习和咨询经历,让他不仅获得理论体系的支持,还拥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同时善于把严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用简单的方式进行解读。而孙向东是保罗G的老师兼督导。
作为心理专家,作者更擅长以心理活动及所体现的行为来表现对于安全感的诠释。安全感看似触手可及,但仿佛又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什么是安全感?缺失安全感的表现?怎么让自己拥有安全感?以及安全感带来的结果。作者以图、文、表、引用等形式,辅以专业的知识更加细致生动客观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整书章节从“什么是安全感”,到“安全感从哪里来”,进而“不安全感的结果”,最终“修通:人格的再构成”。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不惧万物,不畏于心!胸有沟壑,相信自我,这是安全感!但是身处这个世界,安全感已经不仅仅与自我有关,责任与义务并存,情绪与角色同行。当我们的责任和角色发生变化的时候,心态就会发生变化。保罗G在文中将各种心理带来的不同反应也归类写明,比如受挫, “遭遇重大挫折时,人还会倒退(regression),比如吮吸手指。”比如踏实,时间的强大,能让两个陌生人做到亲密无间,却也能让亲密无间的两个人变得陌生。重要的人能给你带来喜悦、开心,让心底变得踏实,也能大大提升安全感!比如孤独,“凡是有生命的有机体,保护自己免受外在刺激的骚扰,是一个比接收外在刺激更加重要的任务”。人是感性动物,情绪在受到环境、角色的反射,大起大落,内心变得起伏不定,仿若漂浮在海上的方舟,内心不再平静,继而大脑给人体做出的指令,引发处理事务的指令也各不相同。
认知安全感,它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困难,拨开迷雾,我们这一生学会很多道理,也热爱和恐惧成长,但是正如作者所期望的,希望读者能学会“如何在不够好的世界里,活得更有温度”。
《安全感》读后感(四):安全感, 源于施而非受
实体经济不好, 很多生意人脱实入虚, 寄望在炒房或股市中实现资产增值, 然而亿万资金的流转, 反而让这些人更加焦虑. 现代社会, 爱情婚姻的机缘稍纵即逝, 女孩们往往在不断的考验和要求中去求证对自己的爱.
然而安全感, 永远来源于”施”的能力. 商场上, 拥有足以自豪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摆脱同质竞争. 职场上, 身仗一技之长, 才有信心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在感情上, 修行好自己, 以善解人意的温柔和优秀的素质, 才能让对方离不开你.
安全感, 不是不停的”我要”-- 更大的杠杆以索取更多的财富, 娇嗔的责怪以求得更多的陪伴和爱. 要得越多, 恐惧感越强, ---因为物质或爱情的求证永无止境. 而施予的能力, 才是最好的心安.
《安全感》读后感(五):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探索自我
想起knowyourself出了本书: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是人格塑造之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更深刻的自我了解,对自己的情绪有合理的认知,才能热爱自己热爱世界热爱生活;
这本书虽然介绍了很多心理学的理论和主义,但却不枯燥教条主义,更多的是解释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也有很多实际案例和实验例证,解释了甚至有很多自己都没有想过的隐藏在回忆里的疼痛和伤口 ;譬如父亲这一角色的缺失对成长带来的影响,母亲的情感勒索,不单单是一个家庭的问题,推及到社会乃至时代,改革开放的年代导致人们对物质追求超过了精神交流,90后的我们在这一环境下成长,会在各种各样的方面感受到内心的不安;
笔记和感想:
”观自在“看到自己是这样一个存在,面对真实的自我不逃避
情商包括:情绪体验、情绪表达、情绪抑制
安全感是通过和重要他人建立连接获得的,他不受物理距离和时间的约束;
增加安全感的方式:回忆高峰体验,沉浸心流体验,建立仪式化习惯;’ 仪式的催眠也是为了增加虚假的掌控感和安全感,还需要有一定的反馈,强化得到条件反射(不强化会退化消失),所以自己很难自我反馈(可能会反而强化错误反馈)做出改变,直到遇到精神载体获得正确反馈;
独立自我不等于与世界隔离与外界孤立,有时候它可能只是一个自我抗拒融合拒绝亲密关系的借口;真正的独立是精神上的连接得到满足,有安全感;
认知主义:看世界的角度很重要,情绪=生理状态+认知标签,认知疗法可以治疗和降低不良的情绪体验(但不会改变安全感的锚点,只能使波动的情绪迅速恢复到锚点)
《安全感》读后感(六):父母和他们的家庭对我们做了什么?
父母和他们的家庭曾经是我们的宇宙。
而父母就是这个宇宙中两个主要的神。
虽然他们不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应,但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掌控着孩子所需所求,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最初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和看法。
而这种感受和看法会形成生命的基色,形成大脑的基本感受、认知和行为结构和功能模式,无论以后在这个基色上涂再多再厚的颜料,都无法让这种基色黯然失色;无论以后大脑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如何扩展,都是在最初的模式的基础上的扩展。
到后来,虽然我们早已忘记这个基色,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它就是不断在影响每一天感受到的生活的色彩。
最主要的是,我们的父母其实不是神,他们是平凡的人。
平凡到犯错其实比不犯错的时候多。
平凡到在他们祖辈和文化的模式中充分祖辈和文化的范式,让人类整体的错误无知无觉地在自己孩子身上和心上任意、固执地一再实施,内心还充满了正义感、使命感和关爱感。
是的,我们的文化就是要去积极地干预生命的成长,极少去思考这种干预是否正确,是否带来适得其反的伤害,自然默认来自父母的一切干预都是正当的,用正当性默认正确性。
于是,我们孩子,我们的众多孩子,其实是受到伤害的。
他们感觉到不被父母认可,他们感觉到被世界拒绝,他们感觉到自己无法掌控什么,他们感到自己没有存在的价值,他们感觉世界充满了危险,他们从小被培养了危险感,而不是安全感。
但生存的本能让他们还是要生存下去,他们还不具备自杀的能力,于是他们就扭曲地生存下去。
为其用扭曲的方式才能应对扭曲的世界。
于是他们活下来了,也长大了,可是也扭曲了。提着十二分的小心,用那种扭曲的固化模式——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处理一切事物,总觉得和这个世界不是一体的,总觉得和别人是相异的,总觉得哪里不对,总觉得需要做点什么让自己心安些。即使没有危险,也是如此;即使什么不用做就好了,享受就是,但是就是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总想做点什么。而极端的父母就会造成极端扭曲的孩子,就会出现极端的行为。
这种扭曲,将要用一生去纠正或者强化这种扭曲,因此痛苦终身。
人生就变成了痛苦的制造、改变和延续的过程。
当然,父母们本身就是受害者,作为孩子,我们终其一生很少了解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的内心,他们也是如此。“孩子终其一生,都在等父母给他说对不起;父母终其一生都在等孩子给他说谢谢你,但他们都得不到他们想要的。”最亲的人伤我最深,离我最远。
是的,孩子们最终过来也伤害了父母。
是的,父母们并不是想伤害他们的孩子,他们用整个生命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好,用力,即使用力过猛,就是要用力让自己的孩子好。
但因此的结果是伤害自己的孩子,也伤害了自己。
相亲成仇,相亲相杀。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和孩子都没有安全感。
于是,你有没有觉得,从心里的深处,我们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民族?
原因就在这里,每一个父母和孩子都没有安全感,每一个家庭都没有安全感,这个民族哪里来的心理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的民族和个人在行为上会怎样?我们都看到了。
极力地追求物质安全,想用物质的安全来获得安全感。
但即使权力和物质极大丰富,依然在扩大权力和物质,因为,心理缺乏安全感,再多的物质和有形的安全措施,都不会让一个人感觉到安全。
在这种心态下,我们一起用力过猛地追求安全感,就会造成更不安全、更没有安全感的个人和社会环境和氛围。
过度发展,过度攫取,环境污染,失去诚信,人人自危。
安全不等于安全感,获得安全感所需要的因素远远超过了安全所需要的所有因素。本书在精神分析学派视角下,阐述母亲-基础安全感/父亲-人际安全感,即来自母亲/父亲的关注、认同、需要、接受包容和反馈。否则,就会终身操作、摧毁、自残、分裂、爱/被爱无能、冷漠、攻击。修通或可改变。
虽然我本人对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持不接受的态度,但这个学派是所有心理学派最给人和心理学启发的学派,启发大于事实,这本书也是。
很多理论其实不是事实,只是解释,理论假设和解释而已,没有得到验证,但是,绝对启发心灵,让我们对我们的父母家庭有一个新的了解。
好像是我们的原生家庭被我们封存在一个箱子里面,我们都不知道那里面放了什么东西,我们原本打算就一直让它待在角落里落满灰尘,忘记它。
但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落满灰尘的箱子,并且我们用这本书打开了它,看到了里面装的什么,它们对我们的影响和意义。
嗯!就是这样。
虽然这本书和大师们的书和更专业的书比较起来,从精神上和科学性上都有极大的差距和问题。尤其在分析问题结束后,提出解决问题的部分,没有新点和亮点,拼凑了各个学派基本的方法,写得明显很没底,敷衍之感很强,蜻蜓点水,草草收场。让这本书在结构上失去平衡,头小脚轻,肚子大,孕妇感很强——知道自己怀孕了,但是,还是不知道怎么生孩子。
但这本书就是这本书,它已经做到了它能做到的,它有它的光,这个光可以照亮人。
这就是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