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再生砖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再生砖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再生砖读后感10篇

《再生砖》是一本由韩松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生砖》读后感(一):藏在瘴气后的异色风景

合上韩松这本《再生砖》,似乎挡不住里面文字散放出渗人的瘴气。书中每篇作品两个元素总不缺席——现实的荒诞与惊人的想象。无论是《绿岸山庄》中掌握规律后人们可以随意制造宇宙,还是《长城》中无处不在的长城,都是这两个元素完美的结合。正如本书前言所说,韩松继承了五四以来的批评传统,而展现现实的荒诞性,是批判惯用的手段。这也是韩松常常被人诟病的一点——更像讽刺小说而不是科幻小说。我对这种说法持否定态度。科幻小说再怎么强调科学技术元素,终归是小说。小说是叙事文本,叙事文本必然有包含三种判断,首当其冲的便是伦理判断。所有自然叙事的科幻小说中充斥着伦理判断。以斯塔尼斯拉夫?莱姆的《索拉里斯星》为例,小说始终围绕着“人的尺度”这个问题做伦理判断,探讨了人类的价值观去评判未知事物各种情况。国内已经火得不能再火的《三体》更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伦理判断——关于程心的大量讨伐便是读者伦理判断的结果。

一些读者因长期受到中学课本的压制,本能地反感小说中的伦理判断,认为读个小说只是为了追求一乐,不想接受教化。然而作为自然叙事的作品,伦理判断从不缺席。韩松小说令某些读者反感,并不在于他存在伦理判断,而是他小说中荒诞的内容是我们这个严肃文学般的社会的投影。《柔术》一文有这样一个背景——柔术因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应,全社会不顾柔术带给练习者的伤害,极力鼓吹文化价值,柔术表演者也自认为自己在创造和传承美。这个故事所展现的这个现象并没有完全对应的事实,但是我们可以从很多社会现象中看到其影子,如参加女德班、背弟子规。当韩松把现实的丑陋拉到读者的面前,放大一百倍让读者体验。那些已经生活在严肃文学中的人,恐怕多数不愿再看一遍了。

抛开读者的接受程度不说,韩松的创作其实比许多科幻小说家更接近科幻小说。类型小说都需要把类型元素与伦理判断结合才能形成叙事,如果只是罗列出点子,那是设定集不是小说。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如果只是罗列出可以穿越时空,这并不成为小说,而当他通过展现出埃洛伊人和莫洛克人分化,读者产生了伦理判断,叙事便开始了。《再生砖》同样有个时空穿越的故事——《回到过去》。韩松构建了一个新的情景供读者做伦理判断,这就形成了个新的叙事。

同时,韩松的作品和许多又更不像小说。除了坚持展现伦理矛盾外,韩松还喜欢尝试各种叙事方法,在叙事上的道路探索更远。他早先饱受争议的作品《地铁》,便是非常规叙事的探索。在《再生砖》中这样的探索并没有止步。前文提到的《长城》,并没有传统故事中的起承转合,全篇的故事是平淡的,甚至没有核心的冲突。然而其中展现出民族主义问题却一直督促着读者做伦理判断。

他在叙事上的两个独有特色,让他走上了一条少人走的路。跟在他的身后,通过《再生砖》,我们看到了一片不一样的异色风景。

《再生砖》读后感(二):《再生砖》——另一个世界的样子

深夜读韩松,就像看见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诡异,却又值得深思。就好像,这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

飞氘的序言写到了韩松老师的鬼魅中国,我喜欢在半夜刷韩老师的微博,那种黑暗、诡异的氛围比现实更真实,让我觉得夜晚世界才是现实,而“宇宙观察者”韩松,悄无声息的记录着这一切。

第一次写那么长的书评,我只能先记录下读每一篇时的感受。

1.绿岸山庄

绿岸山庄其实只是主角造出来的宇宙,用来缅怀家人,和其实早已消失在太空的弟弟重聚。书里说:“人类忽然发现宇宙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只要稍微向前迈一小步,伸出一指头就行。这就好像禅宗的棒喝。顿悟看似改变了精神世界,但其实改变的是物理现实。很细微的一点改变,就全部改变了。”但是是不是要捅破,还是取决于人吧。有的人就愿意生活在自己制造的宇宙中,就像现实中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改变,就假装一切都还在!

2.长城

长城是中国崛起、美国衰落的小说,和《火星照耀美国》有些类似。中华文明发源于北美,走向亚洲,还差一点在69年走向太空。然而值得注意的不是韩老师特有的“中国崛起”风格,中美对待长城迥异的态度,而是那一句“为什么来这里的中国人都只知道说激动,而不能阐述一些独立的观点呢?”大国虽然崛起,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遗迹,思想却才启蒙,满足于此连其中的联系都不会去想。难道这才是长城最终破败成为遗迹的真相???细思极恐!

3.回到过去

这一篇稍微长一点,但是是一个半夜读起来后背发凉的故事。一群不同时代的人被劫持到未来,还遇到同样被劫持来的那个“他”,虽然没有说他是谁,但是各种隐喻让人细思极恐。所有人当然最后因为内讧没有回到各自的时代,而是消失在茫茫宇宙。这样也好,可怕的过去不用再经历一遍,过去的未来也许变得更美好也说不定!

4.乘客与创造者

一个飞机上的世界。这是飞行多么无聊的旅程才来了那么大的脑洞,半夜读起来毛骨悚然,让我想到了消失的MH370,也许并没有消失,只是像7X7一样隐蔽在夜色中,永不降落……读到这篇的时候,又一架飞机坠落,62名乘客遇难,不知道在这过程中,是不是也发生了惊心动魄的历程?

5.地球是平的

很短的小短篇,一共就六页。当所有人都接受了地球是圆的这个事实的时候,无法想象平面地球的人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更奇妙的是,地球是圆的也是平的,只是先是平的,才是圆的,这原本就是两个世界。

6.暗室

子宫之间的信息传送,其实并不是语音交流,而是心灵的传感,变成可理解的意识流。思想,也就是如同在深水中用鳃呼吸那样的感觉吧。湿滑而滞重,具备甘油般的启蒙性,并带有水草的慧灵味儿。胎儿、先知、母亲、医生、仪器、仪器的操纵者就是六方会谈。胎儿在出生以前就经过了一次发育和进化,这真是不可思议的想象。但是后来,对胎儿世界的屠杀,又是血淋淋的,令人窒息!最后的结局,轮回重复,又令人看不到希望,这可能是本书中最潮湿、阴暗的一篇小说了,不知道要是有准妈妈看到的话,会不会对腹中的新生命产生恐惧?

7.春到梁山

一个看完以后还有点绕不出来的故事,一个有点现代感的古代故事。梁山其实只是创造机创造出来的一个场景,梁山之外还是梁山,有无数个梁山平衡共存。水浒的作者化身第一百零九将进入其中一个梁山,改变了这个梁山的走向,加速走到尽头。而这个世界的尽头,是无尽的沙漠,什么也没有。

8.柔术

如果说《暗室》的基调是暗,那么《柔术》的基调是柔,或者魅。文里说,对人类的身体,有了另一种特别的感悟,却是很难用语言形容清楚的。对这篇文章,也是同样的感觉。极其细致入微的描写,是带触觉的,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后面的峰回路转,又有些捉摸不透,江采宁后来为什么不能同行,柔术中到底藏着什么秘密,也许需要多读几遍才能够领会吧?(这是我读的最后一篇,也是最长的一篇,读完之后却有点想不明白了。)

9.宇宙的本性

更短的一个短篇,只有五页。但是看得我拍案叫绝,宇宙的本性就是厌倦,哈哈,难怪我过去的两年经常厌世,原来这也是本性。一成不变的生活过的久了,不管是人类,计算机,外星人,还是监护者上帝都会感到厌倦,这个时候就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调剂一下,要么回来继续,要么重新开始。(^o^)/

10.本影锥下的初潮

月球成美国的第五十一州,自由女神本来是德克萨斯州一个民间女子,偷吃了长生不老药飞升到月亮上和马丁路德金结成夫妻,然后有了花旗嫦娥会。这脑洞真是大的没边了。以及,这本是描写月食的,却显得阴暗、潮湿、说不出的诡异。

12.寻龙记

龙到底是真的存在,还是幻象?是穿越时空的远古生物,还是量子存在?看完我也迷糊了!

13.再生砖

再生砖是我最喜欢的一篇,也许是因为写汶川,也许是因为这本书就叫再生砖。从汶川到鲁甸,从5.12地震到8.12爆炸,我的职业和灾难息息相关,对这类题材也格外关注。文章从小见大,从一块砖到整个宇宙,到最后平静的结局。从纪念逝者的砖块到充斥着各种亡灵的世界,再生砖的时代也曾辉煌过,鼎盛时期还重建了各种遗迹甚至巴别塔,然而都抵不住最后归于寂静,母亲最后的失聪也许就是因为这个世界太喧闹了吧!而那个第一个制造出再生砖的建筑师,到底是不是外星人,他们一家和我们一家的种种纠葛,再也说不清。看起来变化巨大,又好像毫无改变的小村,就像是宇宙洪流中的一块砖,不断的敲碎、融合、又成为新的样子,在缅怀着过去,又在创造者新的未来。文末的脚注说再生砖的原型来自于建筑师刘家琨的设计,我特意去搜了一下,找到一张原型图。看着这张图,是不是能听到融合在其中的,亡灵的呓语!

你们感受下!

《再生砖》读后感(三):为什么是“独一无二”的韩松?

韩松的小说一定不是中国最好的科幻小说,但是一定是中国最独一无二的科幻小说。

很久以后,当我们回望21世纪头十年,我们会说起中国科幻的柱石,三驾马车“何慈康”——何夕、刘慈欣、王晋康赫然在位。在以后的科幻文学史书写中,他们无疑会被一一“大写”,以他们为代表的流派、作家会被写入学院经典进行归类和排位。

那时,我们也会说起奇葩独放而显然不在此类的韩松,他和他的作品一定会被科幻史大书特书。因为他的存在,对中国科幻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他是“独一无二的韩松”。

21世纪10年代的中国科幻形成的是3+1的格局。如果说“何慈康”是世所共鉴的璞玉浑金(当然玉料也有品级之分。长幼之序……),那韩松的作品就像一块莫名坠入其间的陨石黑铁,带着几分浑朴粗粝的煞气,夹在温润的玉料间,怎么看都格格不入。不识货的人就此弃之一旁,尼玛,这什么鬼……

坦白说,我有数次无法进入韩松小说的经历。他反叙事的笔法和朴素到似乎完全不熟悉小说技巧的描写、对话和桥段每每激起阅读时走神而产生的迷思——这货也是在写科幻小说?

很多年后,当我读了一些书以后,才明白,韩松小说的文学史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远远大于其文学价值。不好看的东西也可能是稀世之宝,读懂韩松,需要比读“何慈康”下更大的功夫。

我们不妨把韩松的作品拆开来。其他不算,单论《再生砖》一书,12篇小说有一半写于2010年及以前。其中最早的《春到梁山》、《回到过去》写于2000年。也就是说,这本书一半篇幅的文字刚好诞生于上文所说的21世纪头十年。个人认为这个3+1的年代里,恰恰是韩松风格最极致呈现的时代。他的“独一无二”体现在这样一些地方。

在《长城》、《地球是平的》、《本影堆下的初潮》、《驯龙记》等小说中,我们明显能感知到的是,文字之下永远存在的潜在比较对象——中国和美国。而这一比较或曰互涉则总是以或一个中国游客在美国旅行的经历或美国文化对中国本土主人公的巨大影响来呈现的。西方和东方时常同时存与韩松的视野中并且以完全不对等的姿态并存着。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蔚蓝文明”永远是韩松小说的对话对象和他心中的文明症候。我们从韩松的自白中可以看到这一点:“……以及互联网的自由讨论更容易给人造成某种美妙的假象。但五千年的固有路基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多大的改变。”

怎么样,这个论调是不是很熟悉?反正我是想到了《黄土地》为代表的80年代文化对于中华文明封闭死循环和“蔚蓝文明“开疆拓土求发展的大力宣传描述以及接受这样的文化认识而深受影响的整整一代人。韩松,无疑是这一代人中的一个。他的许多作品这座基调和立场定位在这样的一种认识上。这和我们下面提到的21世纪20年代的科幻写作立场和取向简直有天壤之别。哪怕是在2000到2010的这个时代,在对中西文明的强弱判断和文明传统的破立关系上,韩松和“何慈康”的脉络也完全不同。中国是韩松写作的基座和立场,但它又是虚有、脆弱的存在。同时写中美,刘慈欣的《球状闪电》和韩松的《本影堆下的初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呈现,大家一读便知。

换句话说,“蔚蓝文明”在“何慈康”那里,只是全球化宏达背景的配色,而在韩松处,是一个逃不开避不掉,如影随形引起他焦虑和写作冲动的所在。

另一方面,从行文来看,韩松的鬼魅风格和丑恶狂猛的重口味形容词大概和他热爱并吸收日本小说元素有关。诸如“大概也是没有办法的吧”、“如果这样的话,这或许也是我心中的疑问没法被解答的原因吧”、“我忽然觉得……毕竟……那么他是在说……其实也是一回事吗?“这些以第一人称的“我”的面貌出现的主人公的独白明显带有日本小说语言的痕迹,那么再去理解他之所以使用那些生猛恶劣的形容词,也就更为容易了吧?韩松是想写出比日本小说更灰暗更沉重更幽阴的东西,这这些属于韩松风格的比喻和形容,相比于日本小说的冷静和神秘,显然更带有一种强大的基于某种文化和心理的不自信而弹射出来的气力。这加上他破碎的,时而语焉不详的叙事,也就和“何慈康”完整、可读、好看的科幻小说彻底划清了界限。

而韩松的“独一无二”,随着中国科幻进入又一个新的十年,也在默默发生着变化。

个人以为,2010年是中国科幻文学里程碑的一年。这一年,刘慈完成了他的《死神永生》。这本书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科幻进入了新“黄金时代”。他的宏大叙事和史诗构想成为所有中国科幻作家有意或无意的模仿对象。

用文化研究的话说,《三体》成为了一个影响所有科幻作家的症候。在2010年以后的科幻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的焦虑”无处不在,几乎没有哪些小说特别是中长篇小说不受《三体》的影响。文明、宇宙、人类、开始与终极、时间空间、理论物理学,这些成为中国科幻无法回避而且可能是正在欣然应对的伟大母题。前有王晋康的《逃出母宇宙》,后有何夕的《天年》,中间则是以宝树为代表的“大刘式”写作。而有趣的是,这倒和西方科幻自“媒体一代”以来的个人化、风格化、小视角以及对现代文明和科技的反思之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么,我们这个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和欧美科幻的“黄金时代”的区别在哪?刘慈欣被贴上“中国的克拉克”的标签是否就是他给我们带来的全部意义?我们在经历西方科幻走过的老路么?谁又能给出答案?

要知道,科幻文学不仅是科学探索的先驱,也永远是意识形态的先驱。恰恰是科幻文学的发展最能吐露出一个时代或隐藏或规避或被视而不见的真相。21世纪20年代科幻小说这一切的发展说明了一个事情——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发展主义文明上升的高潮上。

这样一个充满豪迈激情的上升阶段,韩松,可能是受到“泛三体影响”最小的一个。诸如《乘客与创造者》、《柔术》这样的小说中,我们似乎完全找不到三体的影子。前者是韩松一贯的风格,将日常化为科幻,将科幻书写为日常,其中充斥着卡夫卡式的陌生感。后者是韩松试图摆脱“蔚蓝文明”症候的一种尝试(并非在“后殖民主义”语境的意义上),其中对于传统中国的攫取和同时而来的文化批判,让我们并不能看到上升的发展主义带来的蓬勃激情,尽管小说中的中国已经强大到可以进行广泛的文化输出。

其实,看到这样的韩松,这样的新作,我们也就放心了。如果万法归一,我们可以说,其实这些年的中国科幻都在发展进步(其中必定包含国家和民族),但是韩松的路数是如此的不同而充满魅力,以至于高歌猛进的现代文明和未来世界图景,在他这里,又加了一重审慎和批判,质疑和思辨。或者这其中关联着他的八十年代的思想文化资源,但至少从现在看,哪怕是因袭着这样的资源,把它注入到当下的科幻写作中,那未尝不是中国科幻发展的一条新路。

微斯人。微斯人?

P.S.最后说一下,这本书中,最喜欢的短篇。并不是《再生砖》,也不是中国美国一起撕的《本影堆的初潮》,而是《宇宙的本性》。因此暴露了自己是万年不悔的大刘党。但我也爱韩松!

《再生砖》读后感(四):最深的恐惧,来自别无他处

读科幻多年,想得起来的作品,最先出现的总是电影般的画面和随之而来的感受;紧接着对作者的想象,最后的最后,才是名字,和一些边角中的物理定律。

而韩松就占据了两个这样的画面:《看的恐惧》和《地铁》。

《看的恐惧》首发在《科幻世界》上那一期时,右下角是张晓雨占了1/3页面的素描配图:一个长了无数对眼睛的婴儿头部。在不认识伊藤润二和驾笼真太郎的中学时代,这篇文章和配图一起,让我久久无法入睡,甚至一度对皱巴巴的婴儿产生了恐惧感;而《地铁》一文的影响,是每当我坐地铁都会谨记安全锤的所在,或者暗暗打量车厢中的人们——如果这一辆地铁真的无休无眠开下去,如果我要在这里完成自己的生命,甚至留下生命进入下一个世代……每一个选择,我都想提前有所准备。

韩松于我,是让我随身都带着一双牙刷:就此离别,不过是换一个地方刷牙。

但恐惧,是所有阅读韩松的读者的共同感受。

也正是这种感受,让韩松成为一个无法用语言推荐的作者。

与善于构造庞大世界,直接描绘对象的大刘不同,韩松的视角总是“狭窄”的:他的描绘中间杂有复杂的感受,多样的怀疑和不确定,跨越感官的描绘方式,无法确认的善与恶,以及不知所终的片段式思绪。

如果不是少许作品中流露出点滴的时间节点,韩松或许是平行空间中的一个“间谍”:偶尔撕开异世界的一角,带你窥探。而恐惧则来自,这异世界的一角,或许来自山东水浒的那个梁山,或许来自你家门外的一个水库;更或许,就是你脚下这块来自西南地区的砖。

就好像曾遭过盗窃的受害者,再也不会直起身子好好走路;通过韩松之笔窥视过平行世界的人,在看到婴儿、地铁、砖、山水时,再也不会心无波澜。

前几天,一个小朋友翻我的包,发现了这本书,拉着我将给他听。我婉言告诉:“这本书不适合小朋友读,我们换一本。”晚些时候翻开,正是柔术那一篇。这其中的善恶与美丑,性爱与撕裂,自以为内在清明的成人且无法直面、缺乏描绘的工具,甚至勇气,又如何说与他人听?柔术一文,大概韩松最集中写到两性区别与“应然”之别的文章,但只是给混沌另加了一份混沌:对于纯美的追求,到底该节制在哪个领域?除此之外,韩松笔下的个体并无分明的性别之分,连母性也是混着血水的奶汁构成——这个世界,从没有什么超脱于人体之外的神性。

这大概是人们最深的恐惧 ——世界之外,并无他处;而世界之内,只有沆瀣混沌。

《再生砖》读后感(五):同学,请问这块砖头是不是你掉的?

感谢伟大的未来事务管理局,让我有机会第一时间读到韩松老师的新作——短篇集《再生砖》。

拿到书不禁惊呼,定制的韩松老师签名!简直惊喜!

韩松老师的文字总让我想到中世纪古堡里墙上挂着的女伯爵侧身画像,穿着黑色蕾丝长袍皮肤惨白唇色暗红看不大清面目,神秘而富有侵略性,让你完全不满足于自己肉眼所看到的表层信息,让你觉得必须去思索探寻隐藏在更深处更多的故事。

韩松老师的故事一定要清醒的时候看,如果不集中精力,看着看着发现自己晕乎了,可别怪我没提醒你。而且故事里会偷偷渗出来寒意,一丝一丝包裹着看故事的人,慢慢地、轻轻地,冻得人心口发痛。

很难说自己看懂了韩松老师的作品,有时候觉得似乎也许看出了些什么,却终是无法确定,就好比以为自己已经把他想说的牢牢握在手中了,一低头却发现是一捧细沙,越是用力,越是抓不住。

韩松老师好像从来没有在意过读者是不是看得懂,永远驱赶着文字按自己的节奏走着。作为读者,哪怕只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看得多了,总归会有自己的解读。看的过程中对作品本身又进行了重构,故事张力越大,重构的可能性就越多。

每次看韩松老师的故事,都会有一种言说不出的感觉,有点类似于不论做什么都改变不了结果的无能为力和宿命感。但还是想看,毕竟看不懂并不可怕,只怕是看不见。

----------------------------------------下面是对书本颜值的非常规评论---------------------------------------------

本书颜值甚高,封面满满的高冷禁欲气质,跟韩松老师作品富含的阴郁诡谲自我封闭气质高度契合。

纸质和印刷质量没得说,油墨香浓淡恰到好处(对,我是一枚气味控),368页篇幅对应的重量适中,捧着手感很好,阅读体验五分好评。最近连续看了好几本书,有封面又硬又厚的,外出携带很不方便,还增加重量;有在封面纸张外覆塑料膜的,硬、冷、容易戳手,最重要的是拍照很容易出现局部高亮,不利于晒朋友圈。跪求以后出版社不要再这么做了!实体书党表示还是喜欢《再生砖》这样的经典平装本设计,毕竟真正捧在手里读的书,还是平装本接地气。

《再生砖》读后感(六):拿到实体书有惊喜

韩松老师的书这几年出得不多,但每本必买。

刚开始我是纯粹出于粉丝情节而买。每一本都仿佛是最后一本,看到这样的内容居然能够出版发行,感觉买一本就少一本。

虽然大部分文章都读过,但还是会买。

自己生活很忙。

以前幻想过,未来一定要找个跟我一样喜欢韩松小说的女孩子,后来,这样的幻想渐渐被忘记了。

习惯了单身狗状态。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像科幻,无脑,无性,安全,稳定。

仿佛坐在一架巨大的波音上,唯一出逃的希望就是下坠。

偶尔读一读韩松的小说,固然伤感,但这种伤感也比浑浑噩噩的日子来得舒服。

我宁可始终清醒地痛苦。

绝不妥协。绝不忘记。绝不练习柔术。绝不睁眼说瞎话。

扯了这么多。我还没写惊喜在哪里呢。

惊喜的就是,文字版的居然比网络版的内容还要多!

通常,出版也就意味着阉割。

想不到对于韩松老师的书,出版竟然意味着第二个春。

发现这一点时我在读 暗室 。有一小段文字hhhbl。但以前没印象。后来拿纸质书和网络版本一对比,果然不一样。

具体位置大概是虫洞禁忌附近。别的地方没有仔细对比,应该也是有的。

简单说吧,书的内容更直接。更有恶趣味。

值得收藏。

《再生砖》读后感(七):令人思考的再生砖

刘慈欣说过,他写的小说是二维小说,而韩松的小说是三维小说。原话记不住了,大概意思就这些。个人读了之后,感觉每篇都堪称佳作,虽然有一篇我没读下去,好像描写婴儿的出现过程的,暗喻了计划生育,(纯个人理解)之前的我都读的非常开心,最喜欢的是描写飞行世界的一篇,里面把整个新中国近代史简略而又富有深情细致的描绘了一遍,感觉其中写作手法堪称一绝。小说所隐晦的手法与深度,跟陈寅恪先生的诗很像。再生砖读书笔 柔术,开篇讲的是一名研究生为了探索与自己的课题对风靡全国乃是世界的柔术进行研究,从而踏上了柔术之旅。从而得知这种柔术可以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国家或地方的经济政治民生。 看到柔术,想到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故事,想到了英国贵族的束腰怪癖。感觉他们是共通的。 柔术,若有若无的美,雾里看花的美,却是关于人性的描绘。里面蕴含人性的贪,并透彻分析,而什么是贪呢。贪就是在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说到贪又不得不提 (2)嗔痴,什么是嗔,嗔是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我又想到中国科举制度,以及为了生存或者世人所喜爱的事情,却扭曲人这个名词。 这种柔术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不一样的。但是,这种不可为的事情,又有谁可以抵挡住呢?所谓大势所趋也是就是如此。谁又能逆流而上呢,就算有那么几条逆流而上的龙鲤,又能怎能改变河流的流向,不过是昙花一现,历史怪谈。地球的引力与共工怒撞不周山的合力,造就了大江东去的历史必然性,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无奈的。 柔术中间有一段反柔术团体绑架了江采宁的旅行团,迫使江采宁写一篇柔术的罪恶,为了使江采宁写,让现场喜爱柔术的柔粉们表演柔术,而且是脱掉衣服的表演,这使得江采宁发现柔术一旦裸露竟然是这样丑陋不堪,所有的想象空间刹那间都被破坏掉了。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一切美好的东西,当全部展现出来,都会让人难堪(难看),比如马丁路德金的嫖娼,辜鸿铭喜欢小脚,余秋雨于丹的迷之自信与盲目随国。当然余秋雨和于丹是没办法与马丁路德金辜鸿铭相比的。所举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人是多面的,要适当的留有神秘感。 再生砖,往小了说是对逝者的怀念,往大了说是对宇宙本源的探索,用哲学说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废墟之上。 写作方式也令人佩服,镜头转换十分巧妙,微博之间,变换得当,让人看的酣畅淋漓,大呼过瘾。当然我所能看到的,所表达的,都是狭隘的,片面的,目光短浅的,并不能言语道断。

《再生砖》读后感(八):当我们不敢读韩松的时候在害怕什么?

这本书作者的名字在很多科幻读者心中一直非常熟悉,却很难说出自己看懂了他哪篇作品。他的作品总有一种拒绝被阅读的态度,让他们不愿去听作者要说的话。或者,让我更直截了当一些,总有种东西或某个时刻,让我们不敢阅读韩松。

我们阅读的时候为什么会恐惧?因为一把剑正悬在主人公的头上,因为一个鬼缓缓出现在文字之中,因为一个不可辩驳的残酷现实。在文字中,恐惧来得缓慢却难缓解,它越是静水深流越会洪水滔天,如同他曾告诉我们:“看”是一件让人恐惧的事情;宇宙中最终留下的,只是沉默的黑色墓碑;每一天你所经过的种种空间,都可能变成吞噬这个世界的黑暗入口。越是平常越发生出不可消弭的可怕念头。

恐惧是有原因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不能面对一些东西,无法以意志战胜我们的本能、习惯、偏见。或者我们不愿。我们期待阅读是轻松的,娱乐我们被信息超频运作的大脑,按摩我们劳累一天的身体,卸掉在脸上僵住不变的面具。而这些,并不是韩松能给我们的。

韩松究竟给了我们什么,让我们这么害怕呢?这些年来,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评论者们都在观察韩松写作中那些批判、讽刺、隐喻的东西,强调韩松构建了自己的血肉化、生死变的叙事风格。这些看法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有悖于韩松自己对科幻的观念。飞氘说要理解韩松就要把他各种文字和表达结合起来,李广益帮我们总结了韩松提倡科幻面对现实和文学化、多元化的言论,还有很多研究韩松的人都提供了对韩松的解读。最终,这些线索提醒我想到:为什么韩松最终让我们产生了恐惧?

十年前,我偶然提出了一个与之同构的问题:朱也旷的《木罂缻渡河》中,有一个虎狼之师用大木瓮渡河的意象。这个意象如同卡夫卡《变形记》中让主人公变成大甲虫一样,神奇而出人意料。然而朱强调的是,这种轻巧奇异的手法有一个前提,就是对岸一定要有一支敌人的军队逼迫你不得不采用这样的方法。韩松正是一个不断使用各种奇巧征服读者的作家,而他的对岸陈列着怎样的军队,他的木罂缻又是什么样的,以及他有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当时,我没有找出问题的答案。

十年过去,我给了自己一个答案。

是的,阻止我们打开、阅读、理解韩松的,就是恐惧本身,对我们自己最大的恐惧:我自己并不是我以为的那个人。

韩松的科幻创作,并没有我们试图发掘出的那种复杂,和刻意。它一直都是那么直接,光秃秃地站在矫饰和言不由衷所构成的大地上。它只是试图不断和我们对话,说出我们本应和自己说的事,提醒我们本应知道的真相。它直接进入到你的眼睛、大脑、DNA甚至意识碎片中,试图成为一个并不一定公正但对你有益的朋友。

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在这里,我要拓展一下孔子的意思,一个好的朋友,除了正直、诚信、知识广博,还可以感受你的情绪、理解你的欲望、从一个寻常之人的角度思考你的境遇。或者简单用“谅”这个字的现代含义代入进去。

韩松以科幻小说的形式,为我们这些幸运的少数人,提供了这样一个会讲述各种故事的朋友,在它的一千零一夜中,用各种声音不断向我们呼喊。

它说:你们的欲望和暴虐,我直白地展现出来,承认吧,不要试图推脱逃避;

它说:你们不用猜测,我写的就是我要写的,也就是想要你们知道和思考的;

它说:你们所见到的,我也见到了,不但写出来还要告诉你们所没有见到的;

它说:你们是疯狂的、无知的、盲目的、猜忌的生灵,我也是而且理解你们。

这些诘问,是我们不愿听到的,不愿说出的,更不愿理解的。韩松在几十年的科幻创作和结集过程中,不断重复着这些问题,将我们日常的习以为常撕开口子,扯下一片片碎屑,如同鲍德里亚那似是而非的拟真碎片,以一种高度技术化的手法否认着现实的真实性,向我们提出那些答案只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问题。

如果你的发现会改变一切,如何面对每天日常的生活?

当你所栖身的历史和文化变成了似是而非的悖论,你将怎么活在它预示的未来中?

巨大的荒诞降临于你,你是拒绝、退缩、淡出还是斗争、顽抗、赌上一切?

一个禁锢的现实被撕开了疑点,你到底是为了真相还只是自己求生?

过去的一切塑造了你,但你会相信一切真的如记载那样发生过吗?

伦理和底线都没有了,你在尽力活下去的时候是否想过也许之前也是不对的?

试图打破世界的人和尽力维护秩序的人,你将怎么选择或者视而不见?

喜好低级和不雅的人,是否就应当隐藏在某种伪装之下假装不在这个世上吗?

命运如果只是偶然和概率,谁是主人公你还在意吗?

无法面对的个人悲痛,如果无法用任何东西去替代和隐藏该怎么办?

不切实际的梦想,被人利用的热情,和你想做什么有关系吗?

生死之间那道无法跨越的鸿沟,你跨过去如何面对这个死亡多过生灵的宇宙?

太难了,我不知道答案,你不知道答案,韩松也不知道答案。唯有问题本身,光秃秃地站在矫饰和言不由衷所构成的大地上。以它的孤独,告诉我们:如果不想放弃对自己的拷问,这里还有一个你应该鼓起勇气面对的朋友。

愿你也有鼓起勇气的那一天,无论早迟。

《再生砖》读后感(九):关于韩松《再生砖》的几点感想。

看韩松的小说你经常会忘记这是科幻作品,而被华丽的叙事结构和一种与现实强烈呼应的社会观所打动。

如果抛去科幻的外衣,韩松的小说就像一部史诗级的纪录片,一整套体系完整的社会结构,隐晦的反乌托邦设定和在庞大体制下个体的挣扎,韩松擅长把我们已经熟稔的故事,或者思维模式打破重组,然后以一种新的,更具有冲击力的形式扔到我们面前。

《地球是平的》是一部关于历史的科幻,拿破仑发现美洲新大陆,以证地球是圆的,那么也许他发现的已经是另一个星球的新大陆了。我们一切的历史和文明都在这种对于现实的颠覆中变得模糊和重叠。

《长城》是一篇精致的短文,同样关于历史,也连接着未来。长城不再只属于中国人,而是遍布世界各地,不再是为了抵御异族,而是队外太空的探索,几万年前的人类啊就已经掌握了全球化的奥秘,也许在那个时候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一道轮回。

错乱的时空观在韩松的小说里屡见不鲜,《回到过去》里时空穿梭让不同年代的人在同一历史瞬间相遇,然后你会发现科技对人类社会的修正和改变让我们变得渺小而微弱。

有种言论是韩松继承了威尔斯所代表的反乌托邦社会科幻,在《乘客与创作者》中韩松沿用了《雪国列车》一样的反乌托邦经典模式,在此基础之上,融合了“宇宙创造”这样同样古老的概念,显得新奇和特别。

暗室是最让我惊叹的一篇,韩松用诡谲的文笔幻想了胎儿作为一种文化个体而形成的文明,文明面对的危机,和解,个体的反叛,文明的延续,这简直就是一部简化的人类史和社会学,胎儿文化诞生于人类文明之前,而胎儿文化所代表的智力取代体力在社会现实中的作用,智力对于虚拟智力(暂且如此称呼)的操控,简直就是高度科技化人类文明的预言,这哪里还是对虚拟文明的描叙,简直就是一部精准深刻的现实预言。

这才是了韩松科幻小说的精髓和最迷人之处,《柔术》和《本影锥下的初潮》,连同《再生砖》简直是“现实社会科幻史诗”的范本,全球化与西方意识的侵蚀(向往),传统民族文化负隅顽抗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性意识和暴力简直是当今社会问题症结之所在,披着科幻外衣的现实寓言让人读起来似曾相识又心惊胆战,韩松有着敏锐的视角和长久浸染在新闻媒体所收获的感受力和社会结构的独特理解,这些都是构成《再生砖》最基本的单位元素。

大刘用二维和三维来区分与韩松的区别,在我看来,大刘的科幻是向外探索的,空间的延展,文明的开拓,而韩松更多则是内在的挖掘,社会结构的瓦解,文明发展背后逻辑的结构。无论如何《再生砖》大概不会让你很轻松。

《再生砖》读后感(十):鬼魅横行

*声明:本书评绝对很肤浅。

看到书中《乘客与创造者》一篇时,我正好坐在从北京飞往老家的飞机上,因此每切换一个场景就忍不住抬头看看窗外的云层,确认自己没有处在那个封闭的永不停止的世界里。

这是我第三次读这篇故事。第一次读时全程震惊脸,满心“这个作者好可怕”的惶恐。第二次读时,我已经因为办社团活动邀请了作者,而变成了“韩松大大好萌党”,因此竟看出几分基情,然后带着一丝被虐到的伤感把它加到了我的科幻基情书单里。这次读时由于近一年来听了一点剧本创作的八卦,所以脑海里一直在构想这个故事改成剧本会是怎样的。

这大概会是部灯光昏暗、色调阴冷、节奏缓慢而压抑、有点惊悚又带着文艺片的叹息的小成本片。故事里有主角的自我探索、身份认同,有与主角关系亲密的人的死亡换来的转折,有人性解放、反抗权威、革命失败,还有逐光的牺牲,以及在最后一幕的恍然大悟,直到影院的灯重新亮起,观众还沉浸在真相带来的震惊中。

真拍了(并且能过审)我绝对奉献10张票房。

这本书的封面上的“鬼魅之国”四个字太适合韩松的作品风格。似鬼似妖但绝不似魔。魔是完全的反面,鬼魅却是游离于人世、行走在夹缝,世人通常不会兴起讨伐之心的存在。这微妙地模糊了鬼魅之国与人世的界限,像老港片里说的:“如今人间鬼魅横行,人不似人。”可惜无法找个深山老林避世,因为所有挣扎与痛苦的舞台被建在了罩子里,演员也太少,没人可以离开。手上的台本到底是为了推动故事而设定的,还是角色自己在作者梦中向作者叫嚣而得的呢?

其实由于多年不看《科幻世界》,每次韩松出短篇集,我都会发现里面有很多未读过的新作。昨天基友还说韩松大大真是更新勤劳的模范。大概是因为想说的话太多了吧。

前段时间同学说包括各种恐惧各种焦虑以及其他随时代而来的精神疾病所涵盖的东西,本质上都是拒绝改变。

是正常还是偏离三个标准差又有多大区别呢?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