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后感 查看格言:《越来越好之村晚》经典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越来越好之村晚》经典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越来越好之村晚》经典影评10篇

《越来越好之村晚》是一部由张一白 / 谢东燊执导,郭富城 / 王宝强 / 吴君如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越来越好之村晚》影评(一):简直就是拉低我的智商下限,把各种老梗翻拍一遍很2B

话说我是被海报忽悠着看的这个电影

横竖四个人头

闪亮亮的十六个人头纵横排列在电影院的大墙上

我是为了吴莫愁去看的

我看了一流十三刀

我看了一个多小时

就看那姑娘出来走个秀

唱个歌

出来仔细一看,头像下面有个友情客串的字样

我了个去

海报上头的演员半数都是客串的

加起来台词能超过十几句就不错了

剩下我看到的就是

老年黄昏恋

一个苦逼的文艺青年自我救赎

还有农村小保姆和小洋房装修工凄美的塑胶爱情故事

西瓜头工地杂工跟四星级大酒店主厨姑娘恋爱的故事

我的人生观一下子就彻底崩塌了

然后把12年的各种老梗都拿出来说了一遍

什么元方你怎么看

世界末日,什么非诚勿扰什么巴拉巴拉的

就像是一个集2B于一身的超2B电影

白瞎那些演员了

最白瞎的就是我的钱

我感觉我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2B的行为不是看了这个电影

而是我现在上网突然发现网上已经有高清下载了

我被八一电影厂坑了

我谢谢你了

《越来越好之村晚》影评(二):候鸟归来

电影从头到尾就讲了一个故事,村里要半个春晚,大家一个乐乐呵呵地过个大年,由此展开的一系列故事,融入了2012年最流行的文化到其中,就成了一锅大杂烩。虽想做成舌尖上的中国,但味道究竟如何还是见仁见智了。

有点计划经济时代的意味,村民异常的团结和友爱,而这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比较难见到。现在的我们,都忙着在外赚钱,忙得我们都已经不能认全村里的人,忙得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几天……哪里还能见到那么多人如此无私排练节目,为图大家一乐而付出那么多,习惯了快节奏的我们,估计早就已经忘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

候鸟归来,回家过年。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吧。小的时候,努力读书,只是父母告诉我们这样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不用再像他们那样吃苦受累。但是真的到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越发觉得农村的生活是多么惬意,那段时光是多么美好!有时候甚至觉得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甚至是封建社会也挺好。

想起小时候,跟着奶奶屁股后面到处串门的场景,听着他们讲旧年的故事……

我真的想回家了……

《越来越好之村晚》影评(三):《越来越好之村晚》:中国喜剧电影再一次关注农民

对于国产喜剧电影创作而言,《越来越好之村晚》的出现显然启动了国产喜剧电影的创作可能。这部张一白导演的电影,肆无忌惮的消费着农村人的喜剧可能性,中国喜剧电影很少关注农民,大腕赵本山如今更多在电视剧集中耕耘,而陈佩斯和冯巩也基本上是对准城市中下层,农民在电影中很少作为主角来担纲笑声,无论如何张小白导演的《村晚》并非就不值得观察。

因喜剧创作传统的局限,国产喜剧电影总逃脱不开歌颂性喜剧和讽刺性喜剧两大程式,而独缺少港式的嬉闹且略带神经感的闹剧。从多线叙事、笑料铺陈、搞笑方式、人物表演方式以及最终归于全体人物拜年场景来看,《越来越好》显然继承了纯正香港闹剧似贺岁电影的风骨。这也意味着国产喜剧对于小人物尤其是乡村人群的注意力,而这正与2012年部分喜剧电影的神奇成功所体现的二三线城市观影人群的崛起形成互文关系。正如影片中王宝强掌勺的饭菜,它们并非奢侈的满汉全席,而是铺展到普通人舌尖上家常菜,而其中的调味料是以情感为基底的中国人的口味,温和、自信而又自足。

喜剧电影,尤其是闹剧成分凸显的电影,人物鲜活、好玩与否对影片的成功构成最主要的驱动力。《越来越好》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性格鲜明,而且郭富城、 王宝强、吴君如、徐静蕾、佟大为、王珞丹、梁家辉、倪大红、景甜、张译、吴刚、黄觉等人从造型到表演可谓颠覆,同时表演上合理的夸张也形成了影片热闹欢腾的整体气氛。当冯小刚的贺岁喜剧从小人物走向了中产阶级时,过年没有欢闹的、适合全家共赏的喜剧电影对于更普通的观众而言确实略显寡味。显然,《越来越好》没有故作高端,而是让众明星俯下身子贺岁,这份定制的年夜大餐可谓填补了贺岁的空白。

熟悉影片导演张一白的观众一定知道,他之前的创作无论是《开往春天的地铁》、《夜·上海》还是《好奇害死猫》以及监制的一系列影片,他所关注的视角和空间始终是白领的、都市的,而如今这部《越来越好》却一反常态开始关注乡村。其实说到底这是电影创作尤其是贺岁喜剧创作的一种必然,从都市到乡村的视角转变,让我们看到了近年来大众娱乐如水自高而下创作流向,当电影中的都市震惊体验逐渐被现实的社会发展所消弱甚至抵消之时,乡村成为另一种震惊体验的场所。而这般感受的来源并不是对传统的质朴的农村人的讽刺,而是以积极样态对他们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精神风貌的展示和推崇。在《越来越好》中,这些或自信或自大或自得其乐的人物,让看惯了大银幕上矜持的、光鲜的都市白领的观众们感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震惊和欢乐,这种情绪感受来自于乡村与城市一样的生机,而生机之来源则是电影中一对对活宝似人物的精彩。

作为中国独特的电影文化概念,贺岁喜剧所承载着的绝非宏大、端庄的叙事功能,它需要必要的欢乐和热闹,需要服务于更广泛的普通人,这也要求贺岁喜剧必然应该是民间话语,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作为贺岁喜剧尤其更倾心闹剧形式的《越来越好之村晚》,浑身散发着春节年夜饭的家常味道,它并不是简单的电影概念,而是贺岁时节,电影对于忙碌一年的观众最好的精神抚慰和情绪宣导。

《越来越好之村晚》影评(四):怎么那么多一星

什么叫贺岁片?

我理解的是让人开心乐一下,且有团团圆圆的感觉就行了啊

看见吴君如演的那个农村大妈虽然不见到到位,可是有笑点啊

看到郭富城很用心的大跳骑马舞,并且模仿迈天王的舞步时,你能多给一颗星吗?

看到宝强和家辉、洛丹两父女的强烈反差演出,可以少骂几句吗?

这个片比百鸣兄近几年拍的搞笑贺岁片好一些啦!比小刚的也差不了多少了!

给自家导演的鼓励吧!

别老愤青了,大伙儿!

《越来越好之村晚》影评(五):内地市场的全明星贺岁就是这样嘛

躺在VIP厅的躺椅上看电影是我第一次的经历,本来应该是效果加倍的!可是,只有无尽的失望吧!全片充斥着2012年的流行词汇和事件,无论雷不雷人都收入其中,恶搞式的嵌入那些内容,让习惯了这些网络上疯传的东西的我们,完全笑不起来,可能剩下的只有议论和叹息吧!看完电影没有任何感觉,我发现全场甚至都没有一次笑声!

贺岁喜剧的标签,颜色鲜艳的预告片,吸引了大部分像我这样的只是想在过年的时候笑一笑的观众,可电影带给我的只有失望!“再也不信中国内地全明星的贺岁了!”这是我离场的第一句话。我相信也有很多的观众和我的想法一样!不是那么容易失望的人,其实我的抗击打能力还蛮强的说,只是真的被伤透了!即使是黄百鸣式的贺岁喜剧都再也找不回90年代的《家有喜事》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喜悦了!那么多部《新家有喜事》,《新花田喜事》,都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即使吴君如还在,黄百鸣还在,古天乐,杜汶泽.。。。。大牌加盟都还是欠缺了点什么!哥哥不在了,毛舜筠不在。。。。。感觉就是不对!无论电视上播多少遍以前的版,我都不厌其烦的看着,笑着。。。。也许这就是经典的意义吧!致敬经典!

《越来越好之村晚》影评(六):《越来越好之村晚》:一锅温暖人心的农家乱炖

无论无何,春节已经越来越脱离传统的方向,而且办了快三十年的春晚也已经开始离开原来的目标,成为一道欲罢不能却又食之无味的鸡肋,虽然这两年不段加入时下元素,但面对越来越挑剔的观众却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各类山寨春晚乘势而起,甚至压倒了正版春晚的人气。

小马奔腾、中影、八一厂等联合出品,由张一白执导,王宝强、郭富城、徐静蕾等大批著名一线明星倾力加盟的《越来越好之村晚》,单从明星人气上来说就已经不亚于一台正式的春晚。当然,这种众多明星或主演或配演或友情客串的大戏也很容易变成像春晚那样大杂汇式的展览。然而,随着大年初一的隆重上映,《越来越好之村晚》却给观众一种不一样的惊喜,为了迎合过年的气氛,爆笑是意料中的事情,估计多数观众在进影院之前就已经预料到这一点,并且为此做好了准备。

然而,《村晚》却仍然给观众新的观感,这主要来自于影片的农村元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对于好多人来说越来越成为某种回忆或者节日休闲的去所。农村的生活方式开始成为一种异已的存在,它代表着某种想像中的成分或理想化或庸俗化的被表现着。

事实上在《村晚》中农村作为一个理想化的存在,成为散落到城市各处的农村人的最后的精神家园。对于谢德发(郭富城饰演)来说能够使离婚的妻子回心转意,除了自己的努力也少不一起打工的伙伴;至于梦想做厨师的孙果树(王宝强饰演),一身厨艺来自于奶奶,而也正是在给村里打工人做饭时获得成功的触发点。郭富城延续《最爱》的农村LOOK造型,而王宝强则是屌丝继续逆袭,这些都是观众觉得可以亲近的设置。

从城市观众的角度来说,农村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被想像成与城市中充满压力与庸俗气息的职场相对立的地方,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没有被异化为某种扭曲的存在。它成为城市观众心目中的香格里拉,代表了某种与城市生活异趣的方式。对具有农村经历的观众而言,农村不仅仅意味着故乡,而是最后的精神栖息地,它具有某种文化象征意味。无论如何,农村的经历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在紧张的城市压力面前更意味着某种生命的自由状态。

其实,这就像一锅农村乱炖,看似杂乱无章,但却热气腾腾,让人看了亲切,吃了舒心。它固然不是名贵的山珍海味,但却让人能获得实实在在的享受。像王珞丹饰演的孙一楠做的那道名菜虽然看着舒心,花了一个月的伙食费钱却没法使打工的人们吃饱。或许,这就是来自生活的喜剧,这就是献给普通人的喜剧,让人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享受。

《越来越好之村晚》影评(七):稳稳的幸福

2013在学校的头一遭失眠,开始还有些累,可现在精神的很。既然睡不着,且不要白白浪费这时光,写完这我早想写一些吧。

耳边单曲循环着Eason的稳稳的幸福,这首似乎百听不厌的曲子。细细想来是因为这首歌里已经揉进我的不少回忆,同时歌词也如此的让我喜欢。没有多么华丽的砌词,没有硬生生找歌词的韵律。完完全全为了写意的歌词,也恰到好处的写出了我内心的那些想法。

想要稳稳的幸福,在不安的深夜有个归宿。现在我正不安的深夜,可是我知道了我归宿的方向,知道稳稳幸福的方向。

记得开始学这首的歌时候,把歌词抄在纸上,一边把玩着旋律。

倒也感谢学过琴,识得谱,才明白词曲的交汇算的上佳品。涓涓细流般的叙述,调的跨度也尽量吻合着词,加上Eason独特的中低音。甚至超过之前对人来人往和好久不见的喜爱。因为这也是一首乐观憧憬美好的赞歌,看不到丝毫的消极因素,也不似浮夸和禄卡那叛逆的呐喊,只是简简单单说着原本简简单单的生活里简简单单的幸福。

幸福不仅仅是形而上的,幸福也不仅仅是物质的。浪漫是形而上的,不是物质的。稳稳是什么,我更说不好。我倒觉得Stable这个词可以很好解释稳稳。Stable Hap-piness。

稳稳的幸福是电影越来越好之村晚的主题曲,几个小时前以一种我未曾想到的方式看完。表示这个电影最大的亮点到是这首曲子。

但是不否认他成为我心中值得铭记的一部电影,这也是2013我看的第一部电影。他带给了我独特的回忆,也给了我欢笑,虽然不是什么高深的笑料。可是中间郭天王和徐静蕾的那条感情线有让我懂得了些东西。当然那是你提醒的咯。

有时候男人给的不是女人真正想要的。

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想要个橘子,结果你给了我一堆苹果。你说你被你感动了。"

无疾而终的爱情太多都是如此地无疾而终。

这电影确实比不上歌曲的精彩。但是我向来不喜欢把电影局限于电影。这好似浪漫这种东西,浪漫其实不在乎多少物质上的付出,也不在乎以什么样的方式。这种精神上的愉悦,自然来自形而上的源泉。

电影的好坏,撇开本身,观影者的心情,目的,,载体,方式???这些都可以影响观影者的体验。

看过一部电影叫飞跃老人院,自认为比泰囧,西游,十二生肖最近这三部吸金大片们人情味道更浓厚。和summer的500天也丝毫不比其中一部差。

与其众人皆呼好,倒不如培养国人自主的观影取向。有时候一部票房超高不见的是好事情,观影者的从众可能导致的是电影行业的从众,商业电影大行于市。我期望看到是票房不是单单集中在喜剧,我希望看到我们的文艺片,纪录片,动画电影也不至于太过惨淡。

市场化导致的文化趋向很多是畸形的。不是市场本身存在弊端,而是社会的问题。喜剧的火爆也反映国人幸福感和欢笑的不足或缺失。

说这些不是本意,原本只是想说,我的失眠是兴奋所致。今晚有你陪伴的那2个半小时,我开始触碰到那我成天挂在嘴边的稳稳的幸福。那时的时间过的是如此的快,你说的剩下的七分我会稳稳地慢慢地补足。见过你的美,我还能爱谁?

失眠是无奈,不睡就有点可耻。话说明天第一讲还有课,睡了。

《越来越好之村晚》影评(八):#村晚:什么叫拍电影的诚意?#

其实从昨天开始,他说得好像就是村晚而不是西游降魔,只不过不够胆说出来而已。商业电影做到什么程度算?没票房的电影你做到那种程度又能怎么样?低级观众也没几个人去看村晚啊…………。村晚这种轻佻浮躁的以傻卖傻的商业电影越早绝迹中国商业电影才有希望。

◆◆

@宁财神

在豆瓣看影评,心花怒放,一个商业电影做到那种程度,居然还会被骂到爆浆。以我的能力,恐怕穷尽一生也无法取悦这一路的高级观众了,索性放弃,踏踏实实做点低级观众爱看的戏吧。

-----------------------------------------------------------------------------------------

#村晚#多场景众人物商业电影极难做,影史成功例子屈指可数【那部真爱至上】,即使这几部品质上乘,票房尚且一般。更何况村晚这种投机心极强的,成品完全是一锅烂炖,居然还敢说取悦观众?编剧导演好像一开始就没摆正拍电影态度……就像那句名言:导演自己内心都看不起的片子拍出来甭想让观众看得起。

#村晚:什么叫拍电影的诚意?#你的理解是观众都是傻乐呵的,所以你拍一部傻乐呵的电影就叫诚意???----那你一开始的出发点就错了。拍电影的诚意首先得问问自己你拍的是什么,想要表达什么。而不是妄度揣测观众有多傻有多需要你去咯吱他笑。

#什么是违心影评?#图宾根木匠发到豆瓣上的一篇评#村晚#的影评就是很好例子,整篇文章可能没说错,但这些真话完全避重就轻,记得图之前做的影评联播里不管是观音山还是HP6都能鸡蛋里挑骨头的,但面对受雇佣电影,就变成沙子里找金子。评判标准,底线标准像皮筋一样收缩自如的人就别做书评人影评人了吧

《越来越好之村晚》影评(九):村子里的笑料,一如当前的中国现实

说句实在话,我在观影之前对这部贺岁片完全不看好。一来是前期宣传相当于“无源之水”,像个不速之客,连声都不招呼,突然间就冒了出来;二来是有了《建国大业》的前车之鉴,对这种“繁星点点,星光灿烂”的卡司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抗体。但是,在众位明星傻不拉几、欢天喜地地闹腾上100分钟之后,我才彻头彻尾地体会到,这就是一部贺岁片!张一白导演的《越来越好之村晚》当然不是央视的春晚,但作为将就的春晚,作为村庄级别的,也是相当之滑稽、荒诞和恶搞,村子里的笑料,一如当前的中国现实。

对于诸如国内主流网络电影评论媒介——豆瓣,之上的超低评分有点纳闷不解。囫囵吞枣地看了些短篇方恍然大悟:事实上,很多人只是为了评分而评分,真正去电影院看完电影,再来做一个客观评价的观众屈指可数。倒也不是在此说明一部分观众对于自身评价职能的不负责的态度,只是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国内电影工业存在很多滥竽充数、挑战观众忍耐极限的圈钱作品。尤其是在贺岁档和春季档,一方面由于政策保护,好莱坞大片都堵在门外进不来;另一方面,老百姓们忙活了一整年,迫切需要一点娱乐休闲的空间,电影也作为一项新兴的文化产业为人们所接受。于是乎,类似于芒果台的《快乐到家》,一边被批得体无完肤,一边却也能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这种畸形的市场生存状态,一次又一次地磨砺着观众钱包和耐心底限。为此,《越来越好之村晚》在大年初一的登台亮相,相信认真看完这部影片的观众,都能或多或少的收获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

影片在多数桥段上都用了时下的热点,在把玩模仿中制造出一个个笑点。这里恰巧也是“尴尬”之处所在。如今互联网日新月异,几亿的网民长期浸淫在虚拟的空间里。一条微博、一个段子、一张图片、一个词条等,只要附带搞笑娱乐功能的,顷刻间便会传遍神州大地。尔后进一步去挖掘拓展衍生的元素,成熟之后再利用到各种可以利用的载体上。如此一来,即便一个热点再热,到网络上不过就是“三分钟热度”。网络越是迅捷,娱乐元素便越是过度地被消费。最后再将这些移植到电影里,往往早已被滥用,甚至是无人问津了。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作为观众,就能够理性地为电影本身去考虑。少关注“用的是什么”,多关注“是怎么用的”。一大票的明星,做主角的、打酱油的、露露脸的,都用认真的态度和乡村化色彩浓郁的表演,把一桌年夜饭端给了观众。一年的酸甜苦辣都在这一刻沉浸下来,团团圆圆、健健康康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

《越来越好之村晚》影评(十):张一白这是得罪人了吗?

本来对这部片名都透着俗气的电影不报希望的,却真的出乎意料的好看,对国产片来说少有地没有快进,就这么欢乐的看完了,觉得这部片子未打入贺岁片的强档,真是遗珠……

但打开村晚的豆瓣,吓一跟头,张导这是得罪什么人了吗——这么多人黑他?至于那么难看吗——如果你们看过类似题材的《就是闹着玩》的话,还有那创造所谓华语片票房奇迹的《泰囧》的话,还有貌似热闹实则脑残的《十二生肖》的话……

我的打分,《就是》一分的话,《泰囧》2分,《村晚》至少有7分。

本片 阵容卡斯可以灭过八国联军般(演员)的韩三平韩三业的主旋律大片,这些腕儿们不说演得多出彩,但绝对至少不难看,很到位,排名很靠后的张译都很出彩,去年的《匹夫》,到底讲了些什么我都忘了,印象中只有张译演得被土匪绑票的新郎官……

王珞丹的被逆袭,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大可能发生的,但大过年下的,不就是图个一乐的,络单妹妹在片中的扮相赏心悦目,比《恋爱前规则》不知强到哪去了;徐大妈依然在片中拿腔拿调,但一人不掩它玉;倒不是《村晚》有多好,拿钱骂人的水军们,你们的眼光咋就那么高呢?但又把高分不吝地洒向真正的烂片呢?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